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9005A - 信令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令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9005A
CN108289005A CN201710014261.2A CN201710014261A CN108289005A CN 108289005 A CN108289005 A CN 108289005A CN 201710014261 A CN201710014261 A CN 201710014261A CN 108289005 A CN108289005 A CN 1082890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ing
class
communication node
channel
class sign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142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89005B (zh
Inventor
高波
李儒岳
鲁照华
袁弋非
王欣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71001426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89005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686643.6A priority patent/CN11347250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20347 priority patent/WO2018127028A1/zh
Priority to KR1020197023533A priority patent/KR20190111995A/ko
Priority to EP17890537.8A priority patent/EP3567764A4/en
Publication of CN108289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9005A/zh
Priority to US16/505,704 priority patent/US1127724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890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9005B/zh
Priority to US17/654,750 priority patent/US20220271891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令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该信令发送方法包括: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生成第一类信令,其中,第一类信令携带有N个集合;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一类信令,其中,第一类信令用于通知第二通信节点根据N个集合进行波束指示。通过本发明,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波束指示和波束管理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信令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令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超宽带宽的高频段(即毫米波通信),成为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重要方向,吸引了全球的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目光。特别是,在当下日益拥塞的频谱资源和物理网大量接入时,毫米波的优势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在很多标准组织,例如IEEE、3GPP都开始展开相应的标准化工作。例如,在3GPP标准组,高频段通信凭借着其大带宽的显著优势将会成为5G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简称为New RAT)的重要创新点。然而,高频段通信也面临着链路衰减的挑战,具体而言,包括传播路径损失大、空气吸收(尤其是氧气)更大、雨衰影响较重等。面对这些挑战,高频段通信系统可以利用高频段波长较短和易于天线集成等特点,通过多天线阵列和波束赋形方案来获取高天线增益和对抗信号传输损耗,进而以确保链路余量和提升通信鲁棒性。
在天线权重(也称为,预编码、波束)训练过程中,高频段发端发送训练导频,接端接收信道并执行信道估计。然后,高频段接收端需要向训练发端反馈信道状态信息,便于实现收发端从可选的收发端天线权重对中,找到可以用于多路数据传输所需要的多组收发端天线权重对,提升整体的频谱效率。
现有毫米波通信系统中,波束指示是基于发送波束的序号,进而辅助接收端波束训练。但是,由于用户的移动和信道的变化,和基站端会有多种信号(例如RS for UEmobility,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s Signal,简称为CSI-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s Signal,简称为DMRS))同时支持波束训练,发送波束序号需要不断的更新和替换,维护变的非常繁琐。特别是,在于面向多路径下的波束维护和波束指示下,显式全局的波束序号变得越发难以实现。对于上述技术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令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相关技术中波束指示和波束管理复杂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令发送方法,包括: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生成第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一类信令携带有所述N个集合;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一类信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N个集合进行波束指示。
可选地,所述参考信号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序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索引,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索引包括参考信号显式索引或者参考信号隐式索引。
可选地,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相同,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满足预定约束。
可选地,所述信道特性包括以下之一:准共址QCL,准共波束,接收信号功率,水平发送方位角,垂直发送方位角,水平接收方位角,垂直接收方位角,平均到达时间,簇到达时间,时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频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空间相关系数。
可选地,所述波束包括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信令还用于通知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N个集合进行以下至少之一操作: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传输节点,其中,所述传输节点包括服务传输节点和/或干扰服务节点;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小区,其中,所述的小区包括服务小区和/或干扰小区。
可选地,所述N个集合包括:数据集合和/或干扰集合。
可选地,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一类信令之后,还包括: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携带有所述重配置的N个集合。
可选地,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包括至少之一:向所述N个集合中添加集合;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更新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可选地,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二类信令之后,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三类信令携带有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四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三类信令携带有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根据预定规则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其中,Q个集合和Y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Q,Y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所述预定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多个集合序号在约束范围内,或者满足特定函数关系;多个集合的反馈或者告知时间在约束范围内;配置第一类集合时,第二类集合通过默认或者预定义与所述的第一类集合资源类型关联。
可选地,所述关联集合的元素满足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所述关联集合的相关操作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去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二类信令之后,还包括:激活或者去激活K个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五类信令,所述第五类信令携带有所述K个集合,其中,所述K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K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解调集合;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去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解调集合;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五类信令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将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可选地,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五类信令之后,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六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编号的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七类信令,其中,第七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的编号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所述编号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进行传输: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显式输出编号值,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和显式输出相关数值的联合编码。
可选地,所述第六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所述第七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所述时频码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和所述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频码资源;控制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数据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可选地,所述第六类信令指示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以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从所述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所述第七类信令指示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从所述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所述第六类信令或者第七类信令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指示预定集合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干扰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可选地,在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八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八类信令携带有配置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九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九类信令用于指示配置信道特性要求集合。
可选地,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在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十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类信令携带有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一类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
可选地,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所述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中的元素。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三类信令和所述第四类信令配置为第一类集合,所述第五类信令和所述第六类信令配置为第二类集合,其中所述第二类集合为所述第一集合的子集;
所述第七类信令和所述第八类信令从所述第二类集合中选择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或者,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或者,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所述信道特性要求是硬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或者是软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令接收方法,包括: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一类信令携带有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根据所述N个集合进行波束指示。
可选地,所述参考信号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序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索引,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索引包括参考信号显式索引或者参考信号隐式索引。
可选地,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相同,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满足预定约束。
可选地,所述信道特性包括以下之一:准共址QCL,准共波束,接收信号功率,水平发送方位角,垂直发送方位角,水平接收方位角,垂直接收方位角,平均到达时间,簇到达时间,时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频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空间相关系数。
可选地,所述波束包括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
可选地,所述N个集合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指示传输节点,其中,所述传输节点包括服务传输节点和/或干扰服务节点;指示小区,其中,所述的小区包括服务小区和/或干扰小区。
可选地,所述N个集合包括:数据集合和/或干扰集合。
可选地,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后,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携带有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的集合。
可选地,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后,还包括: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所述第三类信令携带有所述重配置的N个集合。
可选地,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包括至少之一:向所述N个集合中添加集合;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更新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可选地,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之后,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四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四类信令携带有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五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五类信令携带有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根据预定规则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其中,Q个集合和Y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Q,Y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所述预定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多个集合序号在约束范围内,或者满足特定函数关系;多个集合的反馈或者告知时间在约束范围内;配置第一类集合时,第二类集合通过默认或者预定义与所述的第一类集合资源类型关联。
可选地,所述关联集合的元素满足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所述关联集合的相关操作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去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之后,还包括:激活或者去激活K个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所述第六类信令携带有所述K个集合,其中,所述K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K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解调集合;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去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解调集合;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将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可选地,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之后,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七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七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编号的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八类信令,其中,第八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的编号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所述编号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进行传输: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显式输出编号值,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和显式输出相关数值的联合编码。
可选地,所述第七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所述第八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所述时频码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和所述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频码资源;控制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数据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可选地,所述第七类信令指示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以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从所述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所述第八类信令指示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从所述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所述第七类信令或者第八类信令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指示预定集合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干扰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可选地,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九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九类信令携带有配置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类信令用于指示配置信道特性要求集合。
可选地,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十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一类信令携带有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二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二类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
可选地,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所述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中的元素。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三类信令和所述第四类信令配置为第一类集合,所述第五类信令和所述第六类信令配置为第二类集合,其中所述第二类集合为所述第一集合的子集;所述第七类信令和所述第八类信令从所述第二类集合中选择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或者,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或者,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所述信道特性要求是硬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或者是软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令发送装置,包括: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一类信令携带有所述N个集合;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一类信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N个集合进行波束指示。
可选地,所述参考信号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序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索引,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索引包括参考信号显式索引或者参考信号隐式索引。
可选地,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相同,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满足预定约束。
可选地,所述信道特性包括以下之一:准共址QCL,准共波束,接收信号功率,水平发送方位角,垂直发送方位角,水平接收方位角,垂直接收方位角,平均到达时间,簇到达时间,时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频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空间相关系数。
可选地,所述波束包括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信令还用于通知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N个集合进行以下至少之一操作: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传输节点,其中,所述传输节点包括服务传输节点和/或干扰服务节点;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小区,其中,所述的小区包括服务小区和/或干扰小区。
可选地,所述N个集合包括:数据集合和/或干扰集合。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一类信令之后,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携带有所述重配置的N个集合。
可选地,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包括至少之一:向所述N个集合中添加集合;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更新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一类信令之后,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三类信令携带有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四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三类信令携带有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根据预定规则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其中,Q个集合和Y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Q,Y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所述预定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多个集合序号在约束范围内,或者满足特定函数关系;多个集合的反馈或者告知时间在约束范围内;配置第一类集合时,第二类集合通过默认或者预定义与所述的第一类集合资源类型关联。
