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59680B - 诈骗电话识别方法、装置以及用于识别诈骗电话的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诈骗电话识别方法、装置以及用于识别诈骗电话的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59680B
CN108259680B CN201611234650.8A CN201611234650A CN108259680B CN 108259680 B CN108259680 B CN 108259680B CN 201611234650 A CN201611234650 A CN 201611234650A CN 108259680 B CN108259680 B CN 1082596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ud
call
calling number
calling
prese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346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59680A (zh
Inventor
李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net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ne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net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ntne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3465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596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59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96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596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96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281Call monitoring, e.g. for law enforcement purposes; Call tracing; Detection or prevention of malicious ca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36Arrangements for screening incoming calls, i.e. evalu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call before deciding whether to answer 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诈骗电话识别方法以及用于识别诈骗电话的服务器。本发明的涉及诈骗电话识别方法,通过对主叫号码为诈骗电话的风险的进一步分析,判断在该主叫号码呼入的时间的邻近时间段T内是否有改号为公共服务号码的号码呼入,可以更准确地为公安机关识别电话诈骗行为,使得公安机关对诈骗电话的查处更有针对性。对于上述诈骗电话识别方法,可以通过建立功能模块,组合成功能模块构架,由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来实施。该诈骗电话识别方法通过具有功能模块构架,能够录入实施该功能模块构架的计算机程序的服务器来实现。

Description

诈骗电话识别方法、装置以及用于识别诈骗电话的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诈骗电话识别方法以及用于识别诈骗电话的服务器。对于诈骗电话识别方法,可以通过建立功能模块,组合成功能模块构架,由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来实施。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电信诈骗犯罪频繁发生。冒充公检法进行电信诈骗是所有电信诈骗犯罪中涉案金额相对最高的一类骗术,诈骗者往往通过改号为公检法办公电话的号码联系受害者,或者冒充快递、邮政、电信等工作人员给受害者打电话,再由“工作人员”将电话转至改号为公检法办公电话的号码,在通过网络购买的受害者个人信息,例如身份证号、住址等隐私取得受害者初步信任后,称受害者涉嫌洗黑钱、贩毒、诈骗等犯罪,通过虚假政法机关官网或网络传真让受害人收到通缉令、法院传票等伪造的官方文件,让受害者彻底相信自己卷入了一个重大案件,然后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以资金调查、担保金等理由要求受害人把资金转到“安全账户”等指定的账户。虽然近年来警方和银行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宣传工作,但仍有不少人上当受骗,而且被骗金额巨大,给受害者造成巨大的损失。
目前针对诈骗电话的识别主要来自用户的举报,以及建立黑白名单机制,根据诈骗电话的号码与电话库预存的号码的相似度来进行诈骗电话识别与拦截。但是诈骗电话的生存周期往往很短,而拦截机制信息更新滞后,保护性不强。针对冒充公检法等电话诈骗行为的处理往往要等到受害者报案后再进行,此时民众已经受骗并且遭受了财物损失,诈骗行为不能被及时制止,受害者想要追回损失也只能等待警方破案,或者通过银行渠道进行,不仅效率低而且不一定能够完全追回损失的财务。而对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的识别又难以做到高的准确率,使得公安部门打击冒充公检法诈骗行为的行动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诈骗电话识别方法和用于实现该方法的服务器,使得公安部门打击电话诈骗,特别是冒充公检法的电话诈骗行为的行动更有针对性,也更及时和主动。
