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43424B - 一种问题小区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问题小区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43424B
CN108243424B CN201611205018.0A CN201611205018A CN108243424B CN 108243424 B CN108243424 B CN 108243424B CN 201611205018 A CN201611205018 A CN 201611205018A CN 108243424 B CN108243424 B CN 1082434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adjacent
preset
neighboring
adjacent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050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43424A (zh
Inventor
夏龙根
许时彰
徐伟兴
林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050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434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43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3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43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34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问题小区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预设小区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以及待分配的频率,将所述邻区划分为容量分担类邻区和干扰贡献类邻区;采用第一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一问题小区,采用第二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二问题小区。该方法结合了影响通信质量的信号覆盖因素,将邻区分为与预设小区较近的不存在同频干扰问题的容量分担类邻区,以及存在同频干扰问题的干扰贡献类邻区,对每一种类型的邻区,采用不同的方法识别出问题小区,提高了问题小区识别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问题小区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问题小区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蜂窝通信系统采用频率复用的组网方式,邻区同频干扰问题是网络干扰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无论是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还是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都必须控制好相邻小区的同频干扰,提升网络质量。
虽然目前用于评估网络结构,降低干扰的方法有很多,但这些方法无法对小区的种类进行区分,对问题小区的定位不够精确,因此,也无法针对问题小区对网络结构进行优化,提升网络质量。举例来说,通过确定区域内的所有结构群及结构复杂权值,然后根据区域内结构群的结构复杂权值进行排序,将问题定位到容量问题突出和覆盖问题突出的小区级别上。该方法虽然能够确定出问题小区,但是由于未结合小区覆盖范围来评估基站距离的远近对网络干扰的影响程度关系,无法将容量问题小区和覆盖问题小区区分开来。
再如,根据相邻小区下行信号强度,得到无线网络最大连通簇列表,统计最大连通簇列表中的干扰话务总量,通过干扰话务总量与无线网络中的话务总量的比值,得到无线网络结构的健康度指标。该方法虽然能够对网络结构进行量化评估,但是无法判断出影响网络结构的问题小区。
再如,通过获取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确定干扰相关簇,然后根据小区相关系数,计算干扰相关簇对应的干扰系数,根据目标区域内包括的干扰相关簇以及干扰相关簇对应的干扰系数,计算得到网络结构健康度参数,根据网络结构健康度参数、以及下行信号质量,分别与对应的阈值比较,获得目标区域内无线网络结构的评估结果信息。该方法虽然根据网络健康度参数来评估网络的结构布局是否合理,但是无法区由于频率配置不当引发的同频干扰,从而实现问题小区的精确定位。
综上所述,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用于评估网络结构,降低干扰的方法,采用某一种判断规则对预设服务小区的邻区进行判断,识别出问题小区,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影响通信质量的信号覆盖因素,从而无法将邻区的类型进行区分,针对不同的类型识别出问题小区,导致对问题小区的识别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结合影响通信质量的信号覆盖因素,将邻区的类型进行区分,针对不同的类型识别出问题小区,提高对问题小区的识别的准确性。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问题小区的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小区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以及待分配的频率,将所述邻区划分为容量分担类邻区和干扰贡献类邻区;
采用根据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占用的频率生成的第一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一问题小区,采用根据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测量报告生成的第二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二问题小区;
其中,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所述预设小区和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所占用的频率互不重复;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且包含与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或者所述预设小区占用频率相同的邻区。
可选地,所述根据预设小区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以及待分配的频率,将所述邻区划分为容量分担类邻区和干扰贡献类邻区,包括:
将所述预设小区的邻区划分为至少一个邻区层;其中,将与所述预设小区在地理位置上相邻的邻区作为第一个邻区层,且在所述邻区层中,每一个邻区层均包含与前一个邻区层的至少一个邻区在地理位置上相邻的邻区;
从所述第一个邻区层开始,沿着远离所述预设小区的方向,获取预设数量的邻区层,得到第一邻区层集合,将所述第一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作为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其中,所述第一邻区层集合中的每一个邻区和所述预设邻区所占用的频率互不重复;
获取所述预设小区的除所述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层之外的邻区层,得到第二邻区层集合,将所述第二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作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预设小区的邻区划分为至少一个邻区层,包括:
获取与所述预设小区所在位置对应的预设位置点,以及与所述邻区所在位置对应的邻区位置点;
重复执行去除本次采用三角剖分分析之前所得的邻区层对应的邻区位置点,得到待分析邻区位置点,采用三角剖分分析所述预设位置点和所述待分析邻区位置点,获取以所述预设位置点为顶点的目标三角形后,获取在所述目标三角形的顶点上的待分析邻区位置点,将在所述目标三角形的顶点上的待分析邻区位置点对应的邻区划分为一个邻区层,直到为所有所述邻区位置点对应的邻区划分出邻区层。
可选地,所述采用根据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占用的频率生成的第一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一问题小区,包括:
获取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第一邻区个数,以及每一容量分担类邻区的第一载波数;
根据第一邻区个数和所述第一载波数,计算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邻区的平均载波数;
