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43122A - 一种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43122A
CN108243122A CN201810008588.3A CN201810008588A CN108243122A CN 108243122 A CN108243122 A CN 108243122A CN 201810008588 A CN201810008588 A CN 201810008588A CN 108243122 A CN108243122 A CN 1082431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adjustment
availability ratio
utilization rate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085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映
朱琳
王玉山
周浩
芦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0858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431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43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31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5QOS or priority awa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82Utilisation of link capac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6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e.g. in-call renegotiation requested by the user or requested by the network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network conditions
    • H04L47/762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e.g. in-call renegotiation requested by the user or requested by the network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network conditions triggered by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涉及电信传输网的管理,包括步骤:S1.设置业务对象的带宽利用率越限门限和业务流量的统计周期,取统计周期内业务流量峰值的平均值作为基准值,计算宽利用率并生成带宽利用率报表;所述业务对象分为业务流对象、PW对象和LSP对象;S2.根据带宽利用率报表,筛选出越限对象,归类生成越限报表;S3.设置调整后的带宽利用率建议值,对越限对象给出带宽调整任务;S4.网管执行带宽调整任务,并支持错误回滚。本发明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的情况,动态调整业务QoS带宽并批量下发,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传输网的管理,具体来讲涉及一种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带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的业务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业务流量呈现大幅度的增长。及时了解网络流量并适时根据流量调整网络QoS带宽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移动集团已经针对各业务类型的QoS参数及部署形成规范。按照规范,根据业务类型的不同,对带宽参数的设置采取的是一刀切的模式,根据业务类型来设置带宽。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同一业务类型在偏远地区和热点城区的带宽设置一致,但是带宽利用率却明显偏差很大的场景,带宽利用率不均衡。目前网管上没有针对业务中实际流量情况,对带宽利用率过高或过低的业务给出调整带宽并批量下发的功能。因此目前的做法是通过网管流量工具,人为查看业务的实际流量,再根据具体流量情况在网管上通过人工的方式,一条一条业务来修改和调整带宽,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的情况,动态调整业务QoS带宽并批量下发,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一种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包括步骤:
S1.设置业务对象的带宽利用率越限门限和业务流量的统计周期,取统计周期内业务流量峰值的平均值作为基准值,计算宽利用率并生成带宽利用率报表;所述业务对象分为业务流对象、PW(Pseudo-Wire,伪线)对象和LSP(Label Switch Path,标签交换路径)对象;
S2.根据带宽利用率报表,筛选出越限对象,归类生成越限报表;
S3.设置调整后的带宽利用率建议值,对越限对象给出带宽调整任务;
