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66785A - 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66785A
CN108266785A CN201810144899.2A CN201810144899A CN108266785A CN 108266785 A CN108266785 A CN 108266785A CN 201810144899 A CN201810144899 A CN 201810144899A CN 108266785 A CN108266785 A CN 1082667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ir
temperature
plate
insu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448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礼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1448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667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66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67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3/00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5/00Other 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 F24D15/02Other 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consisting of self-contained heating units, e.g. storage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9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由蓄热系统、换热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净化新风系统、机体构成;蓄热体四周及上下采用隔热反辐射体隔热,蓄热体设有内换热风道,当需要输出热风时,由三温控制器自动调节下风门大小、控制调速风机的风速,以调节出风口出风温度和放热量大小,保持出风口出风温度的稳定性,电辅加热在电蓄热式暖风机蓄热时段给室内提供热源采暖,保证蓄热体蓄热量充足,以保持白天释放足够的热能采暖,白天开机时可快速提高室温,同时兼有PM2.5净化空气,增加空气湿度和负氧离子功能。采用蓄热式采暖还能大幅降低采暖费用,具有独特的新颖性和很高的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领域,特别是涉及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蓄热式电暖器,用于家庭煤改电采暖使用,大多为壁式构造,外形扁平,便于沿墙壁安装使用。由于结构扁平,存在着蓄热体平铺排列(不集中),致使保温(散热)面过大,保温性能差,散热快,放热量(温度)不可控导致放热时间短,蓄热控时不准,还没有到低谷电时段自动开机,或到高峰时段不停机,经常烧毁电源线等诸多弊端,被政府列入煤改电采暖的限制产品,急迫需要更新换代。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蓄热量大、热损失小,保热时间长,放热时间及放热量控制精确到秒级,放热开机启动时需要在短时间内将室温升至15℃以上,广泛用于家庭采暖和大型蓄热供暖工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选用比较集中的圆柱形高温固体蓄热体和隔热反辐射体蓄热、隔热。第一路热风通道通过隔热反辐射体散热,第二路热风通道是通过蓄热体内的内换热风道输出热风。由三温控制器设置智能控制热风输出温度:即在一路热风通道热量不足时,二路热风通道自动打开风门电机并自动调节风门大小,以补充释放热量不足,保持出风口出风温度的稳定。电辅加热是在电蓄热式供热机组蓄热时段给室内提供热源采暖,保证蓄热体蓄热量充足,以保持白天释放足够的热能采暖,可快速提高室温,增加舒适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一个新的技术方案:将蓄热体设计成带有内换热风道的圆柱形,保持蓄热体表面积最小化,采用隔热反辐射体阻止热能向外辐射和传热,当需要输出热风时,由三温控制器控制出风口电机,控制调速风机的风速、上风门盖开合、调节下风门开度大小,控制电辅加热器开关、负氧发生器开启与关闭,自动调节出风口出风温度和放热量大小。
本发明特点:选用比较集中的圆柱形高温蓄热体和纳米级隔热反辐射体隔热,配有智能控温恒温新风系统,均匀调节室内放热温度湿度和释放负氧离子,增加室内舒适度,保障蓄热量充足,放热时间长,电辅加热可快速提高室温,低谷电蓄热采暖还能大幅降低采暖费用,具有独特的新颖性和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外形图;
图2是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实施例一局部剖视图;
图3是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蓄热隔热换热装置剖视图;
图4是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A-A剖视图;
图5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蓄热体、风道外壳外形剖面图;
