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41824A -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41824A CN108241824A CN201611206490.6A CN201611206490A CN108241824A CN 108241824 A CN108241824 A CN 108241824A CN 201611206490 A CN201611206490 A CN 201611206490A CN 108241824 A CN108241824 A CN 1082418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component
- collimator
- recognition device
- biometric recogn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033 biological exti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462 ve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425 Makro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BAPJBEWLBFYGME-UHFFFAOYSA-N Methyl acrylate Chemical compound COC(=O)C=C BAPJBEWLBFYGM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 acryl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554 iri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2496 methyl group Chemical group [H]C([H])([H])*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25 retin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24—Sensors therefor by using geometrical optics, e.g. using pris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特征辨识装置,其包括光源、导光组件、影像撷取组件以及第一准直器。光源适于提供光束。导光组件位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影像撷取组件位于导光组件下方且具有多个像素区。第一准直器位于导光组件与影像撷取组件之间且包括第一准直组件以及第二准直组件。第一准直组件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吸光组件。第二准直组件重叠于第一准直组件且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吸光组件。第二吸光组件与第一吸光组件交错而定义出重叠于像素区的多个透光区。利用第一吸光组件以及第二吸光组件吸收不同方向上的大角度光束,以将传递至影像撷取组件的光束准直化,使影像撷取组件的取像质量提升。因此,生物特征辨识装置可具有良好的辨识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特征辨识的种类包括脸部、声音、虹膜、视网膜、静脉、指纹和掌纹辨识等。由于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且指纹不易随着年龄或身体健康状况而变化,因此指纹辨识装置已成为目前最普及的一种生物特征辨识装置。依照感测方式的不同,指纹辨识装置可分为光学式与电容式。电容式指纹辨识装置组装于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时,电容式指纹辨识装置上方多设有保护组件(cover lens)。一般而言,需额外加工(例如钻孔或薄化)保护组件,以使电容式指纹辨识装置能够感测到手指触碰所造成的容值或电场变化。
相较于电容式指纹辨识装置,光学式指纹辨识装置撷取容易穿透保护组件的光进行指纹辨识,而可以不用额外加工保护组件,因此在与电子产品的结合上较为便利。
光学式指纹辨识装置通常包括光源、影像撷取组件及透光组件。光源用以发出光束,以照射按压在透光组件上的手指。手指的指纹是由多条不规则的凸纹与凹纹所组成。被凸纹与凹纹反射的光束会在影像撷取组件的接收面上形成为明暗交错的指纹影像。影像撷取组件可将指纹影像转换为对应的影像信息,并将影像信息输入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可利用算法计算对应于指纹的影像信息,以进行用户的身份辨识。然而,在上述的取像过程中,被指纹反射的光束易散乱地传递至影像撷取组件,而造成取像质量不佳,影响辨识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生物特征辨识装置包括光源、导光组件、影像撷取组件以及第一准直器。光源适于提供光束。导光组件位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影像撷取组件位于导光组件下方且具有多个像素区。第一准直器位于导光组件与影像撷取组件之间,其中第一准直器包括第一准直组件以及第二准直组件。第一准直组件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吸光组件。第二准直组件重叠于第一准直组件且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吸光组件。第二吸光组件与第一吸光组件交错而定义出多个透光区。透光区重叠于像素区。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中,导光组件具有出光部以及连接于出光部的入光部。光源与影像撷取组件共同位于出光部下方。入光部位于光源与出光部之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中,光源位于导光组件的侧面。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中,导光组件面向第一准直器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微结构。微结构凸出或凹入于表面。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中,第一准直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透光组件。第一吸光组件以及第一透光组件交替排列且相互连接。第二准直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透光组件。