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27775A - 一种温度的检测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度的检测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27775A
CN108227775A CN201611162165.4A CN201611162165A CN108227775A CN 108227775 A CN108227775 A CN 108227775A CN 201611162165 A CN201611162165 A CN 201611162165A CN 108227775 A CN108227775 A CN 108227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urrent
heating device
microcontroller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621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mens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alteff Energy System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lteff Energy Systems Co filed Critical Walteff Energy Systems Co
Priority to CN20161116216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277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27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277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1927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us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 G05D23/193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us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sensing the temperaure in different places in thermal relationship with one or more spaces
    • G05D23/1931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us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sensing the temperaure in different places in thermal relationship with one or more spaces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of one sp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Voltage And Current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的检测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PCB占板面积大、温度检测和电源设备的成本较高的问题。该方法为:通过集成在电源设备中的原有的微控制器对集成在该电源设备中的各个发热器件进行温度检测,在获取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后,基于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并将获取到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作为相应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这样,无需在电源设备内部内部额外增加温度检测电路,即可实现对各个发热器件的温度检测,减少了PCB占板面积,降低了温度检测和电源设备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温度的检测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的检测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源设备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功率转换设备,在实际应用中,若电源设备在工作时的温度过高,则可能会导致电源设备的性能下降,还可能会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如何有效地控制电源设备在工作时的温度已成为电源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影响电源设备在工作时的温度的主要因素是:集成在电源设备内部的各个发热器件(比如:磁性器件,开关器件、散热器件等等)的发热量。
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由于各个发热器件的发热量过高,导致各个发热器件和电源设备的性能下降的问题,通常会在电源设备内部增加一个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电路和信号转换电路),由该温度检测模块对各个发热器件的温度进行检测,获取各个发热器件的温度信号,还需要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电源内部原有的微控制器可以识别的信号后发送至该微控制器,由该微控制器判断各个发热器件的温度是否过高,并根据判断结果,对发热器件和电源设备执行相应的保护操作。
基于上述分析,现有技术中,需要在电源设备内部额外增加一个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电路和信号转换电路),且需要该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电路和信号转换电路)与微控制器配合,才能实现对各个发热器件的温度检测和温度控制。但是,在电源设备内部额外增加一个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电路和信号转换电路),不仅会增加电源设备内部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占板面积,使电源设备的体积过大,不便于用户携带,还会增加生产电源设备的成本。而且,若温度检测模块与微控制器之间无法实现数据和/或信号的同步传输,或者,数据和/或信号的同步传输的精准度较差,则会使得微控制器对各个发热器件的温度判断和过温保护不及时,从而导致各个发热器件的发热量过高,对各个发热器件和电源设备的性能造成影响。
除此之外,当电源设备工作在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下,在电源设备的输入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电源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以及用于对电源设备进行降温的风扇的转速等参数数值均与在低海拔常气压环境下的相应参数数值相同时,由于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下的空气更稀薄,所以,风扇吹入电源设备中的风量更少,从而使得各个发热器件被带走的热量更少,进而导致各个发热器件的发热量上升速率更快。这样,若对各个发热器件的温度判断和过温保护不及时,则会加快各个发热器件和电源设备的性能下降速率,从而降低了电源设备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的检测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PCB占板面积较大,温度检测和电源设备的成本较高,以及在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下电源设备的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温度的检测方法,通过集成在电源设备中的微控制器对集成在电源设备中的各个发热器件进行温度预测,方法包括:
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
基于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
将获取到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作为相应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
较佳的,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包括:
基于计时器计时方式,按照预设的计时时长,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或者,
基于计数器计数方式,按照预设的计数数值,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
较佳的,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之后,基于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前,进一步包括:
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运行参数;
基于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运行参数,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
较佳的,基于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运行参数,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包括:
计算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与当前环境温度之间的当前温度差值;
基于预先建立的海拔高度与温度差值和运行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当前温度差值和当前运行参数建立的海拔高度;
将获取到的海拔高度作为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
较佳的,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之后,进一步包括:
确定当前海拔高度高于预设的标准海拔高度的情况下,认定电源设备处于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中,并按照预设的保护方式,对电源设备进行相应保护。
较佳的,按照预设的保护方式,对电源设备进行相应保护,包括:
将电源设备的当前输出功率降低至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或者,
将风扇的当前转速调高至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其中,风扇用于对电源设备进行降温;或者,
控制电源设备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
较佳的,基于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包括:
基于在不同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在当前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
按照在当前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
较佳的,将获取到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作为相应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之后,进一步包括:
确定任意一个发热器件对应的当前温度,大于等于针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的第三阈值且小于针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第四阈值的情况下,采用预设的过温保护方式,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进行过温保护;
