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77827A - 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及其建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及其建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77827A
CN108277827A CN201810227433.9A CN201810227433A CN108277827A CN 108277827 A CN108277827 A CN 108277827A CN 201810227433 A CN201810227433 A CN 201810227433A CN 108277827 A CN108277827 A CN 108277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guard
structures
along
layered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274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甄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2274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778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77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778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6Constructions, or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in 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及其建筑方法,其结构包括用于承载上层建筑的上底和设置于水中的水中分层结构,所述水中分层结构设置于所述上底的下方,所述水中分层结构包括多个设置有水生物附着物的水生物附着层,所述水生物附着层按附着物种类设置于不同深度,本发明通过在水下分层中修建比如鱼礁、人工水草、小鱼避难体和水生生物人工繁殖设施等,还原原住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带来环境增益,解决了水域开发中存在的破坏生态环境的负面问题,将水下建筑空间划分给水下生态环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场景。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及其建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建筑结构,特别是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及其建筑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缺,开发水域是解决建设用地紧缺的出路之一,但现有的水域开发绝大部分是采用填河、填湖和填海造陆方式,直接占用水下的空间,排挤掉原来的生态环境,因此造陆开发水域对于生态环境破坏极大,甚至对某些水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为了使水域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在传统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应加入对水中生态的保护措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我国水域开发中存在对水生态严重破坏的问题,提供一种对水生态低影响甚至有正面增殖影响的水中建筑结构及其建筑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包括用于承载上层建筑的上底和设置于水中的水中分层结构,所述水中分层结构设置于所述上底的下方,所述水中分层结构包括多个设置有水生物附着物的水生物附着层,所述水生物附着层按附着物种类设置于不同深度。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围堰和加固结构的围护构筑物,所述围护构筑物设置于所述水中分层结构的外围,与所述水中分层结构一起构成用于存储水体的空间。
进一步,所述围护构筑物上设置通水口,所述通水口设置于所述围护构筑物的侧壁并在所述通水口上设置有用于隔断水流的开关阀门。
进一步,所述围护构筑物与所述水中分层结构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形成整体受力结构的连接体。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向上抬升所述围护构筑物的顶升设备和作为所述顶升设备的受力支点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水中分层结构的受力柱体的侧面并向外突出,所述顶升设备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上。
进一步,所述围护构筑物顶部设置有用于被所述顶升设备抬升的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与围护构筑物稳固连接并作为受力点设置于所述顶升设备上方。
一种建造上述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的建筑方法还包括用于围堰和加固结构的围护构筑物,所述建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围堰施工区域插打所述围护构筑物并加固堰体,所述围护构筑物的顶部高于涨潮时的水面位置;
在所述围护构筑物区域内建造所述水中分层结构,在最顶层的所述水生物附着层中设置挡水墙,所述挡水墙顶端低于涨潮时的水面位置;
在所述围护构筑物和所述水中分层结构之间架设用于将两者形成整体受力结构的连接体;
在所述围护构筑物的侧壁上打出通水口和用于控制所述通水口中水流通断的开关阀门;
在所述水中分层结构的顶层以所述上底为基础建造用于人类活动的水上部分建筑层。
一种应用上述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的建筑方法还包括用于围堰的围护构筑物,所述建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围堰施工区域插打所述围护构筑物并加固堰体,所述围护构筑物的顶部高于水面位置;
