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6736B - 一种配电网调相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电网调相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6736B
CN112366736B CN202011255880.9A CN202011255880A CN112366736B CN 112366736 B CN112366736 B CN 112366736B CN 202011255880 A CN202011255880 A CN 202011255880A CN 112366736 B CN112366736 B CN 1123667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distribution network
phase
power distribut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558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66736A (zh
Inventor
钟育林
李定龙
吴邝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Hey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Hey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Hey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5588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667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66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6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66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67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6Arrangements for eliminating or reducing asymmetry in polyphase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50Arrangements for eliminating or reducing asymmetry in polyphase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调相方法及装置,配电网调相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获取配电网内每一用电负载单元的负载电流,根据负载电流为用电负载单元分配负载系数,若至少一相线路的电压数据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则根据负载系数调整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均处于阈值范围内。本发明提出的配电网调相方法通过用电负载单元的负载电流为用电负载单元分配相应的分配负载系数,基于分配负载系数进行用电负载单元的调相,通过分配负载系数可以通过多次调相使线路的电压数据逐步趋近于设定的阈值范围内,可以提高用电负载单元调相的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配电网调相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配电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调相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三相电网中,若用电负载的出现激增或者骤减,或者各相用电负载的分布不均匀,则容易造成三相线路负载不平衡,此时用电负载较大一相线路的电压较低,用电负载较小的一相线路的电压较高。当三相线路负载不平衡时,电能损耗高,用户端的配电质量下降。
现有的配电网中,低压线路段可以配置调压器,通过调压器可以人工调整单相线路中用户端的供电电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用户端的配电质量。由于低压线路用户使用用电负载的随机性大,不同的低压线路用户可能在不同时段、不同区域使用电气设备,因此为低压线路用户供电的线路的电压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基于上述内容,当发生三相线路负载不平衡时,运维人员难以随时有效的调整用户端的供电电压,同时由于运维人员无法均衡每相低压线路的负载,因此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相线路负载不平衡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调相方法及装置,以达到有效的进行用电负载调相,且提高用电负载调相的效率以及精度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网调相方法,包括:
获取配电网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
获取所述配电网内每一用电负载单元的负载电流,根据所述负载电流为所述用电负载单元分配负载系数,
若至少一相线路的电压数据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则根据所述负载系数调整所述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所述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均处于所述阈值范围内。
进一步的,获取配电网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电压数据计算所述配电网内每两相线路之间的负载不平衡度,
若至少一项所述负载不平衡度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则根据所述负载系数调整所述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所述负载不平衡度均处于所述阈值范围内。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负载系数调整所述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配电网主干线路中各相线路的电流,判断所述电流是否大于设定的阈值,若所述电流大于设定的阈值,则继续根据所述负载电流调整所述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所述负载不平衡度处于所述阈值范围内且所述电流小于所述阈值。
