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50751A - 一种低介电常数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介电常数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50751A
CN108250751A CN201810123551.5A CN201810123551A CN108250751A CN 108250751 A CN108250751 A CN 108250751A CN 201810123551 A CN201810123551 A CN 201810123551A CN 108250751 A CN108250751 A CN 108250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
styrene
polyphenyl thioether
mixture
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235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艳霞
谭光凤
陆永健
赖华林
邓冬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LCYON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LCYON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LCYON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LCYON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235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507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50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07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1/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polysulfo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1/02Polythioethers; Polythioether-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14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polymeric 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L2205/18Spheres
    • C08L2205/20Hollow spher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介电常数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按质量份计,主要由PPS树脂20~80份、玻璃纤维15~40份、中空微球0.5~10份、增韧剂3~15份、抗氧剂0.3~3份、热稳定剂0.3~3份、润滑剂0.5~2份、成核剂0~3份制备得到。本发明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介电常数低,5GHz测试条件下介电常数为3.0~3.4,远低于普通纳米注塑PPS专用料;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与金属注塑成型的拉拔力高,甚至达到220kgf/cm2以上,适用NMT技术;耐热性好,加工温度在280℃以上,最高可以达到310℃。

Description

一种低介电常数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及制备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塑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介电常数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注塑技术(NMT)是一种将塑胶直接射出至金属表面达到与金属完美接合的技术,可以用来取代胶合、模内包覆、金属铆接等传统的接合方法,以达成制品轻、薄、短、小的目的,利用纳米成型技术制造的产品具有非常广阔的潜在市场且又兼具低廉的价格优势及加工成本。
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缩写为5G。5G移动通信高的规划传输速率会高达10~50Gbps,是4G移动通信传输速率的10倍以上。5G技术的到来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智能医疗等科幻电影里面的场景变得可以实现,物联网、云计算等战略领域的发展也将因此加速。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智能汽车部件、智能家居设备、可穿戴设备的横空出世和暴涨需求,纳米注塑成型技术近三年来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大,在5G通信领域有着巨大的市场应用潜力。纳米成型技术(NMT)对材料具有严格的选择性。聚苯硫醚(PPS)是最常用的纳米注塑专用料之一,但是存在着介电常数高(3.6以上,1GHZ)的缺点,无法满足5G通信长波长、高频率和大容量的要求。因此,如何一种满足5G通信要求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工程塑料,成为工程塑料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低介电常数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该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解决了聚苯硫醚树脂介电常数高、与金属的拉拔力低问题。该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适用于NMT技术,且介电常数低,满足5G通信要求。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低介电常数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解决了聚苯硫醚树脂介电常数高、与金属的拉拔力低的问题,制得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适用于NMT技术,且介电常数低,满足5G通信要求。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介电常数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按质量份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
中空微球是一类内核为空气或其他气体的特殊核壳结构材料,粒径在纳米至微米级,具有比表面积大、密度低、稳定性好等特性。而且中空微球内部其空心腔体部分可容纳大量的客体分子可以产生一些基于微观“包裹”效应的奇特性质,使得空心微球在医药、生物和化工等技术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中空微球作为一种新型拓扑结构粒子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是目前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焦点。
低介电常数玻璃纤维是大家都能想到的常规方法,但是对介电常数的降低有限,而中空微球具有中空的球体结构,空气的介电常数是最低的,只有1,耐高温中空微球的中空结构使得体系微观结构层次引入空气,从而降低材料的介电常数;另外,中空微球特殊的结构改变了材料的微观拓扑结构,进一步使得材料的介电常数降低。