第二吸光组件以及第二透光组件交替排列且相互连接。第一透光组件以及第二透光组件的折射率分别大于1。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中,第一透光组件以及第二透光组件的折射率分别落在1.3至1.7的范围内。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中,第一透光组件以及第二透光组件的宽度与高度比分别落在2至20的范围内。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中,第一吸光组件以及第一透光组件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且分别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二吸光组件以及第二透光组件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且分别沿第一方向延伸。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中,生物特征辨识装置还包括盖板,其中导光组件位于盖板与第一准直器之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中,生物特征辨识装置还包括第二准直器。第二准直器位于导光组件与第一准直器之间且包括多个棱镜。棱镜的顶角指向导光组件。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中,利用第一吸光组件以及第二吸光组件吸收不同方向上的大角度光束,以将传递至影像撷取组件的光束准直化,使影像撷取组件的取像质量提升。因此,生物特征辨识装置可具有良好的辨识能力。
附图说明
包含附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导光组件的一种放大图;
图3A为图1中第一准直器的第一准直组件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3B为图1中第一准直器的第二准直组件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3C为图3A的第一准直组件以及图3B的第二准直组件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一准直器、影像撷取组件以及电路板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导光组件以及第二准直器的一种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待辨识物;
100、100A: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110:光源;
112:发光组件;
120、120A:导光组件;
122:出光部;
124:入光部;
130:影像撷取组件;
132:电荷耦合组件;
140:第一准直器;
142:第一准直组件;
144:第二准直组件;
150:电路板;
160:盖板;
170:第二准直器;
172:棱镜;
B、B’、B1’、B2’:光束;
B1:第一吸光组件;
B2:第二吸光组件;
BA:底角;
C:凹陷;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H1、H2:高度;
M:微结构;
PR:像素区;
S、S’:表面;
S1:第一反射面;
S2:第二反射面;
S144:入光面;
T1:第一透光组件;
T2:第二透光组件;
TA:顶角;
TR:透光区;
W1、W2: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组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生物特征辨识装置100例如为指纹辨识装置,用以辨识待辨识物10的指纹,但不以此为限。在另一实施例中,生物特征辨识装置100也可用以辨识静脉、掌纹或是指纹、静脉以及掌纹的其中至少两个的组合。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100包括光源110、导光组件120、影像撷取组件130以及第一准直器140。
光源110适于提供光束B。光源110可以是非可见光光源或可见光光源。也就是说,光束B可以是不可见光(例如:红外光)或可见光(例如:红光、蓝光、绿光或其组合)。或者,光源110可以是非可见光光源与可见光光源的组合。举例而言,光源110可包括多个发光组件112。发光组件112可为发光二极管或其他适当种类的发光组件。图1示意地显示出两个发光组件112,且两个发光组件112位于影像撷取组件130的相对侧。然而,发光组件112的数量以及配置方式可依需求改变,而不以此为限。
导光组件120位于光束B的传递路径上,其适于将光源110提供的光束B导向待辨识物10。举例而言,导光组件110的材质可为玻璃、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其他适当材料。在本实施例中,光源110与影像撷取组件130位于导光组件120的同一侧。生物特征辨识装置100进一步包括电路板150。光源110配置在电路板150上且与电路板150电连接。导光组件120具有出光部122以及连接于出光部122的至少一入光部124。光源110与影像撷取组件130共同位于出光部122下方,且光源110位于影像撷取组件130旁。入光部124位于光源110与出光部122之间。详细而言,入光部124可固定在电路板150上,且入光部124具有凹陷C。凹陷C与电路板150围出容纳光源110的空间。在另一实施例中,入光部124与电路板150的其中至少一个可具有凹陷(未示出),以容纳光源110。在又一实施例中,入光部124与电路板150可借由固定机构(未示出)或黏着层(未示出,例如:光学胶)固定在一起。在再一实施例中,入光部124可借由黏着层(未示出,例如:光学胶)而固定在光源110上,且入光部124可不与电路板150接触。图1示意地显示出两个入光部124,且两个入光部124位在出光部122的相对侧。然而,入光部124的数量以及配置方式可依需求改变,而不以此为限。
图2为图1中导光组件的一种放大图。请参照图1及图2,光源110射出的光束B自入光部124进入导光组件120,且光束B可经由入光部124传递至出光部122。导光组件120面向第一准直器140的表面S可选择性地形成有多个微结构M(图1未示出,请参照图2)。微结构M适于改变光束B的传递方向,使得被微结构M反射的光束B垂直或接近垂地直射出出光部122。如图2所示,微结构M可凸出于表面S且可具有第一反射面S1以及第二反射面S2。第一反射面S1与第二反射面S2彼此相连,其中第一反射面S1与第二反射面S2相对于表面S倾斜,且第一反射面S1与第二反射面S2的倾斜方向相反。在一实施例中,微结构M、出光部122以及入光部124可一体成型,但不以此为限。在另一实施例中,微结构M、出光部122以及入光部124可分别制作,再借由连接机构或黏着层(例如:光学胶)固定在一起。或者,微结构M也可凹入于表面S。具体地,微结构M可以是形成在表面S上的凹陷。另外,微结构M的数量及其分布可依据不同的需求改变,而不限于图2所显示的数量及分布。
