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33385A - 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33385A
CN108233385A CN201611162951.4A CN201611162951A CN108233385A CN 108233385 A CN108233385 A CN 108233385A CN 201611162951 A CN201611162951 A CN 201611162951A CN 108233385 A CN108233385 A CN 108233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me appliance
circuit branch
load electricity
electricity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629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33385B (zh
Inventor
任蓬勃
麻百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6295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333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33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33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33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333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switching loads on to, or off from, network, e.g. progressively balanced load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10The network having a local or delimited stationary reach
    • H02J2310/12The local stationary network supplying a household or a building
    • H02J2310/14The load or loads being home applian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42Home appli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据家庭电网中在同一电路分支上同时接入的多个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获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将实际负荷电量与电路分支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进行比较;若实际负荷电量大于最大负荷电量,则向用户发送用电超标提示消息,并推送用电超标的目标家电设备对应的电路安装方式。由此,根据家庭电网中电路分支的负荷能力,为用户推送家电设备的电路安装方式,避免了电路分支超负荷工作,保证了用电安全。

Description

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电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在生活中使用的家电设备越来越多,其中,比如空调等大功率的家电设备也逐渐增多。而家庭电网中每个电路的分支所能承受的负荷都是有限的,因而,随着用户家中接入家电设备的增多,尤其是大功率的家电设备的增多,可能会在家电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导致一些电路分支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而引起电线老化严重或直接引起火灾等。
而相关技术中,用户家中的电路走线等在装修完毕后已被固定设置,通常情况下,电路的走线等一经布线完毕,很难更改。因而,如何平衡难以更改的电路走线以及家电设备的增多之间的矛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根据家庭电网中电路分支的负荷能力,为用户推送家电设备的电路安装方式,避免了电路分支超负荷工作,保证了用电安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家庭电网中在同一电路分支上同时接入的多个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获取所述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将所述实际负荷电量与所述电路分支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进行比较;若所述实际负荷电量大于所述最大负荷电量,则向用户发送用电超标提示消息,并推送用电超标的目标家电设备对应的电路安装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根据家庭电网中在同一电路分支上同时接入的多个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获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并将实际负荷电量与电路分支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进行比较,从而如果实际负荷电量大于最大负荷电量,则向用户发送用电超标提示消息,并推送用电超标的目标家电设备对应的电路安装方式。由此,根据家庭电网中电路分支的负荷能力,为用户推送家电设备的电路安装方式,避免了电路分支超负荷工作,保证了用电安全。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将所述实际负荷电量与所述电路分支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进行比较之前,还包括:扫描分析所述家庭电网的电路设计图,获取每段电路分支的最大负荷电量;或者,获取用户输入的每段电路分支的最大负荷电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家庭电网中在同一电路分支上同时接入的多个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获取所述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包括:接收多个家电设备接入后发送的第一工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工作信息包括:设备标识、所安装的插座标识,以及所需的工作电量;根据预存的电网信息确定与所述插座标识对应的电路分支;根据同一电路分支上的设备标识对应的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计算同一电路分支上接入的家电设备对应的实际负荷电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家庭电网中在同一电路分支上同时接入的多个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获取所述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包括:接收多个家电设备接入后通过对应的安装插座发送的第二工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工作信息包括:插座标识和设备标识;根据预存的电网信息确定与所述插座标识对应的电路分支;根据预存的家电设备信息确定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家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