CN106465170A - 信息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5170A
CN106465170A CN201480078773.XA CN201480078773A CN106465170A CN 106465170 A CN106465170 A CN 106465170A CN 201480078773 A CN201480078773 A CN 201480078773A CN 106465170 A CN106465170 A CN 106465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band group
subband
csi
group
car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87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5170B (zh
Inventor
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ofanke Precision Hardwar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65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5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5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5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多个子带组,其中,多个子带组是通过对CSI‑RS原本占用的资源元RE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的,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包括至少一个子带;确定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通过对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一承载RE原本承载的所述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生成的,其中,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RE原本承载的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采用不同的预编码;通过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RE发送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不增加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可以支持更多的发射天线。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 基站和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 并且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基站和 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的无线通信系统, 如长期演进 (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和高 级长期演进 ( 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 LTE-A )通信系统, 基站(例 如, eNB )普遍使用基于多天线的多入多出 (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技术。 使用 MIMO技术, 可以在同一时频资源上在空间上并行发送 多层 (layers )数据或者把一个数据流在空间的多个层上进行发送, 从而可 以实现复用和分集的折中。 不论是使用复用和分集, 都是由于多天线 MIMO 技术在空域提供了额外的资源和自由度, 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都充分地表 明:对这些资源和自由度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
多流并行的数据在空间上并行的传输时,接收机需要对这些并行的多层 数据进行解调。 目前在主流的无线通信系统中, 都是使用基于有参考信号的 相干解调, 接收机需要通过特定的参考信号来估计下行信道状态信息, 并将 相应的信息反馈基站。 因此用于估计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参 考信号(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SI-RS )在多天线 MIMO 无线通信系统中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位置。 特别地当天线数越来越多的时 候, 对参考信号的设计就有更高的要求。 LTE的版本 8 ( Release 8, Rel-8 ) 系统中, 总共支持最多 4个天线端口的配置, 使用的解调参考信号是基于天 线端口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 ( 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 CRS ) 。 LTE 在版本 10 ( Release 10, Rel-10 ) 中引入了最多 8个天线端口, 同时为了支 持对这 8个天线端口进行 CSI的测量, 引入了 CSI-RS参考信号。 实际使用 的 CSI-RS信号是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配置的, 但总的最大天线端口数不超 过目前协议所定义的 8个。 在实际使用中, 一般有多少个物理天线就需要多 少个 CSI-RS天线端口。
而在正在研究的二维天线阵列中, 天线的数量将大大超过目前系统中所 定义的 8个, 如基站侧最大的天线数可以达到 12, 32, 64。 理论研究表明, 基站侧的天线总数越多, 系统能够达到的性能增益越大。 而为了实现基站侧 更多天线数的使用, 系统需要扩展 CSI-RS参考信号的发射和使用方法。 目 前的最多 8个 CSI-RS天线端口, 不能够支撑更多的发射天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 用户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能够在不增加 资源消耗的基础上, 支持更多的发射天线。
第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基站, 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多个子带组,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是通过对
CSI-RS原本占用的资源元 RE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的,所述 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包括至少一个子带;
第二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 号, 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通过对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生成的, 其 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 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发送单元, 用于通过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发送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CSI-RS 为长期演进 LTE协议在版本 Rel-10中所定义的 CSI-RS。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 每一个 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 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连续的。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 每一个 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 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离散的。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 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得到 的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 状态信息和 /或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通过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二承载 RE向所述用户设备发 送所述 CSI-RS , 其中, 所述第二承载 RE是所述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 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通过所述第二承载 RE发送的所述 CSI-RS是从相同的天线方向上发送的。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 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 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所述 CSI-RS估计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CQI差值和 / 或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在相同的子帧中通过所述第一承载 RE发送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以及通过所述第二承载 RE 发送所述 CSI-RS。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承载 RE发送所述多个子带组 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以及通过所述第二承载 RE发送所述 CSI-RS 的子帧不同。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通过第三承载 RE发送所述 CSI-RS;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从天线的第一方向 上发送的, 所述 CSI-RS 是从天线的第二方向上发送的, 所述第三承载 RE 为所述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所述第三承载 RE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 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在 所述第三承载 RE上发送的所述 CSI-RS估计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 对应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 CQI,和 /或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 指示 PMI, 秩指示 RI和 CQI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 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获取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第二方面, 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在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第一承载资源元 RE上 接收基站发送的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 是通过对所述 CSI-RS原本占用的 RE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 的,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通过对所述每一个子 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 操作生成的, 且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所述第一承载 RE 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获取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估计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发送单元, 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反馈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信道 状态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CSI-RS 为长期演进 LTE协议在版本 Rel-10中所定义的 CSI-RS。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 每一个 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 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连续的。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 每一个 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 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离散的。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到所述信 道状态信息,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多个子带组中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信道状态信息和 /或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 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在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上做信道估计,得到每一个子带 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应的信号噪声比 SINR; 到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从所述多个子带组中确定所述至 少一个子带组,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 于除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之外的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CQI;
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的物理资 源块对应的 SINR值, 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 子带对应的 SINR值;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 值, 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 的 CQI。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每一个子带 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二承载 RE发送的所述 CSI-RS , 其中, 所述第二承载 RE为所述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不同于所述第一 载 RE, 其中, 所述 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通过所述第二承载 RE发送的 所述 CSI-RS是从相同的天线方向上发送的;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 考信号和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接收的所述 CSI-RS ,估计得到所述信道状态 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一承载 RE上承 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 以及所述每一个子带的第二 承载 RE上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 得到所述每一 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差值; 其中, 所述信道估计值为 SINR以及所述信道估计值差值为 SINR差值,或者,所述信道估计值为 CQI 以及所述信道估计值差值为 CQI差值;
对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所有子带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差值进行平均处理, 得到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差值;
根据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估计差值,确定至少一个子带组并确 定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的信道估计差值大于其他 子带组的信道估计差值,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差值。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至少一 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不同的子帧中接收所述多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基 站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所述 CSI-RS。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相同的子帧中接收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 应的参考信号和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所述 CSI-RS。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二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在第三承载 RE上接收所述基站 发送的所述 CSI-RS;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 号是所述基站从天线的第一方向上发送的, 所述 CSI-RS是所述基站通过所 述第三承载 RE从天线的第二方向上发送的,所述第三承载 RE是所述 CSI-RS 原本占用的 RE, 且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 考信号和在所述第三承载 RE上接收的所述 CSI-RS ,估计得到所述信道状态 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三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子 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 CQI;
根据所述 CSI-RS , 得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秩 指示 RI和 CQI中的至少一种。
第三方面, 提供了一种基站, 包括网络接口、 总线、 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 所述网络接口用于实现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总 线用于实现所述基站的内部部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多个子带组,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是通过对 CSI-RS原本占用的 资源元 RE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的,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包括至少一个子带;
确定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所述每一个子带 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通过对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生成的, 其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 中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 的预编码;
利用所述网络接口通过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所述第一 承载 RE发送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CSI-RS 为长期演进 LTE协议在版本 Rel-10中所定义的 CSI-RS。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 每一个 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 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连续的。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 每一个 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 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离散的。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还执行 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得到的 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状 态信息和 /或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还执行 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在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二承载 RE向 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 CSI-RS, 其中, 所述第二承载 RE是所述 CSI-RS原 本占用的 RE, 且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通过所述第二承载 RE发送的所述 CSI-RS是从相同的天线方向上发送的。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还执行 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 括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在 所述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所述 CSI-RS估计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CQI差值和 / 或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 发送的所述 CSI-RS是在不同的子帧中发送的。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在所述 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所述 CSI-RS是在相同的子帧中发送的。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还执行 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在第三承载 RE上发送所述 CSI-RS;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从天线的第一方向 上发送的, 所述 CSI-RS 是从天线的第二方向上发送的, 所述第三承载 RE 为所述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所述第三承载 RE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还执行 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在所 述第三承载 RE上发送的所述 CSI-RS估计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 对应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 CQI,和 /或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 指示 PMI, 秩指示 RI和 CQI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二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还执 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 括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 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第四方面, 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 包括网络接口、 总线、 处理器和存储 器; 其中, 所述网络接口用于实现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 述总线用于实现所述用户设备的内部部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 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执行以下 操作: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在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第一承载资源元 RE 上接收基站发送的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 组是通过对 CSI-RS原本占用的 RE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的,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通过对所述每一个子带 组中每一个子带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操 作生成的,且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 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到信道状 态信息;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向所述基站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信 道状态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CSI-RS 为长期演进 LTE协议在版本 Rel-10中所定义的 CSI-RS。
结合第四方面或其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 每一个 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 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连续的。
结合第四方面或其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 每一个 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 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离散的。
结合第四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具体执 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到所述信 道状态信息,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多个子带组中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信道状态信息和 /或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 息。
结合第四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具体执 行以下操作:
在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上做信道估计,得到每一个子带 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应的信号噪声比 SINR; 到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从所述多个子带组中确定所述至 少一个子带组,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 于除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之外的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CQI;
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结合第四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具体执 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的物理资 源块对应的 SINR值, 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 子带对应的 SINR值;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 值, 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 的 CQI。
结合第四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执行以 下操作: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 的第二承载 RE发送的所述 CSI-RS,其中,所述第二承载 RE为所述 CSI-RS 原本占用的 RE, 且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通过所述第二承载 RE发送的所述 CSI-RS是从 相同的天线方向上发送的;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在所述第二承 载 RE上接收的所述 CSI-RS, 估计得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具体执 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一承载 RE上承 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 以及所述每一个子带的第二 承载 RE上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 得到所述每一 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差值; 其中, 所述信道估计值为 SINR以及所述信道估计值差值为 SINR差值,或者,所述信道估计值为 CQI 以及所述信道估计值差值为 CQI差值;
对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所有子带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差值进行平均处理, 得到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差值;
根据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估计差值,确定至少一个子带组并确 定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的信道估计差值大于其他 子带组的信道估计差值,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差值。
结合第四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 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
结合第四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不同的子帧中接收所述多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基 站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所述 CSI-RS。
结合第四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一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相同的子帧中接收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 应的参考信号和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所述 CSI-RS。
