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41903B - 一种乘车线路生成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乘车线路生成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41903B
CN108241903B CN201611228933.1A CN201611228933A CN108241903B CN 108241903 B CN108241903 B CN 108241903B CN 201611228933 A CN201611228933 A CN 201611228933A CN 108241903 B CN108241903 B CN 1082419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hub
public transport
bus
dest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289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41903A (zh
Inventor
陈明德
张东
章建功
江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oco Inter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co Inter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co Inter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co Inter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2893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419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41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1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41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19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06Q10/047Optimisation of routes or paths, e.g. 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乘车线路生成方法,包括:根据实际路网数据建立公交网络模型;获取源站点信息及目的站点信息,确定源公交枢纽及目的公交枢纽;确定源站点到源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以及目的站点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根据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确定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根据源站点到源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目的站点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以及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输出源站点到目的站点的乘车线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以实现上述方法的乘车线路生成装置。本发明能够快速高效生成乘车路线。

Description

一种乘车线路生成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乘车线路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道路规模越来越大。由于城市道路网庞大复杂,乘客从起点出发,往往需要换乘不同车辆才能到达终点,因此如何根据需求选择交通路线是城市交通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提出的一种换乘方法大致如下:根据城市公交网络构建无权有向网络模型和加权有向网络模型,在无权有向网络模型中使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计算最短路径,在加权有向网络模型中利用最短路径的路径特征时间系数获取最优路径。
但是,城市道路网包括的站点数量很多,每个站点的相邻站点数量也多,通过路径搜索选择路径需要遍历城市道路网中各路径的路径长度或时间开销,因此计算开销大并且计算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乘车线路生成方法及装置,能够快速高效生成乘车路线。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乘车线路生成方法,包括:根据实际路网数据建立公交网络模型,所述公交网络模型包括站点、公交枢纽、第一类线路、第二类线路、站点与线路的对应关系以及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类线路与所述第二类线路相交;获取源站点信息及目的站点信息,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公交枢纽为源公交枢纽,及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公交枢纽为目的公交枢纽;根据站点与线路的对应关系以及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源站点到所述源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以及所述目的站点到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根据所述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确定源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根据所述源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确定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根据所述源站点到所述源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所述目的站点到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以及所述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输出所述源站点到所述目的站点的乘车线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实际路网数据建立公交网络模型包括:根据公交枢纽包括的站点的经纬度,计算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距离以及方向角;根据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距离建立环形线路模型,所述环形线路模型包括环形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环形线路的对应关系;根据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方向角建立放射形线路模型,所述放射形线路模型包括放射形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放射形线路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线路为环形线路,所述第二类线路为放射形线路;所述根据所述源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确定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具体可以为:若所述源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不同,且所述源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不同,则根据源公交枢纽的一类线路标识以及目的公交枢纽的另一类线路标识,确定中转公交枢纽;获取所述源公交枢纽到所述中转公交枢纽的第一路径及所述中转公交枢纽到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二路径,确定包括所述源公交枢纽标识、所述中转公交枢纽标识、所述目的公交枢纽标识、所述第一路径及所述第二路径的乘车线路。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实际路网数据建立公交网络模型具体可以为:根据公交枢纽包括的站点的经纬度,计算公交枢纽到参考点的经度差和纬度差;根据所述公交枢纽到参考点的经度差建立横向线路模型,所述横向线路模型包括横向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横向线路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公交枢纽到参考点的纬度差建立纵向线路模型,所述纵向线路模型包括纵向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纵向线路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线路为横向线路,所述第二类线路为纵向线路;所述根据所述源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确定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具体可以为:若所述源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不同,且所述源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不同,则根据所述源公交枢纽的一类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另一类线路标识,确定中转公交枢纽;获取所述源公交枢纽到中转公交枢纽的第一路径以及所述中转公交枢纽到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二路径,确定包括所述源公交枢纽标识、中转公交枢纽标识、目的公交枢纽标识、所述第一路径及所述第二路径的乘车线路。