量;根据同一电路分支上的设备标识对应的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计算同一电路分支上接入的家电设备对应的实际负荷电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目标家电设备为移动设备,则所述推送用电超标的目标家电设备对应的电路安装方式,包括:根据其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和对应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确定能够匹配所述目标家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量的目标电路分支;向所述用户推送所述目标电路分支上的插座标识,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插座标识将所述目标家电设备安装在对应的目标电路分支中进行工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目标家电设备为固定设备,则所述推送用电超标的目标家电设备对应的电路安装方式,包括:根据其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和对应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确定能够匹配所述目标家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量的目标电路分支;根据所述目标电路分支上的插座位置,确定与所述目标家电设备的位置匹配的目标插座;向所述用户推送所述目标插座的标识,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目标插座的标识将所述目标家电设备安装在对应的目标电路分支中进行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家庭电网中在同一电路分支上同时接入的多个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获取所述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实际负荷电量与所述电路分支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进行比较;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实际负荷电量大于所述最大负荷电量时,向用户发送用电超标提示消息,并推送用电超标的目标家电设备对应的电路安装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根据家庭电网中在同一电路分支上同时接入的多个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获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并将实际负荷电量与电路分支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进行比较,从而如果实际负荷电量大于最大负荷电量,则向用户发送用电超标提示消息,并推送用电超标的目标家电设备对应的电路安装方式。由此,根据家庭电网中电路分支的负荷能力,为用户推送家电设备的电路安装方式,避免了电路分支超负荷工作,保证了用电安全。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将所述实际负荷电量与所述电路分支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进行比较之前,扫描分析所述家庭电网的电路设计图,获取每段电路分支的最大负荷电量;或者,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每段电路分支的最大负荷电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多个家电设备接入后发送的第一工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工作信息包括:设备标识、所安装的插座标识,以及所需的工作电量;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存的电网信息确定与所述插座标识对应的电路分支;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同一电路分支上的设备标识对应的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计算同一电路分支上工作的家电设备对应的实际负荷电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多个家电设备接入后通过对应的安装插座发送的第二工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工作信息包括:插座标识和设备标识;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存的电网信息确定与所述插座标识对应的电路分支;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存的家电设备信息确定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家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量;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同一电路分支上的设备标识对应的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计算同一电路分支上工作的家电设备对应的实际负荷电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目标家电设备为移动设备,则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其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和对应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确定能够匹配所述目标家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量的目标电路分支;第一推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推送所述目标电路分支上的插座标识,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插座标识将所述目标家电设备安装在对应的目标电路分支中进行工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目标家电设备为固定设备,则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其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和对应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确定能够匹配所述目标家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量的目标电路分支;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电路分支上的插座位置,确定与所述目标家电设备的位置匹配的目标插座;第二推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推送所述目标插座的标识,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目标插座的标识将所述目标家电设备安装在对应的目标电路分支中进行工作。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家庭电网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以及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和装置。
