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58481A - 插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插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58481A
CN108258481A CN201611237484.7A CN201611237484A CN108258481A CN 108258481 A CN108258481 A CN 108258481A CN 201611237484 A CN201611237484 A CN 201611237484A CN 108258481 A CN108258481 A CN 1082584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d
terminal
base plate
printed base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374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58481B (zh
Inventor
王业银
严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co Solutions Information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Eco Solutions Information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Eco Solutions Information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Eco Solutions Information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3748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584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58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8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58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8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插座装置,其包括:印刷基板;一对簧片,其由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所构成;基座,其对印刷基板和一对簧片进行收纳;外罩,其形成有突起,突起在外罩与基座卡合的状态下朝向基座侧突出;一对端子,其由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构成,并且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分别与第一簧片以及第二簧片一体形成;一对配线,其由第一配线和第二配线所构成,并且第一配线将第一端子与印刷基板连接,第二配线将第二端子与印刷基板连接,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线板以及第二导线板,在第一导线板以及第二导线板上均形成有缺口,在外罩与基座卡合的情况下,缺口与突起抵接。由此,通过使缺口与突起抵接,从而能够实现对簧片进行定位。

Description

插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USB插口的插座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带USB插口的插座装置,包括印刷基板、一对簧片、基座、外罩、一对端子以及一对配线。一对簧片由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所构成,基座对印刷基板和一对簧片进行收纳,外罩与基座卡合,一对端子由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构成,并且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分别与第一簧片以及第二簧片电连接,一对配线由第一配线和第二配线所构成,并且第一配线将第一端子与印刷基板连接,第二配线将第二端子与印刷基板连接。其中,在外罩与基座卡合的情况下,通过外罩的突起与簧片抵接,从而能够实现对簧片进行定位。
可是,在现有的带USB插口的插座装置中,由于为了实现对簧片进行定位,必须在簧片上设置用于与外罩的突起抵接的抵接面,因此簧片的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也较高。