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69098A - 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69098A
CN108269098A CN201710152789.6A CN201710152789A CN108269098A CN 108269098 A CN108269098 A CN 108269098A CN 201710152789 A CN201710152789 A CN 201710152789A CN 108269098 A CN108269098 A CN 108269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urn visit
channel
product
new contrac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527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69098B (zh
Inventor
刘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5278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690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69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9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69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90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Customer relationship services
    • G06Q30/015Providing customer assistance, e.g. assisting a customer within a business location or via helpdesk
    • G06Q30/016After-sa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2Banking, e.g. interest calculation or account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6Asset management; Financial planning or analysi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及方法。该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包括客户终端和服务器;客户终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新契约产品信息并发送给服务器;新契约产品信息包括产品ID和产品类型;服务器,用于根据产品类型确定与产品ID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并发送给客户终端;客户终端,还用于接收并显示若干处理流程和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接收用户输入的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并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用于接收回访渠道选择指令,根据每一组处理流程ID和对应的回访渠道ID,确定每一处理流程ID对应的处理流程的回访渠道。该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回访渠道更灵活,以提高回访效率和回访质量。

Description

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新契约回访是指客户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签署相应的契约后,金融机构针对该契约对客户展开的回访,以使客户更清楚了解所签署的契约的权利义务等内容。新契约回访是客户与金融机构沟通的桥梁,其回访内容包括核实客户信息、给客户详述所签署的新契约的内容等,是新契约执行过程中的一道重要的保护关卡。以保险公司为例,其所提供的新契约回访,是保险公司对投保人进行的一次重要提醒,是帮助投保人充分了解保险责任、切实保障保险权益的重要途径。
当前新契约回访渠道与新契约销售渠道(包括但不限于个人渠道、银行渠道、网页渠道和电话渠道)相对应,如新契约的销售渠道为网页渠道签署,则其对应的回访渠道也是网页渠道。可以理解地,每一销售渠道具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如电话渠道实时性强,但电话沟通过程中容易因普通话或方言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沟通过程客户与机构人员双方理解不相同,影响新契约产品回访效果。网页渠道对新契约产品的内容采用书面格式化语言进行详细描述,但格式化语言晦涩难懂,不利于客户理解,实时性不强。在新契约执行过程中,每一处理流程的回访渠道也与新契约销售渠道相对应,回访渠道不能灵活选择,回访内容冗余,影响回访效率和回访质量,影响客户对金融机构的服务满意度,不利于金融机构业务拓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及方法,以解决当前新契约回访渠道与新契约销售渠道相对应,不能灵活选择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包括客户终端和服务器;
所述客户终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新契约产品信息,并将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包括产品ID和产品类型;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根据所述产品类型确定与所述产品ID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并将若干所述处理流程和至少一个所述可选择回访渠道发送给所述客户终端;
所述客户终端,还用于接收并显示若干所述处理流程和至少一个所述可选择回访渠道,并接收用户输入的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将所述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包括若干组处理流程ID和对应的回访渠道ID;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回访渠道选择指令,根据每一组处理流程ID和对应的回访渠道ID,确定每一处理流程ID对应的处理流程的回访渠道。
优选地,还包括:
所述客户终端,还用于接收机构用户输入的产品渠道信息,并将所述产品渠道信息上传到所述服务器;所述产品渠道信息与机构用户ID相关联,且所述产品渠道信息包括产品类型、每一产品类型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以及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产品渠道信息,判断所述机构用户ID是否具有渠道设置权限;若是,则将所述产品渠道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
