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30428A - 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30428A
CN108230428A CN201711479623.1A CN201711479623A CN108230428A CN 108230428 A CN108230428 A CN 108230428A CN 201711479623 A CN201711479623 A CN 201711479623A CN 108230428 A CN108230428 A CN 108230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imation models
animation
models
tts
re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796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30428B (zh
Inventor
贾玉辉
柯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angyue Ani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y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yu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y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7962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304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30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30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30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30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6Mixed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3/00Animation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3/00Speech synthesis; Text to speech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当接收到用户开启文本转语音TTS朗读功能的指令时,获取与当前电子书对应的增强现实AR动画模型;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其中,所述AR动画模型依据电子书内容情节预先制作。由此可见,本发明方案将传统的电子书阅读方式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了新形式的阅读方式,给用户带来了新的阅读体验,并可增强阅读沉浸感。

Description

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电子书阅读器的发展,电子书越来越受阅读用户的青睐。
相对于纸质书,电子书的内容呈现方式更为丰富多彩,例如,可以设置阅读的字体、背景颜色或背景图片,还可以在用户阅读的同时播放背景音乐,从而使用户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但是,对背景图案、颜色或者字体大小等的设置仅反映了用户的个人偏好,而与用户正在阅读的内容无关,因此,无法提升用户阅读时的沉浸感以及身临其境的感受。随着用户对阅读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成为相关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包括:当接收到用户开启TTS(Text To Speech,文本转语音)功能的指令时,获取与当前电子书对应的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动画模型;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其中,所述AR动画模型依据电子书内容情节预先制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当接收到用户开启文本转语音TTS朗读功能的指令时,获取与当前电子书对应的AR动画模型;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其中,所述AR动画模型依据电子书内容情节预先制作。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当接收到用户开启文本转语音TTS朗读功能的指令时,获取与当前电子书对应的AR动画模型;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其中,所述AR动画模型依据电子书内容情节预先制作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提供了一种新形式的电子书呈现方式,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新形式的阅读方式,给用户带来了新的阅读体验,并可增强用户的阅读沉浸感。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具体可以是手机或者个人数字助理等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终端。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当接收到用户开启文本转语音TTS朗读功能的指令时,获取与当前电子书对应的AR动画模型。
其中,TTS朗读功能具体是电子书的一种阅读模式,所述阅读模式为语音朗读模式,即电子书的文字内容由系统自动朗读给阅读用户听。用户可以通过进入阅读模式设置界面选择语音朗读模式来触发开启TTS朗读功能的指令。
所述与当前电子书对应的AR动画模型依据电子书内容情节预先制作,并可将制作好的AR动画模型保存在网络服务器的预设库中或者保存在终端本地。本实施例中,以将制作好的AR动画模型保存在网络服务器的预设库中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具体的,在用户阅读电子书时,开启TTS朗读功能,终端侧接收到用户开启文本转语音TTS朗读功能的指令时,获取当前电子书的标识号或者当前电子书的标识号以及当前阅读页面所属的章节编号或者当前电子书的标识号、当前阅读页所属的章节编号以及当前阅读页中的段落编号(所述标识号、章节编号和/或段落编号用于指示网络服务器从预设库中查找对应的AR动画模型),并将所述标识号、章节编号和/或段落编号上报给网络服务器,网络服务器据此检查预设库中是否存在对应的AR动画模型,并将检查结果返回给终端。当终端接收到网络服务器返回的检查结果时,若网络服务器的预设库中没有对应的AR动画模型,则按照现有模式通过TTS朗读当前电子书内容;若网络服务器的预设库中有对应的AR动画模型,则向网络服务器上报下载请求,获取对应的AR动画模型,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可选的,若网络服务器的预设库中有对应的AR动画模型,向网络服务器上报下载请求之前,进一步提示用户是否同意同步播放AR动画模型,若接收到同意同步播放AR动画模型的指示,则向网络服务器上报下载请求,获取对应的AR动画模型,接着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其中,用户同意同步播放AR动画模型的操作可以通过点击“确定”按键的方式实现。进一步的,若用户不同意同步播放AR动画模型,则按照现有模式通过TTS朗读当前电子书内容,而无需从网络服务器下载对应的AR动画模型,即使在终端本地保存有所述对应的AR动画模型,也不对其进行同步播放。通过增加“提示用户是否同意同步播放AR动画模型”的步骤,实现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同意同步播放AR动画模型,或者选择不同意同步播放AR动画模型,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依据电子书内容情节预先制作所述AR动画模型,包括:
将各AR动画模型与对应电子书的标识号进行绑定,并将各AR动画模型与对应电子书的标识号保存至网络服务器。或者
将各AR动画模型与对应电子书的章节编号和/或段落编号进行绑定,并将各AR动画模型与对应电子书的章节编号和/或段落编号保存至网络服务器。
其中,所述AR动画模型可以是依据电子书的全部内容情节进行制作,此时将所述AR动画模型与电子书的标识号进行绑定并保存在网络服务器的预设库中,以实现可以通过电子书的标识号匹配到对应的AR动画模型。考虑到AR动画模型的制作成本问题,可选的,仅对电子书的特定章节或者特定段落的内容情节制作对应的AR动画模型,此时可将AR动画模型进一步与电子书的特定章节编号和/或特定段落编号进行绑定并保存在网络服务器中,以实现可以通过章节编号和/或段落编号匹配到对应的AR动画模型。
