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9997A - 硬膜外检查点 - Google Patents

硬膜外检查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9997A
CN108289997A CN201680041338.9A CN201680041338A CN108289997A CN 108289997 A CN108289997 A CN 108289997A CN 201680041338 A CN201680041338 A CN 201680041338A CN 108289997 A CN108289997 A CN 108289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ra mater
mater pressure
signal
pressure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13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亨燦
尹琴順
郑銀美
李基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8289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99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68Means for controll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or for metering media to the body, e.g. drip meters, counters ; Monitor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如剖宫产等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时为了抑制患者下半身的疼痛而用以下半身麻醉手术,在脊椎的硬膜外间隙部分插入颈椎麻醉用针,通过管输入麻醉药等药物时,检测出颈椎麻醉用针准确位于硬膜外间隙部分的状态,使药物迅速准确输入的硬膜外检查点。其特征是,包括:硬膜压力传感器部,其将从人体肌肉和硬膜外间隙分别发生的生物压力信号即19.456.7mmHg以电绝缘状态检测并直接输入测定,分别检测出压力差后转换成数字方式的电信号输出;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其以将由硬膜压力传感器部检测的信号电平输入并以设定的放大比例放大;硬膜压力比较部,其将由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放大的信号和放大比例分别输入,并以对应放大比例状态储存的基准信号进行比较判断其值大于还是小于后输出;硬膜压力锁存部,其将由硬膜压力比较部输出的信号输入储存;以及硬膜压力显示部,其根据由硬膜压力锁存部输出的信号,发出选自红色和绿色中的某一个颜色。根据其特征,可以简便快速查出硬膜外间隙的位置,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减少手术所用时间。

Description

硬膜外检查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膜外检查点。具体是,如剖宫产等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时为了抑制患者下半身的疼痛而用以下半身麻醉手术,在脊椎的硬膜外(硬膜外部)空间部分插入颈椎麻醉用针(Epidural needle或Spinal needle),通过导管(Catheter)输入麻醉药等药物时,检测出颈椎麻醉用针准确位于硬膜外间隙部分的状态,使药物迅速准确输入并以数字(digital)方式运用的硬膜外检查点。
背景技术
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分为全身麻醉、脊椎麻醉、硬膜外麻醉等,用以硬膜外麻醉或下半身麻醉并以数字方式运用的装置叫做硬膜外腔确认装置,下称硬膜外检查点(Epicheck point)。
硬膜外麻醉是用来进行称为无痛分娩人剖宫产手术、用于髋关节或膝关节手术的下肢手术、术后减轻疼痛、外来疼痛临床等的麻醉手术方式之一。
硬膜外麻醉手术是给硬膜外间隙(Epidural space)注入麻醉药物,麻醉起效时间比较晚,还有可能损伤周边血管。
图1是用于说明一般身体硬膜结构的人体脊椎部分的纵剖面图。
根据图1来看,脊椎(VERTEBRA)的左侧部分相当于人体肚子,右侧部分相当于人体或身体。
硬膜(epidural)位于从脊椎中心开始的右侧方向即背部方向,写有Dura的部分就是叫做硬膜的结构物,硬膜的右侧部分即硬膜外间隙(epidural space)就是硬膜外间隙,给硬膜外间隙输入麻醉剂就是硬膜外麻醉。
图2是根据传统技术上一实施例的硬膜外麻醉术状态的说明图。
根据图2,在脊椎背侧部分即硬膜外间隙部分插入脊椎麻醉用针(epiduralneedle,脊椎麻醉用针)并连接有导管(catheter)。通常针的中间部分叫做导管(catheter),而脊椎麻醉用针的导管部分比普通的注射针长2倍以上。
医生为了这种硬膜外麻醉手术,会使患者的膝盖尽量靠近胸部,头部是看着肚脐或者如驼背般使背部弯起来,进而使脊柱和脊椎之间的空间变得较宽。
在脊椎和脊椎之间的空间变得较宽的状态下,医生可以将脊椎麻醉用针或导管顺利插入硬膜外间隙进行手术。
这种硬膜外麻醉方法是进行手术的脊椎麻醉用针或导管在术中或术后也可以插入保持手术的状态,因此手术时间变长时也可以增加输入药物。
但硬膜外麻醉与脊椎麻醉不同,手术过程比较复杂,硬膜外间隙比较狭小,容易导致手术失败。
传统技术上的硬膜外麻醉方式是,在由熟练的麻醉医师选择的编号的脊椎和脊椎之间用人工或模拟方式注入脊椎麻醉用针,给导管连接注射器后输入生理盐水或空气。
此时传统技术上,注入的生理盐水或空气被无阻力地注入时,可以判断插入的注射针的末端部分位于硬膜外间隙,这种手术方式叫做阻力消失法。
但这种应用传统技术上的模拟方式的阻力消失法手术是需医生熟练人工操作,输入药物的注射针的端部难以准确对准较狭小的硬膜外间隙部分。