本发明在树脂组合物体系中添加有适量的中空微球,本发明充分利用中空微球的特殊拓扑形态,改变了PPS树脂的微观结构与形态,进而显著降低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的介电常数,从之前的3.6-4.1降低到3.0-3.4,且制得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满足NMT技术要求,耐热性和成型加工性更加优异,介电常数的显著降低使得该材料更适合用于5G通信技术。
其中,按质量份计,还包括无机空心微珠3~30份;添加无机空心微珠后可以更多的降低介电常数。
优选地,按质量份计,所述介电常数低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
其中,所述PPS树脂为直链型PPS树脂;
优选地,在316℃/5Kgf条件下,所述PPS树脂的MFR为20~500g/10min,优选50~350g/10min;
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为低介电常数短切玻璃纤维,所述低介电常数玻璃纤维的介电常数为4~5。为低介电常数玻璃纤维,介电常数为4.2-4.8之间,密度为2.28-2.32;常规玻璃纤维的介电常数为6.6左右,密度为2.6-2.63之间。低介电常数玻璃纤维具有更低的密度和更低的介电常数。
其中,中空微球为耐高温聚合物微球、TiO2空心微球、ZrO2空心微球、SiO2空心微球等无机氧化物空心微球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优选聚合物微球和/或TiO2空心球;
聚合物微球是指具有圆球形状且粒径在数十纳米到数百微米尺度范围内的聚合物粒子。聚合物微球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具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磁效应、生物兼容性、功能基团等特性,在标准计量、生物医学、情报信息、分析化学、胶体科学及色谱分离等领域。尤其是近年来,在单分散聚合物微球上引入各类功能基团后,使这种功能性微球在如生物工程、免疫检验,电子和微电子技术、信息产业、高效液相色谱等许多高新技术领域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聚合物微球具有如下特征:
(1)小的粒子尺寸和体积使得整个粒子作为微反应器时对外界刺激具有响应性快和反应速率高;
(2)大的比表面积可作为吸附、脱附、化学反应和光散射等的位置。通常,1g尺寸为100nm的聚合物粒子有数十平方米到数百平方米的表面积;
(3)在介质中,聚合物粒子由于重力、电场和布朗运动时,具有高的渗透性和可运动性;
(4)由于粒子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范德华力作用和体积排斥作用,聚合物微球的分散乳液能够长时间得到稳定存在;
(5)均一的尺寸分布和带有不同功能性基团的表面使得聚合物微球能够在更多的理论和实际中得到应用。
空心高分子微球由于其具有的特殊空心形貌,除了具有低密度、高比表面的特性,其空心部分还可容纳大量的客体分子或大尺寸的客体,可以产生一些奇特的基于微观“包裹”效应的性质,从而使得空心高分子微球有更广泛的应用。
空心微球型材料与其实心材料相比,具有较小的密度,因此是一种新型的轻质结构材料,当用作填充材料时.可以大大降低材料的重量。而且,由具有空心结构的高分子微球型材料组成的复合泡沫还具有较好的吸声、隔热、阻燃等功能。
聚硅氧烷微球是指以聚硅氧烷为基材的高分子微球.具有比表面积大,相对密度低,耐热性、耐候性、无毒无味、润滑性及憎水性好等特点。
优选地,聚合物微球为耐高温微米级中空聚合物微球,优选聚硅氧烷中空微球;
优选地,中空微球的粒径为微米级,优选0.1~200μm,进一步优选0.5~120μm。
优选地,无机空心微珠为空心玻璃微珠、漂珠或漂珠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空心玻璃微珠为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和/或新型超轻空心微珠。
其中,增韧剂选自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酸酐改性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环氧化合物共聚物、丙烯酸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环氧共聚物选自脂肪族的缩水甘油酯共聚物和/或缩水甘油醚共聚物,优选乙烯基缩水甘油醚共聚物、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共聚物、马来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或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乙烯基缩水甘油醚共聚物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共聚物;
优选地,所述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选自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优选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或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
优选地,所述酸酐改性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选自酸酐改性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或酸酐改性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优选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
其中,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和/或亚磷酸酯辅助抗氧剂,
优选地,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为多羟基受阻酚类抗氧剂和/或不对称受阻酚类抗氧剂;如1010、1098、3114、1330、1790、245等。
优选地,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选自2,2-亚乙基-二(4,6-二-叔-丁基苯酚)、三乙二醇醚-二(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尿酸、二缩三乙二醇双[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1,3,5-三(4-叔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3-(1,1-二甲基乙基)-β-[3-(1,1-二甲基乙基)-4-羟苯基]-4-羟基-β-甲基苯甲酸-1,2-亚乙基酯、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或3,9-双[1,1-二甲基-2-[(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亚磷酸酯类抗氧剂选自亚磷酸三酯、亚磷酸二酯或亚磷酸单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亚磷酸酯类抗氧剂选自亚磷酸苯酯、三(壬基酚)亚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亚磷酸三壬酯、亚磷酸三辛酯、二(2-甲基-4,6-二(1,3-二甲基乙基)苯基)亚磷酸乙酯、亚磷酸一丁基二苯酯、双十八烷基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4,4'-[1,1'-联苯基]亚基二膦酸-四[2,4-二叔丁苯基]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4,4'-亚丁基双-(3-甲基-6-叔丁苯基)-四(十三烷基)二亚磷酸酯或3,9-二(2,4-二枯基苯氧基)-2,4,8,10-四氧杂-3,9-二磷杂螺[5.5]十一烷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优选为双十八烷基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4,4'-[1,1'-联苯基]亚基二膦酸-四[2,4-二叔丁苯基]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或3,9-二(2,4-二枯基苯氧基)-2,4,8,10-四氧杂-3,9-二磷杂螺[5.5]十一烷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亚磷酸酯类抗氧剂选自含有如式I所示的季戊四醇螺环结构的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式I中R’为烷基和/或芳基;如PEP-36,P-EPQ、626,627A等。