进一步的,可以选择一些描述的场景画面比较典型或者比较激烈的特定章节或者特定段落制作对应的AR动画模型。例如,某电子书文件为古侠小说,其中的一个章节描述的内容情节为“人物1与人物2在山脚下的小河旁进行比武”,比武的过程通常是比较激烈的,阅读用户可能更期待能够看到比武画面,则可以选择对该章节的内容情节制作对应的AR动画模型。或者,其中某章节的某个段落所述描述的内容情节为“人物1走到人物2身后,人物1挥剑砍下人物2的人头,并仰天大笑道:十年前的仇今天终于一笔勾销”,该内容情节的画面包含了较多的人物动作与人物情态的变化,因此,也可以选择对该段落的内容情节制作对应的AR动画模型。
制作AR动画模型包括设置AR图像中涉及的人物形象(例如人物的身材、长相、发型以及衣着等)、人物动作(例如上述举例中的挥剑、砍下、仰天大笑)、场景物品(例如上述举例中的剑)、背景环境(例如上述举例中的山脚下、小河旁)以及基于上述人物形象、人物动作、场景物品和背景环境的故事发展情节,AR动画模型中的故事发展情节与电子书对应的章节或者段落的故事情节一致。
可选的,依据电子书内容情节预先制作所述AR动画模型,包括:
根据TTS朗读电子书特定段落所需时间确定对应所述特定段落的AR动画模型的播放时长;
确定电子书特定段落所描述的内容情节的剧情变化点以及剧情变化点发生的起始时刻与结束时刻;
确定剧情变化点在AR动画模型中的起始帧与结束帧;
将所述起始帧与所述起始时刻对应,将所述结束帧与所述结束时刻对应,以在所述起始时刻与所述结束时刻之间完成剧情变化情节对应的AR动画情节。
具体的,首先根据TTS朗读电子书特定段落所需时间确定对应所述特定段落的AR动画模型的播放时长,可以为:例如对于500字的某特定段落,通过TTS朗读功能以设定速度朗读该500字的段落共需要1分15秒,则限定对应该500字段落的AR动画模型的播放总时长为1分15秒。
其次,还要保证在内容情节的剧情变化点上,TTS朗读与AR动画模型应能够对应上。所述剧情变化点例如可以包括:人物说话、人物产生动作或者环境的变化(例如太阳落山、飞机起飞等)。进一步地,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内容情节的剧情变化点与AR动画模型相对应:例如,对于某特定段落,使用预定速度的TTS进行朗读,人工识别剧情变化点发生的起始时刻与结束时刻,然后将剧情变化点在AR动画模型中的起始帧与所述起始时刻对应,将剧情变化点在AR动画模型中的结束帧与所述结束时刻对应,确保在起始时刻与结束时刻之间完成剧情变化的一个动作。例如对于捡起苹果这一动作,动作快慢、手举多高、弯腰捡还是蹲下捡等的设定,可由AR动画模型的专业制作人员根据人物设定去决定,只要保证在开始捡苹果的起始时刻与捡起苹果的结束时刻之间的这段时间完成捡苹果的动作即可
步骤S102,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本步骤中,默认所述AR动画模型的播放速度与TTS朗读速度相同,因此可直接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实际中,使用TTS朗读时,允许用户自由设置朗读速度。然而,对应的AR动画模型是在播放之前预先制作好的,其播放速度为某一固定值,且其播放与TTS朗读之间相互独立,若用户设置不同的TTS朗读速度,将会导致TTS朗读与AR动画模型之间的播放进度不一致。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调整AR动画模型的播放速度,以使AR动画模型的播放速度与TTS朗读速度保持同步,实现用户听到的内容与同时看到的画面相吻合,提高用户阅读时的沉浸感。
可选的,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包括:
依据当前设定的TTS朗读速度确定所述AR动画模型的播放速度;
基于确定得到的播放速度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具体的,可以按照某一预设TTS朗读速度对应制作AR动画模型,在播放AR动画模型时,若用户选择了与所述预设TTS朗读速度不同的其他朗读速度,或者在TTS朗读过程中用户调整了朗读速度,则可根据所述预设TTS朗读速度与当前TTS朗读速度之间的倍数关系,同倍的加快或者放慢AR动画模型的播放速度。
或者,在另一种实现方案中,可以针对同一电子书内容分别制作对应不同TTS朗读速度的AR动画模型、针对同一章节内容分别制作对应不同TTS朗读速度的AR动画模型或者针对同一段落内容分别制作对应不同TTS朗读速度的AR动画模型,针对相同内容的各模型之间除了故事情节的进展速度不同以外,其他的例如人物以及背景等都相同。对应于步骤S101中“获取与当前电子书对应的AR动画模型”具体包括:选择与当前设定的TTS朗读速度(当前设定的TTS朗读速度可以是系统默认的速度,也可以是用户自己选择的任意候选速度)匹配的当前电子书的AR动画模型。或者,在又一种实现方案中,考虑到制作AR动画模型的成本问题,可以限定使用固定的TTS朗读速度制作对应的AR动画模型,若用户想同步播放AR动画模型,则不可以自由设置TTS朗读速度,如此,针对同一电子书内容或者同一章节内容或者同一段落内容只需制作一套对应的AR动画模型即可。对应于步骤S102“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具体包括:播放获取的AR动画模型,并采用与所述AR动画模型的播放速度匹配的TTS朗读速度进行朗读。此时,由预先制作好的AR动画模型的播放速度来决定当前的TTS朗读速度。
进一步地,用户可能是已经阅读了某个章节的部分内容之后才启动TTS朗读功能,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确定对应该章节的AR动画模型的起始播放进度,可选的:步骤S102“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具体包括:
确定当前阅读页在所属章节中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AR动画模型的起始播放进度;
基于所述起始播放进度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具体的,在确定了AR动画模型的播放速度之后,根据TTS朗读功能的启动时刻确定起始朗读文字在本章节中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具体可以是所述起始朗读文字在本章节中的百分比信息(TTS朗读的起始位置通常为当前阅读页的第一行第一个字),然后根据该百分比信息确定AR动画模型的起始播放进度,从该起始播放进度处开始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以实现用户听到的TTS朗读内容与看到的AR动画模型的播放画面相一致。
本实施例中可以针对电子书的完整内容制作AR动画模型,也可选择部分章节、段落甚至句子制作AR动画模型。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在用户阅读电子书时,若开启TTS朗读功能,则终端向网络服务器上报当前电子书标识号或者当前电子书标识号以及当前阅读页所属的章节编号,网络服务器根据所述标识号和/或章节编号检查预设库中是否存在匹配的AR动画模型,并将检查结果返回给终端,终端接收到所述检查结果后,若判定网络服务器的预设库中存在匹配的AR动画模型,则进一步提示用户是否同意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若用户同意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则终端向网络侧上报下载请求,获取对应的AR动画模型,并启动TTS朗读功能且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通过将传统的电子书阅读方式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了新形式的阅读方式,使用户在阅读电子书时,可以边听边看,给用户带来了新的阅读体验,并可增强阅读沉浸感。
实施例二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考虑到AR动画模型数据量较大,在下载过程中比较耗时,需要用户等待一段时间,因此会导致用户体验度下降,本实施例针对该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选方案。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1,当接收到用户开启文本转语音TTS朗读功能的指令时,分别向网络服务器请求与当前电子书对应的第一AR动画模型和第二AR动画模型。
其中,所述与当前电子书对应的AR动画模型包括第一AR动画模型和第二AR动画模型;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不包括与电子书内容情节匹配的场景信息,所述第二AR动画模型包括与电子书内容情节匹配的场景信息。所述场景信息具体可以是场景物品(例如桌子、椅子、汽车、宝剑等)和/或背景环境(例如高山、小河、马路、公园、室内等)。考虑到既包括人物形象、人物表情以及人物动作(例如抬手、挥剑、跳跃等),又包括场景物品以及背景环境的AR动画模型的数据量可能会比较大,从网络服务器下载的过程会比较耗时,需要用户等待一段时间,导致用户体验不好。因此本方案中,针对相同内容情节预先制作两个版本的AR动画模型,分别为第一AR动画模型和第二AR动画模型。其中,第一AR动画模型仅包含人物形象和/或人物动作,不包含场景物品和/或背景环境。第二AR动画模型除了包含与第一AR动画模型中相同的人物形象和/或人物动作之外,还进一步包含场景物品和/或背景环境。因此第一AR动画模型的数据量相对较小,下载时,第一AR动画模型会被优先下载完,下载完成后优先播放第一AR动画模型,以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在用户观看第一AR动画模型的过程中继续下载第二AR动画模型。当第二AR动画模型下载完毕后,将播放的动画模型从第一AR动画模型切换至第二AR动画模型,由于第二AR动画模型的播放画面更贴合当前章节的内容情节,相比于第一AR动画模型,用户观看第二AR动画模型时能感受到更强的沉浸感。