可选地,所述关联集合的元素满足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所述关联集合的相关操作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去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二类信令之后,激活或者去激活K个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五类信令,所述第五类信令携带有所述K个集合,其中,所述K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K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解调集合;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去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解调集合;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五类信令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将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五类信令之后,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六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编号的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七类信令,其中,第七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的编号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所述编号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进行传输: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显式输出编号值,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和显式输出相关数值的联合编码。
可选地,所述第六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所述第七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所述时频码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和所述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频码资源;控制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数据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可选地,所述第六类信令指示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以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从所述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所述第七类信令指示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从所述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所述第六类信令或者第七类信令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指示预定集合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干扰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可选地,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之前,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八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八类信令携带有配置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九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九类信令用于指示配置信道特性要求集合。
可选地,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之前,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十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类信令携带有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一类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
可选地,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所述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中的元素。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三类信令和所述第四类信令配置为第一类集合,所述第五类信令和所述第六类信令配置为第二类集合,其中所述第二类集合为所述第一集合的子集;所述第七类信令和所述第八类信令从所述第二类集合中选择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或者,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或者,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所述信道特性要求是硬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或者是软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信令接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一类信令携带有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指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个集合进行波束指示。
可选地,所述参考信号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序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索引,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索引包括参考信号显式索引或者参考信号隐式索引。
可选地,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相同,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满足预定约束。
可选地,所述信道特性包括以下之一:准共址QCL,准共波束,接收信号功率,水平发送方位角,垂直发送方位角,水平接收方位角,垂直接收方位角,平均到达时间,簇到达时间,时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频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空间相关系数。
可选地,所述波束包括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
可选地,所述N个集合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指示传输节点,其中,所述传输节点包括服务传输节点和/或干扰服务节点;指示小区,其中,所述的小区包括服务小区和/或干扰小区。
可选地,所述N个集合包括:数据集合和/或干扰集合。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后,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携带有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的集合。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后,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所述第三类信令携带有所述重配置的N个集合。
可选地,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包括至少之一:向所述N个集合中添加集合;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更新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之后,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四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四类信令携带有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五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五类信令携带有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根据预定规则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其中,Q个集合和Y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Q,Y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所述预定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多个集合序号在约束范围内,或者满足特定函数关系;多个集合的反馈或者告知时间在约束范围内;配置第一类集合时,第二类集合通过默认或者预定义与所述的第一类集合资源类型关联。
可选地,所述关联集合的元素满足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所述关联集合的相关操作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去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之后,激活或者去激活K个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所述第六类信令携带有所述K个集合,其中,所述K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K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解调集合;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去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解调集合;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之前,将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之后,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七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七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编号的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八类信令,其中,第八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的编号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所述编号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进行传输: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显式输出编号值,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和显式输出相关数值的联合编码。
可选地,所述第七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所述第八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所述时频码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和所述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频码资源;控制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数据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可选地,所述第七类信令指示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以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从所述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所述第八类信令指示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从所述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所述第七类信令或者第八类信令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指示预定集合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干扰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九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九类信令携带有配置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类信令用于指示配置信道特性要求集合。
可选地,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十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一类信令携带有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二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二类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
可选地,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所述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中的元素。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三类信令和所述第四类信令配置为第一类集合,所述第五类信令和所述第六类信令配置为第二类集合,其中所述第二类集合为所述第一集合的子集;所述第七类信令和所述第八类信令从所述第二类集合中选择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或者,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或者,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所述信道特性要求是硬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或者是软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生成第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一类信令携带有所述N个集合;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一类信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N个集合进行波束指示。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参考信号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序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索引,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索引包括参考信号显式索引或者参考信号隐式索引。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相同,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满足预定约束。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信道特性包括以下之一:准共址QCL,准共波束,接收信号功率,水平发送方位角,垂直发送方位角,水平接收方位角,垂直接收方位角,平均到达时间,簇到达时间,时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频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空间相关系数。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波束包括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第一类信令还用于通知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N个集合进行以下至少之一操作: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传输节点,其中,所述传输节点包括服务传输节点和/或干扰服务节点;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小区,其中,所述的小区包括服务小区和/或干扰小区。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N个集合包括:数据集合和/或干扰集合。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一类信令之后,还包括: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携带有所述重配置的N个集合。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包括至少之一:向所述N个集合中添加集合;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更新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二类信令之后,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三类信令携带有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四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三类信令携带有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根据预定规则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其中,Q个集合和Y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Q,Y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预定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多个集合序号在约束范围内,或者满足特定函数关系;多个集合的反馈或者告知时间在约束范围内;配置第一类集合时,第二类集合通过默认或者预定义与所述的第一类集合资源类型关联。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关联集合的元素满足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关联集合的相关操作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去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二类信令之后,还包括:激活或者去激活K个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五类信令,所述第五类信令携带有所述K个集合,其中,所述K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K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解调集合;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去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解调集合;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五类信令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将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五类信令之后,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六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编号的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七类信令,其中,第七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的编号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编号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进行传输: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显式输出编号值,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和显式输出相关数值的联合编码。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第六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第七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时频码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和所述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频码资源;控制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数据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第六类信令指示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以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从所述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第七类信令指示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从所述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第六类信令或者第七类信令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指示预定集合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干扰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八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八类信令携带有配置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九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九类信令用于指示配置信道特性要求集合。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十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类信令携带有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一类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所述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中的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第一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三类信令和所述第四类信令配置为第一类集合,所述第五类信令和所述第六类信令配置为第二类集合,其中所述第二类集合为所述第一集合的子集;
所述第七类信令和所述第八类信令从所述第二类集合中选择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或者,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或者,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信道特性要求是硬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或者是软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一类信令携带有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根据所述N个集合进行波束指示。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参考信号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序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索引,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索引包括参考信号显式索引或者参考信号隐式索引。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相同,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满足预定约束。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信道特性包括以下之一:准共址QCL,准共波束,接收信号功率,水平发送方位角,垂直发送方位角,水平接收方位角,垂直接收方位角,平均到达时间,簇到达时间,时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频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空间相关系数。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波束包括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N个集合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指示传输节点,其中,所述传输节点包括服务传输节点和/或干扰服务节点;指示小区,其中,所述的小区包括服务小区和/或干扰小区。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N个集合包括:数据集合和/或干扰集合。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后,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携带有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的集合。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后,还包括: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所述第三类信令携带有所述重配置的N个集合。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包括至少之一:向所述N个集合中添加集合;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更新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之后,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四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四类信令携带有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五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五类信令携带有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根据预定规则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其中,Q个集合和Y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Q,Y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预定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多个集合序号在约束范围内,或者满足特定函数关系;多个集合的反馈或者告知时间在约束范围内;配置第一类集合时,第二类集合通过默认或者预定义与所述的第一类集合资源类型关联。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关联集合的元素满足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关联集合的相关操作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去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之后,还包括:激活或者去激活K个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所述第六类信令携带有所述K个集合,其中,所述K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K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解调集合;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去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解调集合;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将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之后,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七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七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编号的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八类信令,其中,第八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的编号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编号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进行传输: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显式输出编号值,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和显式输出相关数值的联合编码。