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60210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无线接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无线接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60210A
CN108260210A CN201611251386.9A CN201611251386A CN108260210A CN 108260210 A CN108260210 A CN 108260210A CN 201611251386 A CN201611251386 A CN 201611251386A CN 108260210 A CN108260210 A CN 108260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de
transmission
upstream data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513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60210B (zh
Inventor
韩立锋
张健
曾清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61125138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60210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BR112019013093A priority patent/BR112019013093A2/pt
Priority to PCT/CN2017/118597 priority patent/WO2018121522A1/zh
Priority to RU2019123562A priority patent/RU2749352C2/ru
Priority to EP17887467.3A priority patent/EP3550908B1/en
Publication of CN108260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0210A/zh
Priority to US16/454,879 priority patent/US11071094B2/en
Priority to US17/378,456 priority patent/US1175851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60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02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wireless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无线接入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无线接入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指示了多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不同传输等级;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发送所述上行数据。采用本申请,通过对不同传输等级的逻辑信道LCH中上行数据分配不同的传输资源,能够满足不同上行数据的不同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无线接入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无线接入设备。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以高速率、低延迟的优势目前正广泛应用于无线传输领域。当用户设备有上行数据需要传输的时候,用户设备需要先向无线接入设备请求上行数据传输所需要的资源。具体是,用户设备向无线接入设备上报的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无线接入设备根据资源使用情况以及所有用户设备上报的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按照一定的策略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并向用户设备指示可以使用的传输资源,用户设备在接收到传输资源的指示之后进行数据传输。
在现有技术方案中,在用户设备使用传输资源传输上行数据的过程中,根据上行数据的业务优先级高低,来确定使用传输资源的先后顺序。而不同该业务除了有业务优先级高低的需求,还存在丢包率大小的需求,并且丢包率的大小与业务优先级的高低并无对应关系,有可能业务优先级低的业务的丢包率要求较高(对应于丢包率较小的情况),但是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案仅仅考虑了业务优先级的高低,这样有可能造成丢包率要求较高的业务所使用的传输资源并无法保证该业务的丢包率,难以满足不同上行数据的不同传输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无线接入设备,通过对不同传输等级的LCH中上行数据分配不同的传输资源,能够满足不同上行数据的不同需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无线接入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指示了多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不同传输等级;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可选的,一个LCH对应一个传输等级,LCH的传输等级可以根据LCH中的业务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可选的还可以根据业务优先级确定。比如,所述传输等级包括该业务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的至少一项,进一步可选的,还可以包含业务优先级。或者,所述传输等级由业务的业务优先级、可靠性等级、时延等级其中至少两项来确定。或者,所述传输等级由该业务的优先级、可靠性需求和时延(latency)需求中的至少两个参数来确定。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中的不同逻辑信道对应不同的传输等级,用户设备传输某一逻辑信道中的上行数据的过程中,采用该传输等级对应的逻辑信道中的上行数据所使用的传输格式和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进行传输,且通过传输等级确定的上行数据的使用的传输资源,能够满足不同上行数据的不同需求,进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之前,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指示了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所述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可以上报不同传输等级中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LCH中的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可以上报不同传输等级中的若干个传输等级对应的LCH中的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这样能够让无线接入设备根据等待发送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传输资源,提高了资源分配的有效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之前,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中指示了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所述上行数据使用的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所述传输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三信息携带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的每个传输等级、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或者,
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其中,采用与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第二位置索引指示所述每个传输等级,所述第二位置索引用于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在所述第三信息的位置;或者,
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为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所有传输等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为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由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指示的传输等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中指示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一个传输等级的第一位置索引,所述第一位置索引用于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一个传输等级的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在所述第二信息的位置。这样能够节省传输比特,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为多个上行数据包;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多个上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多个上行数据包中优先级高的上行数据包优先分配并且多分配传输资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多个上行数据包中业务优先级高的上行数据包优先分配并且多分配传输资源之前,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多个上行数据包中每一个上行数据包分配预设比例的传输资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目标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的过程中,其中,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为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一个逻辑信道,
如果所述上行数据中的目标数据包在PDCP层的定时器超时,所述用户设备在PDCP层丢弃所述目标数据包,并通过RLC层通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RLC层所述目标数据包的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目标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的过程中,其中,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为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一个逻辑信道,
如果所述上行数据中的目标数据包在RLC层的定时器超时,所述用户设备在RLC层丢弃所述目标数据包,并通过RLC层通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RLC层所述目标数据包的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目标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的过程中,其中,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为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一个逻辑信道,
如果所述上行数据中的目标数据包在MAC层的定时器超时,所述用户设备在MAC层丢弃所述目标数据包,并通过RLC层通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RLC层所述目标数据包的标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无线接入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指示了多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不同传输等级;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用于确定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中的不同逻辑信道对应不同的传输等级,用户设备传输某一逻辑信道中的上行数据的过程中,采用该传输等级对应的逻辑信道中的上行数据所使用的传输格式和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进行传输,且通过传输等级确定的上行数据的使用的传输资源,能够满足不同上行数据的不同需求,进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指示了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所述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分配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中指示了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所述上行数据使用的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所述传输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三信息携带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的每个传输等级、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或者,
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其中,采用与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第二位置索引指示所述每个传输等级,所述第二位置索引用于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在所述第三信息的位置;或者,
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中指示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一个传输等级的第一位置索引,所述第一位置索引用于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一个传输等级的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在所述第二信息的位置。这样能够节省传输比特,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指示了多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不同传输等级;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发送单元,用于使用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的用户设备用于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具体的可参见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用户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支持用户设备执行上述方法的应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应用程序。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指示了多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不同传输等级;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用于确定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的无线接入设备用于执行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具体的可参见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无线接入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支持无线接入设备执行上述方法的应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应用程序。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用户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无线接入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无线接入设备的名字对设备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的功能和本申请类似,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中的不同逻辑信道对应不同的传输等级,用户设备传输某一逻辑信道中的上行数据的过程中,采用该传输等级对应的逻辑信道中的上行数据所使用的传输格式和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进行传输,而由于传输等级包括该业务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的至少一项,可选的还可以包含业务优先级;或者,传输等级由业务的业务优先级、可靠性等级、时延等级其中至少两项来确定,因此通过传输等级确定的上行数据的使用的传输资源,能够满足不同上行数据的不同需求,进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网络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模块化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接入设备的模块化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网络结构图,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可以包括用户设备和无线接入设备。当用户设备有上行数据需要传输的时候,用户设备需要先向无线接入设备请求上行数据传输所需要的传输资源。具体是,用户设备向无线接入设备上报某个或者各个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LCH)中的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例如,通过采用缓冲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的方式向无线接入设备通知用户设备中的等待发送量;无线接入设备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和当前的传输资源的使用情况,为用户设备分配传输资源,并向用户设备指示可以使用的传输资源,用户设备在接收到传输资源的指示之后进行数据传输。