此外,由于外罩的突起与簧片的抵接面抵接,因此只能在单方向上对簧片进行定位,而不能在多个方向上对簧片进行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简化簧片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并能够对簧片进行定位的插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插座装置,包括:印刷基板;一对簧片,其由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所构成;基座,其对所述印刷基板和所述一对簧片进行收纳;外罩,其形成有突起,所述突起在所述外罩与所述基座卡合的状态下朝向所述基座侧突出;一对端子,其由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构成,并且所述第一端子以及所述第二端子分别与所述第一簧片以及所述第二簧片一体形成;一对配线,其由第一配线和第二配线所构成,并且所述第一配线将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印刷基板连接,所述第二配线将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印刷基板连接,所述第一端子以及所述第二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线板以及第二导线板,在所述第一导线板以及所述第二导线板上均形成有缺口,在所述外罩与所述基座卡合的情况下,所述缺口与所述突起抵接。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座装置中,所述第一簧片、所述第二簧片以及所述印刷基板排列设置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导线板以及所述第二导线板以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平行的方式而被收纳于所述基座内。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座装置中,所述缺口包括第一缺口面和第二缺口面,所述第一缺口面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而延伸,所述第二缺口面沿着与由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所构成的平面正交的第三方向而延伸。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座装置中,在所述第一导线板以及所述第二导线板上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配线的连接孔。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座装置中,所述印刷基板由第一印刷基板和第二印刷基板构成,所述第二印刷基板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印刷基板相比靠所述外罩侧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印刷基板与所述一对配线连接,
在所述第二印刷基板上设置有USB插件的插口。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座装置中,所述第一簧片、所述第二簧片以及所述印刷基板排列设置在第一方向上,所述USB插件的插口长度方向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而延伸。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插座装置,在外罩与基座卡合的情况下,通过外罩的突起与导线板的缺口抵接,从而能够实现对簧片进行定位。因此,能够省略设置于簧片上的抵接面,从而实现簧片的结构简化以及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装置的组装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省去外罩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省去外罩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外罩的仰视图;
图6为基座的俯视图;
图7为基座的仰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在安全挡板移动至退避位置时的图3的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装置100包括印刷基板10、一对簧片20、一对导线连接部30(导线连接筒)、基座40、外罩50、一对端子60、一对配线70、第一肋材80以及第二肋材90。此外,如图3所示,印刷基板10与一对簧片20在第一方向上排列设置,其中,第一方向为图1的X轴向。
印刷基板10由第一印刷基板10a和第二印刷基板10b构成,第二印刷基板10b配置在与第一印刷基板10a相比靠外罩侧的位置处,第一印刷基板10a与一对配线60连接,在第二印刷基板10b上设置有USB插件的插口11。其中,USB插件的插口11长度方向沿着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而延伸,其中,第二方向为图1的Y轴向。
一对簧片20由第一簧片20a(N极)和第二簧片20b(L极)构成。如图3所示,第一簧片20a和第二簧片20b均沿着第二方向而设置。由此,第一簧片20a、第二簧片20b以及印刷基板10在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列设置。
通过第一簧片20a与后文叙述的第一端子60a一体形成,从而实现第一簧片20a与第一端子60a的连接。此外,第一簧片20a与后文叙述的第一导线连接部30a接合。具体而言,第一簧片20a经由铆钉而与第一导线连接部30a接合。另外,第一簧片20a包括:用于供二脚插头的一脚插入的第一插接部21a和用于供三脚插头的一脚插入的第二插接部22a。第一插接部21a设置于第一簧片20a的一端(图3的上侧),第二插接部22a设置于第一簧片20a的另一端(图3的下侧)。并且,第一端子60a设置于第一插接部21a的附近,即第一插接部21a设置于第一端子60a与第二插接部22a之间。
