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75912A - 一种耐磨石塑板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磨石塑板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75912A
CN108275912A CN201810058698.0A CN201810058698A CN108275912A CN 108275912 A CN108275912 A CN 108275912A CN 201810058698 A CN201810058698 A CN 201810058698A CN 108275912 A CN108275912 A CN 108275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tone
wear
plate
plastic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586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晓丽
陈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ing Yongxin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ing Yongxin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ing Yongxin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ing Yongxin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586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759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75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7591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6/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only organic binders, e.g. polymer or resin concrete
    • C04B26/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6/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4B26/0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ntaining hal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00After-treatment of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009After-treatment of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reat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00After-treatment of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45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 C04B41/50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with inorganic materials
    • C04B41/5025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with inorganic materials with ceramic materials
    • C04B41/5035Silic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00After-treatment of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60After-treatment of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of only artificial stone
    • C04B41/61Coating or impregn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石塑板及其制作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生产工艺中制得石塑板没有较高的耐磨性,容易磨损,使用时间短等技术问题。本耐磨石塑板,包括板体,板体外表面上依次设置有印花层和耐磨层。本发明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耐磨石塑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磨石塑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石塑板采用天然的大理石粉构成高密度、高纤维网状结构的坚实基层,表面覆以超强耐磨的高分子PVC耐磨层,经上百道工序加工而成,是一种高品质、高科技研究开发出来的新型装饰材料。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石塑板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申请号:201610175212.2;公开号:CN 105690788A】。