传统技术的缺点就是,比较依赖于医生熟练的感觉,注入药物的注射针容易损伤硬膜,甚至会穿过硬膜更深地插进去。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以确认注射针的端部分是否准确位于硬膜外间隙部分的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所述韩国公开专利涉及皮下注射器,其特征是,包括:构成内侧形成有通孔的针体,由针体上部到下部贯通地形成通孔,针体上部形成头部的针部;与针部的主体结合并穿孔复腔的针部;穿孔腹腔时为了便于握住而结合于针部的辅助把手;针部结合于针头部,针部结合辅助把手的状态下以引入内侧的状态保存的壳体。所述针头的末端弯曲成20-25,可以防止针体损伤硬膜,但除了此效果之外,并没有描述可以检测硬膜外间隙压力差而准确找出硬膜外间隙的技术方案。
所述美国公开专利为先行技术文献,是利用椎管进行麻醉等手术的装置,作为可以准确找出所述椎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注射针插入脊椎之间的过程中,测定吸入注射针内的血液或脑脊髓液(CSF,cerebrospinal fluid)等流体的压力,进而准确找出所述椎管的位置,其主要原理在于,美国公开专利为了测定流体压力,普遍具备填满食盐水的注射器,用来检测通过所述注射针吸进的流体对所述注射器内填满的食盐水施加的压力,从而确认所述脊管等位置。
但所述美国公开专利的原理在于,利用注射器检测对填满食盐水的注射器施加的压力,但对于普通脊椎来说,脊椎的主要组成成分即所述椎管乃至所述椎管所在部分之外,脊椎之间也经常存在空闲空间。这种情况下,所述美国公开专利是,注射针只是位于脊椎之间的空闲空间而非椎管时,也会检测出压力差,并误认为椎管的位置而发出警报。
如果手术人员给单纯脊椎之间的空闲空间的位置输入麻醉药而非所述椎管,则容易导致手术失败。
为了解决上技术上存在的问题的必要性而开发的本发明是利用人体肌肉部分(黄色韧带)中的一定压力和硬膜外间隙部分处于真空状态的现象,提供一种脊椎麻醉用针检测出肌肉部分和硬膜外间隙部分的压力变化的硬膜外腔确认装置或硬膜外检查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出硬膜外麻醉手术用注射针的末端部分准确位于硬膜外间隙的状态并以可视听信号显示的硬膜外腔确认装置或硬膜外检查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简单便于操作的结构迅速准确确认脊椎麻醉用针的末端部分位于硬膜外间隙的状态的硬膜外腔确认装置或硬膜外检查点。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硬膜外检查点包括: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其将从人体肌肉和硬膜外间隙分别发生的生物压力信号以电绝缘状态接触并直接输入测定,分别检测出压力差后转换成数字方式的电信号输出;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其以将由所述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检测的信号电平输入并设定的放大比例,以数字方式放大;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其将由所述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放大的信号和放大比例分别输入,并以数字信号处理方式与以对应所述放大比例状态储存的基准信号进行比较判断其值大于还是小于后输出;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其将由所述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输出的数字信号输入储存;以及硬膜压力显示部5000,其根据由所述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输出的信号,发出选自红色和绿色中的某一个颜色。
还包括:电源供应部6000,其分别连接所述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硬膜压力显示部5000,以数字方式供应运行电源;开关部7000,其连接所述电源供应部6000使所述运行电源被输入;硬膜压力检测外壳部8000,其呈圆形箱状,并在内部和外部指定位置上分别设置和固定住所述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硬膜压力显示部5000、开关部7000;连接固定部9000,其以圆筒状凸出形成在所述硬膜压力检测外壳部8000的一侧面中央部位,输入由所述人体肌肉和硬膜外间隙分别发生的生物输入信号并传递给所述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
所述连接固定部9000上有以聚碳酸酯材料形成并沿着一直线向双向凸出的把手形成的固定支撑部200被向一侧方向插进所述连接固定部9000的外径并紧贴接触,所述固定支撑部200的另一侧方向上标有刻度,并装配有被直接插进人体硬膜外间隙的脊椎麻醉用针300。
所述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将从所述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检测的信号电平以数字方式放大成选自10至30倍数范围中的某一个倍数后输出。
所述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是所述放大信号与对应储存的基准信号电平相比达到小于1倍至0.7倍范围的电平时,输出所谓低于基准信号的小值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电平相同或达到1.3倍范围的电平时,输出所谓高于基准信号的高值信号,小于0.7倍的电平或大于1.3倍的电平时,输出预警信号。
所述放大信号是将脊椎麻醉用针进入硬膜外间隙时发生的硬膜外间隙的固有压力下降而发生信号放大的信号,上述的硬膜外间隙固有压力下降是在保持真空的硬膜外间隙的固有形态下发生,其在12.5至26.15mmHg(19.456.7mmHg)之间。