在电话诈骗行为中,诈骗分子往往会先电话骗取受害者的信任,随后伪装成公检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受害者进行恐吓、施压,伪装成银行客服诱骗受害者转账或者交出银行账号、密码等。也就是说诈骗电话的受害者有极大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收到多次诈骗电话的呼叫,根据这一思路,本发明提供一种诈骗电话识别方法,判断所获取的被呼叫用户的话单数据中呼入的主叫号码是否为诈骗电话,若判断为是诈骗电话,则发出警惕诈骗电话提醒,评估呼入的主叫号码为诈骗电话的风险,若风险达到预设的程度,则在该主叫号码呼入的时间的邻近时间段T内,判断是否有改号为公共服务号码的号码呼入,若判断为是则该呼入的主叫号码是诈骗电话。
上述诈骗电话识别方法,通过对主叫号码为诈骗电话的风险的进一步分析,判断在该主叫号码呼入的时间的邻近时间段T内是否有改号为公共服务号码的号码呼入,可以更准确地为公安机关识别电话诈骗行为,使得公安机关对诈骗电话的查处更有针对性。
对于上述诈骗电话识别方法,可以通过建立功能模块,组合成功能模块构架,由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来实施。
该诈骗电话识别方法通过具有功能模块构架,能够录入实施该功能模块构架的计算机程序的服务器来实现。具体地,服务器获取各个电话运营商的用户的话单数据,并且在识别到有疑似是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号码呼入用户的电话后,分析邻近时间内是否有另外的改号为当地公检法号码或者银行客服号码的主叫号码呼入用户的电话,以此确认呼入到用户的主叫号码是否为诈骗电话。该服务器可以根据话单数据中的信息主动判断呼入用户的电话是否为诈骗电话,并判断接听了可能是诈骗电话的用户是否存在被骗的风险,从而实现对诈骗电话的更精确识别。
附图说明
图1是诈骗电话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公安机关为了主动打击冒充公检法的电话诈骗行为,通过本实施例的服务器获取各个电话运营商的用户的话单数据,然后根据话单数据中的信息主动判断是否有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呼入用户并被用户接听,继而判断接听了可能是诈骗电话的用户是否存在被骗的风险。
服务器的电话库内预先存储有确认为是正常通信号码包含各公检法部门通信号码的预存号码库的白名单,以及确认为是冒充公检法诈骗电话的黑名单。在服务器用于对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进行识别时,如图1所示,服务器从电话运营商主机获取用户的实时话单数据,然后判断当前获得的话单数据中呼入的主叫号码是否在服务器的白名单或黑名单中,以及是否被服务器的诈骗电话识别系统拦截,若该主叫号码经过改号,则对改号后的主叫号码进行判断。如果该主叫号码在服务器的白名单中,或者该主叫号码已经被服务器的诈骗电话识别系统拦截,则不作处理;如果该主叫号码属于服务器的黑名单号码且已被用户接听,即用户存在被骗的风险,则发出警惕诈骗电话提醒,通过短信提醒、电话回访等方式联系该用户,提醒该用户警惕冒充公检法的诈骗行为。
如果该主叫号码已被用户接听,而且不在服务器的白名单和黑名单中,则服务器对比该主叫号码与各公检法部门通信号码的相似度,然后按照风险的判断标准:相似度低于60%则呼入的主叫号码为诈骗电话的风险低,相似度高于80%则呼入的主叫号码为诈骗电话的风险高,相似度为60%~80%则呼入的主叫号码存在是诈骗电话的风险,对该主叫号码是否为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号码进行判断。若判断得到该主叫号码与服务器存储的所有公检法部门通信号码的相似度都低于60%,则判断该主叫号码是正常号码,服务器不作处理。若判断得到该主叫号码与服务器存储的其中一个公检法部门通信号码的相似度达到60%,则判断该主叫号码有可能是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号码,服务器调取该主叫号码的话单数据进行分析:若服务器分析得到该主叫号码的呼叫行为符合诈骗电话的特征规律,如该主叫号码存在的时间短且在短时间内频繁呼出、没有或少有呼入记录、呼叫对象几乎都是外地号码,就判断该主叫号码属于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号码,将其加入服务器电话库的黑名单中;若还不能判断该主叫号码是否属于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号码,则还需要通过后续分析方法进一步判断用户与该主叫号码通话的安全性,找出其中可能是诈骗电话的情况。
在后续分析中,对于相似度在80%以上的主叫号码,可以判断该主叫号码被用于进行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可能性比较高,因此公安部门直接对该主叫号码进行人工确认,并把确认为是属于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号码加入到服务器电话库的黑名单中。对于相似度为60%~80%的存在是诈骗电话的风险的主叫号码,则需要对用户的话单数据中与该主叫号码呼入的邻近时间段T内,比如当天,是否有改号为公共服务号码的号码呼入来进行判断。本实施例中提供两种具体分析判断方法:1.如果在离用户被该主叫号码呼叫的邻近时间内,比如当天有另外的改号为当地公检法号码的主叫号码呼入用户的电话,则可以判断是诈骗分子在冒充公检法进行诈骗的过程中,以替受害人转接当地警方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的手段来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因此可以判断该主叫号码属于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号码,将其加入服务器电话库的黑名单中;2.如果在离用户被该主叫号码呼叫的邻近时间内,比如当天有改号为银行客服号码的主叫号码呼入用户的电话,则可以判断是诈骗分子欺骗受害者其银行账户出现问题从而诱骗受害者进行财产转移或者要求受害人进行汇款等操作,因此可以判断该主叫号码属于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号码,将其加入服务器电话库的黑名单中。通过用户在被疑似是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号码呼入的相近时间段内,是否有改号为公共服务号码如当地公检法号码、银行客服号码的主叫号码呼入用户的电话,可以更准确地为公安机关识别电话诈骗行为,从而实现对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的更精确识别,使得公安机关对诈骗电话的查处更有针对性。