这种石塑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塑板包括质量分数70-75%的石头粉末、10-15%的植物纤维、15-20%的树脂和1-5%的改性剂;制作时预先制作石头粉末:将切石厂切割石头产生的粉末进行收集,或者将小石块进行碾碎成粉末,该些粉末进行进一步研磨,使其粉末粒径为250-330目,同时确保粉末的含水率小于6%;预先制作植物纤维:将新鲜整根竹子进行碾压,碾压成长条片块状,接着再沿长度方向切成1厘米厚度的长条片,而后长条片进入破碎机进行切碎成小碎片,然后进入磨盘进行压磨,压磨的压力为120公斤每平方厘米,压磨时间为2分钟,压磨盘的相对转动速度为每分钟60圈,使竹料研磨成丝条状,并装在一容器中并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进行改性处理;在搅拌料斗中加入配比量的石头粉末和改性后植物纤维,在每分钟150圈的转速下进行搅拌5分钟,然后加入配比量二分一的树脂,再在每分钟200圈的转速下进行搅拌1分钟,最后加入配比量二分一的树脂继续每分钟200圈的转速下进行搅拌2分钟,备料完成;将备料放入150-160摄氏度的熔炉中熔化混合,然后将熔化的物料通过成型模具进行挤压出模,挤压出模后进行二次水冷成型。
该专利中公开的生产工艺虽然有利于方便制得石塑板,但是,该生产工艺中制得石塑板没有较高的耐磨性,容易磨损,使用时间短,因此,设计出一种耐磨石塑板及其制作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耐磨石塑板,该石塑板具有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耐磨石塑板,包括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外表面上依次设置有印花层和耐磨层。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在板体外表面上依次设置印花层和耐磨层,可使石塑板表面具有足够的耐磨强度,从而能够延长其使用时间,使用寿命长。
所述板体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氯乙烯80-100份、环氧大豆油5-20份、大理石粉120-160份、钛白粉2-5份、抗氧化剂1-4份、稳定剂1-2份、氯化聚乙烯2-7份、植物纤维5-10份、聚乙烯蜡2-6份和防霉剂0.5-1.5份。
所述植物纤维为稻草纤维、麦草纤维、大豆秸秆纤维中的一种。
所述耐磨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醇酸树脂8-16份、酚醛树脂5-8份、环氧树脂9-14份、二氧化硅2-4份、氟硅酸钠4-7份、对苯二酚5-8份、丙烯酸10-15份、固化剂1-4份、催干剂1-3份、消泡剂0.4-0.9份和水80-120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耐磨石塑板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具有制作方便的特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耐磨石塑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预塑化:将聚氯乙烯、环氧大豆油、大理石粉、钛白粉、抗氧化剂、稳定剂、氯化聚乙烯、植物纤维、聚乙烯蜡和防霉剂按先粉体后液体的顺序倒入搅拌机内进行加热搅拌,搅拌温度为135-145℃,搅拌时间为18-26min,加热搅拌结束后,将混合物进行冷却搅拌,直至混合物的温度降至24-28℃;
b、静置:将步骤a中得到的混合物置于通风处放置24-30h;
c、挤压:将步骤b中得到的混合物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通过模具成型,得到半成品的板体;
d、定型:将步骤c中得到的半成品的板体放入定型模中,使其冷却到35-45℃,然后再将其放置在水槽中进一步冷却至20-26℃,并根据产品规格要求进行削边角和毛边处理,得到成品的板体;
e、印花:将步骤d中得到的成品的板体进行多色印花,得到半成品的石塑板;
f、喷涂:通过喷涂系统在半成品的石塑板上喷涂耐磨层;
g、剪切:将步骤f中得到的半成品的石塑板进行切割,切割成所需的规格,即制得耐磨石塑板。
采用以上方法,通过预塑化、静置、挤压、定型、印花、喷涂和剪切等步骤,就可实现耐磨石塑板的制作,制作方便。
所述步骤e中的印花速度为2-6m/min。
所述步骤f中的耐磨层的厚度为0.3-0.6mm。
所述步骤f中的喷涂系统包括底座,底座一端上固定有支架一,支架一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板料输入的输入辊,输入辊端部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结构一相连,底座另一端上固定有支架二,支架二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板料输出的输出辊,输出辊端部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结构二相连,底座中部依次设置有用于板料喷涂的喷涂装置和用于板料烘干的烘干装置。
喷涂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动力结构一带动输入辊转动,输入辊将板料输入,通过喷涂装置对板料进行喷涂,通过烘干装置对板料进行烘干,通过动力结构二带动输出辊转动,输出辊将板料输出,从而实现板料的喷涂作业,可替代人工喷涂,喷涂方便。
所述动力结构一包括动力电机一、主动轮一、若干从动轮一和传动带一,动力电机一固定在支架一上,动力电机一的输出轴水平设置,主动轮一固定在动力电机一的输出轴端部,若干从动轮一分别固定在输入辊端部,传动带一套设在主动轮一与从动轮一外。
当需要使输入辊转动时,控制动力电机一的输出轴转动,动力电机一的输出轴带动主动轮一转动,主动轮一通过传动带一带动从动轮一转动,从动轮一带动输入辊转动,从而可使输入辊转动。