因此本发明的硬膜外检查点的原理是,脊椎麻醉用针进入硬膜外间隙时,检测出上述的硬膜外间隙的固有压力即19.456.7mmHg而发生信号,本发明的硬膜外检查点无法检测超过以上范围的压力差,因为如现有技术,注射针位于椎管或硬膜外间隙外存在的空闲空间时,不发出信号而得知注射针没有位于硬膜外间隙,由此防止手术失败,而且在任何现有技术上并没有描述或暗示通过检测所述压力检测出硬膜外间隙的技术方案,因此可谓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
本发明的硬膜外检查点是使用普通的注射针时,无法检测所述硬膜外间隙的固有压力,因此必须使用脊椎麻醉用针(Epidural needle或Spinal needle)才能检测出所述的固有压力。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硬膜外腔确认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检测出身体肌肉和硬膜外间隙部分的压力差后输出可视和可听信号,使责任医师迅速简单地确认注射针的末端部分位于硬膜外间隙的状态;
医生可通过数字方式简便确认硬膜外麻醉用注射针位于硬膜外间隙的状态,从而减少硬膜外麻醉手术时间,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升硬膜外麻醉的精确度和可信度;
本发明的结构简洁轻便,容易操作,可用数字方式准确迅速地确认注射针末端部分位于硬膜外间隙的状态,进而患者可以安全地接受治疗,医生用起来非常方便,可减少制造成本,耗电量低,方便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普通的身体硬膜结构的人体脊椎部分纵向剖视图;
图2是说明现有技术上一实施例的硬膜外麻醉的手术状态示意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硬膜外检查点外形结构的透视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硬膜外检查点的外壳内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硬膜外检查点的电线结构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硬膜外检查点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硬膜外检查点使用顺序的示意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接固定部的外周缘上形成螺旋而使硬膜外检查点的连接固定部与脊椎麻醉用针旋转结合,硬膜外检查点的主体上装配有把手的外形的示意图;
图9是显示本发明的硬膜外检查点上使用的脊椎麻醉用针即脊椎麻醉用针(Epidural needle)和脊椎穿刺针(Spinal needle)的透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0:硬膜外检查点主体; 110:印制电路板;
200:固定支撑部; 300:脊椎麻醉用针;
400:螺旋结合部; 500:把手;
1000:硬膜压力传感器部; 2000: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
3000:硬膜压力比较部; 4000:硬膜压力锁存部;
5000:硬膜压力显示部; 6000:电源供应部;
7000:开关部; 8000:硬膜压力检测外壳部;
9000:连接固定部。
最佳实施方式
根据利用脊椎麻醉用针300的脊椎麻醉用器具,包括: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其由所述脊椎麻醉用针300将从人体肌肉和硬膜外间隙分别发生的生物压力信号以电绝缘状态接触并直接输入测定,分别检测出压力差后转换成数字方式的电信号输出;所述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是检测由所述脊椎麻醉用针300输入的肌肉与硬膜外间隙的压力差即19.156.7mmHg;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其以将由所述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检测的信号电平输入并设定的放大比例,以数字方式放大;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其将由所述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放大的信号和放大比例分别输入,并以数字信号处理方式与以对应所述放大比例状态储存的基准信号进行比较判断其值大于还是小于后输出;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其将由所述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输出的数字信号输入储存;以及硬膜压力显示部5000,其根据由所述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输出的信号,发出选自红色和绿色中的某一个颜色。还包括:电源供应部6000,其分别连接所述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硬膜压力显示部5000,以数字方式供应运行电源;开关部7000,其连接所述电源供应部6000使所述运行电源被输入;硬膜压力检测外壳部8000,其呈圆形箱状,并在内部和外部指定位置上分别设置和固定住所述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硬膜压力显示部5000、开关部7000;连接固定部9000,其以圆筒状凸出形成在所述硬膜压力检测外壳部8000的一侧面中央部位,输入由所述人体肌肉和硬膜外间隙分别发生的生物输入信号并传递给所述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所述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硬膜压力显示部5000设在一个印制电路板110上。