优选地,R’为C1~C25烷基和/或C6~C12芳基。
其中,所述热稳定剂为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盐以及紫外光吸收剂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盐与所述紫外光吸收剂的质量比为7:3~3:7,优选3:2~2:3;
优选地,所述金属化合物选自氧化锌、氧化镁、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镁中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紫外光吸收剂选自苯并三唑类紫外光吸收剂、三嗪类紫外光吸收剂或苯亚甲基丙二酸酯类紫外光吸收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优选苯并三唑类紫外光吸收剂和/或三嗪类紫外光吸收剂。例如UV531,UV-P,UV234,UV5411,PR25,B-CAP,UV1164,UV1157等。
其中,所述成核剂选自滑石粉、水滑石、碱金属长链脂肪酸盐、离子聚合物中至少一种或至少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碱金属长链脂肪酸盐和/或离子聚合物,优选地,碱金属长链脂肪酸盐为长链脂肪酸钙或长链脂肪酸纳。
滑石粉的目数在5000目以上,优选8000-13000目。
一种上述低介电常数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比,将所述PPS树脂、中空微球、任选的无机空心微珠、增韧剂、稳定剂、抗氧剂、润滑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所述混合物投入到挤出机中,并加入所述玻璃纤维,进行熔融挤出造粒,搅拌均匀,制得低介电常数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
其中,(2)中,所述挤出机的加热温度如下:一区150~200℃、二区220~250℃、三区230~270℃、四区250~290℃、五区270~290℃、六区260~290℃和机头250~28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PPS树脂中添加有中空微球,充分利用中空微球的特殊拓扑形态,改变了PPS树脂的微观结构与形态,再添加其他助剂配合,制得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能够显著降低了聚苯硫醚树脂的介电常数,介电常数从3.6~4.1降低至3.0~3.4,适用于5G通信领域;同时,制得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与金属注塑成型后的拉拔力高,达到200kgf/cm2以上,适用于NMT技术。本发明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介电常数低,5GHz测试条件下介电常数为3.0~3.4,远低于普通纳米注塑PPS专用料;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与金属注塑成型的拉拔力高,甚至达到220kgf/cm2以上,适用NMT技术;耐热性好,加工温度在280℃以上,最高可以达到31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本实施例中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按照配比,将上述PPS树脂、中空微球、增韧剂、抗氧剂、热稳定剂、润滑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
向混合物中加入玻璃纤维,投入到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造粒,搅拌均匀,制得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
挤出机的加热温度设置如下:一区160~200℃、二区220~250℃、三区230~270℃、四区250~290℃、五区270~310℃、六区280~320℃和机头260~280℃。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本实施例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其中,玻璃纤维为低介电常数短切玻璃纤维,中空微球为聚合物微球,无机空心微珠为空心玻璃微珠,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成核剂为长链脂肪酸钙。
本实施例纳米注塑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本对比例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本对比例中PPS工程塑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本对比例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其中,玻璃纤维为低介电常数短切玻璃纤维,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热稳定剂为金属氧化物以及紫外光吸收剂的混合物。
本对比例中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性能测试:将实施例1~3、对比例1-2制得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进行以下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与对比例1相比,实施例1中添加有中空微球,制得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介电常数低,介电常数为3.10,符合5G通信要求;同时,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与金属材料的拉拔力也达到220Kgf/cm2,满足NMT技术要求。
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中对组分含量进行优化处理,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的介电常数,力学性能也有所提高。
与实施例2相比,实施例3中的玻璃纤维为低介电常数短切玻璃纤维,中空微球为聚合物微球,无机空心微珠为空心玻璃微珠,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成核剂为长链脂肪酸钙,制得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的拉拔力有所增强,介电常数进一步降低。
本发明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具有以下性能:
1)介电常数低,5GHz测试条件下介电常数为3.0~3.4;远低于普通纳米注塑PPS专用料(介电常数为3.6-4.1);能适应5G通信高频、长波长的特点,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能够长时间灵敏、稳定接收和发射信号;
2)适用纳米注塑成型工艺,材料与金属一体注塑成型的拉拔力高,甚至可以达到204kgf/cm2以上;
3)耐热性好;加工温度可在270℃以上,最高可以达到310℃;
4)阻燃性可达UL94V-0(3.0mm),UL94V-1(0.8mm)。
应该注意到并理解,在不脱离后附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详细描述的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和改进。因此,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不受所给出的任何特定示范教导的限制。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低介电常数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介电常数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还包括无机空心微珠3~30份;