为了缩短AR动画模型的下载时间,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在另一种实现方案中,可以采用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架构,将AR动画模型保存在缓存服务器中,由此提高下载速度。
步骤S202,当接收到网络服务器发送的第一AR动画模型时,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
由于第一AR动画模型不包含场景物品和背景环境,为了提高AR动画模型的画面效果,增强用户观看时的趣味性,可选的,当接收到网络服务器发送的第一AR动画模型时,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具体包括:
启动终端的摄像头功能;
通过摄像头获取当前的真实场景;
将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渲染至所述当前的真实场景中;
启动TTS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
例如,对应内容情节为“人物1与人物2在山脚下的小河旁进行比武”的AR动画模型的播放画面,在播放第一AR动画模型时,从用户的角度看为虚拟的两个人物在当前的真实场景中进行比武,例如当前的真实场景为教室,则用户看到的是虚拟的两个人物在真实的教室内的桌子上面进行打斗,趣味性十足。当切换至第二AR动画模型时,用户则看到的是虚拟的两个人物在虚拟的环境(山脚下的小河旁)中进行打斗。
步骤S203,当接收到网络服务器发送的第二AR动画模型时,根据第一AR动画模型当前的播放进度确定第二AR动画模型的起始播放进度。
步骤S204,基于确定的第二AR动画模型的起始播放进度,将播放的AR动画模型从第一AR动画模型切换至第二AR动画模型。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通过针对相同的内容情节预先制作两个版本的AR动画模型,其中,第一AR动画模型只包含人物形象和/或人物动作等,而不包含场景物品和背景环境。因此第一AR动画模型的数据量相对较少,可以被快速下载,从而减少了用户等待的时间,且在播放第一AR动画模型的过程中通过开启终端的摄像头功能,将第一AR动画模型中的虚拟人物渲染到当前的真实环境中,增强了播放画面的趣味性,给用户带来了新的阅读体验,并提高了用户阅读时的沉浸感。在播放第一AR动画模型的过程中继续下载第二AR动画模型,当第二AR动画模型下载完毕后,根据第一AR动画模型的当前播放进度确定第二AR动画模型的起始播放进度,从而使用户继续观看第二AR动画模型的播放画面,此时用户则可以看到虚拟的人物在虚拟的场景环境中展开剧情,增强了用户阅读时的沉浸感,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或者,在一种可实现的方案中,若用户没有开启文本转语音TTS朗读功能,则用户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点击人物名称来触发同步播放AR动画模型的操作,也可以同时启动摄像头功能,实现将虚拟人物形象渲染至当前的真实场景中,方便用户观看,给用户一种虚拟人物就站在自己面前的感觉。
实施例三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在播放AR动画模型的过程中增加了与用户的交互操作。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当接收到用户开启文本转语音TTS功能的指令时,获取与当前电子书对应的AR动画模型。
步骤S302,启动TTS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步骤S303,依据终端的倾斜角度、倾斜方向和/或焦距变化,变换AR动画模型的播放画面。
在AR动画模型播放的过程中,若检测到终端的姿势发生变化,可依据终端的倾斜角度与倾斜方向对应变换AR动画模型的播放画面。其中,检测终端的倾斜角度与倾斜方向可通过终端内置的重力传感器或者加速度传感器实现。具体的,例如当前播放的AR动画模型的画面是人物1与人物2在山脚下的小河旁进行比武,在播放过程中,若检测到终端向左倾斜或终端向左转动,则从用户角度看,可以看到播放画面中人物1与人物2左边的小河;若检测到终端向右倾斜或终端向右转动,则可以看到播放画面中人物1与人物2右边的高山;若检测到终端向上抬起,则可以看到播放画面中的天空。或者,在播放AR动画模型的过程中,若启动了终端的摄像头功能,则可通过移动终端改变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从而使AR动画模型播放画面的视角也相应地变化。
可选的,在播放AR动画模型的过程中,若用户双指放大终端屏幕,则可以实现拉近观察的焦距,若用户双指缩小终端屏幕,则可以实现放远观察的焦距。
步骤S304,在播放AR动画模型的过程中,若检测到对AR动画模型中目标对象的查看操作时,显示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信息。
其中,所述目标对象可以包括:人物;所述属性信息可以包括姓名、年龄和修为等级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的,对AR动画模型中目标对象的查看操作可以通过点击播放画面中对应目标对象的图像实现。例如当所述目标对象为播放画面中的人物时,当用户点击某个人物图像时,则对应显示该人物的属性信息,例如该人物在故事情节中的姓名,年龄、修为等级、所持兵器,功法等,进一步的还可以显示该人物的真实姓名,年龄或者婚姻状况等信息。对于修为等级、所持兵器、功法等特定属性信息,可以进一步通过点击操作,展开介绍修为等级划分、兵器的详细介绍以及功法的详细介绍等。
虽然本实施例中将步骤S304设置在步骤S303之后,在实际使用中,步骤S303与步骤S304之间并没有执行顺序上的先后关系,步骤S304也可能在步骤S303之前被执行。
可选的,在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的过程中,还包括:
根据截图指令对当前AR动画模型的播放画面进行截图,获得截图图片;或者,
根据拍摄指令拍摄包括用户、当前真实场景以及当前AR动画模型播放画面的图片。
进一步的,还可以根据分享指令将所述图片发送给其他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图片中的至少一个图像元素预设有AR检测点,用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扫描所述AR检测点获得电子书折扣。
具体的,在体验过程中,用户观看AR动画模型的播放画面时,可能会对某个画面中的人物以及故事情节非常感兴趣,想分享给好友,则用户可通过截图功能对当前的播放画面进行截图,并将包含虚拟人物的截图图片分享给好友。或者,用户还可以通过自拍功能拍摄自己在当前的真实场景中与故事情节中虚拟人物的合影,并将该合影图片分享给好友,一方面增加了用户的使用乐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用户分享的图片进行一些商家运营活动。例如作为分享用户,可以通过分享合影图片或者虚拟人物的截图图片获得红包、对应的书籍、电子书折扣或者购书打折券等;作为被分享用户,可以通过扫一扫功能扫描分享图片(该图片既可以是现实场景中通过另一终端显示的图片,也可以是扫描终端的相册中保存的图片),当终端识别到特定人物形象信息时,上报网络服务器,以确定网络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特定人物形象信息对应的预设AR检测点(预先将特定电子书中的特定人物形象设定为AR检测点并保存到网络服务器),若存在则向终端发送对应该人物形象的优惠信息至被分享好友的账户中。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在播放AR动画模型的过程中增加了与用户的交互操作,增加了用户乐趣,提升了用户体验度,同时还可以利用用户分享的图片进行一些商家运营活动,提高了商业价值。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四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
可执行指令具体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当接收到用户开启文本转语音TTS朗读功能的指令时,获取与当前电子书对应的增强现实AR动画模型;
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其中,所述AR动画模型依据电子书内容情节预先制作。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选择与当前设定的TTS朗读速度匹配的当前电子书的AR动画模型。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播放获取的AR动画模型,并采用与所述AR动画模型的播放速度匹配的TTS朗读速度进行朗读。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依据当前设定的TTS朗读速度确定所述AR动画模型的播放速度;
基于确定得到的播放速度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当前阅读页在所属章节中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AR动画模型的起始播放进度;
基于所述起始播放进度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可执行指令还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之前,提示用户是否同意同步播放AR动画模型;