结合第一方面的以上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公交枢纽为源公交枢纽包括:确定与所述源站点的距离不超过第一预设阈值的公交枢纽为源公交枢纽;
所述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公交枢纽为目的公交枢纽包括:确定与所述目的站点的距离不超过第二预设阈值的公交枢纽为目的公交枢纽。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乘车线路生成装置,包括:
建立路网模型模块,用于根据实际路网数据建立公交网络模型,所述公交网络模型包括站点、公交枢纽、第一类线路、第二类线路、站点与线路的对应关系以及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类线路与所述第二类线路相交;
获取站点模块,用于获取源站点信息及目的站点信息;
确定公交枢纽模块,用于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公交枢纽为源公交枢纽,以及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公交枢纽为目的公交枢纽;
第一乘车线路模块,用于根据站点与线路的对应关系以及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源站点到所述源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以及所述目的站点到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
第二乘车线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确定源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根据所述源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确定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
输出乘车线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源站点到所述源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所述目的站点到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以及所述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输出所述源站点到所述目的站点的乘车线路。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路网模型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公交枢纽包括的站点的经纬度,计算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距离以及方向角;根据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距离建立环形线路模型,所述环形线路模型包括环形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环形线路的对应关系;根据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方向角建立放射形线路模型,所述放射形线路模型包括放射形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放射形线路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乘车线路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源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不同,且所述源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不同,则根据源公交枢纽的一类线路标识以及目的公交枢纽的另一类线路标识,确定中转公交枢纽;获取所述源公交枢纽到所述中转公交枢纽的第一路径及所述中转公交枢纽到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二路径,确定包括所述源公交枢纽标识、所述中转公交枢纽标识、所述目的公交枢纽标识、所述第一路径及所述第二路径的乘车线路。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路网模型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公交枢纽包括的站点的经纬度,计算公交枢纽到参考点的经度差和纬度差;根据所述公交枢纽到参考点的经度差建立横向线路模型,所述横向线路模型包括横向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横向线路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公交枢纽到参考点的纬度差建立纵向线路模型,所述纵向线路模型包括纵向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纵向线路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乘车线路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源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不同,且所述源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不同,则根据所述源公交枢纽的一类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另一类线路标识,确定中转公交枢纽;获取所述源公交枢纽到中转公交枢纽的第一路径以及所述中转公交枢纽到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二路径,确定包括所述源公交枢纽标识、中转公交枢纽标识、目的公交枢纽标识、所述第一路径及所述第二路径的乘车线路。
结合第二方面的以上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公交枢纽模块具体用于确定与所述源站点的距离不超过第一预设阈值的公交枢纽为源公交枢纽;以及确定与所述目的站点的距离不超过第二预设阈值的公交枢纽为目的公交枢纽。
本发明实施例可构建包括第一类线路、第二类线路、站点与线路的对应关系及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的公交网络模型;获取源站点信息及目的站点信息后,根据预设条件确定源公交枢纽及目的公交枢纽;根据站点、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可确定源站点到源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目的站点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根据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确定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根据源站点到源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目的站点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以及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输出源站点到目的站点的乘车线路。对于不同线路的站点,从源站点出发,经源公交枢纽到达目的公交枢纽,最后可到达目的站点。可见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为用户规划出行路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环形放射性道路网络的一个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棋盘型道路网络的一个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乘车线路生成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乘车线路生成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乘车线路生成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交网络的一个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乘车线路生成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的乘车线路生成方法可以用于分析环形放射性路网或棋盘型路网,环形放射性路网包括环形线路101和放射形线路102,如图1所示;棋盘型路网包括横向线路201和纵向线路202,如图2所示。该乘车线路生成方法可部署在具有计算能力的电子设备上,例如服务器、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等。