根据所述第一载波数和所述平均载波数筛选出所述第一载波数大于所述平均载波数的邻区,作为第一待识别邻区;
将所述第一待识别邻区的第一载波数与所述平均载波数的差异值超过第一阈值的第一待识别邻区作为所述第一问题小区。
可选地,所述采用根据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测量报告生成的第二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二问题小区,包括:
获取每一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的测量报告、每一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包含的第二邻区个数,以及每一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第二载波数;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计算在所述预设小区中,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信号强度超过预设信号强度的采样点数占所述预设小区内所有采样点数的百分比,作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干扰相关系数,计算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干扰相关系数和第二载波数的目标乘积,并计算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目标乘积占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中的每一邻区的目标乘积之和的百分比,作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干扰系数;
根据所述第二邻区个数,以及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中每一邻区的干扰系数,计算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中的邻区的平均干扰系数,筛选出干扰系数大于所述平均干扰系数的干扰贡献类邻区,作为第二待识别邻区;
将所述第二待识别邻区的干扰系数与所述平均干扰系数的差异值超过第二阈值的第二待识别邻区作为所述第二问题小区。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问题小区的确定方法,根据预设小区的邻区与预设小区之间的距离,以及待分配的频率,将预设小区的邻区划分为与预设小区距离较近且占用的频率互不重复的容量分担类邻区,和与预设小区距离较远,且包含了容量分担类邻区或者预设小区的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类邻区。针对容量分担类邻区和干扰贡献类邻区采用不同的识别方法,识别出问题小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结合了影响通信质量的信号覆盖因素,将邻区分为与预设小区较近的不存在同频干扰问题的容量分担类邻区,以及存在同频干扰问题的干扰贡献类邻区,针对每一种类型的邻区,采用不同的方法识别出问题小区,提高了问题小区识别的准确性。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问题小区的确定装置,包括:
分类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小区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以及待分配的频率,将所述邻区划分为容量分担类邻区和干扰贡献类邻区;
识别模块,用于采用根据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占用的频率生成的第一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一问题小区,采用根据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测量报告生成的第二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二问题小区;
其中,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所述预设小区和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所占用的频率互不重复;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且包含与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或者所述预设小区占用频率相同的邻区。
可选地,所述分类模块包括:
分层单元,用于将所述预设小区的邻区划分为至少一个邻区层;其中,将与所述预设小区在地理位置上相邻的邻区作为第一个邻区层,且在所述邻区层中,每一个邻区层均包含与前一个邻区层的至少一个邻区在地理位置上相邻的邻区;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个邻区层开始,沿着远离所述预设小区的方向,获取预设数量的邻区层,得到第一邻区层集合,将所述第一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作为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其中,所述第一邻区层集合中的每一个邻区和所述预设邻区所占用的频率互不重复;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预设小区的除所述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层之外的邻区层,得到第二邻区层集合,将所述第二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作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
可选地,所述分层单元还用于获取与所述预设小区所在位置对应的预设位置点,以及与所述邻区所在位置对应的邻区位置点;重复执行去除本次采用三角剖分分析之前所得的邻区层对应的邻区位置点,得到待分析邻区位置点,采用三角剖分分析所述预设位置点和所述待分析邻区位置点,获取以所述预设位置点为顶点的目标三角形后,获取在所述目标三角形的顶点上的待分析邻区位置点,将在所述目标三角形的顶点上的待分析邻区位置点对应的邻区划分为一个邻区层,直到为所有所述邻区位置点对应的邻区划分出邻区层。
可选地,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第一邻区个数,以及每一容量分担类邻区的第一载波数;根据第一邻区个数和所述第一载波数,计算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邻区的平均载波数;根据所述第一载波数和所述平均载波数筛选出所述第一载波数大于所述平均载波数的邻区,作为第一待识别邻区;将所述第一待识别邻区的第一载波数与所述平均载波数的差异值超过第一阈值的第一待识别邻区作为所述第一问题小区。
可选地,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
获取每一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的测量报告、每一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包含的第二邻区个数,以及每一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第二载波数;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计算在所述预设小区中,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信号强度超过预设信号强度的采样点数占所述预设小区内所有采样点数的百分比,作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干扰相关系数,计算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干扰相关系数和第二载波数的目标乘积,并计算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目标乘积占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中的每一邻区的目标乘积之和的百分比,作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干扰系数;根据所述第二邻区个数,以及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中每一邻区的干扰系数,计算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中的邻区的平均干扰系数,筛选出干扰系数大于所述平均干扰系数的干扰贡献类邻区,作为第二待识别邻区;将所述第二待识别邻区的干扰系数与所述平均干扰系数的差异值超过第二阈值的第二待识别邻区作为所述第二问题小区。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问题小区的确定装置中,分类模块根据预设小区的邻区与预设小区之间的距离,以及待分配的频率,将预设小区的邻区划分为与预设小区距离较近且占用的频率互不重复的容量分担类邻区,和与预设小区距离较远,且包含了容量分担类邻区或者预设小区的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类邻区。