优选地,按质量份计,所述低介电常数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电常数低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PPS树脂为直链型PPS树脂;
优选地,在316℃/5Kgf条件下,所述PPS树脂的MFR为20~500g/10min,优选50~350g/10min;
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为低介电常数短切玻璃纤维,所述低介电常数玻璃纤维的介电常数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介电常数低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微球为耐高温聚合物微球、TiO2空心微球、ZrO2空心微球或SiO2空心微球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优选聚合物微球和/或TiO2空心球;
优选地,所述聚合物微球为耐高温微米级中空聚合物微球,优选聚硅氧烷中空微球;
优选地,所述中空微球的粒径为微米级,优选0.1~200μm,进一步优选0.5~120μm。
优选地,所述无机空心微珠为空心玻璃微珠、漂珠或漂珠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空心玻璃微珠为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和/或新型超轻空心微珠。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介电常数低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选自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酸酐改性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环氧化合物共聚物、丙烯酸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环氧共聚物选自脂肪族的缩水甘油酯共聚物和/或缩水甘油醚共聚物,优选乙烯基缩水甘油醚共聚物、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共聚物、马来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或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乙烯基缩水甘油醚共聚物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共聚物;
优选地,所述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选自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优选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或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
优选地,所述酸酐改性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选自酸酐改性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或酸酐改性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优选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介电常数低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选自受阻酚类抗氧剂和/或亚磷酸酯类抗氧剂;
优选地,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为多羟基受阻酚类抗氧剂和/或不对称受阻酚类抗氧剂;
优选地,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选自2,2-亚乙基-二(4,6-二-叔-丁基苯酚)、三乙二醇醚-二(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尿酸、二缩三乙二醇双[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1,3,5-三(4-叔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3-(1,1-二甲基乙基)-β-[3-(1,1-二甲基乙基)-4-羟苯基]-4-羟基-β-甲基苯甲酸-1,2-亚乙基酯、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或3,9-双[1,1-二甲基-2-[(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亚磷酸酯类抗氧剂选自亚磷酸三酯、亚磷酸二酯或亚磷酸单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亚磷酸酯类抗氧剂选自亚磷酸苯酯、三(壬基酚)亚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亚磷酸三壬酯、亚磷酸三辛酯、二(2-甲基-4,6-二(1,3-二甲基乙基)苯基)亚磷酸乙酯、亚磷酸一丁基二苯酯、双十八烷基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4,4'-[1,1'-联苯基]亚基二膦酸-四[2,4-二叔丁苯基]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4,4'-亚丁基双-(3-甲基-6-叔丁苯基)-四(十三烷基)二亚磷酸酯或3,9-二(2,4-二枯基苯氧基)-2,4,8,10-四氧杂-3,9-二磷杂螺[5.5]十一烷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优选为双十八烷基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4,4'-[1,1'-联苯基]亚基二膦酸-四[2,4-二叔丁苯基]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或3,9-二(2,4-二枯基苯氧基)-2,4,8,10-四氧杂-3,9-二磷杂螺[5.5]十一烷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亚磷酸酯类抗氧剂选自含有如式I所示的季戊四醇螺环结构的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式I中R’为烷基和/或芳基;
优选地,R’为C1~C25烷基和/或C6~C12芳基。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介电常数低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稳定剂为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盐以及紫外光吸收剂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盐与所述紫外光吸收剂的质量比为7:3~3:7,优选3:2~2:3;
优选地,所述金属氧化物选自氧化锌、氧化镁、纳米氧化锌或纳米氧化镁中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金属盐为磷酸盐、偏磷酸盐或亚磷酸盐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金属盐为碱金属盐,进一步优选磷酸钠、偏磷酸钠、亚磷酸纳;
优选地,所述紫外光吸收剂选自苯并三唑类紫外光吸收剂、三嗪类紫外光吸收剂或苯亚甲基丙二酸酯类紫外光吸收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优选苯并三唑类紫外光吸收剂和/或三嗪类紫外光吸收剂。
8.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介电常数低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核剂选自高数目滑石粉、水滑石、碱金属长链脂肪酸盐、离子聚合物中至少一种或至少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碱金属长链脂肪酸盐和/或离子聚合物,优选地,碱金属长链脂肪酸盐为长链脂肪酸钙或长链脂肪酸纳。
