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29558A - 一种多路信息融合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路信息融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29558A
CN108229558A CN201711485847.3A CN201711485847A CN108229558A CN 108229558 A CN108229558 A CN 108229558A CN 201711485847 A CN201711485847 A CN 201711485847A CN 108229558 A CN108229558 A CN 1082295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rvice
cluster
fus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858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翔
张都
张一都
尹慧
郭小宇
姜凌
王�琦
蔡熠
淳增辉
于中华
陈昊
舒之兵
徐强辉
王隽
汤灵
吕晓剑
陈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Institute Of Ship Communication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 No 722 Institute)
72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Institute Of Ship Communication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 No 722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Institute Of Ship Communication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 No 722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Wuhan Institute Of Ship Communication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 No 722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7114858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295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29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295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5Fusion techniques
    • G06F18/251Fusion techniques of input or preprocessed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3Clustering techniques
    • G06F18/232Non-hierarchical techniques
    • G06F18/2321Non-hierarchical techniques using statistics or function optimisation, e.g. modelling of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 G06F18/23213Non-hierarchical techniques using statistics or function optimisation, e.g. modelling of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with fixed number of clusters, e.g. K-means cluste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 G06F18/241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relat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model, e.g. parametric or non-parametric approa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信息融合系统,属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同时与多个舰船设备连接,并接收多个舰船设备上传的数据;服务提供模块,用于提供多个服务,多个服务包括数据转换服务和聚类融合服务,数据转换服务用于将数据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数据,聚类融合服务用于采用预定的聚合算法对标准格式数据进行聚类融合;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数据获取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同时存储经过聚类融合后的数据;输入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指令;服务总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指令对多个服务进行管理,或者按照用户指令将所述多个服务中的至少两个服务重组为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用于按照设定的顺序执行至少两个服务。

Description

一种多路信息融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路信息融合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海战场的需要,舰船上设有实现各种各样功能的系统,如通信系统、导航系统等。目前,舰船上的各个系统都是相互独立运行和使用的,在进行数据的存储和显示时,舰船上各个系统也都是独立进行的,例如在显示数据时,各个系统的数据独立显示,不但造成用户观看不便,同时会造成各个系统无法联动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但造成用户观看不便,同时会造成各个系统无法联动工作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路信息融合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路信息融合系统,所述多路信息融合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同时与多个舰船设备连接,并接收所述多个舰船设备上传的数据;