所述动力结构二包括动力电机二、主动轮二、若干从动轮二和传动带二,动力电机二固定在支架二上,动力电机二的输出轴水平设置,主动轮二固定在动力电机二的输出轴端部,若干从动轮二分别固定在输出辊端部,传动带二套设在主动轮二与从动轮二外。
当需要使输出辊转动时,控制动力电机二的输出轴转动,动力电机二的输出轴带动主动轮二转动,主动轮二通过传动带二带动从动轮二转动,从动轮二带动输出辊转动,从而可使输出辊转动。
所述喷涂装置包括安装架一、上喷头、下喷头、储料箱、供料管和供料泵,安装架一固定在底座上,上喷头设置在安装架一上,上喷头与一能带动其上下移动的气缸一相连,上喷头侧部开设有若干喷洒孔一,且喷洒孔一向下,下喷头设置在安装架一上,下喷头与一能带动其上下移动的气缸二相连,且上喷头与下喷头之间具有供板料通过的间隙,下喷头侧部开设有若干喷洒孔二,且喷洒孔二向上,储料箱固定在底座上,储料箱下部和连接管一端相连通,连接管另一端和供料管中部相连,供料管一端和上喷头相连通,供料管一端上还设置有电磁阀一,供料管另一端和下喷头相连通,供料管另一端上还设置有电磁阀二,供料泵设置在连接管上。
当需要对板料进行喷涂时,控制气缸一的活塞杆上下移动,气缸一的活塞杆带动上喷头上下移动,将上喷头调节到所需位置,控制气缸二的活塞杆上下移动,气缸二的活塞杆带动下喷头上下移动,将下喷头调节到所需位置;开启供料泵,将储料箱中的涂料输送到上喷头和下喷头处,通过上喷头和下喷头将涂料喷涂在板料表面,也可以根据需要对板料进行单面喷涂。
所述连接管上还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流量调节阀可对连接管中的流量大小进行调节,调节方便。
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安装架二和烘箱,安装架二固定在底座上,烘箱固定在安装架二上,烘箱一端具有输入口,烘箱另一端具有输出口,烘箱内具有若干电加热管。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烘箱可将板料上的涂料进行烘干。
所述支架一上还设置有支撑辊一,支撑辊一位于输入辊上方,且支撑辊一与输入辊之间具有供板料通过的间隙。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支撑辊一可使支架一处的板料顺利输入到安装架一处。
所述支架二上还设置有支撑辊二,支撑辊二位于输出辊上方,且支撑辊二与输出辊之间具有供板料通过的间隙。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支撑辊二可使安装架二处的板料顺利输出到支架二处。
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能向储料箱输送涂料的送料机构。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送料机构可向储料箱输送涂料。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配料桶、送料管、输送泵、导流筒、步进电机、搅拌杆和拍打环,配料桶设置在底座上,配料桶上端具有加料口,加料口处设置有电磁阀三,配料桶下端具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有电磁阀四,送料管一端和出料口相连通,送料管另一端和储料箱上部相连通,输送泵设置在送料管上,配料桶包括上桶体和下桶体,下桶体固定在底座上,上桶体通过弹性的连接环和下桶体相连,且连接环能沿其轴向伸缩,上桶体还与一能使其上下移动的驱动结构相连,导流筒竖直设置在配料桶内,导流筒通过连接架和下桶体相连,导流筒呈喇叭状,导流筒的大口端朝上,导流筒的小口端朝下,导流筒侧部开设有若干导流孔,导流筒内还固定有呈螺旋形的导流片,且导流片靠近导流筒的小口端,搅拌杆竖直设置在配料桶内,搅拌杆上端伸入到导流筒内与搅拌叶片相连,搅拌杆下端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步进电机相连,拍打环设置在配料桶内,拍打环通过弹簧一和上桶体相连,拍打环上开设有若干呈V形的过流孔一和若干呈倒V形的过流孔二,且过流孔一与过流孔二交错布置;驱动结构包括立柱、气缸三、导轨、滑块和振动电机,立柱固定在底座上,导轨竖直固定在立柱上,滑块设置在导轨上,气缸三固定在立柱上,气缸三的活塞杆竖直向上,气缸三的活塞杆端部和滑块相连,滑块通过弹簧二和驱动板相连,驱动板和上桶体相连,振动电机固定在驱动板上。
采用以上结构,控制气缸三的活塞杆上下移动,气缸三的活塞杆带动滑块沿着导轨上下移动,滑块带动驱动板上下移动,驱动板带动上桶体上下移动,与此同时,控制振动电机可使上桶体上下振动,随着上桶体上下移动,配料桶内的体积增大或减小,使配料桶上部的涂料受到挤压而向下流动,部分涂料向下流到导流筒内,控制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步进带动的输出轴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带动搅拌叶片转动,在导流片的配合下,导流筒内形成螺旋液流,并从导流孔逐步输出;同时,上桶体带动拍打环上下移动,拍打环对另一部分涂料进行上下反复拍打,从而在导流筒和拍打环双重作用下,可将涂料搅拌均匀,配料可靠;配制好的涂料,通过送料管输送到储料箱内。
所述导轨两端还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的材料为橡胶。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限位块可对滑块进行限位,确保其在正常的范围内移动,限位可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板体外表面上依次设置印花层和耐磨层,可使石塑板表面具有足够的耐磨强度,从而能够延长其使用时间,使用寿命长。