所述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具备WiFi方式的无线线路而以无线调节放大比例;所述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根据通过无线输入更新的程序和数据确认脊椎麻醉用针的末端部分是否位于硬膜外间隙部;所述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以R-S锁存器(latch)构成;所述硬膜压力显示部5000将音频信号包括在光信号中输出,并控制所述光信号持续发光或以反复闪烁的信号发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特定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发明中用于硬膜外麻醉的装置叫做硬膜外腔确认装置,下称硬膜外检查点。
图3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硬膜外检查点外形结构的透视图,图4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硬膜外检查点的外壳内部结构的透视图,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硬膜外检查点的电线结构图,图6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硬膜外检查点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以数字方式运用的硬膜外检查点100包括: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硬膜压力检测外壳部8000、连接固定部9000以及固定支撑部200和脊椎麻醉用针300。
固定支撑部200被强制紧贴在连接固定部9000的圆筒状外侧面上,形成以压入方式设置并可用人力强制分离的可拆卸式结构。
固定支撑部200用聚碳酸酯材料构成,连接固定部9000被压入连接的部分形成圆筒状的连接孔,形成连接孔的整体外形呈四角筒状。另一方面,四角筒状的外侧面上有直线形状的多个凸楔部和槽部连续依次形成而防滑,多个凸楔部和槽部形成的端部分上形成沿一直线向双向凸出的把手,使强制拆卸变得容易。向双向凸出的把手形成的末端面上形成与所述连接孔贯通的脊椎麻醉用针插入孔。
脊椎麻醉用针300是外侧面上可以显示易于区分的杆状刻度,是可直接插进至人体硬膜外间隙的注射针,也可以称为穿刺针或导管,是内部形成药物流动的孔连续形成的管状,其种类有硬膜外注射针(Epidural needle)、脊椎穿刺针(Spinal needle)等。
另外,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是该注射针或脊椎麻醉用针300的端部分将从人体肌肉或黄色韧带和硬膜外间隙分别发生的相应生物压力信号直接输入,以应用数字(digital)信号处理方式的电绝缘状态下检测,进而测定各个相应压力。
在此人体(身体)的神经系统不受微弱电信号的影响,因此保持电绝缘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是,用数字方式检测出从人体肌肉和硬膜外间隙分别发生的压力,与人体电绝缘状态下测定,通过电信号转换成电平信号输出。
就是说,硬模外检查点100是直接接触身体或人体的装置或装备,因此从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输出的信号是为了避免对人体的直接影响,可以转换成光信号而非电信号输出,接收侧也具备对应的结构,进而可接收光信号后转换成电信号,并用数字方式处理电信号,此外下面从各个结构中输出的信号和输入的信号是采用同一方式技术,故不再详述。数字方式的信号处理对电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故不再详述。
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是脊椎麻醉用针300的末端部分被输入由人体肌肉上发生的压力和在硬膜外间隙发生的固有压力即19.456.7mmHg,并用数字方式检测出该压力并输出,但通常该信号的电平比较微弱。
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是以由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通过数字方式检测输出的信号微弱电平输入而设定的既定比例放大,放大是以数字信号处理方式放大。
放大比例是可通过外部的相应控制信号调节或选择,优选地,从10至30倍数范围中选择的某一电平放大。为了调节放大比例,当然可以配置其它调节装置或控制装置,而且也可以配备无线WiFi,利用无线调节或控制。
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分别输出以数字方式调节的放大比例和放大的信号。
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分别输入由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放大的信号和放大比例,用数字方式与以放大比例对应状态储存的基准信号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大于或小于基准信号值后输出。
就是说,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是在放大输入的信号与储存对应的基准信号比较后其电平低于1倍至0.7倍之间,则输出表示其值小于基准信号的信号,与对应的基准信号电平相同或达到1.3倍范围,则输出大于基准信号值的信号。
