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1780A - 一种半模毫米波极化探测辐射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模毫米波极化探测辐射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1780A
CN108281780A CN201810024602.9A CN201810024602A CN108281780A CN 108281780 A CN108281780 A CN 108281780A CN 201810024602 A CN201810024602 A CN 201810024602A CN 108281780 A CN108281780 A CN 108281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layer
ultra
slot
radiometer
wideband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246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81780B (zh
Inventor
杨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02460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817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81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1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81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1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8/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 G01V8/005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operating with millimetre waves, e.g. measuring the black losey radi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4Combinations of antenna units polaris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ircularly and elliptically polarised waves or waves linearly polarised in any dir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一种半模毫米波极化探测辐射计,至少包括有四层结构,从上至下分别为所述覆盖层、第一金属层、介质基板以及第二金属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设置有上排第一极化辐射单元以及下排第二极化辐射单元,所述第一极化辐射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极化辐射单元呈周期性规则的排列;兼顾了传统辐射计在线极化以及圆极化在辐射系统中的优势性能,将圆极化和线极化波通过合理设计发挥出最佳性能,创造性的将其设置一半模基片集成波导上,在毫米波波段内形成比较完善的扫测工作性能,并且解决了传统辐射阵列需要的复杂组件和构造,使用半模基片集成波导结构,更进一步减小了辐射计体积,在拥有更宽的扫测带宽,并有效抑制副瓣,获得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半模毫米波极化探测辐射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目标探测的极化辐射计。
背景技术
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现代微波技术的研究正在进入频谱资源更加丰富的毫米波频段,当前毫米波技术的研究已经覆盖了通信,遥感,医疗等诸多领域。毫米波烟感探测技术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折射等特性对被测目标实现定位、追踪、测距等功能,在气象、军事以及当前热门的无人驾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早先的现有技术中对毫米波目标探测识别的应用研究主要还集中在相控阵雷达、多天线扫测等,主要集中在一些军事应用中;后来发展到近代,国内一些专家学者逐渐开始研究波导缝隙阵列、基片集成波导等相关领域,实现不少关于宽角度、低副瓣的天线案例。基片集成波导的选择日趋增多还得益于现有电子设备的逐渐微型化需求,在微型化的设备中,空间变得日益拥挤,弥足珍贵,易于系统集成往往能够决定器件是否能使用。