在现有技术方案中,在用户设备使用传输资源传输上行数据的过程中,是根据上行数据的业务优先级高低,来确定使用传输资源的先后顺序,即业务优先级高的上行数据,在传输资源中优先传输,业务优先级低的业务推后发送。然而不同该业务除了有业务优先级高低的需求,还存在丢包率大小的需求,并且丢包率的大小与业务优先级的高低并无对应关系,有可能业务优先级低的业务的丢包率要求较高(对应于丢包率较小的情况),但是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案仅仅考虑了业务优先级的高低,这样有可能造成丢包率要求较高的业务所使用的传输资源并无法保证该业务的丢包率,难以满足不同上行数据的不同传输需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中的不同逻辑信道对应不同的传输等级,用户设备传输某一逻辑信道中的上行数据的过程中,采用该传输等级对应的逻辑信道中的上行数据所使用的传输格式和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进行传输,而由于传输等级包括该业务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的至少一种,进一步还可以包含业务优先级;或者,传输等级由业务的业务优先级、可靠性等级、时延等级其中至少两项来确定,因此通过传输等级确定的上行数据的使用的传输资源,实现了不同传输等级的LCH中上行数据分配不同的传输资源,能够满足不同上行数据的不同需求,进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灵活性。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定于终端(Terminal)、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等,还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用户设备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的功能和本申请类似,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请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3。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是由用户设备和无线接入设备交互执行的。具体过程请参见以下详细介绍。
101,无线接入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指示了多个逻辑信道(大于或等于两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不同传输等级。
其中,一个LCH对应一个传输等级,LCH的传输等级可以根据LCH中的业务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的至少一项,以及进一步可选地根据业务优先级确定。比如,所述传输等级包括该业务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的至少一项,进一步可选地,还可以包含业务优先级。或者,所述传输等级由业务的业务优先级、可靠性等级、时延等级其中至少两项来确定。或者,所述传输等级由该业务的优先级、可靠性需求和时延(latency)需求中的至少两个参数来确定。
其中,业务的可靠性等级是指业务对传输可靠性的需求等级。
业务的时延等级是指业务对传输时延的需求等级。可选的,传输时延是指上行数据由用户设备传输到核心网设备的传输时间,或者,传输时延是指上行数据由用户设备传输到无线接入设备的传输时间,可通过上行数据由用户设备传输到核心网设备的传输时间减去无线接入设备到核心网设备的估算传输时间而确定。
业务优先级是用于表示上行数据被调度时的级别,例如先发送哪个业务,后发送哪个业务的一种信息。
可选的,所述由业务的可靠性等级和业务的时延等级确定的传输等级,是指由业务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生成一个传输等级,一种方案中,可以通过加权方式将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进行加权运算得到传输等级,若可靠性等级为1,时延等级为2,加权系数分别为40%和60%,则传输等级值为1.6;或者,另一种方案中,可以通过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与传输等级的预配置关系来生传输等级,若可靠性等级为1,时延等级为2,根据预配置关系,得到传输等级为3。
对于一个LCH中只有一个业务的情况,无线接入设备可以直接根据这一个业务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的至少一项,可选的还可以根据业务优先级,来确定该业务所在的LCH的传输等级。
对于一个LCH中有多个业务的情况,无线接入设备可以先根据各个业务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的至少一项,可选的还可以根据业务优先级确定该业务的传输等级,再对LCH中多个业务的传输等级进行合并得到一个LCH的传输等级,合并的方式可以由无线接入设备根据预置算法决定并将合并后的LCH的传输等级通知用户设备,例如,预置算法可以为选取多个业务的传输等级中的最高传输等级,或者对多个传输等级进行加权生成一个加权值。
相应的,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并将各个LCH对应的传输等级进行存储。
可选的,多个LCH的不同传输等级可以分多次传输,例如,一次发送一个LCH的传输等级,或者一次发送至少两个LCH的传输等级。这样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可以分多次来发送多个LCH的不同传输等级可以分多次传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信息中可包含一个或多个LCH的传输等级。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业务可以是指指一组具备相同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QoS)参数的数据流(QoS flow)。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个示例,第一信息中所指示的多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不同传输等级的表现形式如下表1,某个逻辑信道组中的一个逻辑信道对应一个传输等级,并承载具有这个传输等级的至少一种业务。
表1
102,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其中,若所述用户设备的某一个或者多个LCH中存在上行数据需要传输,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等待传输上行数据的LCH的传输等级,并确定每种传输等级所对应的LCH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例如,若等待传输上行数据的LCH的传输等级为传输等级A和传输等级B,且传输等级A对应两个LCH,传输等级B对应一个LCH,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与传输等级A对应的两个LCH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以及确定与传输等级B对应的一个LCH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
进一步的,在确定等待传输上行数据的LCH所使用的传输格式之后,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格式可以包括但不限定于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Time Interval,TTI)格式,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格式,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配置,多输入所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配置、波束(beam)资源、Numerology(命理),Numerology是指物理层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的配置参数的不同,例如子载波间隔和保护前缀长度中的至少一项不同,以及由此导致的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所包含时频资源的不同。所述传输资源是指物理时频资源,可通过RE或RB等形式表示,还可以包含介质访问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的HARQ等传输资源。例如,在LTE系统中,频率上一个子载波及时域上一个符号(symbol),可称为一个RE。频率上连续12个子载波,时域上一个时隙(slot),可称为1个RB。在此不限制物理时频资源的表示形式。
103,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将LCH中等待传输的上行数据通过所确定的传输资源完成发送。
相应地,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中的不同LCH对应不同的传输等级,用户设备传输某一LCH中的上行数据的过程中,采用该传输等级对应的LCH中的上行数据所使用的传输格式和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进行传输,而由于传输等级包括该业务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的至少一项,可选的还可以包含业务优先级;或者,传输等级由业务的业务优先级、可靠性等级、时延等级其中至少两项来确定,因此通过传输等级确定的上行数据的使用的传输资源,能够满足不同上行数据的不同需求,进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灵活性。
请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7。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是由用户设备和无线接入设备交互执行的。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等级是指LCH的传输等级,具体过程请参见以下详细介绍。
201,无线接入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指示了多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不同传输等级。
其中,一个LCH对应一个传输等级,LCH的传输等级可以根据LCH中的业务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中的至少一项,进一步可选的还可以根据业务优先级确定。比如,所述传输等级包括该业务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的至少一项,进一步可选的,还可以包含业务优先级。或者,所述传输等级由业务的业务优先级、可靠性等级、时延等级其中至少两项来确定。或者,所述传输等级由该业务的优先级、可靠性需求和时延(latency)需求中的至少两个参数来确定。
其中,业务的可靠性等级是指业务对传输可靠性的需求等级。
业务的时延等级是指业务对传输时延的需求等级。可选的,传输时延是指上行数据由用户设备传输到核心网设备的传输时间,或者,传输时延是指上行数据由用户设备传输到无线接入设备的传输时间,可通过上行数据由用户设备传输到核心网设备的传输时间减去无线接入设备到核心网设备的估算传输时间而确定。
业务优先级是用于表示上行数据被调度时的级别,例如先发送哪个业务,后发送哪个业务的一种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由业务的可靠性等级和业务的时延等级确定的传输等级,是指由业务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生成一个传输等级,一种方案中,可以通过加权方式将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进行加权运算得到传输等级,若可靠性等级为1,时延等级为2,加权系数分别为40%和60%,则传输等级值为1.6;或者,另一种方案中,可以通过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与传输等级的预配置关系来生传输等级,若可靠性等级为1,时延等级为2,根据预配置关系,得到传输等级为3。
对于一个LCH中只有一个业务的情况,无线接入设备可以直接根据这一个业务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中的至少一项,可选的还可以根据业务优先级确定该业务所在的LCH的传输等级。
对于一个LCH中有多个业务的情况,无线接入设备可以先根据各个业务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中的至少一项,可选的还可以根据业务优先级确定该业务的传输等级,再对LCH中多个业务的传输等级进行合并得到一个LCH的传输等级,合并的方式可以由无线接入设备根据预置算法决定并将合并后的LCH的传输等级通知用户设备,例如,预置算法可以为选取多个业务的传输等级中的最高传输等级,或者对多个传输等级进行加权生成一个加权值。
相应的,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并将各个LCH对应的传输等级进行存储。
可选的,多个LCH的不同传输等级可以分多次传输,例如,一次发送一个LCH的传输等级,或者一次发送至少两个LCH的传输等级。这样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可以分多次来发送多个LCH的不同传输等级可以分多次传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信息中可包含一个或多个LCH的传输等级。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业务可以是指指一组具备相同QoS参数的数据流(QoS flow)。
在第一种可行方案中,无线接入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为:业务标识和与业务标识对应的传输等级。根据业务标识确定该业务标识指示的上行数据所在的LCH,进而确定该LCH对应的传输等级。其中,业务标识可以为业务对应的业务流模板(Trafficflow template,TFT)或数据流标识(flow ID)或者业务的QoS标识(QoS marking)。举例来说,若传输等级为3个等级,例如高、中、低三个等级。若是采用数值表示传输等级则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传输等级可以通过设置数值表示等级,例如1、2、3、…N,其中,1表示最高等级,N表示最低等级。
在第二种可行方案中,无线接入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为:上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和上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对应的QoS参数。同样根据业务标识和传输等级的对应关系,确定该业务标识所指示的业务所在的LCH的传输等级。在用户设备收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和上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对应的QoS参数之后,根据QoS参数和传输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表,确定该业务标识指示的业务所在的LCH的传输等级。可选的,QoS是由核心网设备通知无线接入设备的。QoS参数和传输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表可以是由无线接入设备预先设定并通知给用户设备的,以使用户设备通过QoS参数和传输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表确定各个LCH的传输等级。
其中,QoS参数包含优先级、丢包率、传输时延、速率等参数中一项或多项。