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是放大输入的信号以数字方式与储存的对应基准信号比较后,若电平低于0.7倍或高于1.3倍时,优选地输出预警信号。在此如果确认检测到的信号电平低于0.7倍或者高于1.3倍,则脊椎麻醉用针300的末端部分可能不会插进肌肉或硬膜外间隙,而是插进别处,因此会输出预警信号。其优点在于可以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所述的值0.7倍或1.3倍是通常从降肌肉或硬膜外间隙以外的身体其它部分检测到的电平值,而且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一样,其电平也不一样,因此可以调节。如上所述,肌肉和硬膜外间隙的固有压力差范围在19.456.7mmHg。
发明的硬膜外检测点优选地检测到肌肉和硬膜外间隙的压力差19.456.7mmHg,最优选地检测到19.456.7mmHg。
另外,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是以数字信号处理方式将脊椎麻醉用针300从插进人体开始的压力变化状态模式与储存的基准压力变化模式比较而判断脊椎麻醉用针300的末端部分是否位于硬膜外间隙部分。
就是说,由数字方式的程序和存储数据的元件构成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时,可用各种方式应用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种程序和数据可用有线或无线输入、更新。
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是将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输出的信号输入存储并以数字方式控制和处理,可用R-S锁存器(latch)构成。
硬膜压力显示部5000是通过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输出的信号发出从红色和绿色中选择的某一个颜色的光,可用由LED元件或LCD元件中选择的某一个构成,也可使用蜂鸣器发出声音。
另外,硬膜压力显示部5000还可以包括除了光信号外还可以输出数字方式音频信号的结构,作为高或低的电平信号的一例,使从红色和绿色信号中选择的某一个信号持续发光,预警信号是使该颜色的信号以反复闪烁的信号发光,并用数字方式控制处理。
就是说,检测的压力低于基准电平时,红色信号连续发光,检测的压力高于基准电平时,绿色信号连续发光。或者也可以控制使其相反地运行或者以各种组合运行。
电源供应部6000是输出3V直流(DC)电压的结构,与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硬膜压力显示部5000分别连接供应运行电源。如上所述供应的运行电源是通过数字方式的脉冲宽度调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方式供应,因此易控制电力,进而减少耗电总量。
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硬膜压力显示部5000可设置在一个印制电路板(PCB)上,印制电路板110其结构较优选地,横向、纵向、高度的大小不超过20mm。因此可以制作得小巧轻便。
开关部7000是与电源供应部6000连接开启/关闭(on/off)运行电源分别以数字方式的脉冲(pulse)形态被输入到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硬膜压力显示部5000或被阻断,由选自机械或电子结构中的某一结构形成。
硬膜压力检测外壳部8000是以含聚碳酸酯的绝缘体材料形成,将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硬膜压力显示部5000、电源供应部6000、开关部7000分别设置在内部和外部的相应位置上并固定住,整体上较优选地呈圆形箱形状。
连接固定部9000是以圆筒状凸出地设在硬膜压力检测外壳部8000的一侧面中央部位,中央形成有连接至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的贯通孔。
就是说,连接固定部9000是通过脊椎麻醉用针300的末端部分输入由人体肌肉和硬膜外间隙分别发生的生物压力信号并传到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圆筒状的外侧面是剖面形成倾斜1/100以下的锥形结构,或者优选地在所述连接固定部9000的外周缘上形成螺旋结合部400,使所述脊椎麻醉用针旋转,进而紧贴结合。
本发明的硬膜外检查点的连接固定部9000是须通过固定支撑部200连接脊椎麻醉用针300使用才能执行该作用,如果使用一般使用的医疗注射针,则检测不到上述的肌肉和硬膜外间隙的压力差即19.456.7mmHg而无法执行该作用。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为了将所述连接固定部和脊椎麻醉用针结合,在所述连接固定部的外周缘上设置形成螺旋的螺旋结合部400,使脊椎麻醉用针旋转而将本发明的硬膜外检测点和脊椎麻醉用针强力固定住,具体如图8所示。
此外本发明的硬膜外检测点的主体上具备把手,方便用户使用本发明的硬膜外检测点,具体如图8所示。
图7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硬膜外检测点使用顺序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在硬膜外检查点100的连接固定部9000上将设有脊椎麻醉用针300的固定支撑部200强制压入设置,然后将开关部7000设定在开启(on)状态(A,B)
由责任医师根据提前从保持蜷缩状态的患者背部骨头部分采取的诊断等指定的脊柱和脊柱之间插入脊椎麻醉用针300(C)。在此脊椎麻醉用针300的长度是非常长或弯曲的状态。
脊椎麻醉用针300的末端部分到达硬膜外间隙位置时,硬膜压力显示部5000发生指定的标示(D)。
责任医师将固定支撑部200和连接固定部9000强制分离,硬膜外检查点100与脊椎麻醉用针300分离(E)。
另外责任医师将注入麻醉用药物或所需药物的注射器120强制压入固定支撑部200上设置,然后将注射器120内的药物输进硬膜外间隙(F)。
如上所述的结构可以使患者安全地接受治疗,医生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手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的范围。
