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54785A - 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54785A CN108254785A CN201711459715.3A CN201711459715A CN108254785A CN 108254785 A CN108254785 A CN 108254785A CN 201711459715 A CN201711459715 A CN 201711459715A CN 108254785 A CN108254785 A CN 1082547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seismic
- target zone
- reservoir
- lo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8000012512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835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466 anti-cip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873 sie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6—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urface, e.g. impedance, porosity or attenuation profil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2—Physical property of subsurface
- G01V2210/622—Velocity, density or impedance
- G01V2210/6226—Impedanc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2—Physical property of subsurface
- G01V2210/624—Reservoir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根据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的层位;根据目的层的层位,对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根据重构测井曲线从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根据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确定目标区域中储层的展布特征。由于该方案考虑到了储层反射的波形特点,通过对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了多个地震分量数据,根据储层反射特征利用重构测井曲线从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得到了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再根据该地震分量数据确定储层。因而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确定储层不准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勘探中,常常需要先对区域中的储层预测,以便后续可以根据储层预测结果,对区域进行进一步的油气勘探。
目前,现有的储层预测(或确定)方法大多是利用区域中的多种地质属性,例如振幅属性、频率属性、相位属性等,通过正演模型确定各种地震属性随储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再利用该变化规律分析区域的地震数据,确定区域中储层的厚度和展布情况。但是,地层中的上覆地层、下覆地层等厚度的变化也会引起地震响应,进而会对地震属性造成影响,即上述确定的变化规律往往并不能准确地反应出储层的特征,上述变化规律中存在有其他地质因素,例如上覆地层、下覆地层等的干扰。因此,现有方法具体实施时,往往存在确定储层不准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方法中存在的确定储层不准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达到消除上覆地层、下覆地层等地质因素地震响应的干扰,准确地确定储层展布特征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层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
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的层位;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层位,对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
根据重构测井曲线,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其中,所述重构测井曲线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
根据所述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确定目标区域中储层的展布特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测井数据至少包括以下曲线:声波时差曲线、密度曲线、伽马曲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的层位,包括:
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波阻抗曲线;
从所述地震数据中提取地震子波;
根据所述波阻抗曲线和所述地震子波,确定合成记录;
根据所述合成记录和所述地震数据,进行井震标定;
根据井震标定结果,确定目的层的层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层位,对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层位,确定分解时窗;
利用所述分解时窗,对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层位,确定分解时窗,包括:
根据目的层的层位,对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层位解释,以确定目的层的顶界面和目的层的底界面;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顶界面和所述目的层的底界面,确定所述分解时窗。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利用所述分解时窗,对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包括:
利用所述分解时窗,从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中提取共性最大且幅值最大的波形数据,作为第一地震分量数据;
利用所述分解时窗,从剔除所述第一地震分量数据后的目的层的地震数据中提取共性最大且幅值最大的波形数据,作为第二地震分量数据;
利用所述分解时窗,从剔除所述第一地震分量数据和所述第二地震分量数据后的目的层的地震数据中提取共性最大且幅值最大的波形数据,作为第三地震分量数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利用所述分解时窗,从剔除所述第一地震分量数据和所述第二地震分量数据后的目的层的地震数据中提取共性最大且幅值最大的波形数据,作为第三地震分量数据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分解时窗,从剔除所述第一地震分量数据、所述第二地震分量数据和所述第三地震分量数据后的目的层的地震数据中提取共性最大且幅值最大的波形数据,作为第四地震分量数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重构测井曲线,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其中,所述重构测井曲线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包括:
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重构测井曲线;
根据所述重构测井曲线,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重构测井曲线,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包括:
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提取多个分量子波;
分别将所述多个分量子波与所述重构测井曲线作褶积处理,得到多个分量合成记录;
分别确定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各个地震分量数据与对应的分量合成记录的相关性系数;
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出相关性系数最大的地震分量数据作为所述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层确定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的层位;
分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层位,对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
筛选模块,用于根据重构测井曲线,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其中,所述重构测井曲线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确定目标区域中储层的展布特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波阻抗曲线;
第一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地震数据中提取地震子波;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波阻抗曲线和所述地震子波,确定合成记录;
标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合成记录和所述地震数据,进行井震标定;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井震标定结果,确定目的层的层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分解模块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层位,确定分解时窗;
分解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分解时窗,对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筛选模块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重构测井曲线;
筛选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重构测井曲线,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考虑到了储层反射具体的波形特点,通过先对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了多个地震分量数据,再根据储层反射的波形特征,利用重构测井曲线从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得到了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再根据该地震分量数据确定储层,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确定储层不准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达到消除上覆地层、下覆地层等地质因素地震响应的干扰,准确地确定储层展布特征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储层确定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储层确定装置的组成结构图;
图3是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获得的井震标定的示意图;
图5是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获得的过井地震剖面及层位解释的示意图;
图6是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获得的地震数据波形分解的示意图;
图7是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获得的重构测井曲线的示意图;
图8是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获得的不同地震分量数据与相应合成记录的对比示意图;
图9是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获得的第二地震分量数据目的层段均方根振幅属性平面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现有技术,在通过正演模型确定各种地震属性随储层厚度的变化规律时,往往无法消除地层中的上覆地层、下覆地层等地质因素的地震响应所产生的干扰,导致所依据的变化规律本身就不能准确地反应出储层的反射特征。因此,现有方法具体实施时,往往存在确定储层不准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针对产生上述技术问题的根本原因,本申请考虑到了储层反射的具体波形特点,通过先对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了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以分离出反应储层反射特征的地震分量数据;根据储层反射的波形特征从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得到了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再根据该地震分量数据确定储层,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确定储层不准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达到消除上覆地层、下覆地层等地质因素地震响应的干扰,准确地确定储层展布特征的技术效果。
基于上述思考思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层确定方法。具体请参阅图1所示的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储层确定方法的处理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层确定方法,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获取目标区域的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测井数据具体可以是目标区域的多种测井曲线。其中,上述测井曲线至少包括以下曲线:声波时差曲线、密度曲线、伽马曲线。具体实施时,可以选择上述所列举的多种测井曲线中的两种或者更多种进行组合,作为目标区域的测井数据。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列举的多种测井曲线只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施工要求,引入除上述所列举的多种测井曲线以外的测井曲线作为测井数据。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测井数据包括多种测井曲线,其中,上述多种测井曲线至少包括声波时差曲线、密度曲线和伽马曲线。如此,后续可以利用上述多种测井曲线获得波阻抗曲线,以便后续处理使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目标区域的地震数据具体可以是目标区域的三维地震资料。上述三维地震资料具体是一种通过三维地震勘探获取的地震数据。