优选地,所述接收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根据所述产品类型确定与所述产品ID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包括:
接收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根据所述产品类型查询所述数据库,获取与所述产品类型相对应的所述产品渠道信息,以确定与所述产品ID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
优选地,还包括:
所述客户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话术查询指令,并将所述话术查询指令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话术查询指令包括所述处理流程ID和所述回访渠道ID;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话术查询指令,基于所述话术查询指令获取对应的话术配置信息,并将所述话术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客户终端;
所述客户终端,还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话术配置信息。
优选地,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还包括首问用户ID;
所述产品渠道信息还包括每一处理流程的回访时间和回访用户ID;
所述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获取系统当前时间,判断所述系统当前时间是否达到所述回访时间;若是,则向所述首问用户ID和/或所述回访用户ID对应的客户终端发送回访提醒信息;
所述客户终端,还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回访提醒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契约回访控制方法,包括:
客户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新契约产品信息,并将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包括产品ID和产品类型;
服务器接收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根据所述产品类型确定与所述产品ID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并将若干所述处理流程和至少一个所述可选择回访渠道发送给所述客户终端;
客户终端接收并显示若干所述处理流程和至少一个所述可选择回访渠道,并接收用户输入的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将所述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包括若干组处理流程ID和对应的回访渠道ID;
服务器接收所述回访渠道选择指令,根据每一组处理流程ID和对应的回访渠道ID,确定每一处理流程ID对应的处理流程的回访渠道。
优选地,还包括:
所述客户终端接收机构用户输入的产品渠道信息,并将所述产品渠道信息上传到所述服务器;所述产品渠道信息与机构用户ID相关联,且所述产品渠道信息包括产品类型、每一产品类型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以及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产品渠道信息,判断所述机构用户ID是否具有渠道设置权限;若是,则将所述产品渠道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
优选地,所述接收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根据所述产品类型确定与所述产品ID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包括:
接收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根据所述产品类型查询所述数据库,获取与所述产品类型相对应的所述产品渠道信息,以确定与所述产品ID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
优选地,还包括:
所述客户终端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话术查询指令,并将所述话术查询指令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话术查询指令包括所述处理流程ID和所述回访渠道ID;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话术查询指令,基于所述话术查询指令获取对应的话术配置信息,并将所述话术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客户终端;
所述客户终端接收并显示所述话术配置信息。
优选地,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还包括首问用户ID;
所述产品渠道信息还包括每一处理流程的回访时间和回访用户ID;
所述新契约回访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获取系统当前时间,判断所述系统当前时间是否达到所述回访时间;若是,则向所述首问用户ID和/或所述回访用户ID对应的客户终端发送回访提醒信息;
所述客户终端,还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回访提醒信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所提供的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及方法中,服务器预先存储与产品类型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每一处理流程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使得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终端发送的新契约产品信息后,即可获取对应若干处理流程和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服务器还可根据客户终端输入的回访渠道选择指令,确定每一处理流程对应的回访渠道,使得每一回访渠道可由客户自主选择,更灵活,以提高回访效率和回访质量,提高客户对金融机构的服务满意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的一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新契约回访控制方法的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的一原理框图。该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可应用在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中,以使金融机构内部人员对新契约进行回访。该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包括客户终端10和服务器20,客户终端10和服务器20之间通过WiFi网络、3G网络或4G网络等无线网络或者有线网络通信相连。客户终端10包括但不限于电脑、智能手机、PAD等智能终端。