当前学者们提出的不少毫米波探测识别辐射计中,往往通过复杂的慢波结构进行重复累加或者大规模叠阵设置,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增益效果和更高扫测分辨率,但是复杂的机构往往容易导致难于集成,出现问题之后也较难发现,及时通过强制集成的方法,辐射计的扫测角度、增益稳定性都会打折扣,无法实现稳定的测扫功能。
另外,当前使用在目标识别信号传送的极化方式有两种标准:线极化和圆极化,利用垂直极化(v)与水平极化(H)、左旋圆极化(L)和右旋圆极化(R),圆极化波在雨、雪、大气中的衰减小,穿透电离层能力强,不受地球两极磁场产生的法拉第效应,安装调试简单(不用调整极化);而制造性能较好的线极化高频头比圆极化要容易的多,其效率较高,线极化10GHz以上频段法拉第效应甚微,在中纬度地区广泛应用,缺点是需调整极化。
所以当前诸多辐射计在用于极化辐射时,为了能够兼顾获得的两种辐射极化效果,也存在相当多的多极化辐射计结构,例如选择调节入射电磁波的入激信号相位及幅度,实现线极化或圆极化的辐射,然而工作时都仅仅限于一种极化电磁波的辐射,同时列出两种或者多种极化的辐射计仍未出现,这限制了不同极化电磁波识别的作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目标探测的极化辐射计,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改善了传统大规模阵列的复杂度,简化模型并设计简单、性能完备的扫测设备。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半模基片集成波导的毫米波极化探测辐射计,至少包括有四层结构,从上至下分别为所述覆盖层、第一金属层、介质基板以及第二金属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设置有第一极化辐射单元以及第二极化辐射单元,所述第一极化辐射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极化辐射单元呈周期性规则的排列;
所述极化探测辐射计的第一金属层上还设置有输入端口,通过所述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极化辐射单元,另外还具有输出端口,电磁波信号经由极化辐射单元后从输出端口输出;所述第一金属层上设有若干金属通孔,若干金属通孔透过所述介质基板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第一极化辐射单元包括有4个弯折缝隙单元,所述4个弯折缝隙单元为刻蚀在第一金属层上的弯折缝隙结构,所述4个弯折缝隙单元尺寸相同,该弯折缝隙单元用作辐射线极化扫描电磁波;
所述弯折缝隙单元结构类似由两个“U”型槽通过“一”字型槽进行连接,所述槽的端口部位以及外侧拐角弯折处,都使用切角弯折结构,有益于电磁波能量的衍射,提升辐射计整体增益;
所述弯折缝隙单元的缝隙槽的切角弯折角度θ为45-60度,所述“U”型槽的外侧边长度为a,其与“U”型槽外底边长相等,所述“一”字槽的外侧长度也与该外底边长相等;所述“U”型槽相邻的两侧边之间的距离相等,距离为b;所述“U”型槽的非切角部分的缝隙宽度相等,尺寸为f;其中f<b<2f<a<3f。
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第二极化辐射单元包括有5个交叉缝隙单元,所述5个交叉缝隙单元为刻蚀在第一金属层上的交叉缝隙结构,所述5个交叉缝隙单元按照缝隙尺寸的宽度周期性进行排列,通过该交叉缝隙单元,输入端口馈入电磁信号时能够产生圆极化扫描电磁波;
所述交叉缝隙单元为一“十”字型结构,由两条垂直平分的等宽缝隙交叉而成,所述交叉缝隙单元的缝隙宽度为m,所述交叉缝隙单元的缝隙长度为m+2n,其中n为所述“十”字型缝隙结构一枝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交叉缝隙单元以及所述弯折缝隙单元的排列规则为:所述交叉缝隙单元有大小两种尺寸,两种尺寸的所述交叉缝隙单元间隔排列;所述4个弯折缝隙单元分列在由5个交叉缝隙单元形成的四个间隔空间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金属层的两翼设置有裙边,该裙边可以向上或者向下进行弯折。
优选的,所述输入端口与下方介质基板以及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形成一馈电输入端面,所述输入端口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呈现为两级梯形过渡微带结构;所述输出端口与下方介质基板以及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形成一馈电输出端面,所述输出端口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呈现为两级梯形过渡微带结构。
优选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口与极化辐射单元连接处设置有一菱形结构的耦合单元,所述耦合单元对输入输出端口进行信号相位调谐,针对不同信号的选择分析,可以设置不同的耦合单元结构,所述耦合单元优选的通过设置金属通孔规律的排列而成。
