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58696A - 有载调压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处理器 - Google Patents

有载调压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处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58696A
CN108258696A CN201711389453.8A CN201711389453A CN108258696A CN 108258696 A CN108258696 A CN 108258696A CN 201711389453 A CN201711389453 A CN 201711389453A CN 108258696 A CN108258696 A CN 108258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adjustable
transformer
tap changer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894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毓斗
刘博�
刘海波
张少杰
张秋伟
吕中涛
王永光
苏琴
姜万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RUNZHIFENG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Eastern Inner Mongolia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RUNZHIFENG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Eastern Inner Mongolia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RUNZHIFENG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Eastern Inner Mongolia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RUNZHI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894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586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58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86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6Arrangements for eliminating or reducing asymmetry in polyphas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13/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for the purpose of obtaining a desired output
    • H02P13/06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for the purpose of obtaining a desired output by tap-changing; by rearranging interconnections of wind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50Arrangements for eliminating or reducing asymmetry in polyphase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载调压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处理器。其中,该方法包括:三个调压变压器,三个调压变压器按照三角形接线方式连接,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与三相线路连接,三个调压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与负载连接;三个检测装置,与三相线路连接,用于检测三相线路的电流信号;三个控制器,分别与三个检测装置、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和负载连接,用于根据负载的电压信号和/或电流信号,控制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的匝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载调压装置输出的电压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有载调压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处理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载调压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处理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应用10KV有载调压装置大部均是高压三相统调的有载调压装置,其变压器是Y/Yo-12接线,铁心三相三柱,三相负荷不平衡度不能超过25%,有中性点位移,供电电压质量不高。我国目前10KV有载调压只局限少数要求供电电压质量高的用户,但广大一般的用户供电电压质量得不到保证,供电部门片面追求降低线损,将供电电压升高,高出用户的用电设备7%以上,造成用户多耗能,用电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形成恶性循环,多耗能,多消耗有用资源,从供电运行方式上就没有作到节能减排,也没有作到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而在线路末端电压又过低达-10%左右,末端用户电压质量也得不到保证。用电大户,多台变压器运行,也不能所有变压器都为有载调压的变压器。
针对现有技术中有载调压装置输出的电压稳定性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载调压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处理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有载调压装置输出的电压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有载调压装置,包括:三个调压变压器,三个调压变压器按照三角形接线方式连接,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与三相线路连接,三个调压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与负载连接;三个检测装置,与三相线路连接,用于检测三相线路的电流信号;三个控制器,分别与三个检测装置、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和负载连接,用于根据负载的电压信号和/或电流信号,控制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的匝数。
进一步地,高压侧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和调压开关,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与三相线路中的第一线路连接,第一线圈的多个第二端中的任意一个第二端与调压开关的第一端连接,调压开关的第二端与三相线路中第二线路连接;三个控制器,分别与三个检测装置、三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和负载连接,用于根据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控制三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三个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控制器包括:电压变送器,与每个检测装置连接,用于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直流电压信号;调节模块,与电压变送器和每个检测装置连接,用于根据直流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生成每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范围;控制模块,与调节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每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范围,得到每个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执行模块,与控制模块和每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连接,用于控制每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每个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三相线路包括:第三线路、第四线路和第五线路;三个调压变压器包括:第一调压变压器,第一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与第三线路连接,第一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二端与第四线路连接;第二调压变压器,第二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与第四线路连接,第二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五线路连接;第三调压变压器,第三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与第五线路连接,第三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线路连接。