图6是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B-B剖视图;
图7是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C-C局部剖视图;
图8是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三温控制器原理图;
图9是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10是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实施例三示意图;
图11是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移动机座结构图;
图12是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实施例四剖面图;
图13是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E-E剖视图;
图14是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实施例五剖面图;
图15是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F-F剖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蒸发加湿盖;2.出风口;3.三温控制器;4.风道外壳;5.PM2.5过滤器;6.通风孔;7.机座;8.蓄热隔热换热装置;9.外风道;10.下风门;11.下风门电机;12.环形支承架;13.调速风机;14.圆螺母;15.上支承板;16.上扣板;17.传感器T1;18.硬质隔热板;19.电加热器;20.蓄热体;21.隔热反辐射体;22.密封壳体;23.分集内风道;24.中心风管;25.内换热风道;26.下扣板;27.隔热套;28.下支承板;29.出风口电机;30.传感器T2;31.负氧发生器;32.电辅加热器;33.传感器T3;34.内风道盖;35.风门盖电磁阀;36.支承角铁;37.隔热材料A;38.高温反射板;39.隔热材料B;40.反射板;41.隔热材料C;42.保温材料D;43.万向轮电机;44.支承脚电机;45.伸缩万向轮总成;46.伸缩支承脚总成;47.链轮丝杆;48.螺钉;49.链条;50.小伞型齿轮;51.支脚杠杆;52.伞型齿轮丝杆;53.万向轮;54.隔板;55.循环管;56.数据线;57.换热器;58.外壳;59.离心风轮;60.底板;61.变频风机;62.循环泵;63.支架;64.隔热反辐射热回收体;65.集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一)包括:蓄热系统、换热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净化新风系统、机体。其中蓄热系统包括:结构性固定套件、隔热反辐射体(21)、蓄热体(20)、电加热器(19)构成;隔热反辐射体(21)包括:隔热材料A(37)、高温反射板(38)、隔热材料B(39)、反射板(40)、隔热材料C(41)、保温材料D(42);蓄热体(20)通过上扣板(16)、上支承板(15)、硬质隔热板(18)、下扣板(26)、下支承板(28)、隔热套(27)、圆螺母(14)固定在中心风管(24)两头;下支承板(28)通过环形支承架(12)与风道外壳(4)连接,上支承板(15)通过支承角铁(36)与风道外壳(4)上端连接;电加热器(19)安装在硬质隔热板(18)与内换热风道(25);换热系统包括中心风管(24)、下风门调节板(10)、内换热风道(25)、内风道盖(34);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三温控制器(3)、传感器T1(17)、传感器T2(30)、传感器T3(33)、电加热器(19)、电辅加热器(32)、调速风机(13)、下风门电机(11)、风门盖电磁阀(35)、出风口电机(29)、;净化新风系统包括:负氧发生器(31)、PM2.5过滤器(5)、蒸发加湿盖(1);机体构造包括:风道外壳(4)、蒸发加湿盖(1)、出风口(2)、隔板(54)、支承角铁(36)、环形支承架(12)、机座(7)。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一)的蓄热系统包括:结构固定套件、隔热反辐射体(21)、蓄热体(20)、电加热器(19)构成;结构固定套件包括:中心风管(24)、上扣板(16)、下扣板(26)、上支承板(15)、下支承板(28)、硬质隔热板(18)、分集内风道(23)、隔热套(27)、圆螺母(14);多块圆柱体蓄热体(20)的中心孔穿过中心风管(24),下端有硬质隔热板(18)、下扣板(26)、隔热套(27)、下支承板(28),穿过中心风管(24),由圆螺母(14)固定,上端有硬质隔热板(18)、上扣板(16)、隔热套(27)、上支承板(15),穿过中心风管(24),由圆螺母(14)固定,上下蓄热体(20)有分集内风道(23)与多块蓄热体(20)的内换热风道(25)相通;电加热器(19)安装在硬质隔热板(18)与内换热风道(25);隔热反辐射体(21)包裹在蓄热体(20)的外圆和下支承板(28)、上支承板(15)内,隔热反辐射体(21)从内往外排列:隔热材料A(37)、高温反射板(38)、隔热材料B(39)、反射板(40)、隔热材料C(41)、保温材料D(42),简化排列:至少一层隔热材料A(37)加至少一层反射板(40)加至少一层保温材料D(42);由密封外壳(22)在隔热反辐射体(21)外面与上支承板(15)、下支承板(28)构成密闭腔体。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一)的换热系统包括:中心风管(24)、下风门调节板(10)、内换热风道(25)、内风道盖(34);在中心风管(24)下口由下风门调节板(10),受控于下风门电机(11)调节风门大小,中心风管(24)上口由内风道盖(34),受控于风门盖电磁阀(35)打开或关闭内风道盖(34);冷风通过蓄热体(20)的分集内风道(23)、内风道盖(34)给冷风加热,再通过分集内风道(23),从打开的内风道盖(34)出来热风,下风门电机(11)通过圆螺母(14)安装在中心风管(24)、下支承板(28)上;风门盖电磁阀(35)安装在上支承板(15)上。