在所述围护构筑物区域内建造所述水中分层结构;
在所述围护构筑物的侧壁上打出通水口和用于控制所述通水口中水流通断的开关阀门;
在所述水中分层结构的受力柱体的侧面加固一个向外突出的支撑结构,在所述支撑结构上设置用于向上抬升所述围护构筑物的顶升设备;
在所述围护构筑物的顶部加固一个用于被所述顶升设备抬升的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的设置于所述顶升设备的上方;
以所述上底为基础建设用于人类活动的水上部分建筑层;
施工完成后利用所述顶升设备将所述围护构筑物抬升以回收所述围护构筑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水中建筑的水下部分设置水下分层,在水下分层中修建比如鱼礁、人工水草、小鱼避难体和水生物人工繁殖设施等,改善和提升原住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带来环境增益,本发明的建筑结构解决了水域开发中存在的破坏生态环境的负面问题,将水下建筑空间划分给水下生态环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场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作为第一实施例,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整体采用混凝土或其他建筑材料建造,包括用于承载上层建筑的上底1、设置于水中的水中分层结构2和用于围堰和加固结构的围护构筑物4,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设置于所述上底1的下方,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包括多个设置有水生物附着物的水生物附着层,所述水生物附着层按附着物种类设置于不同深度,所述围护构筑物4设置于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的外围,与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构成用于存储水体的空间,所述围护构筑物4上设置通水口3,所述通水口3设置于所述围护构筑物4的侧壁并在所述通水口3上设置有用于隔断水流的开关阀门31,所述围护构筑物4与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的各层地板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构成整体受力结构的连接体6,加固整体建筑结构;同时在最顶层的所述水生物附着层中设置低于涨潮时的水面位置14的挡水墙5。
本实施例中水中分层结构2包括多层水生物附着层,按水中深度依次设置有:人工沙滩10(层面为人工斜面和沙石)、贝壳附着层11(层面为岩石砼和/或粗砂)、小鱼避难体附着层12(层面为假山)和人工水草附着层13(层面为细砂和人工水草)等,根据水中环境需要,还可以设置水生生物人工繁殖设施(层面为鱼池)等,值得注意的是,功能相近的水生物附着层可以互换,或可以在一层水生物附着层中集成多种附着物而实现多种功能。
建造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建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围堰施工区域插打所述围护构筑物4并加固堰体,所述围护构筑物4的顶部高于涨潮时的水面位置14;
在所述围护构筑物4区域内建造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在最顶层的所述水生物附着层中设置挡水墙5,所述挡水墙5顶端低于涨潮时的水面位置14;
在所述围护构筑物4和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之间架设用于将两者形成整体受力结构的连接体6;
在所述围护构筑物4的侧壁上打出通水口3和用于控制所述通水口3中水流通断的开关阀门31;
在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的顶层以所述上底1为基础建造用于人类活动的水上部分建筑层。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利用水中分层结构2结构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将人类的居住和活动环境和水中生物的居住和活动环境分隔开来,并在水中分层结构2中构建水生态环境,从而保护了原住水生生物;在此基础上,将围堰所用的围护构筑物4作为加固建筑的其中一个部件,将围护构筑物4通过连接体与建筑本身连接构成一个整体,有利于使水中建筑结构更稳定。
参照图2所示作为第二实施例,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整体采用混凝土或其他建筑材料建造,包括用于承载上层建筑的上底1、设置于水中的水中分层结构2和用于围堰的围护构筑物4,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设置于所述上底1的下方,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包括多个设置有水生物附着物的水生物附着层,所述水生物附着层按附着物种类设置于不同深度,所述围护构筑物4设置于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的外围,与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构成用于存储水体的空间,所述围护构筑物4上设置通水口3,所述通水口3设置于所述围护构筑物4的侧壁并在所述通水口3上设置有用于隔断水流的开关阀门31,还包括用于向上抬升所述围护构筑物4的顶升设备8和作为所述顶升设备8的受力支点的支撑结构7,所述支撑结构7设置于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的受力柱体的侧面并向外突出,所述顶升设备8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7上,所述围护构筑物4顶部设置有用于被所述顶升设备8抬升的加固结构9,所述加固结构9与围护构筑物4稳固连接并作为受力点设置于所述顶升设备8上方。
本实施例中水中分层结构2同样包括多层水生物附着层,结构上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详述。