识别模块针对容量分担类邻区和干扰贡献类邻区采用不同的识别方法,识别出问题小区。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结合了影响通信质量的信号覆盖因素,将邻区分为与预设小区较近的不存在同频干扰问题的容量分担类邻区,以及存在同频干扰问题的干扰贡献类邻区,针对每一种类型的邻区,采用不同的方法识别出问题小区,提高了问题小区识别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问题小区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问题小区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划分邻区层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采用三角剖分对邻区划分邻区层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采用三角剖分获取邻区位置点的划分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采用三角剖分获取邻区位置点的划分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采用三角剖分获取邻区位置点的划分过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问题小区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问题小区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
101:根据预设小区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以及待分配的频率,将所述邻区划分为容量分担类邻区和干扰贡献类邻区;
102:采用根据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占用的频率生成的第一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一问题小区,采用根据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测量报告生成的第二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二问题小区;
其中,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所述预设小区和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所占用的频率互不重复;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且包含与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或者所述预设小区占用频率相同的邻区。
预设小区是需要进行邻区规划的小区,待分配的频率指的是待分配给每个小区的频率。在为各个小区分配频率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地理位置上临近小区之间的通信质量不受影响,通常需要为地理位置上临近小区分配不同的频率,这些在地理位置上临近且占用的频率之间不互相干扰的邻区,称作容量分担类邻区。相应的,为了提高有限的频率资源的利用率,对两个距离较远(满足同频复用距离)的小区,可以使用相同的频率。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当某个小区的基站增强了信号发射的功率),即使满足同频复用距离的两个小区之间仍然会产生干扰。对于这类与预设小区距离较远,且包含了和容量分担类邻区的同频小区的邻区称作干扰贡献类邻区。问题小区即为对整个预设小区和预设小区的邻区所组成的网络系统产生影响的小区。
通信质量指的是预设小区和邻区组成的整个区域内的各个终端之间或者终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不受干扰的能力,通信质量越好,数据交互越通畅。由于容量分担类邻区对通信质量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每个邻区占用的频率,所以可以根据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占用的频率生成相应的识别规则。相应的,干扰贡献类邻区对通信质量影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同频干扰问题,那么可以通过每个干扰贡献类邻区的测量报告生成第二识别规则。可理解的是,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识别规则和第二识别规则均可以根据影响通信质量的具体因素生成,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第一问题小区和第二问题小区均是影响了通信质量的小区。
在研究邻区与预设小区或者邻区之间通信质量影响的过程中,由于容量分担类邻区之间,或者容量分担类邻区和预设小区之间不存在同频复用的小区,这类小区之间通信质量主要是由于频率分配不合理(例如,某个小区人口较多,需要较多的载波才能满足该小区的人正常通信,而为该小区分配的频率所能支持的载波数较少,则当该小区中有多个人同时使用网络时,便会产生干扰,也就是说,该小区分配的频率所能支持的载波过少,需要重新分配以克服上述问题)导致,因此,对于容量分担类邻区不需要考虑同频干扰的问题,只需要考虑频率的分配问题。
然而,对于干扰贡献类邻区由于存在和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或者预设小区之间的同频复用,那么影响这些邻区与预设小区或者邻区之间通信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同频干扰,需要找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对通信质量影响的邻区,为其重新分配频率(例如,为其分配距离更远的邻区所使用的频率),以克服同频干扰问题。由于容量分担类邻区和干扰贡献类邻区对通信质量影响的因素不同,针对这两类邻区,采用不同的识别规则(例如,容量分担类邻区采用和邻区的载波相关的第一识别规则,对干扰贡献类邻区通过测量报告获取干扰相关的系数,通过这些系数生成的第二识别规则进行问题小区的识别),具体识别规则可以根据实际的网络结构生成,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问题小区的确定方法,根据预设小区的邻区与预设小区之间的距离,以及待分配的频率,将预设小区的邻区划分为与预设小区距离较近且占用的频率互不重复的容量分担类邻区,和与预设小区距离较远,且包含了容量分担类邻区或者预设小区的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类邻区。针对容量分担类邻区和干扰贡献类邻区采用不同的识别方法,识别出问题小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结合了影响通信质量的信号覆盖因素,将邻区分为与预设小区较近的不存在同频干扰问题的容量分担类邻区,以及存在同频干扰问题的干扰贡献类邻区,针对每一种类型的邻区,采用不同的方法识别出问题小区,提高了问题小区识别的准确性。
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问题小区识别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2011:将预设小区的邻区划分为至少一个邻区层;其中,将与所述预设小区在地理位置上相邻的邻区作为第一个邻区层,且在所述邻区层中,每一个邻区层均包含与前一个邻区层的至少一个邻区在地理位置上相邻的邻区;
2012:从所述第一个邻区层开始,沿着远离所述预设小区的方向,获取预设数量的邻区层,得到第一邻区层集合,将所述第一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作为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其中,所述第一邻区层集合中的每一个邻区和所述预设邻区所占用的频率互不重复;
2013:获取所述预设小区的除所述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层之外的邻区层,得到第二邻区层集合,将所述第二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作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