S4.网管执行带宽调整任务,并支持错误回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带宽利用率包括保证带宽利用率和峰值带宽利用率,所述带宽利用率越限门限包括保证带宽利用率高门限、保证带宽利用率低门限、以及峰值带宽利用率高门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带宽利用率报表包含业务对象名称、流量监测使能开关状态、CIR(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承诺信息速率)值、PIR(PeakInfromation Rate,峰值信息速率)值、保证带宽利用率、峰值带宽利用率和繁忙度;所述繁忙度表示统计周期内采样点总数中,业务带宽利用率超过设置的带宽利用率高门限的采样点个数所占的比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越限对象包括:保证带宽利用率小于所述保证带宽利用率低门限的对象、保证带宽利用率大于所述保证带宽利用率高门限的对象、峰值带宽利用率大于所述峰值带宽利用率高门限且繁忙度大于繁忙度门限的对象、以及峰值带宽利用率大于所述峰值带宽利用率高门限且繁忙度小于繁忙度门限的对象;其中,所述繁忙度门限在所述带宽利用率报表生成前预先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越限报表包含业务对象名称、保证带宽利用率低门限、保证带宽利用率高门限、峰值带宽利用率高门限、业务保证带宽利用率、业务峰值带宽利用率、繁忙度、CIR调整建议和PIR调整建议;其中,CIR调整建议为调高或调低,PIR调整建议为调高或观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S3中,当所述越限报表中PIR调整建议为调高时;
如果有开启流量监测使能开关的服务层,选取最靠近业务对象且开启流量监测使能开关的服务层为基准,当预判PIR调整后的带宽值不超过基准服务层设置的PIR值时,给出业务对象的PIR调整建议值,加入带宽调整任务;
如果没有开启流量监测使能开关的服务层,当预判PIR调整后的带宽值不超过端口带宽时,给出业务对象的PIR调整建议值,加入带宽调整任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S3中,当所述越限报表中CIR调整建议为调高时,且在预判业务对象调整后的CIR带宽值不大于业务对象本身的PIR值的前提下;
如果有开启流量监测使能开关的服务层,选取最靠近业务对象且开启流量监测使能开关的服务层为基准,当预判业务对象调整后的带宽值的增值不超过基准服务层CIR的剩余带宽时,给出业务对象CIR的调整建议值,加入带宽调整任务;
如果没有开启流量监测使能开关的服务层,当预判CIR调整后的带宽值的增值不超过NNI口带宽的剩余值时,给出业务对象CIR的调整建议值,加入带宽调整任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S3中,当所述越限报表中CIR调整建议为调低时,且预判调整后的CIR带宽值不小于该业务对象本身的已占用带宽值,给出业务对象CIR的调整建议值,加入带宽调整任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当越限报表中PIR调整建议为观察、CIR不允许调整或者PIR不允许调高时,结束该统计周期的调整,并通过网管界面给出相应的返错说明。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网管按照调整任务执行带宽调整并下发至设备,设备回复执行结果,若执行失败,网管根据执行失败的业务对象名称,匹配调整前的带宽值,进行回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取数据周期内业务流量峰值的平均值作为评估分析的基准值,计算带宽利用率并生成带宽利用率报表,基于带宽利用率报表,自动筛选需要调整的业务对象,并根据越限对象进行分类,单独生成越限报表,使越限信息更加直观清晰。
2、基于越限报表,网管后台可以根据用户设置的理想带宽利用率场景,自动计算业务对象建议调整值,并生成调整任务,并且支持批量下发,减少人工逐条调整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人工设置出错的概率。
3、支持回滚机制,一旦下载带宽出现失败,可以通过有效的逆向操作,恢复到设置前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对峰值带宽利用率越限情况,给出业务对象PIR调整任务的具体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对保证带宽利用率越限情况,给出业务对象CIR调整任务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中网管执行带宽调整任务的具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包括步骤:
S1.网管设置业务对象的带宽利用率越限门限和业务流量的统计周期,取统计周期内业务流量峰值的平均值作为基准值,计算宽利用率并生成带宽利用率报表。所述业务对象分为业务流对象、PW对象和LSP对象,用户通过网管设置不同种类业务对象的统计周期。
S2.根据带宽利用率报表,筛选出越限对象,归类生成越限报表。
S3.设置调整后的带宽利用率建议值,对越限对象给出带宽调整任务。
S4.网管执行带宽调整任务,并支持错误回滚。
优选的,上述步骤S1中,统计周期建议设置为三个月及以上,如果设置的时间太短,体现不了带宽利用率通用场景,每个统计周期内的数据主要用于分析业务的带宽利用率情况以及繁忙度情况。设置不同种类业务对象的带宽利用率越限门限值,用于据此自动判断带宽利用率越限情况。
本实施例中,业务对象之间存在服务层和客户层的关系,业务流进入PW封装,PW进入LSP,PW进入LSP,LSP进入端口。以业务流对象角度,业务流为客户层,PW为其直接服务层,LSP为PW的服务层,LSP受端口本身速率的限制;以PW角度,PW为客户层,LSP为直接服务层,LSP受端口限制;以LSP角度,LSP调整受端口限制。
具体的,带宽利用率包括保证带宽利用率和峰值带宽利用率两个指标。保证带宽利用率用于判断业务流量占用业务对象配置的CIR参数的比例;峰值带宽利用率用于判断业务流量占用业务对象配置的PIR参数的比例。设置的带宽利用率越限门限包括保证带宽利用率高门限、保证带宽利用率低门限、以及峰值带宽利用率高门限。
生成的带宽利用率报表包含的参数:业务对象名称、流量监测使能开关状态、CIR值、PIR值、保证带宽利用率、峰值带宽利用率和繁忙度。其中,繁忙度表示统计周期内采样点总数中,业务带宽利用率超过设置的带宽利用率高门限的采样点个数所占的比例。
具体的,上述步骤S2中,需要筛选的越限对象包括:保证带宽利用率小于保证带宽利用率低门限的对象、保证带宽利用率大于保证带宽利用率高门限的对象、峰值带宽利用率大于峰值带宽利用率高门限且繁忙度大于繁忙度门限的对象、以及峰值带宽利用率大于峰值带宽利用率高门限且繁忙度小于繁忙度门限的对象。其中,繁忙度门限在所述带宽利用率报表生成前预先设置。
筛选过程中,当业务对象的保证带宽利用率小于保证带宽利用率低门限时,说明保证带宽利用率过低,需要调低保证带宽CIR,因此筛选出此部分对象并标注,作为越限对象。优选的,保证带宽利用率低门限值设置为10%。
当业务对象的保证带宽利用率大于保证带宽利用率高门限时,说明利用率过高,需要调高保证带宽CIR或扩容。因此筛选出此部分对象并标注,作为越限对象。优选的,保证带宽利用率高门限值设置为70%。