对于被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号码呼入的用户,服务器发送包含警告内容的消息给客户。其中,对于手机用户,服务器自动发送预设的提醒短信;对于被固话用户,服务器自动回拨并发送语音信息。警告内容主要用于告知用户其接听的电话存在诈骗风险,提醒用户:1)公检法在办理案件时,会秉持书面和当面的原则对案件进行办理,不会引导事主使用银行终端进行操作,更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2)凡是自称公检法要在电话中办案并且要求市民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接到可疑电话不要向对方透漏任何个人账户和盲目汇款,迅速到就近的派出所报案,或者拨打110。
如果用户与被判断为是冒充公检法诈骗电话的主叫号码的通话时长超过两分钟,即该用户很有可能已经相信了诈骗分子,则服务器发出处理请求信号,通知当地警方或者负责进行诈骗电话查处的工作部门进行处理。如此处理可以使相关部门及时制止用户向诈骗分子汇款等行为,避免用户遭受财务损失,并且可以主动对诈骗分子进行查处,提高办案效率和准确性。
上述诈骗电话识别方法,通过层层筛选分析,对于可以准确判断为是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号码直接加入服务器的黑名单,对于疑似是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号码则进行深入分析处理,可以更准确地为公安机关识别冒充公检法的诈骗行为,使得公安机关对冒充公检法诈骗电话的查处更有针对性。对于上述诈骗电话识别方法,可以通过建立功能模块,组合成功能模块构架,由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来实施。
基于该诈骗电话识别方法建立诈骗电话的识别系统,该系统包括运营商主机和用于识别诈骗电话的服务器。该用于识别诈骗电话的服务器的处理器具有功能模块构架,能够录入实施该功能模块构架的计算机程序,从而实现该诈骗电话识别方法。

Claims (7)

1.诈骗电话识别方法,判断所获取的被呼叫用户的话单数据中呼入的主叫号码是否为诈骗电话,若判断为是诈骗电话,则发出警惕诈骗电话提醒,其特征在于,评估呼入的主叫号码为与各公检法部门通信号码的相似度,若相似度高于第一预设值,则判断该主叫号码的呼叫行为是否符合诈骗电话的特征规律,若该主叫号码的呼叫行为符合诈骗电话的特征规律,则判断该主叫号码为诈骗电话,若该主叫号码的呼叫行为不符合诈骗电话的特征规律,则判断该主叫号码与各公检法部门通信号码的相似度是否高于第二预设值,若相似度高于第二预设值,则由公安部门直接对该主叫号码进行人工确认,若相似度低于第二预设值,则在该主叫号码呼入的时间的邻近时间段T内,判断是否有改号为公共服务号码的号码呼入,若判断为是则该呼入的主叫号码是诈骗电话,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诈骗电话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服务号码是指被呼叫用户所在地的公检法号码或者银行客服号码。
3.根据权利要求1~2当中任一项所述的诈骗电话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有呼入的主叫号码被判断为是诈骗电话,则判断该主叫号码与被呼叫用户的通话时长是否达到预设值,若通话时长达到预设值则发出人工处理请求信号。
4.诈骗电话识别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其判断所获取的被呼叫用户的话单数据中呼入的主叫号码是否为诈骗电话;
提醒模块,若判断为是诈骗电话,则其发出警惕诈骗电话提醒;
其特征在于,判断模块包括:
风险评估模块,其评估呼入的主叫号码为诈骗电话的风险;
改号识别模块,评估呼入的主叫号码为与各公检法部门通信号码的相似度,若相似度高于第一预设值,则判断该主叫号码的呼叫行为是否符合诈骗电话的特征规律,若该主叫号码的呼叫行为符合诈骗电话的特征规律,则判断该主叫号码为诈骗电话,若该主叫号码的呼叫行为不符合诈骗电话的特征规律,则判断该主叫号码与各公检法部门通信号码的相似度是否高于第二预设值,若相似度高于第二预设值,则由公安部门直接对该主叫号码进行人工确认,若相似度低于第二预设值,则其在该主叫号码呼入的时间的邻近时间段T内,判断是否有改号为公共服务号码的号码呼入,若判断为是则该呼入的主叫号码是诈骗电话,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诈骗电话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服务号码是指被呼叫用户所在地的公检法号码或者银行客服号码。
6.根据权利要求4~5当中任一项所述的诈骗电话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话时长判断模块,其若有呼入的主叫号码被判断为是诈骗电话,则判断该主叫号码与被呼叫用户的通话时长是否达到预设值;
人工处理请求信号发送模块,其若通话时长达到预设值则发出人工处理请求信号。
7.用于识别诈骗电话的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3当中任一项所述的诈骗电话识别方法,或者所述处理器具有权利要求4~6当中任一项所述的诈骗电话识别装置。
CN201611234650.8A 2016-12-28 2016-12-28 诈骗电话识别方法、装置以及用于识别诈骗电话的服务器 Active CN1082596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34650.8A CN108259680B (zh) 2016-12-28 2016-12-28 诈骗电话识别方法、装置以及用于识别诈骗电话的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34650.8A CN108259680B (zh) 2016-12-28 2016-12-28 诈骗电话识别方法、装置以及用于识别诈骗电话的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9680A CN108259680A (zh) 2018-07-06
CN108259680B true CN108259680B (zh) 2020-12-22

Family

ID=62719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34650.8A Active CN108259680B (zh) 2016-12-28 2016-12-28 诈骗电话识别方法、装置以及用于识别诈骗电话的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596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0150A (zh) * 2018-07-16 2020-01-2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呼叫控制方法、会话控制中心和管控平台