服务提供模块,用于提供多个服务,所述多个服务包括数据转换服务和聚类融合服务,所述数据转换服务用于将所述数据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数据,所述聚类融合服务用于采用预定的聚合算法对所述标准格式数据进行聚类融合;
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数据获取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同时存储经过聚类融合后的数据;
输入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指令;
服务总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指令对所述多个服务进行管理,或者按照所述用户指令将所述多个服务中的至少两个服务重组为业务流程,所述业务流程用于按照设定的顺序执行所述至少两个服务。
可选地,所述标准格式数据为以太网标准格式数据。
可选地,所述数据获取模块接收到的数据为RS-232数据包、RS422数据包、RS485数据包或IP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输入模块通过web服务接口获取所述用户指令。
可选地,所述数据转换服务用于获取不同数据格式和标准格式的各个字段的对应关系;按照所述不同数据格式和标准格式的各个字段的对应关系,将不同数据格式的数据转换为所述标准格式数据。
可选地,所述聚类融合服务用于:
采用样本数据训练决策树;
采用所述决策树对所述数据获取模块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类;
采用k-medoids聚类算法对分类后的数据进行聚类融合。
可选地,所述聚类融合服务用于:
按照所述决策树分类算法的结构依次进行判断,得到数据所属的类别。
可选地,所述聚类融合服务用于:
任意选取若干数据作为中心数据,各个中心数据所属的类别不同;
根据第一数据的显示位置与中心数据的显示位置之间的距离,将所述第一数据划分到距离最小的中心数据所属的类别中,所述第一数据为除中心数据之外的数据;
根据第二数据的显示位置与各个第三数据的显示位置之间的距离之和,在每个类别的数据中选择距离之和最小的第二数据作为中心数据,并根据第一数据的显示位置与中心数据的显示位置之间的距离,将所述第一数据划分到距离最小的中心数据所属的类别中,直到两次选择的中心数据相同,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为同一个类别中不同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多路信息融合系统还包括客户端,所述客户端用于显示经过聚类融合后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数据获取模块同时与多个舰船设备连接,并接收多个舰船设备上传的数据,服务提供模块提供多个服务,多个服务包括数据转换服务和聚类融合服务,数据转换服务用于将数据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数据,聚类融合服务用于采用预定的聚合算法对标准格式数据进行聚类融合,数据库模块存储数据获取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同时存储经过聚类融合后的数据,将各个系统的数据融合在一起显示,方便用户观看,而且各个系统还可以联动工作,方便在海战场上综合考虑各个系统的信息,另外,通过输入模块获取用户指令,服务总线模块根据用户指令对多个服务进行管理,或者按照用户指令将多个服务中的至少两个服务重组为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用于按照设定的顺序执行至少两个服务,从而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定义,实现数据的自定义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路信息融合系统的应用场景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路信息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首先结合图1简单介绍一下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路信息融合系统的应用场景。图1为多路信息融合系统的应用场景图,该应用场景包括多个系统,图1是以舰船上设有四个系统进行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舰船上还可以有更多或者更少的系统。四个系统分别为通信系统10、导航系统20、跟踪取证系统30和机电设备控制系统40。其中,通信系统10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短波通信设备、卫星通信设备、宽度通信设备和超短波通信设备;导航系统20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气象仪、电罗经、舰船设备自动识别系统(英文:AutomaticIdentification System,简称:AIS)、气象传真机、磁罗经、雷达、测深仪和计程仪;跟踪取证系统30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跟踪监视设备和监视取证设备;机电设备控制系统40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机电控制设备和时间同步设备。
其中,通过导航系统20能够接收本舰导航设备发送的本舰艏向、横摇、纵摇、航速、航向、经纬度、风速、风向、温度和水深等信息,接收导航雷达、AIS和北斗向本舰提供的目标信息。
通过通信系统10能够接收通信管理软件上报的本舰通信设备、通信链路和通信业务的状态信息,从全球定位系统(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北斗、动中通和编队宽带传输设备等获取外界的目标参数和指挥信息,并通过动中通、编队宽带传输设备实现对外共享综合态势,从GPS、北斗获取舰载时间同步信息,并发送给全船网络。
通信系统10能够对本舰通信设备的物理连接状态进行监视,支持本舰通信系统基于业务的设备逻辑连接关系显示与监视;支持编队宽带网络运行状态监视,网络成员可基于电子海图进行拓扑显示。状态监视需要设备提供相应的信息源进行支持。