客户终端10,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新契约产品信息,并将新契约产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0;新契约产品信息包括产品ID和产品类型。
其中,产品ID是用于唯一识别一新契约产品的标识,可以是新契约产品的契约编号。产品类型用于限定新契约产品的属性,每一种产品类型用于限定对应的新契约产品的若干处理流程,同一产品类型的新契约产品的处理流程相同。以新契约产品为保单为例,保单对应的产品类型可以为养老险、健康险等类型,每一种类型的保单回访的处理流程不相同。本实施例中的用户可以是提供新契约产品的金融机构内部的作业人员。
服务器20,用于接收新契约产品信息,根据产品类型确定与产品ID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并将若干处理流程和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发送给客户终端10。
具体地,服务器20上设有数据库,数据库中存储有至少一个产品渠道信息,且产品渠道信息包括产品类型、每一产品类型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以及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当服务器20接收到新契约产品信息后,根据新契约产品信息中的产品类型查询数据库,以获取与产品类型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以供客户进行自主选择,提高回访渠道的灵活性。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服务器20在接收到新契约产品信息后,将新契约产品信息中的产品类型作为数据库查询指令中的查询条件,从数据库中查询并获取与产品类型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每一处理流程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可以理解地,服务器20在接收到新契约产品信息时即触发查询指令,以获取到若干处理流程和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并反馈给客户终端10,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以SQL数据库为例,在SQL数据库中存储有至少一个产品渠道信息。服务器20接收到新契约产品信息后,触发查询(SELECT)指令,将“产品类型”作为查询指令中的查询条件,从SQL数据库查询并获取与该新契约产品信息(产品ID)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及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SQL数据库的查询功能强大,基于查询(SELECT)指令与其他语句配合可完成所有查询功能,操作过程简单方便。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只与产品类型相关联,而不与新契约产品的销售渠道相关联,以避免回访渠道仅与销售渠道相对应,影响客户对回访的满意度。
客户终端10,还用于接收并显示若干处理流程和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并接收用户输入的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将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发送给服务器20;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包括若干组处理流程ID和对应的回访渠道ID。
具体地,客户终端10显示用户输入的新契约产品信息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以供上传该新契约产品信息的用户选择每一处理流程对应的可选择回访渠道。用户可根据客户终端10显示的处理流程和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进行选择,以输入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并发送给服务器20,以使服务器20根据回访渠道选择指令确定每一处理流程对应的回访渠道。可以理解地,每一处理流程对应的回访渠道可由客户通过回访渠道选择指令进行确定,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客户对金融机构回访的认可度,进而提高回访效率和回访质量。
如在客户终端10上可显示该新契约产品信息相对应的四个处理流程A1、A2、A4和A4,而处理流程A1对应的可选择回访渠道包括B1、B2和BC,其中,B1、B2和B2可分别对应电话渠道、网页渠道和APP渠道。若用户在客户终端10的显示屏上触控选择A1下显示的B1,则将处理流程A1和回访渠道B1作为一回访渠道选择指令输入,并将该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发送给服务器20。可以理解地,若用户不输入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则默认其每一处理流程均与其销售渠道相关联,该新契约产品的每一处理流程均做到对客户进行回访。
服务器20,用于接收回访渠道选择指令,根据每一组处理流程ID和对应的回访渠道ID,确定每一处理流程ID对应的处理流程的回访渠道。
具体地,服务器20接收到回访渠道选择指令中,包含若干组处理流程ID和与每一处理流程ID相关联的回访渠道ID,如处理流程A1对应的回访渠道ID为B1,处理流程A2对应的回访渠道ID为B3,处理流程A3对应的回访渠道ID为B2以及处理流程A4对应的回访渠道ID为B1等;服务器20根据回访渠道选择指令,确定每一处理流程ID对应的处理流程的回访渠道,即处理流程A1的回访渠道为电话渠道,处理流程A2的回访渠道为网页渠道,处理流程A3的回访渠道为APP渠道等,以实现对新契约产品的每一处理流程的回访渠道进行自主选择,提高用户对回访的接受程度。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中,服务器20预先存储与产品类型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每一处理流程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使得服务器20接收到客户终端10发送的新契约产品信息后,即可获取对应若干处理流程和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服务器20还可根据客户终端10输入的回访渠道选择指令,确定每一处理流程对应的回访渠道,使得每一回访渠道可由客户自主选择,更灵活,以提高回访效率和回访质量,提高客户对金融机构的服务满意度。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客户终端10,还用于接收机构用户输入的产品渠道信息,并将产品渠道信息上传到服务器20;产品渠道信息与机构用户ID相关联,且产品渠道信息包括产品类型、每一产品类型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以及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