通过第二簧片20b与后文叙述的第二端子60b一体形成,从而实现第二簧片20b与第二端子60b的连接。此外,第二簧片20b与后文叙述的第二导线连接部30b接合。具体而言,第二簧片20b经由铆钉而与第二导线连接部30b接合。另外,第二簧片20b包括:用于供二脚插头的另一脚插入的第三插接部21b和用于供三脚插头的另一脚插入的第四插接部22b。第三插接部21b设置于第二簧片20b的一端(图3的上侧),第四插接部22b设置于第二簧片20b的另一端(图3的下侧)。并且,第二端子60b设置于第三插接部21b的附近,即第三插接部21b设置于第二端子60b与第四插接部22b之间。
一对导线连接部30(导线连接筒)用于与外部导线连接,并由第一导线连接部30a(N极)和第二导线连接部30b(L极)构成。
第一导线连接部30a由一端开口的第一导线连接筒构成。具体而言,第一导线连接筒的底端开口供N极的外部导线插入,第一导线连接筒的顶端(即,簧片20收纳于基座40内并且外罩50与基座40卡合的状态下,第一导线连接筒的位于后文叙述的插孔面侧的一端)被封口,从而N极的外部导线不会过度插入该第一导线连接筒。此外,在第一导线连接筒的筒壁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对N极的外部导线进行定位的第一螺栓31a。
第二导线连接部30b由一端开口的第二导线连接筒构成。具体而言,第二导线连接筒的底端开口供L极的外部导线插入,第二导线连接筒的顶端(即,簧片20收纳于基座40内并且外罩50与基座40卡合的状态下,第二导线连接筒的位于插孔面侧的一端)被封口,从而L极的外部导线不会过度插入该第二导线连接筒。此外,在第二导线连接筒的筒壁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对L极的外部导线进行定位的第二螺栓31b。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装置100还包括接地簧片23和接地线连接部32。接地簧片23用于供三脚插头的接地脚插入,并与一对簧片20分别形成。此外,接地簧片23与接地线连接部32接合。具体而言,接地簧片23经由铆钉而与接地线连接部32接合。接地线连接部32由一端开口的第三导线连接筒构成。具体而言,第三导线连接筒的底端开口供接地线插入,第三导线连接筒的顶端被封口,从而接地线不会过度插入该第三导线连接筒。此外,在第三导线连接筒的筒壁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对接地线进行定位的第三螺栓31c。
基座40用于对印刷基板10、一对簧片20、一对导线连接部30、接地簧片23以及接地线连接部32进行收纳。如图3所示,基座40具有分隔壁41和外周壁47(基座侧外周壁),分隔壁41将基座40划分为用于对一对簧片20、一对导线连接部30、接地簧片23以及接地线连接部32进行收纳的第一收纳室42、和用于对印刷基板10进行收纳的第二收纳室43。
如图6所示,第一收纳室42包括簧片收纳室421、一对导线连接部收纳室422以及接地线连接部收纳室423。簧片收纳室421对一对簧片20和接地簧片23进行收纳。此外,在簧片收纳室421内形成有导轨421a,导轨421a与后文叙述的槽113相对应。导轨421a沿着第二方向而延伸。如图7所示,在基座40与外罩50卡合的状态下,一对导线连接部收纳室422从簧片收纳室421的底部朝向与外罩50侧相反的一侧突出,且用于对一对导线连接部30进行收纳。在基座40与外罩50卡合的状态下,接地线连接部收纳室423从簧片收纳室421的底部朝向与外罩50侧相反的一侧突出并与一对导线连接部收纳室422连接,且用于对接地线连接部32进行收纳。此外,一对导线连接部收纳室422的突出量与接地线连接部收纳室423的突出量相同。即,一对导线连接部收纳室422的底面与接地连接部收纳室423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
一对导线连接部收纳室422由与第一导线连接部30a相对应的第一导线连接部收纳室422a、和与第二导线连接部30b相对应的第二导线连接部收纳室422b构成。如图8所示,在第一导线连接部收纳室422a的底面开设有供N极的外部导线穿过的第一贯穿孔424a,并在第一导线连接部收纳室422a的侧面开设有供第一螺栓31a进行调节的第一调节孔425a。其中,第一贯穿孔424a与第一导线连接部30a的底端相对应。同样地,在第二导线连接部收纳室422b的底面开设有供L极的外部导线穿过的第二贯穿孔424b,并在第二导线连接部收纳室422b的侧面开设有供第二螺栓31b进行调节的第二调节孔425b。其中,第二贯穿孔424b与第二导线连接部30b的底端相对应。
此外,如图7和图8所示,在仰视观察基座40的情况下,第二导线连接部收纳室422b(一个导线连接部收纳室)以与第一导线连接部收纳室422a(另一个导线连接部收纳室)不对称的方式与第二收纳室43的侧壁连接。具体而言,第二导线连接部收纳室422b与第一导线连接部收纳室422a相比除对称部426b之外还具有加厚部427b,第二导线连接部收纳室422b通过加厚部427b而与第二收纳室43的侧壁连接。因此,与没有加厚部427b的结构相比,第二导线连接部收纳室422b的强度更高,并且模具的设置更简单,即不需要为了使第一导线连接部收纳室422a与第二导线连接部收纳室422b对称,而在第二导线连接部收纳室422b与第二收纳室43的侧壁之间开槽。
如图7和图8所示,接地线连接部收纳室423的底面开设有供接地线穿过的第三贯穿孔424c,并在接地线连接部收纳室423的侧面开设有供第三螺栓31c进行调节的第三调节孔425c。其中,第三贯穿孔424c与第三导线连接筒的底端相对应。
在基座40内还设有第一肋材80和第二肋材90。第一肋材80设置在第一收纳室42内,用于从后文叙述的第一端子60a对后文叙述的第一配线70a进行引导。具体而言,第一肋材80设置在对第二簧片20b进行收纳的空间内。第一肋材80具有沿着第一方向而延伸第一延伸部81、和沿着第二方向而延伸的第二延伸部82。此外,第一肋材隔断了第一配线70a与第二端子60b的接触,从而能够避免从第二端子60b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配线70a。此外,第一肋材80也可以对第一配线70a和第二配线70b都进行引导。