出光部122输出光束B的表面S’与形成有微结构M的表面S相对。在一实施例中,表面S’可以是供待辨识物10按压的按压面。在表面S’为按压面的架构下,如图2所示,来自光源110的光束B依序通过入光部124以及出光部122,并在表面S’发生全内反射(TotalInternal Reflection,TIR),接着依序被第二反射面S2以及第一反射面S1反射,并垂直或接近垂直地射出表面S’。
或者,如图1所示,生物特征辨识装置100可进一步包括盖板160以供待辨识物10按压。盖板160位于导光组件120上方,且导光组件120位于盖板160与第一准直器140之间。盖板160可以是所欲组装的电子产品(例如:触控面板或触控显示面板)的保护组件(coverlens),但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盖板160与导光组件120可借由连接机构或黏着层(例如:光学胶)而固定在一起,但不以此为限。以黏着层固定盖板160与导光组件120的情况下,黏着层、盖板160与导光组件120的折射率可相同或相近,以减少接口反射,进而提升生物特征辨识装置100的光利用效率和/或取像质量。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黏着层、盖板160与导光组件120的折射率也可相异。在设置盖板160的架构下,来自光源110的光束B依序通过入光部124出光部122以及盖板160,并在盖板160供待辨识物10按压的表面发生全内反射。经待辨识物10作用(例如:漫射)的光束B’依序通过盖板160以及出光部122并传递至表面S。传递至表面S的光束B’的一部分会被表面S反射,而再次朝盖板160供待辨识物10按压的表面传递。另一方面,传递至表面S的光束B’的另一部分会自表面S射出导光组件120。
影像撷取组件130位于导光组件120下方且具有例如呈数组排列的多个像素(pixel)区PR(显示于图4),以接收经待辨识物10作用的光束B’,进而取得待辨识物10的影像。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撷取组件130例如包括多个电荷耦合组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132(显示于图4)。电荷耦合组件132配置于电路板150上并与电路板150电连接。电荷耦合组件132的所在区域为影像撷取组件130的像素区PR。在另一实施例中,影像撷取组件130可包括多个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CMOS),且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所在区域为影像撷取组件130的像素区PR。
第一准直器140位于导光组件120与影像撷取组件130之间,且第一准直器140位于待辨识物10作用后的光束B’的传递路径上。举例而言,第一准直器140可配置在影像撷取组件130上,且第一准直器140与影像撷取组件130可借由连接机构或黏着层(例如:光学胶)而固定在一起,但不以此为限。
图3A为图1中第一准直器的第一准直组件的一种俯视示意图。图3B为图1中第一准直器的第二准直组件的一种俯视示意图。图3C为图3A的第一准直组件以及图3B的第二准直组件的一种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1中第一准直器、影像撷取组件以及电路板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请参照图1、图3A至图4,第一准直器140包括第一准直组件142以及重叠于第一准直组件142的第二准直组件14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准直组件144位于第一准直组件142与影像撷取组件130之间。然而,第一准直组件142与第二准直组件144的位置也可颠倒。此外,第一准直组件142以及第二准直组件144可借由连接机构或黏着层(例如:光学胶)而固定在一起,但不以此为限。
第一准直组件142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吸光组件B1。第二准直组件144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吸光组件B2。第二吸光组件B2与第一吸光组件B1交错而定义出多个透光区TR。透光区TR重叠于像素区PR。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准直组件142可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一透光组件T1。第一吸光组件B1以及第一透光组件T1交替排列且相互连接。也就是说,第一透光组件T1的宽度W1即为相邻两第一吸光组件B1之间的距离。举例而言,第一吸光组件B1以及第一透光组件T1可沿第一方向D1交替排列且分别沿与第一方向D1相交的第二方向D2延伸。第二方向D2例如垂直于第一方向D1,但不以此为限。
同样地,第二准直组件144可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二透光组件T2。第二吸光组件B2以及第二透光组件T2交替排列且相互连接。也就是说,第二透光组件T2的宽度W2即为相邻两第二吸光组件B2之间的距离。举例而言,第二吸光组件B2以及第二透光组件T2可沿第二方向D2交替排列且分别沿第一方向D1延伸。
应说明的是,第一吸光组件B1以及第一透光组件T1的排列及延伸方向以及第二吸光组件B2以及第二透光组件T2的排列及延伸方向不以上述为限。举例而言,第一吸光组件B1以及第一透光组件T1的排列及延伸方向以及第二吸光组件B2以及第二透光组件T2的排列及延伸方向可颠倒。或者,第一吸光组件B1以及第一透光组件T1的排列方向可与第二吸光组件B2以及第二透光组件T2的排列方向相同,但第一吸光组件B1以及第一透光组件T1的延伸方向不同于第二吸光组件B2以及第二透光组件T2的延伸方向。在一实施例中,可省略第一透光组件T1以及第二透光组件T2。
各透光区TR的面积等于相邻两第一吸光组件B1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第二吸光组件B2之间的距离的乘积,也等于第一透光组件T1的宽度W1与第二透光组件T2的宽度W2的乘积。在图3A至图3C中,宽度W1等于宽度W2,但不以此为限。所述透光区TR重叠于像素区PR是指透光区TR可让经待辨识物10作用且通过导光组件120的光束B’通过,而能够传递至像素区PR,而不用以限定透光区TR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像素区PR。在本实施例中,像素区PR的边长可略大于第一透光组件T1的宽度W1以及第二透光组件T2的宽度W2,但不以此为限。