建造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建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围堰施工区域插打所述围护构筑物4并加固堰体,所述围护构筑物4的顶部高于水面位置14;
在所述围护构筑物4区域内建造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
在所述围护构筑物4的侧壁上打出通水口3和用于控制所述通水口3中水流通断的开关阀门31;
在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的受力柱体的侧面加固一个向外突出的支撑结构7,在所述支撑结构7上设置用于向上抬升所述围护构筑物4的顶升设备8;
在所述围护构筑物4的顶部加固一个用于被所述顶升设备8抬升的加固结构9,所述加固结构9的设置于所述顶升设备8的上方;
以所述上底1为基础建设用于人类活动的水上部分建筑层;
施工完成后利用所述顶升设备8将所述围护构筑物4抬升以回收所述围护构筑物4。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利用水中分层结构2结构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考虑到围堰所用的围护构筑物4的回收利用,在建筑外壁设置顶升设备8,可以将围护构筑物4整体抬升,减轻吊机负担,使围堰拆除更简单。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上层建筑的上底(1)和设置于水中的水中分层结构(2),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设置于所述上底(1)的下方,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包括多个设置有水生物附着物的水生物附着层,所述水生物附着层按附着物种类设置于不同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围堰和加固结构的围护构筑物(4),所述围护构筑物(4)设置于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的外围,与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一起构成用于存储水体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构筑物(4)上设置通水口(3),所述通水口(3)设置于所述围护构筑物(4)的侧壁并在所述通水口(3)上设置有用于隔断水流的开关阀门(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构筑物(4)与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形成整体受力结构的连接体(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向上抬升所述围护构筑物(4)的顶升设备(8)和作为所述顶升设备(8)的受力支点的支撑结构(7),所述支撑结构(7)设置于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的受力柱体的侧面并向外突出,所述顶升设备(8)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7)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构筑物(4)顶部设置有用于被所述顶升设备(8)抬升的加固结构(9),所述加固结构(9)与围护构筑物(4)稳固连接并作为受力点设置于所述顶升设备(8)上方。
7.一种建造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围堰和加固结构的围护构筑物(4),所述建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围堰施工区域插打所述围护构筑物(4)并加固堰体,所述围护构筑物(4)的顶部高于涨潮时的水面位置(14);
在所述围护构筑物(4)的区域内建造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在最顶层的所述水生物附着层中设置挡水墙(5),所述挡水墙(5)顶端低于涨潮时的水面位置(14);
在所述围护构筑物(4)和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之间架设用于将两者形成整体受力结构的连接体(6);
在所述围护构筑物(4)的侧壁上打出通水口(3)和用于控制所述通水口(3)中水流通断的开关阀门(31);
在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的顶层以所述上底(1)为基础建造用于人类活动的水上部分建筑层。
8.一种建造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围堰的围护构筑物(4),所述建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围堰施工区域插打所述围护构筑物(4)并加固堰体,所述围护构筑物(4)的顶部高于水面位置(14);
在所述围护构筑物(4)的区域内建造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在所述围护构筑物(4)的侧壁上打出通水口(3)和用于控制所述通水口(3)中水流通断的开关阀门(31);
在所述水中分层结构(2)的受力柱体的侧面加固一个向外突出的支撑结构(7),在所述支撑结构(7)上设置用于向上抬升所述围护构筑物(4)的顶升设备(8);
在所述围护构筑物(4)的顶部加固一个用于被所述顶升设备(8)抬升的加固结构(9),所述加固结构(9)的设置于所述顶升设备(8)的上方;
以所述上底(1)为基础建设用于人类活动的水上部分建筑层;施工完成后利用所述顶升设备(8)将所述围护构筑物(4)抬升以回收所述围护构筑物(4)。
CN201810227433.9A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及其建筑方法 Pending CN1082778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27433.9A CN108277827A (zh)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及其建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27433.9A CN108277827A (zh)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及其建筑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77827A true CN108277827A (zh) 2018-07-13

