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3420A - 拨土机构 - Google Patents

拨土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3420A
CN108293420A CN201810237701.5A CN201810237701A CN108293420A CN 108293420 A CN108293420 A CN 108293420A CN 201810237701 A CN201810237701 A CN 201810237701A CN 108293420 A CN108293420 A CN 1082934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gie
cover
material toggling
moving carriage
mechanis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377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 Duchuan
Original Assignee
Zhu Duchu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 Duchuan filed Critical Zhu Duchuan
Priority to CN20181023770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934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93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342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5/00Harvesting of standing crop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韭黄收获机的拨土机构,包括移动车架,移动车架的前端设置有转向架,拨土机构设置在转向架上,转向架与移动车架构成竖直方向的转动配合,拨土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向架上的两拨料辊,两拨料辊的辊芯水平且与移动车架的长度方向平行,两拨料辊之间构成筒盖通过的通道,拨料辊的辊身上设置有拨料板,驱动机构驱动两拨料辊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将该机械开至采收地内,启动拨土机构,上述的两拨料辊反向转动,拨料辊与地垄的两侧土壤接触,从而将地垄上的土壤向两侧拨开,配合上述的转向架转动式设置在移动车架上,从而使得筒盖沿着两拨料辊之间的通道通过,从而确保将筒盖A两侧的土壤拨开,以确保韭黄的正常收获操作。

Description

拨土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采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韭黄收获机的拨土机构。
背景技术
韭黄也称“韭芽”、“黄韭芽”、“黄韭”,俗称“韭菜白”,为韭菜经软化栽培变黄的产品,韭黄在实际培育时,需要将韭菜隔绝光线,并且使得的韭菜完全在黑暗中生长,因无阳光供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合成叶绿素,就会变成黄色,称之为“韭黄”。
韭黄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首先需要在种植地起垄,沿着地垄的长度方向间隔开挖小坑,将韭菜的种子或者预先培育的幼芽种植在小坑内,在实际培育时,需要注意相邻小坑的间距,以避免培育的植株与植株之间争肥的问题,确保韭菜幼芽的健康生长,种子或者幼芽种植位于小坑内种植完毕后,将松软的有机肥土壤覆盖在地垄上,将种子或者幼芽覆盖起来,可浇上水,盖上地膜保墒,进行有效的田间管理,待幼芽出土后,将地膜掀掉,并且将不透光的筒盖A盖设在刚出土的幼芽上,以使得刚出土的幼芽完全在黑暗中生长,盖上筒盖A后,进行有效的田间管理,可每隔一周提起筒盖A观察韭黄的涨势,接收不到阳光的韭菜位于筒盖A内生长,即可形成可采收食用的韭黄;采收时,采收人员需要在先将筒盖A周围的土壤拨开,使得韭黄埋藏在泥土内的白色茎部露出,而后采收人员一一将筒盖A提起,筒盖A提起后叠在一起,方便循环使用,筒盖A提起后,采收人员采用割刀沿着韭黄裸露出来的白色茎部割掉,并且将割下来的韭黄码放整齐,以方便后续的捆扎销售,现有技术中的韭黄采收一般效率较为低下,需要较多的采收人员参与,费时费工,不适合韭黄的大范围种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韭黄收获机的拨土机构,可实现对地笼两侧土壤的有效拨开,以确保韭黄的正常收获