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第七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第八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时频码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和所述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频码资源;控制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数据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第七类信令指示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以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从所述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第八类信令指示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从所述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第七类信令或者第八类信令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指示预定集合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干扰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九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九类信令携带有配置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类信令用于指示配置信道特性要求集合。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十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一类信令携带有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二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二类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所述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中的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第一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三类信令和所述第四类信令配置为第一类集合,所述第五类信令和所述第六类信令配置为第二类集合,其中所述第二类集合为所述第一集合的子集;所述第七类信令和所述第八类信令从所述第二类集合中选择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或者,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或者,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信道特性要求是硬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或者是软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
通过本发明,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生成第一类信令,其中,第一类信令携带有N个集合;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一类信令,其中,第一类信令用于通知第二通信节点根据N个集合进行波束指示。由于将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了N个集合,使得第二通信节点可以根据配置的集合进行波束指示和管理,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波束指示和波束管理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令发送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令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令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面向的混合预编码(混合模拟数字波束赋型)收发机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对波束扫描的测量结果报告的示意图一;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对波束扫描的测量结果报告的示意图二;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面向信道特性的资源集合的创建和关联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资源集合指示下的波束扫描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TRP配置服从信道特性的资源集合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TRP配置资源集合下的资源指示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TRP配置资源集合下的资源激活并指示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E配置服从信道特性的资源集合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UE配置资源集合下的一种资源激活并指示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UE配置资源集合下的另一种资源激活并指示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TRP和UE联合配置服从信道特性的资源集合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TRP和UE联合配置资源集合下的资源指示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TRP和UE联合配置资源集合下的资源激活并指示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TRP和UE联合配置资源集合下的资源去激活的示意图一;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TRP和UE联合配置资源集合下的资源去激活的示意图二;
图2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层信道特性要求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令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令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令发送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10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令发送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上述移动终端的信令发送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令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步骤S204,生成第一类信令,其中,第一类信令携带有N个集合;
步骤S206,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一类信令,其中,第一类信令用于通知第二通信节点根据N个集合进行波束指示。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将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了N个集合,使得第二通信节点可以根据配置的集合进行波束指示和管理,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波束指示和波束管理复杂的问题。
可选地,参考信号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序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索引,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其中,参考信号索引包括参考信号显式索引或者参考信号隐式索引。
例如,参考信号索引包括时频码资源位置或配置。
可选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相同,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满足预定约束。
例如,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也可以基本相同,又例如,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满足一定的范围或者满足一定的差值。
可选地,信道特性包括以下之一:准共址QCL,准共波束,接收信号功率,水平发送方位角,垂直发送方位角,水平接收方位角,垂直接收方位角,平均到达时间,簇到达时间,时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频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空间相关系数以及射频和基带电路的特征,包括天线阵子特征,天线摆放,以及基带时偏,频偏和相位噪声。
可选地,波束包括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
可选地,第一类信令还用于通知第二通信节点根据N个集合进行以下至少之一操作:指示第二通信节点的传输节点,其中,传输节点包括服务传输节点和/或干扰服务节点;指示第二通信节点的小区,其中,的小区包括服务小区和/或干扰小区。
可选地,N个集合包括:数据集合和/或干扰集合。
可选地,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一类信令之后,还包括:重配置N个集合;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二类信令,第二类信令携带有重配置的N个集合。
可选地,重配置N个集合包括至少之一:向N个集合中添加集合;删除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更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删除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可选地,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二类信令之后,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其中,第三类信令携带有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四类信令,其中,第三类信令携带有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根据预定规则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其中,Q个集合和Y个集合属于N个集合和/或重置的N个集合,Q,Y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例如,上述预定规则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多个集合序号在约束范围内,或者满足特定函数关系;多个集合的反馈或者告知时间在约束范围内;配置第一类集合时,第二类集合通过默认或者预定义与所述的第一类资源类型关联。
可选地,关联集合的元素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关联集合的相关操作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去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中的元素。
例如,所述的关联集合的相关操作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则激活其他关键集合中的全部或部分集合;去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则去激活其他关联集合的全部或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则也表示指示了其他关联集合中的全部或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中的元素,则也表示指示了其他关联集合中的全部或部分集合,或者也表示指示了其他管理集合中的全部或者部分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二类信令之后,还包括:激活或者去激活K个集合;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五类信令,第五类信令携带有K个集合,其中,K个集合属于N个集合和/或重置的N个集合,K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激活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激活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激活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解调集合;激活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去激活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去激活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去激活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解调集合;去激活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五类信令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将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可选地,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五类信令之后,还包括: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其中,第六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编号的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七类信令,其中,第七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的编号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编号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进行传输:承载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显式输出编号值,承载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和显式输出相关数值的联合编码。
可选地,第六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第七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时频码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和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频码资源;控制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数据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可选地,第六类信令指示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以便第二通信节点从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第七类信令指示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从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第六类信令或者第七类信令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指示预定集合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干扰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可选地,在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八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八类信令携带有配置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九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九类信令用于指示配置信道特性要求集合。
可选地,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在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十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类信令携带有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一类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
可选地,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所述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中的元素。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三类信令和所述第四类信令配置为第一类集合,所述第五类信令和所述第六类信令配置为第二类集合,其中所述第二类集合为所述第一集合的子集;
所述第七类信令和所述第八类信令从所述第二类集合中选择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或者,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或者,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所述信道特性要求是硬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或者是软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硬判定和软判定体现满足信道特性的程度,包括完全满足信道特性要求和部分满足信道特性要求。具体而言,硬判定输出满足信道特性要求,或者不满足信道特性要求;而软判定输出满足信道特性的情况,例如以空间相关性作为信道特性要求的指标,而输出空间相关性的量化或者未量化的数值(可选范围从0到1,0为完全不相关,1为完全相关)作为软判定的输出,例如0.1,或者以大于0.9的门限为完全满足信道特性要求,而满足小于等于0.9的门限并且大于0.5的门限为部分满足信道特性要求,小于0.5的门限为不满足信道特性要求。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令接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其中,第一类信令携带有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步骤S304,根据N个集合进行波束指示。
可选地,参考信号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序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索引,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其中,参考信号索引包括参考信号显式索引或者参考信号隐式索引。
例如,参考信号索引包括时频码资源位置或配置。
可选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相同,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满足预定约束。
例如,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也可以基本相同,又例如,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满足一定的范围或者满足一定的差值。
可选地,信道特性包括以下之一:准共址QCL,准共波束,接收信号功率,水平发送方位角,垂直发送方位角,水平接收方位角,垂直接收方位角,平均到达时间,簇到达时间,时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频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空间相关系数以及射频和基带电路的特征,包括天线阵子特征,天线摆放,以及基带时偏,频偏和相位噪声。
可选地,波束包括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
可选地,N个集合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指示传输节点,其中,传输节点包括服务传输节点和/或干扰服务节点;指示小区,其中,的小区包括服务小区和/或干扰小区。
可选地,N个集合包括:数据集合和/或干扰集合。
可选地,在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后,还包括: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二类信令,第二类信令携带有重配置N个集合的集合。
可选地,在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后,还包括:重配置N个集合;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第三类信令携带有重配置的N个集合。
可选地,重配置N个集合包括至少之一:向N个集合中添加集合;删除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更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删除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可选地,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之后,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四类信令,其中,第四类信令携带有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五类信令,其中,第五类信令携带有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根据预定规则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其中,Q个集合和Y个集合属于N个集合和/或重置的N个集合,Q,Y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例如,上述预定规则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多个集合序号在约束范围内,或者满足特定函数关系;多个集合的反馈或者告知时间在约束范围内;配置第一类集合时,第二类集合通过默认或者预定义与所述的第一类资源类型关联。
可选地,关联集合的元素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关联集合的相关操作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去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中的元素。
例如,所述的关联集合的相关操作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则激活其他关键集合中的全部或部分集合;去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则去激活其他关联集合的全部或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则也表示指示了其他关联集合中的全部或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中的元素,则也表示指示了其他关联集合中的全部或部分集合,或者也表示指示了其他管理集合中的全部或者部分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之后,还包括:激活或者去激活K个集合;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第六类信令携带有K个集合,其中,K个集合属于N个集合和/或重置的N个集合,K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激活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激活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激活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解调集合;激活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去激活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去激活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去激活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解调集合;去激活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将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可选地,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之后,还包括: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七类信令,其中,第七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编号的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八类信令,其中,第八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的编号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编号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进行传输:承载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显式输出编号值,承载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和显式输出相关数值的联合编码。
可选地,第七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第八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时频码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和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频码资源;控制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数据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可选地,第七类信令指示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以便第二通信节点从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第八类信令指示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从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第七类信令或者第八类信令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指示预定集合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干扰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可选地,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九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九类信令携带有配置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类信令用于指示配置信道特性要求集合。
