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56094A - 一种学科知识表达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学科知识表达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56094A
CN108256094A CN201810082917.9A CN201810082917A CN108256094A CN 108256094 A CN108256094 A CN 108256094A CN 201810082917 A CN201810082917 A CN 201810082917A CN 108256094 A CN108256094 A CN 108256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ics
mind map
topological diagram
user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829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洪江
李田
谭万华
张雪亮
李钰华
冯曼诗
林凯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08291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560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56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60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4Browsing; Visualisation therefo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学科知识表达方法及设备,使得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能够较好地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其中的学科知识表达方法包括:根据教师用户针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的第一操作,生成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其中,所述第一操作用于对所述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修改;向至少一个学生用户输出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以使得学生用户根据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的提示,填充知识内容;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学生用户针对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进行的第二操作,生成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以实现对语文学科知识的表达;其中,所述第二操作用于在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填充知识内容。

Description

一种学科知识表达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认知学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学科知识表达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语文考试当中,考察阅读能力的分值也越来越多,但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题实际得分情况却不理想。其中原因可能有:教师讲得过多,但学生通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自我分析能力较弱;或者,教师教学形式比较单调,教学模式相对依旧,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不浓;或者,学生对于知识点、答题技巧等没有较好的方法来归纳整理,以致记忆模糊混乱,不便于学生的学习。
为此,目前通常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表达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但是目前的思维导图都是通过固定的思维导图的模板制作的,而不同的知识点之间具有差异,不同的学生对于相同的知识点的认知也有差异,这就导致通过目前的思维导图模板制作的思维导图不能够较好地体现知识点的层次和学生层次,即不能较好地适应学生自身,使得学生自身根据思维导图能够较好地自主学习。
可见,目前思维导图的方式存在不能较好地体现知识点的层次及学生的能力层次,导致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不能较好地自主学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学科知识表达方法及设备,使得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能够较好地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学科知识表达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表达方法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所述表达方法包括:
根据教师用户针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的第一操作,生成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其中,所述第一操作用于对所述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修改;
向至少一个学生用户输出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以使得学生用户根据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的提示,填充知识内容;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学生用户针对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进行的第二操作,生成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以实现对语文学科知识的表达;其中,所述第二操作用于在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填充知识内容。
可选的,所述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包括一个主题和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其中,所述主题用于指示学习文档的名称,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包括针对所述学习文档的知识点和分析内容;
根据教师用户针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的第一操作,生成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包括:
根据所述教师用户针对所述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上的主题进行的操作,对所述主题进行添加,所述主题包括学习文档的名称或网页链接,所述网页链接用于向学生用户提供学习资源;
和/或,根据所述教师用户针对所述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上的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进行的操作,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的内容进行填充或删改;
基于修改后的所述主题和/或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生成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
可选的,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学生用户针对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进行的第二操作,生成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以实现对语文学科知识的表达,包括:
针对每个学生用户,接收所述每个学生用户对所述第一级子主题进行的插入操作,其中,所述插入操作用于在所述第一级子主题下插入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所述第二级子主题用于对所述第一级子主题进行细化;
基于所述插入操作,输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
根据所述每个学生用户针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进行的填充操作,将要填充的内容填充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中,生成所述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
可选的,所述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还用于连接知识点库,其中,所述第二级子主题对应设置有知识点链接,所述知识点链接用于连接知识点库;
根据所述每个学生用户针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进行的填充操作,将要填充的内容填充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中,包括:
针对每个所述第二级子主题,若接收到所述每个学生用户针对每个所述第二级子主题进行的打开链接的操作,则输出与所述每个第二级子主题对应的知识点库;
接收所述每个学生用户根据所述知识点库中的知识点内容,对每个所述第二级子主题进行的填充内容;
将所述填充内容填充至每个所述第二级子主题,实现将要填充的内容填充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中。
可选的,所述知识点库包括至少两个子库,所述每个子库与所述每个第二级子主题一一对应。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还设置有备注,所述备注用于指示与第二级子主题的内容相关联的答题技巧。
可选的,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的格式与所述电子设备上运行的软件工具或网页相适配。
第二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学科知识表达设备,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所述表达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及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
输出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并接收教师用户针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的第一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操作用于对所述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修改,形成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
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生成并向至少一个学生用户输出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其中,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为需要学生用户填充知识内容的拓扑图;
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学生用户针对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进行的第二操作,其中,所述第二操作用于在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填充知识内容;
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生成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实现对语文学科知识的表达。
可选的,所述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包括一个主题和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其中,所述主题用于指示学习文档的名称,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包括针对所述学习文档的知识点和分析内容;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教师用户针对所述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上的主题进行的操作,对所述主题进行添加,所述主题包括学习文档的名称或网页链接,所述网页链接用于向学生用户提供学习资源;
和/或,根据所述教师用户针对所述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上的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进行的操作,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的内容进行填充或删改;
基于修改后的所述主题和/或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生成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针对每个学生用户,接收所述每个学生用户对所述第一级子主题进行的插入操作,其中,所述插入操作用于在所述第一级子主题下插入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所述第二级子主题用于对所述第一级子主题进行细化;
基于所述插入操作,输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
根据所述每个学生用户针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进行的填充操作,将要填充的内容填充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中,生成所述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学科知识表达方法中,教师用户可以在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上进行修改,从而可以灵活修改思维导图拓扑图以给于学生用户提示,便于学生用户根据修改的思维导图拓扑图进行内容填充,根据填充内容生成新的思维导图拓扑图。由于新的思维导图拓扑图就可以根据学生填充的内容生成,相较于通过固定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生成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更为灵活,更适用于学生学习,使得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能够较好地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学科知识表达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库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库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学科知识表达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目前的思维导图都是通过固定的思维导图的模板制作的,而不同的知识点之间具有差异,不同的学生对于相同的知识点的认知也有差异,这就导致通过目前的思维导图模板制作的思维导图不能够较好地体现知识点的层次和学生层次,即不能较好地适应学生自身,使得学生自身根据思维导图能够较好地自主学习。