工业应用
本发明的硬膜外检查点是检测出身体肌肉和硬膜外间隙部分的压力差后可视和可听信号输出,因此责任医师可以简单迅速地确认注射针的末端部分位于硬膜外间隙的状态,医生可以以数字方式简单容易地确认硬膜外麻醉用注射针位于硬膜外间隙的状态,从而减少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时间,减少医疗事故,提升硬膜外麻醉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其结构小巧简洁,便于使用,可用数字方式准确迅速地确认注射针末端部分位于硬膜外间隙的状态,使患者安全地接受治疗,医生则非常方便地使用,减少制造成本,耗电量低,方便维护,因此可谓是工业应用性相当高的发明。

Claims (11)

1.一种脊椎麻醉用硬膜外检测点,其特征在于,
作为使用脊椎麻醉用针(300)的脊椎麻醉用器具,包括:
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其由所述脊椎麻醉用针(300)将从人体肌肉和硬膜外间隙分别发生的生物压力信号以电绝缘状态接触并直接输入测定,分别检测出压力差后转换成数字方式的电信号输出;
所述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是检测由所述脊椎麻醉用针(300)输入的肌肉与硬膜外间隙的压力差即19.156.7mmHg;
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其以将由所述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检测的信号电平输入并以设定的放大比例,以数字方式放大;
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其将由所述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放大的信号和放大比例分别输入,并以数字信号处理方式与以对应所述放大比例状态储存的基准信号进行比较判断其值大于还是小于后输出;
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其将由所述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输出的数字信号输入储存;以及
硬膜压力显示部(5000),其根据由所述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输出的信号,发出选自红色和绿色中的某一个颜色;
还包括:
电源供应部(6000),其分别连接所述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硬膜压力显示部(5000),以数字方式供应运行电源;
开关部(7000),其连接所述电源供应部(6000)使所述运行电源被输入;
硬膜压力检测外壳部(8000),其呈圆形箱状,并在内部和外部指定位置上分别设置和固定住所述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硬膜压力显示部(5000)、开关部(7000);
连接固定部(9000),其以圆筒状凸出形成在所述硬膜压力检测外壳部(8000)的一侧面中央部位,输入由所述人体肌肉和硬膜外间隙分别发生的生物输入信号并传递给所述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
所述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硬膜压力显示部(5000)设在一个印制电路板(110)上;
所述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具备WiFi方式的无线线路而以无线调节放大比例;
所述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根据通过无线输入更新的程序和数据确认脊椎麻醉用针的末端部分是否位于硬膜外间隙部;
所述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以R-S锁存器(latch)构成;
所述硬膜压力显示部(5000)将音频信号包括在光信号中输出,并控制所述光信号持续发光或以反复闪烁的信号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麻醉用硬膜外检查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固定部(9000)上具有以聚碳酸酯材料形成并沿着一直线向双向凸出的把手形成的固定支撑部(200)被向一侧方向插进所述连接固定部(9000)的外径并紧贴接触,所述固定支撑部(200)的另一侧方向上标有刻度,并装配有被直接插进人体硬膜外间隙的脊椎麻醉用针(3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要求2所述的脊椎麻醉用硬膜外检查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膜压力差动放大部(2000)将从所述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检测的信号电平以数字方式放大成选自10至30倍数范围中的某一个倍数后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椎麻醉用硬膜外检查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膜压力比较部(3000)是所述放大信号与对应储存的基准信号电平相比达到小于1倍至0.7倍范围的电平时,输出所谓低于基准信号的小值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电平相同或达到1.3倍范围的电平时,输出所谓高于基准信号的高值信号,小于0.7倍的电平或大于1.3倍的电平时,输出预警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脊椎麻醉用硬膜外检查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膜压力检测外壳部(8000)整体上呈圆形箱状;