当业务对象的峰值带宽利用率大于峰值带宽利用率高门限,且繁忙度大于繁忙度门限时,需要调高峰值带宽PIR;当业务对象的峰值带宽利用率大于峰值带宽利用率高门限,且繁忙度小于繁忙度门限时,需要继续观察,因此筛选出这两部分对象并标注,作为越限对象。优选的,峰值带宽利用率高门限设置为70%,繁忙度的繁忙度门限定为20%。
筛选出越限对象后,对越限对象归类生成的越限报表包括:业务对象名称、保证带宽利用率低门限、保证带宽利用率高门限、峰值带宽利用率高门限、业务保证带宽利用率、业务峰值带宽利用率、繁忙度、CIR调整建议和PIR调整建议;其中,CIR调整建议为调高或调低,PIR调整建议为调高或观察。
优选的,上述步骤S3中,设置调整后的带宽利用率为70%,认为当带宽利用率达到70%时,整个网络的带宽利用率处于比较合理的状态。
然后,根据越限报表中业务对象的峰值带宽利用率越限情况,给出业务对象PIR调整后的值;根据越限报表中业务对象的保证带宽利用率越限情况,给出业务对象CIR调整后的值。其中,两种峰值带宽利用率越限情况和保证带宽利用率越限情况的分析,既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分成先后进行。
最后,按照各自的分析结果,生成带宽调整任务,带宽调整任务包括如下参数:需要调整的业务对象名称、调整前的CIR、调整前的PIR、调整前业务保证带宽利用率、调整前业务峰值带宽利用率、调整前繁忙度、调整优化建议、CIR建议调整值(允许修改)、以及PIR建议调整值(允许修改)。
如图2所示,为步骤S3中对峰值带宽利用率越限情况,给出业务对象PIR调整任务的具体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311.对应越限报表,查看业务对象的峰值带宽利用率。判断越限报表中的PIR调整建议,若为观察,则继续观察,执行S316;若为调高,执行S312。
S312.判断是否有开启流量监测使能开关的服务层,如果是,执行S313;如果否,执行S314。
S313.选取最靠近业务对象且开启流量监测使能开关的服务层为基准,预判PIR调整后的带宽值是否超过基准服务层设置的PIR值(保证调整后的带宽值使该业务流的峰值带宽利用率降为70%),如果否,执行S315;如果是,提示业务对象的建议调整值大于服务层的PIR值,不允许调整,并建议重新设置该条业务对象的合理峰值带宽利用率或调整服务层的PIR值后,再调整该业务对象的PIR值,执行S316。
S314.预判PIR调整后的带宽值是否超过端口带宽,如果否,执行S315;如果是,提示业务对象的建议调整值大于端口带宽,不允许调整,建议重新设置该条业务对象的合理峰值带宽利用率或扩容,执行S316。
S315.给出业务对象的PIR调整建议值,并加入带宽调整任务。
S316.结束该统计周期的调整,并通过网管界面给出相应的返错说明,用来提示用户。
如图3所示,为步骤S3中对保证带宽利用率越限情况,给出业务对象CIR调整任务的具体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321.对应越限报表,查看业务对象的保证带宽利用率。判断越限报表中CIR调整建议是调高还是调低,若为调高,执行S322;若为调低,执行S326。
S322.预判业务对象调整后的CIR带宽值是否大于业务对象本身的PIR值,如果是,执行S328。如果否,执行S323。
S323.判断该业务对象是否有开启流量监测使能开关的服务层,如果是,即存在开启了流量监测使能的服务层,执行S324。如果否,执行S325。
S324.选取最靠近业务对象且开启流量监测使能开关的服务层为基准,预判业务对象调整后的带宽值的增值是否超过基准服务层CIR的剩余带宽,如果是,提示业务流的建议调整值大于基准服务层允许增加的带宽,不允许调整,建议重新设置该条业务对象的合理保证带宽利用率或调整服务层的CIR值后再调整该业务对象的CIR值,执行S328;如果否,执行S327。
S325.预判CIR调整后的带宽值的增值是否超过NNI口带宽的剩余值,如果是,提示业务对象的建议调整值增值大于NNI口剩余带宽,不允许调整,建议重新设置该条业务对象的合理保证带宽利用率或扩容,执行S328;如果否,执行S327。
S326.预判调整后的CIR带宽值是否小于该业务对象本身的已占用带宽参数,如果是,提示业务对象的建议调整值小于该业务对象的已占用带宽带宽,不允许调整,建议重新设置该条业务对象的合理保证带宽利用率或扩容,执行步骤S328;如果否,执行S327。
S327.给出业务对象CIR的调整建议值,并加入带宽调整任务。
S328.结束该统计周期的调整,并通过网管界面给出相应的返错说明,用来提示用户。
如图4所示,步骤S4中,网管执行带宽调整任务的具体流程如下:
S410、用户通过网管确认是否按调整任务执行下发,如果是,执行S430;如果否,执行S420。
S420、用户修改调整任务中调整后的带宽值之后,再执行S430。
S430、网管按照调整任务执行带宽调整并下发给设备。
S440、设备执行后,向网管返回执行结果,网管判断执行结果中是否全部成功,如果是,执行S450;如果否,执行S460。
S450、网管同步步骤S1中分析周期相同时间段的带宽利用率报表,并与步骤S2中生成的带宽利用率报表进行比对,给出对比分析结果,结束。
S460、网管根据设备返回的执行失败的对象名称,匹配调整前的带宽值,进行回滚。
S470、判断回滚是否执行成功,如果是,结束;如果否,执行S480。
S480、网管将错误日志写入log文件,结束。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设置业务对象的带宽利用率越限门限和业务流量的统计周期,取统计周期内业务流量峰值的平均值作为基准值,计算宽利用率并生成带宽利用率报表;所述业务对象分为业务流对象、PW对象和LSP对象;
S2.根据带宽利用率报表,筛选出越限对象,归类生成越限报表;
S3.设置调整后的带宽利用率建议值,对越限对象给出带宽调整任务;
S4.网管执行带宽调整任务,并支持错误回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利用率包括保证带宽利用率和峰值带宽利用率,所述带宽利用率越限门限包括保证带宽利用率高门限、保证带宽利用率低门限、以及峰值带宽利用率高门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利用率报表包含业务对象名称、流量监测使能开关状态、CIR值、PIR值、保证带宽利用率、峰值带宽利用率和繁忙度;所述繁忙度表示统计周期内采样点总数中,业务带宽利用率超过设置的带宽利用率高门限的采样点个数所占的比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越限对象包括:保证带宽利用率小于所述保证带宽利用率低门限的对象、保证带宽利用率大于所述保证带宽利用率高门限的对象、峰值带宽利用率大于所述峰值带宽利用率高门限且繁忙度大于繁忙度门限的对象、以及峰值带宽利用率大于所述峰值带宽利用率高门限且繁忙度小于繁忙度门限的对象;其中,所述繁忙度门限在所述带宽利用率报表生成前预先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越限报表包含业务对象名称、保证带宽利用率低门限、保证带宽利用率高门限、峰值带宽利用率高门限、业务保证带宽利用率、业务峰值带宽利用率、繁忙度、CIR调整建议和PIR调整建议;其中,CIR调整建议为调高或调低,PIR调整建议为调高或观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当所述越限报表中PIR调整建议为调高时;