进一步地,三个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流互感器,串联在第三线路中,用于检测第三线路的电流信号;第二电流互感器,串联在第四线路中,用于检测第四线路电流信号;第三电流互感器,串联在第五线路中,用于检测第五线路电流信号。
进一步地,三个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流互感器连接,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一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连接,用于根据电压信号和第三线路的电流信号,控制第一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流互感器连接,第二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二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连接,用于根据电压信号和第四线路的电流信号,控制第二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第三控制器,第三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第三电流互感器连接,第三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三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连接,用于根据电压信号和第五线路的电流信号,控制第三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三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器的电源端与第一调压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连接;第二控制器的电源端与第二调压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连接;第三控制器的电源端与第三调压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调压变压器还包括:第二线圈,串联在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与三相线路中的第一线路之间。
进一步地,有载调压装置还包括:三个第三线圈,串联在三相线路和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有载调压装置的处理方法,包括:检测三相线路的电流信号,和/或获取负载的电压信号;根据电压信号和/或电流信号,控制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的匝数,其中,三个调压变压器按照三角形接线方式连接,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与三相线路连接,三个调压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与负载连接。
进一步地,根据电压信号和/或电流信号,控制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的匝数包括:根据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控制三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三个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其中,高压侧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和调压开关,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与三相线路中的第一线路连接,第一线圈的多个第二端中的任意一个第二端与调压开关的第一端连接,调压开关的第二端与三相线路中第二线路连接。
进一步地,根据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控制三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三个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包括: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直流电压信号;根据直流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生成每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范围;根据每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范围,得到每个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控制每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每个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的有载调压装置的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的有载调压装置的处理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有载调压装置包括:三个调压变压器、三个检测装置和三个控制器,由于三个调压变压器按照三角形接线方式连接,并且通过检测三相线路的电流信号和/或负载的电压信号,调节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的匝数,从而确保电压稳定度为±1%,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为±1%,允许三相负载不平衡度达到100%,无中性点位移,调压能力达到1:10,达到了提高供电电压质量,节能环保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载调压装置输出的电压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有载调压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有载调压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有载调压装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上述附图中包括如下附图标记:
11、第一调压变压器;111、第一调压变压器的调压线圈;112、第一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113、第一调压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114、第一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基本线圈;12、第二调压变压器;121、第二调压变压器的调压线圈;122、第二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123、第二调压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124、第二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基本线圈;13、第三调压变压器;131、第三调压变压器的调压线圈;132、第三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133、第三调压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134、第三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基本线圈;21、第一电流互感器;22、第二电流互感器;23、第三电流互感器;31、第一控制器;32、第二控制器;33、第三控制器;41、第一调压补偿线圈;42、第二调压补偿线圈;43第三调压补偿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载调压装置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有载调压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有载调压装置包括:三个调压变压器10、三个检测装置20和三个控制器30。
其中,三个调压变压器按照三角形接线方式连接,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与三相线路连接,三个调压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与负载连接;三个检测装置与三相线路连接,用于检测三相线路的电流信号;三个控制器分别与三个检测装置、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和负载连接,用于根据负载的电压信号和/或电流信号,控制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的匝数。