其中,机构用户ID用于唯一识别机构用户,可以是机构用户的身份证号,也可以是机构用户的工号。机构用户可以是提供新契约产品的金融机构内部的用户。具体地,机构用户可通过客户终端10向服务器20上传产品渠道信息,每一产品渠道信息与机构用户ID相关联,以便于确定上传该产品渠道信息的机构用户是否为合法有权限的用户,从而保证服务器20可以基于该产品渠道信息控制每一新契约产品的回访渠道。
服务器20,还用于接收产品渠道信息,判断机构用户ID是否具有渠道设置权限;若是,则将产品渠道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
可以理解地,服务器20接收到产品渠道信息后,先判断机构用户是否有渠道设置权限,以确定是否将该机构用户ID对应的机构用户上传的产品渠道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使用户可通过上传新契约产品信息确定对应处理流程和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
进一步地,若机构用户ID不具有渠道设置权限,服务器20会向客户终端10发送无权限通知,以提醒机构用户使用具有渠道设置权限的其他机构用户ID上传该产品渠道信息。本实施例中,具有渠道设置权限的机构用户可通过上传产品渠道信息,以确定每一产品类型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以及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其中,每一可选择回访渠道与新契约产品的销售渠道无关,使得新契约产品的处理流程和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可根据产品类型确定,回访渠道更灵活,以便于提高回访效率和回访质量。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客户终端10,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话术查询指令,并将话术查询指令发送给服务器20;话术查询指令与新契约产品信息相关联,包括处理流程ID和回访渠道ID。
本实施例中,话术是指基于回访渠道进行回访时,回访问题的内容设置、回访问题的先后顺序等配置技术。具体地,服务器20在接收并显示与上传的新契约产品信息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与每一处理流程对应的回访渠道后,可通过客户终端10向服务器20发送话术查询指令,以了解采用该回访渠道在相应的处理流程进行回访时,回访问题的内容设置、回访问题的先后顺序等话术内容。其中,话术查询指令与新契约产品信息相关联,且话术查询指令包括处理流程ID和回访渠道ID,处理流程ID用于限定该话术查询指令所要查询的处理流程的内容设置,而回访渠道ID用于限定该话术查询指令所要查询的处理流程的回访问题的先后顺序等内容。
服务器20,还用于接收话术查询指令,基于话术查询指令获取对应的话术配置信息,并将话术配置信息发送给客户终端10。
进一步地,具有渠道设置权限的机构用户通过客户终端10向服务器20上传产品渠道信息并存储在数据库,使其产品渠道信息中每一产品类型下的任一处理流程对应的回访渠道与相应的话术配置信息相关联,以便基于处理流程ID和回访渠道ID所形成的话术查询指令可查询相应的话术配置信息。可以理解地,服务器20在接收到话术查询指令,将话术查询指令中的处理流程ID和回访渠道ID作为数据库查询指令的查询条件,以获取对应的话术配置信息,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以使输入话术查询指令的用户可根据该话术配置信息,给新契约产品信息所对应的客户进行回访。
客户终端10,还用于接收并显示话术配置信息。
其中,客户终端10显示与任一话术查询指令相对应的话术配置信息,以使用户可基于该话术配置信息对客户进行回访,话术配置信息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以提高回访效率和回访质量。任一处理流程对应的每一回访渠道设置不同的话术配置信息,以使其回访配置信息与其回访渠道相关联,以避免采用同一回访渠道回访导致的回访内容冗余,影响回访效率和回访质量的问题发生。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新契约产品信息还包括首问用户ID。其中,首问用户ID是用于唯一限定首问用户的标识,可以是首问用户的工号。首问用户是金融机构内部第一个接待客户并给客户提供服务的作业人员。
产品渠道信息还包括每一处理流程的回访时间和回访用户ID。回访时间由金融机构内部依据每一处理流程所需的处理时间主业务量繁重程度等信息进行设置。回访用户ID是用于唯一限定回访用户的标识,可以是回访用户的工号;其中,回访用户是指每一处理流程中给客户提供回访服务的机构用户。
服务器20,还用于获取系统当前时间,判断系统当前时间是否达到回访时间;若是,则向首问用户ID和/或回访用户ID对应的客户终端10发送回访提醒信息。
具体地,服务器20实时获取系统当前时间,并判断系统当前时间是否达到与新契约产品信息相对应的回访时间,以确定是否需要向首问用户ID和/或回访用户ID对应的客户终端10发送回访提醒信息,以提醒首问用户和/或回访用户进行回访跟进,提高回访效率。可以理解,回访提醒信息可只向首问用户ID对应的客户终端10发送,以提醒首问用户进行跟进;也可只向回访用户ID对应的客户终端10发送,以提醒回访用户进行跟进;或者,可同时向首问用户ID和回访用户ID对应的客户终端10发送,以提醒首问用户和回访用户进行跟进。
客户终端10,还用于接收并显示回访提醒信息。
具体地,首问用户ID和/或回访用户ID对应的客户终端10可接收到服务器20发送的回访提醒信息,以实现对每一处理流程的回访跟进,提高回访效率和回访质量,进而提高客户对机构的服务满意度。
实施例2
图2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新契约回访控制方法的一流程图。该新契约回访控制方法可应用在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中,用于控制金融机构内部人员对新契约进行回访。该新契约回访控制方法可通过实施例1中由客户终端10和服务器20形成的新契约回访系统实现,客户终端10和服务器20之间通过WiFi网络、3G网络或4G网络等无线网络或者有线网络通信相连。客户终端10包括但不限于电脑、智能手机、PAD等智能终端。如图2所示,该新契约回访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客户终端10接收用户输入的新契约产品信息,并将新契约产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0;新契约产品信息包括产品ID和产品类型。
其中,产品ID是用于唯一识别一新契约产品的标识,可以是新契约产品的契约编号。产品类型用于限定新契约产品的属性,每一种产品类型用于限定对应的新契约产品的若干处理流程,同一产品类型的新契约产品的处理流程相同。以新契约产品为保单为例,保单对应的产品类型可以为养老险、健康险等类型,每一种类型的保单回访的处理流程不相同。本实施例中的用户可以是提供新契约产品的金融机构内部的作业人员。
