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06077B - 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06077B
CN108306077B CN201810180904.5A CN201810180904A CN108306077B CN 108306077 B CN108306077 B CN 108306077B CN 201810180904 A CN201810180904 A CN 201810180904A CN 108306077 B CN108306077 B CN 1083060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ing
assembly
flat tube
cylinder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809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06077A (zh
Inventor
韩雷
苏俊松
李树民
劳力
王扬
周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809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060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06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6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06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60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0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16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1/00After-treatment of articles without altering their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23/00Tubular articles
    • B29L2023/22Tubes or pipes, i.e. rigi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新能源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及方法。该第一成型组件、第二成型组件、第一气缸组件、第二气缸组件、底座和控制设备,底座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和多个第二通孔,第一成型组件的第一端穿过各第一通孔,第二成型组件的第一端穿过各第二通孔,第一气缸组件设置于第一成型组件的第二端,并与第一成型组件固定连接;第二气缸组件设置于第二成型组件的第二端,并与第二成型组件固定连接,控制设备分别与第一成型组件和第二成型组件电性连接,控制设备分别与第一气缸组件和第二气缸组件固定连接。该液冷扁管成型装置能提高对液冷扁管大折弯成型的效率和质量。

Description

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新能源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作为电芯的热管理和固定工具,液冷扁管的成型质量对新能源电池的正常可靠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对液冷扁管进行成型大多采用人工操作,成型效率低、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及方法,以改善现有的液冷扁管成型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包括:第一成型组件、第二成型组件、第一气缸组件、第二气缸组件、底座和控制设备;
所述底座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和多个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成型组件的第一端穿过各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成型组件的第一端穿过各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气缸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成型组件的第二端,并与所述第一成型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成型组件的第二端,并与所述第二成型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成型组件和所述第二成型组件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缸组件和所述第二气缸组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成型组件包括多个内部成型模具,所述内部成型模具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相同,各所述内部成型模具为柱状结构;
各所述内部成型模具的第一端穿过各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各所述内部成型模具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组件固定连接;
各所述内部成型模具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气缸组件包括多个内部气缸,所述内部气缸的数量与所述内部成型模具的数量相同;
各所述内部气缸的一端与各所述内部成型模具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各所述内部气缸远离所述内部成型模具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设备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内部成型模具设置有第一加热件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加热件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内部成型模具的内部;
各所述第一加热件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成型组件包括多个外部成型模具,所述外部成型模具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相同,各所述外部成型模具为具有凹陷部的柱状结构,各所述内部成型模具的尺寸与各所述凹陷部的尺寸相适配;
各所述外部成型模具的第一端穿过各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各所述外部成型模具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组件固定连接;
各所述外部成型模具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气缸组件包括多个外部气缸,所述外部气缸的数量与所述外部成型模具的数量相同;
各所述外部气缸的一端与各所述外部成型模具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各所述外部气缸远离所述外部成型模具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设备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外部成型模具设置有第二加热件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加热件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外部成型模具的内部;