具体地,上述的调压变压器可以是单相有载调压变压器,也即,干式变压器,但不仅限于此;上述的三相线路可以是10KV三相线路,但不仅限于此。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可以在10KV三相线路中连接三个单相有载调压变压器,三个单相有载调压变压器按△/Yo-11接线,从而组成三相分调有载调压变压器,通过检测三相线路的电流信号和/或获取负载的电压信号,并根据得到的信号对每个三相有载调压变压器高压侧线圈的匝数。如果三相不平衡,则存在不平衡电流,在单相铁心主柱上产生方向相同的另序磁通,由两旁轭(边柱)形成闭合回路,避免了三相负荷不平衡,中性电流通过器身形成回路造成铁心发热。另外,当低压负荷中产生三次谐波时,三次谐波形成闭合回路,从而彻底消除三次谐波,同时,还具有隔离谐波作用,即不将自身负荷产生的谐波上传10KV电网,也不会受到10KV电网中谐波污染。在目前供电部门保证不供电电压质量,用户可以按经济运行电压运行,作到节能环保绿色供电运行环境。
采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有载调压装置包括:三个调压变压器、三个检测装置和三个控制器,由于三个调压变压器按照三角形接线方式连接,并且通过检测三相线路的电流信号和/或负载的电压信号,调节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的匝数,从而确保电压稳定度为±1%,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为±1%,允许三相负载不平衡度达到100%,无中性点位移,调压能力达到1:10,达到了提高供电电压质量,节能环保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载调压装置输出的电压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高压侧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和调压开关。
其中,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与三相线路中的第一线路连接,第一线圈的多个第二端中的任意一个第二端与调压开关的第一端连接,调压开关的第二端与三相线路中第二线路连接;三个控制器分别与三个检测装置、三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和负载连接,用于根据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控制三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三个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
具体地,上述的第一线圈可以是调压线圈,调压线圈在不同位置设置有第二端,调压开关可以与不同位置的第二端连接;上述的调压开关可以是真空开关的有载调压开关。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通过调压开关与不同位置的输出端连接,得到不同匝数的高压侧线圈,进而得到不同调压能力的有载调压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实时检测10KV电网的电流以及负载的电压,针对不同的供电电压以及输出电压,通过调节单相有载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的匝数,确保输出至三相负载的电压稳定度为±1%。
可选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每个控制器包括:电压变送器、调节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
其中,电压变送器与每个检测装置连接,用于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直流电压信号;调节模块与电压变送器和每个检测装置连接,用于根据直流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生成每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范围;控制模块与调节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每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范围,得到每个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执行模块与控制模块和每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连接,用于控制每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每个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如图2所示,控制器可以由电压变送器、智能调节仪表(即上述的调节模块)、可编程控制器(即上述的控制模块)和执行器(即上述的执行模块)构成,负载的电压信号为交流电压信号,可以通过电压变送器变换成0~5V直流电压信号,并传输给智能调节仪表输入端,检测到的三相线路的电流信号也可以提供给智能调节仪表,智能调节仪表可以显示各种电参数,例如,电压、电流等,该智能调节仪表按位控的工作方式,根据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输出调压开关量的上、下限(即上述的调压开关的范围)给可编程控制器,在调压程序控制下,分别输出调压分接信号电压,通过执行器使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从而实现根据电压和电流变化,自动选择调压开关位置,保证有载调压装置输出稳定的经济运行电压。
通过设置调压级电压为额定电压的0.625%~1%,调压开关的调压级数在12~18档范围内,即可实现调压变压器的调压精度在1%以内。
可选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三相线路包括:第三线路、第四线路和第五线路;三个调压变压器包括:第一调压变压器、第二调压变压器和第三调压变压器。
其中,第一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与第三线路连接,第一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二端与第四线路连接;第二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与第四线路连接,第二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五线路连接;第三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与第五线路连接,第三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线路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如图3所示,10KV三相线路可以包括:A相线路(即上述的第三线路)、B相线路(即上述的第四线路)和C相线路(即上述的第五线路),三个调压变压器可以包括:第一调压变压器11、第二调压变压器12和第三调压变压器13,其中,调压变压器11的调压线圈111的一端与A相线路连接,另一端通过调压开关112与B相线路连接,调压变压器12的调压线圈121的一端与B相线路连接,另一端通过调压开关122与C相线路连接,载调压变压器13的调压线圈131的一端与C相线路连接,另一端通过调压开关132与A相线路连接,从而实现三个调压变压器按照△/Yo-11接线,进而避免三相负荷不平衡,中性电流通过器身形成回路造成铁心发热,彻底消除三次谐波,且具有隔离谐波作用。
可选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三个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二电流互感器和第三电流互感器。
其中,第一电流互感器串联在第三线路中,用于检测第三线路的电流信号;第二电流互感器串联在第四线路中,用于检测第四线路电流信号;第三电流互感器串联在第五线路中,用于检测第五线路电流信号。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为了检测10KV三相线路的电流信号,可以在三相线路上串联电流互感器,具体地,如图3所示,可以在A相线路上串联第一电流互感器21、在B相线路上串联第二电流互感器22,以及在C相线路上串联第三电流互感器23,通过电流互感器21采集A相线路的电流信号,通过电流互感器22采集B相线路的电流信号,通过电流互感器23采集C相线路的电流信号。
可选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三个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三控制器。