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学科知识表达方法,该学科知识表达方法中,教师用户可以在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上进行修改,从而可以灵活修改思维导图拓扑图以给于学生用户提示,便于学生用户根据修改的思维导图拓扑图进行内容填充,根据填充内容生成新的思维导图拓扑图。由于新的思维导图拓扑图就可以根据学生填充的内容生成,相较于通过固定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生成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更为灵活,更适用于学生学习,使得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能够较好地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请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学科知识表达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所述表达方法的流程描述如下:
S101:根据教师用户针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的第一操作,生成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其中,第一操作用于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修改;
S102:向至少一个学生用户输出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以使得学生用户根据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的提示,填充知识内容;
S103:根据至少一个学生用户针对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进行的第二操作,生成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以实现对语文学科知识的表达;其中,第二操作用于在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填充知识内容。
由于思维导图拓扑图可以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简单有效,更利于学生的学习,记忆。所以一些学科知识通常通过思维导图拓扑图来表达。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思维导图都是通过固定的思维导图的模板制作的,不能够较好地体现知识点的层次和学生层次,即不能较好地适应学生自身。
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学科知识表达方法可以修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使得通过修改后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更为灵活,更适用于学生学习。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学科知识表达方法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或者个人电脑等。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上存储有多个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或者多个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也可以存储在服务器,电子设备可以从服务器上获取多个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节约存储空间。
针对一门学科,例如语文阅读,针对具体地一篇阅读文本,教师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上操作,从多个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中,选择与阅读文本对应的一个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当电子设备接收到教师用户进行的选择操作,可以根据选择操作输出教师用户要选择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教师用户可以针对输出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修改,具体地,电子设备如果接收到教师用户针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的第一操作,第一操作可以用于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修改,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操作,生成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如图3 所示,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操作可以向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填充内容的操作,也可以是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删改的操作,也可以是其他可能的操作,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第一操作是针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修改的操作,从而可以实现教师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固定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调整,使得修改后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可以给学生提示,更加适用于学生的学习。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生成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可以向至少一个学生用户输出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学生用户可以针对思维导图拓扑图进行第二操作,第二操作可以用于在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填充知识内容。这样学生用户就可以按照自身对知识点的理解在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中填充知识内容,不同的学生用户填充的知识内容也有所不同,更为适应于学生用户,不会因为学会用户之间的差异而不适用于学生用户。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教师用户在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的提示,在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进行的第二操作,生成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以实现对语文学科知识的表达。
本发明实施例中,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可以包括一个主题和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例如可以包括一个主题和八个第一级子主题。其中,主题可以用于指示学习文档的名称,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包括针对学习文档的知识点和分析内容。以学习文档分析为例,对应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可以至少包括一个主题和八个第一级子主题。主题可以是学习文档的名称,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以主题为:《……》全文分析的形式表示。八个第一级子主题可以分别为:文学常识、六要素、主要内容、文章层次、中心思想、重点词语解析、重点语句赏析和其他,这里仅是举例不代表真正的子主题。
教师用户针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的第一操作可以是针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上的主题进行的操作,也可以是针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上的第一级子主题进行的操作。
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教师用户针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上的主题进行的操作,对主题进行添加。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直接将学习文档的名称添加在主题所处的位置上。或者,电子设备也可以在主题所处的位置上添加网页链接,该网页链接可以用于向学生用户提供学习资源。例如在有互联网的环境下,学生用户可以点击该网页链接进入网页,从网页上搜索自己需要学习的资源,例如学习文档。
