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8326A - 受控物的使用量监测方法及其设备、存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受控物的使用量监测方法及其设备、存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8326A
CN108288326A CN201711307014.8A CN201711307014A CN108288326A CN 108288326 A CN108288326 A CN 108288326A CN 201711307014 A CN201711307014 A CN 201711307014A CN 108288326 A CN108288326 A CN 108288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d substance
target controlled
information
user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070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仲涛
张琛驰
科恩·沙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Ai O E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Ai O E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Ai O E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Ai O E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070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8832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88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83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1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means for safe-keeping of property, left temporarily, e.g. by fastening the property
    • G07F17/1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means for safe-keeping of property, left temporarily, e.g. by fastening the property comprising lockable containers, e.g. for accepting clothes to be clean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受控物的使用量监测方法及其设备、存储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监测设备获得在使用者从所述智能柜提取目标受控物时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并记录所述提取量;获得在所述使用者归还所述目标受控物时所述归还的目标受控物的剩余量;根据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与所述剩余量间的差值,得到所述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上述方案,能够实现对受控物的使用量进行监测,且无需人为操作。

Description

受控物的使用量监测方法及其设备、存储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品管理领域,特别是涉及受控物的使用量监测方法及其设备、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如化学品、危险用品、贵重物品等物品在存取、运输、使用等方面均应需要严格管理。这些需要被管理的物品,我们统称为受控物。
目前,大多部分受控物都是通过人工管理,极少存在利用设备进行智能化的管理。特别是对于受控物的使用量,基本都是使用者在使用前后手动将其放到电子秤进行测量得到,极其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受控物的使用量监测方法及其设备、存储装置,能够实现对受控物的使用量进行监测,且无需人为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受控物的使用量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监测设备获得在使用者从所述智能柜提取目标受控物时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并记录所述提取量;获得在所述使用者归还所述目标受控物时所述归还的目标受控物的剩余量;根据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与所述剩余量间的差值,得到所述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受控物的监测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指令以执行上述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装置,存储有处理器可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执行上述的方法。
上述方案中,监测设备通过在使用者从智能柜提取和归还目标受控物时,自动获取其提取量和剩余量,并根据该提取量和剩余量计算得到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由此能够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对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进行监测,大大提高了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受控物的管理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图1所示的智能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图1所示的运载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图1所示的智能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受控物的使用量监测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受控物的使用量监测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受控物的监测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存储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受控物的管理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该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11以及与服务器11有线或无线连接的智能柜12、工作台13、回收箱14、使用者终端15、管理者终端16及运载篮17。其中,所述智能柜12、工作台13、回收箱14、使用者终端15、管理者终端16及运载篮17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此不做限定,上述六者之间也可相互直接连接,以可实现彼此直接通信,或者若彼此间不直接连接,上述六者也可通过服务器实现间接通信。
服务器11作为管理系统的控制中心和数据库,为其连接的其他设备提供信息和控制指令。
智能柜12作为受控物的存放地点,设置有多个独立的存放空间。其中,该存放空间用于存放受控物,一般而言,该不同存放空间存放的受控物的种类不同,或者存放空间可以存放多种受控物,但其存放的受控物具有某一相同属性(如对温度或湿度的要求相同或类同、均易燃)。针对性地,每个存放空间的环境均根据其存放的受控物的该属性设置,例如,用于存放易燃的受控物的存放空间设置防燃环境,用于存放要求低温存放的受控物的存放空间设置为低温环境等。进一步地,至少部分存放空间还可设置对应的环境控制系统,来实时检测受控物的当前状态,并根据检测到的数据实时调整该空间环境的状态以保证满足其存储的受控物的存放要求。结合参阅图2,该智能柜12的存放空间121可阵列设置,且每个存放空间的门上设置有电子锁。该存放空间内还可设置有图像采集器和/或底部设置有重量感应器等监测装置,该图像采集器用于监测受控物的存放状态,例如被存入、被提取、又或者存放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等,该重量感应器用于监测受控物是否被提取或归还,或者监测受控物的重量等。该智能柜12还设置有显示屏122、身份读取装置123和信息输入装置124。该显示屏122用于显示受控物的相关信息。身份读取装置123用于读取使用者的身份信息,例如,身份读取装置123为该指纹识别装置、瞳孔识别装置、人脸识别装置等用于获取使用者的生物特征的装置,或者为扫码装置、读卡装置等。信息输入装置124用于提供给使用者输入信息或指令,或者输入使用者的身份信息,例如为键盘,当然在显示屏122为触控显示屏时,该显示屏122还可同时作为该信息输入装置124。可以理解的是,图2仅是示范性给出智能柜12的一种设计方式,并不应以此限定智能柜12,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智能柜12的存放空间可设置为大小不同,且也可不设置该显示屏122和信息输入装置124。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智能柜12还可设置扫描装置,用于录入其存放的受控物的信息。
运载篮17用于运载提取后的受控物,该运载篮17可实现定位功能,进而可实现对受控物运输过程的追踪。结合参阅图3,运载篮17设置有身份读取装置171和定位装置172,该身份读取装置171具体如上智能柜12的身份读取装置,定位装置 172用于获取运载篮17的位置,具体如为GPS定位装置等。另外,该运载篮17还可设置有信息输入装置,用于提供给使用者输入的指令或身份信息,例如为键盘或触控屏。该运载篮17具体可以为设置有门173的封闭空间。
工作台13用于表示所述受控物的使用场所,例如,为设置于实验室中用于表示该实验室的终端,又或者为实验室中用于表示实验台的终端,进一步地,该工作位 13也可直接作为实验台。该工作台13设置有身份读取装置和显示屏,其中,该身份读取装置和显示屏的相关描述可参阅智能柜的身份读取装置和显示屏。另外,该工作台13还可设置有信息输入装置,用于提供给使用者输入的指令或身份信息,例如为键盘或触控屏。