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拨土机构,包括移动车架,所述移动车架的前端设置有转向架,所述拨土机构设置在转向架上,所述转向架与移动车架构成竖直方向的转动配合,所述拨土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向架上的两拨料辊,所述两拨料辊的辊芯水平且与移动车架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两拨料辊之间构成筒盖A通过的通道,所述拨料辊的辊身上设置有拨料板,所述拨料板沿着拨料辊周向方向布置多个,驱动机构驱动两拨料辊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
本发明还存在一下特征:
所述转向架的前端设置有两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的长度方向水平且与拨料辊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两第一导向板整体呈“八”字形且前端的间距为大尺寸端。
所述第一导向板的内侧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轮芯竖直,所述导向轮之间构成筒盖A通过的通道。
所述转向架上设置有两万向轮,所述两万向轮的支架转动式设置在转向架的下端且转轴竖直布置。
所述转向架与移动车架的连接端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转动式设置在转向架上且转轴竖直,所述移动车架上设置有轴承,所述转动柱的上端插置在轴承的内圈,所述转动柱的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转向架抵靠,所述弹簧的上端与轴承的外圈抵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的技术效果为:将该机械开至采收地内,启动拨土机构,上述的两拨料辊反向转动,拨料辊与地垄的两侧土壤接触,从而将地垄上的土壤向两侧拨开,配合上述的转向架转动式设置在移动车架上,从而使得筒盖A沿着两拨料辊之间的通道通过,从而确保将筒盖A两侧的土壤拨开,以确保韭黄的正常收获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筒盖的主视图;
图2是筒盖盖设在地垄小坑上的俯视图;
图3是筒盖盖设在地垄小坑上的剖视图;
图4和图5是韭黄收获机两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韭黄收获机的主视图;
图7是韭黄收获机中的拨土机构及提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韭黄收获机中的提盖机构及筒盖收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韭黄收获机中的拨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收纳筐的俯视图;
图11是韭黄收获机中的拨土机构、提盖机构、筒盖收纳机构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0另一使用状态的俯视图;
图13和图14是收纳筐的两种使用状态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收割机构的主视图;
图16是收割机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16,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下面结合整个韭黄收获机,来详细阐述本发明的拨土机构的具体结构特征:
在介绍本系统之前,首先对地垄进行翻整,结合图2所示,尽量使得地垄处在一条直线上,方便收获机的操作,地垄与地垄之间要方便收获机械的进入,避免收获机械的滚轮滚压在地垄上,造成韭黄的收获不便,地垄与地垄之间的间距保持在30~40cm,而且使得种植韭黄的小坑保持在等距,方便筒盖A的提起操作,并且筒盖A本身应当方便提起,而且确保筒盖A插置在地垄上的稳固性,尽量确保筒盖A处在竖直状态,避免大风将筒盖A吹倒或者歪斜,下面结合整个收获机,来对整个韭黄的收获操作进行详细的说明:
下面详尽说明该收获机的具体特征:
韭黄收获机,包括移动车架10,所述移动车架10的前端两侧设置有拨土机构,所述拨土机构拨动地垄上的土壤向两侧移动,所述移动车架10上还设置有提盖机构,所述提盖机构驱动筒盖A竖直移动且与地面分离,所述提盖机构的出料端与筒盖收纳机构的进料口衔接,所述移动车架10上还设置有收割机构,所述韭黄收割机构的进料侧设置在提盖机构的下方;
结合图4和图5所示,由于韭黄在实际种植时,韭黄的小坑之间的间距保持在等距的状态,待韭黄可以收割时,将韭黄收获机推至种植地的地垄一端,逐笼对韭黄进行收获,上述的拨土机构启动,将筒盖A两侧的地垄的土壤向外拨起,从而使得韭黄的茎部露出,启动提盖机构,将筒盖A提起并转送至筒盖收纳机构内进行收纳,启动收割机构,实施对韭黄茎部的收割,从而将该条地垄的韭黄收割完毕。