优选的,所述弯折缝隙单元的缝隙槽的切角弯折角度θ优选为45-60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兼顾了传统辐射计在线极化以及圆极化在辐射系统中的优势性能,将圆极化和线极化波通过合理设计发挥出最佳性能,创造性的将其设置一半模基片集成波导上,在毫米波波段内形成比较完善的扫测工作性能,并且解决了传统辐射阵列需要的复杂组件和构造,使用半模基片集成波导结构,更进一步减小了辐射计体积,在拥有更宽的扫测带宽,并有效抑制副瓣,获得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辐射计外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辐射计第一金属层上的缝隙单元及通孔排列布局
图3是本发明辐射计介质基板上的通孔布局
图4是本发明辐射计两种极化辐射缝隙单元的排列布局
图5是本发明辐射计弯折缝隙单元的结构设计图
图6是本发明辐射计弯折缝隙单元的其他可替代方式
图7是本发明辐射计交叉缝隙单元的结构设计图
图8是本发明辐射计工作的频率响应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所以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传统的目标扫测辐射计通常由多个辐射单元或者多组辐射阵列组成,利用功分结构将多个辐射单元并列成均匀平面阵列,实现辐射计的频率环扫,利用馈电端口相位及幅度的调节,使得辐射计在远场区主辐射波束偏离原方向,与辐射波束指向频率对应。正常的大气环境或者辐射计工作的系统环境中,辐射计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就要求辐射计本身需要良好的频域特性或者极化特性,较低的透波反射、较高接收率、较低的副瓣、稳定有效的方向性都很必要。
本申请方案中,多个辐射缝隙单元设置排列成直线阵列,极化辐射在远场区主辐射波束的最大波束方向是由多个辐射缝隙单元在远场处的相叠加方向,不同之处在于,本申请的辐射缝隙结构采用了非同尺寸结构,通过对不同尺寸的缝隙的周期排列好处在于,可以实现更宽的扫测角度以及更好的增益效果。线性阵列中同一相位的结构参数馈电结构包括同尺寸的辐射缝隙单元,其产生的相位差为φ=,其中L是馈线长度相位差,λg是馈电工作波长,当馈电长度不变时,调节入激电信号的变化,会导致相位差的差异;当入激信号保持稳定时,如果馈电长度发生了变化,会引起同样的相位调节效果;当周期性的变化辐射缝隙结构时,等效于转化在每个馈电缝隙上的馈线长度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造成辐射计在远场区的主波束辐射变化。
基片集成波导(SIW)是基于波导结构集成化思想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类波导技术,通过将传统金属波导结构集成在低损耗介质集片中,来实现类似于传统金属波导的传输特性。它是由左右两排周期性的金属化通孔、上下两层金属面以及中间填充的低损耗介质层构成,形成了可以传播TE模的准封闭导波结构。这种结构不仅保留着与金属波导类似的低损耗、高Q值等特点,同时也具有低成本、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平面集成等优点,解决了传统金属波导难以集成和小型化的问题。由于整个结构完全为介质基片上的金属通孔阵列构成,因而可以利用PCB或LTCC工艺实现,可与微带电路实现无缝集成。虽然基片集成波导具有较高的Q值,可以通过PCB工艺制造,成本低,便于集成,但是在频段其尺寸在某些领域仍然相对较大,限制了其应用,基片集成波导的小型化迫不及待。
因此,为了进一步减小SIW的平面尺寸,使其结构更为紧凑,在SIW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导波结构—半模基片集成波导(HMSIW),这种结构是根据SIW在主模时其中心轴对称面可等效为磁壁的特性,可在物理结构上将其延中线切开分成对等的半模导波结构,HMSIW不仅继承了SIW的优点,它的尺寸还仅为SIW的一半,因此在微波电路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案中考虑的正是如此,通过将双极化辐射设置在半模集成基片波导上,实现更好的尺寸效果。
参见附图1,本发明的一种半模毫米波极化探测辐射计,至少包括有四层结构,从上至下分别为覆盖层4、第一金属层1、介质基板2以及第二金属层3;附图2中可见,所述第一金属层1上设置有第一极化辐射单元7以及第二极化辐射单元8,所述第一极化辐射单元7以及所述第二极化辐射单元8呈周期性规则的排列;
所述极化探测辐射计的第一金属层1上还设置有输入端口21,通过所述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极化辐射单元,另外还具有输出端口22,电磁波信号经由极化辐射单元后从输出端口22输出;所述第一金属层1上设有若干金属通孔5,若干金属通孔5透过所述介质基板2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层3。
所述第一极化辐射单元7以及第二极化辐射单元8呈周期性规则排列;该周期性的排列布局使得辐射计的可以实现两种极化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1上的第一极化辐射单元包括有4个弯折缝隙单元7,所述4个弯折缝隙单元7为刻蚀在第一金属层1上的弯折缝隙结构,所述4个弯折缝隙单元7按照缝隙尺寸的宽度周期性进行排列,使得当辐射计馈入信号时能够产生线极化扫描电磁波;实施例中弯折缝隙单元7有尺寸结构相同,通过重复排列,缝隙波束之间实现一定的叠加耦合,有效提升辐射计在毫米波段内的辐射增益,改善一般辐射阵列需要的多天线多馈入的复杂辐射结构,通过使用简单的结构实现需要的扫测效果。