可选地,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十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一类信令携带有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二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二类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
可选地,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所述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中的元素。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三类信令和所述第四类信令配置为第一类集合,所述第五类信令和所述第六类信令配置为第二类集合,其中所述第二类集合为所述第一集合的子集;所述第七类信令和所述第八类信令从所述第二类集合中选择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或者,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或者,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所述信道特性要求是硬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或者是软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硬判定和软判定体现满足信道特性的程度,包括完全满足信道特性要求和部分满足信道特性要求。
例如,所述的参考信号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小区参考信号(C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波束管理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信道状态信息干扰测量信号(CSI-IM),解调参考信号(DMRS),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相位追踪参考信号(PT-RS),移动相关参考信号,波束参考信号(BRS),波束细化参考信号(BRRS)。
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频段5G移动通信或毫米波通信场景下的参考信号或天线端口的信道特性配置实现方法及装置,将参考信号和/或参考信号的时频码资源索引和/或天线端口配置成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合,其中所述资源集合中的元素满足信道特性要求,例如准共址QCL关系。而后,通过多层的架构,对于资源集合进行维护,更新和指示,进而实现波束指示和管理。上述实施例,一方面不存在全局性的波束序号指示,可以灵活的扩充或者修订相同参考信号下的天线端口或者不同参考信号下的波束关联;另一方面,基于共享信道特性下的集合,可以利于收发机系统灵活的获得分集和复用增益。
下面对上述实施例中出现的术语进行详细的说明。
所述信道特征,即包括物理传播信道特征,例如水平发送方位角,垂直发送方位角,水平接收方位角,垂直接收方位角等,也包括射频和基带电路的特征,例如天线阵子特征(element pattern),天线摆放,以及基带时偏,频偏和相位噪声等;
所述波束可以为一种资源(例如发端预编码,收端预编码、天线端口,天线权重矢量,天线权重矩阵等),波束符号可以被替换为资源索引,因为波束可以与一些时频码资源进行传输上的绑定。波束也可以为一种传输(发送/接收)方式;所述的传输方式可以包括空分复用、频域/时域分集等。
所述的接收波束指示是指,发送端可以通过当前参考信号和天线端口与UE反馈报告的参考信号(或基准参考信号)和天线端口的准共址(QCL)假设来进行指示。
所述的接收波束是指,无需指示的接收端的波束,或者发送端可以通过当前参考信号和天线端口与UE反馈报告的参考信号(或基准参考信号)和天线端口的准共址(QCL)指示下的接收端的波束资源。
所述的准共址(QCL)涉及的信道参数至少包括,多普勒扩展,多普勒平移,时延拓展,平均时延和平均增益。
为了方便理解上述实施例,下面详细说明上述实施例可以应用的框架。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面向的混合预编码(混合模拟数字波束赋型)收发机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系统发送端和接收端配置多天线单元和多个射频链路。其中,每个射频链路与天线阵列单元的相互连接(不排斥部分连接场景),每个天线单元拥有一个数字键控移相器。通过各个天线单元上的信号加载不同相移量的办法,高频段系统实现模拟端的波束赋形(Beamforming)。具体而言,在混合波束赋形收发机中,存在多条射频信号流。每条信号流通过数字键控移相器AWV加载,从多天线单元发送到高频段物理传播信道;在接收端,由多天线单元所接收到的射频信号流被加权合并成单一信号流,经过接收端射频解调,接收机最终获得多条接收信号流,并被数字基带采样和接收。因此,混合预编码(混合模拟数字波束赋型)收发机可以同时产生指向多个方向的射频波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可以为用户终端UE,下面以第二通信节点为用户终端UE进行说明。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对波束扫描的测量结果报告的示意图一,如图5所示,在波束训练时,传输参考点(Transmission Reference Point,简称为TRP)和UE会扫描可选的波束集合,包括发端单独扫描,收端单独扫描和收发端联合扫描这三类。如图5所述,通过发送波束管理相关的CSI-RS端口/波束序号下的参考信号,接收端UE通过扫描接收波束资源池中的接收波束进行接收。根据测量结果,UE上传反馈波束组合信息。根据图5所述,UE端将共享相同接收波束的发送波束进行了分组,指示TRP的CSI-RS端口或者波束序号之间的共享信道特性(例如QCL),以帮助TRP建立收发波束的联系,包括基于分组信息的接收波束指示。其中,TRP可以对于UE反馈信息的类型,以及如何进行共享信道信息的发送波束划分准则,进行告知UE;或者UE上报共享信道信息的发送波束划分准则。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对波束扫描的测量结果报告的示意图二,如图6所示,与图5所述的类型相似,但是UE端并没有对于将发端波束分组并基于分组进行反馈,而是对于所有的有效波束进行反馈,包括CSI信息,空间参数信息(包括AoA,空间相关性等)。TRP可以基于这些信息,将共享特定的信道特征的波束进行共位置假设(QCL)假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面向信道特性的资源集合的创建和关联示意图,如图7所示,根据UE反馈的CSI-RS端口或者波束序号的QCL假设的结果,或者TRP根据UE反馈的详细信道状态信息,TRP创建波束管理相关的CSI-RS端口/波束序号和下行CSI-RS端口和下行DMRS端口的服从信道特征约束假设(例如QCL)。即,TRP配置或者默认“波束管理相关的CSI-RS端口/波束序号”和DMRS和CSI-RS端口关联,并且将信息告知UE端。因此,对于单个UE,下行CSI-RS端口和DMRS端口可以具有不同的信道特征约束假设(例如QCL),用于控制或者数据传输阶段的波束指示。系统可以使用两个不同的收发波束对进行数据传输,如图7所示。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资源集合指示下的波束扫描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通过之前波束管理获得的已知波束相关信息,TRP和UE之间可以通过信道特性要求假设(例如QCL)进行下行接收波束的指示。基于此,为了波束细化、波束追踪等目的,TRP和UE可以进一步进行发送波束和接收波束的训练。此时,TRP通过信道特征约束假设(例如QCL)建立了关联信道特性的发端波束集合,用于发送波束扫描;同时,UE端可以基于信道特征约束假设(例如QCL)指示,“关联”用于接收波束扫描的UE接收波束集合。联合组合后,可以支持有信道特征约束假设(例如QCL)指示下的收发端的联合波束扫描。
下面以TRP配置信道特性集合,双层(配置+指示)或者三层(配置+激活+指示)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TRP配置服从信道特性的资源集合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根据UE端信道和波束相关信息的反馈,或者资源调度的需要,TRP可以通过RRC或MAC信令配置信道特性下的资源集合,UE通过ACK信息反馈是否已经成功接收。资源集合的个数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每个集合中可以包含相同的参考信号,也可能包含多种类型的参考信号。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TRP配置资源集合下的资源指示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对于TRP发送的波束管理相关的CSI-RS端口/波束序号集合,通过波束扫描,TRP端得到了UE反馈的相应的波束和信道状态信息结果。根据波束扫描结果,TRP通过关联,将配置服从与波束管理相关的CSI-RS端口信道特性的CSI-RS端口配置成4个集合。需要说明的,四个集合通过直接指示或者预定义的办法进行对于集合的编码,例如BCD码。然后,TRP发送MAC-CE或DCI信令指示编码‘00’给UE,表示CSI-RS端口集合1用于信道状态信息测量。需要说明的,因为与波束管理相关的CSI-RS端口/波束序号集合中的元素关联(例如QCL),进而实现了对于UE端接收波束的指示。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TRP配置资源集合下的资源激活并指示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与图10所述的方案相比,这里增加了激活的操作。因为需要考虑多种参考信号,多个发送波束的管理,以及时频资源对的调度等,基站端进行配置的特定的信道特征的资源集合可能很多,激活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灵活度。具体而言,TRP配置资源集合下的服从各自信道特性的CSI-RS端口集合,其中每个集合中都包含了波束管理相关的CSI-RS端口,进而表示了其他端口和与其共集合的端口都服从特定的信道特性要求(如QCL)。TRP向UE发送MAC-CE信令激活CSI-RS端口集合1和集合3,并且对于仅对于集合1和3进行编码。通过关联的方法,将各个CSI-RS集合中满足相同信道特性要求(如QCL)的DMRS端口集合尽快关联,此时被关联的DMRS端口集合也会默认被激活。最后,TRP向UE发送包括激活集合编号‘0’的DCI信令,指示CSI-RS端口集合1和DMRS端口结合a,分别用于随后的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和数据解调。
下面以UE配置信道特性集合,双层(配置+指示)或者三层(配置+激活+指示)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E配置服从信道特性的资源集合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根据信道和波束相关信息的测量结果,UE通过物理层上行信道(例如PUCCH、PUSCH)、RRC或MAC信令配置信道特性下的资源集合,TRP通过类似ACK信息反馈是否已经成功接收。资源集合的个数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每个集合中可以包含相同的参考信号,也可能包含多种类型的参考信号。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UE配置资源集合下的一种资源激活并指示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根据UE反馈的发送信道特性的资源集合信息,TRP和UE联合配置资源集合下的服从各自信道特性的CSI-RS端口集合。需要说明的,在两个集合中,可能部分端口相同,但有部分端口不同,这意味着对于各个集合满足特定的信道特性要求(如QCL),但是无法将两个集合合并成为一个满足公共特性的大集合。例如,集合1对于一个特定的接收端接收波束,集合2对应于另外一个接收端接收波束,但是部分TRP端口都可以使用这两种接收波束进行有效接收。然后,TRP向UE发送包含‘0’和‘1’编号的MAC-CE或者DCI信令,将DMRS端口a,b分别与激活CSI-RS端口集合1和集合2建立关联;TRP向UE发送包括激活集合编号‘1’的DCI信令,指示关联的DMRS端口结合b,用于随后的下行数据解调。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UE配置资源集合下的另一种资源激活并指示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根据UE配置服从信道特性的资源集合(如反馈QCL下的多个PSS/SSS/Mobility RS/CRS/CSI-RS的端口集合),TRP通过RRC信令来配置资源集合下的服从各自信道特性的CSI-RS端口集合。TRP向UE发送MAC-CE信令激活CSI-RS端口集合1和集合3,然后TRP向UE发送包含‘0’和‘1’编号的MAC-CE或者DCI信令,关联SRS端口a,b分别与激活CSI-RS端口集合1和集合3;然后,需要对于所有被集合的集合进行重新编码(例如BCD),TRP向UE发送包括激活集合编号‘11’的DCI信令,指示SRS端口结合b,用于随后的上行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包括支持上行的波束扫描。
下面以TRP+UE联合配置信道特性集合,双层(配置+指示)或者三层(配置+激活+指示)为例进行说明。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TRP和UE联合配置服从信道特性的资源集合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根据信道和波束相关信息的测量结果,UE通过物理层上行信道(例如PUCCH、PUSCH)、RRC或MAC信令配置信道特性下的资源集合,TRP通过类似ACK信息反馈是否已经成功接收。但是,TRP可以根据TRP端的自身波束发送能力、服务UE的数目和调度配置等,通过RRC或MAC信令配置信道特性下的资源集合,用于随后的调度和配置。可以认为,UE端提供了基本的参考信息(因为UE端可以看到UE端的一些自身特性(例如接收机特征、自身能力、到达角度)),但是用于随后操作和调度的是需要以TRP配置的资源集合为准。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TRP和UE联合配置资源集合下的资源指示的示意图,如图16所示,TRP基于UE反馈信息确认UE的配置,或者TRP基于此配置资源集合下的服从各自信道特性的CSI-RS端口集合,包括集合1和集合2,并被编码。其中TRP配置和确认的过程,通过RRC或者MAC-CE信令告知UE。TRP向UE发送包含‘0’和‘1’编号的MAC-CE或者DCI信令,关联SRS端口a,b分别与激活CSI-RS端口集合1和集合2,其中关联是通过默认或者预定义的方法实现的,即不需要显式信令。TRP向UE发送包括激活集合编号‘1’的DCI信令,指示关联的SRS端口结合b,用于随后的上行信道状态信息测量。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TRP和UE联合配置资源集合下的资源激活并指示的示意图,如图17所示,根据UE的反馈,通过RRC信令,TRP配置资源集合下的服从各自信道特性的CSI-RS+DMRS端口集合,即每个集合中包含服从信道特性要求(如QCL)的CSI-RS和DMRS端口。TRP向UE发送MAC-CE信令激活CSI-RS端口集合1和集合3,然后TRP向UE发送包含‘0’编号的MAC-CE或者DCI信令,指示集合0,用于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和数据解调。在经过一段时间后,TRP向UE发送包含‘0’编号的MAC-CE或者DCI信令,指示集合0中CSI-RS用于干扰测量(或者调整成CSI-IM用于干扰测量),DMRS依然用于数据解调。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TRP和UE联合配置资源集合下的资源去激活的示意图一,如图18所示,若已激活的端口集合,包括CSI-RS+DMRS端口;TRP向UE发送MAC-CE信令去激活端口集合2。因此,集合1依然保持激活状态,但是集合2去激活,DCI已经无法针对其进行指示。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TRP和UE联合配置资源集合下的资源去激活的示意图二,如图19所示,若已激活CSI-RS端口集合和SRS端口结合并且关联,这里意味着两种共享一些特定的信道特性的要求。TRP向UE发送MAC-CE信令去激活CSI-RS端口集合1,则CSI-RS端口集合1和SRS端口集合a一并去激活。
图2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层信道特性要求的配置的示意图,如图20所示,首先,基于波束扫描的结果,TRP对于信道特性要求进行归类,并且配置信道特性要求集合通过RRC信道告知UE。然后,根据调度的需要,TRP向UE通过MAC-CE或者RRC信令激活已配置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并对这些子集进行重新编码标示。在需要通过信道特性对于UE接收方式和、或接收方式进行指示时,通过MAC-CE或者RRC信令,配置天线端口集合(例如CSI-RS天线端口集合)服从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已经激活子集中的元素所表征的信道特性。
综上所述,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通信节点可以向第二发送节点发送指令,将参考信号和/或参考信号的时频码资源索引和/或天线端口配置成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合,其中所述资源集合中的元素满足信道特性要求,例如准共址QCL关系。而后,通过多层的架构,对于资源集合进行维护,更新和指示,进而实现波束指示和管理。该方案,一方面不存在全局性的波束序号指示,可以灵活的扩充或者修订相同参考信号下的天线端口或者不同参考信号下的波束关联;另一方面,基于共享信道特性下的集合,可以利于收发机系统灵活的获得分集和复用增益。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信令发送、接收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2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令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1所示,该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212,用于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生成模块214,连接至上述配置模块212,用于生成第一类信令,其中,第一类信令携带有N个集合;
发送模块216,连接至上述生成模块214,用于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一类信令,其中,第一类信令用于通知第二通信节点根据N个集合进行波束指示。
可选地,参考信号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序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索引,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其中,参考信号索引包括参考信号显式索引或者参考信号隐式索引。
可选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相同,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满足预定约束。
可选地,信道特性包括以下之一:准共址QCL,准共波束,接收信号功率,水平发送方位角,垂直发送方位角,水平接收方位角,垂直接收方位角,平均到达时间,簇到达时间,时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频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空间相关系数。
可选地,波束包括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
可选地,第一类信令还用于通知第二通信节点根据N个集合进行以下至少之一操作:指示第二通信节点的传输节点,其中,传输节点包括服务传输节点和/或干扰服务节点;指示第二通信节点的小区,其中,的小区包括服务小区和/或干扰小区。
可选地,N个集合包括:数据集合和/或干扰集合。
可选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一类信令之后,重配置N个集合;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二类信令,第二类信令携带有重配置的N个集合。
可选地,重配置N个集合包括至少之一:向N个集合中添加集合;删除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更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删除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可选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一类信令之后,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其中,第三类信令携带有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四类信令,其中,第三类信令携带有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根据预定规则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其中,Q个集合和Y个集合属于N个集合和/或重置的N个集合,Q,Y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预定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多个集合序号在约束范围内,或者满足特定函数关系;多个集合的反馈或者告知时间在约束范围内;配置第一类集合时,第二类集合通过默认或者预定义与的第一类集合资源类型关联。
可选地,关联集合的元素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关联集合的相关操作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去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二类信令之后,激活或者去激活K个集合;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五类信令,第五类信令携带有K个集合,其中,K个集合属于N个集合和/或重置的N个集合,K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激活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激活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激活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解调集合;激活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去激活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去激活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去激活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解调集合;去激活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五类信令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将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可选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五类信令之后,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其中,第六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编号的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七类信令,其中,第七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的编号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编号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进行传输:承载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显式输出编号值,承载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和显式输出相关数值的联合编码。
可选地,第六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第七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时频码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和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频码资源;控制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数据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可选地,第六类信令指示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以便第二通信节点从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第七类信令指示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从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第六类信令或者第七类信令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指示预定集合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干扰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可选地,配置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之前,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八类信令,其中,第八类信令携带有配置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或者,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九类信令,其中,第九类信令用于指示配置信道特性要求集合。
可选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配置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之前,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十类信令,其中,第十类信令携带有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或者,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一类信令,其中,第十一类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
可选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中的元素。
可选地,第一类信令,第二类信令,第三类信令和第四类信令配置为第一类集合,第五类信令和第六类信令配置为第二类集合,其中第二类集合为第一集合的子集;第七类信令和第八类信令从第二类集合中选择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或者,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或者,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所述信道特性要求是硬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或者是软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图2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令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2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222,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其中,第一类信令携带有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指示模块224,连接至上述接收模块222,用于根据N个集合进行波束指示。
可选地,参考信号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序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索引,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其中,参考信号索引包括参考信号显式索引或者参考信号隐式索引。
可选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相同,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满足预定约束。
可选地,信道特性包括以下之一:准共址QCL,准共波束,接收信号功率,水平发送方位角,垂直发送方位角,水平接收方位角,垂直接收方位角,平均到达时间,簇到达时间,时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频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空间相关系数。
可选地,波束包括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
可选地,N个集合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指示传输节点,其中,传输节点包括服务传输节点和/或干扰服务节点;指示小区,其中,的小区包括服务小区和/或干扰小区。
可选地,N个集合包括:数据集合和/或干扰集合。
可选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后,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二类信令,第二类信令携带有重配置N个集合的集合。