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一)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三温控制器(3)、传感器T1(17)、传感器T2(30)、传感器T3(33)、电加热器(19)、电辅加热器(32)、调速风机(13)、下风门电机(11)、风门盖电磁阀(35)、出风口电机(29);三温控制器(3)通过设在蓄热体(20)内的传感器T1(17),显示“蓄热温度”,控制电加热器(19)的开或关;三温控制器(3)通过设在出风口(2)内的传感器T2(30),显示“出风温度”;以“风温模式”控制调速风机(13)的风速、控制出风口电机(29)开或关、控制风门盖电磁阀(35)开合、控制下风门电机(11)以调节下风门调节板的开度大小、控制电辅加热器(32)开或关;三温控制器(3)通过设在三温控制器(3)内的传感器T3(33),显示“室内温度”,以“室温模式”控制调速风机(13)的风速、控制出风口电机(29)开或关、控制风门盖电磁阀(35)开合、控制下风门电机(11)以调节下风门调节板的开度大小、控制电辅加热器(32)开或关。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一)的机体,包括:圆柱体风道外壳(4)、蒸发加湿盖(1)、出风口(2)、隔板(54)、支承角铁(36)、环形支承架(12)、机座(7)、三温控制器(3);在风道外壳(4)内的中下部位固定环形支承架(12),上面安装蓄热隔热换热装置(8)的下支承板(28),下面安装调速风机(13),风道外壳(4)下端固定在机座(7)上,机座(7)上面及风道外壳(4)的外圆安装PM2.5过滤器(5),待换热的空气经PM2.5过滤器(5)、风道外壳(4)、下支承板(28)的通风口(6)流通;风道外壳(4)内侧中上部位通过支承角铁(36)固定安装蓄热隔热换热装置(8)的上支承板(15);在蒸发加湿盖(1)与支承角铁(36)之间安装隔板(54),在隔板(54)适当位置安装电辅加热器(32)、负氧发生器(31),在蒸发加湿盖(1)与隔板(54)适当位置开孔安装出风口(2)、出风口电机(29)、传感器T2(30),在支承角铁(36)与隔板(54)之间适当位置开孔安装三温控制器(3);下风门电机(11)安装在下支承板(28)适当位置,风门盖电磁阀(35)安装在上支承板(15)适当位置。净化新风系统包括:负氧发生器(31)、PM2.5过滤器(5)、蒸发加湿盖(1)构成;顶部的蒸发加湿盖(1)凹下的盘体内加水受热蒸发,给室内空气加湿,在底座(7)上面、风道外壳(4)外圆安装PM2.5过滤器(5),通过通风孔(6)和调速风机(13)净化空气,负氧发生器(31)安装在出风口(2)内、隔板(54)的适当位置。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二)由蓄热系统、换热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机体;其中蓄热系统包括:结构性固定套件:中心风管(24)、上扣板(16)、下扣板(26)、上支承板(15)、下支承板(28)、密封壳体(22)、硬质隔热板(18)、隔热套(27)、圆螺母(14);隔热反辐射体(21):隔热材料A(37)、高温反射板(38)、隔热材料B(39)、反射板(40)、隔热材料C(41)、保温材料D(42);蓄热体(20)、电加热器(19)构成;换热系统包括:中心风管(24)、下风门调节板(10)、分集风道(23)、内换热风道(25)、内风道盖(34);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三温控制器(3)、传感器T1(17)、传感器T2(30)、传感器T3(33)、电加热器(19)、电辅加热器(32)、调速风机(13)、下风门电机(11)、风门盖电磁阀(35)、出风口电机(29);机体包括:风道外壳(4)、蒸发加湿盖(1)、出风口(2)、隔板(54)、三温控制器(3)、支承角铁(36)、环形支承架(12)、机座(7)。
请参阅图1至图11,本发明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三)由蓄热系统、换热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净化新风系统、移动机体组成;其中蓄热系统包括:结构性固定套件:中心风管(24)、硬质隔热板(18)、上扣板(16)、下扣板(26)、隔热套(27)、上支承板(15)、下支承板(28)、密封壳体(22)、圆螺母(14);隔热反辐射体(21):隔热材料A(37)、高温反射板(38)、隔热材料B(39)、反射板(40)、隔热材料C(41)、保温材料D(42);蓄热体(20)、电加热器(19)构成;换热系统包括:中心风管(24)、下风门调节板(10)、分集内风道(23)、内换热风道(25)、内风道盖(34);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三温控制器(3)、传感器T1(17)、传感器T2(30)、传感器T3(33)、电加热器(19)、电辅加热器(32)、调速风机(13)、下风门电机(11)、风门盖电磁阀(35)、出风口电机(29);净化新风系统包括:负氧发生器(31)、PM2.5过滤器(5)、蒸发加湿盖(1);移动机体包括:风道外壳(4)、蒸发加湿盖(1)、出风口(2)、隔板(54)、支承角铁(36)、环形支承架(12)、机座(7),在机座(7)上面安装风道外壳(4)、万向轮电机(43)、支承脚电机(44)、链轮丝杆(47)、链条(49),机座(7)下面安装伸缩万向轮总成(45)、伸缩支承脚总成(46)、小伞型齿轮(50)、支脚杠杆(51)、伞型齿轮丝杆(52)、万向轮(53),并用螺钉(48)固定在机座(7)上。