其中,第三阈值为任意一个发热器件对应的警告温度;第四阈值为任意一个发热器件正常工作时承受的最高温度;第三阈值小于第四阈值。
较佳的,采用预设的过温保护方式,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进行过温保护,包括:
将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的输出功率降低至针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的第五阈值;或者,
控制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
较佳的,采用预设的过温保护方式,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进行过温保护之后,进一步包括:
确定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小于针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的第三阈值的情况下,退出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的过温保护。
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温度感应器,微控制器,以及各个发热器件,其中,
第一温度感应器,用于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
微控制器,用于基于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将获取到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作为相应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
较佳的,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时,第一温度感应器具体用于:
基于计时器计时方式,按照预设的计时时长,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或者,
基于计数器计数方式,按照预设的计数数值,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
较佳的,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感应器和运行参数采集器,其中,
第二温度感应器,用于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环境温度;
运行参数采集器,用于采集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运行参数。
较佳的,在第二温度感应器获取到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环境温度,以及在运行参数采集器采集到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运行参数之后,微控制器还用于:
基于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运行参数,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
较佳的,基于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运行参数,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时,微控制器具体用于:
计算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与当前环境温度之间的当前温度差值;
基于预先建立的海拔高度与温度差值和运行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当前温度差值和当前运行参数建立的海拔高度;
将获取到的海拔高度作为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
较佳的,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之后,微控制器进一步用于:
确定当前海拔高度高于预设的标准海拔高度的情况下,认定电源设备处于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中,并按照预设的保护方式,对电源设备进行相应保护。
较佳的,按照预设的保护方式,对电源设备进行相应保护时,微控制器具体用于:
将电源设备的当前输出功率降低至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或者,
将风扇的当前转速调高至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其中,风扇用于对电源设备进行降温;或者,
控制电源设备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
较佳的,基于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时,微控制器具体用于:
基于在不同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在当前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
按照在当前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
较佳的,微控制器还用于:
确定任意一个发热器件对应的当前温度,大于等于针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的第三阈值且小于针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第四阈值的情况下,采用预设的过温保护方式,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进行过温保护;其中,第三阈值为任意一个发热器件对应的警告温度;第四阈值为任意一个发热器件正常工作时承受的最高温度;第三阈值小于第四阈值。
较佳的,采用预设的过温保护方式,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进行过温保护时,微控制器具体用于:
将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的输出功率降低至针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的第五阈值;或者,
控制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
较佳的,采用预设的过温保护方式,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进行过温保护之后,微控制器进一步用于:
确定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小于针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的第三阈值的情况下,退出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的过温保护。
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中,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
基于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
将获取到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作为相应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
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以便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基于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将获取到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作为相应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
一种海拔高度的检测方法,通过集成在电源设备中的微控制器对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海拔高度进行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以及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运行参数;
计算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与当前环境温度之间的当前温度差值;
基于预先建立的海拔高度与温度差值和运行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当前温度差值和当前运行参数建立的海拔高度;
将获取到的海拔高度作为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
较佳的,将获取到的海拔高度作为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之后,进一步包括:
确定当前海拔高度高于预设的标准海拔高度的情况下,认定电源设备处于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中,并按照预设的保护方式,对电源设备进行相应保护。
较佳的,按照预设的保护方式,对电源设备进行相应保护,包括:
将电源设备的当前输出功率降低至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或者,
将风扇的当前转速调高至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其中,风扇用于对电源设备进行降温;或者,
控制电源设备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
较佳的,当前运行参数表征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输入电压、当前输出电压、当前输出功率和风扇的当前转速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需在电源设备内部额外增加温度检测电路,通过集成在该电源设备中的原有的微控制器即可实现对集成在该电源设备中的各个发热器件的温度检测,减少了电源设备内部PCB占板面积,降低了温度检测和电源设备的成本。
除此之外,在对各个发热器件进行温度检测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运行参数,确定出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这样,就可以在根据当前海拔高度确定电源设备处于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中后,对该电源设备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以降低电源设备以及集成在电源设备中的各个发热器件的温度,从而避免了由于在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下各个发热器件的发热量上升速率较快,导致各个发热器件和电源设备的性能下降速率较快,从而影响电源设备的使用寿命的问题,进而提高了电源设备在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下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温度感应器集成在微控制器内部的情况下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建立第一温度感应器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时,分别在每一个发热器件上放置一个可卸式温度感应器后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温度的检测方法的概况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独立运行的海拔高度的检测方法的概况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温度的检测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海拔高度的检测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执行温度检测方法的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PCB占板面积较大,温度检测和电源设备的成本较高,以及在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下电源设备的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后,根据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以及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当前温度。而且,在获取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当前温度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运行参数,确定出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这样,就可以在确定当前海拔高度高于预设的标准海拔高度的情况下,对该电源设备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A所示的温度控制系统,该温度控制系统至少包括:第一温度感应器100(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温度感应器100可以集成在微控制器110内部,也可以放置在微控制器110外部,本发明实施例仅以“将第一温度感应器100集成在微控制器110内部”为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微控制器110,以及各个发热器件120(如图1A中的发热器件1-发热器件N),其中,