202:采用第一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一问题小区,采用第二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二问题小区。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步骤202和上述实施例的步骤102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将邻区划分为容量分担类邻区和干扰贡献类邻区的过程中,本实施例采用了步骤2011、步骤2012和步骤2013代替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速区分出容量分担类邻区和干扰贡献类邻区的方法,如图3所示(如3中假设每一个正六边形即为一个小区,中心的编号为300的小区为预设小区),在将预设小区300的邻区划分为容量分担类邻区和干扰贡献类邻区时,获取和预设小区300相邻的邻区(例如,图3中所有编号为301的小区),作为第一个邻区层。获取和第一个邻区层相邻的邻区(图3中所有编号为302的邻区),作为第二个邻区,依次类推,获取与第二个邻区层相邻的邻区(图3中编号为303的邻区),作为第三个邻区(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的划分邻区层的过程中,考虑到基站发射信号的方向性,可以只取该信号覆盖的小区,而不需要对全部的小区进行分层,例如,图3中的第一个邻区层和第二个邻层区均全向取,第三个邻区层只取某一个方向上的邻区即可)。可以理解的是,在对邻区进行分层的时候,具体采用的方法(例如,采用三角剖分的方法)本实施例不做具体显示,只要能实现邻区的分层即可。
第一邻区层集合,是沿着远离所述预设小区的方向获取的邻区层,例如,如图3所示,沿着远离预设小区300的方向,获取由编号为301的邻区组成的第一个邻区层,以及由编号为302的邻区组成的第二个邻区层,将第一个邻区层和第二个邻区层作为第一邻区层集合。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邻区层集合中的所有邻区之间,以及第一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和预设小区之间占用的频率均不相同。
在将剩余的邻区层作为第二邻区层集合时,第二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可以全部是与第一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或者预设小区存在频率复用的小区,也可以是存在几个与例如第一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或者预设小区占用频率不重复的小区,但是包括了与第一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或者预设小区存在频率复用的小区。例如,图3中由编号为303的邻区组成第二邻区层集合,在编号为303的邻区中可以全部是和编号为300、301或者302的中的某个小区频率复用的小区,或者既包含了和编号为300、301或者302的中的某个小区频率复用的小区,也包含了和编号为300、301、302的任一小区占用频率均不相同的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数量根据邻区层中的小区和预设小区的距离,以及待分配的频率决定。例如,一般而言,将和预设小区在地理位置上相邻的邻区层作为第一邻区层集合。另外,若某一个邻区层中包括了和该邻区层内某个小区存在频率复用的小区,又包含了和该邻区层内不存在频率复用的小区,则将该邻区层划分为第二邻区层。
第一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按照所述的第一识别规则进行识别,第二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按照所述的第二识别规则进行识别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划分容量分担类邻区和干扰贡献类邻区的方法,将预设小区的邻区划分为邻区层,在已知预分配的邻区可以供几个小区使用后,即可根据每一邻区层的邻区个数,筛选出邻区层中不存在频率复用的邻区的邻区层。这种方法不需要针对每一小区的频率使用情况和与预设小区的距离逐一确定其所述的类别,可以快速的对邻区进行分类。
更进一步的,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将所述预设小区的邻区划分为至少一个邻区层,包括:
获取与所述预设小区所在位置对应的预设位置点,以及与所述邻区所在位置对应的邻区位置点;
重复执行去除本次采用三角剖分分析之前所得的邻区层对应的邻区位置点,得到待分析邻区位置点,采用三角剖分分析所述预设位置点和所述待分析邻区位置点,获取以所述预设位置点为顶点的目标三角形后,获取在所述目标三角形的顶点上的待分析邻区位置点,将在所述目标三角形的顶点上的待分析邻区位置点对应的邻区划分为一个邻区层,直到为所有所述邻区位置点对应的邻区划分出邻区层。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位置点可以是预设小区的中心点、或者预设小区的基站所在的位置点。邻区位置点可以是每个邻区的中心点,或者是邻区的基站所在位置点(可理解的是,采用经纬度信息表示预设位置点或者邻区位置点)。可理解的是,预设位置点和邻区位置点的选取不是唯一固定的,只要能够表示出预设位置点和邻区位置点的相对位置即可,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4所示,在获取与所述预设小区所在位置对应的预设位置点,以及与所述邻区所在位置对应的邻区位置点后,判断是否每一所述邻区位置点均划分了相应的邻区层,若是,则邻区层的划分过程结束,否则,一直执行“去除本次采用三角剖分分析之前所得的邻区层对应的邻区位置点,得到待分析邻区位置点,采用三角剖分分析所述预设位置点和所述待分析邻区位置点,获取以所述预设位置点为顶点的目标三角形后,获取在所述目标三角形的顶点上的待分析邻区位置点,将在所述目标三角形的顶点上的待分析邻区位置点对应的邻区划分为一个邻区层”的步骤。
如图5所示,图5中的点400是预设位置点,其他点均为邻区位置点,采用三角剖分的方法对这些点进行三角剖分(图5中未示出三角剖分后的所有三角形)后,获取以预设位置点为顶点的目标三角形(图5中所示的三角形),将这些目标三角形顶点上的邻区位置点(图5中所有编号为401的点)对应的邻区作为第一个邻区层。接下来,如图6所示,去除掉所有编号为401的点,对剩余的点进行三角剖分,得到目标三角形(图6中实线所示的三角形),获取这些三角形顶点上的邻区位置点(图6中编号为402的点),将这些点对应的邻区作为第二个邻区层。以此类推,如图7所示,去除所有编号为401和编号为402的点,对剩余的点进行三角剖分分析,得到目标三角形(图7中实线所示的三角形),获取这些三角形顶点上的邻区位置点(图7中编号为403的点),将这些点对应的邻区作为第三个邻区层。至此,所有的邻区位置点均划分至相应的邻区层中。
然后,按照前述的方法获取这些邻区层中的容量分担类邻区和干扰贡献类邻区,具体方法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例如,将由预设位置点向外的前两个邻区层中的邻区作为容量分担类邻区,将第三个邻区层和第三个邻区层以外的邻区层中的邻区作为干扰贡献类邻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三角剖分方法对预设小区的邻区划分邻区层的方法,直接根据表示各个邻区和预设小区相对位置的点,对这些点进行三角剖分,可以实现对邻区的快速分层。
更进一步地,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采用根据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占用的频率生成的第一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一问题小区,包括:
获取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第一邻区个数,以及每一容量分担类邻区的第一载波数;
根据第一邻区个数和所述第一载波数,计算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邻区的平均载波数;
根据所述第一载波数和所述平均载波数筛选出所述第一载波数大于所述平均载波数的邻区,作为第一待识别邻区;
将所述第一待识别邻区的第一载波数与所述平均载波数的差异值超过第一阈值的第一待识别邻区作为所述第一问题小区。
具体来说,计算容量分担层小区的平均载波数
Figure BDA0001189823530000161
其中#TRXcell是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的第一载波数,N为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个数,本实施例中,容量分担类邻区为第一个邻区层和第二个邻区层中的邻区,
Figure BDA0001189823530000162
表示第一个邻区层和第二个邻区层中的所有邻区的第一载波数的和;
然后,计算每个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每一个邻区的容量系数δcap,cell,计算方法如下:
若#TRXcell>#TRXave,则
Figure BDA0001189823530000163
若#TRXcell≤#TRXave,δcap,cell=0;
最后,筛选δcap,cell>30%的邻区,作为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第一问题小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识别出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第一问题小区的方法,根据每一小区分配的频率(载波个数和频率相关),能够准确的识别出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第一问题小区。
更进一步地,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采用根据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测量报告生成的第二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二问题小区,包括:
获取每一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的测量报告、每一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包含的第二邻区个数,以及每一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第二载波数;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计算在所述预设小区中,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信号强度超过预设信号强度的采样点数占所述预设小区内所有采样点数的百分比,作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干扰相关系数,计算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干扰相关系数和第二载波数的目标乘积,并计算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目标乘积占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中的每一邻区的目标乘积之和的百分比,作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干扰系数;
根据所述第二邻区个数,以及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中每一邻区的干扰系数,计算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中的邻区的平均干扰系数,筛选出干扰系数大于所述平均干扰系数的干扰贡献类邻区,作为第二待识别邻区;
将所述第二待识别邻区的干扰系数与所述平均干扰系数的差异值超过第二阈值的第二待识别邻区作为所述第二问题小区。
具体地,首先,根据测量报告(MR,Measurement Report)计算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的干扰相关系数
Figure BDA0001189823530000171
其中,#Samples>90dBm是在预设小区中在测量报告中的干扰贡献类邻区的信号强度在-90dBm以上的采样点数;#Samplesall是预设小区在测量报告中干扰贡献邻区的所有采样点数,COcell为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的干扰相关系数。
然后,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计算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的干扰系数
Figure BDA0001189823530000172
其中,COcell#TRXcell是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的干扰相关系数和该邻区中的第二载波数的目标乘积,
Figure BDA0001189823530000173
是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所在的邻区层中的所有邻区的干扰相关系数COcell与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的第二载波数#TRXcell的目标乘积求和,Infcell是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的干扰系数;
然后,由干扰贡献类邻区的干扰系数Infcell,计算干扰贡献类邻区在其所在的邻区层的平均干扰系数
Figure BDA0001189823530000181
此处,假设第三个邻区层和第三个邻区层之外的邻区层中的邻区为干扰贡献类邻区,其中N为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所在的邻区层中的邻区个数(第二邻区个数),其中。
然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干扰贡献类邻区的干扰贡献系数δinf,cell,计算方法如下:
若Infcell>Infave,则
Figure BDA0001189823530000182
若Infcell≤Infave,δinf,cell=0;
最后,筛选出筛选δinf,cell>30%的邻区,作为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第二问题小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识别出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第二问题小区的方法,根据对应的测量报告,通过相应的计算方法能够准确的识别出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第一问题小区。
图8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问题小区的确定装置800,包括分类模块801和识别模块802,其中,
分类模块801,用于根据预设小区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以及待分配的频率,将所述邻区划分为容量分担类邻区和干扰贡献类邻区;
识别模块802,用于采用根据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占用的频率生成的第一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一问题小区,采用根据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测量报告生成的第二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二问题小区;
其中,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所述预设小区和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所占用的频率互不重复;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且包含与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或者所述预设小区占用频率相同的邻区。
本实施例提供的问题小区的确定装置800适用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问题小区的确定方法,再次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问题小区的确定装置800中,分类模块801根据预设小区的邻区与预设小区之间的距离,以及待分配的频率,将预设小区的邻区划分为与预设小区距离较近且占用的频率互不重复的容量分担类邻区,和与预设小区距离较远,且包含了容量分担类邻区或者预设小区的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类邻区。识别模块802针对容量分担类邻区和干扰贡献类邻区采用不同的识别方法,识别出问题小区。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结合了影响通信质量的信号覆盖因素,将邻区分为与预设小区较近的不存在同频干扰问题的容量分担类邻区,以及存在同频干扰问题的干扰贡献类邻区,针对每一种类型的邻区,采用不同的方法识别出问题小区,提高了问题小区识别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分类模块包括:
分层单元,用于将所述预设小区的邻区划分为至少一个邻区层;其中,将与所述预设小区在地理位置上相邻的邻区作为第一个邻区层,且在所述邻区层中,每一个邻区层均包含与前一个邻区层的至少一个邻区在地理位置上相邻的邻区;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个邻区层开始,沿着远离所述预设小区的方向,获取预设数量的邻区层,得到第一邻区层集合,将所述第一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作为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其中,所述第一邻区层集合中的每一个邻区和所述预设邻区所占用的频率互不重复;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预设小区的除所述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层之外的邻区层,得到第二邻区层集合,将所述第二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作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
更进一步地,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分层单元还用于获取与所述预设小区所在位置对应的预设位置点,以及与所述邻区所在位置对应的邻区位置点;重复执行去除本次采用三角剖分分析之前所得的邻区层对应的邻区位置点,得到待分析邻区位置点,采用三角剖分分析所述预设位置点和所述待分析邻区位置点,获取以所述预设位置点为顶点的目标三角形后,获取在所述目标三角形的顶点上的待分析邻区位置点,将在所述目标三角形的顶点上的待分析邻区位置点对应的邻区划分为一个邻区层,直到为所有所述邻区位置点对应的邻区划分出邻区层。