优选地,结合图2和图3所示,由于地垄无法确保处在同一条直线线,因此筒盖A的筒芯之间的连线也无法保持在同一条实现上,因此,为确保对筒盖A的提起操作的牢靠度,所述移动车架10的前端设置有转向架11,所述拨土机构设置在转向架11上,所述转向架11与移动车架10构成竖直方向的转动配合;
当上述的相邻的筒盖A处在偏斜状态时,上述的转向架11转动式设置在移动车架10上,从而可使得拨土机构始终处在筒盖A的两侧,启动上述的拨土机构,从而实施对筒盖A两侧的土壤的拨起,使得韭黄的茎部裸露出来,方便后续的韭黄收割操作。
优选地,结合图4、图5和图9所示,所述拨土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向架11上的两拨料辊21,所述两拨料辊21的辊芯水平且与移动车架10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两拨料辊21之间构成筒盖A通过的通道,所述拨料辊21的辊身上设置有拨料板211,所述拨料板211沿着拨料辊21周向方向布置多个,驱动机构驱动两拨料辊21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
上述的两拨料辊21反向转动,拨料辊21与地垄的两侧土壤接触,从而将地垄上的土壤向两侧拨开,配合上述的转向架11转动式设置在移动车架10上,从而使得筒盖A沿着两拨料辊21之间的通道通过,从而确保将筒盖A两侧的土壤拨开。
优选地,所述转向架11的前端设置有两第一导向板22,所述第一导向板22的长度方向水平且与拨料辊21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两第一导向板22整体呈“八”字形且前端的间距为大尺寸端;
上述的两第一导向板22整体呈“八”字形且前端的间距为大尺寸端,从而可确保筒盖A沿着两第一导向板22之间的通道通过,利用上述的两第一导向板22可实现对紧贴着筒盖A的外壁,转向架11的有效转向,从而将筒盖A沿着两第一导向板22及两拨料辊21之间形成的通道通过,从而实现对筒盖A两侧土壤有效的拨开。
更为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板22的内侧设置有导向轮23,所述导向轮23的轮芯竖直,所述导向轮23之间构成筒盖A通过的通道;
上述的导向轮23的轮缘抵靠在筒盖A的外壁,转向架11位于移动车架10上转动,从而确保筒盖A沿着两第一导向板22及两拨料辊21之间形成的通道通过。
更为优选地,为确保转向架11的有效转动,所述转向架11上设置有两万向轮24,所述两万向轮24的支架转动式设置在转向架11的下端且转轴竖直布置;
上述的两万向轮24可沿着地垄之间的排水沟滚动,并且外向轮的转动轴线斜向布置,推动整个韭黄收获机沿着地垄长度方向行走时,万向轮24在自动的转动力作用下,使得外向轮的转动轴线斜向向前,从而能够确保整个拨土机构沿着地垄与地垄之间的排水沟通过,从而实现对筒盖A的有效提起,以及实现对韭黄的有效收割。
更为优选地,所述转向架11与移动车架10的连接端设置有转动柱12,所述转动柱12转动式设置在转向架11上且转轴竖直,所述移动车架10上设置有轴承,所述转动柱12的上端插置在轴承的内圈,所述转动柱12的上套设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下端与转向架11抵靠,所述弹簧13的上端与轴承的外圈抵靠;
上述的转向架11通过转动柱12转动式设置在移动车架10上,转向架11与移动车架10构成竖直方向的导向配合,使得拨料辊21的辊面与地垄的土壤抵靠,拨料辊21转动时,从而实现对地垄的筒盖A两侧土壤的有效拨开,从而使得筒盖A内的韭黄的茎部露出,方便后续的韭黄收割操作;
上述驱动拨料辊21转动的驱动机构可以是单独设置在转向架11上的电机,拨料辊21的端部可设置驱动轮,电机通过皮带与拨料辊21的驱动轮连接,从而驱动两个拨料辊21的反向同步转动。
为确保筒盖A导入上述的提盖机构内,所述提盖机构包括设置在移动车架10上的第二导向板31,所述第二导向板31的长度方向水平且与移动车架10平行,所述两第二导向板31整体呈“八”字形且前端的间距为大尺寸端。
更为优选地,结合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二导向板31的下端设置有铲板32,所述铲板32的长度方向水平且与移动车架10平行,所述铲板32整体呈条板状且板面水平,所述铲板32的前端上板面高度低于后端上板面高度,所述两铲板32分别位于第二导向板31的下方布置;
结合图1和图3所示,上述的筒盖A整体呈上小、下大的筒管状结构,筒盖A的筒口设置有定位圈a,所述筒盖A的顶部设置有T形头b,当上述的收获机推至地垄上时,上述的铲板32插置在定位圈a下方,由于铲板32的前端上板面高度低于后端上板面高度,收获机在移动的过程中,从而将筒盖A推送至铲板32的后端上板面,从而实现对筒盖A上端T形头b高度的定位,方便实现对筒盖A的提起操作,该T形头b可设置成球头状,方便后续的提桶操作;