通常,如图1所示,当家庭电网中至少包括电路分支A、电路分支B和电路分支C,且电路分支A、B和C的最大负载均为5000W、500W和1000W时,此时如果将当前的需要接入的功率为800W的家电设备接入电路分支B,则如果电路分支B上的家电设备运行,则会导致电路分支B超负荷运行,从而导致电路分支B发生老化甚至引起火灾。
因而,为了避免上述描述中的安全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基于每个电路分支的负荷能力与接入的家电设备的实际负荷电量,推荐家电设备的安装方式,将超负荷的电路分支中的家电设备,接入其他负荷空闲较大的电路分支,以减轻超负荷的电路分支的负担,保证用电安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可包括:
S101,根据家庭电网中在同一电路分支上同时接入的多个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获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
可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接入家庭电网中电路分支上的家电设备如果不工作,对其所在电路分支没有造成负担,只有接入的家电设备在上电运行后,才会对其所在的电路分支造成负荷。
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了保护家庭电网的安全,基于所有同时接入电路分支的家电设备运行所需要的电量,作为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获取。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一种接入同一电路分支的所有家电设备全部同时工作的极限情况下,所有家电设备所需要的工作电量,作为其所在的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由此,通过保证上述极限情况下,电路分支不超负荷运行,来真正实现用电安全。其中,负荷电量优选为负荷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获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的方式不同,下面举例说明:
第一种示例: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S101包括:
S201,接收多个家电设备接入后发送的第一工作信息,其中,第一工作信息包括:设备标识、所安装的插座标识,以及所需的工作电量。
具体地,家电设备中设置有通信模块,比如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或者蓝牙通信模块,从而家电设备在接入家庭电网成功后,主动上报第一工作信息,其中,第一工作信息包括设备生产码、设备注册码等唯一标识设备的设备标识,插座生产码等唯一标识插座标识,包含工作功率的工作电量。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家电设备上报第一工作信息的方式,除了以上描述的无线方式外,在一些应用场景下,还可通过有线的方式传输,在此不进行限制。
S202,根据预存的电网信息确定与插座标识对应的电路分支。
具体地,预先存储包含电路分支与插座标识的对应关系的电网信息,从而在获取插座标识后,通过上述对应关系,获取与插座标识对应的电路分支。
S203,根据同一电路分支上的设备标识对应的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计算同一电路分支上接入的家电设备对应的实际负荷电量。
具体地,每段电路分支的负荷电量,由其接入的所有的家电设备共同使用,因而,在获取与每个插座标识的对应关系后,获取隶属于同一段电路分支的插座标识。
进而,根据同一个电路分支上的插座标识,获取与其包含于同一个第一工作信息的设备标识,以根据同一电路分支上的设备标识,获取对应的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计算上述工作电量之和作为同一电路分支上接入的家电设备对应的实际负荷电量。
第二种示例: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上述步骤S101包括:
S301,接收多个家电设备接入后通过对应的安装插座发送的第二工作信息,其中,第二工作信息包括:插座标识和设备标识。
具体地,插座中设置有通信模块,比如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或者蓝牙通信模块,从而插座在检测到家电设备接入后,主动上报多个家电设备接入后通过对应的安装插座发送的第二工作信息。其中,第二工作信息包括包含插座生产码等标识插座唯一性的插座标识,和设备生产码等标识设备唯一性的设备标识。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插座上报第二工作信息的方式,除了以上描述的无线方式外,在一些应用场景下,还可通过有线的方式传输,在此不进行限制。
S302,根据预存的电网信息确定与插座标识对应的电路分支。
具体地,预先存储包含插座标识与电路分支及其对应关系的电网信息,从而,在上述步骤中获取插座标识后,根据预存的电网信息确定与插座标识对应的电路分支。
S303,根据预存的家电设备信息确定与设备标识对应的家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量。
具体地,预先存储包含家电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需的工作电量及其对应关系的家电设备信息,进而,根据家电设备信息确定与设备标识对应的家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量。
S304,根据同一电路分支上的设备标识对应的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计算同一电路分支上接入的家电设备对应的实际负荷电量。
具体地,获取属于同一段电路分支的插座标识,并获取与插座标识同属于一个第二工作信息的设备标识,获取同一电路分支上的设备标识对应的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对上述工作电量求和计算同一电路分支上接入的家电设备对应的实际负荷电量。
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除了上述结合图3和图4示出的两种方式外,还可采用其他方式获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
比如,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扫描每段电路分支上连接的家电设备的铭牌等,从而根据扫描的名牌信息识别对应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
又比如,用户可手动输入每段电路分支上连接的每个家电设备的所需工作电量,从而根据用户输入的同一电路分支上每个家电设备所需工作电量之和,计算出该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
S102,将实际负荷电量与电路分支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进行比较。
具体地,在家庭电网布线完成后,由于每段电路分支的对应电线的粗细等的限制,每段电路分支所具有的最大负荷电量是有限的,从而,通过将实际负荷电量与电路分支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进行比较,判断在当前接入家电设备全部运行的情况下,对应电路分支是否能承受。
其中,由于家庭电网的电路走线等情况在家庭装修时,以家庭电网的电路设计图呈现,而电路设计图中包括电路分支的分布以及对应的最大负荷电量等。
从而,在本示例中,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通过扫描分析家电电网的电路图设计图,获取每段电路分支的最大负荷电量,比如,扫描电路设计图中与每段电路分支对应的描述标注字信息,提取出每段电路分支对应的最大负荷电量,或者,通过分析每段电路分支上的电线的粗细,获取每段电路分支对应的最大负荷电量等。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获取用户输入的每段电路分支的最大负荷电量,比如获取用户根据电路设计图中,与每段电路分支对应的描述标注字信息输入的每段电路分支的最大负荷电量等。