CN109274836B (zh) * 2018-10-31 2021-06-15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一种大规模数据流中电信欺诈风险识别方法
CN110213449B (zh) * 2019-05-17 2020-12-25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一种漫游诈骗号码的识别方法
CN110245616B (zh) * 2019-06-17 2023-04-18 深圳市安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假通缉令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11813811A (zh) * 2020-06-30 2020-10-23 杭州科度科技有限公司 电信诈骗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338915A (zh) * 2021-12-24 2022-04-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来电号码风险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17940B1 (en) * 2000-03-10 2005-07-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Olap-based customer behavior profil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1557441A (zh) * 2009-05-12 2009-10-14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通话过滤方法与装置
CN104735671A (zh) * 2015-02-27 2015-06-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恶意电话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17940B1 (en) * 2000-03-10 2005-07-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Olap-based customer behavior profil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1557441A (zh) * 2009-05-12 2009-10-14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通话过滤方法与装置
CN104735671A (zh) * 2015-02-27 2015-06-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恶意电话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9680A (zh) 2018-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9680B (zh) 诈骗电话识别方法、装置以及用于识别诈骗电话的服务器
US1085584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ally conducting risk assessments for telephony communications
CN106791220B (zh) 防止电话诈骗的方法及系统
CN108243049B (zh) 电信欺诈识别方法及装置
KR101431596B1 (ko) 보이스피싱 방지장치, 사용자 단말장치 및 보이스피싱 방지방법
CN107819747B (zh) 一种基于通信事件序列的电信诈骗关联分析系统和方法
US20110208630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on of financial crime
CN110839216B (zh) 识别通讯信息诈骗的方法和装置
KR20170062726A (ko) 보이스피싱, 스미싱 , 대출사기 등 금융사기 방지, 범죄예방 및 범죄자 식별 음성인식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0493476B (zh) 一种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113748B (zh) 骚扰电话监控方法、装置
CN111105064B (zh) 确定欺诈事件的嫌疑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TWI507009B (zh) 智慧型手機之防詐騙系統及其方法
CN108259688A (zh) VoIP平台电话诈骗行为检测方法、装置以及检测系统
CN112925971A (zh) 一种基于多源分析的诈骗话题检测方法及装置
EP4156665A1 (en) Techniques to enable protection against voice phishing of a telephone call
KR102611390B1 (ko) 음성전화 및 문자 트랩 서버를 이용한 피싱 감지시스템
KR102156905B1 (ko) 메신저 피싱 예방을 위한 사용자 확인 방법
KR102001157B1 (ko) 금융 사기 예방 방법
CN113286035B (zh) 异常呼叫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A3215224A1 (en) Vishing defence method and system
Tran et al. iCaMs: An Intelligent System for Anti Call Phishing and Message Scams
KR20210020743A (ko) 메신저 피싱 예방을 위한 사용자 확인 방법
KR20200021879A (ko) 금융 사기 예방 방법
TWM448095U (zh) 智慧型手機之防詐騙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