上述的筒盖A的定位圈a设置在筒盖A的筒口位置,并且定位圈a与筒盖A的筒口存在5~8cm的间隔,筒盖A的筒口设置呈喇叭口状结构,方便筒盖A的筒口插入土壤以下,并且上述的定位圈a本身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还可方便筒盖A处在筒芯竖直的状态,定位圈A还可增强筒盖A本身的稳定性。
更为优选地,结合图7和图8所示,所述提盖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导向板31上方的循环转动带33,所述循环转动带33包括水平段及倾斜提升段,所述水平段位于两铲板32的上方布置,所述循环转动带33的外带面包括两条柔性卡条带331,沿着所述柔性卡条带331的周向方向设置有用于卡置筒盖A上端的卡接环槽3311,位于循环转动带33的水平段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斜板332,所述第一导向斜板332呈“八”字形且前端的间距为大尺寸端,所述导向斜板332的后端延伸有第二导向斜板333,所述第二导向斜板333与循环转动带33的倾斜提升段平行,所述第一导向斜板332及第二导向斜板333与柔性卡条带331的卡接环槽3311两侧带面抵靠;
上述的循环转动带33在转动的过程中,筒盖A位于铲板32上,循环转动带33的水平段的柔性卡条带331的卡接环槽3311卡住筒盖A的T形头b,循环转动带33转动,从而将筒盖A沿着循环转动带33提升起来,从而上述的第一导向斜板332及第二导向斜板333设置位置,当循环转动带33转至第二导向斜板333位置时,柔性卡条带331的卡接环槽3311间距变大,从而提起的桶盖A从该柔性卡条带331的卡接环槽3311增大位置掉落下来,并且实施后续的转运。
所述循环转动带33的后方设置有水平输送带34,所述水平输送带34的带面水平,所述水平输送带34的长度方向与移动车架10的长度方向平行且两侧设置有挡板341,所述挡板341及水平输送带34构成筒盖A移动的通道4;
上述从卡接环槽3311增大位置掉落下来的筒盖A掉落至水平输送带34上,利用挡板341实施对筒盖A的限位,从而可使得筒盖A沿着水平输送带34的长度方向移动;
更为优选地,所述水平输送带34的前端设置有弧形导板342,所述弧形导板342的前端向前下方弯曲延伸;
上述的水平输送带34与循环转动带33的倾斜提升段位置较近,筒盖A被提起后,为避免筒盖A与水平输送带34抵靠导致筒盖A从循环转动带33的倾斜提升段掉落下来,上述的筒盖A与弧形导板342的弧形面抵靠,从而可将筒盖A提升至高位,并且利用水平输送带34可实施对筒盖A的有效承接,并且使得筒盖A的T形头b朝着水平输送带34的前端移动。
为确保对筒盖A的有效转运,所述水平输送带34的外侧带面设置有挡板343,所述挡板343沿着水平输送带34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挡板343位于水平输送带34的外侧带面两侧布置;
上述的挡板343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筒盖A外壁的弧形豁口,从而将筒盖A推送至筒盖收纳机构内。
为实施对筒盖A的有效收纳,结合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筒盖收纳机构包括转动式设置在移动车架10上的收纳筐35且转轴竖直,所述收纳筐35的框口设置向上,所述移动车架10上还设置有收纳挡板36,所述收纳挡板36悬吊至收纳筐35的筒腔内,所述收纳挡板36的截面呈等速螺旋线状,所述收纳挡板36的内部构成收纳筒盖A的通道,所述收纳筐35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存积筒盖存积工位,所述筒盖存积工位上设置有腔室,所述腔室竖直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且位于水平输送带34的后端下方布置,所述收纳挡板36上延伸挡料斜板361,所述挡料斜板361位于筒盖存积工位上方及水平输送带34的后端布置;
上述的收纳挡板36呈等速螺旋线状,该等速螺旋线亦即阿基米德螺旋线,该收纳挡板36之间即可形成用于容纳筒盖A的通道,该通道的宽度应当略大于筒盖A的外径尺寸,从而避免筒盖A的倾倒问题,上述的筒盖A位于水平输送带34输送至出料端时,筒盖A从水平输送带34的出料端导出,并且在挡料斜板361挡料作用下,避免筒盖A移出,并且准确的落入筒盖存积工位内,多个筒盖A叠放在筒盖存积工位内。
更为优选地,结合图10和图12所示,所述筒盖存积工位沿着收纳筐35的内壁周向等距分布多个,所述筒盖存积工位包括两弹性板37,所述两弹性板37竖直布置且底部设置有托板371,所述两弹性板37呈“八”字形,所述两弹性板37的大尺寸端两侧与收纳筐35的内壁连接,所述两弹性板37的小尺寸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板370,所述两连接板370整体呈“八”字形,所述两连接板370的大尺寸端朝外,所述两弹性板37与连接板370的连接侧圆弧过渡,所述两弹性板37内设置有推料板372,所述收纳筐35转动且筒盖存积工位靠近收纳挡板36的开口时,连动机构驱动推料板372朝两弹性板37的小尺寸端开口移动;