其中,上述三维地震勘探区别于二维地震勘探,通过三维地震勘探不仅能获得一张张地震剖面图,还能获得一个三维空间上的数据体,上述三维数据体的信息点的密度通常可以达到12.5米×12.5米(即在12.5米×12.5米的面积内便采集一个数据),相比于二维测线信息点的密度(通常最高为1千米×1千米),三维地震勘探获得信息量丰富,地震剖面分辨率高。因此,通过三维地震勘探获取的三维地震资料相对信息会更丰富,精度、分辨率也会更高。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列举的三维地震资料只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时,也可以根据目标区域的具体情况和精度要求,选择其他类型的地震数据作为目标区域的地震数据。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目标区域具体可以是包含有薄储层的区域。其中,上述薄储层具体可以是指厚度小于λ/4的储层。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所获取的地震数据的精度和分辨率的不同,对应的薄储层也不完全相同。具体的,对于精度和分辨率相对较高的地震数据,可以将厚度小于10米的储层作为薄储层。对于精度和分辨率相对较低的地震数据,可以将厚度小于30米的储层作为薄储层。对于上述薄储层,由于受地震数据的精度和分辨率的限制,薄储层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通常难以识别、获取,而且由于上覆地层和/或下覆地层的反射干涉影响,会掩盖了薄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导致很难准确地确定出薄储层。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层确定方法正是针对上述情况,将表征薄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从地震数据中分离出来,以消除上覆地层、下覆地层等地质因素的干扰,准确地确定储层。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适用于包含有薄储层的区域,但对包含有其他类型储层的区域同样适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目标区域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层确定方法进行储层确定。
S12: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的层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目的层具体可以是指目标区域中包含有储层的地层。上述目的层的层位具体可以是指目的层的位置,根据上述目的层的层位可以从目标区域的地震数据中确定出目的层的地震数据。如此,可以从庞大的目标区域的地震数据中针对性地筛选出目的层的地震数据,以便后续进行具体的分析处理,避免了对所有地震数据都进行分析处理,提供了实施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的层位,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12-1: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波阻抗曲线。
S12-2:从所述地震数据中提取地震子波。
S12-3:根据所述波阻抗曲线和所述地震子波,确定合成记录。
S12-4:根据所述合成记录和所述地震数据,进行井震标定。
S12-5:根据井震标定结果,确定目的层的层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多种测井曲线包括声波时差曲线和密度曲线的情况下,上述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波阻抗曲线,具体可以包括:对上述声波时差曲线转换成速度曲线后和密度曲线进行乘积处理,以得到目标区域的波阻抗曲线。在上述多种测井曲线包括声波时差曲线,没有包括密度曲线的情况下,上述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波阻抗曲线,具体可以包括:根据声波时差曲线拟合得到密度曲线,对上述声波时差曲线转换成速度曲线后和拟合得到的密度曲线进行乘积处理,以得到目标区域的波阻抗曲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根据所述波阻抗曲线和所述地震子波,确定合成记录,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对上述地震子波和波阻抗曲线进行褶积运算,以得到合成记录。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根据所述合成记录和所述地震数据,进行井震标定,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将上述合成记录与井旁地震(即井旁地震数据)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进行调整,以使得合成记录与井旁地震达到匹配。其中,上述合成记录与井旁地震达到匹配具体可以包括:合成记录的波峰位置与井旁地震波峰位置重合,合成记录的波谷位置与井旁地震的波谷位置重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确定合成记录与井旁地震是否达到匹配,即是否完成井震标定,具体实施时,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执行:
S1:确定所述合成记录和井旁地震数据的相关性系数;
S2:在所述相关性系数小于阈值系数的情况下,对所述合成记录进行时移处理,和/或,调整所述地震子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阈值系数具体可以为0.8。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列举的阈值系数的数值只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时,也可以根据具体的精度要求,选择其他数值作为上述阈值系数。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调整所述地震子波,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调整所述地震子波的相位和/或频率等。如此,可以使得上述合成记录与井旁地震达到匹配,即完成井震标定。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列举的调整方式只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其他合适的方式对地震子波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补充的是,通过井震标定可以将深度域的数据与时间域的数据建立对应关系,进而可以根据井震标定结果,准确地确定出目的层的层位,以便从目标区域的地震数中获取目的层的地震数据。
S13: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层位,对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考虑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中包含有储层反射产生的数据,也同时包含了上覆地层、下覆地层等其他地质因素的干扰产生的数据,为了后续可以准确地确定储层,可以对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如此,可以将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从目的层的地震数据中分离出来,避免受到其他数据的干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层位,对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13-1: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层位,确定分解时窗。
S13-2:利用所述分解时窗,对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层位,确定分解时窗,具体实施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S1:根据目的层的层位,对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层位解释,以确定目的层的顶界面和目的层的底界面;