2、通过预塑化、静置、挤压、定型、印花、喷涂和剪切等步骤,就可实现耐磨石塑板的制作,制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喷涂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喷涂系统拆去部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主动轮一;3、动力电机一;4、传动带一;5、支架一;6、安装架一;7、气缸二;8、储料箱;9、连接管;11、供料泵;12、流量调节阀;13、安装架二;14、烘箱;15、支架二;16、动力电机二;17、主动轮二;18、传动带二;19、从动轮二;21、输出辊;22、支撑辊二;23、电磁阀二;24、电磁阀一;25、供料管;26、下喷头;27、上喷头;28、气缸一;29、支撑辊一;31、输入辊;32、从动轮一;33、配料桶;33a、上桶体;33b、下桶体;34、连接架;35、导流筒;35a、导流孔;36、搅拌杆;37、步进电机;38、电磁阀四;39、输送泵;41、送料管;42、导流片;43、搅拌叶片;44、立柱;45、气缸三;46、限位块;47、导轨;48、振动电机;49、驱动板;51、弹簧二;52、滑块;53、弹簧一;54、拍打环;55、电磁阀三;56、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耐磨石塑板,包括板体,板体外表面上依次设置有印花层和耐磨层。
采用该结构,通过在板体外表面上依次设置印花层和耐磨层,可使石塑板表面具有足够的耐磨强度,从而能够延长其使用时间,使用寿命长。
板体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氯乙烯80-100份、环氧大豆油5-20份、大理石粉120-160份、钛白粉2-5份、抗氧化剂1-4份、稳定剂1-2份、氯化聚乙烯2-7份、植物纤维5-10份、聚乙烯蜡2-6份和防霉剂0.5-1.5份。
在本实施例中,板体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氯乙烯90份、环氧大豆油12份、大理石粉140份、钛白粉3份、抗氧化剂3份、稳定剂2份、氯化聚乙烯5份、植物纤维7份、聚乙烯蜡4份和防霉剂1份;当然,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采用该种方案,板体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氯乙烯86份、环氧大豆油9份、大理石粉128份、钛白粉2份、抗氧化剂1份、稳定剂1份、氯化聚乙烯2份、植物纤维6份、聚乙烯蜡2份和防霉剂0.7份;抗氧化剂、稳定剂和防霉剂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助剂。
植物纤维为稻草纤维、麦草纤维、大豆秸秆纤维中的一种;在本实施例中,植物纤维为稻草纤维。
耐磨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醇酸树脂8-16份、酚醛树脂5-8份、环氧树脂9-14份、二氧化硅2-4份、氟硅酸钠4-7份、对苯二酚5-8份、丙烯酸10-15份、固化剂1-4份、催干剂1-3份、消泡剂0.4-0.9份和水80-120份。
在本实施例中,耐磨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醇酸树脂12份、酚醛树脂7份、环氧树脂11份、二氧化硅3份、氟硅酸钠6份、对苯二酚7份、丙烯酸12份、固化剂3份、催干剂2份、消泡剂0.7份和水100份;当然,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采用该种方案,耐磨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醇酸树脂9份、酚醛树脂5份、环氧树脂9份、二氧化硅2份、氟硅酸钠4份、对苯二酚5份、丙烯酸11份、固化剂1份、催干剂1份、消泡剂0.5份和水86份;固化剂、催干剂和消泡剂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助剂。
本耐磨石塑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预塑化:将聚氯乙烯、环氧大豆油、大理石粉、钛白粉、抗氧化剂、稳定剂、氯化聚乙烯、植物纤维、聚乙烯蜡和防霉剂按先粉体后液体的顺序倒入搅拌机内进行加热搅拌,搅拌温度为135-145℃,搅拌时间为18-26min,加热搅拌结束后,将混合物进行冷却搅拌,直至混合物的温度降至24-28℃;在本实施例中,将聚氯乙烯、环氧大豆油、大理石粉、钛白粉、抗氧化剂、稳定剂、氯化聚乙烯、植物纤维、聚乙烯蜡和防霉剂按先粉体后液体的顺序倒入搅拌机内进行加热搅拌,搅拌温度为140℃,搅拌时间为22min,加热搅拌结束后,将混合物进行冷却搅拌,直至混合物的温度降至27℃;
b、静置:将步骤a中得到的混合物置于通风处放置24-30h;在本实施例中,将步骤a中得到的混合物置于通风处放置25h;
c、挤压:将步骤b中得到的混合物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通过模具成型,得到半成品的板体;
d、定型:将步骤c中得到的半成品的板体放入定型模中,使其冷却到35-45℃,然后再将其放置在水槽中进一步冷却至20-26℃,并根据产品规格要求进行削边角和毛边处理,得到成品的板体;在本实施例中,将步骤c中得到的半成品的板体放入定型模中,使其冷却到38℃,然后再将其放置在水槽中进一步冷却至22℃,并根据产品规格要求进行削边角和毛边处理,得到成品的板体;
e、印花:将步骤d中得到的成品的板体进行多色印花,印花速度为2-6m/min,得到半成品的石塑板;
f、喷涂:通过喷涂系统在半成品的石塑板上喷涂耐磨层;
g、剪切:将步骤f中得到的半成品的石塑板进行切割,切割成所需的规格,即制得耐磨石塑板。
采用该方法,通过预塑化、静置、挤压、定型、印花、喷涂和剪切等步骤,就可实现耐磨石塑板的制作,制作方便。
步骤e中的印花速度为2-6m/min;在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的印花速度为4m/min。
步骤f中的耐磨层的厚度为0.3-0.6mm;在本实施例中,步骤f中的耐磨层的厚度为0.4mm。