上述的多个筒盖A叠放在筒盖存积工位内,当收纳筐35转动至收纳挡板36的开口时,上述的连动机构驱动推料板372朝两弹性板37的小尺寸端开口移动,从而将多个筒盖A叠放在一起后,连动机构驱动推料板372朝两弹性板37的小尺寸端开口移动,从而将码叠在一起的筒盖A朝两弹性板37的小尺寸端开口移动,直至将码叠在一起的筒盖A从两弹性板37的小尺寸与连接板370的连接位推出,以确保将码叠在一起的筒盖A推入收纳挡板36的开口处,已实施对筒盖A的收纳操作;
上述的两弹性板37与连接板370的连接侧圆弧过渡,方便推出的同时,还能避免两弹性板37与连接板370的连接位造成对筒盖A外壁的划伤;上述的连接板370呈“八”字形,也避免推出的筒盖A再次进入两弹性板37内。
更为优选地,结合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推料板372上设置有推料杆38,所述推料杆38长度方向水平且滑动设置在收纳筐35的内壁上,所述推料杆38伸出收纳筐35的内壁的杆身上设置有复位弹簧39,所述复位弹簧39的两端分别与推料杆38的伸出端及收纳筐35的外壁抵靠,所述连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推料杆38伸出端的连杆381,所述连杆381呈折杆状且折杆处转动式设置在收纳筐35上,所述连杆381的转动轴水平且与收纳筐35的筒芯垂直,所述推料杆38伸出端设置有滑板382,所述连杆381的杆端设置有第一滑轮383,所述第一滑轮383的轮芯与连杆381的转动轴平行,所述第一滑轮383与滑板382构成滚压配合,所述连杆38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滑轮384,所述第二滑轮384的轮芯水平且与第一滑轮383的轮芯垂直,所述收纳挡板36的下端设置有向下延伸有驱动块385,所述驱动块385呈弧状且下板面高度一端高、一端低布置,所述第二滑轮384的轮缘与驱动块385的下板面抵靠或分离;
上述的驱动块385设置在收纳挡板36的开口下方布置,上述的筒盖存积工位沿着收纳筐35的内壁周向等距分布四个,电机驱动收纳筐35位于移动车架10呈现45°的间断式转动姿态,上述的叠放在筒盖存积工位内筒盖A可为10个一组,当10个筒盖A穿叠在一起后,上述的电机驱动收纳筐35位于移动车架10呈现45°转动,直至将筒盖存积工位转动至收纳挡板36的开口处,并且上述的第二滑轮384的轮缘与驱动块385的下板面抵靠时,连杆381连动推料杆38及推料板372朝着两弹性板37的小尺寸端开口移动,从而将叠放在筒盖存积工位内的筒盖A推出至收纳挡板36的开口处,当电机继续驱动收纳筐35位于移动车架10呈现45°转动,从而上述的筒盖存积工位在复位弹簧39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以方便接料操作;
上述的驱动块385呈弧状且下板面高度一端高、一端低布置,并且驱动块385整体呈圆弧状,从而使得驱动块385的下板面呈螺旋状结构,方便实现对推料杆38及推料板372的驱动。
更近一步地,结合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收割机构包括设置在铲板32下方的第一、第二割条41、42,所述第一、第二割条41、42的板面水平且上下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第二割条41、42的前端设置有锯面,动力机构驱动第二割条42沿着第一割条4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第二割条41、42的两侧设置有第三导向板43,所述第三导向板43的长度方向水平且与移动车架10平行,所述两第三导向板43整体呈“八”字形且前端的间距为大尺寸端,所述第一割条41的上端转动式设置有两拨辊44,所述两拨辊44的辊芯竖直且沿着拨辊44辊面周向等距间隔设置有拨料板41,所述拨辊44位于两第三导向板43的后端布置,所述拨辊44的出料端设置有第四导向板45,所述第四导向板45的长度方向水平且与移动车架10平行,所述两第四导向板45整体呈“八”字形且前端的间距为大尺寸端,所述两第四导向板45的后端两侧设置有两弹性夹持带46,所述两弹性夹持带46的带面竖直且带面邻近布置,所述两弹性夹持带46的下方设置有两转运输送带47,所述两转运输送带47的带面竖直且带面邻近布置,所述两转运输送带47位于两弹性夹持带46的进料侧呈八“字形”所述两转运输送带47的前端为大尺寸端,所述转运输送带47的带面向后延伸并逐渐弯曲成带面水平的状态,所述转运输送带47的出料端下方设置有接料框48;
上述的动力机构驱动第二割条42沿着第一割条4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从而将位于铲板32下方的筒盖A提起后的韭黄茎部的收割,第三导向板43导入第二割条42与第一割条41上方,收割后的韭黄在第四导向板45的导送作用下,导送至两弹性夹持带46内,并且两弹性夹持带46实施对韭黄的夹持并转运,从而将个割下来的韭黄转运至两转运输送带47上,两转运输送带47位于两弹性夹持带46的下端呈“八”字形,方便将根部韭黄茎部露出并导送至两弹性夹持带46的“八”字端,从而顺利的导送至两转运输送带47内,上述的转运输送带47的带面向后延伸并逐渐弯曲成带面水平的状态,从而使得韭黄转运至水平状态并且导送至接料框48内。