S2:根据所述目的层的顶界面和所述目的层的底界面,确定所述分解时窗。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确定分解时窗具体实施时,可以将目的层的顶界面减去一定时间长度作为分解时窗的上界面,将目的层的底界面加上一定时间长度作为分解时窗的下界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利用所述分解时窗,对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1:利用所述分解时窗,从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中提取共性最大且幅值最大的波形数据,作为第一地震分量数据;
S2:利用所述分解时窗,从剔除所述第一地震分量数据后的目的层的地震数据中提取共性最大且幅值最大的波形数据,作为第二地震分量数据;
S3:利用所述分解时窗,从剔除所述第一地震分量数据和所述第二地震分量数据后的目的层的地震数据中提取共性最大且幅值最大的波形数据,作为第三地震分量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实施时,可以多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多次波形分解。具体的,第一次波形分解具体可以是利用分解时窗从目的层的地震数据中分离(或提取)出共性最大且幅值最大(即最大共性、最大能量)的波形数据,即第一地震分量数据。第二次波形分解具体可以是利用分解时窗从分离(或剔除)了第一地震分量数据后的目的层的地震数据中分离出共性最大且幅值最大的波形数据,即第二地震分量数据。第三次波形分解具体可以是利用分解时窗从分离了第一地震分量数据和第二地震分量数据后的目的层的地震数据中分离出共性最大且幅值最大的波形数据,即第三地震分量数据。依次类推,可以利用分解时窗,对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多次的波形分解,得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例如,还可以利用分解时窗对进行第四次波形分解,具体的,可以利用所述分解时窗,从剔除所述第一地震分量数据、所述第二地震分量数据和所述第三地震分量数据后的目的层的地震数据中提取共性最大且幅值最大的波形数据,作为第四地震分量数据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共性最大具体指的可以是波形的共性最大,例如可以表示波形的形状最接近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储层反射波形的特征,以及地层中其他地质因素的干扰情况,上述多次波形分解具体可以是4次波形分解。通过4次波形分解后可以保证已经将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从目的层的地震数据分离了出来。剩余的目的层的地震数据通常都是一些表征噪声的信息。
S14:根据重构测井曲线,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其中,所述重构测井曲线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14-1: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重构测井曲线。
S14-2:根据所述重构测井曲线,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重构测井曲线是基于测井数据得到的消除了地层间波阻抗差异,更加突出储层信息的测井曲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根据所述重构测井曲线,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1: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提取多个分量子波;
S2:分别将所述多个分量子波与所述重构测井曲线作褶积处理,得到多个分量合成记录;
S3:分别确定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各个地震分量数据与对应的分量合成记录的相关性系数;
S4: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出相关性系数最大的地震分量数据作为所述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
如此,可以从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准确地筛选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以便后续可以利用该数据进行精确的储层确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例如,先从目的层的地震数据中可以分解得到了3个地震分量数据,即:第一地震分量数据、第二地震分量数据、第三地震分量数据。再分别从上述3个地震分量数据中,提取对应的子波,即:第一分量子波、第二分量子波、第三分量子波。再将第一分量子波和重构测井曲线作褶积处理,得到第一分量合成记录。类似的,可以分别得到第二分量合成记录、第三分量合成记录。然后,确定第一地震分量数据和第一分量合成记录的相关性系数,得到第一相关性系数。类似的,可以分别得到第二相关性系数、第三相关性系数。比较上述第一相关性系数、第二相关性系数、第三相关性系数的数值大小。例如,其中,第二相关性系数的数值大于第一相关性系数,也大于第三相关性系数,是最大的相关性系数,因此,可以将第二地震分量数据确定为上述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
S15:根据所述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确定目标区域中储层的展布特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根据所述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确定目标区域中储层的展布特征,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15-1:根据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确定目的层的振幅属性。
S15-2:根据目的层的振幅属性,确定目标区域的展布特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考虑到了储层反射具体的波形特点,通过先对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了多个地震分量数据,根据储层反射的波形特征,利用重构测井曲线从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得到了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以分离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再根据该地震分量数据确定储层,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确定储层不准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达到消除上覆地层、下覆地层等地质因素地震响应的干扰,准确地确定储层展布特征的技术效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获得符合要求的重构测井曲线,上述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重构测井曲线,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根据所述测井数据,通过直方图累积概率匹配法,确定所述重构测井曲线。如此,可以消除上覆地层、下覆地层等不同地层与目的层间的波阻抗差异。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例如,目的层为一高阻抗地层,而上覆地层、下覆地层为低阻抗地层。为了消除不同地层与目的层间波阻抗差异,具体可以可采用直方图累计概率曲线匹配方法,先分别将目的层、上覆地层、下覆地层的波阻抗数据统一显示在一个综合直方图中;再根据统计的正态分布分析上述综合直方图,得到一个包络及其对应的概率分布曲线;然后以目的层为基准,校正上覆地层、下覆地层的波阻抗分布范围,使得各地层的直方图包络及概率分布曲线形态相符,得到了重构后的波阻抗曲线,即重构测井曲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根据所述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确定目标区域中储层的展布特征,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1:根据所述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确定目的层的均方根振幅属性;