结合第四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二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执行 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在第三承载 RE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 CSI-RS;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所述基站从天线的 第一方向上发送的, 所述 CSI-RS是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三承载 RE从天线 的第二方向上发送的, 所述第三承载 RE是所述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 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在所述第三承 载 RE上接收的所述 CSI-RS, 估计得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三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具体 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子 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 CQI;
根据所述 CSI-RS , 得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秩 指示 RI和 CQI中的至少一种。
第五方面, 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包括:
确定多个子带组,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是通过对 CSI-RS原本占用的 资源元 RE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的,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包括至少一个子带;
确定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所述每一个子带 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通过对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生成的, 其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 中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 的预编码;
通过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发送所述每 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结合第五方面, 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CSI-RS 为长期演进 LTE协议在版本 Rel-10中所定义的 CSI-RS。
结合第五方面或其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 每一个 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 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连续的。
结合第五方面或其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 每一个 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 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离散的。
结合第五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其 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和 /或所述至 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结合第五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二承载 RE向所述用户设备发 送所述 CSI-RS , 其中, 所述第二承载 RE是所述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 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通过所述第二承载 RE发送的所述 CSI-RS是从相同的天线方向上发送的。
结合第五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根 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 发送的所述 CSI-RS估计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 括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CQI差值和 /或所述每一个子带组 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结合第五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 发送的所述 CSI-RS是在不同的子帧中发送的。
结合第五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在所述 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所述 CSI-RS是在相同的子帧中发送的。
结合第五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三承载 RE发送所述 CSI-RS;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从天线的第一方向 上发送的, 所述 CSI-RS 是从天线的第二方向上发送的, 所述第三承载 RE 为所述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所述第三承载 RE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结合第五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在所述第三承载 RE上发 送的所述 CSI-RS估计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结合第五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 对应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 CQI, 和 /或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 PMI, RI 和 CQI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五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二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根 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到的信道状态信 息;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第六方面, 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 包括:
在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第一承载资源元 RE上接收基站发送的 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多个子带组是通过对 CSI-RS 原本占用的 RE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的,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 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通过对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 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生成的, 且对不 同的子带组中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 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到信道状 态信息;
向所述基站发送反馈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 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CSI-RS 为长期演进 LTE协议在版本 Rel-10中所定义的 CSI-RS。
结合第六方面或其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 每一个 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 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连续的。
结合第六方面或其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 每一个 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 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离散的。
结合第六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 号, 估计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到所述信 道状态信息,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多个子带组中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信道状态信息和 /或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 息。
结合第六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 号, 估计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包括:
在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上做信道估计,得到每一个子带 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应的信号噪声比 SINR; 到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从所述多个子带组中确定所述至 少一个子带组,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 于除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之外的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CQI;
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结合第六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六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根据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估 计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的物理资 源块对应的 SINR值, 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 子带对应的 SINR值;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 值, 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 的 CQI。
结合第六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二承载 RE发送 的所述 CSI-RS, 其中, 所述第二承载 RE为所述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 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 考信号与通过所述第二承载 RE发送的所述 CSI-RS是所述基站从相同的天 线方向上发送的;
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估计得到信 道状态信息, 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 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接收的所述 CSI-RS , 估计得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八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和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接收的所述 CSI-RS , 估计得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一承载 RE上承 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 以及所述每一个子带的第二 承载 RE上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 得到所述 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差值; 其中, 所述信道估计值 为 SINR以及所述信道估计值差值为 SINR差值, 或者, 所述信道估计值为 CQI以及所述信道估计值差值为 CQI差值;
对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所有子带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差值进行平均处理, 得到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差值;
根据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估计差值,确定至少一个子带组并确 定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的信道估计差值大于其他 子带组的信道估计差值,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差值。
结合第六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九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 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
结合第六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十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不同的子帧中接收所述多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基 站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所述 CSI-RS。
结合第六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十一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相同的子帧中接收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 应的参考信号和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所述 CSI-RS。
结合第六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十二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三承载 RE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 CSI-RS;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所述基站从天线的 第一方向上发送的, 所述 CSI-RS是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三承载 RE从天线 的第二方向上发送的, 所述第三承载 RE是所述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 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到信 道状态信息, 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 在所述第三承载 RE上接收的所述 CSI-RS, 估计得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十三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 号在所述第三承载 RE上接收的所述 CSI-RS , 估计得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子 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 CQI;
根据所述 CSI-RS , 得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 PMI, RI和 CQI中的至少 一种。
因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原有 CSI-RS 占用的 RE的基础上, 将该 CSI-RS占用的 RE对应的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子带组;通过对每一 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 作得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并将多个子带 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通过每一个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发射 出去, 由于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 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不同的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可以对应不同的 天线端口,从而可以实现在不增加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扩展天线端口的数量, 从而可以支持更多的发射天线, 并且由于没有使用新的资源, 可以向后兼容 旧版本的 UE。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 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 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 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 2a和 2b是现有技术中物理资源块的信号承载图。
图 3a-图 3c为 8阵元的指向 4个不同空间方向的预编码向量形成的天线 方向图。
图 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 5是^ =艮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资源划分方式图。
图 6是^ =艮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资源划分方式图。
图 7a是现有技术的物理资源块的信号承载图; 图 7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 例的物理资源块的信号承载图。
图 8a-8b为现有技术中的二维天线阵元图。
图 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 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性框图。
图 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性框图。
图 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性框图。
图 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 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性框图。
图 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 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 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 1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 1 所示, 该方法 100包括:
S110, 确定多个子带组, 其中, 该多个子带组是通过对 CSI-RS原本占 用的资源元(Resource Element, RE )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 的, 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包括至少一个子带, 每一个子带包括至少 一个物理资源块(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PRB ); 其中, CSI-RS原本占用 的资源元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可以是该 CSI-RS 占用的资源元对应的全部 物理资源块, 也可以是该 CSI-RS占用的资源元对应的部分物理资源块。
S120, 确定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每一个子带组 对应的参考信号是通过对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 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生成的, 其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 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S 130, 通过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发送该多个 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具体地说, 可以将某一天线端口对应的 CSI-RS所占用 RE对应的全部 或部分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子带组, 其中, 每一个子带组可以包括 至少一个子带, 每一个子带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 确定多个子带组 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可以通过对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得到每一个子带 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在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 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即釆用不同的预编码向量或矩阵); 在确定了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可以通过多个子带组 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发送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参考信号。 其中,承载 RE原来承载的 CSI-RS指现有技术中在该 RE上承载 的 CSI-RS。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以预配置上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 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预配置的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 信号也可以基于以下原则生成: 通过对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一 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得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 信号, 在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 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上述多个子带组包括的各个子带也可以 是预先配置的, 其中, 预配置上述多个多个子带组包括的子带也是基于以下 原则: 该多个子带组是通过对 CSI-RS原本占用的 RE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 块进行划分得到的, 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包括至少一个子带, 每一 个子带包括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
因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原有 CSI-RS 占用的 RE的基础上, 将该 CSI-RS占用的 RE对应的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子带组;通过对每一 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 作得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并将多个子带 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通过每一个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发射 出去, 由于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 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不同的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可以对应不同的 天线端口,从而可以实现在不增加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扩展天线端口的数量, 从而可以支持更多的发射天线, 并且由于没有使用新的资源, 可以向后兼容 旧版本的用户设备 ( User Equipment, UE )。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 CSI-RS可以为 LTE协议在 Rel-10版本 中定义的 CSI-R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CSI-RS原本占用的 RE对应的物理资源块是指现有 技术中基站只要在某一物理资源块中的部分 RE发送了该 CSI-RS ,即可以认 为该物理资源块为该 CSI-RS原本占用的 RE对应的物理资源块。
如图 2a所示的为现有技术中一个物理资源块在一个子帧 (频域上包括 12个子载波, 时域上包括 14个 OFDM符号)下的信号发射情况。 如图 2所 示,在该物理资源块中,不仅发送 CSI-RS,还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 CRS 端口对应的信号, 解调参考信号 (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M-RS )端口对应的信号, 但仍然可以将 该物理资源块称作为 CSI-RS原本占用的 RE对应的物理资源块。 应理解, 虽然图 2中 CSI-RS所占的 RE没有具体示出对应于哪个 CSI-RS端口,但是 应理解, 在一个物理资源块中, 可以发送一个 CSI-RS , 也可以发送多个 CSI-RS。
如图 2b示出的现有技术中在一个扩展循环前缀 (Cyclic Prefix, CP)子帧 下 CSI-RS端口 16占用的资源元, 其中, 第一承载 RE可以是第五个 OFDM ( /=4 )符号和第一个子载波对应的 RE, 也可以是第六个 OFDM符号( 1=5 ) 和第一个子载波对应的 RE, 也可以包括第五个 OFDM符号和第一个子载波 对应的 RE以及第六个 OFDM符号和第一个子载波对应的 RE。
可选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 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可以是釆用指向不同空间 方向的预编码; 其中,该预编码可以是预编码向量,也可以是预编码矩阵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对于一个具有 K个天线阵元的均匀线阵 (uniform linear array , ULA), 如何得到指向不同空间方向的预编码向量, 可以有 ^^多 种方法。 其中, 一种具有一般意义的描述方法如式(1 )所示的表述方式:
,m = U (1) 其中, /^表示为第 i个空间预编码向量, 是向量中映射到第 m个天 线阵元上的加权因子, 表示天线阵元的数量, A表示发射信号的波长, 表 示指向第 i个空间方向的角度, d表示的是天线之间的间隔。
应理解, 上述式(1 )给出的是对于具有 K个天线阵元的均勾线阵, 如 何得到 K个指向不同空间方向的预编码向量, 当然, 对于具有 K个天线阵 元的均匀线阵, 也可以得到少于 K个指向不同空间方向的预编码向量
图 3a-3c给出了 8阵元的指向 4个不同空间方向的预编码向量形成的天 线方向图。从图 3a-3c可以看出,通过调整预编码向量(例如,通过调整 来 实现), 可以得到不同空间指向的空间波束。 其中, 图 3a是稀疏的指向 4方 向的 8阵元极座标天线方向图; 图 3b是较密集的指向 4方向的 8阵元极座 标天线方向图; 图 3c是密集的指向 4方向的 8阵元极座标天线方向图。
可选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除了釆用上述描述的预编码向量外, 对于 4天线阵元和 8天线阵元, LTE的 4天线和 8天线的码本也可以用来选择指 向不同的空间方向。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指的预编码可以即包括式 ( 1 )所表征的预编码向量, 也可以同时包括现有 LTE协议中的码本。 还应 理解, 作为对现有技术的引用, 本发明并不限定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的生 成不能使用其他的预编码向量。
可选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如图 4所示, 方法 100还可以包括:
S 140,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该反馈信息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 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S 150, 根据该反馈信息, 获取该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具体地说,用户设备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 应的参考信号后,可以根据基站发送的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然后将根据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通过反馈信息 发送至基站, 基站可以根据该反馈信息, 获取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从而可 以进一步地根据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进行下行业务信道的发射调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如何对 CSI-RS原本占用的 RE对应的物理资源块 进行子带和子带组的划分, 以及如何通过 CSI-RS 原本所占的 RE发射该 CSI-RS或发射该 CSI-RS和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可 以有多种实现方式, 以下将结合几种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A
在该实施例中, 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 每一个子 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每一个子 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离散的。
例如, 如图 5所示, 可以将某一天线端口对应的 CSI-RS 占用的资源元 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图 5中以 CSI-RS 占用的资源元对应的全部物理资 源块(该全部物理资源块为系统带上所有的 PRB ) 为例进行说明,) 划分为 M个物理资源块集合,每一个物理资源块集合包括的物理资源块在频域上是 连续的,将每一个物理资源块集合划分为 K个子带,每一个子带可以包括一 个物理资源块或多个在频域上连续的物理资源块, 则可以将所有物理资源块 集合中的第 i个子带组成第 i个子带组, i取值从 1到 K; 然后, 可以为每一 个子带组分配不同的波束, 即使用不同的预编码向量或矩阵对每一个子带组 原本承载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 也可以称之为使用不同的预编码向量或 矩阵对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天线阵元做加权处理。
应理解, 图 5只是对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离散的情 况进行举例说明, 不应对本实施例的资源划分方式进行任何限定, 本实施例 还可以具有其他资源划分方法。 例如, 在图 5中, 每一个物理资源块集合包 括的子带的数量不完全相同, 则子带组包括的子带的数量也不完全相同。
以下以系统带宽为 20MHZ 的 LTE 系统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下的 CSI-RS原本所占的 RE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的方式, 其中, 系统带宽为 20MHZ的 LTE系统, 共有 100个 PRB, 现有的 CSI-RS在这 100个 PRB中 都有信号, 具体如何对子带组进行划分以下将举例说明, 其中, 为了描述的 方便, 以下也引出了物理资源块集合的概念, 简称集合。
划分方式 1 : 可以将 100个 PRB的系统带宽分成 8个子带组。将 100个 PRB划分为 13个集合; 其中前 12个集合的大小为 8个 PRB,每一个集合划 分为 8个子带,每一个子带包括一个 PRB; 第 13个集合的大小为 4个 PRB, 划分为 4个子带, 每一个子带包括一个 PRB。 则, 子带组 1可以包括集合 1 至集合 13中每一个集合的第一个子带; 子带组 2可以包括集合 1至集合 13 中每一个集合的第二个子带; 子带组 3可以包括集合 1至集合 13中每一个 集合的第三个子带; 子带组 4可以包括集合 1至集合 13中每一个集合的第 四个子带。 由于第 13个集合只包括四个 PRB, 则子带组 5包括集合 1至集 合 12中每一个集合的第五个子带; 子带组 6包括集合 1至集合 12中每一个 集合的第六个子带; 子带组 7包括集合 1至集合 12中每一个集合的第七个 子带; 子带组 8包括集合 1至集合 12中每一个集合的第八个子带。