若接收到用户同意同步播放AR动画模型的指示,则继续执行所述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的操作。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AR动画模型包括第一AR动画模型和第二AR动画模型;其中,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不包括与电子书内容情节匹配的场景信息,所述第二AR动画模型包括与电子书内容情节匹配的场景信息;
对应的,所述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分别向网络服务器请求第一AR动画模型和第二AR动画模型。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当接收到网络服务器发送的第一AR动画模型时,启动终端的摄像头功能;
通过摄像头获取当前的真实场景;
将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渲染至所述当前的真实场景中;
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当接收到网络服务器发送的第二AR动画模型时,根据第一AR动画模型当前的播放进度确定第二AR动画模型的起始播放进度;
基于确定的第二AR动画模型的起始播放进度,将播放的AR动画模型从第一AR动画模型切换至第二AR动画模型。38.根据权利要求29-37任一项所述的存储介质,所述可执行指令还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依据终端的倾斜角度、倾斜方向和/或焦距变化,变换AR动画模型的播放画面。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可执行指令还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在播放AR动画模型的过程中,若检测到对AR动画模型中目标对象的查看操作时,显示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可执行指令还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TTS朗读电子书特定段落所需时间确定对应所述特定段落的AR动画模型的播放时长;
确定电子书特定段落所描述的内容情节的剧情变化点以及剧情变化点发生的起始时刻与结束时刻;
确定剧情变化点在AR动画模型中的起始帧与结束帧;
将所述起始帧与所述起始时刻对应,将所述结束帧与所述结束时刻对应,以在所述起始时刻与所述结束时刻之间完成剧情变化情节对应的AR动画情节。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可执行指令还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在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的过程中,根据截图指令对当前AR动画模型的播放画面进行截图,获得截图图片;或者,
根据拍摄指令拍摄包括用户、当前真实场景以及当前AR动画模型播放画面的图片。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可执行指令还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分享指令将所述图片发送给其他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图片中的至少一个图像元素预设有AR检测点,用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扫描所述AR检测点获得电子书折扣。
实施例五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电子设备的具体实现做限定。
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4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404、存储器(memory)406、以及通信总线408。
其中:处理器402、通信接口404、以及存储器406通过通信总线408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404,用于与其它设备比如客户端或其它服务器等的网元通信。
处理器402,用于执行程序410,具体可以执行上述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410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402可能是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电子设备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是同一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以及一个或多个ASIC。
存储器406,用于存放程序410。存储器406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程序410具体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当接收到用户开启文本转语音TTS朗读功能的指令时,获取与当前电子书对应的增强现实AR动画模型;
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其中,所述AR动画模型依据电子书内容情节预先制作。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程序4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选择与当前设定的TTS朗读速度匹配的当前电子书的AR动画模型。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程序4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播放获取的AR动画模型,并采用与所述AR动画模型的播放速度匹配的TTS朗读速度进行朗读。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程序4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依据当前设定的TTS朗读速度确定所述AR动画模型的播放速度;
基于确定得到的播放速度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程序4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当前阅读页在所属章节中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AR动画模型的起始播放进度;
基于所述起始播放进度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程序410具体还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之前,提示用户是否同意同步播放AR动画模型;
若接收到用户同意同步播放AR动画模型的指示,则继续执行所述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的操作。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AR动画模型包括第一AR动画模型和第二AR动画模型;
其中,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不包括与电子书内容情节匹配的场景信息,所述第二AR动画模型包括与电子书内容情节匹配的场景信息;
对应的,程序4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分别向网络服务器请求第一AR动画模型和第二AR动画模型。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程序4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当接收到网络服务器发送的第一AR动画模型时,启动终端的摄像头功能;
通过摄像头获取当前的真实场景;
将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渲染至所述当前的真实场景中;
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程序4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当接收到网络服务器发送的第二AR动画模型时,根据第一AR动画模型当前的播放进度确定第二AR动画模型的起始播放进度;
基于确定的第二AR动画模型的起始播放进度,将播放的AR动画模型从第一AR动画模型切换至第二AR动画模型。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程序410具体还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依据终端的倾斜角度、倾斜方向和/或焦距变化,变换AR动画模型的播放画面。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程序410具体还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在播放AR动画模型的过程中,若检测到对AR动画模型中目标对象的查看操作时,显示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程序4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TTS朗读电子书特定段落所需时间确定对应所述特定段落的AR动画模型的播放时长;