电子设备还可以根据教师用户针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上的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进行的操作,对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的内容进行填充或删改。例如教师用户可以对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中的某个第一级子主题删除,也可以在某个第一级子主题处添加与该第一级子主题相关的内容。
当教师用户针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修改之后,电子设备可以保存教书用户所作的修改,并基于修改后的主题和/或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生成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供学生使用。这样学生使用的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是教师用户修改固定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获得的,并不是固定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有了教师用户在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上所作的修改提示,更容易理解、理清知识脉络。
学生用户可以获取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电子设备如果接收到学生用户请求获取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的消息时,可以输出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学生用户可以针对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进行第二操作,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操作生成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以实现对语文学科知识的表达。
其中,第二操作可以是插入操作,也可以是删减操作,电子设备可以接收每个学生用户对第一级子主题进行的插入操作,其中,插入操作可以用于在第一级子主题下插入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第二级子主题用于对第一级子主题进行细化。电子设备基于插入操作,输出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电子设备还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用户针对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进行的填充操作,将要填充的内容填充至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中,生成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
第二操作可能有多种情况,下面分别介绍。
第一种情况:第一级子主题是文学常识主题,该主题可以至少包括作者和评价两个第二级子主题。作者又可以包括姓名、国籍与年代、代表作三个第三级子主题。第二操作可以是插入操作,学生用户可在姓名这个第三级子主题上再插入第四级子主题,用于填写该次学习文档的作者的姓名。同样地,学生用不也可以在国籍与年代这个第三级子主题上再插入第四级子主题,用于填写该次学习文档的作者所属的国籍与年代。学生用户可以在代表作这个第三级子主题上再插入第四级子主题,用于填写该次学习文档的作者的代表作。学生用户可以在评价这个第二级子主题上再插入第三级子主题,用于填写自己对该次学习文档的作者或其代表作等的评价,例如当该此学习文档为写人的记叙文时,这里可填写对文本主人公的评价。
第二种情况:第一级子主题是六要素主题,该主题可以包括时间、人物、地点、发展、经过和结果六个第二级子主题,学生用户可以在这六个第二级主题上再分别插入六个第三级子主题,再分别填入相应内容。
第三种情况:第一级子主题是主要内容主题,用以让学生用户总结归纳该次学习文档的主要内容,第二操作可以是填充操作,学生用户可以在该主题后面插入第二级子主题,填写该次学习文档的主要内容。
第四种情况:第一级子主题是文章层次主题,用以让学生用户划分文章层次,对文章脉络进行整理。第二操作可以是插入操作,学生用户可以在该主题后面插入一个或多个第二级子主题,每个第二级子主题可以表示一个层次,在插入的第二级子主题,学生用户可以填写该层次的主要内容。例如学生用户可在该文章层次主题后面为每个层次插入一个“第X-X自然段”的第二级子主题,再在每一第二级子主题后面再分别插入用一两句话概括该层次的主要内容的第三级子主题。
第五种情况:第一级子主题是中心思想主题,用以让学生用户整理该次学习文档的中心思想,第二操作可以是插入操作,学生用户可以在第一级子主题后面插入第二级子主题,用于填写该次学习文档的中心思想。
第六种情况:第一级子主题是重点词语解析和重点语句赏析主题,分别用以让学生用户解析该次学习文档的重点词语和赏析该次学习文档的重点语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用户可根据课程内容与课程任务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填充,分别在重点词语解析和重点语句赏析主题后面插入当次学习文档的重点词语与重点语句,电子设备接收教师用户进行的填充操作,可以根据填充操作生成一个需要学生填充内容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即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而学生用户可以根据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的提示,进行第二操作,例如填充操作,去填充相关内容。除此之外,学生用户还可以为自己所认为的重点词语与重点语句进行增加主题的操作,学生在每个重点词语与重点语句上分别再插入第二级子主题,用于填写自己对该词语与语句的解析与赏析。
有时候学生用户在填充内容时,不知道该如何总结主要内容或不清楚自己的回答是否全面。为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还用于连接知识点库,知识点库包括学科知识相关的知识点,便于学生可以参考知识点库中的内容在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进行填充内容。
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级子主题可以对应设置有知识点链接(图2仅是一种模板示意图,对于知识点链接图2上未示出),知识点链接用于连接知识点库,只要学生用户针对知识点链接进行操作,就可以打开知识点库。
学生用户在针对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进行的填充操作后,可以针对每个第二级子主题进行打开链接的操作。电子设备若接收到每个学生用户针对每个第二级子主题进行的打开链接的操作,则输出与每个第二级子主题对应的知识点库。电子设备可以接收每个学生用户根据知识点库中的知识点内容,对每个第二级子主题进行的填充内容,将填充内容填充至每个第二级子主题,实现将要填充的内容填充至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中。
例如,对于主要内容主题的第二级子主题,用于填写该次阅读文本的主要内容。该第二级子主题还至少包括一个链接到知识点库的链接,当学生用户不知该如何总结主要内容或不清楚自己的回答是否全面时,可点击该主题上的链接,点击之后页面将自动跳转到知识点库,打开有相对应内容的知识点库,学生用户便可看到知识点库里面的关于概括记叙文主要内容的知识点,对其进行学习。