9.一种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低介电常数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比,将所述PPS树脂、中空微球、任选的无机空心微珠、增韧剂、稳定剂、抗氧剂、润滑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所述混合物投入到挤出机中,并加入所述玻璃纤维,进行熔融挤出造粒,搅拌均匀,制得低介电常数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挤出机的加热温度如下:一区150~200℃、二区220~250℃、三区230~270℃、四区250~290℃、五区270~290℃、六区260~290℃和机头250~280℃。
CN201810123551.5A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低介电常数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82507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3551.5A CN108250751A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低介电常数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3551.5A CN108250751A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低介电常数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0751A true CN108250751A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44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23551.5A Pending CN108250751A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低介电常数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50751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5577A (zh) * 2018-11-28 2019-05-03 江苏欧瑞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介电系数pps
CN110538619A (zh) * 2019-09-24 2019-12-06 西北大学 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微纳米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0760185A (zh) * 2019-09-26 2020-02-07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介电常数聚苯硫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51177A (zh) * 2019-12-13 2020-04-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纳米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1100454A (zh) * 2019-12-23 2020-05-05 上海普利特伴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介电高强度玻纤增强生物基pa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93849A (zh) * 2020-05-08 2020-07-10 深圳华力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849161A (zh) * 2019-04-25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高精密塑胶部件
CN112341816A (zh) * 2020-09-30 2021-02-09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应用
CN112940465A (zh) * 2021-02-05 2021-06-11 广州辰东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微发泡纳米注塑的pbt树脂组合物
CN113199834A (zh) * 2021-05-07 2021-08-03 苏州硕贝德创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热塑性覆铜板及制备方法
CN114231031A (zh) * 2021-11-30 2022-03-25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泡聚苯硫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95253A (zh) * 2022-02-26 2022-04-26 复旦大学 一种聚苯硫醚复配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092734A1 (zh) * 2021-11-25 2023-06-01 王顺方 一种用于提高聚硫化二甲苯塑料结晶速率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5955A (zh) * 2007-08-03 2008-02-20 东南大学 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空心微球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2477210A (zh) * 2011-08-31 2012-05-30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一种超材料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5375A (zh) * 2015-05-27 2015-08-19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一种低介电常数液体硅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10623A (zh) * 2015-05-11 2015-09-16 深圳华力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nmt技术的pps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7922A (zh) * 2017-04-17 2017-07-25 东莞市百励兴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导热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5955A (zh) * 2007-08-03 2008-02-20 东南大学 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空心微球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2477210A (zh) * 2011-08-31 2012-05-30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一种超材料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10623A (zh) * 2015-05-11 2015-09-16 深圳华力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nmt技术的pps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5375A (zh) * 2015-05-27 2015-08-19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一种低介电常数液体硅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7922A (zh) * 2017-04-17 2017-07-25 东莞市百励兴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导热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5577A (zh) * 2018-11-28 2019-05-03 江苏欧瑞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介电系数pps