确定电子书特定段落所描述的内容情节的剧情变化点以及剧情变化点发生的起始时刻与结束时刻;
确定剧情变化点在AR动画模型中的起始帧与结束帧;
将所述起始帧与所述起始时刻对应,将所述结束帧与所述结束时刻对应,以在所述起始时刻与所述结束时刻之间完成剧情变化情节对应的AR动画情节。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程序410具体还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在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的过程中,根据截图指令对当前AR动画模型的播放画面进行截图,获得截图图片;或者,
根据拍摄指令拍摄包括用户、当前真实场景以及当前AR动画模型播放画面的图片。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程序410具体还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402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分享指令将所述图片发送给其他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图片中的至少一个图像元素预设有AR检测点,用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扫描所述AR检测点获得电子书折扣。
a1.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应用于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开启文本转语音TTS朗读功能的指令时,获取与当前电子书对应的增强现实AR动画模型;
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其中,所述AR动画模型依据电子书内容情节预先制作。
a2.根据a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与当前电子书对应的增强现实AR动画模型,包括:
选择与当前设定的TTS朗读速度匹配的当前电子书的AR动画模型。
a3.根据a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包括:
播放获取的AR动画模型,并采用与所述AR动画模型的播放速度匹配的TTS朗读速度进行朗读。
a4.根据a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包括:
依据当前设定的TTS朗读速度确定所述AR动画模型的播放速度;
基于确定得到的播放速度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a5.根据a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包括:
确定当前阅读页在所属章节中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AR动画模型的起始播放进度;
基于所述起始播放进度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a6.根据a1所述的方法,其中,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之前,还包括:
提示用户是否同意同步播放AR动画模型;
若接收到用户同意同步播放AR动画模型的指示,则继续执行所述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的操作。
a7.根据a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AR动画模型包括第一AR动画模型和第二AR动画模型;
其中,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不包括与电子书内容情节匹配的场景信息,所述第二AR动画模型包括与电子书内容情节匹配的场景信息;
对应的,获取与当前电子书对应的AR动画模型具体包括:
分别向网络服务器请求第一AR动画模型和第二AR动画模型。
a8.根据a7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接收到网络服务器发送的第一AR动画模型时,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具体包括:
启动终端的摄像头功能;
通过摄像头获取当前的真实场景;
将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渲染至所述当前的真实场景中;
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
a9.根据a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接收到网络服务器发送的第二AR动画模型时,播放所述第二AR动画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第一AR动画模型当前的播放进度确定第二AR动画模型的起始播放进度;
基于确定的第二AR动画模型的起始播放进度,将播放的AR动画模型从第一AR动画模型切换至第二AR动画模型。
a10.根据a1-a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依据终端的倾斜角度、倾斜方向和/或焦距变化,变换AR动画模型的播放画面。
a11.根据a1-a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在播放AR动画模型的过程中,若检测到对AR动画模型中目标对象的查看操作时,显示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信息。
a12.根据a1-a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依据电子书内容情节预先制作所述AR动画模型,包括:
根据TTS朗读电子书特定段落所需时间确定对应所述特定段落的AR动画模型的播放时长;
确定电子书特定段落所描述的内容情节的剧情变化点以及剧情变化点发生的起始时刻与结束时刻;
确定剧情变化点在AR动画模型中的起始帧与结束帧;
将所述起始帧与所述起始时刻对应,将所述结束帧与所述结束时刻对应,以在所述起始时刻与所述结束时刻之间完成剧情变化情节对应的AR动画情节。
a13.根据a1-a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的过程中,还包括:
根据截图指令对当前AR动画模型的播放画面进行截图,获得截图图片;或者,
根据拍摄指令拍摄包括用户、当前真实场景以及当前AR动画模型播放画面的图片。
a14.根据a13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根据分享指令将所述图片发送给其他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图片中的至少一个图像元素预设有AR检测点,用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扫描所述AR检测点获得电子书折扣。
b1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当接收到用户开启文本转语音TTS朗读功能的指令时,获取与当前电子书对应的增强现实AR动画模型;
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其中,所述AR动画模型依据电子书内容情节预先制作。
b16.根据b15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选择与当前设定的TTS朗读速度匹配的当前电子书的AR动画模型。
b17.根据b15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播放获取的AR动画模型,并采用与所述AR动画模型的播放速度匹配的TTS朗读速度进行朗读。
b18.根据b15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依据当前设定的TTS朗读速度确定所述AR动画模型的播放速度;
基于确定得到的播放速度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b19.根据b15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当前阅读页在所属章节中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AR动画模型的起始播放进度;
基于所述起始播放进度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b20.根据b15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可执行指令还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之前,提示用户是否同意同步播放AR动画模型;
若接收到用户同意同步播放AR动画模型的指示,则继续执行所述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的操作。
b21.根据b15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AR动画模型包括第一AR动画模型和第二AR动画模型;
其中,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不包括与电子书内容情节匹配的场景信息,所述第二AR动画模型包括与电子书内容情节匹配的场景信息;