S2:根据所述均方根振幅属性,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储层的横向展布特征。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层确定方法,由于考虑到了储层反射具体的波形特点,通过先对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了多个地震分量数据,根据储层反射的波形特征,利用重构测井曲线从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得到了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以分离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再根据该地震分量数据确定储层,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确定储层不准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达到消除上覆地层、下覆地层等地质因素地震响应的干扰,准确地确定储层展布特征的技术效果;又通过井震标定,并再根据标定后的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以便后续利用分解时窗,对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达到了准确地从地震数据中分离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的目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储层确定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储层确定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储层确定方法相似,因此储层确定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请参阅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层确定装置的一种组成结构图,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获取模块21、第一确定模块22、分解模块23、筛选模块24和第二确定模块25,下面对该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获取模块21,具体可以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22,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的层位;
分解模块23,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层位,对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
筛选模块24,具体可以用于根据重构测井曲线,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其中,所述重构测井曲线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
第二确定模块25,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确定目标区域中储层的展布特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的层位,所述第一确定模块22具体可以包括以下结构单元:
第一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波阻抗曲线;
第一提取单元,具体可以用于从所述地震数据中提取地震子波;
第二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波阻抗曲线和所述地震子波,确定合成记录;
标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合成记录和所述地震数据,进行井震标定;
第三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井震标定结果,确定目的层的层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层位,对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所述分解模块23具体可以包括以下结构单元:
第四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层位,确定分解时窗;
分解单元,具体可以用于利用所述分解时窗,对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所述筛选模块24具体可以包括以下结构单元:
第五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重构测井曲线;
筛选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重构测井曲线,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为了描述的方便,在本说明书中,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这样的形容词仅可以用于将一个元素或动作与另一元素或动作进行区分,而不必要求或暗示任何实际的这种关系或顺序。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参照元素或部件或步骤(等)不应解释为局限于仅元素、部件、或步骤中的一个,而可以是元素、部件、或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等。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层确定装置,由于考虑到了储层反射具体的波形特点,通过分解模块先对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了多个地震分量数据,通过筛选模块根据储层反射的波形特征利用重构测井曲线从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得到了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以分离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再通过第二确定模块根据该地震分量数据确定储层,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确定储层不准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达到消除上覆地层、下覆地层等地质因素地震响应的干扰,准确地确定储层展布特征的技术效果;又通过第一确定模块进行井震标定,并再根据标定后的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以便后续利用分解时窗,对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达到了准确地从地震数据中分离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的目的。
在一个具体实施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提供的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对某目标区域的储层进行预测。具体实施过程,可以结合图3所示的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的流程示意图,参阅以下内容执行。