CN111849161B (zh) * 2019-04-25 2022-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高精密塑胶部件
CN111849161A (zh) * 2019-04-25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高精密塑胶部件
CN110538619A (zh) * 2019-09-24 2019-12-06 西北大学 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微纳米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0760185A (zh) * 2019-09-26 2020-02-07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介电常数聚苯硫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51177A (zh) * 2019-12-13 2020-04-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纳米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1100454A (zh) * 2019-12-23 2020-05-05 上海普利特伴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介电高强度玻纤增强生物基pa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93849A (zh) * 2020-05-08 2020-07-10 深圳华力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
WO2022068139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应用
CN112341816A (zh) * 2020-09-30 2021-02-09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应用
CN112940465A (zh) * 2021-02-05 2021-06-11 广州辰东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微发泡纳米注塑的pbt树脂组合物
CN113199834A (zh) * 2021-05-07 2021-08-03 苏州硕贝德创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热塑性覆铜板及制备方法
WO2023092734A1 (zh) * 2021-11-25 2023-06-01 王顺方 一种用于提高聚硫化二甲苯塑料结晶速率的方法
CN114231031A (zh) * 2021-11-30 2022-03-25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泡聚苯硫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31031B (zh) * 2021-11-30 2023-09-19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泡聚苯硫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95253A (zh) * 2022-02-26 2022-04-26 复旦大学 一种聚苯硫醚复配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95253B (zh) * 2022-02-26 2023-11-24 复旦大学 一种聚苯硫醚复配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0751A (zh) 一种低介电常数的nmt技术用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8329692A (zh) 一种低介电常数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3649140B (zh) 基于asa的接枝共聚物组合物
CN110327858B (zh) 中空颗粒、其制备方法、其用途以及生产微囊颗粒的方法
TWI468423B (zh) 含矽聚合物之乙烯基聚合物粉體與其製造方法、樹脂組成物以及成形體
US10597510B2 (en) Flaky glass granules and resin composition using the same
CN105086920A (zh) 耐辐照有机硅封装胶的制备方法
CN104540896B (zh) 树脂组合物和树脂成型体
TWI593738B (zh) 環氧樹脂組成物、環氧硬化物及led密封材料
TW202334261A (zh) 空心粒子、空心粒子之製造方法、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體
CN106675152B (zh) 粉末涂料用消光改性剂及其应用、以及含有其的消光粉末涂料
Zh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styrene‐acrylic emulsion by using nano‐SiO2 as seeds
TWI535738B (zh) (甲基)丙烯酸酯系聚合物、樹脂組成物及成形體
CN102993553A (zh) 一种气味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2371B (zh) 一种应用于3d打印的低热收缩性聚苯乙烯复合微球
JP2013079317A (ja) 硬化剤及び/又は硬化促進剤内包カプセル、及び、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KR20170011520A (ko) 충격보강제,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리유산/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KR101433575B1 (ko) 그래핀이 담지된 투명성을 나타내는 미립자와 이를 이용한 열전도성 접착제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6206564B2 (ja) 表面修飾金属酸化物微粒子、それを含有する分散液、樹脂組成物、複合体及び光学部材
CN107793716A (zh) 用于聚酯反射膜辅层的复合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80644B (zh) 用于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的复配阻燃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23048A (zh) 一种有机硅增韧改性的聚苯硫醚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9227510A (ja) 表面改質粒子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樹脂組成物
CN103408913A (zh) 复合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044796A (zh) 一种环氧树脂增强聚苯乙烯无卤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