回收箱14作为受控物的回收地点,其类似于智能柜13,设置有多个独立的回收空间。其中,该回收空间用于回收受控物,一般而言,该每个回收空间回收的受控物的属性相同,例如,均易燃、或具有腐蚀性等。针对性地,每个回收空间的环境均根据其回收的受控物的属性设置,例如,用于回收易燃的受控物的回收空间设置防燃环境,用于回收具有腐蚀性的受控物的回收空间由防腐蚀材料构成等。进一步地,至少部分回收空间还可设置对应的环境控制系统,来实时检测受控物的当前状态,并根据检测到的数据实时调整该空间环境的状态以保证满足其回收的受控物的回收要求(例如不会发生危险反应)。结合参阅图4,该回收箱14的回收空间141 均设置有带电子锁的门。该回收空间141内还可设置有图像采集器和/或底部设置有重量感应器,该图像采集器用于监测受控物的回收状态,例如被回收、又或者回收后是否发生变化等,该重量感应器用于监测受控物是否被回收,或者监测回收的受控物的重量等。该回收箱14还设置有显示屏142和身份读取装置143。该身份读取装置143和显示屏142的相关描述可参阅智能柜的身份读取装置和显示屏。另外,该回收箱14还可设置有信息输入装置,用于提供给使用者输入的指令或身份信息,例如为键盘或触控屏。
使用者终端15为采用使用者账户登录的终端,提供给使用者向服务器提交提取申请或查询情况,也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提示信息或反馈的查询结果等。
管理者终端16为采用管理者账户登录的终端,提供给管理者向服务器发送相关指令,也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提示信息或反馈的其他信息等。可以理解的是,该使用者终端15和管理终端16可以为任意可实现通信的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受控物可以为化学品(如危化品)、枪支、爆炸物、贵重物品等需要进行监控管理的物品,该管理系统可设置于任意跟该受控物存放和使用相关的场所,例如对化学品进行使用的学校的实验楼。当然,该管理系统中的所有设备所在地点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场所,本设备可分布于具有一定距离的不同地点上,而且该设备也未必设置于固定场所,例如该智能柜也可设置于移动场所,例如运输车辆上,例如快递车上,该智能柜用于存放快递件。当智能柜设置于移动场所时,智能柜还可定时发送自身位置给服务器,以使服务器获知智能柜的移动情况,并在智能柜的位置超过设定范围时,通知使用者或管理者;另外,智能柜还可在使用者提取/归还受控物时发送其当前位置给服务器,以使服务器获知并保存该使用者提取 /归还受控物时的位置。
下面为更好理解本申请管理系统,以该受控物为化学品,对实验室中的危化品进行管理为例,分别对管理系统的受控物信息与使用者身份信息的关联、受控物的存取、受控物的运输、受控物的使用、受控物的归还或回收共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受控物信息与使用者身份信息的关联。
本申请管理系统提出将使用者身份信息与受控物信息关联,故管理系统的各终端设备可根据该身份信息查询到使用者预先关联的相关受控物信息。
本实施例中,首先由使用者终端15将使用者输入的提取申请提交至服务器11。其中,该提取申请例如为其实验计划,具体包括要提取的受控物的名称、目的提取量、目的地点以及预定提取时间等提取信息。服务器11在确定该提取申请通过时,获得上述提取信息,并将预存的该使用者账户对应的使用者身份信息与该提取信息建立关联,服务器11将该关联关系保存。
进一步地,该提取申请可由设定管理者审核确定是否通过。具体,服务器11将该提取申请发送给管理者终端15,以提供给管理者审核,管理者终端15将管理者输入的审核结果反馈给服务器11,服务器11根据该审核结果确定该提取申请是否通过。例如,学生A提交其实验计划为明天上午10点在实验室101进行实验课,需要提取化学品A,100g;化学品B,50g。服务器将该实验计划发送至其老师进行审核,待老师审核通过后,服务器对该实验计划进行解析得到提取信息:化学品A, 100g;化学品B,50g,目的地点为实验室101,预定提取时间为明天上午9点至10 点,将该提取信息与学生A的身份信息建立关联。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服务器11也可直接接收管理者终端16发送的使用者信息及提取信息,并将该使用者的身份信息与该提取信息建立关联。或者也可接收上述智能柜11发送的使用者身份信息和提取信息并建立关联。
二、受控物的存取。
本实施例中,该受控物存储在上述智能柜12的对应存放空间中。
受控物的存入流程举例如下:1)管理者如实验室管理员在智能柜12的身份读取装置上输入其身份信息;2)在智能柜12在确定其获取的身份信息为管理者身份时,管理者在显示屏上选择进入受控物信息输入模式;3)智能柜12根据上述选择,进入受控物信息输入模式,此时,智能柜12设置的扫描装置处于激活状态;4)管理者利用该扫描装置扫描受控物的标识信息(如装化学物的瓶子或其他器具上的标识信息);智能柜12获取该扫描得到的标识信息,获取该标识信息对应的受控物信息,并根据该管理者在显示屏对存放空间的选择,打开该选择的存放空间的门;可以理解的是,管理者也可利用智能柜12的信息输入装置输入受控物的标识信息;而且,该存放空间可也非由管理者选择,智能柜11根据设定存放规则自行选择存放空间;5)管理器将扫描的受控物放入打开门的存放空间中,并关上门;智能柜12检测到门关上,则确定成功存放该受控物,并建立该存放空间及该标识信息表示的受控物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存储于本地,或者该存放空间和该受控物之间的映射关系也可由服务器11建立并存储;可以理解的是,该智能柜12也可通过对存放空间内的图像采集器采集的图像进行识别来确定是否成功存放该受控物,还可通过存放空间内的重量感应器监测到的重量值是否增加设定值来确定是否成功存放该受控物,且该门可自动关闭,如智能柜12在通过上述图像识别或重量检测确定成功存放受控物后,并等待设定时间后则自动关闭该存放空间的门。
受控物的提取流程举例如下:1)使用者(如前述学生A)在智能柜12的身份读取装置上输入其身份信息;2)智能柜12向服务器查询该使用者身份信息是否有关联的受控物信息(如上第一方面预先建立的关联),若有,则在显示屏上显示该受控物信息和该受控物的安全信息,并在显示界面提供“确认键”;4)使用者在显示界面点击“确认键”;智能柜12在本地或向服务器查询该其关联的受控物映射的存放空间,并自动打开该存放空间的门;5)使用者从该存放空间中提取出受控物(如前述化学品A,100g;化学品B,50g),并关闭存放空间的门;智能柜12在使用者点击确认或关闭存放空间门时,即确定使用者成功提取相关的受控物,向服务器11 发送包含该受控物的提取时间的提取通知,服务器11由此将该提取时间和受控物当前的已提取状态记录于该使用者关联的受控物信息中;可以理解的是,该智能柜12 也可通过对存放空间内的图像采集器采集的图像进行识别来确定是否成功提取该受控物,还可通过存放空间内的重量感应器监测到的重量值是否减少设定值来确定是否成功提取该受控物,且该门可自动关闭,如智能柜12在通过上述图像识别或重量检测确定成功提取受控物后,并等待设定时间后则自动关闭该存放空间的门。而且,该智能柜12也可通过上述图像识别或重量感应得到受控物的提取量(尺寸或重量)。
三、受控物的运输。
受控物从智能柜12提取出来之后,可采用上述运载篮17运输以实现实现对受控物运输过程的追踪。例如,使用者将受控物从智能柜12提取后,向运载篮17录入其身份信息。运载篮17生成包含获取的身份信息及自身标识信息的运载通知,将该通知上传服务器11。服务器11查找出与该身份信息关联的受控物信息,并将标识信息作为运载信息记录在其关联的受控物信息中,以标识该标识信息对应的运载篮17将用于运载该身份信息关联的受控物。使用者将受控物放于运载篮17中,以运输受控物。运载篮17在运载受控物的过程中国,定时向服务器11发送其位置信息,以使服务器11能够获知受控物的运输路线。进一步地,运载篮17或服务器11 可根据运载篮17获得的位置信息,确定受控物最终到达地点是否与目的地一致,或确定受控物的实际运输路线与规划的路线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通过运载篮17 提示使用者,或者向使用者终端15和/或管理者终端16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受控物的运输地点/路线有误。
四、受控物的使用。
在受控物从智能柜12提取出之后,可通过上述工作台13来继续监视。例如,使用者(如前述学生A)将提取的受控物携带至工作台13所在处(如前述实验室 101),并向工作台13录入其身份信息。工作台13将获取的身份信息及自身标识信息上传服务器11。服务器11根据其上传的身份信息查找到其关联的受控物信息,并将查找到的受控物信息反馈回工作台13,且确定该部分受控物已到达该上传的标识信息表示的工作台13,将该上传的标识信息作为受控物到达地点信息保存在该关联的受控物信息中。工作台13将服务器11反馈的关联的受控物信息和受控物的安全信息显示于显示屏上,以供使用者阅读或确认。
进一步地,服务器11或工作台13若发现该工作台与使用者关联的受控物的目的地点不同,则利用工作台13提示该使用者,或者向使用者终端15和/或管理者终端16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该使用者使用错误的工作台。
另外,服务器11或工作台13还可监测使用者对受控物的使用情况,如使用方式、使用量和使用时间等,若发现监测到的使用情况与设定使用状态不符,则利用工作台13提示该使用者,或者向使用者终端15和/或管理者终端16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该使用者不当使用受控物。其中,受控物的使用方式和使用量可通过对工作台上或其周围的图像采集器采集的图像进行识别得到,该使用量也可通过工作台上的重量感应器检测到的。
五、受控物的归还或回收。
在受控物使用完成后,可将剩余的受控物归还智能柜12或回收至回收箱14中。
受控物的归还流程类似与上述的提取流程,举例如下:1)使用者在智能柜12 的身份读取装置上输入其身份信息;2)智能柜12向服务器查询该使用者身份信息是否有关联的受控物信息,若有,则在显示屏上显示该受控物信息,并在显示界面提供“确认键”;4)使用者在显示界面点击“确认键”;智能柜12在本地或向服务器查询该其关联的受控物映射的存放空间,并自动打开该存放空间的门;5)使用者将受控物归还至该存放空间中,并关闭存放空间的门;智能柜12在使用者点击确认或关闭存放空间门时,即确定使用者成功归还相关的受控物,向服务器11发送包含该受控物的归还时间的归还通知,服务器11由此将该归还时间和受控物当前的已归还状态记录于该使用者关联的受控物信息中;如上第二方面所述,该智能柜12也可通过图像识别或重量来确定是否成功提取该受控物以及控制门关闭。
受控物的回收过程同样类似,举例如下:1)使用者在回收箱14的身份读取装置上输入其身份信息;2)回收箱14向服务器查询该使用者身份信息是否有关联的受控物信息,若有,则在本地或向服务器查询用于回收该其关联的受控物的回收空间,并自动打开该回收空间的门;3)使用者将受控物回收至该回收箱14中,并关闭回收空间的门;回收箱14在关闭存放空间门时,即确定使用者成功回收相关的受控物,向服务器11发送包含该受控物的回收时间的回收通知,服务器11由此将该回收时间和受控物当前的已回收状态记录于该使用者关联的受控物信息中;类似于上第二方面所述,该回收箱14也可通过图像识别或重量来确定是否成功提取该受控物以及控制门关闭。