请参阅图1至图11,本发明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的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的风道外壳(4)的外形、蓄热体(20)的外形不限于圆柱体,其中还包括:正方柱体、长方柱体、椭圆柱体、多边形柱体、弧形柱体、多边弧形柱体,蓄热体(20)内至少有一个内换热风道(25),至少有一个分集风道(23)。
请参阅图12至图13,本发明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四),包括:蓄热换热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机体。蓄热换热系统包括:隔热反辐射体(21)、蓄热体(20);在底板(60)上面是硬质隔热板(18)、蓄热体(20)、电加热器(19),在底板(60)的中心部位安装变频风机(61),蓄热体(20)的中心部位安装硬质隔热板(18)、换热器(57),换热器(57)与循环管(55)、循环泵(62)连接;蓄热体(20)内有电加热器(19)、内换热风道(25)分集风道(23):上面、下面和四周安装硬质隔热板(18),在硬质隔热板(18)的外层是隔热反辐射体(21);智能控制系统由三温控制器(3)通过数据线(56)显示“蓄热温度”、“热水温度”、“风道温度”,并控制电加热器(19)、变频风机(61)、循环泵(55)的启动与关闭;机体包括:支架(63)支撑着底板(60)、下支承板(28),外壳(58)包覆在隔热反辐射体(21)外面。
请参阅图14至图15,本发明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五)包括:蓄热换热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机体。其中蓄热系统包括:结构性固定套件、隔热反辐射热回收体(64)、蓄热体(20)、电加热器(19)构成:结构性固定套件有:底板(60)上面是硬质隔热板(18)、蓄热体(20)、电加热器(19),在底板(60)的中心部位安装变频风机(61),蓄热体(20)的中心部位安装硬质隔热板(18)、换热器(57),换热器(57)与循环管(55)、循环泵(62)连接,蓄热体(20)上面有外风道(9),蓄热体(20)四周和风道(9)上面安装硬质隔热板(18),在硬质隔热板(18)的外层是隔热反辐射热回收体(64)、外壳(58),底板(60)下面是外风道(9),四周固定支架(63),外风道(9)下面是硬质隔热板(18)、隔热反辐射热回收体(64)、外壳(58)并固定在支架(63)上面;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三温控制器(3)通过数据线(56)显示“蓄热温度”、“热水温度”、“风道温度”,并控制电加热器(19)、变频风机(61)、循环泵(55)的启动与关闭;机体包括:底板(60)、支架(63)、外壳(5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蓄热系统、换热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净化新风系统、机体构成;其中蓄热系统包括:结构性固定套件:中心风管(24)、硬质隔热板(18)、上扣板(16)、下扣板(26)、隔热套(27)、上支承板(15)、下支承板(28)、密封壳体(22)、圆螺母(14);隔热反辐射体(21)包括:隔热材料A(37)、高温反射板(38)、隔热材料B(39)、反射板(40)、隔热材料C(41)、保温材料D(42);蓄热体(20)、电加热器(19)构成;换热系统包括:中心风管(24)、下风门调节板(10)、分集内风道(23)、内换热风道(25)、内风道盖(34)、外风道(9);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三温控制器(3)、传感器T1(17)、传感器T2(30)、传感器T3(33)、电加热器(19)、电辅加热器(32)、调速风机(13)、下风门电机(11)、风门盖电磁阀(35)、出风口电机(29);净化新风系统包括:负氧发生器(31)、PM2.5过滤器(5)、蒸发加湿盖(1);机体包括:风道外壳(4)、蒸发加湿盖(1)、出风口(2)、隔板(54)、支承角铁(36)、环形支承架(12)、机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隔热反辐射体(21)包裹在蓄热体(20)的外圆和下支承板(28)、上支承板(15)内,隔热反辐射体(21)从内往外排列:隔热材料A(37)、高温反射板(38)、隔热材料B(39)、反射板(40)、隔热材料C(41)、保温材料D(42);简化排列:至少一层隔热材料A(37)加至少一层反射板(40)加至少一层保温材料D(42);由密封外壳(22)在隔热反辐射体(21)外面与上支承板(15)、下支承板(28)构成密闭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净化新风系统由蒸发加湿盖(1)凹下的盘体内加水受热蒸发,给室内空气加湿,并与PM2.5过滤器(5)、负氧发生器(31)构成净化新风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的风道外壳(4)外形、蓄热体(20)外形不限于圆柱体,其中还包括:正方柱体、长方柱体、椭圆柱体、多边形柱体、弧形柱体、多边弧形柱体,蓄热体(20)内至少有一个内换热风道(25),至少有一个分集风道(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三温控制器(3)、电加热器(19)、电辅加热器(32)、调速风机(13)、下风门电机(11)、风门盖电磁阀(35)、出风口电机(29);三温控制器(3)通过设在蓄热体(20)内的传感器T1(17),显示“蓄热温度”,控制电加热器(19)的开或关;三温控制器(3)通过设在出风口(2)内的传感器T2(30),显示“出风温度”,以“风温程序”控制调速风机(13)的风速、控制出风口电机(29)开或关、控制风门盖电磁阀(35)开合、控制下风门电机(11)以调节下风门调节板的开度大小、控制电辅加热器(32)开或关;三温控制器(3)通过设在三温控制器(3)的传感器T3(33),显示“室内温度”,以“室温程序”控制调速风机(13)的风速、控制出风口电机(29)开或关、控制风门盖电磁阀(35)开合、控制下风门电机(11)以调节下风门调节板的开度大小、控制电辅加热器(32)开或关;三温控制器(3)控制负氧发生器(31)开启与关闭。