划分方式 2: 可以将 100个 PRB的系统带宽分成 4个子带组。将 100个 PRB的系统带宽分成 13个集合, 其中前 12个集合中每一个集合的大小为 8 个 PRB, 每一个集合包括 4个子带, 每一个子带包括 2个 PRB; 第 13个子 带的大小为 4个 PRB, 包括 4个子带, 每一个子带包括 1个 PRB。 则, 子带 组 1包括集合 1至集合 12中每一个集合的第一个子带 (包括两个 PRB ) 以 及包括集合 13的第一个子带(包括一个 PRB ); 子带组 2包括集合 1至集合 12中每一个集合的第二个子带(包括两个 PRB )以及包括集合 13的第二个 子带(包括一个 PRB ); 子带组 3包括集合 1至集合 12中每一个集合的第三 子带(包括两个 PRB )以及包括集合 13的第三个子带(包括一个 PRB ); 子 带组 2包括集合 1至集合 12中每一个集合的第三个子带 (包括两个 PRB ) 以及包括集合 13的第三个子带 (包括一个 PRB )。
划分方式 3: 可以将 100个 PRB的系统带宽分成 8个子带组。将 100个 PRB的系统带宽分成 12集合, 其中每个集合的大小为 8个 PRB, 最后 4个 PRB弃之不用, 则每个集合可以包括 12个子带, 每一个子带包括一个物理 资源块; 则, 子带组 1可以包括集合 1至集合 12中每一个集合的第一个子 带; 子带组 2可以包括集合 1至集合 12中每一个集合的第二个子带, 依次 类推。
应理解, 以上划分方式只是具体实现方式, 不应对发明构成任何限定。 以上已对 CSI-RS原本占用的 RE对应的物理资源块进行如何划分进行 了详细说明, 以下将说明在这种情况下, 用户设备收到基站通过多个子带组 中每一个子带组的第一 RE发送该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之后, 用户 设备的处理行为。
具体地说,用户设备可以在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上做信 道估计, 得到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频域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 对每 组对应的 SINR; 根据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至少 一个子带组, 其中, 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除 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之外的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该至少一个子带组 对应的 SINR, 得到该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CQI ); 并向基站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具体地, 用 户设备可以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的子带组索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优选地, 用户设备可以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一个子带组, 其中, 该一个 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该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SINR, 得到该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该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一个子带组的子带组索引值以及对应 的 CQI值。
可选地,用户设备还可以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中 的每一个子带的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值, 得到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根据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上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 一个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至少一 个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的索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基站接收到用户设备反馈的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之后,可以确 定用户设备所在的均匀线阵对应方向的空间位置, 并且确定了在这个位置上 的信号强度, 从而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在空间位置的信息(即具体所在的 空间位置和强度), 进行下行的业务信道的发射调度。
如果用户设备还向基站反馈了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每一 个子带的 CQI,则基站可以结合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以及至少一个 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对用户设备进行调度, 可以更好地利用信 道状态, 从而提升系统性能。 这是由于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子带在频域上是 离散的,而用户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是通过离散的子带包 括的物理资源块的平均 SINR得到的, 从而可以反映整个系统带宽的信道状 态; 而用户设备向基站反馈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子带对应 的 CQI,由于该子带对应的 CQI是通过该子带上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 计得到的, 可以反映该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 实施例 B
在该实施例中, 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 每一个子 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每一个子 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连续的。
例如, 如图 6所示, 可以将某一天线端口对应的 CSI-RS原本占用的资 源元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图 5中以 CSI-RS 占用的资源元对应的全部物 理资源块(该全部物理资源块为系统带上所有的 PRB ) 为例进行说明, ) 划 分为 M个物理资源块集合, 每一个物理资源块集合包括的物理资源块在频 域上是连续的,将每一个物理资源块集合划分为 K子带,每一个子带可以包 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多个在频域上连续的物理资源块, 则可以将每一个集合 中的所有子带分配给一个子带组, 则可以实现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 在频域上是连续的; 然后, 可以为每一个子带组分配不同的波束, 即使用不 同的预编码向量或矩阵对每一个子带组原本承载的 CSI-RS 进行预编码操 作,也可以称之为使用不同的预编码向量或矩阵对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天线 阵元^故加权处理。
以下以系统带宽为 20MHZ的 LTE系统为例进行说明每个子带组包括的 物理资源块是连续的情况。其中, 系统带宽为 20MHZ的 LTE系统,共有 100 个 PRB, 现有的 CSI-RS在这 100个 PRB中都有信号, 具体如何对子带组进 行划分以下将举例说明。
将 100个 PRB划分为 13个集合, 不同集合的大小可以相等, 也可以不 相等。 例如, 可以将 100个 PRB划分成 13个集合, 其中前 12个集合的大 小为 8个 PRB, 第 13个集合的大小为 4个 PRB; 当然, 也可以划分成 12 个集合,前 11个集合的大小为 8个 PRB, 第 12个集合的大小为 12个 PRB; 或者, 还可以分成 8个集合, 前 7个集合的大小为 12个 PRB, 第 8个集合 的大小为 16个 PRB。 其中, 如何对整个系统带进行划分, 取决于整个系统 带宽的大小, 以及需要支持的天线端口的个数。 然后, 可以将每一个集合中 的所有子带确定为组成一个子带组,其中,在对每一个集合进行子带划分时, 可以使得一个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 也可以包括多个物理资源块, 不同 集合的子带个数可以相等, 也可以不相等, 任一个集合中不同子带包括的物 理资源块的数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行了详细说明, 以下将说明在这种情况下, 用户设备收到基站通过多个子带 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发送的该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之后, 用户设备的 处理行为。
具体地说,用户设备可以在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上做信 道估计, 得到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 对每一个 应的 SINR; 根据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至少一个 子带组, 其中, 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除该至 少一个子带组之外的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该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SINR, 得到该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该至少一个子 带组对应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的子带组索 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优选地, 用户设备可以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一个子带组, 其中, 该一个 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该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SINR, 得到该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该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一个子带组的子带组索引值以及对应 的 CQI值。
可选地,用户设备还可以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中 的每一个子带的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值, 得到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根据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上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 一个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至少一 个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的索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基站接收到用户设备反馈的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之后,确定了 用户设备所在的均匀线阵对应方向的空间位置, 并且确定了在这个位置上的 信号强度, 从而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在空间位置的信息(即具体所在的空 间位置和强度), 进行下行的业务信道的发射调度。
如果用户设备还向基站反馈了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每一 个子带的 CQI,则基站可以结合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以及至少一个 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对用户设备进行调度, 可以更好地利用信 道状态, 从而提升系统性能。 这是由于子带组频域范围较大, 通过对子带组 包括的物理资源块的平均 SINR得到 CQI, 可以反映较大频域范围的信道状 态; 而用户设备向基站反馈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子带对应 的 CQI, 由于子带的频域范围较小, 通过对子带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 计得到的, 可以反映较小频域范围的信道状态。 以上已结合实施例 A和实施例 B描述了如何通过现有 CSI-RS原本所占 的 RE发送多个参考信号的实施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仅可以通过 CSI-RS 原本所占的资源发送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还可以在 发送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的同时, 发送 CSI-RS。 以 下将结合实施例 C和实施例 D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C
通过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二承载 RE向用户设 备发送 CSI-RS, 其中, 该第二承载 RE是该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不同 于发送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的第一承载 RE; 其中, 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通过第二承载 RE发送的 CSI-RS是从相同的天线方向上发送的。
例如, 如图 7a所示, 在一个正常 CP子帧下的物理资源块中, 现有技术 中, 第六个 OFDM符号 ( 1=5 )和第三个子载波对应的 RE (端口号为 16的 CSI-RS占用的 RE ) 以及第七个 OFDM符号 ( 1=5 )和第三个子载波对应的 RE (端口号为 16的 CSI-RS占用的 RE )可以用来发送 CSI-RS端口 16对应 的参考信号; 则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以将第六个 OFDM符号和第三个子 载波对应的 RE用来发送预编码后的参考信号,将第七个 OFDM符号和第三 个子载波对应的 RE仍用来发送原始 CSI-RS , 例如, 如图 7b所示。
其中,基站发送预编码后的参考信号的方式可以按照实施例 A的方式进 行, 也可以按照实施例 B的方式进行, 为了简洁, 在此不再赘述。 用户设备 收到基站通过第一承载 RE发送的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 号以及通过第二承载 RE发送的 SI-RS之后的具体行为进行详细说明。
用户设备可以将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第一承载 RE对应的参考 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 与所述每一个子带组的第二承载 RE 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进行相减,得到所述每一个子带 组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差值; 其中, 所述信道估计值为 SINR以及所述信道估 计值差值为 SINR差值, 或者, 所述信道估计值为 CQI以及所述信道估计值 差值为 CQI差值;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对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一承载 RE进 行信道估计得到 SINR或 CQI, 并对该每一个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的第二承 载 RE进行信道估计得到 SINR或 CQI, 将得到的两个 CQI相减得到每一个 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 或将得到的两个 SINR相减得到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差值, 将每一个子带组所有子带对应的 SINR差值或 CQI差值进行平 均处理得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差值或者 SINR差值。
然后, 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估计差值, 确定至少 一个子带组并确定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的信道估 计差值大于其他子带组的信道估计差值,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 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差值。从而用户设备可以向基站反馈该 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差值,具体地可以反馈子带组的 索引以及相应的 CQI差值。
可选地, 类似于实施例 A和实施例 B, 在本实施例中, 用户设备还可以 向基站反馈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
基站接收到用户设备反馈的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和 /或该至少 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之后, 确定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从而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进行下行的业务信道的发射调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上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 在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 CSI-RS可以在不同的子帧发送, 也可以在相同的 子帧中发送。 其中, 在同一个子帧中发送时, 可以保证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尽可能的有相同的时域信道响应特性,从而更精确的 用于估计出频域上的信道的信息。 而在不同子帧中发送, 则给资源的分配和 调度带来了一定的灵活性, 在 UE处于相对静态的信道环境下时, 也是一种 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在实施例 C中, 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 CSI-RS 可以通过相同的天线方向不同的承载 RE来发送,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多 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 CSI-RS可以通过不同的天线方 向来发送,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 D来详细说明。 实施例 D
通过第三承载 RE发送原始 CSI-RS; 其中, 该 CSI-RS是从天线的第一 方向上发送的, 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从天线的第二 方向上发送的, 所述第三承载 RE是所述 CSI-RS原本占用的资源元, 且所 述第三承载 RE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同极化和交叉极化的天线阵列。为了说明清楚 这个方案, 下面先给出交叉极化与同极化的 2个 2D天线阵列的图。
如图 8a所示, 为一个同极化的 2D天线, 天线在水平方向上有 N个阵 元, 在垂直方向上有 K个阵元。 图 8b与图 8a的不同在于, 图 8b是 45度交 叉极的天线阵列, 水平方向上的 N个阵元, 是指同极化的阵元的个数。 即使 是交叉极化的配置, 因为相互交叉的两个天线间的耦合可以做得较小 (如 15-20dB的隔离), 因此在实际考虑交叉极化天线时,可以分成 2组同极化的 天线考虑。 正因为这样, 我们都以同极化的图 8a所示的同极化天线阵元为 例进行说明。
现有技术中, 基站侧的天线的配置, 可以认为是图 8a中的一行, 共 N 个端口。 如 LTE到 Rel-11版本可以支持的天线配置分别为 1, 2, 4, 8。 最 大为 8个, 在水平方向上排列。 这样的好处是, 可以对水平方向上做最多 8 天线的空间分辨。 而目前正在研究的 2D天线, 增加了垂直方向上的天线排 歹 |J, 从线阵的天线结构变成了面状的天线结构。 也就是说, 天线的端口数从 现有技术的 N个变成了 N*K个。 如 4*4=16, 4*8=32, 8*8=64, 即需要支 持的天线数相对于原来最大的 8天线端口, 有了数倍的增加。
下面将给出这种天线结构下, 如何扩展天线端口个数。 首先, 在其中的 一个方向上, 如水平方向上配置 N个 CSI-RS天线端口。 当 N不大于 8时, 即可以直接使用现有的 8个 CSI-RS天线端口的配置; 当 N大于 8时, 可以 在现有的 8个 CSI-RS天线端口的配置方式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天线端口。 水 平方向上的 N个 CSI-RS端口, 各自使用了不同的时频资源。 然后在每个水 平方向的 CSI-RS端口上对应的垂直方向上的所有 K个端口, 则按 CSI-RS 全带宽信号用不同的子带组映射不同的天线端口号的方式生成。具体如何进 行子带组的划分和参考信号的生成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 述。
对于用户设备而言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 应的参考信号以及通过第三承载 RE发送的 CSI-RS之后, 可以根据多个子 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 对应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 CQI, 进一步地, 可以得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 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 CQI; 根据该 CSI-RS , 得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 Preceding Matrix Indicator, PMI ), 秩指示 (Rank Indication, RI )和 CQI中的至少一种, 并向基站反馈得到信 道状态信息。
从而, 基站接收到用户设备反馈的上述信道状态信息之后, 确定用户设 备的信道状态, 从而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进行下行的业务信道的 发射调度。
应理解, 上述实施例 A、 B、 C和 D只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不应对 本发明的范围构成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有其他的变形, 例如, 可以将 实施例 C和实施例 D进行结合,即在通过第一承载 RE发送多个子带组中每 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的同时,通过与发送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 组对应的参考信号相同的天线方向在第二承载 RE上发送 CSI-RS ,并通过与 发送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不同的天线方向在第三 承载 RE上发送 CSI-RS。对于这种发送方式下, 用户设备的行为可以结合实 施例 C和实施例 D中用户设备的行为得到。
因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原有 CSI-RS 占用的 RE的基础上, 将该 CSI-RS占用的 RE对应的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子带组;通过对每一 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 作得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并将多个子带 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通过每一个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发射 出去, 由于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 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不同的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可以对应不同的 天线端口,从而可以实现在不增加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扩展天线端口的数量, 从而可以支持更多的发射天线, 并且由于没有使用新的资源, 可以向后兼容 旧版本的 UE。
图 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 2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 9 所示, 该方法 200包括:
S210, 在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第一承载资源元 RE上接收基站 发送的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是通过对 CSI-RS原本占用的 RE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的,所述多个子 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通过对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生成的, 且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 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S220,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估计得到 信道状态信息;
S230, 向该基站发送反馈信息, 该反馈信息包括该信道状态信息。
因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原有 CSI-RS 占用的 RE的基础上, 将该
CSI-RS占用的 RE对应的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子带组;通过对每一 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 作得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并将多个子带 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通过每一个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发射 出去, 用户设备根据该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状态 信息, 并向基站反馈该信道状态信息。 由于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不同的子带组 对应的参考信号可以对应不同的天线端口,从而可以实现在不增加资源消耗 的基础上, 扩展天线端口的数量, 从而可以支持更多的发射天线, 并且由于 没有使用新的资源, 可以向后兼容旧版本的用户设备 UE。 可选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该 CSI-RS为 LTE协议在 Rel-10中所定义 的 CSI-RS。
以下将结合几种实施例从用户设备侧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息 处理方法。 实施例 A
在该实施例中, 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 每一个子 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该每一个 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离散的。具体的划分方式可以参考基站侧 关于图 5的描述。 以下将具体说明在该种资源划分方式下, 用户设备的具体 行为。
具体地说,用户设备可以在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上做信 道估计, 得到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频域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 对每 组对应的 SINR; 根据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至少 一个子带组, 其中, 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除 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之外的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该至少一个子带组 对应的 SINR, 得到该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CQI ); 并向基站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具体地, 用 户设备可以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的子带组索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优选地, 用户设备可以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一个子带组, 其中, 该一个 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该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SINR, 得到该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该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一个子带组的子带组索引值以及对应 的 CQI值。
可选地,用户设备还可以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中 的每一个子带的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值, 得到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根据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上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 一个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至少一 个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的索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基站接收到用户设备反馈的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之后,可以确 定了用户设备所在的均匀线阵对应方向的空间位置, 并且确定了在这个位置 上的信号强度, 从而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在空间位置的信息(即具体所在 的空间位置和强度), 进行下行的业务信道的发射调度。
如果用户设备还向基站反馈了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每一 个子带的 CQI,则基站可以结合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以及至少一个 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对用户设备进行调度, 可以更好地利用信 道状态, 从而提升系统性能。 这是由于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子带在频域上是 离散的,而用户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是通过离散的子带包 括的物理资源块的平均 SINR得到的, 从而可以反映整个系统带宽的信道状 态; 而用户设备向基站反馈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子带对应 的 CQI,由于该子带对应的 CQI是通过该子带上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 计得到的, 可以反映该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 实施例 B
在该实施例中, 该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 每一个 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该每一 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连续的, 具体的划分方式可以参考基站 侧关于图 6的描述。
用户设备可以在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上做信道估计,得 到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 对每一个子带组中的 所有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进行平均处理得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至少一个子带组, 其 中, 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除该至少一个子带 组之外的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该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得 到该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的子带组索引值以及对 应的 CQI值。