进一步的,还包括:
根据所述负载不平衡度确定各两相线路之间的最大负载不平衡度,
若所述最大负载不平衡度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则根据所述负载系数调整所述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所述最大负载不平衡度处于所述阈值范围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
根据历史用电负载数据确定配电网各相线路的临时阈值范围,
若至少一相线路的电压数据超过所述临时阈值范围,则根据所述负载系数调整所述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所述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均处于所述临时阈值范围内。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配电网调相装置,包括电压检测单元、若干电流检测单元、若干切换开关单元、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压检测单元与配电网各相线路相连接,用于检测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
一个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以及一个所述切换开关单元与一个用电负载单元相连接,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用电负载单元的负载电流,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获取配电网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获取所述配电网内每一用电负载单元的负载电流,根据所述负载电流为所述用电负载单元分配负载系数,若至少一相线路的电压数据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则根据所述负载系数通过所述切换开关调整所述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所述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均处于所述阈值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开关包括若干继电器,所述切换开关通过所述继电器与各相线路相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通信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以及所述切换开关单元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主干线路电流检测单元,
所述主干线路电流检测单元与配电网各相线路相连接,用于检测配电网主干线路中各相线路的电流,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获取所述配电网主干线路中各相线路的电流,判断所述电流是否大于设定的阈值,若所述电流大于设定的阈值,则继续根据所述负载电流调整所述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所述负载不平衡度处于所述阈值范围内且所述电流小于所述阈值。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在获取配电网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后,还用于:
根据所述电压数据计算所述配电网内每两相线路之间的负载不平衡度,
若至少一项所述负载不平衡度超过的设定阈值范围,则根据所述负载系数调整所述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所述负载不平衡度均处于所述阈值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负载不平衡度确定各两相线路之间的最大负载不平衡度,
若所述最大负载不平衡度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则根据所述负载系数调整所述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所述最大负载不平衡度处于所述阈值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历史用电负载数据确定配电网各相线路的临时阈值范围,
若至少一相线路的电压数据超过所述临时阈值范围,则根据所述负载系数调整所述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所述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均处于所述临时阈值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为交流继电器。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单元为Lora通信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施例中,提出的配电网调相方法以配电网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为依据进行用电负载单元的调相,其中采用的电压数据通过直接测量获取,无需进行中间运算,有利于提高用电负载单元调相的效率。其次,配电网调相方法通过用电负载单元的负载电流为用电负载单元分配相应的分配负载系数,基于分配负载系数进行用电负载单元的调相,通过分配负载系数可以通过多次调相使线路的电压数据逐步趋近于设定的阈值范围内,可以提高用电负载单元调相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的一种配电网调相方法流程图;
图2是实施例中的另一种配电网调相方法流程图;
图3是实施例中的另一种配电网调相方法流程图;
图4是实施例中的一种配电网调相装置结构框图;
图5是实施例中的另一种配电网调相装置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实施例中的一种配电网调相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适用于用电负载调相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配电网调相控制器执行,典型的,配电网调相控制器可以为服务器或控制台,参考图1,配电网调相方法包括:
S101.获取配电网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获取的电压数据为配电网中,低压线路段内A、B、C三相线路上的电压,其中低压线路段指变压器与用户端之间的配电线路段,通常低压线路段各相线路的标准电压为380V或者220V。