因此,通过本实施例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受控物从存放、使用到归还/回收过程的整体管理,并且每个环节的管理均将受控物与使用者绑定,实现对受控物的有效监控。
进一步地,该管理系统还可包括监管者终端,该监管者终端由监管者账户登录,可与服务器连接,获得该终端所在位置的相关受控物信息,由此可实现监管者对所到位置的受控物的了解,对于特殊情况,如该管理系统为学校实验楼的化学品监管系统,在实验楼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时,监管者如警察、消防员等,通过其所携带的终端,可获取其所到的实验室目前的化学品信息,并可具体提供该类化学品的处理策略,进而可实现及时的正确的处理。具体地,监管者终端定期将自身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上面的管理流程可预先获知每个受控物所在的位置,例如受控物所在的智能柜位置、受控物被提取后可由运载篮实时定位、受控物到达工作台进行使用时工作台向服务器反馈的工作台信息以获知受控物的使用地点(若受控物被提取后未被运载篮和工作台定位,可根据使用者之前提交的提取申请中的目的地点确定其提取后的位置)。服务器在确定该终端登录账户为设定监管者账户时,根据其发送的位置信息,从其收集的受控物信息中查找到与该位置相关的受控物信息,将该受控物的基本信息(如名称、提取量和属性)和安全信息(如在使用不当时的应对策略)反馈给监控者终端,以使监控者可根据该反馈信息对该所在位置的受控物进行正确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该管理系统未必包括上述所有设备,例如,智能柜、工作台、回收箱、运载篮、使用者终端、管理者终端、监管者终端,此类设备均可根据系统所需工作选择部分进行设置,对应地,该管理系统对受控物的管理可仅包括上述五方面的部分,例如,在该管理系统为物流运输系统时,可仅包括第一至第三方面或者第二至第三方面,此时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和智能柜、运载篮以及相关终端,或者包括服务器和运载篮以及相关终端,该相关终端例如为运输方终端、寄货方终端、收货方终端等。
下面继续对该管理系统可实现的功能及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提供受控物的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说明。本实施例中,该方法由上述的智能柜执行,用于对受控物的存放和归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1:智能柜获取使用者的身份信息。
其中,所述智能柜设有多个独立的用于存放受控物的存放空间,具体可如上系统实施例所述。
智能柜通过其设置的身份读取装置或信息输入装置获取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如指纹特征、瞳孔特征、脸部特征、识别码或者使用者的账号信息等。
S52:智能柜查找出与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
本申请中,与使用者身份信息相关的受控物也成为目标受控物。为了能够将目标受控物与使用者关联起来,进行管理追踪,服务器先在数据库中建立将使用者身份信息与目标受控物信息之间的关联。其中,该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包括该目标受控物的提取信息和追踪信息。该提取信息即为使用者预先通过使用者终端向服务器申请的提取内容,例如为目标受控物的名称、目标提取量和目的地点,还可包括预定提取时间、设定使用情况等。该追踪信息为对受控物在不同处理环节时的实际信息,例如包括目标受控物的状态(如待提取、已提取、已归还、已回收状态)、该状态对应的时间(如提取时间、归还时间、回收时间)、实际到达地点等。该追踪信息是在使用者提交申请后对受控物进行不同环节处理时相应增加的,也即在受控物被提取之前,服务器建立的与使用者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仅有提取信息,或者其包含的追踪信息仅有其状态为待提取状态,在受控物被提取后,服务器根据不同环节反馈的信息响应增加其追踪信息。
进一步的,该提取信息可设置管理者审核流程,即,服务器接收到使用者终端提交的提取申请时,将该提取申请发送至管理者终端,并在得到管理者终端反馈的通过指令后,才从该提取申请中获取该提取信息并建立关联。
具体地,S52可包括以下子步骤:智能柜从本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与目标受控物信息间的关联关系;根据所述关联关系,获取所述获取的使用者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或者,S52可包括以下子步骤:智能柜向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的查询请求;接收服务器响应所述查询请求而反馈的与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
S53:智能柜确定存放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所述存放空间。
例如,服务器建立的所述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还可包括:该每个目标受控物对应映射的存放空间信息。故智能柜从该目标受控物信息中,搜索出待提取或待归还的每个目标受控物映射的存放空间信息,以确定存放目标受控物的存放空间。
又例如,智能柜中存储有其每个存放空间及其存放的受控物之间的映射关系。智能柜根据查找到的目标受控物信息确定待提取或或待归还的目标受控物,并从存储的映射关系中搜索出与该目标受控物映射的存放空间信息,以确定存放目标受控物的存放空间。
S54:智能柜显示查找到的目标受控物信息。
例如,当该目标受控物在处于待提取状态时,智能柜查找到该目标受控物的提取信息,在显示屏上显示该提取信息。当该目标受控物处于已提取状态时,则智能柜查找到该目标受控物的提取信息和追踪信息,在显示屏上显示该提取信息和追踪信息。
并且,该智能柜还可显示该目标受控物的安全信息,该安全信息包括目标受控物的使用方法和/或使用不当时的应对策略。其中,该安全信息可以预先保存在服务器预先建立的所述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中,或者预先保存在智能柜中。当为前者时,智能柜直接从查找到的目标受控物信息中获得该安全信息并进行显示,当为后者时,智能柜根据查找到的目标受控物信息确定待提取或或待归还的目标受控物,并从预存的不同受控物的安全信息中获取关于该目标受控物的安全信息并进行显示。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提取信息、追踪信息和安全信息可以选择部分显示或者三者均显示。
使用者阅读上述显示信息并点击确认,此时,智能柜接收到使用者输入的对所述显示的信息的确认指令,则执行S55。值得注意的是,上述S53和S54的执行顺序可互调(此时,当智能柜在接收到确认指令时,则执行S53再执行S54),或同时执行,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智能柜也可无论是否收到该确认指令,均执行S55;或者智能柜也可不进行信息显示,也即不执行S54,在执行S53后直接执行S55。
S55:智能柜控制所述目标受控物的存放空间打开,以使所述使用者提取或归还所述目标受控物。
例如,智能柜的存放空间设置有电子锁,智能柜向目标受控物映射的存放空间的电子锁输出开锁指令,电子锁响应指令并进行开锁,此时,该存放空间的门打开,使用者则可提取或归还目标受控物。
S56:在检测到使用者提取/归还所述目标受控物时,智能柜向服务器发送包含目标受控物的提取/归还情况的通知。
当目标受控物处本身处于待提取状态时,该通知为包含目标受控物的提取情况的提取通知,该提取情况包括提取时间和/或提取量。例如,智能柜在检测到使用者从所述存放空间提取出所述目标受控物时,获取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时间和提取量,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提取时间和提取量的提取通知。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该提取通知时,保存所述提取时间至其建立关联的目标受控物的追踪信息中,并将所述追踪信息中的所述目标受控物的状态从待提取更新为已提取状态;另外,判断接收到的提取量是否超过目标提取量,如果超过,则向使用者终端和/或管理者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者和/或管理者:使用者对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超过目标提取量。其中,该目标提取量可预先保存在其建立的预先关联的目标受控物提取信息中。
当目标受控物处本身处于已提取状态时,该通知为包含目标受控物的归还情况的归还通知,该归还情况包括归还时间和/或使用量。例如,智能柜在检测到使用者将所述目标受控物归还至所述存放空间时,获取所述目标受控物的归还时间和剩余量,计算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和剩余量间的差值作为该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归还时间和使用量的归还通知。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该归还通知时,保存所述归还时间至其建立关联的目标受控物的追踪信息中,并将所述追踪信息中的所述目标受控物的状态从已提取更新为已归还状态;另外,判断接收到的使用量是否超过目标使用量,如果超过,则向使用者终端和/或管理者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者和/或管理者:使用者对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超过目标使用量。其中,该目标使用量可预先保存在其建立的预先关联的目标受控物提取信息中。
值得注意的是,提取量和使用量的监控也可由智能柜自身完成。例如,智能柜不将提取量发送给服务器,自身判断检测到提取量是否超过目标提取量,如果超过,则向使用者终端和/或管理者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者和/或管理者:使用者对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超过目标提取量。又例如,智能柜不将计算的使用量发送给服务器,自身判断使用量是否超过目标使用量,如果超过,则向使用者终端和/或管理者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者和/或管理者:使用者对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超过目标使用量。当然,智能柜可直接向使用者终端和/或管理者终端发送信息,或通过服务器转发至使用者终端和/或管理者终端。
上述举例中,智能柜可通过图像识别或重量感应检测使用者是否提取/归还目标受控物,以及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剩余量。具体可参阅下面回收方法实施例的S105 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智能柜也可不执行S56,即仅执行S51-S55,或者执行S51-S53及S55。