其中,知识点库可以库包括至少两个子库,每个子库与每个第二级子主题一一对应,不同的子库包括的知识点也所有不同。例如:知识点库可以包括7 个子库,分别为库1、库2、库3、库4、库5、库6、库7。库1的知识点可以包括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和分叙五种记叙顺序的说明及其作用。库2的知识点可以包括多种线索形式及其作用。库3的知识点可以包括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这五种表达方式的说明及其作用。库4的知识点可以包括文章层析的多种划分方法。库5的知识点可以包括概括记叙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及其要点。库6的知识点可以包括概括记叙文中心思想的方法。库7的知识点可以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手法和修辞手法四种写作手法,及其对应的具体的手法的特征与作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子库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序号,与每个第二级子主题设置的序号一一对应。当学生用户不知道如何填充内容时,可以通过打开第二级子主题对应的知识点库的链接,从知识点库中选择对应的子库。如图4和图5所示,图4示出了库1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库3的结构示意图,当然图4和图5仅是一种示意,不代表真实的设置。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还可以设置有备注,备注用于指示与第二级子主题的内容相关联的答题技巧。例如,重点语句赏析还可以包括一个记叙文语句赏析答题技巧备注。词语解析与语句赏析通常都会结合写作手法,重点词语解析和重点语句赏析两个主题都分别包括一个链接到知识点库的链接,当学生用户不清楚写作手法的相关知识点或者不清楚自己的回答是否全面时,可以点击该主题上的链接,点击之后页面将自动跳转到相关联的知识点库。学生用户可以打开有相对应内容的知识点库,查看知识点库里面的关于记叙文写作手法的知识点,对其进行学习。当学生用户想参考记叙文词语解析与语句赏析的答题技巧时,就可以分别点击重点词语或重点语句主题上的备注,备注将会显示相应内容,供学生查看。
例如,第一级子主题是中心思想主题,用于让学生用户整理该次阅读文本的中心思想,该第一级子主题至少包括一个记叙文中心思想答题技巧备注和一个链接到知识点库的链接。学生用户可在该第一级子主题后面插入第二级子主题,用于填写该次阅读文本的中心思想。当学生不清楚如何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或者不清楚自己的回答是否全面时,可以点击该第二级子主题上的备注,对备注上的相应内容进行学习,也可点击该第二级子主题上的链接,点击之后可以直接连接知识点库,跳转到知识点库。学生用户可以打开有相对应内容的子库,学生用户便可看到子库里面的关于概括记叙文中心思想的知识点,学生用户可对其进行学习。
学生用户在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进行填充内容的操作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操作生成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以实现对语文学科知识的表达。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阅读文本采用余秋雨的记叙文《垂钓》,利用嵌入在某学习平台上的应用于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的装置,例如计算机进行教学。具体流程如下:
教师用户在开展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前,使用教师账号登陆账号,计算机学习平台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学科知识表达方法。教师用户可以根据《垂钓》内容与教学任务对该计算机存储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修改,形成一个需要学生填充内容的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如图6所示。教师用户将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发送到每个学生用户所用的计算机。其中,图6中,重点词语与重点语句前面括号内的数字代表该重点词语或重点语句所在的自然段数,方便学生用户找到相应的位置对其进行分析。
学生用户登陆计算机学习平台,获取并填充图6所示的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在填充内容的过程中,若对答题产生疑惑,可参考模板原有节点的答题技巧备注,比如,在做重点语句赏析时,不知表达是否合理,也不清楚答案是否全面,就可以点击重点词语赏析这个主题上的备注,该备注将显示“(要紧扣住文章所衬着的特定气氛、抒发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可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活泼或柔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容,即阐明这一句抒发了什么观点或态度,给你什么感触感染、启迪、教诲……)”。
再比如在做重点语句赏析时,不知道记叙文的写作手法有哪些,所以即便知道答题的表达方式或答题技巧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内容,就可以点击重点词语赏析这个主题上的链接,页面将跳转到库,并自动打开库7,就可以对记叙文写作手法这个知识点进行学习,而后填写答案。
如果计算机处在网络环境下,还可通过《……》全文分析这个主题上的超链接进入百度网页进行自由搜索。学生用户完成整个拓扑图的填充之后,可以保存或导出学习成果,即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如图7所示,供学生用户学习。其中,保存或导出的格式据此工具或被嵌入的具体软件、平台或网页而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学科知识表达方法可以以软件工具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网页的方式实现。不管是通过何种方式实现,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的格式可以与电子设备上运行的软件工具或网页相适配。也就是说,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的格式可以根据软件工具或被嵌入的具体软件、平台或网页而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学科知识表达方法中,教师用户可以在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上进行修改,从而可以灵活修改思维导图拓扑图以给于学生用户提示,便于学生用户根据修改的思维导图拓扑图进行内容填充。而学生知己填充内容,例如知识点,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认知来填充,这样即使不同的知识点之间具有差异,不同的学生对于相同的知识点的认知存在差异,通过填充内容后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生成的思维导图拓扑图也能够较好地体现知识点的层次和学生层次。相较于通过固定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生成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本发明实施例生成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更为灵活,更适用于学生学习,使得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能够较好地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学科知识表达方法,更适用于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教师用户可在阅读教学之前根据具体阅读文本与教学任务填充或删改该装置里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的内容,形成一个需要学生填充内容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再让学生根据该模板的提示,去填充相关内容。学生用户可以领取教师填充或删改好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之后,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的每一个主题插入子主题进行相应内容的填充。学生用户在填充的过程中对答题产生疑惑时可参考模板原有节点上的答题技巧备注,和知识点库提供的语文记叙文阅读知识点,若是在网络环境下,也可通过超链接进入浏览器的页面进行自由搜索。学生完成整个拓扑图的填充之后,可以保存或导出学习成果,供后续学习。