举例来说,QoS参数和传输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表可以是QoS等级标识(QoS ClassIdentifier,QCI)与传输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表。其中,QCI包括QoS参数中的优先级、丢包率、时延中一项或多项指标的组合,可以定义QCI和传输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例如:QCI=5对应的传输等级为1,QCI=3对应的传输等级为2等映射关系表。
又举例来说,在传输等级包含可靠性等级的情况下,QoS参数和传输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表可以是丢包率与传输等级中的可靠性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表。例如丢包率在(10-7~10-6)范围内对应的传输等级中的可靠性等级为1,丢包率在(10-6~10-3)范围内对应的传输等级中的可靠性等级为2等映射关系表。
又举例来说,在传输等级包含时延等级的情况下,QoS参数和传输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表可以是时延指标与传输等级中的时延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表。例如时延指标是100ms,对应的传输等级中的时延等级为1,时延指标是300ms,对应的传输等级中的时延等级为9。
在第三种可行方案中,无线接入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为:下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和下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对应的QoS参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下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和下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对应的QoS参数之后,首先,获取该业务的下行数据的IP五元组,通过将下行数据的IP五元组信息反转获得该业务的上行数据的IP五元组,其中,IP五元组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和传输层协议,可以将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进行调换、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进行调换来实现反转功能;接着,将反转后的IP五元组与该业务上行数据的业务标识进行关联,所述上行数据的标识与下行数据的标识相同;最后,将下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对应的QoS参数确定为上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对应的QoS参数。
这样所述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反转的方式确定上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和上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对应的QoS参数之后,可以参考第二种可行方案中,根据QoS参数和传输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表,确定该业务标识对应的传输等级,再根据业务标识和LCH的对应关系,确定LCH对应的传输等级。其中,业务标识和LCH的对应关系是指业务标识所指示的业务的上行数据所在的LCH即为该业务标识对应的LCH。
在第四种可行方案中,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待传输的上行数据中的指示标识确定传输等级,通过获取LCH中的上行数据在IP层协议头的某些字段中设置指示标识,再根据指示标识和传输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表确定该LCH的传输等级。
举例来说,可以在上行数据的在IP层协议头的某些字段中设置指示标识,例如,业务区分字段(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DSCP)的不同数值对应不同传输等级,例如,设置000表示低传输等级,010表示中传输等级,110表示高传输等级。
进一步的,基于以上四种可行的方案或者以其他形式通知业务的传输等级的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中还可以包含业务的优先比特速率(Prioritised Bit Rate,PBR)资源的参数。
203,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指示了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所述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可以上报不同传输等级中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LCH中的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可以上报不同传输等级中的若干个传输等级对应的LCH中的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
可选的,假设不同传输等级中的任一个传输等级为目标传输等级,若目标传输等级对应一个LCH,则等待发送量为这一个LCH中上行数据的数量;若目标传输等级对应多个LCH,则等待发送量为多个LCH中上行数据的总数量。
可选的,在执行步骤203所述用户设备向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之前,还可以执行步骤202,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第四信息。具体为:
在第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四信息用于通知用户设备上报等待发送量的LCH的传输等级。第四信息可以通知用户设备按照传输等级上报等待发送量;所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第四信息之后,分别统计用户设备中各个传输等级的LCH中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这样在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可以包括多个传输等级和每个传输等级的等待发送量。
在第二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四信息用于通知用户设备上报等待发送量的LCH的传输等级。第四信息可以通知上报等待发送量的目标传输等级,例如,通知用户设备上报若干传输等级的等待发送量,或者,上报传输等级较高的LCH中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用户设备统计所通知的传输等级的LCH中等待发送量,这样在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中包括该传输等级的等待发送量,可选的,还可以包含该传输等级。
在第三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四信息中指示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一个传输等级的第一位置索引,所述第一位置索引用于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一个传输等级的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在所述第二信息的位置。所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四信息之后,根据位置索引和传输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位置索引对应的第一传输等级,接着统计用户设备中该第一传输等级的LCH中等待发送量,这样在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中与第一位置索引对应的位置中写入待发送的等待发送量。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无线接入设备通过给用户设备配置位置索引的方式体现业务的传输等级,即不同的位置索引体现不同的传输等级。那么,用户设备接收第四信息后,根据第一位置索引进行待发送的等待发送量的统计和上报,并在第二信息中与第一位置索引对应的位置中写入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这样能够节省传输比特,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在第四种可行的方案中,第四信息可以通知用户设备按照逻辑信道组(Logicalchannel group,LCG)上报等待发送量,其中,一个LCG包含一个或者多个LCH,LCG和LCG包含的LCH由无线接入设备通知给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信息之后,分别统计每个LCG对应的等待发送总量,该等待发送总量为每个LCG包含的全部LCH中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的总和。
相应地,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
204,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分配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其中,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在接收到第二信息之后,从可使用的传输资源中查找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的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是以接收到一个用户设备的一个或者多个传输等级的第二信息为例。实际应用中,无线接入设备可以接收多个用户设备的多个传输等级的第二信息,这样无线网络设备在分配传输资源的情况下,会综合考虑当前未被使用的传输资源的总量、各个用户设备的传输资源需求量等因素,对该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的第二信息所指示的传输等级分配一定的传输资源。
可选的,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可以为所述第二信息中指示的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LCH分配一定量的传输资源,或者,还可以为所述第二信息中指示的多个传输等级中的若干个传输等级对应的LCH分配一定量的传输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格式可以包括但不限定于TTI格式,MCS格式,HARQ配置,mimo配置、beam资源、Numerology,Numerology是指物理层采用OFDM的配置参数的不同,例如子载波间隔和保护前缀长度中的至少一项不同,以及由此导致的RE、RB所包含时频资源的不同。所述传输资源是指物理时频资源,可通过RE或RB等形式表示,还可以包含MAC的HARQ等传输资源。例如,在LTE系统中,频率上一个子载波及时域上一个symbol,可称为一个RE。频率上连续12个子载波,时域上一个slot,可称为1个RB。在此不限制物理时频资源的表示形式。
205,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中指示了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所述上行数据使用的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所述传输资源。
其中,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三信息的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的每个传输等级采用显示方式或者隐式方式指示。
对于在所述第三信息中采用显示方式指示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的每个传输等级的情况,所述第三信息携带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的每个传输等级、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对于所述第三信息中采用隐式方式指示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的每个传输等级的情况,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采用隐式方式的一种可行的方案为:采用与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第二位置索引指示所述每个传输等级,所述第二位置索引用于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在所述第三信息的位置。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位置索引和传输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表,在第三信息中将该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写在传输等级对应第二位置索引所指示的位置。
采用隐式方式另一种可行的方案为:采用与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资源的格式来指示所述每个传输等级,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可以根据传输格式和传输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表,在第三信息中携带该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相同传输等级所对应的LCH中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格式和该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采用隐式方式生成的第三信息比采用显示方式生成第三信息占用的比特数少一些。
相应的,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
206,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三信息确定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至少一个LCH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对于在所述第三信息中采用显示方式指示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的每个传输等级的情况,所述用户终端可以直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再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LCH,进而确定每个LCH中上行数据所使用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对于所述第三信息中采用隐式方式指示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的每个传输等级的情况,若是通过第二位置索引来指示传输等级的情况,则所述用户终端先确定第三信息中,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所述传输资源所在的位置,并确定该位置的目标位置索引,再根据第二位置索引和传输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表,确定该目标位置索引对应的目标传输等级,进而可以确定出目标传输等级的LCH中的上行数据所使用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对于所述第三信息中采用隐式方式指示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的每个传输等级的情况,若是通过传输格式来指示传输等级的情况,则所述用户终端先确定第三信息中包含的目标传输格式,再根据传输格式和传输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表或者用户设备的内部算法实现,确定该目标传输格式对应的目标传输等级,进而可以确定出目标传输等级的LCH中的上行数据所使用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207,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具体的,在步骤206中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至少一个LCH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中,假设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的任意一个传输等级为目标传输等级,目标传输等级对应的LCH中的上行数据为多个上行数据包。其中,目标传输等级可以对应一个LCH,也可以对应多个LCH。进一步,多个上行数据包可以是关于一个业务的,或者,也可以是关于多个业务的。可选的,上行数据包也有对应的可靠性等级、时延等级和业务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对使用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发送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种可行的方案中,对于目标传输等级对应的LCH中存在一个上行数据包的情况下,所述用户设备采用目标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该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发送这一个上行数据包。