如果有开启流量监测使能开关的服务层,选取最靠近业务对象且开启流量监测使能开关的服务层为基准,当预判PIR调整后的带宽值不超过基准服务层设置的PIR值时,给出业务对象的PIR调整建议值,加入带宽调整任务;
如果没有开启流量监测使能开关的服务层,当预判PIR调整后的带宽值不超过端口带宽时,给出业务对象的PIR调整建议值,加入带宽调整任务。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当所述越限报表中CIR调整建议为调高时,且在预判业务对象调整后的CIR带宽值不大于业务对象本身的PIR值的前提下;
如果有开启流量监测使能开关的服务层,选取最靠近业务对象且开启流量监测使能开关的服务层为基准,当预判业务对象调整后的带宽值的增值不超过基准服务层CIR的剩余带宽时,给出业务对象CIR的调整建议值,加入带宽调整任务;
如果没有开启流量监测使能开关的服务层,当预判CIR调整后的带宽值的增值不超过NNI口带宽的剩余值时,给出业务对象CIR的调整建议值,加入带宽调整任务。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当所述越限报表中CIR调整建议为调低时,且预判调整后的CIR带宽值不小于该业务对象本身的已占用带宽值,给出业务对象CIR的调整建议值,加入带宽调整任务。
9.如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越限报表中PIR调整建议为观察、CIR不允许调整或者PIR不允许调高时,结束该统计周期的调整,并通过网管界面给出相应的返错说明。
10.如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管按照调整任务执行带宽调整并下发至设备,设备回复执行结果,若执行失败,网管根据执行失败的业务对象名称,匹配调整前的带宽值,进行回滚。
CN201810008588.3A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 Pending CN1082431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08588.3A CN108243122A (zh)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08588.3A CN108243122A (zh)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3122A true CN108243122A (zh) 2018-07-03

Family

ID=62699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08588.3A Pending CN108243122A (zh)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4312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2185A (zh) * 2020-11-02 2021-04-23 北京直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传输ptn网络链路中断时业务倒换流量预分析系统
CN114143270A (zh) * 2021-12-01 2022-03-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调整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3965A2 (en) * 1992-08-17 1994-02-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etwork priority management
US20020163883A1 (en) * 2001-05-03 2002-11-07 Price Jeffrey M.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call admission control in packetized voice networks
CN104717158A (zh) * 2015-03-02 2015-06-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带宽调度策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34899A (zh) * 2013-12-19 2015-06-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带宽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69032A (zh) * 2015-04-22 2015-08-2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05721345A (zh) * 2016-01-19 2016-06-2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业务类型的ptn网络qos带宽批量快速部署方法
CN106452970A (zh) * 2016-11-03 2017-02-22 合肥微梦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网络流量监控的分析系统
CN107104904A (zh) * 2016-02-23 2017-08-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传送网流量识别的网络均衡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3965A2 (en) * 1992-08-17 1994-02-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etwork priority management