第二肋材90设置在第一收纳室42内,用于从后文叙述的第二端子60b对后文叙述的第二配线70b进行引导。具体而言,第二肋材90设置在对第二簧片20b进行收纳的空间内。此外,第二肋材90沿着第一方向而延伸,即与第一肋材80的第一延伸部81平行。另外,第二肋材90与分隔壁41一体成型。因此,第二肋材90的强度能够得到增加。
在第二收纳室43内,在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形成的平面正交的第三方向上,层叠设置有第一印刷基板10a与第二印刷基板10b,其中,第三方向为图1的Z轴向。即,第一印刷基板10a设置在第二收纳室43的底部,从而远离外罩50侧;第二印刷基板10b设置在第二收纳室43的上部,从而靠近外罩50侧。此外,在第二收纳室43的侧壁上开设有散热槽431,该散热槽431用于对印刷基板10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从而防止印刷基板10的温度过高。
此外,基座40还具有卡合槽46,该卡合槽46能够与外罩50的卡合爪51卡合。通过使卡合槽46与卡合爪51卡合,从而能够实现基座40与外罩50卡合。与现有的螺纹接合相比,结构更简单、所占空间更小、操作也更方便。当然,也可以将卡合爪设置在基座40上,将卡合槽设置在外罩50上。
如图5所示,外罩50具有卡合爪51、插孔面52、突起53、突出壁54、外周壁55(外罩侧外周壁)以及导槽56。卡合爪51与卡合槽46相对应。在插孔面52上开设有与二脚插头相对应的二脚插孔521、与三脚插头相对应的三脚插孔522以及与USB插件相对应的USB插孔523。突起53在基座40与外罩50卡合的情况下,朝向基座40侧突出,并由两个突起53a、53b构成。此外,突起53a、53b具有第一突起531a、531b和第二突起532a、532b。第一突起531a、531b沿着第一方向而延伸,并与后文叙述的端子60(导线板)相对应,即在基座40与外罩50卡合的情况下,突起53与端子60的缺口61a、61b卡合。第二突起532a、532b沿着第二方向而延伸,并在基座40与外罩50卡合的情况下,第二突起532b与第一肋材80抵接,具体而言,第二突起532b与第一肋材80的第二延伸部82抵接(省略图示)。由此,能够避免由于组装不当而使第一配线70a被夹持在第二突起532b与第二延伸部82之间。突出壁54与分隔壁41相对应,并且外周壁55与外周壁47相对应,即在基座40与外罩50卡合的情况下,突出壁54朝向基座40侧突出,并且突出壁54以及外周壁55分别与分隔壁41以及外周壁47抵接。此外,突起53与突出壁54和外周壁55连接,从而能够增加突起53的强度。将分隔壁41、基座侧外周壁47、突出壁54以及外罩侧外周壁55所围成的空间作为开口部48,开口部48用于使一对配线70贯穿,第二肋材90引导第二配线70b穿过开口部48。导槽56与后文叙述的被引导部114相对应。此外,在基座40与外罩50卡合的状态下,导槽56沿着第二方向而延伸。
一对端子60由第一端子60a和第二端子60b构成。第一端子60a以及第二端子60b分别与第一簧片20a以及第二簧片20b连接。具体而言,第一端子60a与第一簧片20a一体形成,第二端子60b与第二簧片20b一体形成。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端子60a由第一导线板构成。第一导线板的顶端(上端)形成有第一缺口61a。第一缺口61a与突起53相对应,即在基座40与外罩50卡合的情况下,突起53与第一端子60a的第一缺口61a抵接。第一导线板以与第二方向平行的方式而被收纳在基座40的第一收纳室42内。第一缺口61a包括第一缺口面611a和第二缺口面612a。在第一导线板被收纳于基座40的第一收纳室42内的状态下,第一缺口面611a沿着第二方向而延伸,第二缺口面612a沿着第三方向而延伸。第一缺口61a以第一缺口面611a和第二缺口面612a分别与突起53抵接的方式而与突起53卡合。由此,能够实现在多个方向上对第一导线板(第一簧片20a)进行定位。此外,第一缺口61a的第一缺口面611a的高度基本与基座40的外周壁47的高度相同。由此,能够尽量缩短突起53的突出量,从而减少突起53折断的风险。另外,在第一导线板上形成有用于连接第一配线70a的第一连接孔62a,第一连接孔62a沿着第一方向而贯穿第一导线板。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端子60b由第二导线板构成。第二导线板的顶端(上端)形成有第二缺口61b。第二缺口61b与突起53相对应,即在基座40与外罩50卡合的情况下,突起53与第二端子60b的第二缺口61b抵接。第二导线板以与第二方向平行的方式而被收纳在基座40的第一收纳室42内。第二缺口61b包括第三缺口面611b和第四缺口面612b。在第一导线板被收纳于基座40的第一收纳室42内的状态下,第三缺口面611b沿着第二方向而延伸,第四缺口面612b沿着第三方向而延伸。第二缺口61b以第三缺口面611b和第四缺口面612b分别与突起53抵接的方式而与突起53卡合。由此,能够实现在多个方向上对第二导线板(第二簧片20b)进行定位。此外,第二缺口61b的第三缺口面611b的高度基本与基座40的外周壁47的高度相同。由此,能够尽量缩短突起53的突出量,从而减少突起53折断的风险。另外,在第二导线板上形成有用于连接第二配线70b的第二连接孔62b,第二连接孔62b沿着第一方向而贯穿第一导线板。此时,第二端子60b以与由第一延伸部81和第二延伸部82所构成的角部配合的方式而设置。
一对配线70由第一配线70a和第二配线70b所构成。第一配线70a将第一端子60a与印刷基板10(第一印刷基板10a)连接,第二配线70b将第二端子60b与印刷基板10(第一印刷基板10a)连接。即,一对配线70穿过开口部48,而与印刷基板10的远离外罩50的一面连接。由此,能够确保一对配线70从开口部48穿过,从而避免在组装基座4与外罩50的过程中,一对配线70被基座40与外罩50夹住导致配线70的损坏。