第二种可行的方案中,对于目标传输等级对应的LCH中存在多个上行数据包的情况,所述用户设备为多个上行数据包中优先级高的上行数据包优先分配并且多分配传输资源。其中,优先级可以为可靠性等级、时延等级和业务优先级中至少一个等级。
举例来说,多个上行数据包中包含上行数据包1、上行数据包2和上行数据包3,上行数据包1的业务优先级为2,上行数据包2的业务优先级为3,上行数据包3的业务优先级为5,其中,设定业务优先级的数值越小业务优先级越高,用户设备在确定传输资源之后,优先为上行数据包1分配目标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第三种可行的方案中,对于目标传输等级对应的LCH中存在多个上行数据包的情况,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多个上行数据包中每一个上行数据包分配预设比例的传输资源,可选的,在分配预设比例的传输资源之后,所述传输资源还有剩余,则所述用户设备可以继续分配,例如,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多个上行数据包中未发送的上行数据包中优先级高的上行数据包优先分配并且多分配传输资源。
举例来说,多个上行数据包包括上行数据包1、上行数据包2和上行数据包3;上行数据包1的业务优先级为2,上行数据包2的业务优先级为3,上行数据包3的业务优先级为5,其中,设定业务优先级的数值越小业务优先级越高,用户设备接收到的目标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资源为100Kbyte,则所述用户设备可以为上行数据包1分配20Kbyte、为上行数据包2分配15Kbyte、为上行数据包3分配15Kbyte,在对每个上行数据包分配传输资源之后剩余50Kbyte,在剩余资源的分配中,优先为优先级高的上行数据包1分配资源,上行数据包1的资源需求满足后,再按照优先级顺序为上行数据包2开始分配资源,如继续为上行数据包1分配40Kbyte,为业务2分配10Kbyte。
以上是针对同一个传输等级的多个上行数据包在使用目标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的详细介绍,接下来对不同传输等级之间对传输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若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第三信息中包括至少两个传输等级对应的LCH中上行数据所使用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假设,所述第三信息中包括第一传输等级的第一传输资源和第二传输等级的第二传输资源,在用户设备为第一传输等级的LCH中的上行数据包分配完第一传输资源之后,在第一传输资源还有多余的情况下,所述用户设备可以先为第二传输等级的LCH中的上行数据包分配第一传输资源中剩余的资源。
进一步的,对于第二传输等级的LCH中上行数据包的重传的上行数据包,用户设备可以优先采用第一传输资源中未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第一传输资源可能采用比第二传输资源更短的TTI,更短的HARQ往返时间(Round Trip Time,RTT),从而可以在相同时间内实现更多次的重传,提高传输的健壮性。还可以采用更低阶的MCS,以提高传输的健壮性,降低误码率。
在第二传输等级的LCH中上行数据包的第二传输等级低于第一类上行数据包的第一传输等级的情况下,可以优先使用高等级的传输资源传输较低传输等级的上行数据包,减少了高等级的传输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的,如果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中未使用的传输资源少于所述第二传输等级的LCH中上行数据包所需的传输资源,则所述用户设备先在第一传输资源中未使用的传输资源中传输第二传输等级的LCH中上行数据包中的部分上行数据包,接着再使用所述第二传输资源发送所述第二传输等级的LCH中上行数据包中剩余的上行数据包。
进一步的,如果第一传输等级的上行数据包所需的资源多于第一传输资源,则在为第一传输等级的LCH中上行数据包分配完全部的第一传输资源上之后,将第一传输等级的LCH中上行数据包中未分配传输资源的上行数据包继续保留在缓存中,等待下一次的无线接入设备提供的第一传输资源,再进行传输资源的分配。
进一步的,若传输等级只包含时延等级,那么某一传输等级的业务可使用高于该传输等级的传输资源,以提高发送的速度,减少传输时延。
208,所述用户设备在丢弃上行数据中目标数据包的情况下,通过RLC层通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RLC层所述目标数据包的标识。
具体的,在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目标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的过程中,其中,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为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一个逻辑信道,对于上行数据包含多个上行数据包的情况,目标数据包为多个上行数据包中的任意一个。
在第一种情况下,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实体对目标数据包设置一个定时器,若定时器超时,则可以将目标数据包丢弃,用户设备的PDCP层实体通知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实体所述丢弃的上行数据包的标识,该标识是PDCP PDU的序列号(serial number,SN);用户设备的RLC层实体通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RLC层实体所述上行数据包的标识,所述标识是RLC PDU SN。
可选的,RLC层实体可以继续采用PDCP层实体分配的SN号。
在第二种情况下,如果所述目标数据包在RLC层实体的定时器超时,所述用户设备在RLC层实体丢弃所述目标数据包,并通过RLC层实体通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RLC层实体所述上行数据包的标识,所述标识是RLC PDU SN。可通过RLC control PDU的方式通知无线接入设备的RLC层实体。
在第三种情况下,如果所述目标数据包在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实体的定时器超时,所述用户设备在MAC层实体丢弃所述目标数据包,MAC层实体通知RLC层丢弃的上行数据包的标识,并通过RLC层实体通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RLC层实体所述上行数据包的标识,所述标识是RLC PDU SN。
针对以上三种情况,在通知无线接入设备的RLC层实体丢弃的上行数据包的标识之后,进一步的,用户设备的RLC层实体移动发送窗口,以发送丢弃的所述目标数据包后续的数据包。
进一步的,步骤208中体现了针对上行数据中的目标数据包用户设备向无线接入设备发送丢弃的目标数据包的标识的情况,而对于下行数据(即由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至用户设备的数据)也可以按照以上方式进行通知。接下来以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情况说明,其中,当用户设备为发送端的时候,无线接入设备为接收端;当用户设备为接收端的时候,无线接入设备为发送端。在接收端接收到丢弃目标数据包的标识之后,不再等待接收发送端已丢弃的目标数据包,接收端修改接收窗口并继续接收后续的数据包。在RLC AM模式中,通过采用通知丢弃目标数据包的标识的方案,能够当接收端的RLC实体在接收窗口内存在未接收到的目标数据包,则接收端的RLC实体将不会一直等待,这样通过移动接收端的接收窗口保证后续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而在发送端发送丢弃目标数据包的标识之后,发送端的RLC层实体移动发送窗口,以发送丢弃的所述目标数据包后续的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定时器是由无线接入网设备配置的,为用户设备的LCH配置不同协议层定时器,包含PDCP层、RLC层、MAC层其中至少一个。数据包进入所述协议层时,启动所述协议层的定时器。
进一步的,一种实现方式是本协议层的定时器的超时判断,考虑数据包在上层协议中的处理时延。例如,RLC的定时器的超时判断靠数据包在PDCP的处理时延,若定时器时长设为10s,而数据包在PDCP层的处理时延为3s,则RLC层的定时器时长可计算为:(10s-3s)=7s。同理,在MAC层的定时器考虑在PDCP和RLC层处理时延。
另一种实现方式是,同一业务的不同数据包可设置不同的定时器,例如对于视频业务,包括帧内预测(Intra-Prediction,I)帧和预测帧(Prediction,P)帧,其中,I帧表示关键帧,对I帧数据解码时只需要本帧数据就可以重构完整图像;P帧表示当前帧与前一帧(例如,前一帧为I帧或P帧)的差别,对P帧解码时需要用缓存的前一帧数据和本帧数据,才可以重构完整图像。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对I帧和P帧设置不同定时器,例如对I帧设置较长的定时器,对P帧设置较短的定时器。该定时器的数值可由核心网设备或无线接入网设备通知到用户设备。
进一步的,对于同一业务的不同数据包可设置不同的定时器的场景,定时器的启动,可以是同一业务中前一类型数据包在本协议层的处理完毕时启动,例如在RLC层I帧处理完成,则该I帧和下一I帧之间的所有P帧启动定时器,若定时器超时,则丢弃该I帧和下一I帧之间的所有P帧。
本方案可以用于RLC采用确认模式(Acknowledged Mode,AM)或非确认模块(Unacknowledged Mode,UM)的业务。
对于UM模式,一种实现方式,UM接收端在重排序定时器超时后,若仍在接收窗口内,则接收端可向发送端发送重传信息,所述重传信息包含需要重传的包序列号,要求发送端进行重传。
所述实施方案可用于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其中,对于下行数据包,无线接入设备的RLC层实体通知用户设备的RLC层实体丢弃的上行数据包的标识。
针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用户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传输等级的第一LCH中的上行数据的第一传输资源和第二传输等级的第二LCH中的上行数据的第二传输资源之后,还可以根据上行数据的业务优先级和可靠性等级确定其资源分配顺序。
若所述第一传输等级是由第一LCH中的上行数据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的至少一项确定的,同样第二传输等级是由第二LCH中的上行数据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的至少一项确定的,则用户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传输等级对应的第一传输资源和第二传输等级对应的第二传输资源之后,可以先按照先业务优先级再传输等级的方式进行资源分配,举例来说,第一LCH中的上行数据包1的业务优先级为2、传输等级为2、优先比特为20kbyte,第二LCH中的上行数据包2的业务优先级为1、传输等级为3、优先比特速率为20kbyte,其中,设定业务优先级的数值越小业务优先级越高。在接收到传输等级为2和传输等级为3的传输资源之后,按照业务优先级的顺序来进行调度。首先,为上行数据包2分配传输等级为3对应的传输资源,并分配20Kbyte。再次,为上行数据包1分配传输等级为2对应的传输资源,并分配10kbyte。接着,为上行数据包2的剩余数据选择传输等级为3对应的传输资源,若传输等级为3对应的传输资源不足,则可以选择传输等级为2对应的传输资源。若上行数据包1的数据仍有剩余,则等到下次调度时再进行传输资源的分配。
或者可以按照先传输等级再业务优先级的方式进行资源分配,举例来说,上行数据包1的业务优先级为2,传输等级为2,优先比特率为10kbyte,上行数据包2的业务优先级为1,传输等级为3,优先比特率为20kbyte,其中,设定业务优先级的数值越小业务优先级越高。在接收到传输等级为2和传输等级为3的传输资源之后,按照传输等级的顺序来进行分配。首先,为上行数据包1分配传输等级为2对应的传输资源,并分配10Kbyte。再次,为上行数据包2分配传输等级为3对应的传输资源,并分配20Kbyte。接着,为上行数据包1的剩余数据选择传输等级为2对应的传输资源,若传输等级为2对应的传输资源不足,则等到下次调度时再进行传输资源的分配。若上行数据包2的数据仍有剩余,则等到下次调度时再进行传输资源的分配。
若所述第一传输等级为由第一LCH中的上行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时延等级和可靠性等级确定的,同样第二传输等级为由第二LCH中的上行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时延等级和可靠性等级确定的,则用户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传输等级对应的第一传输资源和第二传输等级对应的第二传输资源之后,根据传输等级确定资源分配顺序,并按照资源分配顺序完成分配。举例来说,第一LCH中的上行数据包1的传输等级2,优先比特率为10kbyte,第二LCH中的上行数据包2的传输等级为3,优先比特率为20kbyte。那么用户设备对上行数据包1和上行数据包2的分配顺序就是上行数据包1,上行数据包2。首先,为上行数据包1分配资源,选择传输等级为2对应的传输资源,并分配10Kbyte。再次,为上行数据包2分配资源,选择传输等级为3对应的传输资源,并分配20Kbyte。接着,为上行数据包1的剩余数据选择传输等级为2对应的传输资源,若传输等级为2对应的传输资源不足,则等到下次调度时再进行传输资源的分配。若传输等级为2的传输资源有剩余,则可为上行数据包2分配剩余的资源。若上行数据包2的数据仍有剩余,则等到下次调度时再进行传输资源的分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中的不同逻辑信道对应不同的传输等级,用户设备传输某一逻辑信道中的上行数据的过程中,采用该传输等级对应的逻辑信道中的上行数据所使用的传输格式和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进行传输,而由于传输等级包括该业务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的至少一项,可选的还可以包含业务优先级;或者,传输等级由业务的业务优先级、可靠性等级、时延等级其中至少两项来确定,因此通过传输等级确定的上行数据的使用的传输资源,实现了不同传输等级的LCH中上行数据分配不同的传输资源,能够满足不同上行数据的不同需求,进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灵活性,提升了用户体验,也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请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步骤301至步骤308。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是由用户设备和无线接入设备交互执行的。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等级是指用户设备所发送的业务的传输等级,具体过程请参见以下详细介绍。
301,无线接入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指示了所述用户设备所支持的业务的传输等级。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所支持的业务的传输等级。传输等级包括该业务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的至少一项。进一步可选的,还可以包含业务优先级。或者,所述传输等级由业务的业务优先级、可靠性等级、时延等级其中至少两项来确定。或者,所述传输等级由该业务的优先级、可靠性需求和时延(latency)需求中的至少两个参数来确定。
其中,业务的可靠性等级是指业务对传输可靠性的需求等级。
业务的时延等级是指业务对传输时延的需求等级。可选的,传输时延是指业务包由用户设备传输到核心网设备的传输时间,或者,传输时延是指业务包由用户设备传输到无线接入设备的传输时间,可通过业务包由用户设备传输到核心网设备的传输时间减去无线接入设备到核心网设备的估算传输时间而确定。
业务优先级是指业务包调度的相对级别。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由业务的可靠性等级和业务的时延等级确定的传输等级,是指由业务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生成一个传输等级,一种方案中,可以通过加权方式将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进行加权运算得到传输等级,若可靠性等级为1,时延等级为2,加权系数分别为40%和60%,则传输等级值为1.6;或者,另一种方案中,可以通过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与传输等级的预配置关系来生传输等级,若可靠性等级为1,时延等级为2,根据预配置关系,得到传输等级为3。
可选的,多个业务的不同传输等级可以分多次传输,例如,一次发送一个业务的传输等级,或者一次发送至少两个业务的传输等级。这样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可以分多次来发送多个业务的不同传输等级可以分多次传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信息中可包含一个或多个业务的传输等级。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用户设备所支持的业务的传输等级与逻辑信道之间的关系如下表2所示,某个逻辑信道组中的一个逻辑信道承载至少一种业务,这个逻辑信道上的每种业务可能对应不同传输等级。
表2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业务可以是指指一组具备相同QoS参数的数据流(QoS flow)。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业务的各个等级参数确定该业务的传输等级,与根据业务的各个等级参数确定该业务的上行数据所在的LCH的传输等级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因此根据业务的各个等级参数确定该业务的传输等级具体计算方式可以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的具体介绍,再次不再赘述。