S101:获取地震数据,该数据具体可以为经过地表采集和后续处理的三维叠后地震数据体(即三维地震资料)。
S102:获取测井资料,该测井数据通常包括:声波时差、密度、伽马、电阻率等曲线。
S103:测井-地震合成记录标定(即井震标定),确定时深关系及目的层。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实施,可以包括:对声波曲线和密度曲线进行乘积得到波阻抗曲线;从地震数据中提取子波;再对地震子波和波阻抗曲线进行褶积运算得到合成记录;将合成记录与井旁地震进行对比,使合成记录与井旁地震达到最佳匹配(即完成井震标定);进而可以确定时深关系及目的层。具体可以参阅如图4所示的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获得的井震标定的示意图。
S104:在目的层进行三维地震层位解释,拾取目的层的层位(即确定目的层的层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可以通过地震层位解释,得到目的层段的顶面(即顶界面)T1及底面(即底界面)T2。具体可以参阅图5所示的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获得的过井地震剖面及层位解释的示意图。
S105:根据拾取的层位,选择合适的时窗(即分解时窗),通过时窗对地震资料目的层段开展波形分解,得到不同分量的地震数据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实施时,通过波形分解可以把地震数据分解成若干分量,第一分量(即第一地震分量数据)是所有输入的地震数据段中具有最大共性,最大能量的波形。第二分量(即第二地震分量数据)即则是去掉第一分量后的地震数据段中具有最大共性,最大能量的波形。第三分量(即第三地震分量数据)则是去掉第一和第二分量后的地震数据段中具有最大共性,最大能量的波形...,以此类推。
具体的可以参阅图6所示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获得的地震数据波形分解的示意图,将图5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的结果,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分量。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波形分解所采用的时窗具体可以为:(T1-10ms,T2+10ms)。
S106:建立重构测井曲线,以消除上覆及下覆地层与目的层的波阻抗差异。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目的层为一套高阻抗地层,上覆地层及下覆地层为低阻抗地层,可以参阅图7是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获得的重构测井曲线的示意图中上方图。为了消除地层间波阻抗差异,可采用直方图累计概率曲线匹配方法,分别将目的层、上覆地层、下覆地层的波阻抗数据显示在一个综合直方图中,根据统计的正态分布分析该综合直方图,产生一个包络及其对应的概率分布曲线,然后以目的层为基准,校正上覆地层及下覆地层波阻抗分布范围,使各地层的直方图包络及概率分布曲线形态相符,即可以得到重构后的波阻抗曲线,具体可以参阅图7中下方图所示内容。
S107:对各分量数据体提取子波(即分量子波),与重构波阻抗曲线(即重构测井曲线)褶积生成新的合成记录(即分量合成记录)。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根据第一分量数据F1提取子波为W1,将该子波与重构波阻抗曲线褶积生成合成记录S1;根据第二分量数据F2提取子波为W2,将该子波与重构波阻抗曲线褶积生成合成记录S2;根据第三分量数据F3提取子波为W3,将该子波与重构波阻抗曲线褶积生成合成记录S3。
S108:将每个分量数据体与对应其子波生成的合成记录进行对比,得到相似程度最高的分量。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具体可以将第一分量数据F1与合成记录S1进行对比;将第二分量数据F2与合成记录S2进行对比;将第三分量数据F3与合成记录S3进行对比。具体可以参阅图8所示的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获得的不同地震分量数据与相应合成记录的对比示意图,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分量数据F2与相对应的合成记录S2相似程度最高。若在对比分析中,存在2个或2个以上分量与合成记录的匹配程度差别不大,则可开展更精细的互相关工作,通过对比相关系数优选出合适的分量数据(作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
S109:根据S108分析结果,在与合成记录相似程度最高的分量数据体上,提取目的层段地震属性,进而可以得到储层平面分布规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采用的数据为第二分量数据F2(即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提取属性时窗为:(T1,T2),提取属性方法为均方根振幅属性。具体的,可以参阅图9所示的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获得的第二地震分量数据目的层段均方根振幅属性平面图的示意图。图中,灰度较浅的区域反映了第二分量数据F2振幅较强,即优质储层的发育位置。
通过上述场景示例,验证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由于考虑到了储层反射具体的波形特点,通过先对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了多个地震分量数据,根据储层反射的波形特征,利用重构测井曲线从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得到了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以分离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再根据该地震分量数据确定储层,确实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确定储层不准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达到消除上覆地层、下覆地层等地质因素地震响应的干扰,准确地确定储层展布特征的技术效果。
尽管本申请内容中提到不同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必须是行业标准或实施例所描述的情况等,某些行业标准或者使用自定义方式或实施例描述的实施基础上略加修改后的实施方案也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相同、等同或相近、或变形后可预料的实施效果。应用这些修改或变形后的数据获取、处理、输出、判断方式等的实施例,仍然可以属于本申请的可选实施方案范围之内。
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手段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客户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甚至为分布式数据处理环境)。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或等同要素。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装置或模块等,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将实现同一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的组合实现等。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部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类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本申请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机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实施方式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