第一温度感应器100,用于获取微控制器110的当前温度;
微控制器110,用于基于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110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将获取到的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作为相应发热器件120的当前温度。
较佳的,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时,第一温度感应器100具体用于:
基于计时器计时方式,按照预设的计时时长,获取微控制器110的当前温度;或者,
基于计数器计数方式,按照预设的计数数值,获取微控制器110的当前温度。
较佳的,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感应器130(在具体实施时,第二温度感应器130可以放置在电源设备进风口处)和运行参数采集器140(在具体实施时,运行参数采集器140可以集成在电源设备内部,也可以放置在电源设备外部,本发明实施例仅以“将运行参数采集器140集成在电源设备内部”为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运行参数采集器140可以由一个采集器构成,也可以由多个采集器集成,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
第二温度感应器130,用于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环境温度;
运行参数采集器140,用于采集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运行参数。
较佳的,在第二温度感应器130获取到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环境温度,以及在运行参数采集器140采集到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运行参数之后,微控制器110还用于:
基于微控制器110的当前温度、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运行参数,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
较佳的,基于微控制器110的当前温度、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运行参数,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时,微控制器110具体用于:
计算微控制器110的当前温度与当前环境温度之间的当前温度差值;
基于预先建立的海拔高度与温度差值和运行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当前温度差值和当前运行参数建立的海拔高度;
将获取到的海拔高度作为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
较佳的,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之后,微控制器110进一步用于:
确定当前海拔高度高于预设的标准海拔高度的情况下,认定电源设备处于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中,并按照预设的保护方式,对电源设备进行相应保护。
较佳的,按照预设的保护方式,对电源设备进行相应保护时,微控制器110具体用于:
将电源设备的当前输出功率降低至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或者,
将风扇150的当前转速调高至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其中,风扇用于对电源设备进行降温;或者,
控制电源设备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
较佳的,基于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110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时,微控制器110具体用于:
基于在不同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在当前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
按照在当前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110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
较佳的,微控制器110还用于:
确定任意一个发热器件120对应的当前温度,大于等于针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120预先设置的第三阈值且小于针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120预先设置第四阈值的情况下,采用预设的过温保护方式,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120进行过温保护;其中,第三阈值为任意一个发热器件120对应的警告温度;第四阈值为任意一个发热器件120正常工作时承受的最高温度;第三阈值小于第四阈值。
较佳的,采用预设的过温保护方式,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120进行过温保护时,微控制器110具体用于:
将任意一个发热器件120的输出功率降低至针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120预先设置的第五阈值;或者,
控制任意一个发热器件120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
较佳的,采用预设的过温保护方式,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120进行过温保护之后,微控制器110进一步用于:
确定任意一个发热器件120的当前温度小于针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120预先设置的第三阈值的情况下,退出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120的过温保护。
采用上述温度控制系统对各个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进行检测,无需额外增加温度检测电路,通过微控制器即可实现对各个发热器件的温度检测,减少了PCB占板面积,降低了温度检测和生产电源设备的成本。而且,在对各个发热器件进行温度检测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运行参数,确定出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这样,就可以在确定当前海拔高度高于预设的标准海拔高度的情况下,对该电源设备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以降低电源设备以及集成在电源设备中的各个发热器件的温度,从而避免了由于在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下各个发热器件的发热量上升速率较快,导致各个发热器件和电源设备的性能下降速率较快,从而影响电源设备的使用寿命的问题,进而提高了电源设备在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下工作的可靠性。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过集成在电源设备中的微控制器对集成在该电源设备中的各个发热器件进行温度预测的温度检测方法,参阅图2A所示,温度检测方法的流程如下:
步骤200: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得微控制器110可以根据自身温度确定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在执行步骤200之前,还需要建立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该映射关系是基于不同海拔高度下,微控制器110的不同温度以及在微控制器110处于不同温度下的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建立的。
下面仅以在一个海拔高度下建立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地,在一个海拔高度下建立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时,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式:通过温度建模和/或实物检测的方式,获取到微控制器110的不同温度以及在微控制器110处于不同温度下的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的经验值后,基于该经验值,建立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具体包括:
第一种方式:温度建模。
将微控制器110和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器件参数作为输入量输入温度建模模型,设置海拔高度为H以及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为W,模拟在海拔高度为H下,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为W时的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W′,获取微控制器110的温度W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W′之间的映射关系。采用上述方法,获取在微控制器110处于不同温度下的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进而,基于微控制器110的不同温度以及在微控制器110处于不同温度下的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建立在海拔高度为H下的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当然,还可以采用上述方法,建立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二种方式:实物检测。
参阅图1B所示的温度控制系统,在实物检测过程中,可以将电源设备放置在预先模拟的海拔高度为H的实验环境中,并通过改变实验环境的环境温度,控制微控制器的温度,以及利用微控制器110内部的温度感应器100检测微控制器110在不同实验环境下的温度,每检测到一次微控制器110的温度的情况下,利用分别放置在每一个发热器件120上的可卸式温度感应器130对相应发热器件120的温度进行检测,获取微控制器110在不同温度下的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进而,基于微控制器110的不同温度以及在微控制器110处于不同温度下的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建立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可选地,在建立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还可以拆除放置在每一个发热器件120上的可卸式温度感应器130,以降低电源设备内部PCB的占板面积。