本申请提供受控物的智能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说明。本实施例中,该方法由上述服务器执行,用于对受控物的存放和归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61:服务器接收使用者终端提交的所述受控物的提取申请,并将所述提取申请中包含的使用者身份信息和目标受控物信息建立关联。
S62:服务器接收智能柜获取的使用者身份信息,并向所述智能柜反馈与所述获取的使用者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
S61和S62请参阅上S52中对服务器的相关描述。
S63:服务器接收智能柜发送的发送包含目标受控物的提取/归还情况的通知。
具体请参阅上S56相关描述。并且,服务器在接收到该通知时,即确定目标受控物已提取或已归还,此时可向使用者终端和/或管理者终端对应发送已提取或已归还提示。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管理方法也可不包括上述S63步骤。
进一步地,当服务器接收到的是提取通知时,服务器对目标受控物的使用时间进行监控,例如,服务器接收到提取通知后开始计时,并检测当前时间与提取时间之差是否大于设定使用时间,若是,则确定所述目标受控物被提取后未在设定使用时间内归还,此时,向使用者终端和/或管理者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使用者或管理者:目标受控物未在规定时间内归还。其中,该设定使用时间可保存在服务器预先建立关联的目标受控物的提取信息中。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受控物的使用量检测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方法由一监测设备执行,用于检测受控物的使用量,该监测设备为上述的智能柜或者服务器。具体,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71:监测设备获得在使用者从所述智能柜提取目标受控物时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并记录所述提取量。
S72:监测设备获得在所述使用者归还所述目标受控物时所述归还的目标受控物的剩余量。
其中,该监测设备可以为上述的智能柜或者服务器。
当监测设备上述的智能柜时,该S71和S72具体包括:智能柜如上述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中的S56中“关于智能柜通过图像识别或重量感应检测使用者是否提取/ 归还目标受控物”的相关描述,检测得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和剩余量,并对提取量进行记录。
当所述监测设备为上述服务器时,智能柜在使用者提取目标受控物时,对目标受控物拍照得到提取图像或检测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重量;在使用者归还所述目标受控物时,对所述目标受控物拍照得到的归还图像或检测目标受控物的归还重量。该 S71具体包括:服务器接收智能柜发送的该提取图像,对提取图像进行识别得到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或接收智能柜发送的提取重量,并将该提取重量作为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S72具体包括:服务器接收智能柜发送的归还图像,对归还图像进行识别得到所述目标受控物的剩余量;或接收智能柜智能柜发送的的归还重量,并将归还重量作为所述目标受控物的归还量。
S73:监测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与所述剩余量间的差值,得到所述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
例如,监测设备将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与所述剩余量间的差值作为所述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由此,监测设备可根据对目标受控物在提取时的信息和和归还时的信息,自动得到该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无需用户手动输入。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受控物的使用量检测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方法除包括上述S71-S73步骤之外,在S73之后还包括:
S84:监测设备在检测到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大于设定使用量时,提示使用者或管理者。
其中,该目标受控物的设定使用量可保存在服务器预先建立关联的目标受控物的提取信息中。
当所述监测设备为上述智能柜时,智能柜检测所述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是否大于所述目标受控物的设定使用量,若是,则向使用者终端和/或管理者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使用者或管理者:目标受控物已超量使用。在另一实施例中,智能柜也可将所述使用量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检测所述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是否大于所述目标受控物的设定使用量,并在大于所述目标受控物的设定使用量时,服务器向使用者终端和/或管理者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使用者或管理者。
当所述监测设备为上述服务器时,服务器检测所述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是否大于目标受控物的设定使用量,若是,则向使用者终端和/或管理者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使用者或管理者:目标受控物已超量使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实施例方法还可包括上述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步骤。
上述监测方法实施例中,监测设备通过在使用者从智能柜提取和归还目标受控物时,自动获取其提取量和剩余量,并根据该提取量和剩余量计算得到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由此能够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对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进行监测,大大提高了便利性。而且监测设备进一步将使用量与目标受控物的设定使用量进行比较,并在发现超量使用时进行提示,实现了对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的智能控制。
本申请还提供受控物的管理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说明。本实施例中,该方法由上述系统实施例的服务器和工作台组成的管理系统执行,用于对受控物的使用过程进行监视。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81:工作台获取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及自身标识信息上传服务器。
使用者携带目标受控物达到工作台所在场所进行使用时,向工作台录入身份信息。工作台通过其设置的身份读取装置或信息输入装置获取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如指纹特征、瞳孔特征、脸部特征、识别码或使用者的账号信息等。
工作台将获取得到的身份信息以及自身标识信息打包至使用通知中,并将该使用通知上传服务器。其中,该标识信息用于唯一识别该工作台,具体如为数字编码、二维码、条形码等。进一步地,该工作台还可将使用者身份信息的获取时间一并打包至使用通知中。
S82:服务器接收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和标识信息,并查找出与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并将所述标识信息作为所述目标受控物的到达地点信息,保存至所述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中。
服务器可如上S52所述预先建立使用者身份信息和目标受控物信息之间的关联,该目标受控物信息包括目标受控物的提取信息和追踪信息。故服务器在接收到工作台发送的使用通知时,根据通知中的身份信息,从预存的关联数据库中查找到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将该通知中的标识信息作为目标受控物的到达地点信息,保存至所述关联的目标受控物的追踪信息中。故管理者终端或与服务器连接的其他设备可从该目标受控物的追踪信息中查找到其当前的到达的地点。
进一步地,当使用通知中还包括工作台对身份信息的获取时间时,服务器还可将该获取时间作为所述目标受控物的到达时间保存至该目标受控物信息的追踪信息中。由此,管理者终端或与服务器连接的其他设备可从该目标受控物的追踪信息中查找到其到达工作台的时间。
S83:服务器将目标受控物的提取信息发送至所述工作台。
S84:工作台显示所述目标受控物信息和目标受控物的安全信息。
其中,该安全信息包括目标受控物的使用方法和/或使用不当时的应对策略。例如,该安全信息预先保存在工作台中,工作台根据查找到的目标受控物信息确定目前使用的目标受控物,并从预存的不同受控物的安全信息中获取关于该目标受控物的安全信息并进行显示。
当然,该工作信息也可以预先保存在服务器预先建立的所述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中。例如,工作台直接从查找到的目标受控物信息中获得该目标受控物的提取信息、追踪信息和安全信息并进行显示。
可以理解的是,工作台可未必对上述提取信息、追踪信息和安全信息三者均显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对上述提取信息、追踪信息和安全信息选择部分显示。另外,该管理系统也可不执行上述S83-S84,仅执行S81-S82。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管理系统除执行以上步骤外,还可对目标受控物的使用地点和使用情况进行监控。