请参阅图3,本发明提供的乘车线路生成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步骤301、根据实际路网数据建立公交网络模型。
本实施例中,实际路网数据也称为实际线路网络数据,实际路网数据可包括区域信息、站点信息、公交枢纽信息、线路信息、站点与线路的对应关系以及站点与公交枢纽的对应关系,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例如站点周边的地点,如医院、酒店或电影院等。站点信息包括站点编号、站点名称、站点位置(如经纬度)、站点所在公交线路的标识等。公交枢纽是多条交通线路的汇集点,该汇集点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站点。区域信息包括区域标识以及区域路网模型,如环形放射性路网或棋盘型路网。实际路网数据可以是用户输入的,也可以是从存储路网数据的服务器获取的。
获取实际路网数据后,可以根据上述数据建立公交网络模型,公交网络模型也称为公共交通线路分布模型,其包括站点、公交枢纽、第一类线路、第二类线路、站点与线路的对应关系、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等。其中,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相交。站点与线路的对应关系包括站点与第一类线路的对应关系,和站点与第二类线路的对应关系。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包括公交枢纽与第一类线路的对应关系,和公交枢纽与第二类线路的对应关系。
步骤302、获取源站点信息及目的站点信息。其中,源站点信息是指起点站的信息,如起点站的站名或编号等。目的站点信息是指终点站的信息,如终点站的站名或编号等。
步骤303、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公交枢纽为源公交枢纽,及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公交枢纽为目的公交枢纽。
步骤304、根据站点与线路的对应关系以及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确定源站点到源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以及目的站点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
步骤305、根据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确定源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根据源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确定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
在本实施例构建的公交网络中,每个公交枢纽具有第一类线路属性和第二类线路属性。如果源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与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相同,且上述两个公交枢纽的第二类线路标识不同,表明沿着第一类线路运动就可以从源公交枢纽到达目的公交枢纽。如果源公交枢纽的第二类线路标识与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二类线路标识相同,且上述两个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不同,表明沿着第二类线路运动就可以从源公交枢纽到达目的公交枢纽。如果源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与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不同,且上述两个公交枢纽的第二类线路标识不同,表明从源公交枢纽出发,不能沿第一类线路或第二类线路直达目的公交枢纽,至少需要中转一次。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4与步骤305并无固定先后顺序。
步骤306、根据源站点到源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目的站点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以及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输出源站点到目的站点的乘车线路。
通过比较站点的线路属性与公交枢纽的线路属性,可以确定源站点到源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以及目的站点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获取以上乘车线路后,即可输出源站点到目的站点的乘车线路。乘车线路可以是源站点、源站点到源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源公交枢纽、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目的公交枢纽、目的公交枢纽到目的站点的乘车线路、目的站点。
对于不同类型的路网,本发明实施例建立的公交网络模型不同,乘车线路的生成方法也不同。下面对在不同类型的公交网络模型中生成乘车线路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一、建立环形放射性路网。
请参阅图4,本发明提供的乘车线路生成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步骤401、根据公交枢纽包括的站点的经纬度,计算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距离以及方向角。
本实施例中,公交枢纽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站点,每个站点的站点位置可以用经纬度表示。中心参考点可以是城市实际道路网络的中心,或是城市中心附近的商业区中心,或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的其他地理坐标。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公交枢纽包括N个站点,从N个站点中选取n个站点,分别计算n个站点到中心参考点的距离,然后将n个计算结果的均值作为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距离。与此相似的,根据n个站点到中心参考点的方向角均值可计算得到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方向角。n可以是1至N中任意一个自然数,N>1。
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选取距离公交枢纽中心最近的站点,将该站点到中心参考点的距离和方向角作为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距离和方向角。
步骤402、根据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距离建立环形线路模型,环形线路模型包括环形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环形线路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统计城市或城市区域中各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距离,依据各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距离大小,设置环形线路的线路标识(如线路名称或线路序号),并确定公交枢纽与环形线路的对应关系,从而建立环形线路模型。例如,在全部公交枢纽中,公交枢纽1为到中心参考点的距离最近的公交枢纽之一,将公交枢纽1的第一类线路标识设为环线1。
步骤403、根据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方向角建立放射形线路模型,放射形线路模型包括放射形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放射形线路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统计城市或城市区域中各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方向角,方向角以正北为0度,顺时针方向为正。依据各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方向角大小,设置放射形线路的线路标识(如线路名称或线路序号),并确定公交枢纽与放射形线路的对应关系,从而建立放射形线路模型。可以理解的是,方向角也可以将正南,正东或正西作为0度,或者也可以以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此处不作限定。