各所述第二加热件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各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控制设备包括加热电源;
所述加热电源与各所述第一加热件电性连接;
所述加热电源与各所述第二加热件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控制设备包括第一气缸连接件和第二气缸连接件;
所述第一气缸连接件与各所述内部气缸远离所述内部成型模具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气缸连接件与各所述外部气缸远离所述外部成型模具的一端固定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冷扁管成型方法,应用于上述液冷扁管成型装置,所述液冷扁管成型装置用于对液冷扁管的多个大折弯进行定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控制设备控制第一成型组件移动,使所述第一成型组件的第一端从所述底座的第二侧面穿过各所述第一通孔并位于所述底座的第一侧面;采用控制设备对所述第一成型组件进行加热,采用所述控制设备控制第一成型组件,以使所述第一成型组件处于恒温状态;
将液冷扁管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第一侧面,使所述液冷扁管的各所述大折弯与所述第一成型组件贴合;
采用控制设备控制第二气缸组件移动,使所述第二成型组件的第一端从所述底座的第二侧面穿过各所述第二通孔并位于所述底座的第一侧面,使所述第二成型组件与所述液冷扁管的各所述大折弯远离所述第一成型组件的一侧贴合;采用控制设备对所述第二成型组件进行加热,采用所述控制设备控制第二成型组件,以使所述第二成型组件处于恒温状态;
采用控制设备对所述第一成型组件和第二成型组件进行冷却,以使第一成型组件和第二成型组件处于恒温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及方法,第一成型组件和第二成型组件可以将待定型的液冷扁管进行挤压贴合,控制设备对第一成型组件和第二成型组件进行加热和冷却,实现对液冷扁管的成型,通过对加热和冷却的温度、时间的设定,提高了液冷扁管的成型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液冷扁管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液冷扁管成型装置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液冷扁管设置于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液冷扁管设置于成型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外部成型模具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液冷扁管成型装置;1-内部成型模具;11-第一加热件;12-第一温度传感器;2-外部成型模具;21-第二加热件;22-第二温度传感器;3-内部气缸;4-外部气缸;5-底座;51-第一侧面;52-第二侧面;6-控制设备;61-第一气缸连接件;62-第二气缸连接件;63-加热电源;7-液冷扁管;71-大折弯。
具体实施方式
新能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作为电芯的热管理和固定工具,液冷扁管的成型质量对新能源电池的正常可靠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经调查发现,现有技术对液冷扁管进行成型大多采用人工操作,成型效率低、质量差。
以上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所存在的缺陷,均是发明人在经过实践并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果,因此,上述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下文中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该是发明人在本发明过程中对本发明做出的贡献。
基于上述研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及方法,以改善现有的液冷扁管成型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液冷扁管成型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见,该液冷扁管成型装置100包括:第一成型组件、第二成型组件、第一气缸组件、第二气缸组件、底座5和控制设备6。
其中,第一成型组件包括多个内部形成模具1,第二成型组件包括多个外部成型模具2,底座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和多个第二通孔。内部成型模具1的数量与第一通孔的数量相同,外部成型模具2的数量与第二通孔的数量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内部成型模具1的数量、第一通孔的数量、外部成型模具2的数量和第二通孔的数量均为九个。应当理解,这些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请继续参阅图1,各内部成型模具1的第一端穿过各第一通孔,并与底座5活动连接,各外部成型模具2的第一端穿过各第二通孔,并与底座5活动连接,例如,各内部成型模具1和各外部成型模具2可以在垂直于底座5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方向上来回移动。
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液冷扁管成型装置的第一视角示意图,由图可见,第一气缸组件设置于各内部成型模具1的第二端,并与各内部成型模具1固定连接,第二气缸组件设置于外部成型模具2的第二端,并与各外部成型模具2的固定连接,进一步地,第一气缸组件和第二气缸组件与控制设备6固定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2,第一气缸组件为多个内部气缸3,内部气缸3的数量与内部成型模具1的数量相同,第二气缸组件为多个外部气缸4。外部气缸4的数量与外部成型模具2的数量相同,可选地,外部气缸4也可以根据外部成型模具2的具体形状做数量上的调整,例如图2中每个外部成型模具2与两个外部气缸4固定连接,应当理解,为便于说明,图2仅示出了一个内部气缸3和两个外部气缸4,并不是对本方案的限定。
可选地,控制设备6包括第一气缸连接件61和第二气缸连接件62,其中,第一气缸连接件61与各内部气缸3远离内部成型模具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气缸连接件62与各外部气缸4远离外部成型模具2的一端固定连接。控制设备6通过控制第一气缸连接件61和第二气缸连接件62进而控制各内部气缸3和各外部气缸4的移动,进一步控制内部成型模具1和外部成型模具2的移动。
请继续参阅图1,内部成型模具1和外部成型模具2均为柱状结构,且外部成型模具2具有凹陷部,内部成型模具1的尺寸与凹陷部的尺寸相适配,每个内部成型模具1与每个外部成型模具2配合使用,两者时间留出的空隙用于对液冷扁管的大折弯进行定型。
可选地,内部成型模具1设置有第一加热件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加热件和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内部成型模具1的内部,外部成型模具2设置有第二加热件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加热件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外部成型模具2的内部,控制设备6设置有加热电源,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与加热电源电性连接。加热电源用于对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进行加热,进而对各内部成型模具1和各外部成型模具2进行加热。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内部成型模具1和外部成型模具2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成型效率和质量。