更进一步地,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第一邻区个数,以及每一容量分担类邻区的第一载波数;根据第一邻区个数和所述第一载波数,计算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邻区的平均载波数;根据所述第一载波数和所述平均载波数筛选出所述第一载波数大于所述平均载波数的邻区,作为第一待识别邻区;将所述第一待识别邻区的第一载波数与所述平均载波数的差异值超过第一阈值的第一待识别邻区作为所述第一问题小区。
更进一步地,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
获取每一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的测量报告、每一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包含的第二邻区个数,以及每一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第二载波数;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计算在所述预设小区中,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信号强度超过预设信号强度的采样点数占所述预设小区内所有采样点数的百分比,作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干扰相关系数,计算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干扰相关系数和第二载波数的目标乘积,并计算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目标乘积占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中的每一邻区的目标乘积之和的百分比,作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干扰系数;根据所述第二邻区个数,以及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中每一邻区的干扰系数,计算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中的邻区的平均干扰系数,筛选出干扰系数大于所述平均干扰系数的干扰贡献类邻区,作为第二待识别邻区;将所述第二待识别邻区的干扰系数与所述平均干扰系数的差异值超过第二阈值的第二待识别邻区作为所述第二问题小区。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参照图9,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processor)901;
以及与所述处理器901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memory)902、总线903;其中,
所述处理器901、存储器902通过所述总线9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处理器90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902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根据预设小区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以及待分配的频率,将所述邻区划分为容量分担类邻区和干扰贡献类邻区;采用根据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占用的频率生成的第一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一问题小区,采用根据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测量报告生成的第二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二问题小区;其中,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所述预设小区和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所占用的频率互不重复;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且包含与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或者所述预设小区占用频率相同的邻区。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根据预设小区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以及待分配的频率,将所述邻区划分为容量分担类邻区和干扰贡献类邻区;采用根据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占用的频率生成的第一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一问题小区,采用根据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测量报告生成的第二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二问题小区;其中,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所述预设小区和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所占用的频率互不重复;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且包含与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或者所述预设小区占用频率相同的邻区。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根据预设小区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以及待分配的频率,将所述邻区划分为容量分担类邻区和干扰贡献类邻区;采用根据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占用的频率生成的第一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一问题小区,采用根据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测量报告生成的第二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二问题小区;其中,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所述预设小区和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所占用的频率互不重复;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且包含与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或者所述预设小区占用频率相同的邻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电子设备等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问题小区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预设小区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以及待分配的频率,将所述邻区划分为容量分担类邻区和干扰贡献类邻区;
采用根据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占用的频率生成的第一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一问题小区,采用根据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测量报告生成的第二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二问题小区;
其中,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所述预设小区和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所占用的频率互不重复;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且包含与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或者所述预设小区占用频率相同的邻区。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小区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以及待分配的频率,将所述邻区划分为容量分担类邻区和干扰贡献类邻区,包括:
将所述预设小区的邻区划分为至少一个邻区层;其中,将与所述预设小区在地理位置上相邻的邻区作为第一个邻区层,且在所述邻区层中,每一个邻区层均包含与前一个邻区层的至少一个邻区在地理位置上相邻的邻区;
从所述第一个邻区层开始,沿着远离所述预设小区的方向,获取预设数量的邻区层,得到第一邻区层集合,将所述第一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作为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其中,所述第一邻区层集合中的每一个邻区和所述预设小区的邻区所占用的频率互不重复;
获取所述预设小区的除所述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层之外的邻区层,得到第二邻区层集合,将所述第二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作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预设小区的邻区划分为至少一个邻区层,包括:
获取与所述预设小区所在位置对应的预设位置点,以及与所述邻区所在位置对应的邻区位置点;
重复执行去除本次采用三角剖分分析之前所得的邻区层对应的邻区位置点,得到待分析邻区位置点,采用三角剖分分析所述预设位置点和所述待分析邻区位置点,获取以所述预设位置点为顶点的目标三角形后,获取在所述目标三角形的顶点上的待分析邻区位置点,将在所述目标三角形的顶点上的待分析邻区位置点对应的邻区划分为一个邻区层,直到为所有所述邻区位置点对应的邻区划分出邻区层。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根据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占用的频率生成的第一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一问题小区,包括:
获取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第一邻区个数,以及每一容量分担类邻区的第一载波数;
根据第一邻区个数和所述第一载波数,计算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邻区的平均载波数;
根据所述第一载波数和所述平均载波数筛选出所述第一载波数大于所述平均载波数的邻区,作为第一待识别邻区;
将所述第一待识别邻区的第一载波数与所述平均载波数的差异值超过第一阈值的第一待识别邻区作为所述第一问题小区。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根据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测量报告生成的第二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二问题小区,包括:
获取每一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的测量报告、每一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包含的第二邻区个数,以及每一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第二载波数;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计算在所述预设小区中,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信号强度超过预设信号强度的采样点数占所述预设小区内所有采样点数的百分比,作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干扰相关系数,计算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干扰相关系数和第二载波数的目标乘积,并计算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目标乘积占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中的每一邻区的目标乘积之和的百分比,作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干扰系数;
根据所述第二邻区个数,以及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中每一邻区的干扰系数,计算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中的邻区的平均干扰系数,筛选出干扰系数大于所述平均干扰系数的干扰贡献类邻区,作为第二待识别邻区;
将所述第二待识别邻区的干扰系数与所述平均干扰系数的差异值超过第二阈值的第二待识别邻区作为所述第二问题小区。
6.一种问题小区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类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小区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以及待分配的频率,将所述邻区划分为容量分担类邻区和干扰贡献类邻区;
识别模块,用于采用根据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占用的频率生成的第一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一问题小区,采用根据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测量报告生成的第二识别规则,识别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影响通信质量的第二问题小区;
其中,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所述预设小区和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所占用的频率互不重复;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与所述预设小区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且包含与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邻区或者所述预设小区占用频率相同的邻区。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模块包括:
分层单元,用于将所述预设小区的邻区划分为至少一个邻区层;其中,将与所述预设小区在地理位置上相邻的邻区作为第一个邻区层,且在所述邻区层中,每一个邻区层均包含与前一个邻区层的至少一个邻区在地理位置上相邻的邻区;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个邻区层开始,沿着远离所述预设小区的方向,获取预设数量的邻区层,得到第一邻区层集合,将所述第一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作为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其中,所述第一邻区层集合中的每一个邻区和所述预设小区的邻区所占用的频率互不重复;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预设小区的除所述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层之外的邻区层,得到第二邻区层集合,将所述第二邻区层集合中的邻区作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单元还用于获取与所述预设小区所在位置对应的预设位置点,以及与所述邻区所在位置对应的邻区位置点;重复执行去除本次采用三角剖分分析之前所得的邻区层对应的邻区位置点,得到待分析邻区位置点,采用三角剖分分析所述预设位置点和所述待分析邻区位置点,获取以所述预设位置点为顶点的目标三角形后,获取在所述目标三角形的顶点上的待分析邻区位置点,将在所述目标三角形的顶点上的待分析邻区位置点对应的邻区划分为一个邻区层,直到为所有所述邻区位置点对应的邻区划分出邻区层。
9.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的第一邻区个数,以及每一容量分担类邻区的第一载波数;根据第一邻区个数和所述第一载波数,计算所述容量分担类邻区中邻区的平均载波数;根据所述第一载波数和所述平均载波数筛选出所述第一载波数大于所述平均载波数的邻区,作为第一待识别邻区;将所述第一待识别邻区的第一载波数与所述平均载波数的差异值超过第一阈值的第一待识别邻区作为所述第一问题小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