S102.获取配电网内每一用电负载单元的负载电流,根据负载电流为用电负载单元分配负载系数。
示例性的,本步骤中,用电负载单元为一户住户、工厂、医院等,负载电流为上述用电负载单元当前时刻的用电电流。
示例性的,本步骤中,根据负载电流为用电负载单元分配负载系数的方法为:获取该相线路的电流总值,分别计算每个用电负载单元相对电流总值的比值,将上述比值作为用电负载单元的分配负载系数。
示例性的,本步骤中,若某用电负载单元的负载电流相对电流总值过小,例如该用电负载单元负载电流的数量级为A,而电流总值的数量级为kA,则可以将其余负载电流数量级为A的用电负载单元整合成一个虚拟用电负载单元,相应的计算该虚拟用电负载单元的分配负载系数。
S103.根据负载系数调整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
示例性的,本步骤中,首先判定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是否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若至少一相线路的电压数据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则根据负载系数调整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均处于阈值范围内。
示例性的,设定的阈值范围为210V~230V,获取的A、B、C相线路的电压数据分别为240V、198V、220V,此时A、B相线路的电压数据在设定的阈值范围之外,则需要相应调整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
示例性的,本步骤中,根据负载系数调整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的具体方式为:
步骤1.确定待调整线路中电压数据最低的一相线路,查询该相线路中负载系数居中的用电负载单元,将该用电负载单元切换至电压数据相对较高的一相线路中。
示例性的,若A相线路的电压数据为240V,B相线路的电压数据为198V,B相线路中,各用电负载单元的负载系数分别为(3,2.5,1.5,1.5,1,0.5),则选取负载系数为1.5的一个用电负载单元,将该用电负载单元切换至A相线路上,通过A相线路为该用电负载单元供电。
步骤2.获取当前时刻待调整线路的电压数据,判断各线路的电压数据是否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若至少一相线路的电压数据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则确定待调整线路中电压数据最低的一相线路,查询该相线路中负载系数最小的用电负载单元,将该用电负载单元切换至电压数据相对较高的一相线路中。例如,经过步骤1后,A相线路的电压数据相对B相线路的电压数据仍较高,则选取B相线路中,负载系数为0.5的一个用电负载单元,将该用电负载单元切换至A相线路上,通过A相线路为该用电负载单元供电。
步骤3.重复执行步骤2,直至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均处于阈值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提出的配电网调相方法以配电网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为依据进行用电负载单元的调相,其中采用的电压数据通过直接测量获取,无需进行中间运算,有利于提高用电负载单元调相的效率。其次,配电网调相方法通过用电负载单元的负载电流为用电负载单元分配相应的分配负载系数,基于分配负载系数进行用电负载单元的调相,通过分配负载系数可以通过多次调相使线路的电压数据逐步趋近于设定的阈值范围内,可以提高用电负载单元调相的精度。
图2是实施例中的另一种配电网调相方法流程图,参考图2,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配电网调相方法还可以为:
S201.获取配电网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
S202.根据电压数据计算配电网内每两相线路之间的负载不平衡度。
示例性的,本步骤中,分别计算每两相线路之间的负载不平衡度,计算负载不平衡度时,采用的公式为:
Figure BDA0002773097320000081
式中,Vm,Vn分别为三相线路中,其中两相线路的电压数据。
示例性的,若A相线路的电压数据为240V,B相线路的电压数据为198V,则A、B两相线路之间的负载不平衡度为17.5%。
S203.获取配电网内每一用电负载单元的负载电流,根据负载电流为用电负载单元分配负载系数。
S204.根据负载系数调整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
示例性的,本步骤中,首先判定每两相线路的负载不平衡度是否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若至少一项负载不平衡度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则根据负载系数调整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各相线路的负载不平衡度均处于阈值范围内。
示例性的,阈值范围可以设定为2%~5%,根据负载系数调整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的具体方式为:
步骤1.确定待调整线路中电压数据最低的一相线路,查询该相线路中负载系数最小的用电负载单元,将该用电负载单元切换至电压数据相对较高的一相线路中。
示例性的,若A、B两相线路之间的负载不平衡度为17.5%,B、C两相线路之间的负载不平衡度为13.9%,A相线路的电压数据为240V,B相线路的电压数据为198V,C相线路的电压数据为230V,B相线路中,各用电负载单元的负载系数分别为(3,2.5,1.5,1.5,1,0.5),则选取负载系数为0.5的一个用电负载单元,将该用电负载单元切换至C相线路上,通过C相线路为该用电负载单元供电,选取负载系数为1的一个用电负载单元,将该用电负载单元切换至A相线路上,通过A相线路为该用电负载单元供电。
步骤2.获取当前时刻待调整线路的负载不平衡度,判断各线路的负载不平衡度是否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若至少一项负载不平衡度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则重复步骤1,直至各相线路之间的负载不平衡度均处于阈值范围内。
图2所示的配电网调相方法中,以三相线路之间的负载不平衡度作为进行用电负载单元调相的依据,可以避免当三相线路的电压数据均处于一定的阈值范围之外,且三相线路之间的压差较小,难以进行用电负载调相的问题,其次,配电网调相方法通过用电负载单元的负载电流为用电负载单元分配相应的分配负载系数,基于分配负载系数进行用电负载单元的调相,通过分配负载系数可以通过多次调相使线路的电压数据逐步趋近于设定的阈值范围内,可以提高用电负载单元调相的精度。
可选的,图2所示的配电网调相方法中,步骤1可以为:
步骤1.根据负载不平衡度确定各两相线路之间的最大负载不平衡度,若最大负载不平衡度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则根据负载系数调整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最大负载不平衡度处于阈值范围内。
通常,若将负载不平衡度最大的两相线路之间负载不平衡度调整至设定的阈值范围内,则其余两相线路组合之间的负载不平衡度也会趋近阈值范围,在负载不平衡度最大的两相线路之间进行用电负载单元的调相,可以简化调相流程,提高调相的效率。
可选的,图2所示的配电网调相方法中,步骤2可以为:
步骤2.获取当前时刻待调整线路的负载不平衡度,判断各线路的负载不平衡度是否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若至少一项负载不平衡度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则重复步骤1,直至各相线路之间的负载不平衡度均处于阈值范围内。
获取配电网主干线路中各相线路的电流,判断电流是否大于设定的阈值,若电流大于设定的阈值,则重复步骤1,继续根据负载电流调整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负载不平衡度处于阈值范围内且电流小于阈值。
当三相线路的负载不平衡度处于设定的阈值范围内时,由于三相线路中用电负载单元的性质不同,三相线路中通过每相线路的电流也可能存在差异,若一相线路中的电流过大或过小,且超过设定的阈值,则容易造成中性线路中电流过大的问题,缩短配电线路的使用寿命。
在基于负载不平衡度对用电负载单元进行调相后,继续根据三相线路中的电流进行用电负载单元的二次调整,可以保证各相线路的负载不平衡度以及电流均处于正常的阈值范围内,有效保证了调相的最终效果。
图3是实施例中的另一种配电网调相方法流程图,参考图3,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配电网调相方法还可以为:
S301.根据历史用电负载数据确定配电网各相线路的临时阈值范围。
示例性的,本步骤中,历史用电负载数据为不进行用电负载单元调相时,用电高峰时段的每相线路对应的用电负荷,根据用电负荷进一步计算出每相线路的理论电压,根据上述理论电压确定临时阈值范围。
示例性的,若计算出的理论电压小于标准电压,则临时阈值范围可相对标准电压偏大,若计算出的理论电压大于标准电压,则临时阈值范围可相对标准电压偏小。例如,若标准电压为220V,计算过后得到的一相线路的理论电压为200V,则临时阈值范围可以设定为220V~230V。若标准电压为220V,计算过后得到的一相线路的理论电压为230V,则临时阈值范围可以设定为210V~220V。
示例性的,当理论电压小于标准电压时,由于设定的临时阈值范围相对标准电压偏大,因此当用电高峰时段时,由于该相线路的用电负载增加,因此该相线路的电压会向标准电压变化,使用电高峰时段该相线路的电压处于正常的范围内,相应的,当理论电压大于标准电压时,由于设定的临时阈值范围相对标准电压偏小,因此当用电高峰时段时,由于该相线路的用电负载减小,因此该相线路的电压会向标准电压变化,使用电高峰时段该相线路的电压处于正常的范围内。
S302.获取配电网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
S303.获取配电网内每一用电负载单元的负载电流,根据负载电流为用电负载单元分配负载系数。
S304.根据负载系数调整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
示例性的,本步骤中,根据负载系数调整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的具体方式为:
步骤1.确定待调整线路中电压数据最低的一相线路,查询该相线路中负载系数居中的用电负载单元,将该用电负载单元切换至电压数据相对较高的一相线路中。
步骤2.获取当前时刻待调整线路的电压数据,判断各线路的电压数据是否超过设定的临时阈值范围,若至少一相线路的电压数据超过设定的临时阈值范围,则确定待调整线路中电压数据最低的一相线路,查询该相线路中负载系数最小的用电负载单元,将该用电负载单元切换至电压数据相对较高的一相线路中。
步骤3.重复执行步骤2,直至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均处于临时阈值范围。
图3提出的配电网调相方法适用于用电高峰时段之前一定时间的用电负载单元的调相,由于通常情况下非用电高峰时段的用电负载较小,因此进行用电负载调相时,需要进行的计算也相应较少,因此在非用电高峰时段进行主动调相,在用电高峰时段通过自行接入各相线路的用电负载使得各相线路的电压处于正常的阈值范围内,可以减轻用电高峰时段计算的压力。其次,配电网调相方法通过用电负载单元的负载电流为用电负载单元分配相应的分配负载系数,基于分配负载系数进行用电负载单元的调相,通过分配负载系数可以通过多次调相使线路的电压数据逐步趋近于设定的阈值范围内,可以提高用电负载单元调相的精度。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图3所示的配电网调相方法也可以和图1、图2的配电网调相方法相结合。在用电高峰时段之前一定时间采用图3的配电网调相方法,其余时段采用图1、图2的配电网调相方法。
实施例二
图4是实施例中的一种配电网调相装置结构框图,参考图4,本实施例提出一种配电网调相装置,包括电压检测单元200、若干电流检测单元300、若干切换开关单元400、控制单元100。
其中,电压检测单元200与配电网各相线路(A、B、C、N)相连接,用于检测各相线路(A、B、C)的电压数据。
一个电流检测单元300以及一个切换开关单元400与一个用电负载单元500相连接,电流检测单元300用于检测用电负载单元500的负载电流。
控制单元100用于获取配电网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获取配电网内每一用电负载单元500的负载电流,根据负载电流为用电负载单元500分配负载系数,若至少一相线路的电压数据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则根据负载系数通过切换开关400调整用电负载单元500的供电线路,直至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均处于阈值范围内。
图4所示的配电网调相装置的工作过程以及有益效果与图1所示的配电网调相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切换开关包括若干继电器,切换开关通过继电器与各相线路相连接。
具体的,切换开关内可以配置三个交流继电器,切换开关通过交流继电器分别与A、B、C相线路相连接,控制器根据负载系数通过切换开关调整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时,首先通过交流继电器将用电负载单元连接至目标线路上,在断开与初始线路相连接的交流继电器。
图5是实施例中的另一种配电网调相装置结构框图,参考图5,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配电网调相装置还包括通信单元600,控制单元100通过通信单元600与电流检测单元300以及切换开关单元400通信连接。
示例性的,通信单元可以为Lora通信设备,通过配置通信单元可以提高控制单元与切换开关、电流检测单元的通信稳定性。