其中,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流互感器连接,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一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连接,用于根据电压信号和第三线路的电流信号,控制第一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流互感器连接,第二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二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连接,用于根据电压信号和第四线路的电流信号,控制第二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第三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第三电流互感器连接,第三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三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连接,用于根据电压信号和第五线路的电流信号,控制第三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三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如图3所示,三个控制器可以包括:第一控制器31、第二控制器32和第三控制器33,调压变压器11可以通过控制器31进行控制,调压变压器12可以通过控制器32进行控制,调压变压器13可以通过控制器33进行控制,具体地,控制器31与电流互感器21连接,根据电流互感器21采集到的A相线路的电流信号和负载的电压信号,调节调压开关112与调压线圈111的连接位置,控制器32与电流互感器22连接,根据电流互感器22采集到的B相线路的电流信号和负载的电压信号,调节调压开关122与调压线圈121的连接位置,控制器33与电流互感器23连接,根据电流互感器23采集到的C相线路的电流信号和负载的电压信号,调节调压开关132与调压线圈131的连接位置。
可选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的电源端与第一调压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连接;第二控制器的电源端与第二调压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连接;第三控制器的电源端与第三调压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如图3所示,调压变压器11的低压侧线圈113输出220V电压供给给控制器31,为控制器31提供工作电源,调压变压器12的低压侧线圈123输出220V电压供给给控制器32,为控制器32提供工作电源,调压变压器13的低压侧线圈133输出220V电压供给给控制器33,为控制器33提供工作电源,从而确保控制器31-33能够正常工作,进一步实现根据电压和电流变化,自动选择调压开关位置,保证有载调压装置输出稳定的经济运行电压。
可选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每个调压变压器还包括:第二线圈。
其中,第二线圈串联在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与三相线路中的第一线路之间。
具体地,上述的第二线圈可以是10KV调压基本线圈,但不仅限于此。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如图3所示,可以在调压变压器11的调压线圈111与A相线路之间串联调压基本线圈114,在调压变压器12的调压线圈121与B相线路之间串联调压基本线圈124,在调压变压器13的调压线圈131与C相线路之间串联调压基本线圈134。
可选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有载调压装置还包括:三个第三线圈。
其中,三个第三线圈串联在三相线路和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之间。
具体地,上述的第三线圈可以是调压补偿线圈,但不仅限于此。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如图3所示,三个第三线圈可以包括:第一调压补偿线圈41、第二调压补偿线圈42和第三调压补偿线圈43,可以在A相线路中串联调压补偿线圈41,在B相线路中串联调压补偿线圈42,在C相线路中串联调压补偿线圈43,调压补偿线圈41连接在A相线路与调压基本线圈114和调压开关132之间,调压补偿线圈42连接在B相线路与调压基本线圈124和调压开关112之间,调压补偿线圈43连接在C相线路与调压基本线圈134和调压开关122之间。
通过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10KV高压三相线路分调有载调压配电装置,三个单相有载调压变压器按△/Yo-11接线,并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实现自动进行三相线路有载调压,保证输出三相平衡电压在设定电压范围内。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载调压装置的处理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有载调压装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检测三相线路的电流信号,和/或获取负载的电压信号。
步骤S404,根据电压信号和/或电流信号,控制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的匝数,其中,三个调压变压器按照三角形接线方式连接,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与三相线路连接,三个调压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与负载连接。
具体地,上述的调压变压器可以是单相有载调压变压器,也即,干式变压器,但不仅限于此;上述的三相线路可以是10KV三相线路,但不仅限于此。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可以在10KV三相线路中连接三个单相有载调压变压器,三个单相有载调压变压器按△/Yo-11接线,从而组成三相分调有载调压变压器,通过检测三相线路的电流信号和/或获取负载的电压信号,并根据得到的信号对每个三相有载调压变压器高压侧线圈的匝数。如果三相不平衡,则存在不平衡电流,在单相铁心主柱上产生方向相同的另序磁通,由两旁轭(边柱)形成闭合回路,避免了三相负荷不平衡,中性电流通过器身形成回路造成铁心发热。另外,当低压负荷中产生三次谐波时,三次谐波形成闭合回路,从而彻底消除三次谐波,同时,还具有隔离谐波作用,即不将自身负荷产生的谐波上传10KV电网,也不会受到10KV电网中谐波污染。在目前供电部门保证不供电电压质量,用户可以按经济运行电压运行,作到节能环保绿色供电运行环境。
采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有载调压装置包括:三个调压变压器、三个检测装置和三个控制器,由于三个调压变压器按照三角形接线方式连接,并且通过检测三相线路的电流信号和/或负载的电压信号,调节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的匝数,从而确保电压稳定度为±1%,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为±1%,允许三相负载不平衡度达到100%,无中性点位移,调压能力达到1:10,达到了提高供电电压质量,节能环保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载调压装置输出的电压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104,根据电压信号和/或电流信号,控制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的匝数包括:根据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控制三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三个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其中,高压侧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和调压开关,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与三相线路中的第一线路连接,第一线圈的多个第二端中的任意一个第二端与调压开关的第一端连接,调压开关的第二端与三相线路中第二线路连接。
具体地,上述的第一线圈可以是调压线圈,调压线圈在不同位置设置有第二端,调压开关可以与不同位置的第二端连接;上述的调压开关可以是真空开关的有载调压开关。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通过调压开关与不同位置的输出端连接,得到不同匝数的高压侧线圈,进而得到不同调压能力的有载调压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实时检测10KV电网的电流以及负载的电压,针对不同的供电电压以及输出电压,通过调节单相有载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的匝数,确保输出至三相负载的电压稳定度为±1%。
可选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根据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控制三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三个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包括: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直流电压信号;根据直流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生成每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范围;根据每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范围,得到每个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控制每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每个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控制器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控制器可以由电压变送器、智能调节仪表(即上述的调节模块)、可编程控制器(即上述的控制模块)和执行器(即上述的执行模块)构成,负载的电压信号为交流电压信号,可以通过电压变送器变换成0~5V直流电压信号,并传输给智能调节仪表输入端,检测到的三相线路的电流信号也可以提供给智能调节仪表,智能调节仪表可以显示各种电参数,例如,电压、电流等,该智能调节仪表按位控的工作方式,根据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输出调压开关量的上、下限(即上述的调压开关的范围)给可编程控制器,在调压程序控制下,分别输出调压分接信号电压,通过执行器使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从而实现根据电压和电流变化,自动选择调压开关位置,保证有载调压装置输出稳定的经济运行电压。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的实施例,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2中的有载调压装置的处理方法。