如图1-图2所示,步骤f中的喷涂系统包括底座1,底座1一端上固定有支架一5,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一端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支架一5;支架一5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板料输入的输入辊31,在本实施例中,输入辊31的数量为四根;输入辊31端部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结构一相连,底座1另一端上固定有支架二15,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另一端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支架二15;支架二15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板料输出的输出辊21,在本实施例中,输出辊21的数量为四根;输出辊21端部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结构二相连,底座1中部依次设置有用于板料喷涂的喷涂装置和用于板料烘干的烘干装置。
动力结构一包括动力电机一3、主动轮一2、若干从动轮一32和传动带一4,动力电机一3固定在支架一5上,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电机一3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架一5上;动力电机一3的输出轴水平设置,主动轮一2固定在动力电机一3的输出轴端部,若干从动轮一32分别固定在输入辊31端部,在本实施例中,从动轮一32的数量为四个;传动带一4套设在主动轮一2与从动轮一32外。
动力结构二包括动力电机二16、主动轮二17、若干从动轮二19和传动带二18,动力电机二16固定在支架二15上,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电机二16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架二15上;动力电机二16的输出轴水平设置,主动轮二17固定在动力电机二16的输出轴端部,若干从动轮二19分别固定在输出辊21端部,在本实施例中,从动轮二19的数量为四个;传动带二18套设在主动轮二17与从动轮二19外。
喷涂装置包括安装架一6、上喷头27、下喷头26、储料箱8、供料管25和供料泵11,安装架一6固定在底座1上,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一6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1上;上喷头27设置在安装架一6上,上喷头27与一能带动其上下移动的气缸一28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气缸一28固定在安装架一6上,气缸一28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一28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连接杆一和上喷头27相连;上喷头27侧部开设有若干喷洒孔一,在本实施例中,喷洒孔一的数量为十个;且喷洒孔一向下,下喷头26设置在安装架一6上,下喷头26与一能带动其上下移动的气缸二7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气缸二7固定在安装架一6上,气缸二7的活塞杆竖直向上,气缸二7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连接杆二和下喷头26相连;且上喷头27与下喷头26之间具有供板料通过的间隙,下喷头26侧部开设有若干喷洒孔二,在本实施例中,喷洒孔二的数量为十个;且喷洒孔二向上,储料箱8固定在底座1上,在本实施例中,储料箱8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1上;储料箱8下部和连接管9一端相连通,连接管9另一端和供料管25中部相连,供料管25一端和上喷头27相连通,供料管25一端上还设置有电磁阀一24,供料管25另一端和下喷头26相连通,供料管25另一端上还设置有电磁阀二23,供料泵11设置在连接管9上。
连接管9上还设置有流量调节阀12。
采用该结构,通过流量调节阀12可对连接管9中的流量大小进行调节,调节方便。
烘干装置包括安装架二13和烘箱14,安装架二13固定在底座1上,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二1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1上;烘箱14固定在安装架二13上,在本实施例中,烘箱14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架二13上;烘箱14一端具有输入口,烘箱14另一端具有输出口,烘箱14内具有若干电加热管;在本实施例中,电加热管的数量为六根。
支架一5上还设置有支撑辊一29,支撑辊一29位于输入辊31上方,且支撑辊一29与输入辊31之间具有供板料通过的间隙。
采用该结构,通过支撑辊一29可使支架一5处的板料顺利输入到安装架一6处。
支架二15上还设置有支撑辊二22,支撑辊二22位于输出辊21上方,且支撑辊二22与输出辊21之间具有供板料通过的间隙。
采用该结构,通过支撑辊二22可使安装架二13处的板料顺利输出到支架二15处。
底座1上还设置有能向储料箱8输送涂料的送料机构。
采用该结构,通过送料机构可向储料箱8输送涂料。