较佳的,为了提高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准确度,可以先采用上述第一种方式,初步建立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再采用上述第二种方式,校验通过上述第一种方式建立的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当然,也可以先采用上述第二种方式,初步建立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再采用上述第一种方式,校验通过上述第二种方式建立的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微控制器110对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实时调用,获取到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还可以将该映射关系保存至指定存储区域。可选地,该映射关系可以采用列表的形式保存至指定存储区域,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具体地,在执行步骤200时,可以由集成在微控制器110内部的第一温度感应器100来执行。可选地,第一温度感应器100获取微控制器110的当前温度时,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第一温度感应器100基于计时器计时方式,按照预设的计时时长,获取微控制器110的当前温度。
第二种方式:第一温度感应器100基于计数器计数方式,按照预设的计数数值,获取微控制器110的当前温度。
例如:下面仅以第一温度感应器为温度采集芯片1,微控制器为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种方式:假设预先设定的计数器B的计数数值为M1。
电源设备上电后,控制定时器A开始计时,经过S1时间段后,集成在DSP内部的温度采集芯片1开始获取DSP的当前温度,其中,S1的取值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进行灵活设置,可以任意取值。
第二种方式:假设预先设定的计数器B的计数数值为M1。
电源设备上电后,控制计数器B开始计数,当计数器B的当前计数数值M=M1时,集成在DSP内部的温度采集芯片1开始获取DSP的当前温度。其中,M1的取值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进行灵活设置,可以任意取值。
步骤210:基于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
值的说的是,由于在不同海拔高度下,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有所不同,所以,在获取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之后,在执行步骤210之前,还需要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以便根据当前海拔高度,获取在当前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
具体地,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时,可以采用如图2B所示的海拔高度的检测方法,获取当前海拔高度,具体包括:
步骤211: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运行参数,其中,当前运行参数表征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输入电压、当前输出电压、当前输出功率和风扇的当前转速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具体地,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环境温度可以通过放置在电设备进风口处的第二温度感应器130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运行参数可以通过集成在电源设备内部的运行参数采集器140获取。
步骤212:计算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与当前环境温度之间的当前温度差值。
步骤213:基于预先建立的海拔高度与温度差值和运行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当前温度差值和当前运行参数建立的海拔高度。
可选地,在建立海拔高度与温度差值和运行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时,可以通过但不限于海拔建模的方式建立。具体地,可以将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与当前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电源设备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功率和风扇的转速等参数作为输入量输入海拔建模模型,通过改变各个输入量分别对应的数值,获取相应的海拔高度,进而,基于各个输入量分别对应的数值以及获取到的海拔高度,建立海拔高度与温度差值和运行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当然,为了方便微控制器110对海拔高度与温度差值和运行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实时调用,获取到海拔高度与温度差值和运行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还可以将该映射关系保存至指定存储区域。可选地,该映射关系可以采用列表的形式保存至指定存储区域,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值得说的是,在指定存储区域保存的海拔高度与温度差值和运行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体现在同一张列表中,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步骤214:将获取到的海拔高度作为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
值得说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海拔高度的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中,也可以独立运行。在具体实施时,若独立运行上述海拔高度的检测方法,则在执行步骤211时,还需要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具体的获取方法与前述获取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获取到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后,在执行步骤210时,具体包括:
首先,基于在不同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在当前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
然后,按照在当前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
例如:继续沿用上例,下面仅以第二温度感应器130为放置在电源设备进风口处的温度采集芯片2,运行参数采集器为集成在电源设备内部的参数采集芯片为例进行说明。假设DSP内部的温度采集芯片采集到的DSP的当前温度为85℃。
温度采集芯片2采集到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环境温度为25℃;参数采集芯片采集到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运行参数包括:当前输入电压为220V;当前输出电压为54V;当前输出功率为3000W;风扇的当前转速为15000rpm。
DSP计算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85℃与当前环境温度25℃之间的当前温度差值为60℃。
DSP根据预先建立的海拔高度与温度差值和运行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到对应当前温度差值和当前运行参数建立的海拔高度为2000m,从而认定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为2000m。
DSP根据在不同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DSP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在当前海拔高度2000m下预先建立的DSP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
DSP按照在当前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DSP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对应DSP的当前温度85℃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为:发热器件1为50℃,发热器件2为45℃,以及发热器件3为27℃。
值得说的是,由于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下的空气更稀薄,所以,用于为电源设备进行降温的风扇吹入该电源设备中的风量更少,从而使得集成在该电源设备中各个发热器件被带走的热量更少,进而导致各个发热器件的发热量上升速率更快,影响电源设备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延长电源设备在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下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源设备在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下工作的可靠性,在获取到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之后,确定当前海拔高度高于预设的标准海拔高度的情况下,认定电源设备处于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中,并按照预设的保护方式,对电源设备进行相应保护。
可选地,在按照预设的保护方式,对电源设备进行相应保护时,可以采用按不限于以下三种保护措施:
第一种保护措施:将电源设备的当前输出功率降低至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
第二种保护措施:将风扇的当前转速调高至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其中,风扇用于对电源设备进行降温。
第三种保护措施:控制电源设备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
例如:继续沿用上例,假设预设的标准海拔高度为1500m。
DSP获取到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为2000m后,确定当前海拔高度2000m高于1500m,认定电源设备处于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下。
DSP将电源设备的当前输出功率3000W降低至2000W(即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或者,将风扇的当前转速15000rpm调高至20000rpm(即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或者,控制电源设备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
步骤220:将获取到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作为相应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