参考图5,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配电网调相装置还包括主干线路电流检测单元700。
主干线路电流检测单元700与配电网各相线路相连接,用于检测配电网主干线路中各相线路的电流。
此时,控制器还用于获取配电网主干线路中各相线路的电流,判断电流是否大于设定的阈值,若电流大于设定的阈值,则继续根据负载电流调整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负载不平衡度处于阈值范围内且所述电流小于阈值。
可选的,控制器在获取配电网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后,还用于:
根据电压数据计算配电网内每两相线路之间的负载不平衡度,若至少一项负载不平衡度超过的设定阈值范围,则根据负载系数调整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负载不平衡度均处于阈值范围内。
可选的,控制器还可以用于:根据负载不平衡度确定各两相线路之间的最大负载不平衡度,若最大负载不平衡度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则根据负载系数调整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最大负载不平衡度处于阈值范围内。
图5所示的配电网调相装置的工作过程以及有益效果与图2所示的配电网调相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的,控制器还可以用于根据历史用电负载数据确定配电网各相线路的临时阈值范围,若至少一相线路的电压数据超过临时阈值范围,则根据负载系数调整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均处于临时阈值范围内。
本方案中的配电网调相装置工作过程以及有益效果与图3所示的配电网调相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配电网调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配电网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
获取所述配电网内每一用电负载单元的负载电流,根据所述负载电流为所述用电负载单元分配负载系数,根据负载电流为用电负载单元分配负载系数的方法为:获取该相线路的电流总值,分别计算每个用电负载单元相对电流总值的比值,将上述比值作为用电负载单元的分配负载系数;
若至少一相线路的电压数据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则根据所述负载系数调整所述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所述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均处于所述阈值范围内;确定待调整线路中电压数据最低的一相线路,查询该相线路中负载系数最小的用电负载单元,将该用电负载单元切换至电压数据相对较高的一相线路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调相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配电网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电压数据计算所述配电网内每两相线路之间的负载不平衡度,
若至少一项所述负载不平衡度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则根据所述负载系数调整所述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所述负载不平衡度均处于所述阈值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网调相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负载系数调整所述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配电网主干线路中各相线路的电流,判断所述电流是否大于设定的阈值,若所述电流大于设定的阈值,则继续根据所述负载电流调整所述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所述负载不平衡度处于所述阈值范围内且所述电流小于所述阈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网调相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负载不平衡度确定各两相线路之间的最大负载不平衡度,
若所述最大负载不平衡度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则根据所述负载系数调整所述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所述最大负载不平衡度处于所述阈值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调相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历史用电负载数据确定配电网各相线路的临时阈值范围,
若至少一相线路的电压数据超过所述临时阈值范围,则根据所述负载系数调整所述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所述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均处于所述临时阈值范围内。
6.一种配电网调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检测单元、若干电流检测单元、若干切换开关单元、控制单元,
所述电压检测单元与配电网各相线路相连接,用于检测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