通信系统10能够对业务、链路、设备的通信状态进行监视,对链路性能指标进行统计、查询和分析。状态监视需要设备提供相应的信息源进行支持。提供通信系统各级故障、告警信息的采集、呈现、存储和查询功能。在网络拓扑监视和状态监视界面上,以显著方式显示有故障的设备或网络节点,并产生相应的告警信息。
通过跟踪取证系统30调用观察取证设备软件的软件开发工具包(英文:SoftwareDevelopment Kit,简称:SDK)对光电跟踪摄像头、监视取证摄像头和视频监视摄像头进行控制,具备视频实时浏览、视频网页(Web)浏览、云台镜头姿态控制和录像检索回放等功能。
通过机电设备控制系统40接收相关设备发送的本舰各类工况信息,能够将驾驶信息、操纵控制信息、机电信息、损管信息、报警信息等内容进行显示。
在舰船上设置有上述多个系统的前提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路信息融合系统50,多路信息融合系统50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分别与通信系统10、导航系统20、跟踪取证系统30、机电设备控制系统40连接,如异步传输标准接口(英文简称:RS-232)、平衡电压数字接口电路的电气特征(英文简称:RS-422)、平衡数字多点系统中的驱动器和接收器的电气特征(英文简称:RS-485)、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英文: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等,然后通过信息融合对各个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参见后文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应用场景中的系统类型、系统包括的电子设备、与系统连接的接口仅为举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路信息融合系统,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路信息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该多路信息融合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101,用于同时与多个舰船设备连接,并接收多个舰船设备上传的数据;
服务提供模块102,用于提供多个服务,多个服务包括数据转换服务和聚类融合服务,数据转换服务用于将数据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数据,聚类融合服务用于采用预定的聚合算法对标准格式数据进行聚类融合;
数据库模块103,用于存储数据获取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同时存储经过聚类融合后的数据;
输入模块104,用于获取用户指令;
服务总线模块105,用于根据用户指令对多个服务进行管理,或者按照用户指令将多个服务中的至少两个服务重组为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用于按照设定的顺序执行至少两个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数据获取模块同时与多个舰船设备连接,并接收多个舰船设备上传的数据,服务提供模块提供多个服务,多个服务包括数据转换服务和聚类融合服务,数据转换服务用于将数据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数据,聚类融合服务用于采用预定的聚合算法对标准格式数据进行聚类融合,数据库模块存储数据获取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同时存储经过聚类融合后的数据,将各个系统的数据融合在一起显示,方便用户观看,而且各个系统还可以联动工作,方便在海战场上综合考虑各个系统的信息,另外,通过输入模块获取用户指令,服务总线模块根据用户指令对多个服务进行管理,或者按照用户指令将多个服务中的至少两个服务重组为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用于按照设定的顺序执行至少两个服务,从而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定义,实现数据的自定义处理。
可选地,标准格式数据可以为以太网标准格式数据。采用以太网标准格式数据,可利用以太网标准格式数据的通用性,方便数据转换和后续处理。
可选地,数据获取模块101接收到的数据可以为RS-232数据包、RS422数据包、RS485数据包或IP数据包。也即数据获取模块101通过RS-232、RS422、RS485或者IP接口与各个舰船设备连接。
可选地,输入模块104可以通过web服务接口获取用户指令。也即该多路信息融合系统可以提供web服务,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该web来对多路信息融合系统进行控制,例如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定义。
可选地,数据转换服务用于获取不同数据格式和标准格式的各个字段的对应关系;按照不同数据格式和标准格式的各个字段的对应关系,将不同数据格式的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数据。例如,数据转换服务在接收到RS485数据包时,先获取RS485数据格式和以太网标准格式的各个字段的对应关系,然后对RS485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并获取到各个字段,然后按照字段的对应关系封装成以太网标准格式数据,完成数据转换。
可选地,聚类融合服务可以用于:
采用样本数据训练决策树;
采用决策树对数据获取模块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类;
采用k-medoids聚类算法对分类后的数据进行聚类融合。
其中,样本数据可以为各个舰船设备采集的历史数据,样本数据的类别是已知的。
上述聚类融合服务封装成一个Web服务,并将聚类融合服务与其他服务组合起来,就能实现聚类融合服务分布式聚类分析的过程,进而实现了多路不同类信息的融合。
具体地,聚类融合服务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数据分类,也即决策树的工作过程如下:
按照决策树的结构依次进行判断,得到数据所属的类别。
在具体实现时,决策树的结构采用树的分支结构,各个分支结构的节点是对数据传输的接口和控制信息的具体类型的判断,分支为判断的结果,叶子为另一个分支结构的节点或者类标。
例如一个分支结构的节点可以是“数据传输的接口是否为以太网接口”,两个分支分别为“是”和“否”,分支“是”的叶子可以是“第一类别A”,分支“否”的叶子可以是“第一类别B”。