对应的,所述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分别向网络服务器请求第一AR动画模型和第二AR动画模型。
b22.根据b2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当接收到网络服务器发送的第一AR动画模型时,启动终端的摄像头功能;
通过摄像头获取当前的真实场景;
将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渲染至所述当前的真实场景中;
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
b23.根据b2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当接收到网络服务器发送的第二AR动画模型时,根据第一AR动画模型当前的播放进度确定第二AR动画模型的起始播放进度;
基于确定的第二AR动画模型的起始播放进度,将播放的AR动画模型从第一AR动画模型切换至第二AR动画模型。
b24.根据b15-b2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可执行指令还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依据终端的倾斜角度、倾斜方向和/或焦距变化,变换AR动画模型的播放画面。
b25.根据b15-b2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可执行指令还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在播放AR动画模型的过程中,若检测到对AR动画模型中目标对象的查看操作时,显示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信息。
b26.根据b15-b2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可执行指令进一步还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TTS朗读电子书特定段落所需时间确定对应所述特定段落的AR动画模型的播放时长;
确定电子书特定段落所描述的内容情节的剧情变化点以及剧情变化点发生的起始时刻与结束时刻;
确定剧情变化点在AR动画模型中的起始帧与结束帧;
将所述起始帧与所述起始时刻对应,将所述结束帧与所述结束时刻对应,以在所述起始时刻与所述结束时刻之间完成剧情变化情节对应的AR动画情节。
b27.根据b15-b2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可执行指令还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在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的过程中,根据截图指令对当前AR动画模型的播放画面进行截图,获得截图图片;或者,
根据拍摄指令拍摄包括用户、当前真实场景以及当前AR动画模型播放画面的图片。
b28.根据b2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可执行指令还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分享指令将所述图片发送给其他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图片中的至少一个图像元素预设有AR检测点,用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扫描所述AR检测点获得电子书折扣。
c2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当接收到用户开启文本转语音TTS朗读功能的指令时,获取与当前电子书对应的增强现实AR动画模型;
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其中,所述AR动画模型依据电子书内容情节预先制作。
c30.根据c29所述的存储介质,所述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选择与当前设定的TTS朗读速度匹配的当前电子书的AR动画模型。
c31.根据c29所述的存储介质,所述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播放获取的AR动画模型,并采用与所述AR动画模型的播放速度匹配的TTS朗读速度进行朗读。
c32.根据c29所述的存储介质,所述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依据当前设定的TTS朗读速度确定所述AR动画模型的播放速度;
基于确定得到的播放速度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c33.根据c29所述的存储介质,所述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当前阅读页在所属章节中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AR动画模型的起始播放进度;
基于所述起始播放进度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c34.根据c29所述的存储介质,所述可执行指令还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之前,提示用户是否同意同步播放AR动画模型;
若接收到用户同意同步播放AR动画模型的指示,则继续执行所述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的操作。
c35.根据c29所述的存储介质,所述AR动画模型包括第一AR动画模型和第二AR动画模型;其中,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不包括与电子书内容情节匹配的场景信息,所述第二AR动画模型包括与电子书内容情节匹配的场景信息;
对应的,所述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分别向网络服务器请求第一AR动画模型和第二AR动画模型。
c36.根据c35所述的存储介质,所述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当接收到网络服务器发送的第一AR动画模型时,启动终端的摄像头功能;
通过摄像头获取当前的真实场景;
将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渲染至所述当前的真实场景中;
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
c37.根据c36所述的存储介质,所述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当接收到网络服务器发送的第二AR动画模型时,根据第一AR动画模型当前的播放进度确定第二AR动画模型的起始播放进度;
基于确定的第二AR动画模型的起始播放进度,将播放的AR动画模型从第一AR动画模型切换至第二AR动画模型。
c38.根据c29-c37任一项所述的存储介质,所述可执行指令还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依据终端的倾斜角度、倾斜方向和/或焦距变化,变换AR动画模型的播放画面。
c39.根据c29-c37任一项所述的存储介质,所述可执行指令还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在播放AR动画模型的过程中,若检测到对AR动画模型中目标对象的查看操作时,显示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信息。
c40.根据c29-c37任一项所述的存储介质,所述可执行指令还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TTS朗读电子书特定段落所需时间确定对应所述特定段落的AR动画模型的播放时长;
确定电子书特定段落所描述的内容情节的剧情变化点以及剧情变化点发生的起始时刻与结束时刻;
确定剧情变化点在AR动画模型中的起始帧与结束帧;
将所述起始帧与所述起始时刻对应,将所述结束帧与所述结束时刻对应,以在所述起始时刻与所述结束时刻之间完成剧情变化情节对应的AR动画情节。
c41.根据c29-c37任一项所述的存储介质,所述可执行指令还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在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的过程中,根据截图指令对当前AR动画模型的播放画面进行截图,获得截图图片;或者,
根据拍摄指令拍摄包括用户、当前真实场景以及当前AR动画模型播放画面的图片。
c42.根据c41所述的存储介质,所述可执行指令还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分享指令将所述图片发送给其他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图片中的至少一个图像元素预设有AR检测点,用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扫描所述AR检测点获得电子书折扣。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应用于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开启文本转语音TTS朗读功能的指令时,获取与当前电子书对应的增强现实AR动画模型;