例如:继续沿用上例,DSP确定发热器件1的当前温度1为50℃,发热器件2的当前温度2为45℃,发热器件3的当前温度3为27℃。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对各个发热器件的过温保护,避免由于各个发热器件的发热量过高,导致电源设备以及各个发热器件的性能下降的问题,在确定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当前温度之后,在确定任意一个发热器件对应的当前温度,大于等于针对该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的第三阈值且小于针对该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第四阈值的情况下,采用预设的过温保护方式,对该任意一个发热器件进行过温保护,其中,第三阈值为该任意一个发热器件对应的警告温度;第四阈值为该任意一个发热器件正常工作时承受的最高温度;第三阈值小于第四阈值。这样,在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大于等于第三阈值小于第四阈值的情况下,就对该发热器件进行过温保护,使得该发热器件的温度一直小于该发热器件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在保证了该发热器件正常工作的同时,实现了对该发热器件的过温保护。
可选地,微控制器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对该任意一个发热器件进行过温保护:
第一种方式:微控制器将该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的输出功率降低至针对该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的第五阈值。
第二种方式:微控制器控制该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
例如:继续沿用上例,假设发热器件1对应的第三阈值为25℃,第四阈值为55℃,第五阈值为10W;发热器件2对应的第三阈值为48℃,第四阈值为55℃,第五阈值为20W;发热器件3对应的第三阈值为30℃,第四阈值为38℃,第五阈值为15W。
DSP确定发热器件1的当前温度50℃大于25℃且小于55℃,判定发热器件1发热量过高,将发热器件1的输出功降低至10W(或者,直接关断发热器件1,使发热器件1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
DSP确定发热器件2的当前温度45℃小于48℃,判定发热器件2发热量正常,不对发热器件2进行过温保护。
DSP确定发热器件3的当前温度27℃小于30℃,判定发热器件3发热量正常,不对发热器件3进行过温保护。
进一步地,微控制器对该任意一个发热器件进行过温保护之后,在确定该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小于针对该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的第三阈值的情况下,退出对该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的过温保护。
例如:继续沿用上例,DSP确定发热器件1的当前温度24℃已降低至小于25℃的情况下,将发热器件1的输出功率10W调高至正常输出功率(或者,导通发热器件1,使发热器件1由停机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下面采用具体的应用场景对上述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温度检测方法的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300:电源设备上电后,控制定时器A开始计时。
步骤301:经过S1时间段后,集成在DSP内部的温度采集芯片1开始获取DSP的当前温度,与此同时,放置在电源设备进风口处的温度采集芯片2开始获取当前环境温度,以及集成在电源设备内部的参数采集芯片开始采集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运行参数。
步骤302:温度采集芯片1将DSP的当前温度85℃发送至DSP;温度采集芯片2将当前环境温度25℃发送至DSP;参数采集芯片将当前输入电压220V、当前输出电压54V、当前输出功率3000W和风扇的当前转速15000rpm等参数发送至DSP。
步骤303:DSP计算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85℃与当前环境温度25℃之间的当前温度差值为60℃。
步骤304:DSP根据预先建立的海拔高度与温度差值和运行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到对应当前温度差值60℃和当前运行参数建立的海拔高度为2000m,认定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为2000m。
步骤305:DSP根据在不同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DSP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在当前海拔高度2000m下预先建立的DSP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
步骤306:DSP按照在当前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DSP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对应DSP的当前温度85℃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为:发热器件1为50℃,发热器件2为45℃,以及发热器件3为27℃。
步骤307:DSP确定发热器件1的当前温度1为50℃,发热器件2的当前温度2为45℃,发热器件3的当前温度3为27℃。
步骤308:DSP确定发热器件1的当前温度50℃,大于针对发热器件1预先设置的第三阈值25℃且小于针对发热器件1预先设置第四阈值55℃大于25℃且小于55℃,判定发热器件1发热量过高,直接关断发热器件1,使发热器件1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且确定发热器件2和发热器件3均发热量正常,不对发热器件2和发热器件3进行过温保护。
步骤309:DSP确定发热器件1的当前温度24℃已降低至小于针对发热器件1预先设置的第三阈值25℃的情况下,导通发热器件1,使发热器件1由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下面采用具体的应用场景对上述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阅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海拔高度检测方法的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400:电源设备上电后,控制定时器A开始计时。
步骤401:经过S1时间段后,集成在DSP内部的温度采集芯片1开始获取DSP的当前温度,与此同时,放置在电源设备进风口处的温度采集芯片2开始获取当前环境温度,以及集成在电源设备内部的参数采集芯片开始采集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运行参数。
步骤402:温度采集芯片1将DSP的当前温度85℃发送至DSP;温度采集芯片2将当前环境温度25℃发送至DSP;参数采集芯片将当前输入电压220V、当前输出电压54V、当前输出功率3000W和风扇的当前转速15000rpm等参数发送至DSP。
步骤403:DSP计算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85℃与当前环境温度25℃之间的当前温度差值为60℃。
步骤404:DSP根据预先建立的海拔高度与温度差值和运行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到对应当前温度差值60℃和当前运行参数建立的海拔高度为2000m,认定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为2000m。
步骤405:DSP确定当前海拔高度2000m高于1500m,认定电源设备处于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下。
步骤406:DSP将电源设备的当前输出功率3000W降低至2000W(即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或者,将风扇的当前转速15000rpm调高至20000rpm(即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或者,控制电源设备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中,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获取微控制器110的当前温度;
基于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110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
将获取到的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作为相应发热器件120的当前温度。
较佳的,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时,上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用于:
基于计时器计时方式,按照预设的计时时长,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或者,
基于计数器计数方式,按照预设的计数数值,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
较佳的,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之后,基于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前,上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还用于:
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运行参数;
基于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运行参数,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
较佳的,基于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运行参数,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时,上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用于:
计算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与当前环境温度之间的当前温度差值;
基于预先建立的海拔高度与温度差值和运行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当前温度差值和当前运行参数建立的海拔高度;
将获取到的海拔高度作为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
较佳的,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之后,上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还用于:
确定当前海拔高度高于预设的标准海拔高度的情况下,认定电源设备处于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中,并按照预设的保护方式,对电源设备进行相应保护。
较佳的,按照预设的保护方式,对电源设备进行相应保护时,上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用于:
将电源设备的当前输出功率降低至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或者,
将风扇的当前转速调高至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其中,风扇用于对电源设备进行降温;或者,
控制电源设备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
较佳的,基于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时,上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用于:
基于在不同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在当前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
按照在当前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
较佳的,将获取到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作为相应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之后,上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还用于:
确定任意一个发热器件对应的当前温度,大于等于针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的第三阈值且小于针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第四阈值的情况下,采用预设的过温保护方式,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进行过温保护;
其中,第三阈值为任意一个发热器件对应的警告温度;第四阈值为任意一个发热器件正常工作时承受的最高温度;第三阈值小于第四阈值。
较佳的,采用预设的过温保护方式,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进行过温保护时,上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用于:
将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的输出功率降低至针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的第五阈值;或者,
控制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
较佳的,采用预设的过温保护方式,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进行过温保护之后,上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还用于:
确定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小于针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的第三阈值的情况下,退出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的过温保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如图5所示的用于执行上述温度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0,以及存储器510;其中,
存储器510,用于存储至少一个处理器500执行的指令;
至少一个处理器510,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10中的指令,以便获取微控制器110的当前温度;基于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110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110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将获取到的各个发热器件120分别对应的温度作为相应发热器件120的当前温度。
较佳的,用于执行上述温度控制方法的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520和输出装置530,其中,输入装置520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温度控制系统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关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530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较佳的,处理器500、存储器510、输入装置520和输出装置53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较佳的,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时,上述指令可设置为执行:
基于计时器计时方式,按照预设的计时时长,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或者,
基于计数器计数方式,按照预设的计数数值,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
较佳的,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之后,基于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前,上述指令还设置为执行:
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运行参数;
基于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运行参数,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
较佳的,基于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运行参数,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时,上述指令可设置为执行:
计算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与当前环境温度之间的当前温度差值;
基于预先建立的海拔高度与温度差值和运行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当前温度差值和当前运行参数建立的海拔高度;
将获取到的海拔高度作为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
较佳的,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之后,上述指令还设置为执行:
确定当前海拔高度高于预设的标准海拔高度的情况下,认定电源设备处于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中,并按照预设的保护方式,对电源设备进行相应保护。
较佳的,按照预设的保护方式,对电源设备进行相应保护时,上述指令可设置为执行:
将电源设备的当前输出功率降低至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或者,
将风扇的当前转速调高至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其中,风扇用于对电源设备进行降温;或者,
控制电源设备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
较佳的,基于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时,上述指令可设置为执行:
基于在不同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在当前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
按照在当前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
较佳的,将获取到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作为相应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之后,上述指令还设置为执行:
确定任意一个发热器件对应的当前温度,大于等于针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的第三阈值且小于针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第四阈值的情况下,采用预设的过温保护方式,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进行过温保护;
其中,第三阈值为任意一个发热器件对应的警告温度;第四阈值为任意一个发热器件正常工作时承受的最高温度;第三阈值小于第四阈值。
较佳的,采用预设的过温保护方式,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进行过温保护时,上述指令可设置为执行:
将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的输出功率降低至针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的第五阈值;或者,
控制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
较佳的,采用预设的过温保护方式,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进行过温保护之后,上述指令还设置为执行:
确定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小于针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的第三阈值的情况下,退出对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的过温保护。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以多种形式存在,具体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超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MID和UMPC设备等。
(3)便携式娱乐设备:这类设备可以显示和播放多媒体内容。该类设备包括:音频、视频播放器,掌上游戏机,电子书,以及智能玩具和便携式车载导航设备。
(4)服务器: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服务器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5)其他具有数据交互功能的电子装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集成在电源设备中的微控制器对集成在该电源设备中的各个发热器件进行温度检测,在获取到该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后,基于预先建立的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并将获取到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作为相应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这样,无需在电源设备内部额外增加温度检测电路,通过集成在该电源设备中的微控制器即可实现对集成在该电源设备中的各个发热器件的温度检测,减少了电源设备内部PCB占板面积,降低了温度检测和生产电源设备的成本。除此之外,在对各个发热器件进行温度检测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运行参数,确定出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这样,就可以在根据当前海拔高度确定电源设备处于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中后,对该电源设备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以降低电源设备以及集成在电源设备中的各个发热器件的温度,从而避免了由于在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下各个发热器件的发热量上升速率较快,导致各个发热器件和电源设备的性能下降速率较快,从而影响电源设备的使用寿命的问题,进而提高了电源设备在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下工作的可靠性。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7)

1.一种温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集成在电源设备中的微控制器对集成在所述电源设备中的各个发热器件进行温度预测,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
基于预先建立的所述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
将获取到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作为相应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包括:
基于计时器计时方式,按照预设的计时时长,获取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或者,
基于计数器计数方式,按照预设的计数数值,获取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之后,基于预先建立的所述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前,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运行参数;