本发明实施例的学科知识表达可以基于语文阅读考纲结合语文记叙文阅读现状,将记叙文内容结构特点与思维导图功能特点与功能相结合,再结合先行组织者,例如教师的理论给予的启发,设计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与知识点库及其之间的链接方式,更利于学生用户的学习,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学生用户学习。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学生用户可根据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对每一篇记叙文进行阅读学习,当完成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所指示的所有主题的学习时,就已基本上掌握了对这篇记叙文的理解以及考点。当学生用户面对新的主题学习任务,原有认知结构中缺少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上位观念,或原有观念不够清晰或巩固时,学生用户可以借鉴学习答题技巧备注与链接提供的知识点以及通过超链接方便地进入网页自由搜索。从而缓解语文阅读理解题得分情况不理想的现状,并有效促进学生记忆能力、阅读能力、语文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下面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
请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学科知识表达设备,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表达设备包括:
存储器801,用于存储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及指令;
处理器802,用于执行存储器801存储的指令:
输出存储器801存储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并接收教师用户针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的第一操作,其中,第一操作用于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修改,形成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
基于第一操作,生成并向至少一个学生用户输出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其中,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为需要学生用户填充知识内容的拓扑图;
接收至少一个学生用户针对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进行的第二操作,其中,第二操作用于在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填充知识内容;
基于第二操作,生成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实现对语文学科知识的表达。
可选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包括一个主题和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其中,主题用于指示学习文档的名称,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包括针对学习文档的知识点和分析内容;
处理器802具体用于:
根据教师用户针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上的主题进行的操作,对主题进行添加,主题包括学习文档的名称或网页链接,网页链接用于向学生用户提供学习资源;
和/或,根据教师用户针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上的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进行的操作,对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的内容进行填充或删改;
基于修改后的主题和/或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生成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
可选的,处理器802具体用于:
针对每个学生用户,接收每个学生用户对第一级子主题进行的插入操作,其中,插入操作用于在第一级子主题下插入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第二级子主题用于对第一级子主题进行细化;
基于插入操作,输出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
根据每个学生用户针对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进行的填充操作,将要填充的内容填充至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中,生成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
可选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还用于连接知识点库,其中,第二级子主题对应设置有知识点链接,知识点链接用于连接知识点库;
处理器802具体用于:
针对每个第二级子主题,若接收到每个学生用户针对每个第二级子主题进行的打开链接的操作,则输出与每个第二级子主题对应的知识点库;
接收每个学生用户根据知识点库中的知识点内容,对每个第二级子主题进行的填充内容;
将填充内容填充至每个第二级子主题,实现将要填充的内容填充至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中。
可选的,知识点库包括至少两个子库,每个子库与每个第二级子主题一一对应。
可选的,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还设置有备注,备注用于指示与第二级子主题的内容相关联的答题技巧。
可选的,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的格式与表达设备上运行的软件工具或网页相适配。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学科知识表达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所述表达方法包括:
根据教师用户针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的第一操作,生成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其中,所述第一操作用于对所述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修改;
向至少一个学生用户输出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以使得学生用户根据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的提示,填充知识内容;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学生用户针对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进行的第二操作,生成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以实现对语文学科知识的表达;其中,所述第二操作用于在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填充知识内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包括一个主题和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其中,所述主题用于指示学习文档的名称,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包括针对所述学习文档的知识点和分析内容;
根据教师用户针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的第一操作,生成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包括:
根据所述教师用户针对所述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上的主题进行的操作,对所述主题进行添加,所述主题包括学习文档的名称或网页链接,所述网页链接用于向学生用户提供学习资源;
和/或,根据所述教师用户针对所述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上的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进行的操作,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的内容进行填充或删改;
基于修改后的所述主题和/或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生成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学生用户针对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进行的第二操作,生成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以实现对语文学科知识的表达,包括:
针对每个学生用户,接收所述每个学生用户对所述第一级子主题进行的插入操作,其中,所述插入操作用于在所述第一级子主题下插入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所述第二级子主题用于对所述第一级子主题进行细化;
基于所述插入操作,输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
根据所述每个学生用户针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进行的填充操作,将要填充的内容填充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中,生成所述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还用于连接知识点库,其中,所述第二级子主题对应设置有知识点链接,所述知识点链接用于连接知识点库;
根据所述每个学生用户针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进行的填充操作,将要填充的内容填充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中,包括:
针对每个所述第二级子主题,若接收到所述每个学生用户针对每个所述第二级子主题进行的打开链接的操作,则输出与所述每个第二级子主题对应的知识点库;
接收所述每个学生用户根据所述知识点库中的知识点内容,对每个所述第二级子主题进行的填充内容;
将所述填充内容填充至每个所述第二级子主题,实现将要填充的内容填充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知识点库包括至少两个子库,所述每个子库与所述每个第二级子主题一一对应。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还设置有备注,所述备注用于指示与第二级子主题的内容相关联的答题技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的格式与所述电子设备上运行的软件工具或网页相适配。
8.一种学科知识表达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所述表达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及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
输出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并接收教师用户针对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的第一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操作用于对所述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进行修改,形成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
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生成并向至少一个学生用户输出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其中,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为需要学生用户填充知识内容的拓扑图;
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学生用户针对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进行的第二操作,其中,所述第二操作用于在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填充知识内容;
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生成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实现对语文学科知识的表达。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包括一个主题和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其中,所述主题用于指示学习文档的名称,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包括针对所述学习文档的知识点和分析内容;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教师用户针对所述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上的主题进行的操作,对所述主题进行添加,所述主题包括学习文档的名称或网页链接,所述网页链接用于向学生用户提供学习资源;
和/或,根据所述教师用户针对所述思维导图拓扑图模板上的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进行的操作,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的内容进行填充或删改;
基于修改后的所述主题和/或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级子主题,生成所述第一思维导图拓扑图。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针对每个学生用户,接收所述每个学生用户对所述第一级子主题进行的插入操作,其中,所述插入操作用于在所述第一级子主题下插入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所述第二级子主题用于对所述第一级子主题进行细化;
基于所述插入操作,输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
根据所述每个学生用户针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进行的填充操作,将要填充的内容填充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级子主题中,生成所述第二思维导图拓扑图。
CN201810082917.9A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学科知识表达方法及设备 Pending CN1082560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82917.9A CN108256094A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学科知识表达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82917.9A CN108256094A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学科知识表达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6094A true CN108256094A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43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82917.9A Pending CN108256094A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学科知识表达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56094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8893A (zh) * 2018-07-31 2018-11-27 新余学院 一种经济管理用思维导图工具
CN108984736A (zh) * 2018-07-13 2018-12-11 大连思索引擎信息有限公司 具备科学思维模式和思维容量计量能力的思维输出工具
CN109145270A (zh) * 2018-07-23 2019-01-04 沈文策 一种笔记记录方法及装置
CN110427452A (zh) * 2019-08-12 2019-11-08 北京云尚智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将资源内容集合为课程包的在线课程管理方法
CN111985199A (zh) * 2020-08-13 2020-11-24 黄石示界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思维导图的ppt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3326357A (zh) * 2021-08-03 2021-08-31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文档信息的查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3796A (zh) * 2014-03-04 2014-05-14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认知机理的教学系统