例如,对使用地点的监控:服务器预先关联的提取信息中包含目的地点。在上述S82中,服务器还执行以下子步骤:在判断通知中的标识信息与该目的地点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向使用者终端和/或管理者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者或管理者:目标受控物达到错误地点。当然,该监控也可由工作台执行。例如,工作台在上述S83后还执行以下步骤: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提取信息,判断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提取信息中的目的地点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通过显示或语音提示所述使用者,也可向使用者终端和/或管理者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者或管理者:目标受控物达到错误地点。
例如,对使用情况的监控:服务器预先建立关联的提取信息还包括目标受控物的设定使用情况,该使用情况包括以下一种:使用量和使用时间。工作台在上述S83 后还执行以下步骤:工作台检测所述目标受控物的使用情况,并将所述检测的使用情况上传所述服务器。服务器还执行以下步骤:在判断所述检测的使用情况与所述提取信息中的设定使用情况不一致时,则向使用者终端和/或管理者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者或管理者:目标受控物达到使用不当。或者工作台在上述S73后还执行以下步骤:工作台检测所述目标受控物的使用情况,并判断所述检测的使用情况与接收到的所述提取信息中的设定使用情况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向使用者终端和/或管理者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者或管理者:目标受控物达到使用不当。
其中,当该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时,工作台即上述S81对身份信息进行获取后进行计时,将身份信息获取时间开始计得时间作为使用时间。当使用情况包括使用量时,工作台可通过对其周围的图像采集器对目标受控物进行图像采集,并对图像进行识别,算得使用量。或者工作台可通过其设置的重量感应器检测到的目标受控物的重量变化,并将该变化的重量作为该使用量。
本申请还提供受控物的管理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说明,本实施例方法由服务器、工作台、智能柜和回收箱组成的管理系统执行,用于受控物的提取、使用监控和归还/回收。该方法包括以下:
S91:智能柜根据使用者身份信息确定目标受控物,并将存储所述目标受控物的存储空间打开,以使所述使用者提取所述目标受控物;智能柜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提取时间的提取通知。
S92:服务器根据所述提取通知,将所述提取时间和所述目标受控物当前的已提取状态保存至所述目标受控物信息中。
S91和S92的说明请参阅上述管理方法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S93:工作台获取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及自身标识信息上传服务器。
S94:服务器接收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和标识信息,并查找出与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并将所述标识信息作为所述目标受控物的到达地点信息,保存至所述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中。
S93和S94的说明请参阅上述管理方法第三实施例的S81和S82的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S95:智能柜根据使用者身份信息确定目标受控物,并将存储所述目标受控物的存储空间打开,以使所述使用者归还所述目标受控物;所述智能柜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归还时间的归还通知。
S96:服务器根据所述归还通知,将所述归还时间和所述目标受控物当前的已归还状态保存至所述目标受控物信息中。
S97:回收箱根据使用者身份信息确定目标受控物,并将用于回收所述目标受控物的回收空间打开,以使所述使用者将所述目标受控物放置至所述回收空间;所述回收箱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回收时间的回收通知。
S98:服务器根据所述回收通知,将所述回收时间和所述目标受控物当前的已回收状态保存至所述目标受控物信息中。
当使用者在工作台使用完成目标受控物后,将目标受控物归还至智能柜时,则执行S95-S96。当使用者在工作台使用完成目标受控物后,将目标受控物回收至回收箱时,则执行S97-S98。其中,S95和S96的说明请参阅上述管理方法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S97和S98的说明请参阅下述回收方法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受控物的回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说明。本实施例方法由上面系统实施例中的回收箱执行,用于对受控物的回收,包括以下步骤:
S101:回收箱获取使用者的身份信息。
其中,所述回收箱设有多个独立的用于回收受控物的回收空间,具体可如上系统实施例所述。
回收箱通过其设置的身份读取装置或信息输入装置获取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如指纹特征、瞳孔特征、脸部特征、识别码或使用者的标识信息等。
S102:回收箱查找出与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
类似于上方法实施例S52所述,服务器先在数据库中建立将使用者身份信息与目标受控物信息之间的关联。其中,该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包括该目标受控物的提取信息和追踪信息。
具体地,S102可包括以下子步骤:回收箱从本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与目标受控物信息间的关联关系;根据所述关联关系,获取所述获取的使用者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或者,S102可包括以下子步骤:回收箱向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的查询请求;接收服务器响应所述查询请求而反馈的与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
S103:回收箱根据所述目标受控物的属性,确定用于回收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所述回收空间。
回收箱预存有每个回收空间对应用于回收的受控物的共同属性,该回收空间的环境设置为与该共同属性匹配,例如,用于回收易燃的受控物的回收空间设置防燃环境,用于回收具有腐蚀性的受控物的回收空间由防腐蚀材料构成等。回收箱根据预存的每个回收空间对应的受控物属性,查找出与目标受控物属性匹配的回收空间。
进一步地,该回收方法还可包括:回收箱根据回收空间回收的受控物的属性,调整所述回收空间的环境状态。例如,回收箱的至少部分回收空间设置对应的环境控制系统,回收箱根据回收空间回收的受控物的低温属性,调整所述回收空间的环境为低温状态。而且,回收箱还可利用环境控制系统来实时检测空间环境或受控物的当前状态,并根据检测到的数据实时调整该空间环境的状态以保证满足其回收的受控物的回收要求。例如,回收箱检测到回收空间中的受控物受潮发生化学反应,则通过环境控制系统降低空间内部的湿度。
S104:回收箱控制所述目标受控物的回收空间打开,以使所述使用者将所述目标受控物投放至所述回收空间中。
例如,回收箱的回收空间设置有电子锁,回收箱向目标受控物匹配的回收空间的电子锁输出开锁指令,电子锁响应指令并进行开锁,此时,该回收空间的门打开,使用者则可将目标受控物投放至该回收空间中。
S105:回收箱在检测到使用者将所述目标受控物投放至回收空间时,向服务器发送包含目标受控物的回收情况的通知。
此时,目标受控物处本身应处于已提取状态。该通知为包含目标受控物的回收情况的回收通知,该回收情况包括回收时间和/或剩余量。例如,回收箱在检测到使用者将所述目标受控物回收至所述存放空间时,获取所述目标受控物的回收时间和剩余量,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回收时间和剩余量的回收通知。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该回收通知时,保存所述回收时间至其建立关联的目标受控物的追踪信息中,并将所述追踪信息中的所述目标受控物的状态从已提取更新为已回收状态;另外,服务器从该目标受控物的追踪信息中获取该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例如为智能柜在使用者提取目标受控物时发送给服务器的),并在目标受控物的提取信息中获取目标受控物的目标使用量,然后将接受到的剩余量与预存的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之间的差值作为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并判断计算得到的使用量是否超过目标使用量,如果超过,则向使用者终端和/或管理者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者和 /或管理者:使用者对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超过目标使用量。
值得注意的是,回收箱可通过图像识别或重量感应检测使用者是否将目标受控物投放至回收空间,以及目标受控物的剩余量。具体可参阅上管理方法实施例的S56 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回收方法也可不包括上述S105步骤。
另外,在S102之后,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回收箱显示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所述查找的目标受控物提取信息和追踪信息、该目标受控物的属性信息和目标受控物的安全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受控物的回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说明。本实施例中,该方法由上述服务器执行,用于对受控物的回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1:服务器接收使用者终端提交的所述受控物的提取申请,并将所述提取申请中包含的使用者身份信息和目标受控物信息建立关联。
S112:服务器接收回收箱获取的使用者身份信息,并向所述回收箱反馈与所述获取的使用者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