S20:服务器20接收新契约产品信息,根据产品类型确定与产品ID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并将若干处理流程和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发送给客户终端10。
具体地,服务器20上设有数据库,数据库中存储有至少一个产品渠道信息,且产品渠道信息包括产品类型、每一产品类型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以及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当服务器20接收到新契约产品信息后,根据新契约产品信息中的产品类型查询数据库,以获取与产品类型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以供客户进行自主选择,提高回访渠道的灵活性。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服务器20在接收到新契约产品信息后,将新契约产品信息中的产品类型作为数据库查询指令中的查询条件,从数据库中查询并获取与产品类型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每一处理流程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可以理解地,服务器20在接收到新契约产品信息时即触发查询指令,以获取到若干处理流程和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并反馈给客户终端10,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以SQL数据库为例,在SQL数据库中存储有至少一个产品渠道信息。服务器20接收到新契约产品信息后,触发查询(SELECT)指令,将“产品类型”作为查询指令中的查询条件,从SQL数据库查询并获取与该新契约产品信息(产品ID)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及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SQL数据库的查询功能强大,基于查询(SELECT)指令与其他语句配合可完成所有查询功能,操作过程简单方便。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只与产品类型相关联,而不与新契约产品的销售渠道相关联,以避免回访渠道仅与销售渠道相对应,影响客户对回访的满意度。
S30:客户终端10接收并显示若干处理流程和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并接收用户输入的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将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发送给服务器20;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包括若干组处理流程ID和对应的回访渠道ID。
具体地,客户终端10显示用户输入的新契约产品信息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以供上传该新契约产品信息的用户选择每一处理流程对应的可选择回访渠道。用户可根据客户终端10显示的处理流程和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进行选择,以输入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并发送给服务器20,以使服务器20根据回访渠道选择指令确定每一处理流程对应的回访渠道。可以理解地,每一处理流程对应的回访渠道可由客户通过回访渠道选择指令进行确定,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客户对金融机构回访的认可度,进而提高回访效率和回访质量。
如在客户终端10上可显示该新契约产品信息相对应的四个处理流程A1、A2、A4和A4,而处理流程A1对应的可选择回访渠道包括B1、B2和BC,其中,B1、B2和B2可分别对应电话渠道、网页渠道和APP渠道。若用户在客户终端10的显示屏上触控选择A1下显示的B1,则将处理流程A1和回访渠道B1作为一回访渠道选择指令输入,并将该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发送给服务器20。可以理解地,若用户不输入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则默认其每一处理流程均与其销售渠道相关联,该新契约产品的每一处理流程均做到对客户进行回访。
S40:服务器20接收回访渠道选择指令,根据每一组处理流程ID和对应的回访渠道ID,确定每一处理流程ID对应的处理流程的回访渠道。
具体地,服务器20接收到回访渠道选择指令中,包含若干组处理流程ID和与每一处理流程ID相关联的回访渠道ID,如处理流程A1对应的回访渠道ID为B1,处理流程A2对应的回访渠道ID为B3,处理流程A3对应的回访渠道ID为B2以及处理流程A4对应的回访渠道ID为B1等;服务器20根据回访渠道选择指令,确定每一处理流程ID对应的处理流程的回访渠道,即处理流程A1的回访渠道为电话渠道,处理流程A2的回访渠道为网页渠道,处理流程A3的回访渠道为APP渠道等,以实现对新契约产品的每一处理流程的回访渠道进行自主选择,提高用户对回访的接受程度。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新契约回访控制方法中,服务器20预先存储与产品类型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每一处理流程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使得服务器20接收到客户终端10发送的新契约产品信息后,即可获取对应若干处理流程和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服务器20还可根据客户终端10输入的回访渠道选择指令,确定每一处理流程对应的回访渠道,使得每一回访渠道可由客户自主选择,更灵活,以提高回访效率和回访质量,提高客户对金融机构的服务满意度。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新契约回访控制方法中,步骤S10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S01:客户终端10接收机构用户输入的产品渠道信息,并将产品渠道信息上传到服务器20;产品渠道信息与机构用户ID相关联,且产品渠道信息包括产品类型、每一产品类型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以及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
其中,机构用户ID用于唯一识别机构用户,可以是机构用户的身份证号,也可以是机构用户的工号。机构用户可以是提供新契约产品的金融机构内部的用户。具体地,机构用户可通过客户终端10向服务器20上传产品渠道信息,每一产品渠道信息与机构用户ID相关联,以便于确定上传该产品渠道信息的机构用户是否为合法有权限的用户,从而保证服务器20可以基于该产品渠道信息控制每一新契约产品的回访渠道。
S02:服务器20接收产品渠道信息,判断机构用户ID是否具有渠道设置权限;若是,则将产品渠道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