实施例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的实施例,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2中的有载调压装置的处理方法。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有载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三个调压变压器,所述三个调压变压器按照三角形接线方式连接,所述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与三相线路连接,所述三个调压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与负载连接;
三个检测装置,与所述三相线路连接,用于检测所述三相线路的电流信号;
三个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三个检测装置、所述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和所述负载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负载的电压信号和/或所述电流信号,控制所述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的匝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载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压侧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和调压开关,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相线路中的第一线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的多个第二端中的任意一个第二端与所述调压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调压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三相线路中第二线路连接;
所述三个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三个检测装置、所述三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和所述负载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和所述电流信号,控制所述三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三个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载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控制器包括:
电压变送器,与每个检测装置连接,用于将所述电压信号转换为直流电压信号;
调节模块,与所述电压变送器和所述每个检测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直流电压信号和所述电流信号,生成每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范围;
控制模块,与所述调节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每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范围,得到所述每个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
执行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每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每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每个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载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相线路包括:第三线路、第四线路和第五线路;
所述三个调压变压器包括:
第一调压变压器,所述第一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线路连接,所述第一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线路连接;
第二调压变压器,所述第二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线路连接,所述第二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线路连接;
第三调压变压器,所述第三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线路连接,所述第三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载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电流互感器,串联在所述第三线路中,用于检测所述第三线路的电流信号;
第二电流互感器,串联在所述第四线路中,用于检测所述第四线路电流信号;
第三电流互感器,串联在所述第五线路中,用于检测所述第五线路电流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载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控制器包括:
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三线路的电流信号,控制所述第一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和所述第四线路的电流信号,控制所述第二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
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三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五线路的电流信号,控制所述第三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载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一调压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器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二调压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连接;
所述第三控制器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三调压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载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调压变压器还包括:
第二线圈,串联在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相线路中的第一线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载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载调压装置还包括:
三个第三线圈,串联在所述三相线路和所述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之间。
10.一种有载调压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三相线路的电流信号,和/或获取负载的电压信号;
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和/或所述电流信号,控制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的匝数,其中,所述三个调压变压器按照三角形接线方式连接,所述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与三相线路连接,所述三个调压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与负载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和/或所述电流信号,控制三个调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线圈的匝数包括:
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和所述电流信号,控制所述三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三个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其中,所述高压侧线圈包括: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调压开关,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相线路中的第一线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的多个第二端中的任意一个第二端与所述调压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调压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三相线路中第二线路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和所述电流信号,控制所述三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三个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包括:
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直流电压信号;
根据所述直流电压信号和所述电流信号,生成每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范围;
根据所述每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范围,得到所述每个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
控制所述每个调压变压器的调压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每个调压变压器的第一线圈对应的第二端连接。
13.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载调压装置的处理方法。
14.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载调压装置的处理方法。
CN201711389453.8A 2017-12-20 2017-12-20 有载调压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处理器 Pending CN1082586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89453.8A CN108258696A (zh) 2017-12-20 2017-12-20 有载调压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处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89453.8A CN108258696A (zh) 2017-12-20 2017-12-20 有载调压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处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8696A true CN108258696A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22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89453.8A Pending CN108258696A (zh) 2017-12-20 2017-12-20 有载调压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处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586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7787A (zh) * 2019-07-03 2019-09-24 广州南方电力集团电器有限公司 有载调压开关控制系统及其调压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8585A (zh) * 1998-05-12 1999-12-15 沈阳工业学院 三相有载调压箱式配电装置
MD3823F1 (en) * 2007-05-16 2009-01-31 Institutul De Energetica Al Academiei De Stiinte A Moldovei Installation for phase shift regulation with two transformes
CN202231442U (zh) * 2011-09-21 2012-05-23 黄河科技学院 混合型无功补偿装置
CN103107599A (zh) * 2013-02-05 2013-05-15 北京电研华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载调容调压变压器一体化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6237138U (zh) * 2016-11-16 2017-06-09 国网河南新郑市供电公司 配电网调压式无功补偿装置
CN107134348A (zh) * 2017-05-25 2017-09-05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一种配电变压器调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8585A (zh) * 1998-05-12 1999-12-15 沈阳工业学院 三相有载调压箱式配电装置
MD3823F1 (en) * 2007-05-16 2009-01-31 Institutul De Energetica Al Academiei De Stiinte A Moldovei Installation for phase shift regulation with two transformes
CN202231442U (zh) * 2011-09-21 2012-05-23 黄河科技学院 混合型无功补偿装置
CN103107599A (zh) * 2013-02-05 2013-05-15 北京电研华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载调容调压变压器一体化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6237138U (zh) * 2016-11-16 2017-06-09 国网河南新郑市供电公司 配电网调压式无功补偿装置
CN107134348A (zh) * 2017-05-25 2017-09-05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一种配电变压器调压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7787A (zh) * 2019-07-03 2019-09-24 广州南方电力集团电器有限公司 有载调压开关控制系统及其调压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8950B (zh) 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及其与远程监测诊断中心通信的方法
CN106169758B (zh) 一种自动提高低压三相线路末端电压的装置及方法
CN207442454U (zh) 智能换相装置
CN102866354A (zh) 一种电机出厂试验测试系统
CN108258696A (zh) 有载调压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处理器
CN207967949U (zh) 一种具有无功补偿功能的负荷调控装置及系统
CN104752043A (zh) 一种三相有载调压自耦变压器的调压方法
CN108206530A (zh) 一种具有无功补偿功能的负荷调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3504183U (zh) 手动换相开关系统
CN110994650A (zh) 一种用于电采暖的三相负荷不平衡智能平衡调节方法
CN201174593Y (zh) 电容器无功分组补偿装置
CN212255528U (zh) 一种电容温升试验装置
CN108631303A (zh) 基于综合加权的配变低压侧电流三相不平衡评估方法
CN204271742U (zh) 一种有载智能调容变压器
CN204495927U (zh) 一种中低压配电网模拟系统
CN204244087U (zh) 一种带变压器和滤波器的电机试验供电装置
CN211908378U (zh) 一种基于三相变压器的单项平衡供电系统
CN208094200U (zh) 一种三相负荷自动平衡调节装置及系统
Y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SIMULINK to Analyze the Unbalanced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Three-Phase Transformer with Non-Identical Winding Impedances
CN112366736B (zh) 一种配电网调相方法及装置
CN202534486U (zh) 有载调容变压器
CN205666621U (zh) 一种自动调压器
Alkadhim Three phase Transformer: Conn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CN2819584Y (zh) 变电站电压无功自动调节装置
CN209086298U (zh) 一种应用在换相开关上的负载电流模拟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