S111和S112请参阅上S102中对服务器的相关描述。
S113:服务器接收回收箱发送的发送包含目标受控物的回收情况的通知。
具体请参阅上S105相关描述。并且,服务器在接收到该通知时,即确定目标受控物已回收。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回收方法也可不包括上述S113步骤。
本申请提供受控物的管理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说明。本实施例方法可由运载篮执行,该运载篮可以为上述系统实施例的运载篮,或者为其他运输管理系统的运载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21:运载篮接收运载指示,并进入运载模式。
其中,所述运载模式表示所述运载篮可用于运载目标受控物。每个运载篮均设置有用于唯一识别该运载篮的标识信息,具体如为数字编码、二维码、条形码等。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接收运载指示具体可包括:运载篮获取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并将包含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及自身标识信息的运载通知上传服务器。运载篮将获取得到的身份信息以及自身标识信息打包至运载通知中,并将该运载通知上传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根据该运载通知可获知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运载篮将用于运载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受控物,建立该运载篮的标识信息与使用者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之间的映射。其中,运载篮可通过其设置的身份读取装置或信息输入装置获取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具体如,利用身份读取装置获取使用者的生物特征,如指纹特征、瞳孔特征或脸部特征等。又或者,利用身份读取装置获取使用者提供的识别码或ID卡中包含的身份信息,如识别码或ID卡中对应的用于唯一识别该使用者的标识信息。又或者利用信息输入装置获取使用者的账号信息。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接收运载指示具体包括:运载篮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运载指示。其中,所述运载指示是服务器根据使用者终端发送的包含使用者身份信息和所述运载篮标识信息的运载请求产生的,所述运载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运载篮用于运载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例如,使用者采用其使用者终端扫描所述运载篮的标识信息,生成包含所述标识信息和使用者身份信息的运载请求,服务器接收到该运载请求,则向建立该标识信息和使用者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之间的映射,并向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运载篮发送运载指示。
可以理解的是,该使用者身份信息与目标受控物之间的关联可以由服务器预先根据使用者终端反馈的信息(例如使用者身份信息和目标受控物的标识信息)而建立的,也可以在接收到上述运载请求或运载通知后根据使用者终端反馈的信息而建立的。
运载篮在接收到该运载指示之后,可直接进入运载模式。例如,运载篮及其服务器均不作任何判断,即进入运载模式。又例如,在上述该运载指示为服务器发送的实施例中,服务器在接收到使用者终端发送的运载请求时,判断该使用者身份是否满足设定条件,若满足,则向运载篮发送运载指示,以直接进入运载模式。当该运载篮在不使用时锁定在设定位置上时,该进入运载模式包括运载篮响应该运载指令而将其从设定位置上解锁;当运载篮为设置有门的封闭空间时,该进入运载模式包括运载篮响应该运载指令而将打开所述运载篮的门。
当然,运载篮在接收到运载指示之后,也可自行判断是否进入运载模式。例如,在上述运载指示为获取的使用者身份信息的实施例中,当该运载篮在不使用时锁定在设定位置上时,该进入运载模式包括运载篮在确定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满足设定条件时,从所述设定位置上解锁;当运载篮为设置有门的封闭空间时,该进入运载模式包括运载篮在确定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满足设定条件时,打开所述运载篮的门。
在一物流应用场景中,运载篮为设置有门的封闭空间,使用者身份信息为指定用于运输所述目标受控物的运输人员的身份信息。所述方法还可包括:运载篮接收收货方身份信息,并在确定所述收货方信息为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收货方信息时,打开所述运载篮的门,以使收货方取出所述目标受控物;或者,所述运载篮在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开门指令时,打开所述运载篮的门,以使收货方取出所述目标受控物;其中,所述开门指示由所述服务器在判断获取的收货方信息为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收货方身份信息时生成的。
其中,上述设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用者身份信息为设定身份信息;使用者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受控物处于已支付状态。该设定身份信息和该目标受控物的支付状态可以为运载篮预存的,或者服务器在接收到运载通知后反馈给运载篮的。运载篮对使用者身份信息或收货方身份信息的确认,可直接由运载篮自身根据使用者身份信息或收货方身份信息完成判断,或者由服务完成判断,并向运载篮发送确定指示,运载篮接收到该指示则确定使用者身份信息满足设定条件或收货方信息为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收货方身份信息。
S122:运载篮在运载所述目标受控物的过程中,定时获取所述运载篮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目标受控物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例如,在进入运载模式之后,运载篮处于运载目标受控物的状态。运载篮通过其定位装置定时获取其位置信息,并将包含位置信息和运载篮标识信息的定位消息实时发送给服务器,或者在设定时间间隔后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该定位消息后,则根据消息中的标识信息查找到其映射的目标受控物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保存作为目标受控物信息。
S123:运载篮根据自身的位置信息进行监控,并在发现位置异常时进行提示。
运载篮在进入运载模式后,则可启动对自身的位置信息的监控。
例如,运载篮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受控物的目的地点,例如该目的地点包含在服务器发送的运载指示中或由服务器在接收到运载通知后反馈的;当检测到运载篮停留达设定时间时,确定运载篮到达,并判断运载篮的当前位置是否与目的地点一致,若不一致,则采用显示或语音方式提示使用者,或者也可向服务器发送包含运载篮当前位置的到达有误通知,以通知所述服务器向相关的终端如使用者终端、管理者终端等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运载出错。
又例如,运载篮在运载过程中还可根据当前位置信息检测自身是否偏离规划的路线,如果是,则采用显示或语音方式提示使用者;或向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运载篮当前位置的偏离通知,以通知所述服务器通知相关人员,例如向相关的终端如使用者终端、管理者终端等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者和/或管理者:路线偏离。其中,该规划的路线可以由运载篮根据自身起始位置以及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受控物的目的地点规划的,或者由服务器根据运载篮发送的起始位置以及目标受控物的目的地点规划得到并发送给运载篮的。
上述目标受控物的目的地点可以服务器从上述使用者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中获得。
S124:运载篮监测所述运载篮内的目标受控物的状态,并将所述监测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例如,在进入运载模式之后,运载篮处于运载目标受控物的状态。运载篮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图像采集器等监测器,并利用其设置的监测器检测篮内的目标受控物的状态数据(如温度数据、湿度数据、包含目标受控物是否被使用者更换或使用的图像数据)。运载篮将包含该监测数据和运载篮标识信息的监测消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该监测消息时,根据消息中的标识信息查找到其映射的目标受控物信息,并可将该监测数据保存作为目标受控物信息,还可以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产生分析结果和应对方案(如分析结果为目标受控物受潮,应对方案为:降低运载篮的湿度),将该分析结果和应对方案发送给使用者终端、管理者终端和运载篮中的至少一者,当运载篮接收到分析结果和应对方案时,可通过显示或语音提示使用者,也可利用内部环境控制系统执行该应对方案。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运载篮也可选择性执行S123和S124。例如,运载篮仅执行上述S121-S122,或者S121-S123,又或者S121-S122,S124。
本申请还提供受控物的管理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说明。本实施例方法可有上述服务器执行,用于对运载篮运载的受控物进行追踪。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31:服务器接收运载篮或使用者终端发送的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及运载篮标识信息,并建立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与所述运载篮的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该运载篮如上述运载篮,具体可执行如上第五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如上S121 的相关描述,服务器接收运载篮的运载通知,或者使用者终端的运载请求,并确定通知或请求中的标识信息对应的运载篮用于运载该使用者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受控物,故建立该标识信息和目标受控物信息之间的映射。