覆盖层4可以是硬质介质层,也可以选择柔性薄膜,对第一金属层进行覆盖保护,选材的介电常数优选不高于2,否则可能会对辐射性能产生恶性影响;第二金属层3优选使用两翼带有裙边的金属层,裙边可以向上弯折,也可以向下进行折叠包裹填充介质层,增大了接地反射的面积,对远场的扫测角度有所裨益,有效增大目标扫测的成功率。
图2中,半模毫米波极化探测辐射计的第一金属层1上还设置有梯形过渡结构的输入端口21,输出端口22,分别对接所述极化辐射单元;电磁信号从输入端口进入,经由极化辐射单元,从输出端口出;所述第一金属1上设有若干金属通孔5,若干金属通孔透过所述介质基板2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层3。图3中,输入输出端口与极化辐射单元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菱形结构的耦合单元23,所述耦合单元23对输入输出端口进行信号相位调谐,针对不同信号的选择分析,可以设置不同的耦合单元结构,所述耦合单元优选的通过设置金属通孔规律的排列而成。
毫米波辐射计上金属通孔的设置起到了传统波导侧壁的等效效果,通过选取适当的孔间距离,能保证从通孔间尽量少的泄露电磁波,实现在两排金属通孔内进行电磁波的良好传输效果。参见附图3中的放大图,两个相邻金属通孔的孔径距离为s,金属通孔的直径为r,传统上一般设置s <λ/5时能够取得良好的防缝隙内泄露,λ为工作波长;本申请中设置λ/12<s <λ/8,r=s/2,本实施例中优选r=0.2mm,获得较好的类似波导封闭特性,另外在制作上也能兼顾保证精度,介质基板上的通孔设置也是考虑的一个因素之一,过高的制作工艺容易导致成品良率过低,本申请优选使用LTCC材质作为介质基板,以保证制作的成品良率。
参见附图3中标识,介质基板2上排通孔的总排列长度为k2,该长度要大于半模第一金属层1上的上沿边长度k1,有效防止电磁信号的漏泄,保证封闭效果的同时也能降低不必要的杂波扰动。第一金属层1的下沿边长为长度p,第一金属层1上下沿两条横向边之间的间距为h,h的大小优选为所述介质基板2宽度的一半,或者略小于一半,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为2.00-2.50mm。
图4中可见,弯折缝隙单元7与交叉缝隙单元8在进行等效辐射场计算时,简化等效成一点辐射时,在横向上辐射缝隙单元在同一等效直线上(H1)。纵向直线S1和S2之间的间距为h1,纵向直线S2和S3之间的间距为h2,S1、S2、S3分别为小十字交叉缝隙、弯折缝隙、大十字交叉缝隙的纵向对称轴线,弯折缝隙与小十字交叉缝隙的外侧相邻距离为z1,弯折缝隙与大十字交叉缝隙的外侧相邻距离为z2。虽然在等效模型计算时,将两种缝隙单元进行了简化等同,但是在实际实测效果时仍然需要考虑到缝隙间距以及缝隙实际大小的实时影响,缝隙间距z1、z2以及等效直线间距h1、h2的设置都会对电磁波辐射的相位产生影响,实施例中优选z1范围为0.3-1.5mm,z2范围为0.6-2.0mm。
参见图5,所述弯折缝隙单元7结构类似由两个“U”型槽通过“一”字型槽进行连接,所述槽的端口部位以及外侧拐角弯折处,都使用切角弯折结构,有益于电磁波能量的衍射,提升辐射计整体增益;外侧的直角弯折,容易引起反射损耗,反射损耗是一种常见于弯折慢反射中的恶性损耗,此处设计将垂直反射角设置为45°慢反射角,有益于改善恶性反射,使得馈入激励能够良好的在弯折空间中进行过渡传输,实现较好的增益效果。从后期的测量结果来,整个反射损耗会因此降低20-30%左右,优选的还可以选择使用图6中的圆滑过渡,所起的过渡传输效果作用会进一步提升。
所述弯折缝隙单元的缝隙槽的切角弯折角度θ优选为45-60度,经测试,该范围内信号的反射损耗抑制效果较好;所述“U”型槽的外侧边长度为a,其与“U”型槽外侧底边长相等,所述“一”字槽的外侧长度也与底边长相等;所述“U”型槽相邻两侧边的距离相等,为b;所述“U”型槽的内侧边长度为c;“U”型槽端口斜切边的长度为d,斜切后剩余边长的长度为e;所述“U”型槽的非切角部分的缝隙宽度相等为f;其中f<b=c<2f<a<3f,d=e,a=f/2+c,f=3e。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f的大小范围为0.1-0.3mm。
所述第一金属层1上的第二极化辐射单元包括有5个交叉缝隙单元8,所述5个交叉缝隙单元为刻蚀在第一金属层1上的交叉缝隙结构,所述5个弯折缝隙单元8按照缝隙尺寸的宽度周期性进行排列,使得当辐射计馈入信号时能够产生圆极化扫描电磁波;实用中,圆极化波在各类的恶劣环境中的衰减较小,穿透电离层能力也比较强强,不受地球两极磁场产生的法拉第效应,安装调试简单,不用调整极化角度,接收性能也非常稳定。
传统的波导缝隙阵中,或者常见的智能辐射阵列中,在波导的适当位置开设十字型缝隙,实现圆极化已经较为常见,十字型缝隙切割了电流线时产生横向和纵向电流,在波导的内部形成纵向和横向的90°激励相位差,辐射波自然出现圆极化特性。
本发明中也优选采用该十字型结构特征,如图2或7中所述交叉缝隙单元为一“十”字型结构,由两条垂直平分的等宽缝隙交叉而成,所述交叉缝隙单元的缝隙宽度为m,所述交叉缝隙单元的缝隙长度为m+2n,其中n为所述“十”字型缝隙结构一枝的长度,本案实施例中优选n的结构尺寸范围为0.25-0.75mm,m=f。