建立环形线路模型及放射形线路模型后,就建立了公交网络模型为环形放射性路网模型的区域路网模型。步骤402和步骤403并无固定先后顺序。
步骤404、获取源站点信息及目的站点信息。步骤404步骤302相似。
步骤405、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公交枢纽为源公交枢纽,以及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公交枢纽为目的公交枢纽。
具体的,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公交枢纽为源公交枢纽具体可以为:确定与源站点的距离不超过第一预设阈值的公交枢纽为源公交枢纽。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确定与源站点的距离最近的公交枢纽为源公交枢纽。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公交枢纽为目的公交枢纽具体可以为:确定与目的站点的距离不超过第二预设阈值的公交枢纽为源公交枢纽。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确定与目的站点的距离最近的公交枢纽为源公交枢纽。第一预设阈值与第二预设阈值是独立的,两者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步骤406、根据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确定源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和放射形线路标识、目的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和放射形线路标识;根据源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和放射形线路标识、目的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和放射形线路标识,确定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
本实施例中,第一类线路为环形线路,第二类线路为放射形线路。根据公交网络模型中公交枢纽与环形线路的对应关系可确定源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即源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及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即目的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与之相似,根据公交网络模型中公交枢纽与放射形线路的对应关系可确定源公交枢纽的第二类线路标识(即源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以及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二类线路标识(即目的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
若源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不同,且源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不同,则根据源公交枢纽的一类线路标识以及目的公交枢纽的另一类线路标识,确定中转公交枢纽;获取源公交枢纽到中转公交枢纽的第一路径及中转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二路径,确定包括源公交枢纽标识、中转公交枢纽标识、目的公交枢纽标识、第一路径及第二路径的乘车线路。当源公交枢纽的一类线路标识为环形线路标识时,目的公交枢纽的另一类线路标识为放射形线路标识;当源公交枢纽的一类线路标识为放射形线路标识时,目的公交枢纽的另一类线路标识为环形线路标识。
具体的,根据源公交枢纽的一类线路标识以及目的公交枢纽的另一类线路标识确定中转公交枢纽的具体过程,请参阅以下实施例。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根据源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确定中转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根据目的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确定中转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从而确定中转公交枢纽。并且根据源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确定源公交枢纽所在环形线路,确定源公交枢纽到中转公交枢纽的第一路径为源公交枢纽所在环形线路,以及根据目的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确定目的公交枢纽所在放射形线路,确定中转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二路径为目的公交枢纽所在放射形线路。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根据源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确定中转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根据目的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确定中转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从而确定中转公交枢纽。并且根据源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确定源公交枢纽所在放射形线路,确定源公交枢纽到中转公交枢纽的第一路径为源公交枢纽所在放射形线路,以及根据目的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确定目的公交枢纽所在环形线路,确定中转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二路径为目的公交枢纽所在环形线路。
可以理解的是,若源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相同,且源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不同,则确定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为源公交枢纽所在环形线路(即目的公交枢纽所在环形线路)。
若源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不同,且源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相同,则确定源公交枢纽和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为源公交枢纽所在放射形线路(即目的公交枢纽所在放射形线路)。
若源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相同,且源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相同,表明源公交枢纽与目的公交枢纽相同或相近,无需换乘。
步骤407、根据源站点到源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目的站点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以及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输出源站点到目的站点的乘车线路。步骤407与步骤306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对于环形放射性路网中的任意两个站点,该方法能够为用户规划至少两种乘车路线。该方法无需对各路径进行搜索和比较,具有运算量小、快速高效的优点。
二、建立棋盘型路网。
请参阅图5,本发明提供的乘车线路生成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步骤501、根据公交枢纽包括的站点的经纬度,计算公交枢纽到参考点的经度差和纬度差。
本实施例中,公交枢纽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站点,每个站点的站点位置可以用经纬度表示。参考点可以是城市实际道路网络的最外层路线的端点,或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的其他地理坐标。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公交枢纽包括N个站点,从N个站点中选取n个站点,分别计算n个站点到参考点的经度差,然后将n个计算结果的均值作为公交枢纽到参考点的经度差。与此相似的,根据n个站点到参考点的纬度差均值可计算得到公交枢纽到参考点的纬度差。n可以是1至N中任意一个自然数,N>1。