S132:服务器接收运载篮在运载所述目标受控物的过程中发送所述运载篮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目标受控物的定位信息。
如上S122的相关描述,运载篮在运载过程中定时发送包含其位置信息和标识信息的定位消息,服务器将该位置信息作为目标受控物的定位信息,并可保存在该标识信息映射的目标受控物信息中。
S133:服务器根据运载篮的位置信息进行监控,并在发现位置异常时进行提示。
例如,服务器在检测到运载篮在设定时间内发送的位置信息均在设定距离内时,确定运载篮到达,并判断运载篮的当前位置是否与目标受控物的目的地点一致,若不一致,则向相关的终端如使用者终端、管理者终端等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运载出错。
又例如,服务器根据根据运载篮发送的起始位置以及目标受控物的目的地点规划得到至少一条路线,根据运载篮发送的位置信息检测运载篮自身是否偏离规划的路线,如果是,则向相关的终端如使用者终端、管理者终端等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者和/或管理者:路线偏离。
S134:服务器根据所述运载篮监测的状态数据进行分析,产生分析结果和应对方案。
具体请参阅上S124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服务器也可选择性执行S133和S134。例如,服务器仅执行上述S131-S132,或者S131-S133,又或者S131-S132,S134。
本申请还提供受控物的标识生成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说明。本实施例方法由生成设备执行,该生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与服务器连接的终端(如上面所述的任一终端)、或者上述智能柜等。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41:生成设备根据受控物的购买订单,获取所述受控物的基本信息。
其中,该购买订单可以为用户在该生成设备线上购买产生的订单,或者采用其他设备线上购买产生的订单,又或者为用户录入的订单信息。该购买订单包含有该受控物的基本信息。所述基本信息包括所述受控物的名称、所述受控物的重量和/ 或尺寸、时间信息。具体地,所述时间信息可以为所述受控物的有效期、生成日期中的至少一种。
S142:生成设备生成与所述基本信息关联的所述受控物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标识信息用于设置于所述受控物上,该设置方式可以为粘贴、利用受控物上的LED显示屏显示等。具体地,所述标识信息可以为二维码、条形码或数字编码。
并且,该关联关系保存在该生成设备以及服务器(当该生成设备不是服务器时)中。例如,当所述生成设备为与服务器连接的终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生成设备将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受控物的基本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发送至服务器,以保存至服务器中。又例如,当所述生成设备为服务器时,所述方法还包括:生成设备将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受控物的基本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保存。
可以理解的是,该标识信息可自身不包含该基本信息,仅与该基本信息关联,此时,可保存标识信息+基本信息作为该关联关系。当然,该标识信息也可自身包含该基本信息,此时,可仅保存标识信息作为关联关系。例如,S142具体包括:生成设备获取所述受控物的名称对应的标识字符串,由所述获取的标识字符串、所述受控物的重量和/或尺寸以及时间信息,按照设定规则组成所述标识信息。由此,标识信息自身包含基本信息。
S143:生成设备打印所述标识信息。
本实施例中,该生成设备设置有打印装置,故该生成设备可打印该标识信息,以设置在受控物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若生成设备部设置有打印装置,则可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至其连接的打印设备,以指示所述打印设备打印所述标识信息。
该标识信息可便于后续受控物的管理上,例如,任意设备均可通过该标识信息查找出该受控物的基本信息,故用户可通过任意设备得到受控物的信息,进而方便管理。
例如,使用者在提取受控物时,通过使用者终端扫描该受控物的标识信息得到受控物的基本信息,进而使用者可确认提取的受控物是否正确。
又例如,管理者在存放受控物时,可通过上述智能柜获取设置于受控物上的所述标识信息,并查找出与所述标识信息关联的受控物的基本信息,进而管理者可根据该基本信息确认存放的受控物是否正确。而且该智能柜还可以根据受控物的基本信息,确定用于存放该受控物的存放空间,并将该存放空间打开,以使管理者将受控物村存在该存放空间中,并且智能柜可建立该存放空间与所述受控物之间的映射,或者将存放空间和受控物的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建立上述映射。进一步地,该智能柜还可以作为执行上述S141-S143的生成设备,也即结合标识生成和查询功能于一体。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均可进行有机结合,例如,智能柜参阅执行的实施例可全部或部分结合作为新的实施例,服务器参与执行的实施例部分可全部或部分结合组成新的实施例等,回收箱参与执行的实施例部分可全部或部分结合组成新的实施例,运载篮参与执行的实施例部分可全部或部分结合组成新的实施例等等。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受控物的监测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该监测设备70可为图1所示系统中的智能柜或服务器。该监测设备70包括存储器71、处理器72以及通信电路73。其中,监测设备70的各个组件可通过信号线如总线或若干条分别处理器和各组件的导线耦合在一起,以实现实现监测设备70 的每个组件之间是实现相互连接,或者实现除处理器外的其他组件均连接于该处理器72。
通信电路73用于与其他设备实现通信,具体可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
存储器71用于存储处理器72执行的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器72在处理过程中的数据,其中,该存储器71包括非易失性存储部分,用于存储上述计算机指令。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存储器71可仅作为处理器72的内存而缓存该处理器72执行的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实际存储于终端之外设备中,处理器72通过与外部设备连接,通过调用外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执行相应处理。
处理器72控制该终端70的操作,处理器72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7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72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72通过调用存储器71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
例如,该监测设备为上述服务器,该监测设备的处理器72用于执行上述服务器执行的方法实施例。又例如,该监测设备为上述设置多个存放空间的智能柜,该监测设备的处理器72用于执行上述智能柜执行的方法实施例。具体该智能柜的描述请参阅上述相关描述,例如结合图2所示,智能柜可设置有显示屏、身份读取装置、信息输入装置等。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管理系统,包括如图1所示的智能柜和服务器。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存储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该存储装置80存储有处理器可运行的计算机指令81,该计算机指令用于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方法。
该存储装置81具体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可以存储计算机指令的介质,或者也可以为存储有该计算机指令的服务器,该服务器可将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发送给其他设备运行,或者也可以自运行该存储的计算机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存储装置81还可以为如图7所示的存储器71。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 (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受控物的使用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设备获得在使用者从所述智能柜提取目标受控物时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并记录所述提取量;
获得在所述使用者归还所述目标受控物时所述归还的目标受控物的剩余量;
根据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与所述剩余量间的差值,得到所述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与所述剩余量间的差值,得到所述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包括:
将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与所述剩余量间的差值作为所述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
3.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为设置有多个存储受控物的存放空间的智能柜;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和剩余量的获取方式均为:对所述目标受控物进行拍照得到图像,并通过对所述图像进行识别得到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剩余量;或