具体而言,第一配线70a的一端与第一端子60a的第一连接孔62a连接,第一配线70a的一部分通过第一肋材80的引导而被夹持在第一肋材80的第一延伸部81与外周壁47之间,第一配线70a的另一端与第一印刷基板10a连接。第二配线70b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孔62b连接,第二配线70b的一部分通过第二肋材90的引导而穿过开口部48,第二配线70b的另一端与第一印刷基板10a连接。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装置100包括安全挡板110和弹簧120(施力部件)。如图2所示,安全挡板110具有弹簧嵌入部111、被按压部112、槽113以及被引导部114。弹簧嵌入部111用于嵌入弹簧120的一端。被按压部112形成为倾斜面或曲面。槽113与设置于簧片收纳室421内的导轨421a配合。被引导部114与设置于外罩50上的导槽56配合。在插座装置100内组装了安全挡板110和弹簧120的情况下,由于导轨421a和导槽56均沿着第二方向而延伸,因此能够确保安全挡板110在被导轨421与导槽56所夹持的状态下并沿着第二方向而滑动(移动)。弹簧120的一端嵌入在安全挡板110的弹簧嵌入部111内,而弹簧120的另一端与外罩50抵接。
在外部插头没有插入插孔(二脚插孔521)的情况下,安全挡板110由于弹簧120的施力而始终位于遮挡住插孔的插孔位置;在外部插头插入插孔(二脚插孔521)的情况下,被按压部112被外部插头推压,从而安全挡板110抵抗着弹簧120的施力而向未遮挡住插孔的退避位置滑动(移动)。即,作为施力部件的弹簧120向安全挡板110施加使安全挡板110从退避位置侧朝向插孔位置侧移动的力。
如图9所示,当安全挡板110位于退避位置时,该安全挡板110位于一对导线连接部30的正上方。即,在第三方向(导线连接筒的轴向)上安全挡板110与一对导线连接部30的退避位置重叠。在一对导线连接部30采用贯穿孔并且在第三方向上安全挡板110与一对导线连接部30的退避位置重叠的情况下,外部导线的过度插入会导致外部导线与安全挡板110的干涉,从而使安全挡板110不能移动至退避位置。对此,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导线连接部30采用了顶端被封口的连接筒,因此能够避免外部导线的过度插入,确保安全挡板110与外部导线不干涉,从而使安全挡板110能够移动至退避位置。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装置100,通过外罩50的突起53与导线板60的缺口61a、61b抵接,从而能够实现对簧片20进行定位。因此,能够省略设置于簧片上的抵接面,从而实现簧片的结构简化以及低成本。

Claims (6)

1.一种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印刷基板;
一对簧片,其由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所构成;
基座,其对所述印刷基板和所述一对簧片进行收纳;
外罩,其形成有突起,所述突起在所述外罩与所述基座卡合的状态下朝向所述基座侧突出;
一对端子,其由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构成,并且所述第一端子以及所述第二端子分别与所述第一簧片以及所述第二簧片一体形成;
一对配线,其由第一配线和第二配线所构成,并且所述第一配线将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印刷基板连接,所述第二配线将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印刷基板连接,
所述第一端子以及所述第二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线板以及第二导线板,在所述第一导线板以及所述第二导线板上均形成有缺口,在所述外罩与所述基座卡合的情况下,所述缺口与所述突起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簧片、所述第二簧片以及所述印刷基板排列设置在第一方向上,
所述第一导线板以及所述第二导线板以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平行的方式而被收纳于所述基座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口包括第一缺口面和第二缺口面,所述第一缺口面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而延伸,所述第二缺口面沿着与由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所构成的平面正交的第三方向而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导线板以及所述第二导线板上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配线的连接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基板由第一印刷基板和第二印刷基板构成,
所述第二印刷基板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印刷基板相比靠所述外罩侧的位置处,
所述第一印刷基板与所述一对配线连接,
在所述第二印刷基板上设置有USB插件的插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簧片、所述第二簧片以及所述印刷基板排列设置在第一方向上,
所述USB插件的插口长度方向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而延伸。