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选取距离公交枢纽中心最近的站点,将该站点到参考点的经度差和纬度差作为公交枢纽到参考点的经度差和纬度差。
步骤502、根据公交枢纽到参考点的经度差建立横向线路模型,横向线路模型包括横向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横向线路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统计城市或城市区域中各公交枢纽到参考点的经度差,依据各公交枢纽到参考点的经度差大小,设置横向线路的线路标识(如线路名称或线路序号),并确定公交枢纽与横向线路的对应关系,从而建立横向线路模型。例如,在全部公交枢纽中,公交枢纽1为到参考点的经度差最小的公交枢纽之一,将公交枢纽1的第一类线路标识设为横向线路1。
步骤503、根据公交枢纽到参考点的纬度差建立纵向线路模型,纵向线路模型包括纵向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纵向线路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统计城市或城市区域中各公交枢纽到参考点的纬度差,依据各公交枢纽到参考点的纬度差大小,设置纵向线路的线路标识(如线路名称或线路序号),并确定公交枢纽与纵向线路的对应关系,从而建立纵向线路模型。例如,与其他公交枢纽相比,公交枢纽1到参考点的纬度差最小,将公交枢纽1的第二类线路设为纵向线路1。步骤502和步骤503并无固定先后顺序。
步骤504、获取源站点信息及目的站点信息。
步骤505、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公交枢纽为源公交枢纽,以及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公交枢纽为目的公交枢纽。步骤504至步骤505,与步骤404至步骤405相似。
步骤506、根据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确定源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和纵向线路标识、目的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和纵向线路标识;根据源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和纵向线路标识、目的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和纵向线路标识,确定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
本实施例中,第一类线路为横向线路,第二类线路为纵向线路。根据公交网络模型中公交枢纽与横向线路的对应关系可确定源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即源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以及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即目的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与之相似,根据公交网络模型中公交枢纽与纵向线路的对应关系可确定源公交枢纽的第二类线路标识(即源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以及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二类线路标识(即目的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
若源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不同,且源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不同,则根据源公交枢纽的一类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另一类线路标识,确定中转公交枢纽;获取源公交枢纽到中转公交枢纽的第一路径以及中转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二路径,确定包括源公交枢纽标识、中转公交枢纽标识、目的公交枢纽标识、第一路径及第二路径的乘车线路。当源公交枢纽的一类线路标识为横向线路标识时,目的公交枢纽的另一类线路标识为纵向线路标识;当源公交枢纽的一类线路标识为纵向线路标识时,目的公交枢纽的另一类线路标识为横向线路标识。
具体的,根据源公交枢纽的一类线路标识以及目的公交枢纽的另一类线路标识确定中转公交枢纽的具体过程,请参阅以下实施例。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根据源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确定中转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根据目的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确定中转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从而确定中转公交枢纽。并且根据源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确定源公交枢纽所在横向线路,确定源公交枢纽到中转公交枢纽的第一路径为源公交枢纽所在横向线路,以及根据目的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确定目的公交枢纽所在纵向线路,确定中转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二路径为目的公交枢纽所在纵向线路。即从源公交枢纽出发,先走横向线路,再走纵向线路,然后到达目的公交枢纽。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根据源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确定中转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根据目的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确定中转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从而确定中转公交枢纽。并且根据源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确定源公交枢纽所在纵向线路,确定源公交枢纽到中转公交枢纽的第一路径为源公交枢纽所在纵向线路,以及根据目的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确定目的公交枢纽所在横向线路,确定中转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二路径为目的公交枢纽所在横向线路。即从源公交枢纽出发,先走纵向线路,再走横向线路,然后到达目的公交枢纽。
可以理解的是,若源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相同,且源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不同,则确定源公交枢纽和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为源公交枢纽所在横向线路(即目的公交枢纽所在横向线路)。
若源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不同,且源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相同,则确定源公交枢纽和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为源公交枢纽所在纵向线路(即目的公交枢纽所在纵向线路)。
若源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相同,且源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相同,表明源公交枢纽与目的公交枢纽相同或相近,无需换乘。
步骤507、根据源站点到源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目的站点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以及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输出源站点到目的站点的乘车线路。步骤507与步骤306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对于棋盘型路网中的任意两个站点,该方法能够为用户规划至少两种乘车路线。该方法无需对各路径进行搜索和比较,具有运算量小、快速高效的优点。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一个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乘车线路生成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在环形放射性区域有三条环线,7条放射线。车站1在环线1上;车站3、车站5在环线2上;车站4、车站7在环线3上。车站1、车站2、车站4在放射线1上;车站5、车站6在放射线2上。车站1属于公交枢纽1;车站2、车站3属于公交枢纽2;车站4属于公交枢纽3;车站5属于公交枢纽4;车站6、车站7属于公交枢纽5,如图6所示。