6.一种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二),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系统、换热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机体;其中蓄热系统包括:结构性固定套件:中心风管(24)、上扣板(16)、下扣板(26)、上支承板(15)、下支承板(28)、密封壳体(22)、硬质隔热板(18)、隔热套(27)、圆螺母(14);隔热反辐射体(21):隔热材料A(37)、高温反射板(38)、隔热材料B(39)、反射板(40)、隔热材料C(41)、保温材料D(42);蓄热体(20)、电加热器(19)构成;换热系统包括:中心风管(24)、下风门调节板(10)、分集风道(23)、内换热风道(25)、内风道盖(34);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三温控制器(3)、传感器T1(17)、传感器T2(30)、传感器T3(33)、电加热器(19)、电辅加热器(32)、调速风机(13)、下风门电机(11)、风门盖电磁阀(35)、出风口电机(29);机体包括:风道外壳(4)、蒸发加湿盖(1)、出风口(2)、隔板(54)、三温控制器(3)、支承角铁(36)、环形支承架(12)、机座(7)。
7.一种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三)由蓄热系统、换热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净化新风系统、移动机体组成;其中蓄热系统包括:结构性固定套件:中心风管(24)、硬质隔热板(18)、上扣板(16)、下扣板(26)、隔热套(27)、上支承板(15)、下支承板(28)、密封壳体(22)、圆螺母(14);隔热反辐射体(21):隔热材料A(37)、高温反射板(38)、隔热材料B(39)、反射板(40)、隔热材料C(41)、保温材料D(42);蓄热体(20)、电加热器(19)构成;换热系统包括:中心风管(24)、下风门调节板(10)、分集内风道(23)、内换热风道(25)、内风道盖(34);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三温控制器(3)、传感器T1(17)、传感器T2(30)、传感器T3(33)、电加热器(19)、电辅加热器(32)、调速风机(13)、下风门电机(11)、风门盖电磁阀(35)、出风口电机(29);净化新风系统包括:负氧发生器(31)、PM2.5过滤器(5)、蒸发加湿盖(1);移动机体包括:风道外壳(4)、蒸发加湿盖(1)、出风口(2)、隔板(54)、支承角铁(36)、环形支承架(12)、机座(7),在机座(7)上面安装风道外壳(4)、万向轮电机(43)、支承脚电机(44)、链轮丝杆(47)、链条(49),机座(7)下面安装伸缩万向轮总成(45)、伸缩支承脚总成(46)、小伞型齿轮(50)、支脚杠杆(51)、伞型齿轮丝杆(52)、万向轮(53),并用螺钉(48)固定在机座(7)上。
8.一种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四)由蓄热换热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机体。蓄热换热系统包括:隔热反辐射体(21)、蓄热体(20);在底板(60)上面是硬质隔热板(18)、蓄热体(20)、电加热器(19),在底板(60)的中心部位安装变频风机(61),蓄热体(20)的中心部位安装硬质隔热板(18)、换热器(57),换热器(57)与循环管(55)、循环泵(62)连接;蓄热体(20)内有电加热器(19)、内换热风道(25)分集风道(23):上面、下面和四周安装硬质隔热板(18),在硬质隔热板(18)的外层是隔热反辐射体(21);智能控制系统由三温控制器(3)通过数据线(56)显示“蓄热温度”、“热水温度”、“风道温度”,并控制电加热器(19)、变频风机(61)、循环泵(55)的启动与关闭;机体包括:支架(63)支撑着底板(60)、下支承板(28),外壳(58)包覆在隔热反辐射体(21)外面。
9.一种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五)由蓄热换热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机体构成;其中蓄热系统包括:结构性固定套件、隔热反辐射体(21)、蓄热体(20)、电加热器(19)构成;结构性固定套件有:底板(60)、硬质隔热板(18)、外风道(9)、蓄热体(20)、电加热器(19)、换热器(57)、循环管(55)、循环泵(62)、隔热反辐射热回收体(64);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三温控制器(3)通过数据线(56)显示“蓄热温度”、“热水温度”、“风道温度”,并控制电加热器(19)、变频风机(61)、循环泵(55)的启动与关闭;机体包括:底板(60)、支架(63)、外壳(58)。