在此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冷扁管成型方法,应用于上述液冷扁管成型装置,该液冷扁管成型装置用于对液冷扁管的多个大折弯进行定型,该方法包括:
步骤S1,采用控制设备控制内部成型模具1移动,使内部成型模具1的第一端从底座的第二侧面穿过各第一通孔并位于底座的第一侧面;采用控制设备对内部成型模具1进行加热,采用所述控制设备控制第一成型组件,以使所述第一成型组件处于恒温状态。
步骤S2,将液冷扁管7设置于底座的第一侧面51,使液冷扁管7的各大折弯71与内部成型模具1贴合,如图3所示。
步骤S3,采用控制设备控制外部成型模具2移动,使外部成型模具2的第一端从底座的第二侧面穿过各第二通孔并位于底座的第一侧面51,使外部成型模具2与液冷扁管7的各大折弯71远离内部成型模具1的一侧贴合;采用控制设备对外部成型模具2进行加热,采用所述控制设备控制第一成型组件,以使所述第一成型组件处于恒温状态,如图4所示。
步骤S4,采用所述控制设备对所述第一成型组件和所述第二成型组件进行冷却,以使第一成型组件和第二成型组件处于恒温状态。
可以理解,温度传感器可以监控加热、冷却过程的温度,不同材质的液冷扁管的大折弯在定型时所采用的加热、冷却温度不同,设置温度传感器可以提高液冷扁管的大折弯的成型效率和质量。
可以理解,加热之后的恒温状态为高温,冷却之后的恒温状态为低温。温度传感器可以对高温和低温状态进行监控,以保证第一成型组件和第二成型组件的温度状态正常。
上述成型过程为“加热-恒温-冷却-恒温”,可以理解,成型过程还可以为“加热-冷却-恒温”或“加热-恒温-冷却”。应当理解,由于各个地区、各个季节的环境温度不一样,因此恒温和冷却过程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环境进行调整。
可选地,外部成型模具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与液冷扁管进行贴合,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液冷扁管设置于成型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由图可见,液冷扁管的每个大折弯可以由两个配套使用的外部成型模具2进行固定、贴合、加热和冷却等。可选地,图5中的外部成型模具2与外部气缸4固定连接,其中,外部成型模具2的移动方向平行于底座的第一侧面,如此设置,可以使内部成型模具与外部成型模具充分对大折弯进行挤压贴合,提高成型效率和质量。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对结构进行了巧妙设计,通过内部成型模具、外部成型模具和控制设备的机械和电气配合,提高了对液冷扁管的大折弯定型的效率和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成型组件、第二成型组件、第一气缸组件、第二气缸组件、底座和控制设备;
所述底座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和多个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成型组件的第一端穿过各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成型组件的第一端穿过各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气缸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成型组件的第二端,并与所述第一成型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成型组件的第二端,并与所述第二成型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成型组件和所述第二成型组件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缸组件和所述第二气缸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成型组件和所述第二成型组件用于对待定型的液冷扁管进行挤压贴合,所述控制设备用于对所述第一成型组件和所述第二成型组件进行加热和冷却;
所述第一成型组件包括多个内部成型模具,所述第二成型组件包括多个外部成型模具,所述内部成型模型和所述外部成型模具分别为柱状结构,且所述外部成型模具具有凹陷部,所述内部成型模具的尺寸与所述凹陷部的尺寸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成型模具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相同;
各所述内部成型模具的第一端穿过各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各所述内部成型模具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组件固定连接;
各所述内部成型模具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组件包括多个内部气缸,所述内部气缸的数量与所述内部成型模具的数量相同;
各所述内部气缸的一端与各所述内部成型模具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各所述内部气缸远离所述内部成型模具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设备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成型模具设置有第一加热件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加热件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内部成型模具的内部;
各所述第一加热件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成型模具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相同;
各所述外部成型模具的第一端穿过各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各所述外部成型模具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组件固定连接;
各所述外部成型模具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组件包括多个外部气缸,所述外部气缸的数量与所述外部成型模具的数量相同;
各所述外部气缸的一端与各所述外部成型模具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各所述外部气缸远离所述外部成型模具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设备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成型模具设置有第二加热件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加热件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外部成型模具的内部;
各所述第二加热件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各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包括加热电源;
所述加热电源与各所述第一加热件电性连接;
所述加热电源与各所述第二加热件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包括第一气缸连接件和第二气缸连接件;
所述第一气缸连接件与各所述内部气缸远离所述内部成型模具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气缸连接件与各所述外部气缸远离所述外部成型模具的一端固定连接。
10.一种液冷扁管成型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液冷扁管成型装置,所述液冷扁管成型装置用于对液冷扁管的多个大折弯进行定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控制设备控制第一成型组件移动,使所述第一成型组件的第一端从所述底座的第二侧面穿过各所述第一通孔并位于所述底座的第一侧面;采用所述控制设备对所述第一成型组件进行加热;