可选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后,重配置N个集合;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第三类信令携带有重配置的N个集合。
可选地,其特征在于,重配置N个集合包括至少之一:向N个集合中添加集合;删除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更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删除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可选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之后,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四类信令,其中,第四类信令携带有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五类信令,其中,第五类信令携带有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根据预定规则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其中,Q个集合和Y个集合属于N个集合和/或重置的N个集合,Q,Y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预定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多个集合序号在约束范围内,或者满足特定函数关系;多个集合的反馈或者告知时间在约束范围内;配置第一类集合时,第二类集合通过默认或者预定义与的第一类集合资源类型关联。
可选地,关联集合的元素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关联集合的相关操作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去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之后,激活或者去激活K个集合;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第六类信令携带有K个集合,其中,K个集合属于N个集合和/或重置的N个集合,K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激活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激活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激活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解调集合;激活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去激活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去激活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去激活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解调集合;去激活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之前,将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可选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之后,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七类信令,其中,第七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编号的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八类信令,其中,第八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的编号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编号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进行传输:承载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显式输出编号值,承载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和显式输出相关数值的联合编码。
可选地,第七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第八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时频码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和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频码资源;控制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数据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可选地,第七类信令指示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以便第二通信节点从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第八类信令指示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从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第七类信令或者第八类信令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指示预定集合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干扰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可选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前,还包括: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九类信令,其中,第九类信令携带有配置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或者,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类信令,其中,第十类信令用于指示配置信道特性要求集合。
可选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前,还包括: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十一类信令,其中,第十一类信令携带有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或者,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二类信令,其中,第十二类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
可选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中的元素。
可选地,第一类信令,第二类信令,第三类信令和第四类信令配置为第一类集合,第五类信令和第六类信令配置为第二类集合,其中第二类集合为第一集合的子集;第七类信令和第八类信令从第二类集合中选择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或者,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或者,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所述信道特性要求是硬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或者是软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S2,生成第一类信令,其中,第一类信令携带有N个集合;
S3,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一类信令,其中,第一类信令用于通知第二通信节点根据N个集合进行波束指示。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参考信号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序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索引,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其中,参考信号索引包括参考信号显式索引或者参考信号隐式索引。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预定信道特性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相同,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满足预定约束。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信道特性包括以下之一:准共址QCL,准共波束,接收信号功率,水平发送方位角,垂直发送方位角,水平接收方位角,垂直接收方位角,平均到达时间,簇到达时间,时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频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空间相关系数。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波束包括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第一类信令还用于通知第二通信节点根据N个集合进行以下至少之一操作:
指示第二通信节点的传输节点,其中,传输节点包括服务传输节点和/或干扰服务节点;
指示第二通信节点的小区,其中,的小区包括服务小区和/或干扰小区。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N个集合包括:数据集合和/或干扰集合。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一类信令之后,还包括:
重配置N个集合;
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二类信令,第二类信令携带有重配置的N个集合。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重配置N个集合包括至少之一:
向N个集合中添加集合;
删除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
更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删除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二类信令之后,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其中,第三类信令携带有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
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四类信令,其中,第三类信令携带有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
根据预定规则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
其中,Q个集合和Y个集合属于N个集合和/或重置的N个集合,Q,Y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预定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多个集合序号在约束范围内,或者满足特定函数关系;
多个集合的反馈或者告知时间在约束范围内;
配置第一类集合时,第二类集合通过默认或者预定义与的第一类集合资源类型关联。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关联集合的元素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关联集合的相关操作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
去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
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
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二类信令之后,还包括:
激活或者去激活K个集合;
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五类信令,第五类信令携带有K个集合,其中,K个集合属于N个集合和/或重置的N个集合,K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激活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激活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
激活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解调集合;
激活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去激活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去激活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
去激活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解调集合;
去激活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五类信令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将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
将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
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五类信令之后,还包括:
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其中,第六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编号的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
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七类信令,其中,第七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的编号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编号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进行传输:承载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显式输出编号值,承载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和显式输出相关数值的联合编码。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第六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第七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时频码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和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频码资源;
控制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数据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第六类信令指示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以便第二通信节点从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第七类信令指示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从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第六类信令或者第七类信令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指示预定集合作为信道测量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作为解调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信道测量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解调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在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之前,还包括:
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八类信令,其中,第八类信令携带有配置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
或者,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九类信令,其中,第九类信令用于指示配置信道特性要求集合。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在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之前,还包括:
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十类信令,其中,第十类信令携带有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
或者,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一类信令,其中,第十一类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中的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第一类信令,第二类信令,第三类信令和第四类信令配置为第一类集合,第五类信令和第六类信令配置为第二类集合,其中第二类集合为第一集合的子集;
第七类信令和第八类信令从第二类集合中选择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其中,第一类信令携带有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S2,根据N个集合进行波束指示。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参考信号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序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索引,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其中,参考信号索引包括参考信号显式索引或者参考信号隐式索引。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预定信道特性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相同,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满足预定约束。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信道特性包括以下之一:准共址QCL,准共波束,接收信号功率,水平发送方位角,垂直发送方位角,水平接收方位角,垂直接收方位角,平均到达时间,簇到达时间,时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频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空间相关系数。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波束包括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N个集合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指示传输节点,其中,传输节点包括服务传输节点和/或干扰服务节点;
指示小区,其中,的小区包括服务小区和/或干扰小区。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N个集合包括:数据集合和/或干扰集合。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在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后,还包括:
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二类信令,第二类信令携带有重配置N个集合的集合。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在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后,还包括:
重配置N个集合;
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第三类信令携带有重配置的N个集合。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重配置N个集合包括至少之一:
向N个集合中添加集合;
删除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
更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删除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之后,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四类信令,其中,第四类信令携带有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
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五类信令,其中,第五类信令携带有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
根据预定规则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
其中,Q个集合和Y个集合属于N个集合和/或重置的N个集合,Q,Y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预定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多个集合序号在约束范围内,或者满足特定函数关系;
多个集合的反馈或者告知时间在约束范围内;
配置第一类集合时,第二类集合通过默认或者预定义与的第一类集合资源类型关联。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关联集合的元素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关联集合的相关操作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
去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
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
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之后,还包括:
激活或者去激活K个集合;
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第六类信令携带有K个集合,其中,K个集合属于N个集合和/或重置的N个集合,K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激活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激活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
激活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解调集合;
激活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去激活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去激活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
去激活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解调集合;
去激活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将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
将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
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之后,还包括:
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七类信令,其中,第七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编号的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
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八类信令,其中,第八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的编号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编号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进行传输:承载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显式输出编号值,承载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和显式输出相关数值的联合编码。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第七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第八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时频码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和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频码资源;
控制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数据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第七类信令指示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以便第二通信节点从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第八类信令指示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从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第七类信令或者第八类信令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指示预定集合作为信道测量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作为解调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信道测量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解调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在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前,还包括:
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九类信令,其中,第九类信令携带有配置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
或者,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类信令,其中,第十类信令用于指示配置信道特性要求集合。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在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前,还包括:
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十一类信令,其中,第十一类信令携带有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
或者,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二类信令,其中,第十二类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中的元素。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第一类信令,第二类信令,第三类信令和第四类信令配置为第一类集合,第五类信令和第六类信令配置为第二类集合,其中第二类集合为第一集合的子集;