或者分支“否”的叶子也可以是“数据传输的接口为RS系列的哪种接口”,这是另一个分支结构,这个分支结构的三个分支分别为“RS-232”、“RS-422”和“RS-485”,分支“RS-232”的叶子可以是“第一类别C”,分支“RS-422”的叶子可以是“第一类别D”,分支“RS-485”的叶子可以是“第一类别E”。
或者分支“是”的叶子也可以是“数据的长度范围是什么”,这是又一个分支结构,这个分支结构的N个分支分别为“范围1”、“范围2”、……、“范围N”,分支“范围1”的叶子可以是“第一类别F”,分支“范围2”的叶子可以是“第一类别G”……
其中,第一类别A、第一类别B、第一类别C、第一类别D、第一类别E、第一类别F、第一类别G……表示类标。具体地,以第一类别A和第一类别B为例,可以是相同的类标,也可以是不同的类标。
优选地,聚类融合服务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数据聚类融合,也即聚类算法的工作过程如下:
任意选取若干数据作为中心数据,各个中心数据所属的类别不同;
根据第一数据的显示位置与中心数据的显示位置之间的距离,将第一数据划分到距离最小的中心数据所属的类别中,第一数据为除中心数据之外的数据;
根据第二数据的显示位置与各个第三数据的显示位置之间的距离之和,在每个类别的数据中选择距离之和最小的第二数据作为中心数据,并根据第一数据的显示位置与中心数据的显示位置之间的距离,将第一数据划分到距离最小的中心数据所属的类别中,直到两次选择的中心数据相同,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为同一个类别中不同的数据。
在完成聚类后,将同一个类别的数据封装为一个数据包;以数据包为单位输出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类和聚类,保证同类数据能够同时进行存储和显示,避免遗漏和误判。
可选地,多路信息融合系统还可以包括客户端,客户端用于显示经过聚类融合后的数据。
其中,显示位置是指各个数据在最终客户端画面上的显示位置,各个数据的显示位置可以预先设定。下面对本申请中数据的显示进行介绍:
在具体实现时,将电子海图要素信息分成三类进行显示,包括基本显示,标准显示和全部信息显示,提供分类选择海图要素显示方式,用户可自行组合海图要素类别来显示。对危险物等重要的海图要素提供高亮显示模式,辅助航线设计和航行态势监控。
按照国际海道测量组织(英文: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简称:IHO)的国际标准S-57、S-52、S-57和国军标等相关规定的要求,支持S-57格式海图数据、S-63加密海图数据、VCF海图格式以及CM 93/3格式海图数据。将S-57、S-63、VCF和CM 93/3海图格式的数据统一纳入图库管理,包含陆地、海岸线、岛屿等地理信息。系统能够通过图库目录统一管理实现海图的调用、显示和数据的无缝拼接,提供便捷的方式加载、删除海图,并提供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更新海图数据。
提供多种海图作业标绘工具,具有海图放大、缩小和漫游功能,自由调整显示比例尺功能,自动加载和显示请求区域的海图,并在海图操作完成后自动刷新海图显示。具有多种海图量算功能,提供多种海图计算算法,可完成距离/方位量算、面积量算,可随时查询海图上的要素。可在电子海图上进行船员标绘,标记电子方位线(EBL)、活动距标圈(VRM),实现人员落水标记、抛锚监视,位置线定位功能(LOP)。
可调用海洋气象预报中心提供的台风和气象预报数据服务,集成显示于以电子海图为背景的态势信息界面上。能够集中显示导航信息、环境信息和重要传感器信息。
能够集成显示本舰运动态势信息。在电子海图上实时标绘出本舰位置,并绘制出实际航迹。在进行航行监视时,可显示所选择航线名称、航路点编号、到航路点的距离和方位、预计到达时间以及本舰所在位置使用的海图等信息。可选择北向上、船艏向上、航向向上,调整海图旋转显示方向。根据本舰不同的运动模式,可选择真运动、相对运动以设置海图刷新显示方式。航行态势环境及航路规划模块可适应全天不同光亮环境下的海图数据显示,为用户提供清晰的显示效能,包括:白天亮背景下显示模式、白天白背景下显示模式、白天暗背景下显示模式、黄昏显示模式、夜晚显示模式。
用户可自行设置本舰航速矢量线的时间长度,可在海图上指示本舰以当前航速行驶一定时间过后的预计位置。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海图上标记本舰历史航迹的时间间隔。
航行过程中如出现穿越危险区域、跨越安全等深线等可能影响航行安全的情况,及时向用户发出告警,可进行防搁浅告警。显示当前计划航线和实时航迹线,可观察实时航迹与计划航线的偏差,实时计算和显示偏航角、偏航距等航行参数,对舰艇的航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当航行参数超过用户设定的安全控制限制值时向用户发出报警。同时,监控关键导航数据的有效性状态。
能够记录和存储航行日志,以一定时间间隔记录本舰位置、报警信息等数据。可记录本舰的航迹:时间、位置、航向和速度;为保证记录数据的效力,同时记录官方电子海图(英文:Electronic Navigational Charts,简称:ENC)的出处、版本、日期、要素和更新的历史,记录的信息不能被窜改。同时可重演整个航行的全部航迹,并保存至少半年的航行记录信息。
该多路信息融合系统还可以包括服务模块,该服务模块将面向服务的架构(英文: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简称:SOA)底层提供的数据服务通过统一的信息门户显示到最终用户前,也即与前述客户端连接。该门户中可以设置用户中心(对应前述输入模块),门户包括的应用和信息访问都是通过Web服务方式实现的,使得用户通过Web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信息化实现重点,非常方便、快捷地推出基于不同侧重点的信息门户,也即对显示的数据的内容、位置等进行设置。
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多路信息融合系统中的各个模块的作用进行详细说明:
数据获取模块101接收不同系统的数据,如导航系统、通信系统、跟踪取证系统、机电设备控制系统。由于各系统的接口不同,因此需要遵循同样的接口标准,通过封装的Web服务,将数据封装成统一格式,然后才能存入数据库中。
服务提供模块102是SOA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理不同系统之间数据、流程、协议等不相容性问题的核心,可以解决不同术语间、Web服务间、Web服务与目标之间的不匹配问题。尤其当各系统间建立动态的协作而未提前商定时,必然会出现不同的数据、流程、标淮等,这种系统间的动态合作可能会使用许多异质资源,如目标和Web服务描述可能使用了不同的本体或词汇,不同的商业伙伴的互动模式、协议、流程可能不同。服务提供模块102将解决子系统本体、词汇、协议等之间的自动互操作的问题,以实现目标和服务的相匹配。