在第一种可行方案中,无线接入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为:业务标识和与业务标识对应的传输等级,其中,业务标识可以为业务对应的TFT或flow ID或者业务的QoS标识。举例来说,若传输等级为3个等级,例如高、中、低三个等级。若是采用数值表示传输等级则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传输等级可以通过设置数值表示等级,例如1、2、3、…N,其中,1表示最高等级,N表示最低等级。
可选的,第一种可行方案可以在无线接入设备或核心网设备未向用户设备发送业务的QoS参数的情况下,通过直接发送业务标识和与业务标识对应的传输等级的方式,通知用户设备各个业务的传输等级。
在第二种可行方案中,在无线接入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业务的QoS参数的情况下,无线接入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为:上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和上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对应的QoS参数。在用户设备收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和上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对应的QoS参数之后,根据QoS参数和传输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表,确定该业务标识指示的业务对应的传输等级。可选的,QoS是由核心网设备通知无线接入设备的。QoS参数和传输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表可以是由无线接入设备预先设定并通知给用户设备的,以使用户设备通过QoS参数和传输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表确定各个业务的传输等级。
其中,QoS参数包含优先级、丢包率、传输时延、速率等参数中一项或多项。
在第三种可行方案中,在无线接入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业务的QoS参数且该业务的上行数据的Qos参数和下行数据的QoS参数相同的情况下,无线接入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为:下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和下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对应的QoS参数。
用户设备在接收到下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和下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对应的QoS参数之后,首先,获取该业务的下行数据的IP五元组,通过将下行数据的IP五元组信息反转获得该业务的上行数据的IP五元组,其中,IP五元组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和传输层协议,可以将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进行调换、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进行调换来实现反转功能;接着,将反转后的IP五元组与该业务上行数据的业务标识进行关联,所述上行数据的标识与下行数据的标识相同;最后,将下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对应的QoS参数确定为上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对应的QoS参数。
在该可行的方案中,在通过反转的方式确定上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和上行数据的业务标识对应的QoS参数之后,可以参考第二种可行方案中,根据QoS参数和传输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表,确定该业务标识指示的业务对应的传输等级。
在第四种可行方案中,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待传输的上行数据中的指示标识确定传输等级,具体是:用户设备获取应用层的上行数据的指示标识;并根据指示标识和传输等级的映射关系表,确定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等级。其中,指示标识和传输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表是由无线接入设备预先设定并通知用户设备的。在步骤301中,所述第一信息可以为指示标识和传输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表。
进一步的,基于以上四种可行的方案或者以其他形式通知业务的传输等级的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中还可以包含业务的PBR资源的参数。
相应地,用户设备接收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303,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中指示了多个传输等级的业务的等待发送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用户设备中待发送的上行数据需要通过LCH实现传输,而一个LCH可以传输一个业务的上行数据,或者多个业务的上行数据。若一个LCH中的全部的上行数据对应同一个传输等级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业务包的传输等级即为该业务包所在的LCH的传输等级;若一个LCH中的全部上行数据对应多个传输等级时,按照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传输等级的上行数据向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可选的,所述用户设备在执行步骤303向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之前,还可以执行步骤302,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第四信息。具体为:
在第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四信息用于通知用户设备上报等待发送量的业务的传输等级。第四信息可以通知用户设备按照传输等级上报等待发送量;所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第四信息之后,分别统计用户设备中各个传输等级的业务的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这样在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可以包括多个传输等级和每个传输等级的等待发送量。
在第二种可行的方案中,第四信息可以通知上报等待发送量的目标传输等级,例如,通知用户设备上报若干传输等级的业务的上行数据等待发送量,用户设备统计所通知的传输等级的等待发送量,这样在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中包括该传输等级的等待发送量,可选的,还可以包含该传输等级。
在第三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四信息中指示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一个传输等级的第一位置索引,所述第一位置索引用于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一个传输等级的业务的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在所述第二信息的位置。所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四信息之后,根据位置索引和传输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位置索引对应的第一传输等级,接着统计用户设备中该第一传输等级的等待发送量,这样在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中与第一位置索引对应的位置中写入待发送的等待发送量。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无线接入设备通过给用户设备配置位置索引的方式体现业务的传输等级,即不同的位置索引体现不同的传输等级。那么,用户设备接收第四信息后,根据第一位置索引进行待发送的等待发送量的统计和上报,并在第二信息中与第一位置索引对应的位置中写入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
相应地,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无线接入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二信息可以获取不同传输等级的业务的等待发送量。
304,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至少一个传输等级的业务的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其中,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在接收到第二信息之后,从可使用的传输资源中查找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的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是以接收到一个用户设备的一个或者多个传输等级为例。实际应用中,无线接入设备可以接收多个用户设备的多个传输等级的第二信息,这样无线网络设备在分配传输资源的情况下,会综合考虑当前未被使用的传输资源的总量、各个用户设备的传输资源需求量等因素,对该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的第二信息所指示的传输等级分配一定的传输资源。
可选的,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可以为所述第二信息中指示的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业务分配一定量的传输资源,或者,还可以为所述第二信息中指示的多个传输等级中的若干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业务分配一定量的传输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格式可以包括但不限定于TTI格式,MCS格式,HARQ配置,mimo配置、beam资源、Numerology,Numerology是指物理层采用OFDM的配置参数的不同,例如子载波间隔和保护前缀长度中至少一项不同,以及由此导致的RE、RB所包含时频资源的不同。
305,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中指示了至少一个传输等级的业务的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传输等级的业务和不同传输等级的LCH,对于第三信息所采用的显示方式指示或隐式方式指示是相同的。因此,步骤305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205的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306,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的业务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传输等级的业务和不同传输等级的LCH,对于确定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是相同的。因此,步骤306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206的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307,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具体的,在步骤306中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至少一个业务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中,假设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的任意一个传输等级为目标传输等级,目标传输等级对应的业务的上行数据为多个上行数据包。其中,目标传输等级可以对应一个业务,也可以对应多个业务。进一步,多个上行数据包可以是关于一个业务的,或者,也可以是关于多个业务的。可选的,上行数据包也有对应的可靠性等级、时延等级和业务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等级。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对使用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发送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种可行的方案中,对于目标传输等级对应的业务存在一个上行数据包的情况下,所述用户设备采用目标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该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发送这一个上行数据包。
第二种可行的方案中,对于目标传输等级对应的业务存在多个上行数据包的情况,所述用户设备为多个上行数据包中优先级高的上行数据包优先分配并且多分配传输资源。其中,优先级可以为可靠性等级、时延等级和业务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等级。
举例来说,多个上行数据包中包含上行数据包1、上行数据包2和上行数据包3,上行数据包1的业务优先级为2,上行数据包2的业务优先级为3,上行数据包3的业务优先级为5,其中,设定业务优先级的数值越小业务优先级越高,用户设备在确定传输资源之后,优先为上行数据包1分配目标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第三种可行的方案中,对于目标传输等级对应的业务存在多个上行数据包的情况,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多个上行数据包中每一个上行数据包分配预设比例的传输资源,可选的,在分配预设比例的传输资源之后,所述传输资源还有剩余,则所述用户设备可以继续分配,例如,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多个上行数据包中未发送的上行数据包中优先级高的上行数据包优先分配并且多分配传输资源。
举例来说,多个上行数据包包括上行数据包1、上行数据包2和上行数据包3;上行数据包1的业务优先级为2,上行数据包2的业务优先级为3,上行数据包3的业务优先级为5,其中,设定业务优先级的数值越小业务优先级越高,用户设备接收到的目标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资源为100Kbyte,则所述用户设备可以为上行数据包1分配20Kbyte、为上行数据包2分配15Kbyte、为上行数据包3分配15Kbyte,在对每个上行数据包分配传输资源之后剩余50Kbyte,在剩余资源的分配中,优先为优先级高的上行数据包1分配资源,上行数据包1的资源需求满足后,再按照优先级顺序为上行数据包2开始分配资源,如继续为上行数据包1分配40Kbyte,为业务2分配10Kbyte。
以上是针对同一个传输等级的多个上行数据包在使用目标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的详细介绍,接下来对不同传输等级之间对传输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若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第三信息中包括至少两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业务的上行数据所使用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假设,所述第三信息中包括第一传输等级的第一传输资源和第二传输等级的第二传输资源,在用户设备为第一传输等级的业务的上行数据包分配完第一传输资源之后,在第一传输资源还有多余的情况下,所述用户设备可以先为第二传输等级的业务的上行数据包分配第一传输资源中剩余的资源。
进一步的,对于第二传输等级的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重传的上行数据包,用户设备可以优先采用第一传输资源中未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第一传输资源可能采用比第二传输资源更短的TTI,更短的HARQ往返时间,从而可以在相同时间内实现更多次的重传,提高传输的健壮性。还可以采用更低阶的MCS,以提高传输的健壮性,降低误码率。
在第二传输等级的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第二传输等级低于第一类上行数据包的第一传输等级的情况下,可以优先使用高等级的传输资源传输较低传输等级的上行数据包,减少了高等级的传输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的,如果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中未使用的传输资源少于所述第二传输等级的业务的上行数据包所需的传输资源,则所述用户设备先在第一传输资源中未使用的传输资源中传输第二传输等级的业务的上行数据包中的部分上行数据包,接着再使用所述第二传输资源发送所述第二传输等级的业务的上行数据包中剩余的上行数据包。
进一步的,如果第一传输等级的上行数据包所需的资源多于第一传输资源,则在为第一传输等级的业务的上行数据包分配完全部的第一传输资源上之后,将第一传输等级的业务的上行数据包中未分配传输资源的上行数据包继续保留在缓存中,等待下一次的无线接入设备提供的第一传输资源,再进行传输资源的分配。