优选地, 用户设备可以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一个子带组, 其中, 该一个 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该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SINR, 得到该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该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一个子带组的子带组索引值以及对应 的 CQI值。
可选地,用户设备还可以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中 的每一个子带的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值, 得到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根据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上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 一个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至少一 个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的索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基站接收到用户设备反馈的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之后,可以确 定了用户设备所在的均匀线阵对应方向的空间位置, 并且确定了在这个位置 上的信号强度, 从而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在空间位置的信息(即具体所在 的空间位置和强度), 进行下行的业务信道的发射调度。
如果用户设备还向基站反馈了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每一 个子带的 CQI,则基站可以结合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以及至少一个 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对用户设备进行调度, 可以更好地利用信 道状态, 从而提升系统性能。 这是由于子带组频域范围较大, 通过对子带组 包括的物理资源块的平均 SINR得到 CQI, 可以反映较大频域范围的信道状 态; 而用户设备向基站反馈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子带对应 的 CQI, 由于子带的频域范围较小, 通过对子带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 计得到的, 可以反映较小频域范围的信道状态。 实施例 C
在该实施例中, 方法 200还可以包括:
接收该基站通过该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二承载 RE发送的该 CSI-RS , 其中, 该第二承载 RE是该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不同于该第 一承载 RE, 其中, 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通过该 第二承载 RE发送的该 CSI-RS是从相同的天线方向上发送的;
则相应地, S220中根据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估计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可以包括: 根据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参考信号和在该第二承载 RE上接收的该 CSI-RS ,估计得到该信道状态信 息。
具体地,用户设备可以将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的 第一承载 RE上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 与该每一 个子带组的第二承载 RE上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 进行相减, 得到该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差值; 其中, 该信道估计 值为 SINR以及该信道估计值差值为 SINR差值,或者,该信道估计值为 CQI 以及该信道估计值差值为 CQI差值;根据该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估计差 值, 确定至少一个子带组并确定该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该至少一个子带组 的信道估计差值大于其他子带组的信道估计差值, 该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该至 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差值。
进一步地,该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每 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其中,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对应的 CQI是根据该每一子带上的第一承载 RE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 信道估计值与该第二承载 RE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进行相减得到 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上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 在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 CSI-RS可以在不同的子帧发送, 也可以在相同的 子帧中发送。 其中, 在同一个子帧中发送时, 可以保证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尽可能的有相同的时域信道响应特性,从而更精确的 用于估计出频域上的信道的信息。 而在不同子帧中发送, 则给资源的分配和 调度带来了一定的灵活性, 在 UE处于相对静态的信道环境下时, 也是一种 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实施例 D
在该实施例中, 方法 200还可以包括:
在第三承载 RE上接收该基站发送的该 CSI-RS; 其中,
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该基站从天线的第一 方向上发送的, 该 CSI-RS是该基站通过该第三承载 RE从天线的第二方向 上发送的, 该第三承载 RE是该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该不同于该第一 承载 RE;
该根据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到信道状 态信息, 包括: 根据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在该第 二承载 RE上接收的该 CSI-RS , 估计得到该信道状态信息。
具体地,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 号, 得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在该第一方向上的 CQI; 根 据该 CSI-RS , 得到在该第二方向上的 PMI, RI和 CQI中的至少一种。 应理解,方法 200中的用户设备的相应操作可以参考方法 100中的描述, 为了简洁, 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原有 CSI-RS 占用的 RE的基础上, 将该 CSI-RS占用的 RE对应的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子带组;通过对每一 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 作得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并将多个子带 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通过每一个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发射 出去, 用户设备根据该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状态 信息, 并向基站反馈该信道状态信息。 由于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不同的子带组 对应的参考信号可以对应不同的天线端口,从而可以实现在不增加资源消耗 的基础上, 扩展天线端口的数量, 从而可以支持更多的发射天线, 并且由于 没有使用新的资源, 可以向后兼容旧版本的用户设备 UE。
以上已结合图 1至图 9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 以下 将具体说明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基站和用户设备。
图 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300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 3所示, 该 基站 300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 310, 用于确定多个子带组,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是通 过对 CSI-RS原本占用的资源元 RE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的,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包括至少一个子带;
第二确定单元 320, 用于确定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 考信号, 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通过对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 一个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生成的, 其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 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发送单元 330, 用于通过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所述第一 承载 RE发送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具体地说, 第一确定单元 310可以将某一天线端口对应的 CSI-RS所占 用的 RE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全部或部分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多 个子带组, 其中, 每一个子带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子带, 每一个子带可以包 括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 第二确定单元 320可以确定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 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可以通过对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 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得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 考信号, 在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 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即釆用不同的预编码向量或矩阵); 在第二确 定单元 320确定了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之后,发送单 元 330可以发送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具体地, 可 以通过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发送每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参考信号。 其中, 该 CSI-RS指现有技术中在该 RE上承载的 CSI-RS。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以在第二确定单元 320里预配置上述多 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预配置的多个子带组中每 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也可以基于以下原则生成: 通过对每一个子带组 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得到每 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在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 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上述多个子带组包括的各个子带也可以 是预先配置的, 其中, 预配置上述多个多个子带组包括的子带也是基于以下 原则: 该多个子带组是通过对 CSI-RS原本占用的 RE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 块进行划分得到的, 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包括至少一个子带, 每一 个子带包括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
因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原有 CSI-RS 占用的 RE的基础上, 将该 CSI-RS占用的 RE对应的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子带组;通过对每一 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 作得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并将多个子带 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通过每一个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发射 出去, 由于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 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不同的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可以对应不同的 天线端口,从而可以实现在不增加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扩展天线端口的数量, 从而可以支持更多的发射天线, 并且由于没有使用新的资源, 可以向后兼容 旧版本的 UE。
可选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CSI-RS可以为 LTE协议在 Rel-10版本中 定义的 CSI-R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CSI-RS原本占用的 RE对应的物理资源块是指现 有技术中基站只要在某一物理资源块中的部分 RE发送了 CSI-RS ,即可以认 为该物理资源块为 CSI-RS原本占用的 RE对应的物理资源块。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原本承载 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可以是釆用指向不同空间方 向的预编码; 其中, 该预编码可以是预编码向量, 也可以是预编码矩阵等。
可选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如图 11所示, 该基站 300还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 340,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该反馈信息包括用 户设备根据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到的信道状 态信息;
获取单元 350, 用于根据该反馈信息, 获取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具体地说,用户设备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 应的参考信号后,可以根据基站发送的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 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然后将根据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通过反馈信息发 送至基站, 基站的接收单元 340接收该反馈信息, 获取单元 350可以根据该 反馈信息, 获取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从而基站 300可以进一步地根据用户 设备的信道状态, 进行下行业务信道的发射调度。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 以下将结合几种具体实施例, 对本发明中 的基站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A
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每一个子带包括一个物理 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 子带在频域上是离散的。具体的划分方法可以参考方法 100中关于图 5的描 述。
可选地, 在该实施例中, 如图 12所示, 基站 300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 341,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该反馈信息是 用户设备根据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得到的信道状态 信息, 其中, 该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和 / 或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第一获取单元 342, 用于根据该反馈信息, 获取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具体地说,用户设备可以在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上做信 道估计, 得到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频域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 对每 组对应的 SINR; 根据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至少 一个子带组, 其中, 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除 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之外的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该至少一个子带组 对应的 SINR, 得到该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CQI ); 并向基站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具体地, 用 户设备可以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的子带组索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优选地, 用户设备可以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一个子带组, 其中, 该一个 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该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SINR, 得到该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 对应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一个子带组的子带组索引值以及 对应的 CQI值。
可选地,用户设备还可以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中 的每一个子带的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值, 得到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根据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得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 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上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至少一个子 带组的每一个子带的索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在第一接收单元 341接收到用户设备反馈的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值之后, 第一获取单元 351可以确定用户设备所在的均匀线阵对应方向的空 间位置, 并且确定了在这个位置上的信号强度, 从而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 在空间位置的信息 (即具体所在的空间位置和强度), 进行下行的业务信道 的发射调度。
如果用户设备还向基站反馈了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每一 个子带的 CQI, 则第一获取单元 351 可以获取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值以及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从而基站可以结合至少一 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以及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对用 户设备进行调度, 可以更好地利用信道状态, 从而提升系统性能。 这是由于 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子带在频域上是离散的, 而用户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子 带组对应的 CQI是通过离散的子带包括的物理资源块的平均 SINR得到的, 从而可以反映整个系统带宽的信道状态; 而用户设备向基站反馈至少一个子 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子带对应的 CQI,由于该子带对应的 CQI是通过 该子带上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 可以反映该子带对应的信道 状态。 实施例 B
可选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 带, 每一个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 中, 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连续的。 具体的划分方法可以 参考方法 100中关于图 6的描述。
可选地, 在该实施例中, 如图 12所示, 基站 300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 341,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该反馈信息是 用户设备根据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得到的信道状态 信息, 其中, 该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和 / 或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第一获取单元 351, 用于根据该反馈信息, 获取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具体地说,用户设备可以在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上做信 道估计, 得到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频域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 对每 组对应的 SINR; 根据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至少 一个子带组, 其中, 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除 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之外的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该至少一个子带组 对应的 SINR, 得到该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CQI ); 并向基站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具体地, 用 户设备可以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的子带组索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优选地, 用户设备可以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一个子带组, 其中, 该一个 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该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SINR, 得到该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 对应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一个子带组的子带组索引值以及 对应的 CQI值。
可选地,用户设备还可以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中 的每一个子带的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值, 得到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根据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得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 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上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至少一个子 带组的每一个子带的索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在第一接收单元 341接收到用户设备反馈的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值之后, 第一获取单元 351可以确定用户设备所在的均匀线阵对应方向的空 间位置, 并且确定在这个位置上的信号强度, 从而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在 空间位置的信息 (即具体所在的空间位置和强度), 进行下行的业务信道的 发射调度。
如果用户设备还向基站反馈了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每一 个子带的 CQI, 则第一获取单元 351 可以获取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值以及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从而基站可以结合至少一 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以及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对用 户设备进行调度, 可以更好地利用信道状态, 从而提升系统性能。 这是由于 子带组频域范围较大, 通过对子带组包括的物理资源块的平均 SINR得到 CQI, 可以反映较大频域范围的信道状态; 而用户设备向基站反馈至少一个 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子带对应的 CQI, 由于子带的频域范围较小, 通过对子带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可以反映较小频域范围的 信道状态。 实施例 C
在该实施例中, 发送单元 330还用于:
通过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二承载 RE 向用户设备发送 CSI-RS , 其中, 第二承载 RE是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不同于第一承载 RE; 其中,
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通过第二承载 RE发送的
CSI-RS是从相同的天线方向上发送的。
可选地, 如图 12所示, 基站 300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 342,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该反馈信息包 括用户设备根据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在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 CSI-RS估计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该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CQI差值和 /或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 带对应的 CQI差值;
第二获取单元 352, 用于根据该反馈信息, 获取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其中,基站发送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的方式可以 按照实施例 A的方式进行, 也可以按照实施例 B的方式进行, 为了简洁, 在此不再赘述。
用户设备可以将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第一承载 RE对应的参考 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 与每一个子带组的第二承载 RE的参 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进行相减,得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信道估计值差值; 其中, 信道估计值为 SINR 以及信道估计值差值为 SINR 差值, 或者, 信道估计值为 CQI以及信道估计值差值为 CQI差值;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对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一承载 RE进 行信道估计得到 SINR或 CQI, 并对该每一个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的第二承 载 RE进行信道估计得到 SINR或 CQI, 将得到的两个 CQI相减得到每一个 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 或将得到的两个 SINR相减得到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差值, 将每一个子带组所有子带对应的 SINR差值或 CQI差值进行平 均处理得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差值或者 SINR差值。
然后, 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估计差值, 确定至少 一个子带组并确定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至少一个子带组的信道估计差值大 于其他子带组的信道估计差值,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对应的 CQI差值。从而用户设备可以向基站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 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差值, 具体地可以反馈子带组的索引以及相应的 CQI差值。
可选地, 类似于实施例 A和实施例 B, 在本实施例中, 用户设备还可以 向基站反馈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
基站的第二接收单元 342接收到用户设备反馈的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和 /或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之后, 第二获 取单元 352确定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从而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信道状 态, 进行下行的业务信道的发射调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上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 在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 CSI-RS可以在不同的子帧发送, 也可以在相同的 子帧中发送。 其中, 在同一个子帧中发送时, 可以保证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尽可能的有相同的时域信道响应特性,从而更精确的 用于估计出频域上的信道的信息。 而在不同子帧中发送, 则给资源的分配和 调度带来了一定的灵活性, 在 UE处于相对静态的信道环境下时, 也是一种 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实施例 D