根据实际路网数据得到的站点与公交枢纽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Figure BDA0001194167440000141
表1
根据公交枢纽包括的站点到中心参考点的距离和方向角,确定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距离和方向角,如表2所示。
公交枢纽标识 距离 方向角
公交枢纽1 hub1dis hub1ang
公交枢纽2 hub2dis hub2ang
公交枢纽3 hub3dis hub3ang
公交枢纽4 hub4dis hub4ang
公交枢纽5 hub5dis hub5ang
…… …… ……
表2
根据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距离建立公交枢纽与环形线路的对应关系,根据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方向角建立公交枢纽与放射形线路的对应关系模型,如表3所示。环形线路可简称为环线,放射性线路可简称为放射线。
公交枢纽标识 环形线路标识 放射形线路标识
公交枢纽1 环线1 放射线1
公交枢纽2 环线2 放射线1
公交枢纽3 环线3 放射线1
公交枢纽4 环线2 放射线2
公交枢纽5 环线3 放射线2
…… …… ……
表3
接收用户输入的站点查询信息,例如源站点和目的站点。以源公交枢纽包括源站点,目的公交枢纽包括目的站点为例,确定源公交枢纽、源公交枢纽所在环线、目的公交枢纽及目的公交枢纽所在环线,如表4所示。
Figure BDA0001194167440000151
Figure BDA0001194167440000161
表4
根据源公交枢纽、源公交枢纽所在环线、目的公交枢纽及目的公交枢纽所在环线确定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如表5所示。
Figure BDA0001194167440000162
表5
输出两种乘车方案:
方案1、从车站4(即公交枢纽3)乘坐放射线1的公交车至公交枢纽2(如车站2),然后到公交枢纽2(如车站3)换乘,乘坐环线2的公交车至公交枢纽4(即车站5)。
方案2、从车站4(即公交枢纽3)乘坐环线3的公交车至公交枢纽5(如车站7),然后到公交枢纽5(如车站6)换乘,乘坐放射线2的公交车至公交枢纽4(即车站5)。
请参阅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乘车线路生成装置700,能实现图3至图6所示实施例中乘车线路生成方法的功能。该乘车线路生成装置700包括:
建立路网模型模块701,用于根据实际路网数据建立公交网络模型,公交网络模型包括站点、公交枢纽、第一类线路、第二类线路以及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第一类线路与第二类线路相交;
获取站点信息模块702,用于获取源站点信息及目的站点信息;
确定公交枢纽模块703,用于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公交枢纽为源公交枢纽,以及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公交枢纽为目的公交枢纽;
第一乘车线路模块704,用于根据站点与线路的对应关系以及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确定源站点到源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以及目的站点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
第二乘车线路模块705,还用于根据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确定源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根据源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确定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
输出乘车线路模块706,用于根据源站点到源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目的站点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以及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输出源站点到目的站点的乘车线路。
基于图7所示的乘车线路生成装置,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建立路网模型模块701具体用于根据公交枢纽包括的站点的经纬度,计算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距离以及方向角;根据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距离建立环形线路模型,环形线路模型包括环形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环形线路的对应关系;根据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方向角建立放射形线路模型,放射形线路模型包括放射形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放射形线路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若源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不同,且源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不同,则第二乘车线路模块705具体用于根据源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源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目的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和放射形线路,确定中转公交枢纽;
获取源公交枢纽到中转公交枢纽的第一路径及中转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二路径,确定包括源公交枢纽标识、中转公交枢纽标识、目的公交枢纽标识、第一路径及第二路径的乘车线路。
基于图7所示的乘车线路生成装置,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建立路网模型模块701具体用于根据公交枢纽包括的站点的经纬度,计算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经度差和纬度差;根据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经度差建立横向线路模型,横向线路模型包括横向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横向线路的对应关系;根据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纬度差建立纵向线路模型,纵向线路模型包括纵向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纵向线路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若源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不同,且源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不同,则第二乘车线路模块705具体用于根据源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确定中转公交枢纽;获取源公交枢纽到中转公交枢纽的第一路径以及中转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二路径,确定包括源公交枢纽标识、中转公交枢纽标识、目的公交枢纽标识、第一路径及第二路径的乘车线路。
基于图7所示实施例或可选实施例,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确定公交枢纽模块703具体用于确定与源站点的距离不超过第一预设阈值的公交枢纽为源公交枢纽;以及确定与目的站点的距离不超过第二预设阈值的公交枢纽为目的公交枢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乘车线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实际路网数据建立公交网络模型,所述公交网络模型包括站点、公交枢纽、第一类线路、第二类线路、站点与线路的对应关系以及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类线路与所述第二类线路相交;
获取源站点信息及目的站点信息,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公交枢纽为源公交枢纽,以及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公交枢纽为目的公交枢纽;
根据站点与线路的对应关系以及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源站点到所述源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以及所述目的站点到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