S103,若实际负荷电量大于最大负荷电量,则向用户发送用电超标提示消息,并推送用电超标的目标家电设备对应的电路安装方式。
具体地,如果实际负荷电量大于最大负荷电量,则表明对应电路分支上的家电设备如果全部运行,则会导致电路分支超负荷运行,从而在家电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电路起火等事故的发生。从而,为了实现用电安全,向用户发送用电超标提示信息,其中,用电超标提示信息中可包括用电超标的对应的目标家电设备信息等,以提醒用户当前用电危险,并推送用电超标的目标家电设备对应的电路安装方式,以使得用户根据该电路安装方式,调整家电设备的安装电路分支,将目标家电设备移至其他剩余空闲功率大于该家电设备所需功率的电路分支。
其中,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不同,向用户发送用电超标提示信息的方式不同,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可将该用电超标提示信息以文字的形式发送至移动终端,或者对应目标家电设备的显示屏。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可控制目标家电设备上指示灯闪烁或者警报音鸣响的方式,向用户发送用电超标提示消息。
举例而言,继续参照图1,如果将需要接入的功率为800W的目标家电设备接入电路分支B,则由于电路分支B中接入家电设备的实际负荷电量大于最大负荷电量500W,则向用户发送用电超标提示信息,并向用户推送用电超标的目标家电设备对应的安装方式,比如向用户推送将目标家电设备安装至电路分支A或C的安装方式。
从而,用户根据该用电超标提示信息,从电路分支B中移除目标家电设备,并将目标家电设备安装至电路分支A或C。
在本示例中,为了提高用电效率,基于电路分支A对应的最大负荷电量为5000W,远大于电路分支C对应的最大负荷电量1000W,且目标家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量800W与电路分支C对应的最大负荷电量较接近,因而优先推送将目标家电设备接入电路分支A的安装方式。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根据家庭电网中在同一电路分支上同时接入的多个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获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并将实际负荷电量与电路分支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进行比较,从而如果实际负荷电量大于最大负荷电量,则向用户发送用电超标提示消息,并推送用电超标的目标家电设备对应的电路安装方式。由此,根据家庭电网中电路分支的负荷能力,为用户推送家电设备的电路安装方式,避免了电路分支超负荷工作,保证了用电安全。
基于以上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目标家电设备可能是相对固定的家电设备,比如是冰箱、空调、洗衣机等难以移动的、或者,移动位置相对于室内格局有移动限制的固定设备,或者,上述家电设备也可能是移动设备,比如是电热水壶、电吹风机等占地较小且便于调整接入位置的移动设备,因而,不同的目标家电设备由于其移动上的限制,推送对应的电路安装方式不同。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如果目标家电设备是移动设备,则上述步骤S103包括:
S401,根据其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和对应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确定能够匹配目标家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量的目标电路分支。
具体地,如果目标家电设备是不受接入位置限制的移动设备,则不需要考虑当前安装位置与其他电路分支中安装位置的距离,只需基于其他电路分支的最大负荷电量,确定目标家电设备接入的目标电路分支。
具体而言,根据其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和对应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确定其他电路分支中剩余的负荷电量,从而,将剩余负荷电量大于目标家电设备所需工作电量的电路分支,确定为能够匹配目标家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量的目标电路分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应用场景下,如果确定的目标电路分支为多个,则为了提高目标家电设备的接入效率,还可筛选出距离当前目标家电设备的接入位置最近的电路分支,作为目标电路分支。
S402,向用户推送目标电路分支上的插座标识,以使用户根据插座标识将目标家电设备安装在对应的目标电路分支中进行工作。
具体地,目标电路分支基于插座实现家电设备的接入,因而,在确定目标电路分支后,向用户推送目标电路分支上的插座标识,以使用户根据插座标识将目标家电设备安装在对应的目标电路分支中进行工作。
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即使确定了目标分支,但是每个目标分支中支持家电设备接入的插座可能与目标家电设备并不匹配。
比如,当前目标家电设备所对应的插头是三孔插头,可能有些目标电路分支中即包括空闲的二孔插座,也包括空闲的三孔插座。又比如,当前目标家电设备所对应的工作电量较大,而目标电路分支中的有的空闲插座能承受的工作电量小于目标家电设备所对应的工作电量。再比如,目标电路分支中的有的空闲插座可能收到外部条件的影响,处于松动状态等。
因而,在一些应用场景下,在向用户推送目标电路分支上的插座标识之前,还筛选出与目标家电设备匹配的插座标识。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如果目标家电设备是固定设备,则上述步骤S103包括:
S501,根据其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和对应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确定能够匹配目标家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量的目标电路分支。
S502,根据目标电路分支上的插座位置,确定与目标家电设备的位置匹配的目标插座。
具体地,如果目标家电设备是受接入位置限制的固定设备,除了需基于其他电路分支的最大负荷电量,确定目标家电设备接入的目标电路分支,还需要考虑当前安装位置与其他电路分支中安装位置的距离。
具体而言,根据其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和对应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确定其他电路分支中剩余的负荷电量,从而,将剩余负荷电量大于目标家电设备所需工作电量的电路分支,确定为能够匹配目标家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量的目标电路分支。
进一步而言,由于目标家电设备的安装位置受到限制,且其对应的插线长度也是有限的,因而,根据目标电路分支上的插座位置,确定与目标家电设备的位置较近的目标插座,该目标插座在目标家电设备的可接入距离范围内。
S503,向用户推送目标插座的标识,以使用户根据目标插座的标识将目标家电设备安装在对应的目标电路分支中进行工作。
具体地,目标电路分支基于插座实现家电设备的接入,因而,在确定目标电路分支后,向用户推送目标电路分支上的插座标识,以使用户根据插座标识将目标家电设备安装在对应的目标电路分支中进行工作。
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即使确定了目标分支,但是每个目标分支中支持家电设备接入的插座可能与目标家电设备并不匹配。
比如,当前目标家电设备所对应的插头是三孔插头,可能有些目标电路分支中即包括空闲的二孔插座,也包括空闲的三孔插座。又比如,当前目标家电设备所对应的工作电量较大,而目标电路分支中的有的空闲插座能承受的工作电量小于目标家电设备所对应的工作电量。再比如,目标电路分支中的有的空闲插座可能收到外部条件的影响,处于松动状态等。