在该实施例中, 发送单元 330还用于:
通过第三承载 RE发送 CSI-RS; 其中,
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从天线的第一方向上发 送的, CSI-RS是从天线的第二方向上发送的, 第三承载 RE为 CSI-RS原本 占用的 RE, 且第三承载 RE不同于第一承载 RE。
可选地, 如图 12所示, 基站 300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 343,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该反馈信息是 用户设备根据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在第三承载 RE 上发送的 CSI-RS估计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第三获取单元 353, 用于根据该反馈信息, 获取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同极化和交叉极化的天线阵列。具体可以参考 方法 100中的相关描述。
对于用户设备而言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 应的参考信号以及通过第三承载 RE发送 CSI-RS之后, 可以根据该多个子 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 对应的在第一方向上的 CQI, 进一步地, 可以得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在第一方向上的 CQI; 根据该 CSI-RS , 得到在 第二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 (Preceding Matrix Indicator, PMI ), 秩指示 ( Rank Indication, RI )和 CQI中的至少一种, 并向基站反馈得到信道状态 信息。
从而,基站的第三接收单元 343接收到用户设备反馈的上述信道状态信 息之后, 第三获取单元 353确定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从而基站可以根据用 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进行下行的业务信道的发射调度。
应理解, 图 11中所示的接收单元 340和获取单元 350可以分别包括第 一接收单元 341和第一获取单元 351 ; 和 /或分别包括第二接收单元 342和第 二获取单元 352; 和 /或分别包括第三接收单元 343和第三获取单元 353。
还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3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 中的基站, 可以实现方法中的基站的相应功能, 为了简洁, 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原有 CSI-RS 占用的 RE的基础上, 将该 CSI-RS占用的 RE对应的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子带组;通过对每一 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 作得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并将多个子带 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通过每一个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发射 出去, 由于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 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不同的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可以对应不同的 天线端口,从而可以实现在不增加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扩展天线端口的数量, 从而可以支持更多的发射天线, 并且由于没有使用新的资源, 可以向后兼容 旧版本的 UE。 图 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4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 13所示, 该用户设备 400包括:
接收单元 410, 用于在在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第一承载资源元 RE上接收基站发送的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所述多个 子带组是通过对 CSI-RS原本占用的 RE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 到的,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通过对所述每一个 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 码操作生成的, 且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获取单元 420, 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 号, 估计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发送单元 430, 用于向基站发送反馈信息, 该反馈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 息。
因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原有 CSI-RS 占用的 RE的基础上, 将该 CSI-RS占用的 RE对应的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子带组;通过对每一 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 作得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并将多个子带 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通过每一个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发射 出去, 用户设备根据该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状态 信息, 并向基站反馈该信道状态信息。 由于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不同的子带组 对应的参考信号可以对应不同的天线端口,从而可以实现在不增加资源消耗 的基础上, 扩展天线端口的数量, 从而可以支持更多的发射天线, 并且由于 没有使用新的资源, 可以向后兼容旧版本的用户设备 UE。
可选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该 CSI-RS为 LTE协议在 Rel-10中所定义 的 CSI-RS。
以下将结合几种实施例从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 400。 实施例 A
在该实施例中, 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 每一个子 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该每一个 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离散的。具体的划分方式可以参考基站侧 关于图 5的描述。 以下将具体说明在该种资源划分方式下, 用户设备的各个 单元的具体行为。
获取单元 420具体用于: 根据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 号, 估计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多个子带组中至少一个子带 组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和 /或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 信息。
具体地说,获取单元 420在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上做信 道估计,得到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应的信号噪声比 SINR; 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 至少一个子带组, 其中, 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 除至少一个子带组之外的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至少一个子带组对 应的 SINR, 得到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其中, 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 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优选地, 获取单元 420可以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一个子带组, 其中, 该 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该一个子带组 对应的 SINR, 得到该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发送单元 430向基站反馈该 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具体地, 发送单元 430可以反馈该一个子带组的子 带组索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可选地,获取单元 420还可以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 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的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值, 得到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 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根据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 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得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发送单元 430向基站反馈上述至少一个 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具体地, 发送单元 430可 以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的索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基站接收到用户设备反馈的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之后,可以确 定用户设备所在的均匀线阵对应方向的空间位置, 并且确定在这个位置上的 信号强度, 从而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在空间位置的信息(即具体所在的空 间位置和强度), 进行下行的业务信道的发射调度。
如果发送单元 430还向基站反馈了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每 一个子带的 CQI,则基站可以结合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以及至少一 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对用户设备进行调度, 可以更好地利用 信道状态, 从而提升系统性能。 这是由于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子带在频域上 是离散的,而用户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是通过离散的子带 包括的物理资源块的平均 SINR得到的, 从而可以反映整个系统带宽的信道 状态; 而用户设备向基站反馈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子带对 应的 CQI,由于该子带对应的 CQI是通过该子带上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 估计得到的, 可以反映该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 实施例 B
在该实施例中, 该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 每一个 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该每一 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连续的, 具体的划分方式可以参考基站 侧关于图 6的描述。 以下将具体说明在该种资源划分方式下, 用户设备的各 个单元的具体行为。
获取单元 420具体用于: 根据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 号, 估计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多个子带组中至少一个子带 组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和 /或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 信息。
具体地说,获取单元在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上做信道估 计, 得到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应的信号噪声比 SINR; 对 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至 少一个子带组, 其中, 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除 至少一个子带组之外的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SINR, 得到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其中, 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少 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优选地, 获取单元 420可以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一个子带组, 其中, 该 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该一个子带组 对应的 SINR, 得到该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发送单元 430向基站反馈该 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具体地, 发送单元 430可以反馈该一个子带组的子 带组索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可选地,获取单元 340还可以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 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的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值, 得到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 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根据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 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得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发送单元 430向基站反馈上述至少一个 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具体地, 发送单元 430可 以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的索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基站接收到用户设备反馈的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之后,可以根 确定用户设备所在的均匀线阵对应方向的空间位置, 并且确定在这个位置上 的信号强度, 从而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在空间位置的信息(即具体所在的 空间位置和强度), 进行下行的业务信道的发射调度。
如果发送单元 430还向基站反馈了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每 一个子带的 CQI,则基站可以结合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以及至少一 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对用户设备进行调度, 可以更好地利用 信道状态, 从而提升系统性能。 这是由于子带组频域范围较大, 通过对子带 组包括的物理资源块的平均 SINR得到 CQI, 可以反映较大频域范围的信道 状态; 而用户设备向基站反馈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子带对 应的 CQI, 由于子带的频域范围较小, 通过对子带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 估计得到的, 可以反映较小频域范围的信道状态。 实施例 C
在该实施例中, 接收单元 410还用于: 接收基站通过每一个子带组中每 一个子带的第二承载 RE发送的 CSI-RS , 其中, 第二承载 RE为 CSI-RS原 本占用的 RE, 且不同于第一承载 RE, 其中, 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 应的参考信号与通过第二承载 RE发送的 CSI-RS是从相同的天线方向上发 送的;
获取单元 420具体用于: 根据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 号和在第二承载 RE上接收的 CSI-RS , 估计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具体地,获取单元 420可以将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每一个子 带的第一承载 RE上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 与该 每一个子带组的第二承载 RE上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 计值进行相减, 得到该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差值; 其中, 该信道 估计值为 SINR以及该信道估计值差值为 SINR差值, 或者, 该信道估计值 为 CQI以及该信道估计值差值为 CQI差值; 根据该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 道估计差值, 确定至少一个子带组并确定该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该至少一 个子带组的信道估计差值大于其他子带组的信道估计差值, 该信道状态信息 包括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差值。
进一步地,该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每 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其中,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对应的 CQI是根据该每一子带上的第一承载 RE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 信道估计值与该第二承载 RE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进行相减得到 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上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 在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 CSI-RS可以在不同的子帧发送, 也可以在相同的 子帧中发送。 其中, 在同一个子帧中发送时, 可以保证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尽可能的有相同的时域信道响应特性,从而更精确的 用于估计出频域上的信道的信息。 而在不同子帧中发送, 则给资源的分配和 调度带来了一定的灵活性, 在 UE处于相对静态的信道环境下时, 也是一种 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实施例 D
在该实施例中, 接收单元 410还用于: 在第三承载 RE上接收基站发送 的 CSI-RS; 其中, 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基站从天 线的第一方向上发送的, CSI-RS是基站通过第三承载 RE从天线的第二方向 上发送的, 第三承载 RE是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不同于第一承载 RE; 获取单元 420具体用于: 根据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 号和在第三承载 RE上接收的 CSI-RS , 估计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具体地,获取单元 420可以根据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 考信号, 得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在该第一方向上的
CQI; 根据该 CSI-RS , 得到在该第二方向上的 PMI, RI和 CQI中的至少一 种。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4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 法中的基站可以实现方法中的用户设备的相应功能, 为了简洁, 在此不再赘 述。
因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因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原有 CSI-RS 占用的 RE的基础上,将该 CSI-RS占用的 RE对应的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 到多个子带组; 通过对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 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得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对 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 不同的预编码; 并将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通过每一个 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发射出去, 用户设备根据该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 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并向基站反馈该信道状态信息。 由于对 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 不同的预编码, 不同的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可以对应不同的天线端口, 从 而可以实现在不增加资源消耗的基础上, 扩展天线端口的数量, 从而可以支 持更多的发射天线, 并且由于没有使用新的资源, 可以向后兼容旧版本的用 户设备 UE。
图 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500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 13所示, 该 基站 500包括: 网络接口 510、 总线 520、 处理器 530530和存储器 540540; 其中,网络接口 510用于实现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总线 520 用于实现基站的内部部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存储器 540540用于存储程序代 码; 处理器 530用于调用存储器 540存储的程序代码, 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多个子带组, 其中, 该多个子带组是通过对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的,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包括 至少一个子带, 每一个子带包括至少一个 PRB; 其中, CSI-RS原本占用的 资源元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可以是该 CSI-RS 占用的资源元对应的全部物 理资源块, 也可以是该 CSI-RS占用的资源元对应的部分物理资源块。
确定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参考信号是通过对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生成的, 其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 本^ ^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因此, 多个子带组 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为不同的参考信号。
利用网络接口 510通过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 发送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具体地说, 可以将某一天线端口对应的 CSI-RS所占用 RE对应的全部 或部分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子带组, 其中, 每一个子带组可以包括 至少一个子带, 每一个子带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 确定多个子带组 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可以通过对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得到每一个子带 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在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 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即釆用不同的预编码向量或矩阵); 在确定了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可以通过多个子带组 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发送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参考信号。 其中,承载 RE原来承载的 CSI-RS指现有技术中在该 RE上承载 的 CSI-RS。
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可以在存储器 540里上述多个子带组中每 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预配置的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 应的参考信号也可以基于以下原则生成: 通过对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 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得到每一个子带组对 应的参考信号, 在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 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上述多个子带组包括的各个子带也可以 预配置在存储器 540, 其中, 预配置上述多个多个子带组包括的子带也是基 于以下原则: 该多个子带组是通过对 CSI-RS原本占用的 RE对应的多个物 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的, 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包括至少一个子 带, 每一个子带包括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
因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原有 CSI-RS 占用的 RE的基础上, 将该
CSI-RS占用的 RE对应的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子带组;通过对每一 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 作得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并将多个子带 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通过每一个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发射 出去, 由于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 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不同的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可以对应不同的 天线端口,从而可以实现在不增加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扩展天线端口的数量, 从而可以支持更多的发射天线, 并且由于没有使用新的资源, 可以向后兼容 旧版本的 UE。
可选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CSI-RS可以为 LTE协议在 Rel-10版本 中定义的 CSI-R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CSI-RS原本占用的 RE对应的物理资源块是指现有 技术中基站只要在某一物理资源块中的部分 RE发送了 CSI-RS ,即可以认为 该物理资源块为 CSI-RS原本占用的 RE对应的物理资源块。
可选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 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可以是釆用指向不同空间 方向的预编码; 其中,该预编码可以是预编码向量,也可以是预编码矩阵等。
可选地, 处理器 530用于调用存储器 540存储的程序代码, 还执行以下 操作:
通过网络接口 510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包括用户设 备根据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到的信道状态信 息;
根据反馈信息, 获取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实施例 A
每一个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其 中, 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离散的。 具体的划分方法可以 参考方法 100中关于图 5的描述。
可选地, 处理器 530用于调用存储器 540存储的程序代码, 还执行以下 操作: 通过网络接口 510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该反馈信息是用户 设备根据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该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和 /或至少一 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反馈信息, 获取用户设备 的信道状态。
具体地说,用户设备可以在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上做信 道估计, 得到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频域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 对每 组对应的 SINR; 根据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至少 一个子带组, 其中, 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除 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之外的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该至少一个子带组 对应的 SINR, 得到该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CQI ); 并向基站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具体地, 用 户设备可以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的子带组索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优选地, 用户设备可以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一个子带组, 其中, 该一个 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该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SINR, 得到该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该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一个子带组的子带组索引值以及对应 的 CQI值。