第七类信令和第八类信令从第二类集合中选择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生成第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一类信令携带有所述N个集合;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一类信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N个集合进行波束指示。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参考信号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序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索引,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索引包括参考信号显式索引或者参考信号隐式索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相同,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满足预定约束。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信道特性包括以下之一:准共址QCL,准共波束,接收信号功率,水平发送方位角,垂直发送方位角,水平接收方位角,垂直接收方位角,平均到达时间,簇到达时间,时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频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空间相关系数。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波束包括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第一类信令还用于通知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N个集合进行以下至少之一操作: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传输节点,其中,所述传输节点包括服务传输节点和/或干扰服务节点;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小区,其中,所述的小区包括服务小区和/或干扰小区。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N个集合包括:数据集合和/或干扰集合。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一类信令之后,还包括: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携带有所述重配置的N个集合。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包括至少之一:向所述N个集合中添加集合;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更新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二类信令之后,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三类信令携带有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四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三类信令携带有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根据预定规则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其中,Q个集合和Y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Q,Y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预定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多个集合序号在约束范围内,或者满足特定函数关系;多个集合的反馈或者告知时间在约束范围内;配置第一类集合时,第二类集合通过默认或者预定义与所述的第一类集合资源类型关联。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关联集合的元素满足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关联集合的相关操作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去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二类信令之后,还包括:激活或者去激活K个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五类信令,所述第五类信令携带有所述K个集合,其中,所述K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K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解调集合;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去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解调集合;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五类信令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将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五类信令之后,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六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编号的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七类信令,其中,第七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的编号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编号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进行传输: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显式输出编号值,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和显式输出相关数值的联合编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第六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第七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时频码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和所述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频码资源;控制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数据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第六类信令指示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以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从所述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第七类信令指示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从所述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第六类信令或者第七类信令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指示预定集合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干扰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在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八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八类信令携带有配置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九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九类信令用于指示配置信道特性要求集合。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在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十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类信令携带有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一类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所述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中的元素。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第一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三类信令和所述第四类信令配置为第一类集合,所述第五类信令和所述第六类信令配置为第二类集合,其中所述第二类集合为所述第一集合的子集;
所述第七类信令和所述第八类信令从所述第二类集合中选择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一类信令携带有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根据所述N个集合进行波束指示。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参考信号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序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索引,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索引包括参考信号显式索引或者参考信号隐式索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相同,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满足预定约束。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信道特性包括以下之一:准共址QCL,准共波束,接收信号功率,水平发送方位角,垂直发送方位角,水平接收方位角,垂直接收方位角,平均到达时间,簇到达时间,时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频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空间相关系数。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波束包括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N个集合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指示传输节点,其中,所述传输节点包括服务传输节点和/或干扰服务节点;指示小区,其中,所述的小区包括服务小区和/或干扰小区。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N个集合包括:数据集合和/或干扰集合。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后,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携带有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的集合。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后,还包括: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所述第三类信令携带有所述重配置的N个集合。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包括至少之一:向所述N个集合中添加集合;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更新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之后,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四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四类信令携带有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五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五类信令携带有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根据预定规则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其中,Q个集合和Y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Q,Y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预定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多个集合序号在约束范围内,或者满足特定函数关系;多个集合的反馈或者告知时间在约束范围内;配置第一类集合时,第二类集合通过默认或者预定义与所述的第一类集合资源类型关联。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关联集合的元素满足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关联集合的相关操作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去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之后,还包括:激活或者去激活K个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所述第六类信令携带有所述K个集合,其中,所述K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K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解调集合;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去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解调集合;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干扰集合。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将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之后,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七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七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编号的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八类信令,其中,第八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的编号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编号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进行传输: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显式输出编号值,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和显式输出相关数值的联合编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第七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第八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时频码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和所述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频码资源;控制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数据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第七类信令指示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以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从所述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第八类信令指示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从所述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第七类信令或者第八类信令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指示预定集合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作为干扰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信道测量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解调资源,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九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九类信令携带有配置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类信令用于指示配置信道特性要求集合。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元素。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十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一类信令携带有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二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二类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所述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中的元素。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所述第一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三类信令和所述第四类信令配置为第一类集合,所述第五类信令和所述第六类信令配置为第二类集合,其中所述第二类集合为所述第一集合的子集;所述第七类信令和所述第八类信令从所述第二类集合中选择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0)

1.一种信令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生成第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一类信令携带有所述N个集合;
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一类信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N个集合进行波束指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序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索引,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索引包括参考信号显式索引或者参考信号隐式索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相同,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满足预定约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特性包括以下之一:准共址QCL,准共波束,接收信号功率,水平发送方位角,垂直发送方位角,水平接收方位角,垂直接收方位角,平均到达时间,簇到达时间,时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频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空间相关系数,以及射频和基带电路的特征,包括天线阵子特征,天线摆放,以及基带时偏,频偏和相位噪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包括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信令还用于通知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N个集合进行以下至少之一操作:
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传输节点,其中,所述传输节点包括服务传输节点和/或干扰服务节点;
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小区,其中,所述的小区包括服务小区和/或干扰小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集合包括:数据集合和/或干扰集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一类信令之后,还包括:
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
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携带有所述重配置的N个集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包括至少之一:
向所述N个集合中添加集合;
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
更新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二类信令之后,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三类信令携带有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四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三类信令携带有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
根据预定规则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
其中,Q个集合和Y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Q,Y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多个集合序号在约束范围内,或者满足特定函数关系;
多个集合的反馈或者告知时间在约束范围内;
配置第一类集合时,第二类集合通过默认或者预定义与所述的第一类集合资源类型关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集合的元素满足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集合的相关操作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
去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
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
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中的元素。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二类信令之后,还包括:
激活或者去激活K个集合;
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五类信令,所述第五类信令携带有所述K个集合,其中,所述K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K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
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解调集合;
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干扰集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去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
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解调集合;
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干扰集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五类信令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将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
将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
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五类信令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六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编号的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
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七类信令,其中,第七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的编号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号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进行传输: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显式输出编号值,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和显式输出相关数值的联合编码。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者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21.根据权利要求18或者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22.根据权利要求18或者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码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和所述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频码资源;
控制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数据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类信令指示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以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从所述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类信令指示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从所述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类信令或者第七类信令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指示预定集合作为信道测量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作为解调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信道测量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解调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八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八类信令携带有配置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
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九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九类信令用于指示配置信道特性要求集合。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元素。
28.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十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类信令携带有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
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一类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所述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中的元素。
30.根据权利要求1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三类信令和所述第四类信令配置为第一类集合,所述第五类信令和所述第六类信令配置为第二类集合,其中所述第二类集合为所述第一集合的子集;
所述第七类信令和所述第八类信令从所述第二类集合中选择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