参见图2,与弯折缝隙产生的线极化波类似,通过对基片集成表面的感应电流切割辐射,辐射计馈入信号时十字交叉单元能够产生圆极化扫描电磁波。本发明中的5个交叉缝隙单元8按照缝隙尺寸的宽度周期性进行排列,实施例中交叉缝隙单元8有两种大小的尺寸结构,两种尺寸结构默认按照由小、大、小、大、小进行排列,四个弯折缝隙结构位列在五个交叉缝隙形成的间隔空间中,使得辐射计工作时能够实现线极化波以及圆极化波。另外使用大小间隔排列的方式,结合尺寸结构的合理设计,这样排列的好处在于能够激发远场处辐射缝隙信号之间更强的叠加耦合,不但具有简单的增益叠加,由于毫米波天线的空间已经非常有效,通过不同尺寸缝隙的间隔也能巧妙的利用缝隙间的耦合效应抑制副瓣,有效提升辐射计在毫米波段内的辐射增益,改善一般辐射阵列需要的多天线多馈入的复杂辐射结构,单排结构能实现近100°左右的扫测宽度范围,通过使用简单的结构实现需要的扫测效果。
由于辐射计在设计时高度集成,第一金属层的尺寸优化至15.79mm*2.42mm,介质基板的厚度为0.35mm,工作频段较高,范围在28-35GHz左右,在保证良好辐射增益的同时,为此通常我们通过若干金属通孔设置在辐射单元的两侧以及中间部位,这样的确能够很好的维持电磁信号的低损耗以及相对高增益,然而对副瓣的抑制效果有限,但是实用中非常希望辐射器能够具有良好的副瓣特性,本案中通过对金属孔的位置进行适度设置,并同时设置调节缝隙9,通过调节缝隙9设置在第一金属层的下沿突出部位,突出部位的尺寸为p*q,此处的p=11.60mm,q=0.45mm,p的长度优选要小于k1,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的尺寸关系为k2=k1+q=p+2q,通过调节缝隙使得两种极化辐射单元的耦合感应电流进行互相导流,副瓣电流进行抑制转化,获得良好的副瓣抑制效果。添加调节缝隙后,副瓣增益改善至-10 dBi至-13dBi左右。所述调节缝隙9,本申请中使用了两条平行等长的矩形缝隙,该缝隙尺寸以及距离可随工作频段进行灵活设置。
参见附图8,辐射计的工作频段在30-36GHz范围内的反射系数S11可完善至-15dB甚至更好,在该毫米波工作频段内,经测试在28-35.5GHz较宽范围内归一化的增益最低也可以达到近15dB,整个辐射波段内的增益效果好,拥有较好的驻波系数。随着从28GHz左右的频率在爬升至36GHz过程中,辐射器可以探测前后角度在-45°至55°左右的范围内目标,实现了较宽扫测范围。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半模毫米波极化探测辐射计,至少包括有四层结构,从上至下分别为所述覆盖层、第一金属层、介质基板以及第二金属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设置有第一极化辐射单元以及第二极化辐射单元,所述第一极化辐射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极化辐射单元呈周期性规则的排列;
所述极化探测辐射计的第一金属层上还设置有输入端口,通过所述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极化辐射单元,另外还具有输出端口,电磁波信号经由极化辐射单元后从输出端口输出;所述第一金属层上设有若干金属通孔,若干金属通孔透过所述介质基板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层;
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第一极化辐射单元包括有4个弯折缝隙单元,所述4个弯折缝隙单元为刻蚀在第一金属层上的弯折缝隙结构,所述4个弯折缝隙单元尺寸相同,该弯折缝隙单元用作辐射线极化扫描电磁波;
所述弯折缝隙单元结构类似由两个“U”型槽通过“一”字型槽进行连接,所述槽的端口部位以及外侧拐角弯折处,都使用切角弯折结构,有益于电磁波能量的衍射,提升辐射计整体增益;
所述弯折缝隙单元的缝隙槽的切角弯折角度θ为45-60度,所述“U”型槽的外侧边长度为a,其与“U”型槽外底边长相等,所述“一”字槽的外侧长度也与该外底边长相等;所述“U”型槽相邻的两侧边之间的距离相等,距离为b;所述“U”型槽的非切角部分的缝隙宽度相等,尺寸为f;其中f<b<2f<a<3f。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模毫米波极化探测辐射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第二极化辐射单元包括有5个交叉缝隙单元,所述5个交叉缝隙单元为刻蚀在第一金属层上的交叉缝隙结构,所述5个交叉缝隙单元按照缝隙尺寸的宽度周期性进行排列,通过该交叉缝隙单元,输入端口馈入电磁信号时能够产生圆极化扫描电磁波;
所述交叉缝隙单元为一“十”字型结构,由两条垂直平分的等宽缝隙交叉而成,所述交叉缝隙单元的缝隙宽度为m,所述交叉缝隙单元的缝隙长度为m+2n,其中n为所述“十”字型缝隙结构一枝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半模毫米波极化探测辐射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缝隙单元以及所述弯折缝隙单元的排列规则为:所述交叉缝隙单元有大小两种尺寸,两种尺寸的所述交叉缝隙单元间隔排列;所述4个弯折缝隙单元分列在由5个交叉缝隙单元形成的四个间隔空间内。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半模毫米波极化探测辐射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两翼设置有裙边,该裙边可以向上或者向下进行弯折。