CN201810144899.2A 2018-02-12 2018-02-12 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 Pending CN1082667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4899.2A CN108266785A (zh) 2018-02-12 2018-02-12 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4899.2A CN108266785A (zh) 2018-02-12 2018-02-12 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6785A true CN108266785A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74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4899.2A Pending CN108266785A (zh) 2018-02-12 2018-02-12 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6678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4881A (zh) * 2018-07-12 2018-10-12 广东泛享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加湿取暖机
CN109084394A (zh) * 2018-08-22 2018-12-25 重庆大学 一种新风预热装置
CN110081500A (zh) * 2019-05-28 2019-08-02 深圳市中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家用谷电蓄能采暖器
CN110220240A (zh) * 2019-03-21 2019-09-10 北京瑞特爱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水蓄热电暖器
WO2020125809A1 (zh) * 2018-12-19 2020-06-25 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 蓄能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4881A (zh) * 2018-07-12 2018-10-12 广东泛享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加湿取暖机
CN108644881B (zh) * 2018-07-12 2023-07-28 佛山市格林盈璐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加湿取暖机
CN109084394A (zh) * 2018-08-22 2018-12-25 重庆大学 一种新风预热装置
CN109084394B (zh) * 2018-08-22 2023-11-17 重庆大学 一种新风预热装置
WO2020125809A1 (zh) * 2018-12-19 2020-06-25 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 蓄能装置
CN110220240A (zh) * 2019-03-21 2019-09-10 北京瑞特爱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水蓄热电暖器
CN110081500A (zh) * 2019-05-28 2019-08-02 深圳市中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家用谷电蓄能采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66785A (zh) 电蓄热式暖风机及其智能恒温系统
KR101594422B1 (ko) 태양열 제습 냉방 시스템
US4180126A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1793421A (zh) 液体循环式供暖系统
KR20190030843A (ko) 태양광열 시스템의 제습환기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6238016U (zh) 一种牛舍冬季控温除湿系统
KR101841447B1 (ko) 폐열회수 및 신선공기유입형 내부온도 균일화 농산물 건조장치
CN110220240A (zh) 水蓄热电暖器
CN202902658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蓄热型太阳房供暖及通风系统
CN110529917B (zh) 一种中高温相变蓄热太阳能热风取暖器
CN206929850U (zh) 一体式电暖器
CN109579127A (zh) 一种双风道太阳能热风取暖器
JP4341848B2 (ja) 空気集熱式ソーラー除湿涼房システム
CN111023727A (zh) 一种太阳能干燥器
BR102015016728A2 (pt) conjunto de regulagem de temperatura de ar
CN103245000A (zh) 太阳能取暖器
CN103206738A (zh) 太阳能取暖器
CN201532031U (zh) 太阳能高效暖风装置
CN213514068U (zh) 一种建筑采暖装置
CN108682878A (zh) 温湿度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氢燃料电池
CN203855839U (zh) 一种双冷凝器封闭式干衣柜
CN208222835U (zh) 一种高保温性能低能耗空气能热泵热水器
CN207351090U (zh) 太阳能、空气能双能源烘干一体机
CN206269313U (zh) 一种空调加湿系统
BR102017005749A2 (pt) equipamento para secagem de madeira através da energia sola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Tao Lide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ublic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for Inven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