送料机构包括配料桶33、送料管41、输送泵39、导流筒35、步进电机37、搅拌杆36和拍打环54,配料桶33设置在底座1上,配料桶33上端具有加料口,加料口处设置有电磁阀三55,配料桶33下端具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有电磁阀四38,送料管41一端和出料口相连通,送料管41另一端和储料箱8上部相连通,输送泵39设置在送料管41上,配料桶33包括上桶体33a和下桶体33b,下桶体33b固定在底座1上,上桶体33a通过弹性的连接环56和下桶体33b相连,且连接环56能沿其轴向伸缩,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环56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上桶体33a还与一能使其上下移动的驱动结构相连,导流筒35竖直设置在配料桶33内,导流筒35通过连接架34和下桶体33b相连,导流筒35呈喇叭状,导流筒35的大口端朝上,导流筒35的小口端朝下,导流筒35侧部开设有若干导流孔35a,在本实施例中,导流孔35a的数量为二十个;导流筒35内还固定有呈螺旋形的导流片42,且导流片42靠近导流筒35的小口端,搅拌杆36竖直设置在配料桶33内,搅拌杆36上端伸入到导流筒35内与搅拌叶片43相连,搅拌杆36下端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步进电机37相连,拍打环54设置在配料桶33内,拍打环54通过弹簧一53和上桶体33a相连,拍打环54上开设有若干呈V形的过流孔一和若干呈倒V形的过流孔二,在本实施例中,过流孔一的数量为五十个,过流孔二数量为五十个;且过流孔一与过流孔二交错布置;驱动结构包括立柱44、气缸三45、导轨47、滑块52和振动电机48,立柱44固定在底座1上,在本实施例中,立柱44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1上;导轨47竖直固定在立柱44上,在本实施例中,导轨47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竖直固定在立柱44上;滑块52设置在导轨47上,气缸三45固定在立柱44上,在本实施例中,气缸三45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立柱44上;气缸三45的活塞杆竖直向上,气缸三45的活塞杆端部和滑块52相连,滑块52通过弹簧二51和驱动板49相连,驱动板49和上桶体33a相连,振动电机48固定在驱动板49上;在本实施例中,振动电机48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驱动板49上。
采用该结构,控制气缸三45的活塞杆带动滑块52沿着导轨47上下移动,滑块52带动驱动板49上下移动,驱动板49带动上桶体33a上下移动,与此同时,控制振动电机48可使上桶体33a上下振动,随着上桶体33a上下移动,配料桶33内的体积增大或减小,使配料桶33上部的涂料受到挤压而向下流动,部分涂料向下流到导流筒35内,控制步进带动的输出轴带动搅拌杆36转动,搅拌杆36带动搅拌叶片43转动,在导流片42的配合下,导流筒35内形成螺旋液流,并从导流孔35a逐步输出;同时,上桶体33a带动拍打环54上下移动,拍打环54对另一部分涂料进行上下反复拍打,从而在导流筒35和拍打环54双重作用下,可将涂料搅拌均匀,配料可靠;配制好的涂料,通过送料管41输送到储料箱8内。
导轨47两端还固定有限位块46,在本实施例中,导轨47两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还固定有限位块46;限位块46的材料为橡胶。
采用该结构,通过限位块46可对滑块52进行限位,确保其在正常的范围内移动,限位可靠。
喷涂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控制动力电机一3的输出轴带动主动轮一2转动,主动轮一2通过传动带一4带动从动轮一32转动,从动轮一32带动输入辊31转动,输入辊31将板料输入;控制气缸一28的活塞杆带动上喷头27上下移动,将上喷头27调节到所需位置,控制气缸二7的活塞杆带动下喷头26上下移动,将下喷头26调节到所需位置;开启供料泵11,将储料箱8中的涂料输送到上喷头27和下喷头26处,通过上喷头27和下喷头26将涂料喷涂在板料表面;通过烘箱14可将板料上的涂料进行烘干;控制动力电机二16的输出轴带动主动轮二17转动,主动轮二17通过传动带二18带动从动轮二19转动,从动轮二19带动输出辊21转动,输出辊21将板料输出,从而实现板料的喷涂作业;也可以根据需要对板料进行单面喷涂;在本实施例中,板料为半成品的石塑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耐磨石塑板,包括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外表面上依次设置有印花层和耐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石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氯乙烯80-100份、环氧大豆油5-20份、大理石粉120-160份、钛白粉2-5份、抗氧化剂1-4份、稳定剂1-2份、氯化聚乙烯2-7份、植物纤维5-10份、聚乙烯蜡2-6份和防霉剂0.5-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石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为稻草纤维、麦草纤维、大豆秸秆纤维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石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醇酸树脂8-16份、酚醛树脂5-8份、环氧树脂9-14份、二氧化硅2-4份、氟硅酸钠4-7份、对苯二酚5-8份、丙烯酸10-15份、固化剂1-4份、催干剂1-3份、消泡剂0.4-0.9份和水80-120份。
5.一种耐磨石塑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预塑化:将聚氯乙烯、环氧大豆油、大理石粉、钛白粉、抗氧化剂、稳定剂、氯化聚乙烯、植物纤维、聚乙烯蜡和防霉剂按先粉体后液体的顺序倒入搅拌机内进行加热搅拌,搅拌温度为135-145℃,搅拌时间为18-26min,加热搅拌结束后,将混合物进行冷却搅拌,直至混合物的温度降至24-28℃;
b、静置:将步骤a中得到的混合物置于通风处放置24-30h;