获取每一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中的邻区的测量报告、每一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包含的第二邻区个数,以及每一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第二载波数;根据所述测量报告,计算在所述预设小区中,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信号强度超过预设信号强度的采样点数占所述预设小区内所有采样点数的百分比,作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干扰相关系数,计算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干扰相关系数和第二载波数的目标乘积,并计算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目标乘积占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中的每一邻区的目标乘积之和的百分比,作为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的干扰系数;根据所述第二邻区个数,以及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中每一邻区的干扰系数,计算所述干扰贡献类邻区所在的邻区层中的邻区的平均干扰系数,筛选出干扰系数大于所述平均干扰系数的干扰贡献类邻区,作为第二待识别邻区;将所述第二待识别邻区的干扰系数与所述平均干扰系数的差异值超过第二阈值的第二待识别邻区作为所述第二问题小区。
CN201611205018.0A 2016-12-23 2016-12-23 一种问题小区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2434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05018.0A CN108243424B (zh) 2016-12-23 2016-12-23 一种问题小区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05018.0A CN108243424B (zh) 2016-12-23 2016-12-23 一种问题小区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3424A CN108243424A (zh) 2018-07-03
CN108243424B true CN108243424B (zh) 2021-08-27

Family

ID=62704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05018.0A Active CN108243424B (zh) 2016-12-23 2016-12-23 一种问题小区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434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6508B (zh) * 2018-11-28 2022-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干扰源识别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449369B (zh) * 2019-08-28 2022-12-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识别问题小区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165687B (zh) * 2023-03-27 2024-02-20 福建金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授时变模gps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68018B2 (ja) * 2008-08-04 2013-03-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における周波数割当て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装置
CN101877853B (zh) * 2009-04-28 2013-03-06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同频干扰的方法
CN102781020A (zh) * 2011-05-10 2012-11-14 北京迪特卡得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定位网络结构问题突出区域的方法和系统
WO2015024211A1 (zh) * 2013-08-21 2015-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干扰协调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92250B (zh) * 2015-02-12 2019-04-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间信号入侵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3424A (zh) 2018-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01574B2 (en) Downlink interference detection using transmission matrices
US9572055B2 (en) Uplink interference detection using transmission matrices
US9425945B2 (en) Spectrum control system, spectrum control metho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6856608B (zh) 一种lte网络基站覆盖有效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EP2449851B1 (en) Scheduling different types of receivers in a radio base station
CN110505650B (zh) 随机异构分层网容量智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8243424B (zh) 一种问题小区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10066175A1 (zh) 一种预测用户位置分布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073316A1 (en)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 congestion detection with multiple radio technologies
US2015035110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64441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ередачей данных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работки информации
CN108540299A (zh) 一种网络故障定位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425635B2 (en) Small cell identifica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JP2004215265A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トラフィック割当てマップの作成方法及びそれを実施する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09996253B (zh) 一种小区信号覆盖范围合理性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4630359B (zh) 确定网络覆盖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JP6751069B2 (ja) 無線リソース設計装置、無線リソース設計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4980194B (zh) 干扰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151851B (zh) 分配物理小区标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Ramamurthy et al. Ml-based classification of device environment using wi-fi and cellular signal measurements
WO2017211178A1 (zh) 划分超级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14786199A (zh) 一种网络问题点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7147852A1 (en) Base station selection in ultra dense network handover scenarios
CN112243245B (zh) 公专网协同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263382B (zh) 一种导致重叠覆盖的问题源小区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