该移动车架10上设置有两个尺寸较大的滚轮14,所述移动车架10上设置有方便推送的把手15,所述把手15上设置操作按钮,并且移动车架10上设置蓄电池,方便进行充电。
下面介绍韭黄的采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种植地起垄,使得地垄与地垄之间的间距保持在30~40cm之间,并且尽量确保地垄为一条直线,沿着地垄的长度方向间隔开挖小坑,将韭菜的种子或者预先培育的幼芽种植在小坑内;
B、种子或者幼芽种植位于小坑内种植完毕后,将松软的有机肥土壤覆盖在地垄上,将种子或者幼芽覆盖起来,盖上地膜保墒,待幼芽冒出土壤后,将地膜掀开,并且观察数天,待幼芽接收阳光变绿后,将筒盖A盖设在小坑上;
C、筒盖A先用PVC材料制成,在筒盖A的盖顶设置T形头,在靠近筒盖A的盖口位置设置定位圈;
D、将韭黄收获机推至地垄的一端,使得拨土机构前端的两万向轮24导送至地垄与地垄之间形成的排水沟内,启动驱动机构,使得两拨料辊21转动,启动提盖机构的循环转动带33,启动收纳筐35,使得收纳筐35按照每次45°的转角转动,启动收割机构的动力机构,使得第二割条42沿着第一割条4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实施对提桶后的韭黄的收割,启动两拨辊44,启动两弹性夹持带46,启动两转运输送带47,直至该条地垄上的韭黄收获完毕;
E、将韭黄收获机的动力关闭,将韭黄收获机推至相邻地垄的一端,使得拨土机构前端的两万向轮24导送至地垄与地垄之间形成的排水沟内,启动驱动机构,使得两拨料辊21转动,启动提盖机构的循环转动带33,启动收纳筐35,使得收纳筐35按照每次45°的转角转动,启动收割机构的动力机构,使得第二割条42沿着第一割条4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实施对提桶后的韭黄的收割,启动两拨辊44,启动两弹性夹持带46,启动两转运输送带47,直至该条地垄上的韭黄收获完毕,循环往复直至将整块种植地的韭黄收割完毕;
F、待接料框48内的蒜黄堆积满后,以及收纳筐35内的筒盖A位于收纳挡板36内填充满后,将蒜黄及筒盖A卸下,重新启动韭黄收获机,继续韭黄收获。
上述的韭黄收割完毕后,需要进行捆扎成成把的状态,并且利用玻璃纸包装机进行包装,可延长韭黄的保存时间,并且转运至市场、超市进行销售。

Claims (6)

1.拨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架(10),所述移动车架(10)的前端设置有转向架(11),所述拨土机构设置在转向架(11)上,所述转向架(11)与移动车架(10)构成竖直方向的转动配合,所述拨土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向架(11)上的两拨料辊(21),所述两拨料辊(21)的辊芯水平且与移动车架(10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两拨料辊(21)之间构成筒盖A通过的通道,所述拨料辊(21)的辊身上设置有拨料板(211),所述拨料板(211)沿着拨料辊(21)周向方向布置多个,驱动机构驱动两拨料辊(21)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拨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11)的前端设置有两第一导向板(22),所述第一导向板(22)的长度方向水平且与拨料辊(21)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两第一导向板(22)整体呈“八”字形且前端的间距为大尺寸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韭黄收获机的拨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板(22)的内侧设置有导向轮(231),所述导向轮(23)的轮芯竖直,所述导向轮(23)之间构成筒盖A通过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拨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11)上设置有两万向轮(24),所述两万向轮(24)的支架转动式设置在转向架(11)的下端且转轴竖直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拨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11)与移动车架(10)的连接端设置有转动柱(12),所述转动柱(12)转动式设置在转向架(11)上且转轴竖直,所述移动车架(10)上设置有轴承,所述转动柱(12)的上端插置在轴承的内圈,所述转动柱(12)的上套设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下端与转向架(11)抵靠,所述弹簧(13)的上端与轴承的外圈抵靠。