c、挤压:将步骤b中得到的混合物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通过模具成型,得到半成品的板体;
d、定型:将步骤c中得到的半成品的板体放入定型模中,使其冷却到35-45℃,然后再将其放置在水槽中进一步冷却至20-26℃,并根据产品规格要求进行削边角和毛边处理,得到成品的板体;
e、印花:将步骤d中得到的成品的板体进行多色印花,得到半成品的石塑板;
f、喷涂:通过喷涂系统在半成品的石塑板上喷涂耐磨层;
g、剪切:将步骤f中得到的半成品的石塑板进行切割,切割成所需的规格,即制得耐磨石塑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磨石塑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的印花速度为2-6m/min。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磨石塑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的耐磨层的厚度为0.3-0.6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磨石塑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的喷涂系统包括底座,底座一端上固定有支架一,支架一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板料输入的输入辊,输入辊端部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结构一相连,底座另一端上固定有支架二,支架二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板料输出的输出辊,输出辊端部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结构二相连,底座中部依次设置有用于板料喷涂的喷涂装置和用于板料烘干的烘干装置。
CN201810058698.0A 2018-01-22 2018-01-22 一种耐磨石塑板及其制作方法 Withdrawn CN1082759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8698.0A CN108275912A (zh) 2018-01-22 2018-01-22 一种耐磨石塑板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8698.0A CN108275912A (zh) 2018-01-22 2018-01-22 一种耐磨石塑板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75912A true CN108275912A (zh) 2018-07-13

Family

ID=62804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58698.0A Withdrawn CN108275912A (zh) 2018-01-22 2018-01-22 一种耐磨石塑板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7591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0187A (zh) * 2019-01-15 2019-05-17 浙江世纪豪门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缝对花墙板的生产工艺以及加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0187A (zh) * 2019-01-15 2019-05-17 浙江世纪豪门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缝对花墙板的生产工艺以及加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19478U (zh) 一种覆膜砂生产混砂装置
CN205903885U (zh) 一种用于化妆品生产的高效反应釜
CN109094027A (zh) 一种双进料的3d打印机喷头
CN209320036U (zh) 一种塑料管生产设备
CN108275912A (zh) 一种耐磨石塑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9552205U (zh) 一种塑料颗粒加工原料搅拌装置
CN204640882U (zh) 一种螺旋输送结构的热固性涂料粉末挤压机
CN108276642A (zh) 一种耐火纤维板的加工方法
CN105771744A (zh) 一种耐磨的高效涂料分散机
CN208263384U (zh) 一种挤塑系统
CN207772094U (zh) 浇注搅拌机
CN208747988U (zh) 一种粉状涂料生产线
CN206566855U (zh) 建材加工的混料结构
CN114368628A (zh) 一种熔喷布生产用自动上料机
CN210448791U (zh) 一种建筑工程室内装修用腻子粉制备装置
CN209017942U (zh) 一种适用于鞋底喷胶的多重出液装置
CN202556620U (zh) 高填充物料挤出造粒机组
CN209141302U (zh) 保温板串联加工设备
CN209123862U (zh) 一种双轴双螺旋造粒机
CN204093390U (zh) 各向异性干压铁氧体多极磁环配混料一体化装置
CN106426621A (zh) 一种单螺杆密炼机挤出造粒机组
CN205202209U (zh) 一种3d打印装置
CN109847645A (zh) 一种球形石英砂的生产装置和方法
CN110303689A (zh) 一种lvt塑胶地板生产工艺及其生产装置
CN110253784A (zh) 连续式密炼挤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