所述连接固定部(9000)以圆筒状凸出形成在硬膜压力检测外壳部(8000)的一侧面中央部位,中央形成连接至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的贯通孔;
所述以圆筒状凸出的外侧面是剖面形成百分之一倾斜度以下的锥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脊椎麻醉用硬膜外检查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膜压力检测外壳部(8000)整体上呈圆形箱状;
所述连接固定部(9000)以圆筒状凸出形成在硬膜压力检测外壳部(8000)的一侧面中央部位,中央形成有连接至硬膜压力传感器部(1000)的贯通孔;
所述以圆筒状凸出的外侧面的外周缘上形成有使所述脊椎麻醉用针(300)旋转结合的螺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脊椎麻醉用硬膜外检查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制电路板110在横向、纵向和高度的大小分别小于20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脊椎麻醉用硬膜外检测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膜外检查点的主体(100)上装配有把手(500)而使进行手术的人便于握住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脊椎麻醉用硬膜外检查点,其特征在于,
根据由所述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输出的信号发出选自红色和绿色中的某一个颜色的硬膜压力显示部(5000)是使用从LED或LCD中选择的某一个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脊椎麻醉用硬膜外检查点,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硬膜压力锁存部(4000)输出的信号显示脊椎麻醉用针(300)是否位于硬膜外间隙的硬膜压力显示部(5000)是利用蜂鸣器发出声音。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脊椎麻醉用硬膜外检查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脊椎麻醉用针(300)从硬膜外穿刺针或脊椎穿刺针中选择某一个。
CN201680041338.9A 2015-07-13 2016-07-12 硬膜外检查点 Pending CN1082899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98844A KR101559740B1 (ko) 2015-07-13 2015-07-13 에피 체크 포인트
KR10-2015-0098844 2015-07-13
PCT/KR2016/007578 WO2017010795A1 (ko) 2015-07-13 2016-07-12 에피 체크 포인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9997A true CN108289997A (zh) 2018-07-17

Family

ID=54357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1338.9A Pending CN108289997A (zh) 2015-07-13 2016-07-12 硬膜外检查点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559740B1 (zh)
CN (1) CN108289997A (zh)
WO (1) WO20170107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59740B1 (ko) * 2015-07-13 2015-10-15 최형찬 에피 체크 포인트
KR101639641B1 (ko) 2016-04-25 2016-07-14 유한회사 삼성산업경제연구소 경막외공간 인지 탐지장치
KR102113011B1 (ko) * 2019-08-29 2020-05-20 최형찬 에피 체크 포인트
KR102372920B1 (ko) * 2020-10-29 2022-03-11 유태원 가열기능이 구비되는 경막외 카테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7846A (en) * 1994-02-18 1996-05-21 Caggiani; Carlos A. Electronic vacuum sensor
WO2008036890A1 (en) * 2006-09-22 2008-03-27 The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Inc. Method and device to identify the impedance of tissues and other materials
US20090131832A1 (en) * 2007-11-20 2009-05-21 Innovamedica S.A.P.I. De C.V. Electronic Syringe with Safety System for Spinal Injection
US20100069851A1 (en) * 2008-09-17 2010-03-18 Mobitech Regenerative Medicin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ssure Detection