在第二准直组件144位于第一准直组件142与影像撷取组件130之间的架构下,经待辨识物10作用且通过导光组件120的光束B’会先经过第一准直组件142的作用(例如:准直化)之后,再被第二准直组件144作用(例如:准直化)。当导光组件120与第一准直器140之间的光传递介质(例如:空气或光学胶)的折射率不同于第一透光组件T1的折射率时,入射第一透光组件T1的光束会在第一透光组件T1的入光面经由折射而进入第一透光组件T1。因此,第一透光组件T1的设置有助于收敛进入第一准直组件142的光束的角度,进而让更多的光束能够通过第一准直组件142并传递至第二准直组件144。同样地,当第一准直组件142与第二准直组件144之间的光传递介质(例如:空气或光学胶)的折射率不同于第二透光组件T2的折射率时,入射第二透光组件T2的光束会在第二透光组件T2的入光面经由折射而进入第二透光组件T2。因此,第二透光组件T2的设置有助于收敛进入第二准直组件144的光束的角度,进而让更多的光束能够通过第二准直组件144并传递至影像撷取组件130。
第一透光组件T1以及第二透光组件T2的材质可采用玻璃、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其他适当材料。第一吸光组件B1以及第二吸光组件B2的材质例如可采用含有吸光材料(例如:碳)的硅胶系或压克力系材料。如此一来,经待辨识物10作用且通过导光组件120的光束B’若是入射角过大,则有可能被第一吸光组件B1或第二吸光组件B2吸收,而无法传递至影像撷取组件130。具体地,第一吸光组件B1适于收敛光束B’在第一吸光组件B1的排列方向(例如:第一方向D1)上的发散角度,而第二吸光组件B2适于收敛光束B’在第二吸光组件B2的排列方向(例如:第二方向D2)上的发散角度。以图4的光束B1’以及光束B2’举例说明,小角度入射第二透光组件T2的光束B1’在进入第二透光组件T2之后,第二吸光组件B2不位于光束B1’的传递路径上,因此光束B1’不会被第二吸光组件B2吸收,而能够传递至影像撷取组件130。相较之下,大角度入射第二透光组件T2的光束B2’在进入第二透光组件T2之后,由于第二吸光组件B2位于光束B2’的传递路径上,因此光束B2’会被第二吸光组件B2吸收。
进入准直组件(包括第一准直组件142以及第二准直组件144)的光束是否被吸光组件(包括第一吸光组件B1以及第二吸光组件B2)吸收(也就是吸光组件是否位于进入透光组件的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可取决于透光组件的宽度(包括第一透光组件T1的宽度W1以及第二透光组件T2宽度W2)、透光组件的高度(包括第一透光组件T1的高度H1以及第二透光组件T2高度H2)以及光束B’在透光组件的入光面的折射角(由光束B’的入射角以及透光组件的折射率决定)等。在透光组件的高度为定值的情况下,透光组件的宽度越大,影像撷取组件130接收到的光束B’的角度范围越大。在透光组件的宽度为定值的情况下,透光组件的高度越大,影像撷取组件130接收到的光束B’的角度范围越小。在透光组件的宽度以及高度为定值的情况下,光束B’的折射角越大(也就是入射角越大),越有可能被吸光组件吸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光组件T1以及第二透光组件T2的折射率分别大于1,且例如落在1.3至1.7的范围内。此外,第一透光组件T1以及第二透光组件T2的宽度与高度比分别落在2至20的范围内。然而,透光组件的折射率以及透光组件的宽度与高度比可依据不同的设计需求(例如:影像撷取组件130的节距(pitch))改变,而不限于上述。
利用第一吸光组件B1以及第二吸光组件B2将经待辨识物10作用且通过导光组件120的光束B’中不同方向(例如: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上的大角度光束吸收,可使仅特定角度的光束(小角度入射的光束)传递至影像撷取组件130。经由适当的调变,可以使通过第一准直器140的光束B’能够以0度或接近0度的角度入射影像撷取组件130。换句话说,第一准直器140有助于将传递至影像撷取组件130的光束准直化。如此,不但有助于滤除杂散光,还有助于避免从不同透光组件输出的光束相互干扰的问题,使影像撷取组件130的取像质量提升。因此,生物特征辨识装置100可具有良好的辨识能力。
依据不同需求,生物特征辨识装置100还可包括其他组件。举例而言,生物特征辨识装置100还可包括第二准直器170。第二准直器170位于导光组件120与第一准直器140之间,且第二准直器170位于待辨识物10作用后的光束B’的传递路径上。举例而言,第二准直器170可配置在表面S上,且导光组件120与第二准直器170可借由连接机构或黏着层(例如:光学胶)而固定在一起,但不以此为限。
第二准直器170适于在光束B’通过第一准直器140之前,预先将光束B’准直化,以收敛光束B’的发散角。如此,可增加光束B’后续通过第一准直器140的机率。图5为图1中导光组件以及第二准直器的一种放大图。请参照图1及图5,第二准直器170可包括多个棱镜172,且棱镜172的顶角TA分别指向导光组件120。在本实施例中,各棱镜172的两个底角BA的角度相同。然而,棱镜172的顶角TA及底角BA可依据不同的需求改变,而不限于此。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6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100A与图1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100相似,且生物特征辨识装置100A具有与生物特征辨识装置100相似的功效与优点,于此便不再重述。图6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100A与图1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100的差异在于光源110的位置不同。详细而言,在图6的实施例中,光源110位于导光组件120A的侧面。在此架构下,导光组件120A例如为板状,且导光组件120A可以省略图1中导光组件120的入光部124。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中,利用第一吸光组件以及第二吸光组件吸收不同方向上的大角度光束,以将传递至影像撷取组件的光束准直化,使影像撷取组件的取像质量提升。因此,生物特征辨识装置可具有良好的辨识能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生物特征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适于提供光束;
导光组件,位于所述光束的传递路径上;
影像撷取组件,位于所述导光组件下方且具有多个像素区;以及
第一准直器,位于所述导光组件与所述影像撷取组件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准直器包括:
第一准直组件,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吸光组件;以及