基于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当前运行参数,获取所述电源设备在所述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当前运行参数,获取所述电源设备在所述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包括:
计算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之间的当前温度差值;
基于预先建立的海拔高度与温度差值和运行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所述当前温度差值和所述当前运行参数建立的海拔高度;
将获取到的海拔高度作为所述电源设备在所述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电源设备在所述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之后,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海拔高度高于预设的标准海拔高度的情况下,认定所述电源设备处于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中,并按照预设的保护方式,对所述电源设备进行相应保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预设的保护方式,对所述电源设备进行相应保护,包括:
将所述电源设备的当前输出功率降低至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或者,
将风扇的当前转速调高至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其中,所述风扇用于对所述电源设备进行降温;或者,
控制所述电源设备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预先建立的所述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包括:
基于在不同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所述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在所述当前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所述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
按照在所述当前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所述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获取到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作为相应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之后,进一步包括:
确定任意一个发热器件对应的当前温度,大于等于针对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的第三阈值且小于针对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第四阈值的情况下,采用预设的过温保护方式,对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进行过温保护;
其中,所述第三阈值为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对应的警告温度;所述第四阈值为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正常工作时承受的最高温度;所述第三阈值小于所述第四阈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预设的过温保护方式,对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进行过温保护,包括:
将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的输出功率降低至针对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的第五阈值;或者,
控制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预设的过温保护方式,对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进行过温保护之后,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小于针对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的第三阈值的情况下,退出对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的过温保护。
11.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温度感应器,微控制器,以及各个发热器件,其中,
所述第一温度感应器,用于获取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
所述微控制器,用于基于预先建立的所述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将获取到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作为相应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时,所述第一温度感应器具体用于:
基于计时器计时方式,按照预设的计时时长,获取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或者,
基于计数器计数方式,按照预设的计数数值,获取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温度感应器和运行参数采集器,其中,
所述第二温度感应器,用于获取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环境温度;
所述运行参数采集器,用于采集所述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运行参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温度感应器获取到所述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环境温度,以及在所述运行参数采集器采集到所述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运行参数之后,所述微控制器还用于:
基于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当前运行参数,获取所述电源设备在所述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当前运行参数,获取所述电源设备在所述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时,所述微控制器具体用于:
计算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之间的当前温度差值;
基于预先建立的海拔高度与温度差值和运行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所述当前温度差值和所述当前运行参数建立的海拔高度;
将获取到的海拔高度作为所述电源设备在所述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
16.如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电源设备在所述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之后,所述微控制器进一步用于:
确定所述当前海拔高度高于预设的标准海拔高度的情况下,认定所述电源设备处于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中,并按照预设的保护方式,对所述电源设备进行相应保护。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按照预设的保护方式,对所述电源设备进行相应保护时,所述微控制器具体用于:
将所述电源设备的当前输出功率降低至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或者,
将风扇的当前转速调高至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其中,所述风扇用于对所述电源设备进行降温;或者,
控制所述电源设备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
18.如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预先建立的所述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时,所述微控制器具体用于:
基于在不同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所述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在所述当前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所述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
按照在所述当前海拔高度下预先建立的所述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
19.如权利要求11-18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还用于:
确定任意一个发热器件对应的当前温度,大于等于针对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的第三阈值且小于针对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第四阈值的情况下,采用预设的过温保护方式,对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进行过温保护;其中,所述第三阈值为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对应的警告温度;所述第四阈值为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正常工作时承受的最高温度;所述第三阈值小于所述第四阈值。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预设的过温保护方式,对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进行过温保护时,所述微控制器具体用于:
将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的输出功率降低至针对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的第五阈值;或者,
控制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预设的过温保护方式,对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进行过温保护之后,所述微控制器进一步用于:
确定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小于针对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预先设置的第三阈值的情况下,退出对所述任意一个发热器件的过温保护。
22.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
基于预先建立的所述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
将获取到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作为相应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
2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以便获取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基于预先建立的所述微控制器的温度与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建立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将获取到的各个发热器件分别对应的温度作为相应发热器件的当前温度。