进一步的,若传输等级只包含时延等级,那么某一传输等级的业务可使用高于该传输等级的传输资源,以提高发送的速度,减少传输时延。
308,所述用户设备在丢弃上行数据中目标数据包的情况下,通过RLC层通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RLC层所述目标数据包的标识。
其中,在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目标业务的上行数据的过程中,其中,所述目标业务为所述至少一个业务中任意一个业务,对于上行数据包含多个上行数据包的情况,目标数据包为多个上行数据包中的任意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传输等级的业务和不同传输等级的LCH,对于在丢弃上行数据中目标数据包的情况下,通过RLC层通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RLC层所述目标数据包的标识所采用的方式是相同的。因此,步骤308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208的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针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用户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传输等级的第一业务的上行数据的第一传输资源和第二传输等级的第二业务的上行数据的第二传输资源之后,还可以根据上行数据的业务优先级和可靠性等级确定其资源分配顺序。
若所述第一传输等级是由第一业务的上行数据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的至少一项确定的,同样第二传输等级是由第二业务的上行数据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的至少一项确定的,则用户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传输等级对应的第一传输资源和第二传输等级对应的第二传输资源之后,可以先按照先业务优先级再传输等级的方式进行资源分配,举例来说,第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1的业务优先级为2、传输等级为2、优先比特为20kbyte,第二业务的上行数据包2的业务优先级为1、传输等级为3、优先比特速率为20kbyte,其中,设定业务优先级的数值越小业务优先级越高。在接收到传输等级为2和传输等级为3的传输资源之后,按照业务优先级的顺序来进行调度。首先,为上行数据包2分配传输等级为3对应的传输资源,并分配20Kbyte。再次,为上行数据包1分配传输等级为2对应的传输资源,并分配10kbyte。接着,为上行数据包2的剩余数据选择传输等级为3对应的传输资源,若传输等级为3对应的传输资源不足,则可以选择传输等级为2对应的传输资源。若上行数据包1的数据仍有剩余,则等到下次调度时再进行传输资源的分配。
或者可以按照先传输等级再业务优先级的方式进行资源分配,举例来说,上行数据包1的业务优先级为2,传输等级为2,优先比特率为10kbyte,上行数据包2的业务优先级为1,传输等级为3,优先比特率为20kbyte,其中,设定业务优先级的数值越小业务优先级越高。在接收到传输等级为2和传输等级为3的传输资源之后,按照传输等级的顺序来进行分配。首先,为上行数据包1分配传输等级为2对应的传输资源,并分配10Kbyte。再次,为上行数据包2分配传输等级为3对应的传输资源,并分配20Kbyte。接着,为上行数据包1的剩余数据选择传输等级为2对应的传输资源,若传输等级为2对应的传输资源不足,则等到下次调度时再进行传输资源的分配。若上行数据包2的数据仍有剩余,则等到下次调度时再进行传输资源的分配。
若所述第一传输等级为由第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时延等级和可靠性等级确定的,同样第二传输等级为由第二业务的上行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时延等级和可靠性等级确定的,则用户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传输等级对应的第一传输资源和第二传输等级对应的第二传输资源之后,根据传输等级确定资源分配顺序,并按照资源分配顺序完成分配。举例来说,第一业务的上行数据包1的传输等级2,优先比特率为10kbyte,第二业务的上行数据包2的传输等级为3,,优先比特率为20kbyte。那么用户设备对上行数据包1和上行数据包2的分配顺序就是上行数据包1,上行数据包2。首先,为上行数据包1分配资源,选择传输等级为2对应的传输资源,并分配10Kbyte。再次,为上行数据包2分配资源,选择传输等级为3对应的传输资源,并分配20Kbyte。接着,为上行数据包1的剩余数据选择传输等级为2对应的传输资源,若传输等级为2对应的传输资源不足,则等到下次调度时再进行传输资源的分配。若传输等级为2的传输资源有剩余,则可为上行数据包2分配剩余的资源。若上行数据包2的数据仍有剩余,则等到下次调度时再进行传输资源的分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中的不同业务对应不同的传输等级,用户传输某一业务的上行数据的过程中,采用该传输等级对应的业务的上行数据所使用的传输格式和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进行传输,而由于传输等级包括该业务的可靠性等级和时延等级的至少一项,可选的还可以包含业务优先级;或者,传输等级由业务的业务优先级、可靠性等级、时延等级其中至少两项来确定,因此通过传输等级确定的上行数据的使用的传输资源,实现了不同传输等级的业务的上行数据分配不同的传输资源,能够满足不同上行数据的不同需求,进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灵活性,提升了用户体验,也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表1和表2所示的情况,无线接入设备可以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相同传输等级的业务是承载在哪一个逻辑信道上(这种情况下,一个逻辑信道对应一种传输等级,不同业务可能具有相同传输等级),也可以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不同的业务具有不同的传输等级,这不同传输等级的业务可能承载在同一逻辑信道上。在表1和表2的基础上,第一信息中可同时包含表1和表2中的内容,如表3所示。
表3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的模块化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可以是图2-图3所示任一方法实施例描述的用户设备。因此,图2-图4所示任一方法实施例中重复内容,本实施例可能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设备1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1、确定单元12和发送单元13,可选的,所述用户设备1还包括分配单元14。
接收单元11,用于接收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指示了多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不同传输等级;
确定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11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发送单元13,用于使用所述确定单元12确定的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13,还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指示了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所述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
可选的,所述接收单元11,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13向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之后,接收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中指示了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所述上行数据使用的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所述传输资源。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为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所有传输等级。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为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由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指示的传输等级。
可选的,所述接收单元11,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13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接收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中指示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一个传输等级的第一位置索引,所述第一位置索引用于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一个传输等级的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在所述第二信息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三信息的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的每个传输等级采用显示方式或者隐式方式指示。
可选的,在所述第三信息中采用显示方式指示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的每个传输等级为:所述第三信息携带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的每个传输等级、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可选的,在所述第三信息中采用隐式方式指示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的每个传输等级为:
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其中,采用与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第二位置索引指示所述每个传输等级,所述第二位置索引用于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在所述第三信息的位置;或者,
采用与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资源的格式来指示所述每个传输等级,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为多个上行数据包;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分配单元14,用于在发送多个上行数据包的过程中,为所述多个上行数据包中优先级高的上行数据包优先分配并且多分配传输资源。
可选的,所述分配单元14,还用于在为所述多个上行数据包中业务优先级高的上行数据包优先分配并且多分配传输资源之前,为所述多个上行数据包中每一个上行数据包分配预设比例的传输资源。
可选的,在发送目标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的过程中,其中,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为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一个逻辑信道,
所述发送单元13,还用于如果所述上行数据中的目标数据包在PDCP层的定时器超时,在PDCP层丢弃所述目标数据包,并通过RLC层通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RLC层所述目标数据包的标识。
可选的,在发送目标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的过程中,其中,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为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一个逻辑信道,
所述发送单元13,还用于如果所述上行数据中的目标数据包在RLC层的定时器超时,在RLC层丢弃所述目标数据包,并通过RLC层通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RLC层所述目标数据包的标识。
可选的,在发送目标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的过程中,其中,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为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一个逻辑信道,
所述发送单元13,还用于如果所述上行数据中的目标数据包在MAC层的定时器超时,在MAC层丢弃所述目标数据包,并通过RLC层通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RLC层所述目标数据包的标识。
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可以以图6所示的用户设备实现。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的用户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1001和收发器1004。其中,处理器1001和收发器1004相连,如通过总线1002相连。可选的,所述用户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003。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1004为至少一个,该用户设备10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其中,处理器1001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图5所示的确定单元12、及分配单元14的功能。收发器1004包括接收机和发射机,收发器1004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图5所示的接收单元11和发送单元13的功能。
处理器10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10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总线10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1002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10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10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可选的,存储器10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10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存储器10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图2-图4所示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动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用户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为用户设备所设计的程序。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设备的模块化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接入设备可以是图2-图3所示任一方法实施例描述的无线接入设备。因此,图2-图3所示任一方法实施例中重复内容,本实施例可能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接入设备2可以包括:发送单元21和接收单元22。
发送单元21,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指示了多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不同传输等级;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用于确定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单元22,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21发送第一信息之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指示了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所述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21,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中指示了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所述上行数据使用的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所述传输资源。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21,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中指示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一个传输等级的第一位置索引,所述第一位置索引用于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一个传输等级的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在所述第二信息的位置。