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其中,所述AR动画模型依据电子书内容情节预先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与当前电子书对应的增强现实AR动画模型,包括:
选择与当前设定的TTS朗读速度匹配的当前电子书的AR动画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包括:
播放获取的AR动画模型,并采用与所述AR动画模型的播放速度匹配的TTS朗读速度进行朗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包括:
依据当前设定的TTS朗读速度确定所述AR动画模型的播放速度;
基于确定得到的播放速度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包括:
确定当前阅读页在所属章节中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AR动画模型的起始播放进度;
基于所述起始播放进度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之前,还包括:
提示用户是否同意同步播放AR动画模型;
若接收到用户同意同步播放AR动画模型的指示,则继续执行所述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的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AR动画模型包括第一AR动画模型和第二AR动画模型;
其中,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不包括与电子书内容情节匹配的场景信息,所述第二AR动画模型包括与电子书内容情节匹配的场景信息;
对应的,获取与当前电子书对应的AR动画模型具体包括:
分别向网络服务器请求第一AR动画模型和第二AR动画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接收到网络服务器发送的第一AR动画模型时,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具体包括:
启动终端的摄像头功能;
通过摄像头获取当前的真实场景;
将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渲染至所述当前的真实场景中;
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第一AR动画模型。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当接收到用户开启文本转语音TTS朗读功能的指令时,获取与当前电子书对应的增强现实AR动画模型;
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其中,所述AR动画模型依据电子书内容情节预先制作。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当接收到用户开启文本转语音TTS朗读功能的指令时,获取与当前电子书对应的增强现实AR动画模型;
启动TTS朗读功能并同步播放所述AR动画模型;
其中,所述AR动画模型依据电子书内容情节预先制作。
CN201711479623.1A 2017-12-29 2017-12-29 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2304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9623.1A CN108230428B (zh) 2017-12-29 2017-12-29 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9623.1A CN108230428B (zh) 2017-12-29 2017-12-29 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30428A true CN108230428A (zh) 2018-06-29
CN108230428B CN108230428B (zh) 2019-02-01

Family

ID=62646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79623.1A Active CN108230428B (zh) 2017-12-29 2017-12-29 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30428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4962A (zh) * 2018-12-14 2019-04-26 苏州梦想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Ar电子书质量检测方法
CN109766801A (zh) * 2018-12-28 2019-05-17 深圳市掌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阅读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混合现实设备
CN109978945A (zh) * 2019-02-26 2019-07-05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现实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688003A (zh) * 2019-09-09 2020-01-14 华南师范大学 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绘本系统、显示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10727629A (zh) * 2019-10-10 2020-01-24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声电子书的播放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0186837A1 (zh) * 2019-03-15 2020-09-2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文本动画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2256621A (zh) * 2020-09-29 2021-01-22 武汉鼎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ePub资源的跨设备同步阅读方法及系统
EP4216514A4 (en) * 2020-10-28 2024-01-10 Huawei Tech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DISTRIBUTED NETWORK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0409A (zh) * 2013-01-28 2014-08-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产生增强现实内容的方法和使用所述增强现实内容的终端
US9165318B1 (en) * 2013-05-29 2015-10-2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ugmented reality presentation
CN105022487A (zh) * 2015-07-20 2015-11-04 北京易讯理想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现实的阅读方法及装置
CN105631051A (zh) * 2016-02-29 2016-06-01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文字识别的移动增强现实阅读方法及其阅读系统
CN105844979A (zh) * 2015-12-15 2016-08-10 齐建明 增强现实图书、基于增强现实图书的教育系统和方法
CN106023692A (zh) * 2016-05-13 2016-10-12 广东博士早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娱乐交互的ar趣味学习系统及方法
CN106227481A (zh) * 2016-07-22 2016-12-1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阅读文章时显示ar影像的方法和终端
CN106960051A (zh) * 2017-03-31 2017-07-18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子书的音频播放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0409A (zh) * 2013-01-28 2014-08-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产生增强现实内容的方法和使用所述增强现实内容的终端
US9165318B1 (en) * 2013-05-29 2015-10-2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ugmented reality presentation