第二准直组件,重叠于所述第一准直组件且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吸光组件,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吸光组件与所述多个第一吸光组件交错而定义出多个透光区,所述多个透光区重叠于所述多个像素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组件具有出光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出光部的入光部,所述光源与所述影像撷取组件共同位于所述出光部下方,所述入光部位于所述光源与所述出光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导光组件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组件面向所述第一准直器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微结构,所述多个微结构凸出或凹入于所述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准直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透光组件,所述多个第一吸光组件以及所述多个第一透光组件交替排列且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准直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透光组件,所述多个第二吸光组件以及所述多个第二透光组件交替排列且相互连接,且所述多个第一透光组件以及所述多个第二透光组件的折射率分别大于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透光组件以及所述多个第二透光组件的折射率分别落在1.3至1.7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透光组件以及所述多个第二透光组件的宽度与高度比分别落在2至20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吸光组件以及所述多个第一透光组件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且分别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第二吸光组件以及所述多个第二透光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交替排列且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板,其中所述导光组件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准直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特征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准直器,位于所述导光组件与所述第一准直器之间,所述第二准直器包括多个棱镜,且所述多个棱镜的顶角分别指向所述导光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206490.6A CN108241824A (zh) | 2016-12-23 | 2016-12-23 |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
TW106102522A TW201824083A (zh) | 2016-12-23 | 2017-01-24 | 生物特徵辨識裝置 |
PCT/CN2017/076319 WO2018113102A1 (zh) | 2016-12-23 | 2017-03-10 |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206490.6A CN108241824A (zh) | 2016-12-23 | 2016-12-23 |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41824A true CN108241824A (zh) | 2018-07-03 |
Family
ID=62624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206490.6A Pending CN108241824A (zh) | 2016-12-23 | 2016-12-23 |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241824A (zh) |
TW (1) | TW201824083A (zh) |
WO (1) | WO2018113102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39938A (zh) * | 2018-10-11 | 2019-01-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准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指纹识别装置 |
CN112163482A (zh) * | 2020-09-16 | 2021-01-01 | 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准直器、指纹识别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112859418A (zh) * | 2021-03-12 | 2021-05-28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42026A (zh) * | 2011-06-24 | 2012-12-26 | 金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指纹辨识装置 |
CN103019474A (zh) * | 2012-09-25 | 2013-04-03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触控扫描装置 |
CN105260708A (zh) * | 2015-09-25 | 2016-01-2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
CN105844212A (zh) * | 2015-02-02 | 2016-08-10 | 辛纳普蒂克斯公司 | 采用准直器的光学传感器 |
CN206470776U (zh) * | 2016-12-23 | 2017-09-05 | 敦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19586A (en) * | 1990-12-20 | 1997-04-08 | Thorn Emi P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directly viewable image of a fingerprint |
US10732771B2 (en) * | 2014-11-12 | 2020-08-04 |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 Fingerprint sensors having in-pixel optical sensors |