24.一种海拔高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集成在电源设备中的微控制器对所述电源设备在当前工作环境下的海拔高度进行检测,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以及所述电源设备在所述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运行参数;
计算所述微控制器的当前温度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之间的当前温度差值;
基于预先建立的海拔高度与温度差值和运行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所述当前温度差值和所述当前运行参数建立的海拔高度;
将获取到的海拔高度作为所述电源设备在所述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获取到的海拔高度作为所述电源设备在所述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海拔高度之后,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海拔高度高于预设的标准海拔高度的情况下,认定所述电源设备处于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中,并按照预设的保护方式,对所述电源设备进行相应保护。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预设的保护方式,对所述电源设备进行相应保护,包括:
将所述电源设备的当前输出功率降低至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或者,
将风扇的当前转速调高至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其中,所述风扇用于对所述电源设备进行降温;或者,
控制所述电源设备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
27.如权利要求24-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运行参数表征所述电源设备在所述当前工作环境下的当前输入电压、当前输出电压、当前输出功率和风扇的当前转速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CN201611162165.4A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温度的检测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82277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62165.4A CN108227775A (zh)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温度的检测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62165.4A CN108227775A (zh)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温度的检测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27775A true CN108227775A (zh) 2018-06-29

Family

ID=62651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62165.4A Pending CN108227775A (zh)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温度的检测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2777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8647A (zh) * 2019-03-26 2019-07-0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转速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69175A (zh) * 2019-09-17 2019-12-13 美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保护方法、装置、芯片、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806770A (zh) * 2019-11-29 2020-02-18 宝能汽车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车载娱乐机
CN112984726A (zh) * 2021-02-08 2021-06-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47810A1 (en) * 2006-09-28 2009-06-11 Hiroto Ishibashi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emperature of a thermo-electric cooler and a temperature controller using the same
CN104838330A (zh) * 2012-12-07 2015-08-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从便携式计算设备估计环境温度的系统和方法
CN105828577A (zh) * 2016-03-28 2016-08-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90800A (zh) * 2016-03-30 2016-08-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环境温度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06026264A (zh) * 2016-06-24 2016-10-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短路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47810A1 (en) * 2006-09-28 2009-06-11 Hiroto Ishibashi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emperature of a thermo-electric cooler and a temperature controller using the same
CN104838330A (zh) * 2012-12-07 2015-08-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从便携式计算设备估计环境温度的系统和方法
CN105828577A (zh) * 2016-03-28 2016-08-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90800A (zh) * 2016-03-30 2016-08-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环境温度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06026264A (zh) * 2016-06-24 2016-10-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短路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8647A (zh) * 2019-03-26 2019-07-0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转速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69175A (zh) * 2019-09-17 2019-12-13 美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保护方法、装置、芯片、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569175B (zh) * 2019-09-17 2023-03-17 美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保护方法、装置、芯片、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806770A (zh) * 2019-11-29 2020-02-18 宝能汽车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车载娱乐机
CN112984726A (zh) * 2021-02-08 2021-06-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27775A (zh) 一种温度的检测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2801199B (zh) 终端和终端充电方法
TWI419431B (zh) 電能管理插座架構
CN104914944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4955314B (zh)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外壳温度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782827A (zh) 散热控制方法及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182016B (zh) 一种温度调节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379804B (zh) 用于可携式通信装置的散热系统
CN103850963B (zh) 风扇控制系统及风扇控制方法
US10897374B2 (en) Scalable smart environment for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controlled apparatuses using a connection hub to route a processed subset of control data received from a cloud computing resource to terminal units
CN106909183A (zh)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4031742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suming from hibernation for the same
CN205647676U (zh) 一种带有充电及温度检测的手机
CN104898880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187596B (zh) 一种自动温升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6711933B (zh) 一种设备供电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及摄像机
CN108286813A (zh) 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1596745B (zh) 一种温度检测装置、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3870728B (zh) 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电脑系统
CN104850417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5544500U (zh) 一种手机专用的高安全性的充电器
CN109114805A (zh) 一种设备能耗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3513732A (zh) 一种自动调频的笔记本电脑散热装置
CN10513832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161947A (zh) 一种用于壁挂电源的检测预防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0

Address after: Ohio, USA

Applicant after: Dimension Corp.

Address before: 1510 Kansas Avenue, Loren, Ohio, USA

Applicant before: Emerson Energy Systems, AB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