可选地,用户设备还可以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中 的每一个子带的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值, 得到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根据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得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 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上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至少一个子 带组的每一个子带的索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基站接收到用户设备反馈的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之后,可以确 定用户设备所在的均匀线阵对应方向的空间位置, 并且确定在这个位置上的 信号强度, 从而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在空间位置的信息(即具体所在的空 间位置和强度), 进行下行的业务信道的发射调度。
如果用户设备还向基站反馈了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每一 个子带的 CQI,则基站可以结合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以及至少一个 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对用户设备进行调度, 可以更好地利用信 道状态, 从而提升系统性能。 这是由于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子带在频域上是 离散的,而用户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是通过离散的子带包 括的物理资源块的平均 SINR得到的, 从而可以反映整个系统带宽的信道状 态; 而用户设备向基站反馈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子带对应 的 CQI,由于该子带对应的 CQI是通过该子带上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 计得到的, 可以反映该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 实施例 B
可选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 带, 每一个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 中, 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连续的。 具体的划分方法可以 参考方法 100中关于图 6的描述。
可选地, 处理器 530用于调用存储器 540存储的程序代码, 还执行以下 操作: 通过网络接口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反馈信息是用户设备根 据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和 /或至少一个子带 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反馈信息, 获取用户设备的信道 状态。
具体地说,用户设备可以在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上做信 道估计, 得到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 对每一个 应的 SINR; 根据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至少一个 子带组, 其中, 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除该至 少一个子带组之外的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该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SINR, 得到该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该至少一个子 带组对应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的子带组索 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优选地, 用户设备可以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一个子带组, 其中, 该一个 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该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SINR, 得到该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该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一个子带组的子带组索引值以及对应 的 CQI值。
可选地,用户设备还可以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中 的每一个子带的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值, 得到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根据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得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 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上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至少一个子 带组的每一个子带的索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基站接收到用户设备反馈的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之后,可以基 站确定用户设备所在的均匀线阵对应方向的空间位置, 并且确定在这个位置 上的信号强度, 从而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在空间位置的信息(即具体所在 的空间位置和强度), 进行下行的业务信道的发射调度。
如果用户设备还向基站反馈了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每一 个子带的 CQI,则基站可以结合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以及至少一个 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对用户设备进行调度, 可以更好地利用信 道状态, 从而提升系统性能。 这是由于子带组频域范围较大, 通过对子带组 包括的物理资源块的平均 SINR得到 CQI, 可以反映较大频域范围的信道状 态; 而用户设备向基站反馈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子带对应 的 CQI, 由于子带的频域范围较小, 通过对子带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 计得到的, 可以反映较小频域范围的信道状态。 实施例 C
在该实施例中, 处理器 530用于调用存储器 540存储的程序代码, 还执 行以下操作: 通过网络接口 510在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二承载 RE向用户设备发送 CSI-RS,其中,第二承载 RE是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不同于第一承载 RE; 其中, 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与通过第二承载 RE发送的 CSI-RS是从相同的天线方向上发送的。
其中,基站发送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的方式可以 按照实施例 A的方式进行, 也可以按照实施例 B的方式进行, 为了简洁, 在此不再赘述。
用户设备可以将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第一承载 RE对应的参考 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 与每一个子带组的第二承载 RE的参 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进行相减,得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信道估计值差值; 其中, 信道估计值为 SINR 以及信道估计值差值为 SINR 差值, 或者, 信道估计值为 CQI以及信道估计值差值为 CQI差值;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对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一承载 RE进 行信道估计得到 SINR或 CQI, 并对该每一个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的第二承 载 RE进行信道估计得到 SINR或 CQI, 将得到的两个 CQI相减得到每一个 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 或将得到的两个 SINR相减得到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差值, 将每一个子带组所有子带对应的 SINR差值或 CQI差值进行平 均处理得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差值或者 SINR差值。
然后, 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估计差值, 确定至少 一个子带组并确定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至少一个子带组的信道估计差值大 于其他子带组的信道估计差值,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对应的 CQI差值。从而用户设备可以向基站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 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差值, 具体地可以反馈子带组的索引以及相应的 CQI差值。
可选地, 类似于实施例 A和实施例 B, 在本实施例中, 用户设备还可以 向基站反馈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
通过网络接口 510接收到用户设备反馈的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值和 /或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之后, 可以确定用 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从而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进行下行的业 务信道的发射调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上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 在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 CSI-RS可以在不同的子帧发送, 也可以在相同的 子帧中发送。 其中, 在同一个子帧中发送时, 可以保证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尽可能的有相同的时域信道响应特性,从而更精确的 用于估计出频域上的信道的信息。 而在不同子帧中发送, 则给资源的分配和 调度带来了一定的灵活性, 在 UE处于相对静态的信道环境下时, 也是一种 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实施例 D
在该实施例中, 处理器 530用于调用存储器 540存储的程序代码, 还执 行以下操作: 通过网络接口在第三承载 RE上发送 CSI-RS; 其中, 多个子带 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从天线的第一方向上发送的, CSI-RS 是从天线的第二方向上发送的, 第三承载 RE为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 第三承载 RE不同于第一承载 RE。
可选地, 处理器 530用于调用存储器 540存储的程序代码, 还执行以下 操作:
通过网络接口 510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反馈信息是用户设备 根据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在第三承载 RE上发送的 CSI-RS估计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反馈信息, 获取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可选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在第 一方向上的 CQI,和 /或包括在第二方向上的 PMI, RI和 CQI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还可以称为 CPU。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 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 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信号。 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 包括非易失行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 )。 总线包括信号总线之外, 还包括 电源总线、 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 5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 的基站, 可以实现方法中的基站的相应功能, 为了简洁, 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原有 CSI-RS 占用的 RE的基础上, 将该 CSI-RS占用的 RE对应的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子带组;通过对每一 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 作得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并将多个子带 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通过每一个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发射 出去, 由于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 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不同的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可以对应不同的 天线端口,从而可以实现在不增加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扩展天线端口的数量, 从而可以支持更多的发射天线, 并且由于没有使用新的资源, 可以向后兼容 旧版本的 UE。
图 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6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 14所示, 用户设备 600包括网络接口 6100、 总线 620、 处理器 6300和存储器 640; 其 中, 网络接口 610用于实现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 总线用于 实现基站的内部部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存储器 640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处理 器 630用于调用存储器 640存储的程序代码, 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网络接口 610在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第一承载资源元 RE 上接收基站发送的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 组是通过对 CSI-RS原本占用的 RE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的,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通过对所述每一个子带 组中每一个子带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操 作生成的,且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 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到信道状 态信息;
通过网络接口 610向基站发送反馈信息, 反馈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 因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原有 CSI-RS 占用的 RE的基础上, 将该 CSI-RS占用的 RE对应的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子带组;通过对每一 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 作得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并将多个子带 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通过每一个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发射 出去, 用户设备根据该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状态 信息, 并向基站反馈该信道状态信息。 由于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不同的子带组 对应的参考信号可以对应不同的天线端口,从而可以实现在不增加资源消耗 的基础上, 扩展天线端口的数量, 从而可以支持更多的发射天线, 并且由于 没有使用新的资源, 可以向后兼容旧版本的用户设备 UE。
可选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该 CSI-RS为 LTE协议在 Rel-10中所定义 的 CSI-RS。
以下将结合几种实施例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600。
实施例 A
在该实施例中, 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 每一个子 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该每一个 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离散的。具体的划分方式可以参考基站侧 关于图 5的描述。
在该实施例中, 处理器 630用于调用存储器 640存储的程序代码, 具体 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到信道状态 信息,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多个子带组中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和 /或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具体地说,用户设备可以在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上做信 道估计, 得到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频域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 对每 组对应的 SINR; 根据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至少 一个子带组, 其中, 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除 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之外的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该至少一个子带组 对应的 SINR, 得到该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CQI ); 并向基站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具体地, 用 户设备可以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的子带组索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优选地, 用户设备可以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一个子带组, 其中, 该一个 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该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SINR, 得到该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该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一个子带组的子带组索引值以及对应 的 CQI值。
可选地,用户设备还可以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中 的每一个子带的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值, 得到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根据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得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 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上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至少一个子 带组的每一个子带的索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基站接收到用户设备反馈的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之后,可以确 定用户设备所在的均匀线阵对应方向的空间位置, 并且确定在这个位置上的 信号强度, 从而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在空间位置的信息(即具体所在的空 间位置和强度), 进行下行的业务信道的发射调度。
如果用户设备还向基站反馈了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每一 个子带的 CQI,则基站可以结合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以及至少一个 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对用户设备进行调度, 可以更好地利用信 道状态, 从而提升系统性能。 这是由于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子带在频域上是 离散的,而用户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是通过离散的子带包 括的物理资源块的平均 SINR得到的, 从而可以反映整个系统带宽的信道状 态; 而用户设备向基站反馈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子带对应 的 CQI,由于该子带对应的 CQI是通过该子带上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 计得到的, 可以反映该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 实施例 B
在该实施例中, 该多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 每一个 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该每一 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是连续的, 具体的划分方式可以参考基站 侧关于图 6的描述。
在该实施例中, 处理器 630用于调用存储器 640存储的程序代码, 具体 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到信道状态信 息,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多个子带组中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和 /或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具体地说,用户设备可以在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上做信 道估计, 得到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频域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 对每 组对应的 SINR; 根据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至少 一个子带组, 其中, 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除 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之外的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该至少一个子带组 对应的 SINR, 得到该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CQI ); 并向基站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具体地, 用 户设备可以反馈该至少一个子带组的子带组索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优选地, 用户设备可以从多个子带组中确定一个子带组, 其中, 该一个 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于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该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SINR, 得到该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该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一个子带组的子带组索引值以及对应 的 CQI值。
可选地,用户设备还可以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中 的每一个子带的物理资源块对应的 SINR值, 得到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根据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值, 得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 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并向基站反馈上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具体地, 用户设备可以反馈该至少一个子 带组的每一个子带的索引值以及对应的 CQI值。
基站接收到用户设备反馈的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之后,可以确 定用户设备所在的均匀线阵对应方向的空间位置, 并且确定在这个位置上的 信号强度, 从而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在空间位置的信息(即具体所在的空 间位置和强度), 进行下行的业务信道的发射调度。
如果用户设备还向基站反馈了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每一 个子带的 CQI,则基站可以结合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值以及至少一个 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对用户设备进行调度, 可以更好地利用信 道状态, 从而提升系统性能。 这是由于子带组频域范围较大, 通过对子带组 包括的物理资源块的平均 SINR得到 CQI, 可以反映较大频域范围的信道状 态; 而用户设备向基站反馈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子带对应 的 CQI, 由于子带的频域范围较小, 通过对子带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 计得到的, 可以反映较小频域范围的信道状态。 实施例 C
在该实施例中, 处理器 630用于调用存储器 640存储的程序代码, 执行 以下操作:
通过网络接口 610接收基站通过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二承载 RE发送的 CSI-RS , 其中, 第二承载 RE为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不同 于第一承载 RE, 其中, 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通过 第二承载 RE发送的 CSI-RS是从相同的天线方向上发送的; 根据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在第二承载 RE上接 收的 CSI-RS , 估计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具体地,用户设备可以将该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每一个子带的 第一承载 RE上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 与该每一 个子带组的第二承载 RE上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 进行相减, 得到该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差值; 其中, 该信道估计 值为 SINR以及该信道估计值差值为 SINR差值,或者,该信道估计值为 CQI 以及该信道估计值差值为 CQI差值;根据该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估计差 值, 确定至少一个子带组并确定该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该至少一个子带组 的信道估计差值大于其他子带组的信道估计差值, 该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该至 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差值。
进一步地,该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每 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其中,该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对应的 CQI是根据该每一子带上的第一承载 RE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 信道估计值与该第二承载 RE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进行相减得到 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上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 在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 CSI-RS可以在不同的子帧发送, 也可以在相同的 子帧中发送。 其中, 在同一个子帧中发送时, 可以保证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尽可能的有相同的时域信道响应特性,从而更精确的 用于估计出频域上的信道的信息。 而在不同子帧中发送, 则给资源的分配和 调度带来了一定的灵活性, 在 UE处于相对静态的信道环境下时, 也是一种 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实施例 D
在该实施例中, 处理器 630用于调用存储器 640存储的程序代码, 执行 以下操作:
通过网络接口 610在第三承载 RE上接收基站发送的 CSI-RS; 其中, 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基站从天线的第一方向 上发送的, CSI-RS是基站通过第三承载 RE从天线的第二方向上发送的, 第三承载 RE是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不同于第一承载 RE;
根据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在第三承载 RE上接 收的 CSI-RS , 估计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具体地, 可以根据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得到至 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在第一方向上的 CQI; 根据 CSI-RS , 得到在第二方向上的 PMI, RI和 CQI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还可以称为 CPU。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 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 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信号。 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 包括非易失行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 )。 总线包括信号总线之外, 还包括 电源总线、 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6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 法中的用户设备, 可以实现方法中的用户设备的相应功能, 为了简洁, 在此 不再赘述。