CN104680859A (zh) * 2015-02-13 2015-06-03 绵阳点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主学习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5426967A (zh) * 2015-12-24 2016-03-23 华中师范大学 一种学科知识表达与描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3796A (zh) * 2014-03-04 2014-05-14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认知机理的教学系统
CN104680859A (zh) * 2015-02-13 2015-06-03 绵阳点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主学习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5426967A (zh) * 2015-12-24 2016-03-23 华中师范大学 一种学科知识表达与描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汪文静: "在线思维导图mindmeister培养学生协作能力的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信息科技辑》 *
鲍秋燕: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宁夏教育》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4736A (zh) * 2018-07-13 2018-12-11 大连思索引擎信息有限公司 具备科学思维模式和思维容量计量能力的思维输出工具
CN109145270A (zh) * 2018-07-23 2019-01-04 沈文策 一种笔记记录方法及装置
CN108898893A (zh) * 2018-07-31 2018-11-27 新余学院 一种经济管理用思维导图工具
CN108898893B (zh) * 2018-07-31 2020-11-27 新余学院 一种经济管理用思维导图工具
CN110427452A (zh) * 2019-08-12 2019-11-08 北京云尚智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将资源内容集合为课程包的在线课程管理方法
CN111985199A (zh) * 2020-08-13 2020-11-24 黄石示界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思维导图的ppt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1985199B (zh) * 2020-08-13 2023-10-27 黄石示界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思维导图的ppt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3326357A (zh) * 2021-08-03 2021-08-31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文档信息的查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6094A (zh) 一种学科知识表达方法及设备
Gilroy et al. Teaching literature in a foreign language
US8602793B1 (en) Real time learning and self improvement educational system and method
Chan Linguistic challenges in the mathematical register for EFL learners: Linguistic and multimodal strategies to help learners tackle mathematics word problems
CN101501741A (zh) 互动式外语教学
Hendriks Cognitive modeling of individual variation in reference production and comprehension
Bennani et al. AGE-Learn: Ontology-based representation of personalized gamification in E-learning
Nowak et al. The emergence of word order and morphology in compositional languages via multigenerational signaling games
Cao Daoism in Early China: Huang-Lao thought in light of excavated texts
Young et al. Investigating OpenAI’s ChatGPT Potentials in Generating Chatbot's Dialogue for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smail et al. Review of personalized language learning systems
JP6895037B2 (ja) 音声認識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装置
Savitsky et al. The role of cultural scripts in non-native speech generation
Robertson et al. Children's interactions with animated agents in an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
Liont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DIOMATICITY.
Spencer 27 Play and Theory of Mind: Indicators and Engines of Early Cognitive Growth
Zhu Creating your own convers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gents using convo, a conversational programming system
Sable Another look in the mirror: Research into the foundations for developing an alternative science curriculum for Mi'kmaw children
Rasti Behbahani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digital game tasks, inducing different levels of involvement load, on the acquisition of vocabulary items
Yamazaki Toward integrative CALL: A progressive outlook on the history, trends, and issues of CALL
Czerwińska et al. Cognitive functioning of a blind student in a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Freeman Head First Learn to Code: A Learner's Guide to Coding and Computational Thinking
KR20010008142A (ko) 유/무선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지능형 멀티미디어 바둑학습서비스 제공방법
Shi et al.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lligent english learning chabot based on transfer learning technology
Смайыл Data visualization based on the r language for the inform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