可以理解地,服务器20接收到产品渠道信息后,先判断机构用户是否有渠道设置权限,以确定是否将该机构用户ID对应的机构用户上传的产品渠道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使用户可通过上传新契约产品信息确定对应处理流程和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
进一步地,若机构用户ID不具有渠道设置权限,服务器20会向客户终端10发送无权限通知,以提醒机构用户使用具有渠道设置权限的其他机构用户ID上传该产品渠道信息。本实施例中,具有渠道设置权限的机构用户可通过上传产品渠道信息,以确定每一产品类型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以及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其中,每一可选择回访渠道与新契约产品的销售渠道无关,使得新契约产品的处理流程和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可根据产品类型确定,回访渠道更灵活,以便于提高回访效率和回访质量。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新契约回访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50:客户终端10接收用户输入的话术查询指令,并将话术查询指令发送给服务器20;话术查询指令与新契约产品信息相关联,包括处理流程ID和回访渠道ID。
本实施例中,话术是指基于回访渠道进行回访时,回访问题的内容设置、回访问题的先后顺序等配置技术。具体地,服务器20在接收并显示与上传的新契约产品信息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与每一处理流程对应的回访渠道后,可通过客户终端10向服务器20发送话术查询指令,以了解采用该回访渠道在相应的处理流程进行回访时,回访问题的内容设置、回访问题的先后顺序等话术内容。其中,话术查询指令与新契约产品信息相关联,且话术查询指令包括处理流程ID和回访渠道ID,处理流程ID用于限定该话术查询指令所要查询的处理流程的内容设置,而回访渠道ID用于限定该话术查询指令所要查询的处理流程的回访问题的先后顺序等内容。
S60:服务器20接收话术查询指令,基于话术查询指令获取对应的话术配置信息,并将话术配置信息发送给客户终端10。
进一步地,具有渠道设置权限的机构用户通过客户终端10向服务器20上传产品渠道信息并存储在数据库,使其产品渠道信息中每一产品类型下的任一处理流程对应的回访渠道与相应的话术配置信息相关联,以便基于处理流程ID和回访渠道ID所形成的话术查询指令可查询相应的话术配置信息。可以理解地,服务器20在接收到话术查询指令,将话术查询指令中的处理流程ID和回访渠道ID作为数据库查询指令的查询条件,以获取对应的话术配置信息,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以使输入话术查询指令的用户可根据该话术配置信息,给新契约产品信息所对应的客户进行回访。
S70:客户终端10接收并显示话术配置信息。
其中,客户终端10显示与任一话术查询指令相对应的话术配置信息,以使用户可基于该话术配置信息对客户进行回访,话术配置信息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以提高回访效率和回访质量。任一处理流程对应的每一回访渠道设置不同的话术配置信息,以使其回访配置信息与其回访渠道相关联,以避免采用同一回访渠道回访导致的回访内容冗余,影响回访效率和回访质量的问题发生。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新契约产品信息还包括首问用户ID。其中,首问用户ID是用于唯一限定首问用户的标识,可以是首问用户的工号。首问用户是金融机构内部第一个接待客户并给客户提供服务的作业人员。
产品渠道信息还包括每一处理流程的回访时间和回访用户ID。回访时间由金融机构内部依据每一处理流程所需的处理时间主业务量繁重程度等信息进行设置。回访用户ID是用于唯一限定回访用户的标识,可以是回访用户的工号;其中,回访用户是指每一处理流程中给客户提供回访服务的机构用户。具体地,该新契约回访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81:服务器20获取系统当前时间,判断系统当前时间是否达到回访时间;若是,则向首问用户ID和/或回访用户ID对应的客户终端10发送回访提醒信息。
具体地,服务器20实时获取系统当前时间,并判断系统当前时间是否达到与新契约产品信息相对应的回访时间,以确定是否需要向首问用户ID和/或回访用户ID对应的客户终端10发送回访提醒信息,以提醒首问用户和/或回访用户进行回访跟进,提高回访效率。可以理解,回访提醒信息可只向首问用户ID对应的客户终端10发送,以提醒首问用户进行跟进;也可只向回访用户ID对应的客户终端10发送,以提醒回访用户进行跟进;或者,可同时向首问用户ID和回访用户ID对应的客户终端10发送,以提醒首问用户和回访用户进行跟进。
S82:客户终端10接收并显示回访提醒信息。
具体地,首问用户ID和/或回访用户ID对应的客户终端10可接收到服务器20发送的回访提醒信息,以实现对每一处理流程的回访跟进,提高回访效率和回访质量,进而提高客户对机构的服务满意度。
本发明是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换和等同替代。另外,针对特定情形或具体情况,可以对本发明做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户终端和服务器;
所述客户终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新契约产品信息,并将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包括产品ID和产品类型;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根据所述产品类型确定与所述产品ID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并将若干所述处理流程和至少一个所述可选择回访渠道发送给所述客户终端;
所述客户终端,还用于接收并显示若干所述处理流程和至少一个所述可选择回访渠道,并接收用户输入的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将所述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包括若干组处理流程ID和对应的回访渠道ID;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回访渠道选择指令,根据每一组处理流程ID和对应的回访渠道ID,确定每一处理流程ID对应的处理流程的回访渠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客户终端,还用于接收机构用户输入的产品渠道信息,并将所述产品渠道信息上传到所述服务器;所述产品渠道信息与机构用户ID相关联,且所述产品渠道信息包括产品类型、每一产品类型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以及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产品渠道信息,判断所述机构用户ID是否具有渠道设置权限;若是,则将所述产品渠道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根据所述产品类型确定与所述产品ID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包括:
接收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根据所述产品类型查询所述数据库,获取与所述产品类型相对应的所述产品渠道信息,以确定与所述产品ID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客户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话术查询指令,并将所述话术查询指令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话术查询指令包括所述处理流程ID和所述回访渠道ID;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话术查询指令,基于所述话术查询指令获取对应的话术配置信息,并将所述话术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客户终端;
所述客户终端,还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话术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还包括首问用户ID;
所述产品渠道信息还包括每一处理流程的回访时间和回访用户ID;
所述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获取系统当前时间,判断所述系统当前时间是否达到所述回访时间;若是,则向所述首问用户ID和/或所述回访用户ID对应的客户终端发送回访提醒信息;
所述客户终端,还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回访提醒信息。
6.一种新契约回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客户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新契约产品信息,并将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包括产品ID和产品类型;
服务器接收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根据所述产品类型确定与所述产品ID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并将若干所述处理流程和至少一个所述可选择回访渠道发送给所述客户终端;
客户终端接收并显示若干所述处理流程和至少一个所述可选择回访渠道,并接收用户输入的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将所述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回访渠道选择指令包括若干组处理流程ID和对应的回访渠道ID;
服务器接收所述回访渠道选择指令,根据每一组处理流程ID和对应的回访渠道ID,确定每一处理流程ID对应的处理流程的回访渠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契约回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客户终端接收机构用户输入的产品渠道信息,并将所述产品渠道信息上传到所述服务器;所述产品渠道信息与机构用户ID相关联,且所述产品渠道信息包括产品类型、每一产品类型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以及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产品渠道信息,判断所述机构用户ID是否具有渠道设置权限;若是,则将所述产品渠道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契约回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根据所述产品类型确定与所述产品ID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包括:
接收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根据所述产品类型查询所述数据库,获取与所述产品类型相对应的所述产品渠道信息,以确定与所述产品ID相对应的若干处理流程和与每一处理流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择回访渠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契约回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客户终端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话术查询指令,并将所述话术查询指令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话术查询指令包括所述处理流程ID和所述回访渠道ID;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话术查询指令,基于所述话术查询指令获取对应的话术配置信息,并将所述话术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客户终端;
所述客户终端接收并显示所述话术配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契约回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契约产品信息还包括首问用户ID;
所述产品渠道信息还包括每一处理流程的回访时间和回访用户ID;
所述新契约回访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获取系统当前时间,判断所述系统当前时间是否达到所述回访时间;若是,则向所述首问用户ID和/或所述回访用户ID对应的客户终端发送回访提醒信息;
所述客户终端,还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回访提醒信息。
CN201710152789.6A 2017-03-15 2017-03-15 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82690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52789.6A CN108269098B (zh) 2017-03-15 2017-03-15 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52789.6A CN108269098B (zh) 2017-03-15 2017-03-15 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9098A true CN108269098A (zh) 2018-07-10
CN108269098B CN108269098B (zh) 2020-08-25

Family

ID=62770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52789.6A Active CN108269098B (zh) 2017-03-15 2017-03-15 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6909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0312A (zh) * 2019-11-15 2020-04-28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回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40591A (ja) * 2000-10-30 2002-05-17 Asano Laboratories Co Ltd 在庫部品の電子商取引方法及び電子商取引サイト