服务提供模块102可以提供服务来将各个舰船设备间词汇进行统一转换。
服务提供模块102还可以将服务提供方的自身服务与其它所依赖的服务相连接,以解决流程与协议的差异性问题。
服务提供模块102还可以连接目标数据和Web服务,旨在通过使用服务提供模块102消除服务提供方与服务请求方之间的流程与协议的差异性问题。
服务提供模块102还可以对两个目标数据进行连接,服务提供模块102将源目标提炼为目的目标,如果两个目标是可替换的,声明它们的等价性。
服务提供模块102能够融合、统一各系统的信息交互接口,将异构数据翻译成标准数据,并提供标准数据接口,实现各种数据和系统的数据互联。同时也可以提供数据输出,提供数据支撑。服务无需知道对方使用何种编程语言,通过请求和响应消息的标准化来实现互操作性。
服务总线模块105用来管理众多位于应用服务层中运行的服务。还可以将应用服务的标准访问接口,注册到服务总线层之中,这样大量以Web服务形式存在的应用信息资源,可以得到集中有效的管理。另外,利用服务总线层提供的灵活的服务配置能力,将之前独立存在的应用服务,重新打包成为统一的复合业务逻辑,以便在更高的应用层面实现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业务需要。
数据库模块103是数据存储的模块,采用数据字典机制,所有物理表均通过字典进行定义和描述,并将对数据的访问变为Web服务,实现了基于面向服务的数据访问服务,解决了信息访问不标准、不规范的问题,而且通过Web服务的方式提高了信息的共享性。数据字典机制,不仅仅是数据库管理意义上的,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进行的定义和描述,同时还通过构建在面向服务框架的编译处理器,实现对服务提供模块102的界面展现和控制,服务提供模块102的业务逻辑规则的定义和实现的处理。
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多路信息融合系统的设计思路进行说明,按照该思路可以对多路信息融合系统中的模块进行增加或减少,只要能够满足其功能需要,同时按照该思路还可以对服务提供模块102的服务进行设计。具体地,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是以服务为中心的,就是以应用程序的功能模块为中心。架构的基本框架由服务提供者、服务请求者和服务注册中心三个部分组成。面向服务中的应用是由服务的请求者通过接口访问服务而形成的,服务的提供者发布该类接口,服务的请求者可以发现并通过网络对其进行调用。面向服务的这种设计思想与Web服务灵活而强大的具体实现技术不谋而合。因此,使用Web服务来实现面向服务具有天然的优势。Web服务就是一个应用程序,它向外界暴露出一个能够通过Web进行调用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英文: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简称:API)。
面向服务的设计的关注点是服务的规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服务各个方面的属性的规范性地描述。功能性属性主要包括输入、输出消息等,以及在业务层面等的很多属性。设计分三个步骤进行:设计应用级服务、设计业务级服务和设计流程服务。
1、设计应用级服务
应用级服务设计是面向服务特性的,设计关注服务自身特性和实现特定的功能并对外提供服务调用接口,不考虑整体业务流程逻辑。需要进行四个步骤。
(1)核实已有应用。设计之前,需要将系统中已经可以实现某一特定功能的模块单元加以服务封装即可重新利用,不必重复实现其已有逻辑。只需对其余待实现的候选服务进行设计。
(2)定义服务的消息类型。根据分析阶段得出的服务需要交互的信息内容,定义服务的消息类型。定义服务处理的消息类型的方法是在服务的网络服务描述语言(英文:Web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简称:WSDL)文档的types元素中导入消息类型的定义或者在types元素中直接定义。
(3)定义服务的操作。对分析阶段得出的服务的功能分析定义出服务的操作。定义服务的操作是抽象的,即定义服务的操作名以及操作需要的消息,不关心操作的实现。
(4)服务特征检查。对候选的应用级服务依据服务应具备的自治、无状态和可复用等特性进行检查,确保应用级服务的自身特征。通过在WSDL文档中加入该服务的元信息描述来保证服务的可被发现性。
2、设计任务级服务
任务级服务设计是面向应用的业务需求的,关注业务逻辑,服务的特性交由应用级服务实现,但其业务逻辑是简单的。设计过程依次分为三个步骤。
(1)定义局部工作流逻辑。应用的整体业务工作流通常可以被划分为若干内嵌的工作流,然后再由这些内嵌的工作流来协调应用级服务有序的组合。
(2)定义任务级服务接口。通过对应用级服务进行编排,一方面在局部流程内部定义调用应用级服务的接口,另一方面对外定义局部工作流的输入和输出消息和任务级服务的接口,方便下一步业务流程的整合。
(3)服务修正。这里依然需要根据服务的特性对任务级服务进行修正。任务级服务实现了局部的业务工作流,可以把任务级服务看作一个协调应用级服务的控制器,但是它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集成,以服务的形式向更高一层的业务流程提供服务调用,因此需要对任务级的服务进行服务修正。
3、设计流程级服务
有了应用级或任务级服务的设计,然后需要对应用的整体需求进行考虑,根据应用的需求对应用级或任务级服务进行业务流程编排。流程级服务设计回归到最顶层的业务需求,是对企业应用的一个整体实现,也是对底层服务的应用集成。可以将它理解为,由细粒度的服务组合成的更复杂的大粒度的服务,并且这种组合是松耦合,可组装易扩展的。这种组合通常可以借助流程建模语言来实现,如Web服务业务流程执行语言(WS-BPEL语言)。
面向服务的分层设计的好处在于:一方面,每一层只需要该层的关注点,降低了每一层的设计难度;另一方面,每一层的设计相对独立,因此他们的关注点也是相对独立的,从而在设计时就做到了功能使用与功能实现的解耦。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多路信息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信息融合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同时与多个舰船设备连接,并接收所述多个舰船设备上传的数据;
服务提供模块,用于提供多个服务,所述多个服务包括数据转换服务和聚类融合服务,所述数据转换服务用于将所述数据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数据,所述聚类融合服务用于采用预定的聚合算法对所述标准格式数据进行聚类融合;
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数据获取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同时存储经过聚类融合后的数据;