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无线接入设备可以以图8所示的无线接入设备实现。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的无线接入设备2000包括:处理器2001和收发器2004。
其中,处理器2001和收发器2004相连,如通过总线2002相连。可选的,所述无线接入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003。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2004为至少一个,该无线接入设备20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其中,收发器2004包括接收机和发射机,收发器2004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图7所示的发送单元21和接收单元22的功能。
处理器2001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20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总线20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2002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20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2003可以是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可选的,存储器20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20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2001用于执行存储器20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图2至图4所示任一实施例中无线接入设备的动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无线接入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为无线接入设备所设计的程序。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存储/分布在合适的介质中,与其它硬件一起提供或作为硬件的一部分,也可以采用其他分布形式,如通过Internet或其它有线或无线电信系统。
本申请是参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无线接入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指示了多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不同传输等级;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之前,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指示了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所述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之前,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中指示了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所述上行数据使用的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所述传输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为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所有传输等级。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为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由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指示的传输等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中指示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一个传输等级的第一位置索引,所述第一位置索引用于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一个传输等级的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在所述第二信息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息携带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的每个传输等级、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其中,采用与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第二位置索引指示所述每个传输等级,所述第二位置索引用于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在所述第三信息的位置;或者,
采用与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资源的格式来指示所述每个传输等级,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和在所述每个传输等级对应的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为多个上行数据包;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多个上行数据包的过程中,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多个上行数据包中优先级高的上行数据包优先分配并且多分配传输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多个上行数据包中业务优先级高的上行数据包优先分配并且多分配传输资源之前,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多个上行数据包中每一个上行数据包分配预设比例的传输资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目标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的过程中,其中,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为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一个逻辑信道,
如果所述上行数据中的目标数据包在PDCP层的定时器超时,所述用户设备在PDCP层丢弃所述目标数据包,并通过RLC层通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RLC层所述目标数据包的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目标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的过程中,其中,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为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一个逻辑信道,
如果所述上行数据中的目标数据包在RLC层的定时器超时,所述用户设备在RLC层丢弃所述目标数据包,并通过RLC层通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RLC层所述目标数据包的标识。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目标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的过程中,其中,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为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一个逻辑信道,
如果所述上行数据中的目标数据包在MAC层的定时器超时,所述用户设备在MAC层丢弃所述目标数据包,并通过RLC层通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RLC层所述目标数据包的标识。
14.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接入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指示了多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不同传输等级;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用于确定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指示了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所述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中指示了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所述上行数据使用的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所述传输资源。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中指示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一个传输等级的第一位置索引,所述第一位置索引用于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一个传输等级的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在所述第二信息的位置。
18.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指示了多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不同传输等级;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发送单元,用于使用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指示了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所述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中指示了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所述上行数据使用的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所述传输资源。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中指示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一个传输等级的第一位置索引,所述第一位置索引用于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一个传输等级的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在所述第二信息的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8-21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为多个上行数据包;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分配单元,用于在发送多个上行数据包的过程中,为所述多个上行数据包中优先级高的上行数据包优先分配并且多分配传输资源。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单元,还用于在为所述多个上行数据包中业务优先级高的上行数据包优先分配并且多分配传输资源之前,为所述多个上行数据包中每一个上行数据包分配预设比例的传输资源。
24.根据权利要求18-23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发送目标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的过程中,其中,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为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一个逻辑信道,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如果所述上行数据中的目标数据包在PDCP层的定时器超时,在PDCP层丢弃所述目标数据包,并通过RLC层通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RLC层所述目标数据包的标识。
25.根据权利要求18-23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发送目标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的过程中,其中,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为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一个逻辑信道,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如果所述上行数据中的目标数据包在RLC层的定时器超时,在RLC层丢弃所述目标数据包,并通过RLC层通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RLC层所述目标数据包的标识。
26.根据权利要求18-23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发送目标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的过程中,其中,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为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一个逻辑信道,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如果所述上行数据中的目标数据包在MAC层的定时器超时,在MAC层丢弃所述目标数据包,并通过RLC层通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RLC层所述目标数据包的标识。
27.一种无线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指示了多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不同传输等级;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用于确定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传输资源。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无线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指示了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所述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无线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中指示了所述不同传输等级中至少一个传输等级所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所述上行数据使用的所述传输格式和所述传输格式下的所述传输资源。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中指示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一个传输等级的第一位置索引,所述第一位置索引用于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等级中每一个传输等级的上行数据的等待发送量在所述第二信息的位置。
CN201611251386.9A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无线接入设备 Active CN1082602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51386.9A CN108260210B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无线接入设备
PCT/CN2017/118597 WO2018121522A1 (zh) 2016-12-29 2017-12-26 数据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无线接入设备
RU2019123562A RU2749352C2 (ru) 2016-12-29 2017-12-26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адиодоступа