CN105022487A (zh) * 2015-07-20 2015-11-04 北京易讯理想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现实的阅读方法及装置
CN105844979A (zh) * 2015-12-15 2016-08-10 齐建明 增强现实图书、基于增强现实图书的教育系统和方法
CN105631051A (zh) * 2016-02-29 2016-06-01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文字识别的移动增强现实阅读方法及其阅读系统
CN106023692A (zh) * 2016-05-13 2016-10-12 广东博士早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娱乐交互的ar趣味学习系统及方法
CN106227481A (zh) * 2016-07-22 2016-12-1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阅读文章时显示ar影像的方法和终端
CN106960051A (zh) * 2017-03-31 2017-07-18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子书的音频播放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4962A (zh) * 2018-12-14 2019-04-26 苏州梦想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Ar电子书质量检测方法
CN109684962B (zh) * 2018-12-14 2023-04-18 苏州梦想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Ar电子书质量检测方法
CN109766801A (zh) * 2018-12-28 2019-05-17 深圳市掌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阅读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混合现实设备
CN109978945A (zh) * 2019-02-26 2019-07-05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现实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978945B (zh) * 2019-02-26 2021-08-3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现实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20186837A1 (zh) * 2019-03-15 2020-09-2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文本动画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0688003A (zh) * 2019-09-09 2020-01-14 华南师范大学 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绘本系统、显示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10688003B (zh) * 2019-09-09 2024-01-09 华南师范大学 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绘本系统、显示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10727629A (zh) * 2019-10-10 2020-01-24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声电子书的播放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727629B (zh) * 2019-10-10 2024-01-23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声电子书的播放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256621A (zh) * 2020-09-29 2021-01-22 武汉鼎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ePub资源的跨设备同步阅读方法及系统
EP4216514A4 (en) * 2020-10-28 2024-01-10 Huawei Tech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DISTRIBUTED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30428B (zh) 2019-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30428B (zh) 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子书呈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Barss The erotic engine: How pornography has powered mass communication, from Gutenberg to Google
CN109937394A (zh) 用于虚拟空间中的用户交互的控件和界面
CN109937399A (zh) 用于虚拟空间中的用户交互的控件和界面
CN110337023A (zh) 动画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14136103A1 (en) Simultaneous local and cloud search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9040297A (zh) 用户画像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9151593A (zh) 主播推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12333459B (zh) 一种视频直播的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Bales et al. Dance on its own terms: histories and methodologies
CN112752162A (zh) 虚拟物品赠送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58780A (zh) 界面展示方法及装置
Putcha The Dancer's Voice: Performance and Womanhood in Transnational India
CN109873905A (zh) 音频播放方法、音频合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8095195A1 (zh) 一种包装盒定制方法及装置
Alexy et al. Pop Empires: Transnational and Diasporic Flows of India and Korea
Maney Trade-off: Why some things catch on, and others don't
Conner Rei Toei lives!: Hatsune Miku and the design of the virtual pop star
CN109005441A (zh) 虚拟完赛场景播放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KR101587985B1 (ko) 다양한 추가기능이 탑재된 제품증강현실 애플리케이션시스템
CN109040584A (zh) 一种互动拍摄的方法和装置
Oliver Idolizing Consumption: An Exploration of the K-pop Albums’ Relevance in a Digital Age
CN108717849A (zh) 拼接多媒体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Berry Jia Zhangke on Jia Zhangke
JP2017090819A (ja) 写真シール作成装置および写真シール作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6

Address after: 518054-13098, 13th floor, main tower of marine center, No. 59, Linhai Avenue,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angYue Ani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3 2029e, 2nd floor, East Sihui building, 1008-b, Huihe South Street, Sihui Eas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ZHANGYU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