输入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指令;
服务总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指令对所述多个服务进行管理,或者按照所述用户指令将所述多个服务中的至少两个服务重组为业务流程,所述业务流程用于按照设定的顺序执行所述至少两个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信息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格式数据为以太网标准格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信息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接收到的数据为RS-232数据包、RS422数据包、RS485数据包或IP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信息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通过web服务接口获取所述用户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路信息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转换服务用于获取不同数据格式和标准格式的各个字段的对应关系;按照所述对应关系,将不同数据格式的数据转换为所述标准格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路信息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类融合服务用于:
采用样本数据训练决策树;
采用所述决策树对所述数据获取模块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类;
采用k-medoids聚类算法对分类后的数据进行聚类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路信息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类融合服务用于:
按照所述决策树的结构依次进行判断,得到数据所属的类别。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路信息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类融合服务用于:
任意选取若干数据作为中心数据,各个中心数据所属的类别不同;
根据第一数据的显示位置与中心数据的显示位置之间的距离,将所述第一数据划分到距离最小的中心数据所属的类别中,所述第一数据为除中心数据之外的数据;
根据第二数据的显示位置与各个第三数据的显示位置之间的距离之和,在每个类别的数据中选择距离之和最小的第二数据作为中心数据,并根据第一数据的显示位置与中心数据的显示位置之间的距离,将所述第一数据划分到距离最小的中心数据所属的类别中,直到两次选择的中心数据相同,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为同一个类别中不同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路信息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信息融合系统还包括客户端,所述客户端用于显示经过聚类融合后的数据。
CN201711485847.3A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多路信息融合系统 Pending CN1082295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5847.3A CN108229558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多路信息融合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5847.3A CN108229558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多路信息融合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29558A true CN108229558A (zh) 2018-06-29

Family

ID=62646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85847.3A Pending CN108229558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多路信息融合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2955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6556A (zh) * 2020-03-27 2020-08-25 浙江信网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群体聚类分析的渔船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2134937A (zh) * 2020-09-07 2020-12-25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内容聚合的船舶远程数据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3360150A (zh) * 2021-05-25 2021-09-07 广东海启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多模块数据联动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3814A (zh) * 2012-12-21 2013-04-1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一种用于声纳探测定位的多源数据融合平台及方法
US20130226922A1 (en) * 2012-02-28 2013-08-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dentification of Complementary Data Objects