因而,在一些应用场景下,在向用户推送目标电路分支上的插座标识之前,还少选出与目标家电设备匹配的插座标识。
在本示例中,还应强调的是,在一些特殊应用场景下,如果根据目标电路分支上的插座位置,确定的与目标家电设备的位置最近的目标插座,目标家电设备由于插线较短,可能仍不能接入,则为了保证目标家电设备的运行,用户可借助于插线板等外部连接装置,实现目标家电设备的接入。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在推送用电超标的目标家电设备对应的电路安装方式时,根据目标家电设备属于固定设备还是移动设备进行推送,提高了目标家电设备的接入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比较模块20和处理模块30。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0,用于根据家庭电网中在同一电路分支上同时接入的多个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获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如图7所示的基础上,第一获取模块10包括第一接收单元11、第一确定单元12和第一计算单元13。
其中,第一接收单元11,用于接收多个家电设备接入后发送的第一工作信息,其中,第一工作信息包括:设备标识、所安装的插座标识,以及所需的工作电量。
第一确定单元12,用于根据预存的电网信息确定与插座标识对应的电路分支。
第一计算单元13,用于根据同一电路分支上的设备标识对应的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计算同一电路分支上工作的家电设备对应的实际负荷电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如图7所示的基础上,第一获取模块10包括第二接收单元14、第二确定单元15、第三确定单元16和第二计算单元17。
其中,第二接收单元14,用于接收多个家电设备接入后通过对应的安装插座发送的第二工作信息,其中,第二工作信息包括:插座标识和设备标识。
第二确定单元15,用于根据预存的电网信息确定与插座标识对应的电路分支。
第三确定单元16,用于根据预存的家电设备信息确定与设备标识对应的家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量。
第二计算单元17,用于根据同一电路分支上的设备标识对应的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计算同一电路分支上工作的家电设备对应的实际负荷电量。
比较模块20,用于将实际负荷电量与电路分支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进行比较。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如图7所示的基础上,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40。
其中,第二获取模块40在将实际负荷电量与电路分支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进行比较之前,扫描分析家庭电网的电路设计图,获取每段电路分支的最大负荷电量。或者,
第二获取模块40还获取用户输入的每段电路分支的最大负荷电量。
处理模块30,用于在实际负荷电量大于所述最大负荷电量时,向用户发送用电超标提示消息,并推送用电超标的目标家电设备对应的电路安装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其实现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根据家庭电网中在同一电路分支上同时接入的多个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获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并将实际负荷电量与电路分支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进行比较,从而如果实际负荷电量大于最大负荷电量,则向用户发送用电超标提示消息,并推送用电超标的目标家电设备对应的电路安装方式。由此,根据家庭电网中电路分支的负荷能力,为用户推送家电设备的电路安装方式,避免了电路分支超负荷工作,保证了用电安全。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如图7所示的基础上,处理模块30包括第四确定单元31和第一推送单元32。
其中,第四确定单元31,用于根据其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和对应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确定能够匹配目标家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量的目标电路分支。
第一推送单元32,用于向用户推送目标电路分支上的插座标识,以使用户根据插座标识将目标家电设备安装在对应的目标电路分支中进行工作。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如图7所示的基础上,处理模块30包括第五确定单元33、第六确定单元34和第二推送单元35。
其中,第五确定单元33,用于根据其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和对应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确定能够匹配目标家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量的目标电路分支。
第六确定单元34,用于根据目标电路分支上的插座位置,确定与目标家电设备的位置匹配的目标插座。
第二推送单元35,用于向用户推送目标插座的标识,以使用户根据目标插座的标识将目标家电设备安装在对应的目标电路分支中进行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其实现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在推送用电超标的目标家电设备对应的电路安装方式时,根据目标家电设备属于固定设备还是移动设备进行推送,提高了目标家电设备的接入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家庭电网中在同一电路分支上同时接入的多个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获取所述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
将所述实际负荷电量与所述电路分支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进行比较;
若所述实际负荷电量大于所述最大负荷电量,则向用户发送用电超标提示消息,并推送用电超标的目标家电设备对应的电路安装方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实际负荷电量与所述电路分支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进行比较之前,还包括:
扫描分析所述家庭电网的电路设计图,获取每段电路分支的最大负荷电量;或者,
获取用户输入的每段电路分支的最大负荷电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家庭电网中在同一电路分支上同时接入的多个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获取所述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包括:
接收多个家电设备接入后发送的第一工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工作信息包括:设备标识、所安装的插座标识,以及所需的工作电量;
根据预存的电网信息确定与所述插座标识对应的电路分支;