CN201611237484.7A 2016-12-28 2016-12-28 插座装置 Active CN1082584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37484.7A CN108258481B (zh) 2016-12-28 2016-12-28 插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37484.7A CN108258481B (zh) 2016-12-28 2016-12-28 插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8481A true CN108258481A (zh) 2018-07-06
CN108258481B CN108258481B (zh) 2020-05-12

Family

ID=62719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37484.7A Active CN108258481B (zh) 2016-12-28 2016-12-28 插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5848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0815A (ja) * 2003-01-09 2004-08-0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コンセント
CN103368024A (zh) * 2013-06-24 2013-10-23 深圳市茂润电气有限公司 多功能多输出墙上插座结构
CN204012067U (zh) * 2014-06-13 2014-12-10 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 带保护门的usb电源插座
CN204179433U (zh) * 2014-11-18 2015-02-25 潘孝师 一种多功能插座
CN105633738A (zh) * 2015-12-31 2016-06-01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插座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0815A (ja) * 2003-01-09 2004-08-0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コンセント
CN103368024A (zh) * 2013-06-24 2013-10-23 深圳市茂润电气有限公司 多功能多输出墙上插座结构
CN204012067U (zh) * 2014-06-13 2014-12-10 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 带保护门的usb电源插座
CN204179433U (zh) * 2014-11-18 2015-02-25 潘孝师 一种多功能插座
CN105633738A (zh) * 2015-12-31 2016-06-01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插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8481B (zh) 202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44779B1 (en) Electronic connector socket
US7922499B2 (en) Electrical terminal
CN106684595A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组件的电连接系统
US8439705B2 (en) Modular jack with sheilding plate between magnetic components
US8439711B2 (en) Modular jack with magnetic module od reduced profile
CN106469864A (zh) 电路基板用连接器
TWM589378U (zh) 端子總成以及電連接器
US1024331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4716492B (zh) 电连接器
KR101552916B1 (ko) 멀티형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플러그 커넥터
KR20120009339A (ko) 유에스비 커넥터 및 유에스비 커넥터용 젠더
CN108258480B (zh) 插座装置
TWI394332B (zh) 連接器
CN108258481A (zh) 插座装置
CN206401574U (zh) 插座装置
TWM511148U (zh) 電連接器及其插入模組
CN206639991U (zh) 插座装置
CN204349001U (zh) 电连接器
CN103825128B (zh) 网线连接器
CN209266632U (zh) 刺破式连接器
US20130065421A1 (en)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CN221239845U (zh) 一种电源线线尾固定结构
TWM346937U (en) Connector
CN216598271U (zh) 一种防止爬电的连接器
CN208637646U (zh) 一种插座组合式导电片及具有该导电片的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