将液冷扁管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第一侧面,使所述液冷扁管的各所述大折弯与所述第一成型组件贴合,采用所述控制设备控制第一成型组件,以使所述第一成型组件处于恒温状态;
采用所述控制设备控制第二气缸组件移动,使所述第二成型组件的第一端从所述底座的第二侧面穿过各所述第二通孔并位于所述底座的第一侧面,使所述第二成型组件与所述液冷扁管的各所述大折弯远离所述第一成型组件的一侧贴合;采用所述控制设备对所述第二成型组件进行加热,采用所述控制设备控制第二成型组件,以使所述第二成型组件处于恒温状态;
采用所述控制设备对所述第一成型组件和所述第二成型组件进行冷却,以使第一成型组件和第二成型组件处于恒温状态。
CN201810180904.5A 2018-03-05 2018-03-05 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83060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0904.5A CN108306077B (zh) 2018-03-05 2018-03-05 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0904.5A CN108306077B (zh) 2018-03-05 2018-03-05 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6077A CN108306077A (zh) 2018-07-20
CN108306077B true CN108306077B (zh) 2023-10-20

Family

ID=62849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80904.5A Active CN108306077B (zh) 2018-03-05 2018-03-05 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0607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3260A (ja) * 1994-02-10 1995-08-22 Makoto Odera 熱可塑性樹脂成形物の加工方法、電極構造及び熱可塑性樹脂成形物の加工装置
JPH08224620A (ja) * 1995-02-22 1996-09-03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パイプベンダー
KR20110106190A (ko) * 2010-03-22 2011-09-28 안영우 금형 고온가열 및 냉각장치
CN104550385A (zh) * 2014-12-22 2015-04-29 浙江金禾成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器集液管扁管槽成型装置
DE102015107927A1 (de) * 2015-05-20 2016-11-2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Flachrohrkühl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lachrohrs
JP2016215454A (ja) * 2015-05-18 2016-12-22 株式会社北辰金型工業所 成形用金型
CN106684495A (zh) * 2016-08-29 2017-05-17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液冷管接头、液冷管及液冷装置
CN207800839U (zh) * 2018-03-05 2018-08-31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3260A (ja) * 1994-02-10 1995-08-22 Makoto Odera 熱可塑性樹脂成形物の加工方法、電極構造及び熱可塑性樹脂成形物の加工装置
JPH08224620A (ja) * 1995-02-22 1996-09-03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パイプベンダー
KR20110106190A (ko) * 2010-03-22 2011-09-28 안영우 금형 고온가열 및 냉각장치
CN104550385A (zh) * 2014-12-22 2015-04-29 浙江金禾成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器集液管扁管槽成型装置
JP2016215454A (ja) * 2015-05-18 2016-12-22 株式会社北辰金型工業所 成形用金型
DE102015107927A1 (de) * 2015-05-20 2016-11-2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Flachrohrkühl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lachrohrs
CN106684495A (zh) * 2016-08-29 2017-05-17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液冷管接头、液冷管及液冷装置
CN207800839U (zh) * 2018-03-05 2018-08-31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6077A (zh) 2018-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34499B (zh) 板材温热电液高速冲击‑准静态液压复合成形装置及采用该装置实现的板材成形方法
US20160089863A1 (en) Electrical curing of composite structures
EP2511080B1 (en) Devic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reforms of carbon fiber-reinforced components
CN205528402U (zh) 曲面玻璃的多工位热压成型机
CN102744879B (zh) 一种氟塑料换热器的薄壁微管的焊接方法及装置
US11007730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lding and consolidating a textile preform
CN110253837B (zh) 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机电一体化模具
CN111545649B (zh) 一种基于自阻加热的金属塑性成形方法
CN108306077B (zh) 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及方法
CN109501313B (zh)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材非等温成形装置及工艺
CN206921959U (zh) 动力电池卷针
US8410409B1 (en) Flexible coil segments for high efficiency inductors
CN207800839U (zh) 液冷扁管成型装置及系统
CN208099586U (zh) 超导接头焊接治具
CN113432576B (zh) 一种钛合金薄壁构件差温成形回弹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07842264U (zh) 一种银铜复合带真空热压装置
CN108723267A (zh) 用于制造构件的方法和系统
CN112917852A (zh) 一种具有信息化数字化的高精密模具设备
CN110429772B (zh) 一种直线电机用定子铁芯制作方法
CN107824629B (zh) 一种银铜复合带的真空热压工艺
CN208841897U (zh) 手机组装用热整形装置
CN216733150U (zh) 一种快速导热的热压结构
CN205355509U (zh) 超导缆加热、塑形系统
CN215237828U (zh) 一种粉末烧结器
CN217035006U (zh) 热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