31.根据权利要求1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或者,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或者,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32.根据权利要求1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特性要求是硬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或者是软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
33.一种信令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一类信令携带有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根据所述N个集合进行波束指示。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序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索引,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索引包括参考信号显式索引或者参考信号隐式索引。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相同,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满足预定约束。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特性包括以下之一:准共址QCL,准共波束,接收信号功率,水平发送方位角,垂直发送方位角,水平接收方位角,垂直接收方位角,平均到达时间,簇到达时间,时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频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空间相关系数以及射频和基带电路的特征,包括天线阵子特征,天线摆放,以及基带时偏,频偏和相位噪声。
37.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包括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
38.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集合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指示传输节点,其中,所述传输节点包括服务传输节点和/或干扰服务节点;
指示小区,其中,所述的小区包括服务小区和/或干扰小区。
39.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集合包括:数据集合和/或干扰集合。
40.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携带有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的集合。
41.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后,还包括:
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
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所述第三类信令携带有所述重配置的N个集合。
42.根据权利要求40或者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包括至少之一:
向所述N个集合中添加集合;
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
更新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之后,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四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四类信令携带有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五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五类信令携带有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
根据预定规则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
其中,Q个集合和Y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Q,Y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多个集合序号在约束范围内,或者满足特定函数关系;
多个集合的反馈或者告知时间在约束范围内;
配置第一类集合时,第二类集合通过默认或者预定义与所述的第一类集合资源类型关联。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集合的元素满足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46.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集合的相关操作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
去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
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
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中的元素。
47.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之后,还包括:
激活或者去激活K个集合;
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所述第六类信令携带有所述K个集合,其中,所述K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K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
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解调集合;
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干扰集合。
4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去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
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解调集合;
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干扰集合。
50.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将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
将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
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七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七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编号的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
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八类信令,其中,第八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的编号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号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进行传输: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显式输出编号值,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和显式输出相关数值的联合编码。
53.根据权利要求51或者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54.根据权利要求51或者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55.根据权利要求51或者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码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和所述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频码资源;
控制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数据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56.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类信令指示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以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从所述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57.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类信令指示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从所述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58.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类信令或者第八类信令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指示预定集合作为信道测量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作为解调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信道测量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解调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59.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九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九类信令携带有配置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
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类信令用于指示配置信道特性要求集合。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元素。
61.根据权利要求33或者5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十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一类信令携带有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
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二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二类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
6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所述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中的元素。
63.根据权利要求33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三类信令和所述第四类信令配置为第一类集合,所述第五类信令和所述第六类信令配置为第二类集合,其中所述第二类集合为所述第一集合的子集;
所述第七类信令和所述第八类信令从所述第二类集合中选择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
64.根据权利要求33至6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或者,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或者,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65.根据权利要求33至6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特性要求是硬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或者是软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
66.一种信令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一类信令携带有所述N个集合;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一类信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N个集合进行波束指示。
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序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索引,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索引包括参考信号显式索引或者参考信号隐式索引。
68.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相同,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满足预定约束。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特性包括以下之一:准共址QCL,准共波束,接收信号功率,水平发送方位角,垂直发送方位角,水平接收方位角,垂直接收方位角,平均到达时间,簇到达时间,时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频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空间相关系数以及射频和基带电路的特征,包括天线阵子特征,天线摆放,以及基带时偏,频偏和相位噪声。
70.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包括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
71.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信令还用于通知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N个集合进行以下至少之一操作:
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传输节点,其中,所述传输节点包括服务传输节点和/或干扰服务节点;
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小区,其中,所述的小区包括服务小区和/或干扰小区。
72.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集合包括:数据集合和/或干扰集合。
73.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一类信令之后,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携带有所述重配置的N个集合。
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包括至少之一:
向所述N个集合中添加集合;
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
更新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75.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一类信令之后,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三类信令携带有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四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三类信令携带有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根据预定规则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其中,Q个集合和Y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Q,Y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76.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多个集合序号在约束范围内,或者满足特定函数关系;多个集合的反馈或者告知时间在约束范围内;配置第一类集合时,第二类集合通过默认或者预定义与所述的第一类集合资源类型关联。
77.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集合的元素满足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78.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集合的相关操作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
去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
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
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中的元素。
79.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二类信令之后,激活或者去激活K个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五类信令,所述第五类信令携带有所述K个集合,其中,所述K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K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
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解调集合;
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干扰集合。
81.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去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
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解调集合;
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干扰集合。
82.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五类信令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将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
将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
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83.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第五类信令之后,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六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编号的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七类信令,其中,第七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的编号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
84.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号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进行传输: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显式输出编号值,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和显式输出相关数值的联合编码。
85.根据权利要求83或者8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86.根据权利要求83或者8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87.根据权利要求83或者8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码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和所述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频码资源;
控制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数据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88.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类信令指示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以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从所述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89.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类信令指示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从所述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90.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类信令或者第七类信令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指示预定集合作为信道测量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作为解调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信道测量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解调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91.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之前,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八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八类信令携带有配置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九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九类信令用于指示配置信道特性要求集合。
92.根据权利要求9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元素。
93.根据权利要求66或者9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之前,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十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类信令携带有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一类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
94.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所述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中的元素。
95.根据权利要求66至9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三类信令和所述第四类信令配置为第一类集合,所述第五类信令和所述第六类信令配置为第二类集合,其中所述第二类集合为所述第一集合的子集;
所述第七类信令和所述第八类信令从所述第二类集合中选择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
96.根据权利要求66至9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或者,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或者,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97.根据权利要求66至9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特性要求是硬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或者是软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
98.一种信令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一类信令携带有根据满足预定信道特性要求的参考信号相关信息配置N个集合,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指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个集合进行波束指示。
99.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序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索引,相同或者不同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索引包括参考信号显式索引或者参考信号隐式索引。
100.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相同,所述N个集合中每个集合内的元素的信道特性满足预定约束。
101.根据权利要求10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特性包括以下之一:准共址QCL,准共波束,接收信号功率,水平发送方位角,垂直发送方位角,水平接收方位角,垂直接收方位角,平均到达时间,簇到达时间,时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频域信道响应相关系数,空间相关系数以及射频和基带电路的特征,包括天线阵子特征,天线摆放,以及基带时偏,频偏和相位噪声。
102.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包括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
103.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集合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指示传输节点,其中,所述传输节点包括服务传输节点和/或干扰服务节点;
指示小区,其中,所述的小区包括服务小区和/或干扰小区。
104.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集合包括:数据集合和/或干扰集合。
105.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后,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携带有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的集合。
106.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后,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所述第三类信令携带有所述重配置的N个集合。
107.根据权利要求106或者10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重配置所述N个集合包括至少之一:
向所述N个集合中添加集合;
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
更新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删除所述N个集合中指定集合内的元素。
108.根据权利要求10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之后,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四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四类信令携带有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五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五类信令携带有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的信息;根据预定规则将Q个集合和Y个集合关联,或者,Q个集合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或者,Q个集合中元素和Y个集合中元素关联;其中,Q个集合和Y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Q,Y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109.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多个集合序号在约束范围内,或者满足特定函数关系;多个集合的反馈或者告知时间在约束范围内;配置第一类集合时,第二类集合通过默认或者预定义与所述的第一类集合资源类型关联。