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和剩余量的获取方式均为:利用所述存放空间底部的重量传感器获取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重量/剩余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与所述剩余量间的差值,得到所述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是否大于所述目标受控物的设定使用量,若是,则提示使用者或管理者;或者将所述使用量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检测所述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是否大于所述目标受控物的设定使用量,并在大于所述目标受控物的设定使用量时,提示使用者或管理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并查找出与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
确定存放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所述存放空间;
控制所述目标受控物的存放空间打开,以使所述使用者提取或归还所述目标受控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受控物信息包括目标受控物的提取信息和追踪信息,其中,所述提取信息是由与智能柜连接的服务器预先根据使用者提交的提取申请获得并建立所述关联的;所述提取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受控物的名称、目标提取量和目的地点,所述追踪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受控物的状态;
当所述提取信息中的状态为待提取状态时;在所述控制所述目标受控物的存放空间打开之后,还包括:
在检测到使用者从所述存放空间提取出所述目标受控物时,获取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时间,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提取时间的提取通知,以通知所述服务器保存所述提取时间至所述追踪信息中并将所述追踪信息中的所述目标受控物的状态从待提取更新为已提取状态;
当所述目标受控信息中的状态为已提取状态时;在所述控制所述目标受控物的存放空间打开之后,还包括:
在检测到使用者将所述目标受控物归还至所述存放空间时,获取所述目标受控物的归还时间,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含所述归还时间的归还通知,以通知所述服务器保存所述归还时间至所述追踪信息中并将所述追踪信息中的所述目标受控物的状态从已提取更新为已归还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为与所述智能柜连接的服务器;
所述获得在使用者从所述智能柜提取目标受控物时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包括:
接收所述智能柜在使用者提取所述目标受控物时对所述目标受控物拍照得到的图像,对所述图像进行识别得到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或接收所述智能柜对使用者提取所述目标受控物时获得的所述目标受控物的重量信息,并将所述重量信息作为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
所述获得在所述使用者归还所述目标受控物时所述归还的目标受控物的剩余量,包括:
接收所述智能柜在使用者归还所述目标受控物时对所述目标受控物拍照得到的图像,对所述图像进行识别得到所述目标受控物的剩余量;或接收所述智能柜对使用者归还所述目标受控物时获得的所述目标受控物的重量信息,并将所述重量信息作为所述目标受控物的归还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受控物的提取量与所述剩余量间的差值,得到所述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目标受控物的使用量是否大于所述目标受控物的设定使用量,若是,则提示使用者或管理者。
9.一种受控物的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指令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储有处理器可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1307014.8A 2017-12-08 2017-12-08 受控物的使用量监测方法及其设备、存储装置 Pending CN1082883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07014.8A CN108288326A (zh) 2017-12-08 2017-12-08 受控物的使用量监测方法及其设备、存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07014.8A CN108288326A (zh) 2017-12-08 2017-12-08 受控物的使用量监测方法及其设备、存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8326A true CN108288326A (zh) 2018-07-17

Family

ID=62831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07014.8A Pending CN108288326A (zh) 2017-12-08 2017-12-08 受控物的使用量监测方法及其设备、存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8832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4936A (zh) * 2012-11-30 2013-04-10 浙江天地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危物品管控系统
CN105469220A (zh) * 2015-12-31 2016-04-06 宋立 一种物品的智能管理方法和智能管理系统
CN105761041A (zh) * 2016-02-23 2016-07-13 苏州银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品智能管理方法及其管理系统
CN106803127A (zh) * 2016-12-10 2017-06-06 佛山市幻云科技有限公司 化学药品管理方法和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4936A (zh) * 2012-11-30 2013-04-10 浙江天地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危物品管控系统
CN105469220A (zh) * 2015-12-31 2016-04-06 宋立 一种物品的智能管理方法和智能管理系统
CN105761041A (zh) * 2016-02-23 2016-07-13 苏州银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品智能管理方法及其管理系统
CN106803127A (zh) * 2016-12-10 2017-06-06 佛山市幻云科技有限公司 化学药品管理方法和服务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29606A (zh) 受控物的管理方法及管理设备、系统
Lim et al. RFID in the warehouse: A literature analysis (1995–2010) of its applications, benefits, challenges and future trends
JP5470143B2 (ja) 荷物誤配防止システム
JP5935877B2 (ja) 動線データ解析装置、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CN108334956A (zh) 受控物的回收方法及其设备、系统
CN108304904A (zh) 受控物的标识生成及其设备、存储装置
US20060253343A1 (en) RFID receiving process for use with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s
CN103258359A (zh) 使用环境传感器用来运输产品的系统
MXPA05013837A (es) Sistema de seguridad electronica para registrar y monitorear actividades y datos ralacionados a carga.
JP2008515321A (ja) 旅行バッグの追跡および位置確認を行うためのrfタグ
CN105575009A (zh) 一种智能柜的柜门打开方法及装置
US2019022082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Tracking Collection and Disposal of Unsaleable Items
TW201104611A (en) Identity verification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authorizing transactions
JP2020095720A (ja) 保管ボックスの管理方法、及び、保管ボックス
KR20080035906A (ko) 위치추적을 이용한 물류배송시스템
WO2013145631A1 (ja) 動線データ解析装置、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CN107133774A (zh) 基于标准箱的收货验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305406A (zh) 受控物的管理方法及管理设备、系统
CN108288136A (zh) 受控物的管理方法及其设备、系统
KR20220045407A (ko) Ai 기반 콜드체인 물류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217344A (zh) 标签标识器及商品全程追踪rfid标签系统
CN111861347A (zh) 用于建筑工程的物资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967886A (zh) 一种基于rfid数据采集的防伪溯源防窜货方法
JP2019006550A (ja) 配達物追跡管理システム
CN108288326A (zh) 受控物的使用量监测方法及其设备、存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