EP17887467.3A EP3550908B1 (en) 2016-12-29 2017-12-26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s, user equipment, and radio access device
BR112019013093A BR112019013093A2 (pt) 2016-12-29 2017-12-26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de dados,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 dispositivo de rádio acesso
US16/454,879 US11071094B2 (en) 2016-12-29 2019-06-27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radio access device
US17/378,456 US11758516B2 (en) 2016-12-29 2021-07-16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radio access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51386.9A CN108260210B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无线接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0210A true CN108260210A (zh) 2018-07-06
CN108260210B CN108260210B (zh) 2022-02-11

Family

ID=62706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51386.9A Active CN108260210B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无线接入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071094B2 (zh)
EP (1) EP3550908B1 (zh)
CN (1) CN108260210B (zh)
BR (1) BR112019013093A2 (zh)
RU (1) RU2749352C2 (zh)
WO (1) WO2018121522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2317A (zh) * 2018-10-31 2020-05-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通信设备
WO2020164077A1 (zh) * 2019-02-14 2020-08-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3841441A (zh) * 2021-03-23 2021-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与装置
WO2022057680A1 (zh) * 2020-09-21 2022-03-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及处理方法、分布式单元、射频单元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16579A1 (zh) * 2021-12-22 2023-06-2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9118B (zh) * 2017-01-13 2023-05-2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服务质量(QoS)流发送UL分组的方法及装置
JP6935509B2 (ja) * 2017-04-28 2021-09-15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09392009A (zh) * 2017-08-11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14158040A (zh) * 2020-08-18 2022-03-0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20230239239A1 (en) * 2022-01-25 2023-07-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per analog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a) layer functions for analog transmission protocol stack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2462A (zh) * 2005-11-23 2007-05-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分组业务调度的方法
CN101162938A (zh) * 2007-10-25 2008-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ac层的传输格式组合的选择方法及其装置
CN101291279A (zh) * 2007-04-18 2008-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业务数据的调度方法及其装置
CN102665284A (zh) * 2012-04-13 2012-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业务传输调度方法和终端
US20140078985A1 (en) * 2012-09-20 2014-03-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ioritizing non-scheduled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54721A1 (en) * 2004-09-08 2020-05-20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s method
EP1718098B1 (en) * 2004-12-15 2008-07-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upport of guaranteed bit-rate traffic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KR101387475B1 (ko) * 2006-03-22 2014-04-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네트워크 엔터티를 포함하는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PL2547031T3 (pl) * 2007-03-15 2014-07-3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Sposób i urządzenie do zmiany kolejności danych w systemie ulepszonego szybkiego dostępu do pakietów
AU2008236218B2 (en) * 2007-03-30 2013-06-06 Ntt Docomo,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user apparatus, and method
KR101513033B1 (ko) * 2007-09-18 2015-04-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계층 구조에서 QoS를 보장하기 위한 방법
TWI543559B (zh) * 2007-12-10 2016-07-2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無線電鏈路控制封包丟棄及無線電鏈路控制重建觸發方法及裝置
JP4511622B2 (ja) * 2008-04-22 2010-07-2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CN101753196B (zh) * 2008-12-18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格式组合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1674614A (zh) * 2009-10-23 2010-03-17 北京携远天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络中保证安防监控数据传输质量的方法
CN102724713B (zh) * 2011-03-30 2015-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传输方法和相关装置
EP2595425A1 (en) 2011-11-18 2013-05-22 Panasonic Corporation Active bandwidth indicator for power-saving UEs
US9930678B2 (en) * 2012-07-19 2018-03-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UEs with different TDD configurations and some techniques to mitigate UE-to-UE and base station-to-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KR102103343B1 (ko) * 2013-08-09 2020-05-04 주식회사 팬택 이종 네트워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CN104507169B (zh) * 2014-12-15 2017-12-22 东南大学 降低系统上行传输时延的三维资源动态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5163346B (zh) * 2015-09-25 2018-04-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副链路缓冲状态报告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US10849170B2 (en) * 2015-10-08 2020-11-24 Apple Inc. Signaling methods for flexible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JP2020031254A (ja) * 2016-12-27 2020-02-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2462A (zh) * 2005-11-23 2007-05-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分组业务调度的方法
CN101291279A (zh) * 2007-04-18 2008-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业务数据的调度方法及其装置
CN101162938A (zh) * 2007-10-25 2008-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ac层的传输格式组合的选择方法及其装置
CN102665284A (zh) * 2012-04-13 2012-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业务传输调度方法和终端
US20140078985A1 (en) * 2012-09-20 2014-03-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ioritizing non-scheduled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sation", 《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15 DOCUMENT R2-001587》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2317A (zh) * 2018-10-31 2020-05-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通信设备
CN111132317B (zh) * 2018-10-31 2022-12-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通信设备
WO2020164077A1 (zh) * 2019-02-14 2020-08-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2057680A1 (zh) * 2020-09-21 2022-03-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及处理方法、分布式单元、射频单元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41441A (zh) * 2021-03-23 2021-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与装置
CN113841441B (zh) * 2021-03-23 2022-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与装置
WO2023116579A1 (zh) * 2021-12-22 2023-06-2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50908A4 (en) 2019-11-27
RU2019123562A (ru) 2021-01-29
BR112019013093A2 (pt) 2019-12-17
CN108260210B (zh) 2022-02-11
WO2018121522A1 (zh) 2018-07-05
RU2749352C2 (ru) 2021-06-09
US20190320416A1 (en) 2019-10-17
EP3550908B1 (en) 2022-04-06
US11758516B2 (en) 2023-09-12
EP3550908A1 (en) 2019-10-09
US11071094B2 (en) 2021-07-20
RU2019123562A3 (zh) 2021-04-07
US20210345301A1 (en) 2021-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6021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无线接入设备
CN102131297B (zh) 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US9565123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cheduling OFDM frames
CN110291748A (zh) 基于上行链路传输参数确定优先级顺序
CN103384187B (zh) Tti绑定的上行传输方法、系统与移动终端
CN105743619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841865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03826307A (zh)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及无线发射/接收单元中的方法
CN107889231A (zh) 免授权的传输上行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US11330568B2 (e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metho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user equipment
CN10915041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CN107889248A (zh) 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099448A (zh)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28680A (zh) 发送或接收上行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56979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8282864A (zh) 通信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2970763B (zh) 一种基于服务质量的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5873218B (zh) 一种用户调度及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3427942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618075B (zh) Tti集束的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侧设备、ue
CN101572596B (zh) 非保证比特率业务的优先级确定及调度方法与装置
CN108293244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冲突避免
CN106685577B (zh)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及下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CN103326823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922531A (zh) 一种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