Claims (12)
1.一种储层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
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的层位;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层位,对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
根据重构测井曲线,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其中,所述重构测井曲线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
根据所述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确定目标区域中储层的展布特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井数据至少包括以下曲线:声波时差曲线、密度曲线、伽马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的层位,包括:
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波阻抗曲线;
从所述地震数据中提取地震子波;
根据所述波阻抗曲线和所述地震子波,确定合成记录;
根据所述合成记录和所述地震数据,进行井震标定;
根据井震标定结果,确定目的层的层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层位,对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层位,确定分解时窗;
利用所述分解时窗,对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层位,确定分解时窗,包括:
根据目的层的层位,对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层位解释,以确定目的层的顶界面和目的层的底界面;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顶界面和所述目的层的底界面,确定所述分解时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分解时窗,对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包括:
利用所述分解时窗,从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中提取共性最大且幅值最大的波形数据,作为第一地震分量数据;
利用所述分解时窗,从剔除所述第一地震分量数据后的目的层的地震数据中提取共性最大且幅值最大的波形数据,作为第二地震分量数据;
利用所述分解时窗,从剔除所述第一地震分量数据和所述第二地震分量数据后的目的层的地震数据中提取共性最大且幅值最大的波形数据,作为第三地震分量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所述分解时窗,从剔除所述第一地震分量数据和所述第二地震分量数据后的目的层的地震数据中提取共性最大且幅值最大的波形数据,作为第三地震分量数据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分解时窗,从剔除所述第一地震分量数据、所述第二地震分量数据和所述第三地震分量数据后的目的层的地震数据中提取共性最大且幅值最大的波形数据,作为第四地震分量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重构测井曲线,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包括:
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提取多个分量子波;
分别将所述多个分量子波与所述重构测井曲线作褶积处理,得到多个分量合成记录;
分别确定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各个地震分量数据与对应的分量合成记录的相关性系数;
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出相关性系数最大的地震分量数据作为所述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
9.一种储层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的层位;
分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层位,对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
筛选模块,用于根据重构测井曲线,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其中,所述重构测井曲线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确定目标区域中储层的展布特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波阻抗曲线;
第一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地震数据中提取地震子波;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波阻抗曲线和所述地震子波,确定合成记录;
标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合成记录和所述地震数据,进行井震标定;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井震标定结果,确定目的层的层位。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模块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层位,确定分解时窗;
分解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分解时窗,对所述目的层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解,得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模块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重构测井曲线;
筛选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重构测井曲线,从所述多个地震分量数据中筛选出表征储层的地震分量数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59715.3A CN108254785B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59715.3A CN108254785B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54785A true CN108254785A (zh) | 2018-07-06 |
CN108254785B CN108254785B (zh) | 2020-03-10 |
Family
ID=62723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59715.3A Active CN108254785B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254785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79806A (zh) * | 2019-09-11 | 2019-12-17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密井网条件下快速的井震标定方法 |
CN113006778A (zh) * | 2021-03-22 | 2021-06-22 | 国仪石油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超高灵敏度的量子测井方法 |