Family

ID=62810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27433.9A Pending CN108277827A (zh)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及其建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77827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02313A (ja) * 1992-04-24 1993-11-16 Daiwa Concrete Kogyo Kk 生態系改善型護岸構造
JP2004068379A (ja) * 2002-08-06 2004-03-04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環境調和型水中構築物
KR20100123054A (ko) * 2009-05-14 2010-11-24 주영규 물고기 및 수중생물을 위한 인공서식지 블록
KR20110031859A (ko) * 2009-09-21 2011-03-29 주식회사 아썸 수생태 복원 및 수질개선을 위한 복합 서식장치
KR20120037831A (ko) * 2010-10-12 2012-04-20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복합형 어초 구조물, 이를 이용한 수생 동식물 보호용 구조물
CN103422464A (zh) * 2012-05-15 2013-12-04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一种利用围堰和浮床建构硬质驳岸河道生态系统的工艺
CN104528906A (zh) * 2014-12-31 2015-04-22 泉州师范学院 一种适合水生生态重建的底泥钝化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CN106677075A (zh) * 2017-03-01 2017-05-17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桥墩施工的围堰挂桩与度汛方法
CN208152092U (zh) * 2018-03-19 2018-11-27 甄建伟 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02313A (ja) * 1992-04-24 1993-11-16 Daiwa Concrete Kogyo Kk 生態系改善型護岸構造
JP2004068379A (ja) * 2002-08-06 2004-03-04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環境調和型水中構築物
KR20100123054A (ko) * 2009-05-14 2010-11-24 주영규 물고기 및 수중생물을 위한 인공서식지 블록
KR20110031859A (ko) * 2009-09-21 2011-03-29 주식회사 아썸 수생태 복원 및 수질개선을 위한 복합 서식장치
KR20120037831A (ko) * 2010-10-12 2012-04-20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복합형 어초 구조물, 이를 이용한 수생 동식물 보호용 구조물
CN103422464A (zh) * 2012-05-15 2013-12-04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一种利用围堰和浮床建构硬质驳岸河道生态系统的工艺
CN104528906A (zh) * 2014-12-31 2015-04-22 泉州师范学院 一种适合水生生态重建的底泥钝化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CN106677075A (zh) * 2017-03-01 2017-05-17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桥墩施工的围堰挂桩与度汛方法
CN208152092U (zh) * 2018-03-19 2018-11-27 甄建伟 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0571B (zh) 分层自重、预压排水固结联合强夯软土地基加固方法
CN203795372U (zh) 箱体与插板组合型生态护岸结构
CN101033614A (zh) 水下真空预压加固软基技术方法
CN203701127U (zh) 一种水下重力式基础
CN107476254A (zh) 一种生态护岸体及采用该护岸体的护岸结构
CN207919486U (zh) 一种深水软土地基岸壁式码头结构
CN208152092U (zh) 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
CN20703226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预制式围堰结构
CN108277827A (zh) 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中建筑结构及其建筑方法
JP2783775B2 (ja) 生態系を考慮した護岸構造物
JP4129762B2 (ja) 海面廃棄物処分場
CN205954573U (zh) 一种玄武岩纤维制固沙消浪型吹填岛礁护坡
CN207525768U (zh) 组合锚桩及加固地基的重力式沉垫基础
CN202850062U (zh)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水浮力控制装置
JP6361889B2 (ja) 人工浅場又は干潟
CN204370378U (zh) 一种柔性拦渣坝结构
CN106836119A (zh) 一种分层式潜堤
CN207419371U (zh) 一种游艇码头浮桥抱桩结构
JP5330216B2 (ja) 人工魚礁
CN204753497U (zh) 适于城市河道的多层复合防渗结构
CN207567799U (zh) 一种适用于沿海深水区的土石围堰结构
CN204040299U (zh) 一种异形砌块及挡土墙
CN215105043U (zh) 一种潜堤和方孔网格人工鱼礁复合的生态防波堤
CN211898147U (zh) 一种轻型不透水的防波堤
CN103754334B (zh) 一种游艇式别墅及超大型海洋城及其建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