US20020163883A1 (en) * 2001-05-03 2002-11-07 Price Jeffrey M.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call admission control in packetized voice networks
CN104734899A (zh) * 2013-12-19 2015-06-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带宽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17158A (zh) * 2015-03-02 2015-06-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带宽调度策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69032A (zh) * 2015-04-22 2015-08-2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05721345A (zh) * 2016-01-19 2016-06-2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业务类型的ptn网络qos带宽批量快速部署方法
CN107104904A (zh) * 2016-02-23 2017-08-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传送网流量识别的网络均衡方法及系统
CN106452970A (zh) * 2016-11-03 2017-02-22 合肥微梦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网络流量监控的分析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2185A (zh) * 2020-11-02 2021-04-23 北京直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传输ptn网络链路中断时业务倒换流量预分析系统
CN114143270A (zh) * 2021-12-01 2022-03-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4143270B (zh) * 2021-12-01 2023-06-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调整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304045T2 (de) Verfahren, computerlesbares medium und vorrichtungen zur wiederherstellung von datenverkehr bei ausfallsicherung in einer kopfstation eines breitbandkabelnetzes
US20020040396A1 (en) Management device and managed device in policy based management system
CN110177054B (zh) 一种端口队列调度方法、装置、网络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DE112004001256T5 (de) Übertragungskapazitätszuteilungsverfahren, Kommunikationsnetzwerk und Netzwerkressourceverwaltungsvorrichtung
CN102724123B (zh) 网络流量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8243122A (zh) 一种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
CN101084693B (zh) 用于通信系统中策略实施的方法和系统
DE10219154A1 (de)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der Verfügbarkeit von Verbindungen in MPLS-Netzen
CN102291265A (zh) 天翼宽带终端及其网管优化平台
CN106982173A (zh) 一种隧道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和网络管理系统
CN103906136A (zh) 一种数据业务流量管控方法和装置
CN110572280A (zh) 一种网络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4539556A (zh) 在异构网络环境下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质量的方法
CN106452941A (zh) 网络异常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2668454A (zh) 用于提供移动电信系统中的性能管理的方法和操作支持系统
CN103916289B (zh) Ipfix输出器中的报文筛选装置及方法
CN101282242B (zh) 一种电信网络服务质量监测系统和方法
CN103179047B (zh) 业务的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686780B (zh) 一种利用多种数据进行综合智能分析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79285A (zh) 一种话单文件的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1340695B (zh) 一种模拟网元上报性能测量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08989137A (zh) 端到端通信的时延测量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917614B (zh) 用于操作接入网的方法和设备
CN101616021B (zh) 家庭基站网络优化方法和家庭基站配置服务器
CN108063764A (zh) 一种网络流量处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