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半模毫米波极化探测辐射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口与下方介质基板以及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形成一馈电输入端面,所述输入端口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呈现为两级梯形过渡微带结构;所述输出端口与下方介质基板以及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形成一馈电输出端面,所述输出端口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呈现为两级梯形过渡微带结构。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半模毫米波极化探测辐射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端口与极化辐射单元连接处设置有一菱形结构的耦合单元,所述耦合单元对输入输出端口进行信号相位调谐,针对不同信号的选择分析,可以设置不同的耦合单元结构,所述耦合单元优选的通过设置金属通孔规律的排列而成。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半模毫米波极化探测辐射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缝隙单元的缝隙槽的切角弯折角度θ优选为45-60度。
CN201810024602.9A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半模毫米波极化探测辐射计 Active CN1082817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24602.9A CN108281780B (zh)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半模毫米波极化探测辐射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24602.9A CN108281780B (zh)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半模毫米波极化探测辐射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1780A true CN108281780A (zh) 2018-07-13
CN108281780B CN108281780B (zh) 2020-02-11

Family

ID=62803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24602.9A Active CN108281780B (zh)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半模毫米波极化探测辐射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8178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43120A (en) * 1980-03-17 1982-08-10 Carl R. Meyer Stair structure for swimming pools
EP0545873A2 (en) * 1991-11-29 1993-06-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 waveguide antenna which includes a slotted hollow waveguide
US7202832B2 (en) * 2004-01-07 2007-04-10 Motia Vehicle mounted satellite antenna system with ridged waveguide
CN103441340A (zh) * 2013-08-14 2013-12-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极化可变和频率扫描的半模基片集成波导漏波天线
WO2017157690A1 (de) * 2016-03-14 2017-09-21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armstadt Mikrowellen-applikator und system zur minimal-invasiven behandlung von biologischem geweb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43120A (en) * 1980-03-17 1982-08-10 Carl R. Meyer Stair structure for swimming pools
EP0545873A2 (en) * 1991-11-29 1993-06-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 waveguide antenna which includes a slotted hollow waveguide