根据同一电路分支上的设备标识对应的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计算同一电路分支上接入的家电设备对应的实际负荷电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家庭电网中在同一电路分支上同时接入的多个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获取所述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包括:
接收多个家电设备接入后通过对应的安装插座发送的第二工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工作信息包括:插座标识和设备标识;
根据预存的电网信息确定与所述插座标识对应的电路分支;
根据预存的家电设备信息确定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家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量;
根据同一电路分支上的设备标识对应的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计算同一电路分支上接入的家电设备对应的实际负荷电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标家电设备为移动设备,则所述推送用电超标的目标家电设备对应的电路安装方式,包括:
根据其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和对应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确定能够匹配所述目标家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量的目标电路分支;
向所述用户推送所述目标电路分支上的插座标识,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插座标识将所述目标家电设备安装在对应的目标电路分支中进行工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标家电设备为固定设备,则所述推送用电超标的目标家电设备对应的电路安装方式,包括:
根据其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和对应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确定能够匹配所述目标家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量的目标电路分支;
根据所述目标电路分支上的插座位置,确定与所述目标家电设备的位置匹配的目标插座;
向所述用户推送所述目标插座的标识,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目标插座的标识将所述目标家电设备安装在对应的目标电路分支中进行工作。
7.一种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家庭电网中在同一电路分支上同时接入的多个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获取所述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实际负荷电量与所述电路分支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进行比较;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实际负荷电量大于所述最大负荷电量时,向用户发送用电超标提示消息,并推送用电超标的目标家电设备对应的电路安装方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将所述实际负荷电量与所述电路分支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进行比较之前,扫描分析所述家庭电网的电路设计图,获取每段电路分支的最大负荷电量;或者,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每段电路分支的最大负荷电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多个家电设备接入后发送的第一工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工作信息包括:设备标识、所安装的插座标识,以及所需的工作电量;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存的电网信息确定与所述插座标识对应的电路分支;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同一电路分支上的设备标识对应的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计算同一电路分支上工作的家电设备对应的实际负荷电量。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多个家电设备接入后通过对应的安装插座发送的第二工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工作信息包括:插座标识和设备标识;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存的电网信息确定与所述插座标识对应的电路分支;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存的家电设备信息确定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家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量;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同一电路分支上的设备标识对应的家电设备分别所需的工作电量,计算同一电路分支上工作的家电设备对应的实际负荷电量。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标家电设备为移动设备,则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其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和对应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确定能够匹配所述目标家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量的目标电路分支;
第一推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推送所述目标电路分支上的插座标识,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插座标识将所述目标家电设备安装在对应的目标电路分支中进行工作。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标家电设备为固定设备,则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其他电路分支的实际负荷电量和对应预设的最大负荷电量,确定能够匹配所述目标家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量的目标电路分支;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电路分支上的插座位置,确定与所述目标家电设备的位置匹配的目标插座;
第二推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推送所述目标插座的标识,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目标插座的标识将所述目标家电设备安装在对应的目标电路分支中进行工作。
CN201611162951.4A 2016-12-15 2016-12-15 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82333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62951.4A CN108233385B (zh) 2016-12-15 2016-12-15 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62951.4A CN108233385B (zh) 2016-12-15 2016-12-15 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33385A true CN108233385A (zh) 2018-06-29