CN105550664A (zh) * | 2016-01-08 | 2016-05-04 |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 |
CN106229331B (zh) * | 2016-08-31 | 2019-03-29 |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 自发光显示像素 |
-
2016
- 2016-12-23 CN CN201611206490.6A patent/CN108241824A/zh active Pending
-
2017
- 2017-01-24 TW TW106102522A patent/TW201824083A/zh unknown
- 2017-03-10 WO PCT/CN2017/076319 patent/WO201811310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42026A (zh) * | 2011-06-24 | 2012-12-26 | 金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指纹辨识装置 |
CN103019474A (zh) * | 2012-09-25 | 2013-04-03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触控扫描装置 |
CN105844212A (zh) * | 2015-02-02 | 2016-08-10 | 辛纳普蒂克斯公司 | 采用准直器的光学传感器 |
CN105260708A (zh) * | 2015-09-25 | 2016-01-2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
CN206470776U (zh) * | 2016-12-23 | 2017-09-05 | 敦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39938A (zh) * | 2018-10-11 | 2019-01-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准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指纹识别装置 |
US11495044B2 (en) | 2018-10-11 | 2022-11-08 | Beijing Bo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 Fingerprint sensing display apparatus, method of using fingerprint sens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fingerprint sensing display apparatus |
CN112163482A (zh) * | 2020-09-16 | 2021-01-01 | 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准直器、指纹识别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112859418A (zh) * | 2021-03-12 | 2021-05-28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8113102A1 (zh) | 2018-06-28 |
TW201824083A (zh) | 2018-07-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470775U (zh) |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 |
US9177190B1 (en) | Fingerprint sensor module | |
CN207650835U (zh) | 显示面板和移动终端 | |
CN206489580U (zh) |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 |
TW201901525A (zh) | 光學式指紋辨識模組 | |
CN108241830A (zh) |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 |
CN108241834A (zh) |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 |
CN206470777U (zh) |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 |
CN108241838A (zh) |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 |
CN108241824A (zh) |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 |
CN206497471U (zh) |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 |
CN206470779U (zh) |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 |
CN206470776U (zh) |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 |
CN108629243B (zh) | 生物特征识别装置 | |
CN108629245B (zh) | 生物辨识装置 | |
US20110057130A1 (en) | Flip-chip type image-capturing module | |
CN206657362U (zh) | 生物辨识装置 | |
CN108241823A (zh) |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 |
CN108960007B (zh) | 光学式指纹识别模块 | |
CN108241826A (zh) |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 |
CN108629244A (zh) | 生物识别装置 | |
CN206877339U (zh) | 生物特征识别装置 | |
CN206541316U (zh) |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 |
CN108241832A (zh) | 生物辨识装置 | |
CN108241833A (zh) |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