因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原有 CSI-RS 占用的 RE的基础上, 将该 CSI-RS占用的 RE对应的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子带组;通过对每一 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 作得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并将多个子带 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通过每一个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发射 出去, 用户设备根据该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状态 信息, 并向基站反馈该信道状态信息。 由于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不同的子带组 对应的参考信号可以对应不同的天线端口,从而可以实现在不增加资源消耗 的基础上, 扩展天线端口的数量, 从而可以支持更多的发射天线, 并且由于 没有使用新的资源, 可以向后兼容旧版本的用户设备 UE。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 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 能够以电子硬件、 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 合来实现。 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 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 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 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 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 上述描 述的系统、 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 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 过程,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 应该理解到, 所揭露的系统、 装置和 方法, 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例如,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 意性的, 例如, 单元的划分, 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 实际实现时可以有 另外的划分方式, 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 统, 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 或不执行。 另一点, 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 耦合或直接辆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 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辆合或 通信连接, 可以是电性, 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 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 或者 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 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 中, 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 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 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 用时, 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 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 中,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而前 述的存储介质包括: 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 ROM, Read-Only Memory )、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 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 想到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9)

  1. 权利要求
    1.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多个子带组,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是通过对
    CSI-RS原本占用的资源元 RE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的,所述 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包括至少一个子带;
    第二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 号, 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通过对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 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生成的, 其 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 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发送单元, 用于通过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发送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 CSI-RS为长期演进 LTE协议在版本 Rel-10中所定义的 CSI-RS。
  3.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 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每一个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 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 是连续的。
  4. 4.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 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每一个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上 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上 是离散的。
  5. 5.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 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 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得到 的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 状态信息和 /或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6.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 单元还用于: 通过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二承载 RE向所述用户设备发 送所述 CSI-RS , 其中, 所述第二承载 RE是所述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 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通过所述第二承载 RE发送的所述 CSI-RS是从相同的天线方向上发送的。
  6.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 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 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接收的所述 CSI-RS估计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CQI差值和 / 或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7. 8. 根据权利要求 6或 7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在相 同的子帧中通过所述第一承载 RE发送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参考信号以及通过所述第二承载 RE发送所述 CSI-RS。
  8. 9. 根据权利要求 6或 7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在不 同的子帧中发送通过所述第一承载 RE发送所述多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以及通过所述第二承载 RE所述 CSI-RS。
  9. 10.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 单元还用于:
    通过第三承载 RE发送所述 CSI-RS;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从天线的第一方向 上发送的, 所述 CSI-RS 是从天线的第二方向上发送的, 所述第三承载 RE 为所述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所述第三承载 RE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10.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 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在 所述第三承载 RE上接收的所述 CSI-RS估计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11.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在所述 第一方向上的 CQI,和 /或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秩 指示 RI和 CQI中的至少一种。
  12. 13.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 还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 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获取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14. 一种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在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第一承载资源元 RE上 接收基站发送的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 是通过对所述 CSI-RS原本占用的 RE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 的,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通过对所述每一个子 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 操作生成的, 且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所述第一承载 RE 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获取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估计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发送单元, 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反馈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信道 状态信息。
  13.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 CSI-RS为长 期演进 LTE协议在版本 Rel-10中所定义的 CSI-RS。
  14. 16. 根据权利要求 14或 15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子 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每一个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 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 频域上是连续的。
  15. 17. 根据权利要求 14或 15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子 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每一个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 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 频域上是离散的。
  16. 18. 根据权利要求 14至 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 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到所述信 道状态信息,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多个子带组中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信道状态信息和 /或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 息。
  17. 19.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具 体用于:
    在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上做信道估计,得到每一个子带 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应的信号噪声比 SINR; 到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从所述多个子带组中确定所述至 少一个子带组,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 于除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之外的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CQI;
    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18. 20. 根据权利要求 19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具 体用于: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的物理资 源块对应的 SINR值, 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 子带对应的 SINR值;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 值, 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 的 CQI。
  19. 21. 根据权利要求 15至 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 带的第二承载 RE发送的所述 CSI-RS,其中,所述第二承载 RE为所述 CSI-RS 原本占用的 RE, 且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通过所述第二承载 RE发送的所述 CSI-RS是从 相同的天线方向上发送的;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 考信号和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接收的所述 CSI-RS ,估计得到所述信道状态 信息。
  20. 22. 根据权利要求 21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具 体用于: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一承载 RE上承 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 以及所述每一个子带的第二 承载 RE上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 得到所述 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差值; 其中, 所述信道估计值 为 SINR以及所述信道估计值差值为 SINR差值, 或者, 所述信道估计值为 CQI以及所述信道估计值差值为 CQI差值;
    对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所有子带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差值进行平均处理, 得到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差值;
    根据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估计差值,确定至少一个子带组并确 定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的信道估计差值大于其他 子带组的信道估计差值,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差值。
  21. 23. 根据权利要求 22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获 取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
  22. 24. 根据权利要求 21至 2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 不同的子帧中接收所述多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基站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所述 CSI-RS。
  23. 25. 根据权利要求 21至 2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 相同的子帧中接收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所述 基站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所述 CSI-RS。
  24. 26. 根据权利要求 14至 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在第三承载 RE 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
    CSI-RS;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所述基站 从天线的第一方向上发送的,所述 CSI-RS是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三承载 RE 从天线的第二方向上发送的, 所述第三承载 RE是所述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 考信号和在所述第三承载 RE上接收的所述 CSI-RS ,估计得到所述信道状态 信息。
  25. 27. 根据权利要求 26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具 体用于: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子 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 CQI;
    根据所述 CSI-RS , 得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秩 指示 RI和 CQI中的至少一种。
  26. 28.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网络接口、 总线、 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 所述网络接口用于实现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总 线用于实现所述基站的内部部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多个子带组,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是通过对 CSI-RS原本占用的 资源元 RE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的,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包括至少一个子带;
    确定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所述每一个子带 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通过对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生成的, 其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 中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 的预编码;
    利用所述网络接口通过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所述第一 承载 RE发送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27. 29. 根据权利要求 2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 CSI-RS为长期演 进 LTE协议在版本 Rel-10中所定义的 CSI-RS。
  28. 30. 根据权利要求 28或 29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子带组 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每一个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 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 上是连续的。
  29. 31. 根据权利要求 28或 29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子带组 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每一个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 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 上是离散的。
  30. 32. 根据权利要求 28至 31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 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还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得到的 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状 态信息和 /或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31. 33. 根据权利要求 28至 31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 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还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在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二承载 RE向 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 CSI-RS, 其中, 所述第二承载 RE是所述 CSI-RS原 本占用的 RE, 且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通过所述第二承载 RE发送的所述 CSI-RS是从相同的天线方向上发送的。
  32. 34. 根据权利要求 33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 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还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 括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在 所述第二承载 RE上接收的所述 CSI-RS估计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CQI差值和 / 或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33. 35. 根据权利要求 33或 34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子带组 对应的参考信号与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所述 CSI-RS是在不同的子 帧中发送的。
  34. 36. 根据权利要求 33或 34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子带组 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所述 CSI-RS 是在相同的子帧中发送的。
  35. 37. 根据权利要求 28至 31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 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还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在第三承载 RE上发送所述 CSI-RS;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从天线的第一方向 上发送的, 所述 CSI-RS 是从天线的第二方向上发送的, 所述第三承载 RE 为所述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所述第三承载 RE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36. 38. 根据权利要求 37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 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还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在所 述第三承载 RE上接收的所述 CSI-RS估计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37. 39. 根据权利要求 3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在所述 第一方向上的 CQI,和 /或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秩 指示 RI和 CQI中的至少一种。
  38. 40. 根据权利要求 28至 31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 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还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 括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 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39. 41. 一种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网络接口、 总线、 处理器和存储 器; 其中, 所述网络接口用于实现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 述总线用于实现所述用户设备的内部部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 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执行以下 操作: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在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第一承载资源元 RE 上接收基站发送的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 组是通过对 CSI-RS原本占用的 RE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的,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通过对所述每一个子带 组中每一个子带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操 作生成的,且对不同的子带组中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 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到信道状 态信息;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向所述基站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信 道状态信息。
  40. 42. 根据权利要求 41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 CSI-RS为长 期演进 LTE协议在版本 Rel-10中所定义的 CSI-RS。
  41. 43. 根据权利要求 41或 42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子 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每一个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 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 频域上是连续的。
  42. 44. 根据权利要求 41或 42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子 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每一个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 频域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 频域上是离散的。
  43. 45. 根据权利要求 41至 4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到所述信 道状态信息,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多个子带组中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信道状态信息和 /或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 息。
  44. 46. 根据权利要求 45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 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在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上做信道估计,得到每一个子带 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应的信号噪声比 SINR; 到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从所述多个子带组中确定所述至 少一个子带组,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 于除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之外的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CQI;
    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45. 47. 根据权利要求 46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 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的物理资 源块对应的 SINR值, 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 子带对应的 SINR值;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 值, 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 的 CQI。