CN106920024A (zh) * 2015-12-28 2017-07-04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程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26922A1 (en) * 2012-02-28 2013-08-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dentification of Complementary Data Objects
CN103033814A (zh) * 2012-12-21 2013-04-1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一种用于声纳探测定位的多源数据融合平台及方法
CN106920024A (zh) * 2015-12-28 2017-07-04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程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丽梅等: "《海洋经济评估模型与方法》", 31 October 2014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6556A (zh) * 2020-03-27 2020-08-25 浙江信网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群体聚类分析的渔船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2134937A (zh) * 2020-09-07 2020-12-25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内容聚合的船舶远程数据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2134937B (zh) * 2020-09-07 2022-08-05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内容聚合的船舶远程数据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3360150A (zh) * 2021-05-25 2021-09-07 广东海启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多模块数据联动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13360150B (zh) * 2021-05-25 2024-04-26 广东海启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多模块数据联动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5666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rchestrating agents
KR101280066B1 (ko) 선박 운항 시스템, 선박 운항정보 표시방법, 및 그 기록매체
CN108229558A (zh) 一种多路信息融合系统
KR102118643B1 (ko) 예보지식기반의 표준화된 해양기상예보생산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442665B (zh) 极地海域冰情融合显示方法
CN109949197B (zh) 一种面向海河联运的船岸一体化系统
CN115577324A (zh) 雷达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融合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12347218B (zh) 无人船艇的环境地图生成方法及无人船艇感知系统
WO2018097490A1 (ko) S-100 기반의 지리적 데이터 및 운용 데이터를 연계하여 표준 정보를 생성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4338430B (zh) 一种数据可视化展示方法和系统
Mihailovic et al. A Framework for Incorporating a National Maritime Surveillance System into the European Common Information Sharing Environment
Klar et al. Assessing the maturity of digital twinning solutions for ports
Fjørtoft et al. ICT for sustainable shipping
Paladin et al. Maritime information sharing environment deployment using the advanced multilayered Data Lake capabilities: EFFECTOR project case study
KR20050056538A (ko) 항해지원용 해양환경정보 실시간 예보 시스템
CN115544295A (zh) 一种支持船舶安全/自主航行的船载智能海图系统
CN112507053B (zh) 一种可视化系统的建立方法及应用方法
Čorić et al. E-navigation architecture overview and functional connection analysis
Weintrit et al.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IMO Description of Maritime Services in the Context of e-Navigation
Ando Smart ship application platform project (ssap project)
CN112311900B (zh) 一种基于数据流分布式处理的通航监视方法及系统
Kazimierski et al. Mobile river navigation for Smart cities
Van Ma et al. Automated Taxi Booking Operations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Zhang et al. Toward digital twins based marine SCADA system
Kang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hip application system for maritime service utilizing onboard ship collected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