根据所述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确定源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根据所述源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确定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
根据所述源站点到所述源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所述目的站点到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以及所述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输出所述源站点到所述目的站点的乘车线路;
其中,所述根据实际路网数据建立公交网络模型,包括:
根据公交枢纽包括的站点的经纬度,计算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距离以及方向角;
根据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距离建立环形线路模型,所述环形线路模型包括环形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环形线路的对应关系;
根据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方向角建立放射形线路模型,所述放射形线路模型包括放射形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放射形线路的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线路为环形线路,所述第二类线路为放射形线路,所述根据所述源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确定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包括:
若所述源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不同,且所述源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不同,则根据源公交枢纽的一类线路标识以及目的公交枢纽的另一类线路标识,确定中转公交枢纽;
获取所述源公交枢纽到所述中转公交枢纽的第一路径及所述中转公交枢纽到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二路径,确定包括所述源公交枢纽标识、所述中转公交枢纽标识、所述目的公交枢纽标识、所述第一路径及所述第二路径的乘车线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实际路网数据建立公交网络模型包括:
根据公交枢纽包括的站点的经纬度,计算公交枢纽到参考点的经度差和纬度差;
根据所述公交枢纽到参考点的经度差建立横向线路模型,所述横向线路模型包括横向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横向线路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公交枢纽到参考点的纬度差建立纵向线路模型,所述纵向线路模型包括纵向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纵向线路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线路为横向线路,所述第二类线路为纵向线路,所述根据所述源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确定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包括:
若所述源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和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不同,且所述源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和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不同,则根据源公交枢纽的一类线路标识以及目的公交枢纽的另一类线路标识,确定中转公交枢纽;获取所述源公交枢纽到中转公交枢纽的第一路径以及所述中转公交枢纽到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二路径,确定包括所述源公交枢纽标识、中转公交枢纽标识、目的公交枢纽标识、所述第一路径及所述第二路径的乘车线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公交枢纽为源公交枢纽包括:确定与所述源站点的距离不超过第一预设阈值的公交枢纽为源公交枢纽;
所述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公交枢纽为目的公交枢纽包括:确定与所述目的站点的距离不超过第二预设阈值的公交枢纽为目的公交枢纽。
6.一种乘车线路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路网模型模块,用于根据实际路网数据建立公交网络模型,所述公交网络模型包括站点、公交枢纽、第一类线路、第二类线路、站点与线路的对应关系以及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类线路与所述第二类线路相交;
获取站点信息模块,用于获取源站点信息及目的站点信息;
确定公交枢纽模块,用于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公交枢纽为源公交枢纽,以及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公交枢纽为目的公交枢纽;
第一乘车线路模块,用于根据站点与线路的对应关系以及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源站点到所述源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以及所述目的站点到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
第二乘车线路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公交枢纽与线路的对应关系,确定源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根据所述源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一类线路标识和第二类线路标识,确定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
输出乘车线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源站点到所述源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所述目的站点到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以及所述源公交枢纽到目的公交枢纽的乘车线路,输出所述源站点到所述目的站点的乘车线路;
其中,所述建立路网模型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公交枢纽包括的站点的经纬度,计算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距离以及方向角;根据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距离建立环形线路模型,所述环形线路模型包括环形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环形线路的对应关系;根据公交枢纽到中心参考点的方向角建立放射形线路模型,所述放射形线路模型包括放射形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放射形线路的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乘车线路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源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和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环形线路标识不同,且所述源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和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放射形线路标识不同,则根据源公交枢纽的一类线路标识以及目的公交枢纽的另一类线路标识,确定中转公交枢纽;