  46. 48. 根据权利要求 41至 4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 的第二承载 RE发送的所述 CSI-RS,其中,所述第二承载 RE为所述 CSI-RS 原本占用的 RE, 且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通过所述第二承载 RE发送的所述 CSI-RS是从 相同的天线方向上发送的;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在所述第二承 载 RE上接收的所述 CSI-RS, 估计得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47. 49. 根据权利要求 48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 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一承载 RE上承 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 以及所述每一个子带的第二 承载 RE上承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 得到所述每一 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差值; 其中, 所述信道估计值为 SINR以及所述信道估计值差值为 SINR差值,或者,所述信道估计值为 CQI 以及所述信道估计值差值为 CQI差值;
    对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所有子带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差值进行平均处理, 得到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差值;
    根据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估计差值,确定至少一个子带组并确 定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的信道估计差值大于其他 子带组的信道估计差值,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差值。
  48. 50. 根据权利要求 49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状态信 息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差 值。
  49. 51. 根据权利要求 48至 5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 不同的子帧中接收所述多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基站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所述 CSI-RS。
  50. 52. 根据权利要求 48至 5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 相同的子帧中接收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所述 基站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所述 CSI-RS。
  51. 53. 根据权利要求 41至 4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所述处理器用于 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在第三承载 RE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 CSI-RS;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所述基站从天线的 第一方向上发送的, 所述 CSI-RS是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三承载 RE从天线 的第二方向上发送的, 所述第三承载 RE是所述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 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在所述第三承 载 RE上接收的所述 CSI-RS, 估计得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52. 54. 根据权利要求 53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 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 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子 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 CQI; 根据所述 CSI-RS, 得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秩 指示 RI和 CQI中的至少一种。
  53. 55.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确定多个子带组,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是通过对 CSI-RS原本占用的 资源元 RE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的,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包括至少一个子带;
    确定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所述每一个子带 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通过对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中的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生成的, 其中, 对不同的子带组 中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时釆用不同 的预编码;
    通过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发送所述每 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54. 56. 根据权利要求 5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CSI-RS为长期演 进 LTE协议在版本 Rel-10中所定义的 CSI-RS。
  55. 57. 根据权利要求 55或 5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子带组 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每一个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 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 上是连续的。
  56. 58. 根据权利要求 55或 5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子带组 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每一个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 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 上是离散的。
  57. 59. 根据权利要求 55至 5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 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其 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和 /或所述至 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58. 60. 根据权利要求 55至 5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 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二承载 RE向所述用户设备发 送所述 CSI-RS , 其中, 所述第二承载 RE是所述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 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通过所述第二承载
    RE发送的所述 CSI-RS是从相同的天线方向上发送的。
  59. 61. 根据权利要求 6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根 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 接收的所述 CSI-RS估计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 括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CQI差值和 /或所述每一个子带组 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60. 62. 根据权利要求 60或 6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子带组 对应的参考信号与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所述 CSI-RS是在不同的子 帧中发送的。
  61. 63. 根据权利要求 60或 6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子带组 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与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所述 CSI-RS 是在相同的子帧中发送的。
  62. 64. 根据权利要求 55至 5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 法还包括:
    通过第三承载 RE发送所述 CSI-RS;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从天线的第一方向 上发送的, 所述 CSI-RS 是从天线的第二方向上发送的, 所述第三承载 RE 为所述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所述第三承载 RE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63. 65. 根据权利要求 6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在所述第三承载 RE上接 收的所述 CSI-RS估计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64. 66. 根据权利要求 6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在所述 第一方向上的 CQI,和 /或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秩 指示 RI和 CQI中的至少一种。
  65. 67. 根据权利要求 55至 5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 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根 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到的信道状态信 息;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
  66. 68.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在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的第一承载资源元 RE上接收基站发送的 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多个子带组是通过对 CSI-RS 原本占用的 RE对应的多个物理资源块进行划分得到的,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 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通过对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 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生成的, 且对不 同的子带组中的所述第一承载 RE原本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预编码操作 时釆用不同的预编码;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到信道状 态信息;
    向所述基站发送反馈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67. 69. 根据权利要求 6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CSI-RS为长期演 进 LTE协议在版本 Rel-10中所定义的 CSI-RS。
  68. 70. 根据权利要求 68或 6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子带组 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每一个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 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 上是连续的。
  69. 71. 根据权利要求 68或 6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子带组 中的每一个子带组包括多个子带,每一个子带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块或在频域 上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 其中, 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包括的多个子带在频域 上是离散的。
  70. 72. 根据权利要求 68至 7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 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估计得到信道状态信 息, 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到所述信 道状态信息,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多个子带组中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信道状态信息和 /或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 息。
  71. 73. 根据权利要求 7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子 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估计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包括: 在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上做信道估计,得到每一个子带 组中的每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应的信号噪声比 SINR; 到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从所述多个子带组中确定所述至 少一个子带组,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大 于除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之外的其它子带组对应的 SINR;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SINR, 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 的 CQI;
    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
  72. 74. 根据权利要求 7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多个子带组 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 估计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的物理资 源块对应的 SINR值, 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 子带对应的 SINR值;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SINR 值, 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的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 其中,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 的 CQI。
  73. 75. 根据权利要求 68至 7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 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二承载 RE发送 的所述 CSI-RS , 其中, 所述第二承载 RE为所述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 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 考信号与通过所述第二承载 RE发送的所述 CSI-RS是所述基站从相同的天 线方向上发送的;
    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到信 道状态信息, 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 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接收的所述 CSI-RS , 估计得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74. 76. 根据权利要求 7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子 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在所述第二承载 RE 上接收的所述 CSI-RS , 估计得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的第一承载 RE上承 载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 以及所述每一个子带的第二 承载 RE上承载的所述 CSI-RS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值, 得到所述 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差值; 其中, 所述信道估计值 为 SINR以及所述信道估计值差值为 SINR差值, 或者, 所述信道估计值为 CQI以及所述信道估计值差值为 CQI差值;
    对所述每一个子带组中所有子带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差值进行平均处理, 得到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差值;
    根据所述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信道估计差值,确定至少一个子带组并确 定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的信道估计差值大于其他 子带组的信道估计差值,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 个子带组对应的 CQI差值。
  75. 77. 根据权利要求 7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 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对应的 CQI差值。
  76. 78. 根据权利要求 75至 7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不同 的子帧中接收所述多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基站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 发送的所述 CSI-RS。
  77. 79. 根据权利要求 75至 7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相同 的子帧中接收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所述基站 在所述第二承载 RE上发送的所述 CSI-RS。
  78. 80. 根据权利要求 68至 7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三承载 RE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 CSI-RS; 其中,
    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是所述基站从天线的 第一方向上发送的, 所述 CSI-RS是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第三承载 RE从天线 的第二方向上发送的, 所述第三承载 RE是所述 CSI-RS原本占用的 RE, 且 不同于所述第一承载 RE;
    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估计得到信 道状态信息, 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和 在所述第三承载 RE上接收的所述 CSI-RS, 估计得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79. 81. 根据权利要求 8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子 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三承载 RE 上接收的所述 CSI-RS , 估计得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子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子 带组中每一个子带组对应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 CQI;
    根据所述 CSI-RS , 得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 PMI, RI和 CQI中的至少 一种。
CN201480078773.XA 2014-05-16 2014-05-16 信息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Active CN1064651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77698 WO2015172393A1 (zh) 2014-05-16 2014-05-16 信息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5170A true CN106465170A (zh) 2017-02-22
CN106465170B CN106465170B (zh) 2020-05-19

Family

ID=54479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8773.XA Active CN106465170B (zh) 2014-05-16 2014-05-16 信息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153813B2 (zh)
EP (1) EP3136778B1 (zh)
CN (1) CN106465170B (zh)
WO (1) WO201517239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2216A (zh) * 2018-10-31 2020-05-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0787B (zh) * 2014-09-15 2019-06-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导频的发送方法、检测方法、装置及基站、终端
CN111884957B (zh) * 2015-01-28 2023-05-16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US11191061B2 (en) * 2016-04-19 2021-1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reference signal based narrowband channel measurement and CQI reporting
WO2018082016A1 (en) * 2016-11-04 2018-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subband csi-related parameters
CN109906653A (zh) * 2016-11-04 2019-06-1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基站的频带的通信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US11196475B2 (en) * 2017-04-10 2021-12-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vice-specific beam management of a wireless device
US10924162B2 (en) 2017-05-05 2021-02-1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incremental feedback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WO2018201456A1 (en) * 2017-05-05 2018-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rtial band configuration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N109150265B (zh) * 2017-06-15 2021-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US10560304B2 (en) 2017-07-12 2020-0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multiplexing schemes for millimeter wave downlink single carrier waveforms
CN112655253A (zh) * 2018-09-21 2021-04-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3141861A1 (en) * 2022-01-27 2023-08-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mporal and spatial precoding of downlink signal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7884A (zh) * 2009-04-30 2010-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130163461A1 (en) * 2010-06-29 2013-06-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99715B2 (en) * 2009-07-30 2013-12-03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042422A2 (en) * 2012-09-11 2014-03-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24777B2 (en) * 2004-06-18 2010-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si-orthogonal multiplexing for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52930B2 (en) * 2011-01-07 2016-02-0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 and equipment
CN102263583A (zh) * 2011-08-19 2011-11-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发送和接收csi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3297153B (zh) * 2012-02-28 2015-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测量方法、信号测量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7884A (zh) * 2009-04-30 2010-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US8599715B2 (en) * 2009-07-30 2013-12-03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30163461A1 (en) * 2010-06-29 2013-06-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042422A2 (en) * 2012-09-11 2014-03-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2216A (zh) * 2018-10-31 2020-05-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132216B (zh) * 2018-10-31 2023-03-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5170B (zh) 2020-05-19
WO2015172393A1 (zh) 2015-11-19
US20170063436A1 (en) 2017-03-02
US10153813B2 (en) 2018-12-11
EP3136778B1 (en) 2020-01-01
US20190089421A1 (en) 2019-03-21
US10637538B2 (en) 2020-04-28
EP3136778A4 (en) 2017-05-03
EP3136778A1 (en) 2017-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5170A (zh) 信息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11546027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ntegrated circuit
KR102442249B1 (ko) 첨단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명시적 csi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KR102524587B1 (ko) 대규모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CN113346935B (zh) 用于码本设计和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KR102441741B1 (ko) Mim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개선된 빔 형성 및 피드백 방법
CN108028742B (zh) 用于先进的mimo通信系统的信号通知方法和装置
KR102064939B1 (ko) 다수의 이차원 배열 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피드백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2231078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2293682B1 (ko) 첨단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csi 보고를 위한 프리코더 코드북
US11005625B2 (en) Reference signal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spectrum efficiency
CN105024743A (zh) 结构化的mimo码本
CN103004106A (zh) 一种发送分集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S11101957B2 (en) Reference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7167156A1 (zh) Dmrs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899378A (zh) 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实例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1178477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reference signal,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reference signal
CN107046431B (zh) 信息的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15160170A1 (ko) 다중 안테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6464417B (zh) 计算特别是具有三维通信信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pmi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2

Address after: Unit 2414-2416, main building, no.371, Wush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2

Address after: No.1, Kaifeng Road, hardware industrial park, nianzhuang Town, Pizhou Ci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bofanke Precision Hardwar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Unit 2414-2416, main building, no.371, Wush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