一个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以及一个所述切换开关单元与一个用电负载单元相连接,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用电负载单元的负载电流,根据负载电流为用电负载单元分配负载系数的方法为:获取该相线路的电流总值,分别计算每个用电负载单元相对电流总值的比值,将上述比值作为用电负载单元的分配负载系数;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获取配电网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获取所述配电网内每一用电负载单元的负载电流,根据所述负载电流为所述用电负载单元分配负载系数,若至少一相线路的电压数据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则根据所述负载系数通过所述切换开关调整所述用电负载单元的供电线路,直至所述各相线路的电压数据均处于所述阈值范围内;确定待调整线路中电压数据最低的一相线路,查询该相线路中负载系数最小的用电负载单元,将该用电负载单元切换至电压数据相对较高的一相线路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网调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包括若干继电器,所述切换开关通过所述继电器与各相线路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网调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信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以及所述切换开关单元通信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电网调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为交流继电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电网调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为Lora通信设备。
CN202011255880.9A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配电网调相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3667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5880.9A CN112366736B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配电网调相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5880.9A CN112366736B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配电网调相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6736A CN112366736A (zh) 2021-02-12
CN112366736B true CN112366736B (zh) 2023-03-31

Family

ID=74515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55880.9A Active CN112366736B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配电网调相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6673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40953B1 (ko) * 1996-10-02 2000-01-15 이종수 전력변환장치의 펄스폭 변조 방법
CN102751733B (zh) * 2012-06-26 2014-07-2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低压配电网的在线治理三相负荷不平衡方法
CN104852396B (zh) * 2015-05-07 2017-04-05 陈鸽 一种用于低压配电网的电力负载均衡方法及其装置
CN210201490U (zh) * 2019-08-21 2020-03-27 智汇云天(佛山)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换相装置
CN210867202U (zh) * 2019-10-08 2020-06-2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自动调节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6736A (zh) 2021-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9672B (zh) 一种适用于配电网的电力负载均衡系统
CN109921445B (zh) 一种考虑分支线功率平衡的台区换相开关控制方法
CN106169758B (zh) 一种自动提高低压三相线路末端电压的装置及方法
CN111244979B (zh) 基于低压配电网功率和用电量的三相不平衡负荷调整方法
CN106816883B (zh) 三相不平衡调节系统并联投入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224402A (zh) 直流多微电网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198807A (zh) 能自动平衡三相负荷的智能电表
CN207442454U (zh) 智能换相装置
CN203981776U (zh) 能自动平衡三相负荷的智能电表
CN103997051A (zh) 在线自动配电方法及装置
CN111049164A (zh) 一种基于换相开关的三相不平衡优化方法和系统
CN207967949U (zh) 一种具有无功补偿功能的负荷调控装置及系统
CN112366736B (zh) 一种配电网调相方法及装置
CN107204624B (zh) 一种适应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输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510001B (zh) 电源整流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81974A (zh) 一种三相负荷自动平衡调节方法
CN205104912U (zh) 一种新型集中式三相无损耗平衡负荷装置
CN109756010A (zh) 针对一主多从架构交流充电系统的三相动态平衡控制方法
Kang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stress through feeder voltage measurement
CN111313477B (zh) 一种充电功率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09560559B (zh) 一种用于低压配网的三相电流自适应平衡方法
CN113644668A (zh) 电力三相不平衡调节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06099959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三相不平衡调节系统
CN106208096B (zh) 一种变电站无功补偿程度分级方法
CN108258696A (zh) 有载调压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处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