6.韭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韭黄收获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拨土机构。
CN201810237701.5A 2018-03-22 2018-03-22 拨土机构 Withdrawn CN1082934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37701.5A CN108293420A (zh) 2018-03-22 2018-03-22 拨土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37701.5A CN108293420A (zh) 2018-03-22 2018-03-22 拨土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3420A true CN108293420A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50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37701.5A Withdrawn CN108293420A (zh) 2018-03-22 2018-03-22 拨土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9342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2414A (zh) * 2019-12-07 2020-03-24 徐州东兴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焦炭装船设备
CN112586147A (zh) * 2020-12-02 2021-04-02 李佳军 一种农业用甘蔗种植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2414A (zh) * 2019-12-07 2020-03-24 徐州东兴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焦炭装船设备
CN110902414B (zh) * 2019-12-07 2021-12-28 徐州博尔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焦炭装船设备
CN112586147A (zh) * 2020-12-02 2021-04-02 李佳军 一种农业用甘蔗种植装置
CN112586147B (zh) * 2020-12-02 2023-06-20 南京万物生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用甘蔗种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89080A (en) High-speed transplanter
US3989110A (en) Green onion harvester
US3821987A (en) Lettuce harvesting apparatus
KR101656284B1 (ko) 양파 수확장치
KR101127620B1 (ko) 파 탈피장치
CN110831430A (zh) 用于输送蘑菇的设备
CN107969214B (zh) 菊花采收机及菊花采收方法
CN108293420A (zh) 拨土机构
JP2011024514A (ja) 枝豆収穫機
CN108370714A (zh) 一种韭黄收割机
CN208079828U (zh) 一种韭黄收割机
CN104272932A (zh) 一种牵引式籽瓜捡拾取籽上料存储联合作业机
US3546856A (en) Method of harvesting vine borne crops
CN113396675B (zh) 温室蔬菜种植全程作业的一体化装备以及藤蔓类蔬菜种植方法
CN108541447A (zh) 一种韭黄采收方法
CN108432449A (zh) 提桶机构
CN108450130A (zh) 收割机构
US3527304A (en) Machine for harvesting vine crops
CN110583294A (zh) 火龙果种苗培育装置
CN212164235U (zh) 一种新型玉米收获机
CN210418115U (zh) 一种蔬菜自动种植系统
CN107343404A (zh) 一种包苗机
KR100464958B1 (ko) 인발식 당근 수확기
GB2101462A (en) Planting machine
CN216314071U (zh) 摇果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