CN101206755A (zh) * 2007-08-07 2008-06-25 广东医卫互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医院智能随访方法
US20110238586A1 (en) * 2010-03-29 2011-09-29 Donovan Mainville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registering, tracking and communicating with real estate clients
CN103514484A (zh) * 2012-06-29 2014-01-15 苏州锦华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网上在线服务预订的方法
CN104809634A (zh) * 2015-05-11 2015-07-29 中国旅游研究院 旅游数据调研与监测系统
CN105809472A (zh) * 2016-02-25 2016-07-2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渠道调查方法及系统
CN105824918A (zh) * 2016-03-16 2016-08-0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问卷生成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40591A (ja) * 2000-10-30 2002-05-17 Asano Laboratories Co Ltd 在庫部品の電子商取引方法及び電子商取引サイト
CN101206755A (zh) * 2007-08-07 2008-06-25 广东医卫互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医院智能随访方法
US20110238586A1 (en) * 2010-03-29 2011-09-29 Donovan Mainville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registering, tracking and communicating with real estate clients
CN103514484A (zh) * 2012-06-29 2014-01-15 苏州锦华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网上在线服务预订的方法
CN104809634A (zh) * 2015-05-11 2015-07-29 中国旅游研究院 旅游数据调研与监测系统
CN105809472A (zh) * 2016-02-25 2016-07-2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渠道调查方法及系统
CN105824918A (zh) * 2016-03-16 2016-08-0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问卷生成方法及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0312A (zh) * 2019-11-15 2020-04-28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回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9098B (zh) 202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25512B (zh) 业务推荐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767265A (zh)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及服务器
CN109783581A (zh) 权限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609848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知识产权许可方法及系统
CN104200536A (zh) 一种基于微信平台的考勤系统和考勤方法
CN105744005A (zh) 客户定位分析方法及服务器
CN103679967A (zh) 自助交易终端、前置设备、自助终端系统
CN108268996A (zh) 任务跟踪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9472574A (zh) 支付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079636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校园网
CN106485815A (zh) 一种用于法院的自助访问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1150775A (zh)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音乐类业务跨平台交互的系统及方法
US2014017271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egating management of a financial transaction account to a designated assistant
CN106127484A (zh) 一种支付安全控制系统以及支付安全控制方法
CN107067258A (zh) 金融交易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808285A (zh) 一种支付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62560A (zh) 金融数据接口对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681871A (zh) 一种提示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039658B1 (ko) 문자화폐 플랫폼 시스템
CN107527290A (zh) 保险单据新增方法和装置
CN105049548B (zh) 一种注册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2910953B (zh) 业务数据的推送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4680368A (zh) 一种近场无卡支付订单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9697607A (zh) 一种电子转账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8269098A (zh) 新契约回访控制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