CN108233385B CN108233385B (zh) 2020-06-05

Family

ID=62651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62951.4A Active CN108233385B (zh) 2016-12-15 2016-12-15 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3338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7202A (zh) * 2022-08-03 2022-08-30 深圳市虎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厨电设备配网方法及系统
CN117371964A (zh) * 2023-12-08 2024-01-09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超声波计量仪表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33693A1 (en) * 2009-12-17 2011-06-09 Richard Lowentha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load management in a residence
CN102193551A (zh) * 2011-05-31 2011-09-21 北京许继电气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用电潮流优化管理方法
CN102768520A (zh) * 2012-07-26 2012-11-07 深圳市航天泰瑞捷电子有限公司 智能家电监控系统与方法
CN104733958A (zh) * 2013-12-19 2015-06-24 陕西迅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插排
CN104868326A (zh) * 2015-05-28 2015-08-26 深圳华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监测控制负载电器的智能插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33693A1 (en) * 2009-12-17 2011-06-09 Richard Lowentha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load management in a residence
CN102193551A (zh) * 2011-05-31 2011-09-21 北京许继电气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用电潮流优化管理方法
CN102768520A (zh) * 2012-07-26 2012-11-07 深圳市航天泰瑞捷电子有限公司 智能家电监控系统与方法
CN104733958A (zh) * 2013-12-19 2015-06-24 陕西迅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插排
CN104868326A (zh) * 2015-05-28 2015-08-26 深圳华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监测控制负载电器的智能插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7202A (zh) * 2022-08-03 2022-08-30 深圳市虎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厨电设备配网方法及系统
CN117371964A (zh) * 2023-12-08 2024-01-09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超声波计量仪表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7371964B (zh) * 2023-12-08 2024-03-15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超声波计量仪表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33385B (zh) 2020-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4420B (zh) 一种无线接入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02193551B (zh)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用电潮流优化管理方法
US8223032B2 (en) Monitoring system supporting proximity based actions
KR101286119B1 (ko) 수배전반의 도어 안전 인증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3597691A (zh) 设定方法、设备认证方法、设备认证系统以及控制器
EP2012132A1 (de) Verbrauchs- und Zustandsmesser
CN108206584A (zh) 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08233385A (zh) 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03199624A (zh) 基于iec 61850的智能变电站
KR101753477B1 (ko) 전기기기 관리 시스템
CN104391470A (zh) 一种电力系统配电网的防误操作组件及防误操作方法
JP6701761B2 (ja) 電力消費管理装置、電力消費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消費管理プログラム
CN204615174U (zh) 一种高压断路器及高压中置柜
CN103903195B (zh) 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数据告警监测方法
KR102558368B1 (ko) 사물인터넷(IoT)을 이용한 공동주택 전기 누전 차단기 장치
BR9908881A (pt) Procedimento para o estabelecimento da qualidade de aparelhos móveis em uma rede de telefonia móvel
KR101579847B1 (ko) 수요반응 서버, 단말 및 제어방법
CN110889649A (zh) 一种可靠性高的智能配电监控管理系统
CN111954822A (zh) 中间模块、接收器模块、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
KR20120114708A (ko) 스마트 미터를 이용한 전력제어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1628502B1 (ko) 건설 소음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설 소음 관리 방법
KR101526822B1 (ko) 전기 관리자용 전기 설비 설치 안전 점검 단말기 및 그 방법
CN103501049B (zh) 一种配电网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KR20140100808A (ko) 지능형 절전 자동 제어 시스템
CN205844847U (zh) 基于物联网的电气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