CN104114104A (zh) * 2011-12-08 2014-10-22 华盛顿大学商业中心 超声探针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19594A1 (de) * 2002-05-02 2003-11-13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Verfahren zur transkutanen Katheterführung
US8814807B2 (en) 2009-08-19 2014-08-26 Mirador Biomedical Spinal canal access and probe positioning, devices and methods
KR101559740B1 (ko) * 2015-07-13 2015-10-15 최형찬 에피 체크 포인트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7846A (en) * 1994-02-18 1996-05-21 Caggiani; Carlos A. Electronic vacuum sensor
WO2008036890A1 (en) * 2006-09-22 2008-03-27 The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Inc. Method and device to identify the impedance of tissues and other materials
US20090131832A1 (en) * 2007-11-20 2009-05-21 Innovamedica S.A.P.I. De C.V. Electronic Syringe with Safety System for Spinal Injection
US20100069851A1 (en) * 2008-09-17 2010-03-18 Mobitech Regenerative Medicin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ssure Detection
CN104114104A (zh) * 2011-12-08 2014-10-22 华盛顿大学商业中心 超声探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59740B1 (ko) 2015-10-15
WO2017010795A1 (ko) 2017-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8310B (zh) 硬膜外空间识别探测装置
US8814807B2 (en) Spinal canal access and probe positioning, devices and methods
US9888881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acilitating access to target anatomical sites or environments
ES2706993T3 (es) Infusión de fármacos con detección de presión y flujo no continuo con identificación de espacios anatómicos llenos de fluido e inyección en los mismos
CN108289997A (zh) 硬膜外检查点
US20160296171A1 (en) A patient monitoring system
US20090131832A1 (en) Electronic Syringe with Safety System for Spinal Injection
EP0438863A1 (en) Endotracheal tube electrode
US20150342521A1 (en) Surgical apparatus and system
JP2004242936A (ja) 穿刺針
TW201617035A (zh) 一種使用壓力偵測醫療用針定位的裝置
US2017018169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transitional monitoring along sedation continuum
US20110144527A1 (en) Artificial Airway with Integrated Core Temperature Monitor
US20120172749A1 (en) Laryngeal Mask Airway (LMA) with Integrated Core Temperature Monitor and Display
KR20220075229A (ko) 혈관 삽입용 프로브의 위치를 파악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20190321072A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to guide placement of needles within the body
CN206261638U (zh) 一种显示电阻大小的钉道建立实时监测装置
US11944421B2 (en) Medical needle
US20220338752A1 (en) Intraosseous Catheter Placement Confirm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11517262B2 (en) Monitor equipment
ES2920809T3 (es) Dispositivo sensor para detectar al menos un analito en un líquido corporal de un usuario
JP2001161653A (ja) 疾病診断装置及び疾病診断方法
US20160106359A1 (en) Sphincter test catheter
JP2001231858A (ja) 医療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