获取所述源公交枢纽到所述中转公交枢纽的第一路径及所述中转公交枢纽到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二路径,确定包括所述源公交枢纽标识、所述中转公交枢纽标识、所述目的公交枢纽标识、所述第一路径及所述第二路径的乘车线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路网模型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公交枢纽包括的站点的经纬度,计算公交枢纽到参考点的经度差和纬度差;根据所述公交枢纽到参考点的经度差建立横向线路模型,所述横向线路模型包括横向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横向线路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公交枢纽到参考点的纬度差建立纵向线路模型,所述纵向线路模型包括纵向线路的线路标识,及公交枢纽与纵向线路的对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乘车线路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源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横向线路标识不同,且所述源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纵向线路标识不同,则根据所述源公交枢纽的一类线路标识和目的公交枢纽的另一类线路标识,确定中转公交枢纽;获取所述源公交枢纽到中转公交枢纽的第一路径以及所述中转公交枢纽到所述目的公交枢纽的第二路径,确定包括所述源公交枢纽标识、中转公交枢纽标识、目的公交枢纽标识、所述第一路径及所述第二路径的乘车线路。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公交枢纽模块,具体用于确定与所述源站点的距离不超过第一预设阈值的公交枢纽为源公交枢纽;以及确定与所述目的站点的距离不超过第二预设阈值的公交枢纽为目的公交枢纽。
CN201611228933.1A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乘车线路生成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2419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8933.1A CN108241903B (zh)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乘车线路生成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8933.1A CN108241903B (zh)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乘车线路生成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1903A CN108241903A (zh) 2018-07-03
CN108241903B true CN108241903B (zh) 2022-01-07

Family

ID=62702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28933.1A Active CN108241903B (zh)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乘车线路生成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419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5293B (zh) * 2019-12-31 2021-07-09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公交网络模型自动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48472A (ja) * 2007-04-25 2007-09-27 Zenrin Co Ltd 経路探索装置
CN101980326A (zh) * 2010-11-11 2011-02-2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建构公交换乘网络的方法与装置
CN102592459A (zh) * 2012-02-21 2012-07-18 东南大学 一种公交系统区域绿波信号控制方法
CN103294708A (zh) * 2012-02-28 2013-09-11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公交系统的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3593716A (zh) * 2013-11-21 2014-02-19 武汉精伦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公交路径规划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59495B2 (en) * 2013-02-28 2017-05-23 Here Global B.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service schedule derivation and updati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48472A (ja) * 2007-04-25 2007-09-27 Zenrin Co Ltd 経路探索装置
CN101980326A (zh) * 2010-11-11 2011-02-2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建构公交换乘网络的方法与装置
CN102592459A (zh) * 2012-02-21 2012-07-18 东南大学 一种公交系统区域绿波信号控制方法
CN103294708A (zh) * 2012-02-28 2013-09-11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公交系统的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3593716A (zh) * 2013-11-21 2014-02-19 武汉精伦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公交路径规划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1903A (zh) 2018-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67807B2 (en) Identifying custom rendezvous points between users and vehicles plying on custom routes
CN104902004B (zh) 一种失踪人口的紧急救助系统及方法
US8532648B2 (en) Generating an OD matrix
WO2015096379A1 (zh) 一种公交站点优化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07978169A (zh) 一种对多源数据来源下的公交站点位置纠偏的方法
CN105205559A (zh) 基于多源异构众包数据的风景旅行路线规划系统
CN104636457B (zh) 一种位置搜索认知的方法及装置
Xue et al. Multi-source data-driven identification of urban functional areas: A case of Shenyang, China
CN103167605B (zh) 一种卫星辅助信号覆盖图建立/更新的WiFi室外定位方法
CN108281023A (zh) 一种通过移动终端展示实时路况的方法和系统
Kozievitch et al.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data in Curitiba
Tan et al. Tidal phenomenon of the dockless bike-sharing system and its causes: the case of Beijing
CN108241903B (zh) 一种乘车线路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6162542B (zh) 一种电子凭证提示方法及服务器
CN113935620A (zh) 一种基于网格基础数据的停车场评估方法、装置及应用
Li et al. Public transportation mode detection from cellular data
CN111191817B (zh) 一种基于换乘客流量的公交线网拓扑划分方法
Zhu et al. Urban principal traffic flow analysis based on taxi trajectories mining
CN113761397B (zh) 一种定制客运路线的推荐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9197160A1 (en) Identifying functional zones within a geographic region
CN103092878B (zh) 一种聚合展示中的要素智能规避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42660B (zh) 一种用于智能公交系统的公交线网长度计算方法
Steier et al. Crime sequencing: Fighting crime with mathematics and technology
Prameshwori et al. GIS-Based Route Network Analysis for Tourist Places: A Case Study of Greater Imphal
CN111241226A (zh) 选址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