CN114859418A (zh) * | 2022-06-15 | 2022-08-05 | 北京阳光吉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河道砂储层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89240A (zh) * | 2015-03-06 | 2016-10-05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砂层预测方法及装置 |
-
2017
- 2017-12-28 CN CN201711459715.3A patent/CN10825478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89240A (zh) * | 2015-03-06 | 2016-10-05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砂层预测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7)
Title |
---|
SATISH SINHA, ET AL.: "Spectral decomposition of seismic data with continuous-wavelet transform", 《GEOPHYSICS》 * |
代双和,等: "多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在阿尔及利亚TKT-NGS油田储层描述中的应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
刘尚军,等: "子波分解技术在SN三维工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 |
王昕,等: "子波地震道分解与重构技术在复杂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断块油气田》 * |
谢春临,等: "波形分解技术在强反射背景下薄砂层识别中的应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
马灵伟,等: "利用波形分解技术识别塔中北坡强反射界面之下的储层响应",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
高伟义,等: "多子波地震道分解技术在平湖油气田的应用", 《海洋石油》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79806A (zh) * | 2019-09-11 | 2019-12-17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密井网条件下快速的井震标定方法 |
CN110579806B (zh) * | 2019-09-11 | 2022-03-22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密井网条件下快速的井震标定方法 |
CN113006778A (zh) * | 2021-03-22 | 2021-06-22 | 国仪石油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超高灵敏度的量子测井方法 |
CN114859418A (zh) * | 2022-06-15 | 2022-08-05 | 北京阳光吉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河道砂储层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4859418B (zh) * | 2022-06-15 | 2022-12-20 | 北京阳光吉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河道砂储层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54785B (zh) | 2020-03-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kram et al. | A review and appraisal of arrival-time picking methods for downhole microseismic data | |
US8843353B2 (en) | Hybrid deterministic-geostatistical earth model | |
CN106249299B (zh) | 强反射屏蔽下薄层弱反射地震能量恢复方法及装置 | |
US8838391B2 (en) | Extracting geologic information from multiple offset stacks and/or angle stacks | |
US20120084007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clustering subsurface data on a per-slice basis | |
EP3488267A1 (en) | Seismic spectral balancing | |
CN108254785A (zh) | 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 | |
CN108828664A (zh) | 一种多次波识别方法及装置 | |
CN104375178A (zh) | 一种碳酸盐岩缝洞储层预测方法和装置 | |
CN107991716B (zh) | 薄层的沉积相图和沉积体厚度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
CN117607995A (zh) | 利用自然伽马与波阻抗融合的拟阻抗地震岩性反演方法 | |
Kumar et al. | Automatic lithology modelling of coal beds using the joint interpretati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CWT) | |
Melani et al. | The use of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in assisting sedimentary cyclicity analysis: A case study from an Albian carbonate reservoir, Campos Basin, southeast Brazil | |
CN107831541B (zh) | 基于高密度vsp数据的薄地层识别方法及装置 | |
CN107991705B (zh) | 基于二维统计特征的测井曲线校正方法和装置 | |
CN104698499B (zh) | 一种基于压缩屏蔽层地震波的油气勘测方法及装置 | |
CN112711068A (zh) | 一种砂岩中油气有效储层预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7688197B (zh) | 薄层预测方法和装置 | |
Riera et al. | Discovery of a 400 km2 honeycomb structure mimicking a regional unconformity on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data | |
Singh et al. | Modelling discontinuous well log signal to identify lithological boundaries via wavelet analysis: an example from KTB borehole data | |
Vohs | 3D seismic attributes analysis in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the Morrison NE field & Morrison field, Clark County Kansas | |
CN112130209B (zh) | 岩溶储层预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5989240A (zh) | 砂层预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7942387B (zh) | 一种续至波衰减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5425294B (zh) | 采集脚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