US7202832B2 (en) * 2004-01-07 2007-04-10 Motia Vehicle mounted satellite antenna system with ridged waveguide
CN103441340A (zh) * 2013-08-14 2013-12-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极化可变和频率扫描的半模基片集成波导漏波天线
WO2017157690A1 (de) * 2016-03-14 2017-09-21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armstadt Mikrowellen-applikator und system zur minimal-invasiven behandlung von biologischem geweb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1780B (zh) 202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42556B (zh) 一种宽带圆极化毫米波多馈源多波束透镜天线
van der Vorst et al. Effect of internal reflections on the radiation properties and input admittance of integrated lens antennas
WO2022027950A1 (zh) 毫米波双圆极化透镜天线及电子设备
CN107579344A (zh) 毫米波基片集成波导双圆极化低副瓣共口径阵列天线
Wei et al. Dual-band substrate-integrated waveguide leaky-wave antenna with a simple feeding way
CN108258406A (zh) 一种毫米波极化探测辐射计
Mizutani et al. Grating lobe suppression of narrow-wall slotted hollow waveguide millimeter-wave planar antenna for arbitrarily linear polarization
CN109149117A (zh) 一种复合左右手漏波天线
CN202917635U (zh) 一种圆极化电扫相控漏波天线
CN109326878A (zh) 一种基于表面波波导和高阻抗表面的宽带端射天线
Yin et al. Frequency scanning single-ridge serpentine dual-slot-waveguide array antenna
Li et al. Design of leaky wave antenna with wide angle backfire to forward beam scanning based on generalized pattern synthesis
Host et al. Ku-band traveling wave slot array scanned via positioning a dielectric plunger
US4103303A (en) Frequency scanned corner reflector antenna
CN108281780A (zh) 一种半模毫米波极化探测辐射计
Hua et al. CPW-fed printed antenna array with conical beam
CN113922061B (zh) 一种共口径同极化双频波导缝隙天线
Sahu et al. 4× 4 rectangular patch array antenna for bore sight application of conical scan S-band tracking radar
Nguyen et al. Gain improvement of a metasurface for U-slot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 array at 5.8 GHz
CN113036411A (zh) 一种宽带圆极化反射阵天线单元
Kumar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optimized corporate-fed microstrip array for ISM band applications
US3921176A (en) Constant beamwidth antenna
Chen et al. Bandwidth enhancement of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SIW) slot antenna with parasitic dipole
Wu et al. A 3D All-Metal Antenna Array for Millimeter-Wave Automotive Radar Applications
Kaur et al. CPW-Fed UWB antenna with multiple band-notches for WiMAX, WLAN and X-band satellite downlink communication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