110.根据权利要求10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集合的元素满足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111.根据权利要求10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集合的相关操作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
去激活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
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
指示关联集合中的部分集合中的元素。
112.根据权利要求10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三类信令之后,激活或者去激活K个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所述第六类信令携带有所述K个集合,其中,所述K个集合属于所述N个集合和/或所述重置的N个集合,K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113.根据权利要求1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
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解调集合;
激活所述K个集合成为已激活的干扰集合。
114.根据权利要求1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去激活所述K个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信道测量集合;
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解调集合;
去激活所述K集合成为已去激活的干扰集合。
115.根据权利要求1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之前,将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元素进行编号;将激活的集合和/或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组,为每个组进行编号。
116.根据权利要求1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六类信令之后,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七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七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编号的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八类信令,其中,第八类信令携带有指示时频码资源传输的所述的编号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或者激活的集合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
117.根据权利要求1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号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进行传输: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显式输出编号值,承载所述编号关联信息的时频码资源和显式输出相关数值的联合编码。
118.根据权利要求116或者1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119.根据权利要求116或者1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类信令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激活的集合数目或者激活的集合中的元素的数目获取。
120.根据权利要求116或者1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码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和所述一类或者多类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频码资源;
控制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数据信道中的时频码资源。
121.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类信令指示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以便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从所述第一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122.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类信令指示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从所述第二配选集合或元素中检测被使用的集合或元素。
123.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类信令或者第八类信令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指示预定集合作为信道测量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作为解调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信道测量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解调资源,
指示预定集合中的元素作为干扰测量资源。
124.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九类信令,其中,所述第九类信令携带有配置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类信令用于指示配置信道特性要求集合。
125.根据权利要求1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元素。
126.根据权利要求98或者1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类信令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十一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一类信令携带有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十二类信令,其中,所述第十二类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
127.根据权利要求1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是所述的信道特性要求集合中的子集中的元素。
128.根据权利要求98至12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信令,所述第二类信令,所述第三类信令和所述第四类信令配置为第一类集合,所述第五类信令和所述第六类信令配置为第二类集合,其中所述第二类集合为所述第一集合的子集;
所述第七类信令和所述第八类信令从所述第二类集合中选择集合或者集合中的元素。
129.根据权利要求98至12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或者,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或者,第一通信节点天线端口和第二通信节点天线端口之间服从所述预定信道特性要求。
130.根据权利要求98至12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特性要求是硬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或者是软判定满足与否的信道特性要求。
CN201710014261.2A 2017-01-09 2017-01-09 信令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2890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6643.6A CN113472500B (zh) 2017-01-09 2017-01-09 信令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201710014261.2A CN108289005B (zh) 2017-01-09 2017-01-09 信令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KR1020197023533A KR20190111995A (ko) 2017-01-09 2017-12-29 시그널링 전송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그리고 시그널링 수신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EP17890537.8A EP3567764A4 (en) 2017-01-09 2017-12-29 SIGNALING SENDING PROCESS AND DEVICE, AND SIGNALING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17/120347 WO2018127028A1 (zh) 2017-01-09 2017-12-29 信令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6/505,704 US11277244B2 (en) 2017-01-09 2019-07-08 Signaling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signaling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US17/654,750 US20220271891A1 (en) 2017-01-09 2022-03-14 Signaling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signaling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4261.2A CN108289005B (zh) 2017-01-09 2017-01-09 信令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6643.6A Division CN113472500B (zh) 2017-01-09 2017-01-09 信令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9005A true CN108289005A (zh) 2018-07-17
CN108289005B CN108289005B (zh) 2021-06-29

Family

ID=6278921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6643.6A Active CN113472500B (zh) 2017-01-09 2017-01-09 信令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201710014261.2A Active CN108289005B (zh) 2017-01-09 2017-01-09 信令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6643.6A Active CN113472500B (zh) 2017-01-09 2017-01-09 信令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277244B2 (zh)
EP (1) EP3567764A4 (zh)
KR (1) KR20190111995A (zh)
CN (2) CN113472500B (zh)
WO (1) WO201812702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0853A (zh) * 2017-02-06 2018-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配置装置及通信节点
WO2020019317A1 (en) * 2018-07-27 2020-01-30 Nec Corporation Uplink transmission
CN111106913A (zh) * 2018-11-02 2020-05-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19244B2 (en) * 2016-09-30 2019-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management in new radio
US10148337B2 (en) * 2017-02-01 2018-1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eam management of downlink data channel and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5G next radio systems
WO2018143702A1 (en) 2017-02-01 2018-08-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8400855B (zh) * 2017-02-07 2022-09-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相位噪声导频的配置、确定、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US11206654B2 (en) * 2017-05-17 2021-12-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JP7114640B2 (ja) 2017-08-10 2022-08-08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11089487B2 (en) * 2018-01-31 2021-08-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band QCL beam determination
US11284316B2 (en) * 2018-02-07 2022-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device centric clustering in wireless systems
US11184077B2 (en) * 2018-08-03 2021-1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cilitating uplink beam selection for a user equipment
KR102664932B1 (ko) * 2018-09-03 2024-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안테나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11262608B (zh) * 2018-12-03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测量的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1416639B (zh) * 2019-01-07 2021-06-25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26565B (zh) * 2019-02-01 2021-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632756B2 (en) * 2019-02-13 2023-04-18 Ofinno, Llc Beam management and beam indication in a radio system
WO2020188144A1 (en) * 2019-03-15 2020-09-24 Nokia Technologies Oy Timing advance validation and adjustment
EP4098045A4 (en) * 2020-01-29 2023-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BINATION OF FLEXIBLE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 AN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FOR MULTIPLE UPLINK INPUTS AND MULTIPLE OUTPUT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6562A (zh) * 2009-02-02 2012-02-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基于资源质量指示的协作式波束成形的调度算法
CN104811231A (zh) * 2014-01-26 2015-07-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支持fd-mimo的信道状态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50312919A1 (en) * 2014-03-03 2015-10-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Virtual antenna map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back of virtual antenna mapping information in mimo system
WO2016163843A1 (ko) * 2015-04-10 2016-10-13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보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6160807A (zh) * 2015-04-09 2016-11-2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波束选择方法、移动台和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9078B (zh) * 2008-09-26 2015-12-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激活用户设备的参考信号发射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8867380B2 (en) 2009-02-02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algorithms for cooperative beamforming
AU2015203574B2 (en) * 2009-08-12 2016-05-1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ention-based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CN107872266A (zh) * 2011-09-30 2018-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干扰测量指示方法和干扰测量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JP5893760B2 (ja) * 2012-02-06 2016-03-23 インテル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ユーザ装置によって使用される装置、管理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管理方法
KR102089437B1 (ko) * 2013-03-07 2020-04-1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5471558B (zh) * 2014-08-25 2021-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信令传输方法和装置
PT3208965T (pt) * 2014-11-20 2019-02-06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Comunicação de informação de estado de canal melhorada para portadoras licenciadas e não licenciadas
US10554280B2 (en) * 2015-05-01 2020-02-0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SI feedback of hybrid beamforming
CN107889130B (zh) * 2016-09-29 2023-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选择方法及装置
KR20180050025A (ko) * 2016-11-04 2018-05-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빔 시스템 빔 매니지먼트
US10869333B2 (en) * 2016-12-16 2020-12-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xed grant-free and grant-based uplink transmissions
JP2020031248A (ja) * 2016-12-20 2020-02-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MX2019007235A (es) * 2016-12-20 2019-09-06 Sharp Kk Aparato de estacion base, aparato terminal, método de comunicación y circuito integrado.
US10327168B2 (en) * 2017-01-02 2019-06-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network nodes,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for communica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9101317A1 (en) * 2017-11-23 2019-05-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6562A (zh) * 2009-02-02 2012-02-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基于资源质量指示的协作式波束成形的调度算法
CN104811231A (zh) * 2014-01-26 2015-07-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支持fd-mimo的信道状态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50312919A1 (en) * 2014-03-03 2015-10-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Virtual antenna map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back of virtual antenna mapping information in mimo system
CN106160807A (zh) * 2015-04-09 2016-11-2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波束选择方法、移动台和基站
WO2016163843A1 (ko) * 2015-04-10 2016-10-13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보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3GPP TSG-RAN WG1#86bis, R1-1612674", 《QCL FOR MULTI-SHOT FOR APERIODIC CSI-RS》 *
LG ELECTRONIC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7, R1-1611755", 《REMAINGING DETAILS ON QCL ASSUMPTIONS FOR EFD-MIMO》 *
NOKIA 等: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7, R1-1611282", 《ON QCL, RATE MATCHING AND DCI SIGNALLING FOR APERIODIC CSI-RS》 *
NTT DOCOMO,INC.: "RP-171783, Status Report to TSG", 《NEW RADIO (NR) ACCESS TECHNOLOGY, 3GPP TSG RAN MEETING #77》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0853A (zh) * 2017-02-06 2018-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配置装置及通信节点
CN108400853B (zh) * 2017-02-06 2020-0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配置装置及通信节点
WO2020019317A1 (en) * 2018-07-27 2020-01-30 Nec Corporation Uplink transmission
CN111106913A (zh) * 2018-11-02 2020-05-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11106913B (zh) * 2018-11-02 2021-04-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14514A1 (en) 2020-01-09
CN113472500A (zh) 2021-10-01
CN108289005B (zh) 2021-06-29
EP3567764A4 (en) 2020-09-09
EP3567764A1 (en) 2019-11-13
US11277244B2 (en) 2022-03-15
US20220271891A1 (en) 2022-08-25
WO2018127028A1 (zh) 2018-07-12
KR20190111995A (ko) 2019-10-02
CN113472500B (zh) 202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89005A (zh) 信令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050561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in wireless systems
CN108111278A (zh) 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88991A (zh) 波束信息、配置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8289330A (zh) 上行参考信号信息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2300244B (zh) 一种干扰测量参考信息的通知方法、干扰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4255053B (zh) 接收和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10383874A (zh) 分布式fd-mimo:5g和超5g的蜂窝演进
CN108111280A (zh) 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的发送、信息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8023631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0313199A (zh) 多输入多输出无线系统的探测参考信号功率控制
CN108352881A (zh) 用于eb/fd-mimo的csi反馈处理和报告
CN108111286A (zh) 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08282321A (zh) 一种信息指示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8352868A (zh) 在蜂窝系统中的发现信号传输
CN108605237A (zh) 用于fd-mimo的能量高效csi测量
CN107959514A (zh) 在分布式天线系统中发射和接收信号的设备
CN106716865A (zh) 使用稀疏码多址接入的下行链路开环多用户协同多点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CN107889141A (zh) 测量和上报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9005548A (zh) 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09257153A (zh) 一种参考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3546262A (zh) 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31942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7431608A (zh) 全双工功率报告
CN108347324A (zh) 通信方法和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