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23744A - 一种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23744A
CN108223744A CN201611185509.3A CN201611185509A CN108223744A CN 108223744 A CN108223744 A CN 108223744A CN 201611185509 A CN201611185509 A CN 201611185509A CN 108223744 A CN108223744 A CN 1082237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hifting
speed
transmission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855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23744B (zh
Inventor
周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ongl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ard Core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ard Core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ard Core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855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237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23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237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237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237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F16H37/04Combinations of toothed gearings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46Gearings having only two central gears, connected by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F16H37/04Combinations of toothed gearings only
    • F16H37/042Combinations of toothed gearings only change gear transmissions in group arrang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47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five forward spee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输出轴、机架,还包括一个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一个两速比变速机构,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包含行星齿轮组、输入构件、输出构件、第一选换挡装置、第二选换挡装置,太阳轮通过第一选换挡装置选择与输入构件或机架联结传递运动和扭矩,齿圈通过第二选换挡装置选择与输入构件或机架联结传递运动和扭矩,两速比变速机构包含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第三选换挡装置,通过第三选换挡装置选择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或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传递运动和扭矩。

Description

一种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
背景技术
在某些应用场合,需要传动系统具有多个速比来扩展输出转速和扭矩范围满足应用需求,如行驶工况复杂多变的汽车,需要宽泛的转速和扭矩满足起步、加速、爬坡、高速行驶等多种行驶工况,不同工况对转速和扭矩需求差异巨大,而汽车发动机,特别是广泛用作汽车发动机的汽油机和柴油机提供的转速和扭矩区间范围有限,特别是高效率的转速和扭矩范围更小,需要汽车变速器提供多种速比调和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和汽车动力需求之间的矛盾。
汽车变速器作为重要的汽车部件,需要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运行可靠、寿命长等特点,已有多种为以汽油机或柴油机为发动机的汽车开发的汽车变速器,有的采用多组行星齿轮排和液力变矩器实现多个速比、有的采用多种不同齿数比的齿轮副实现多个速比、有的采用改变输入轴带轮和输出轴带轮工作半径获得可在某个速比区间变化的速比等,这些变速器对改善汽车动力性能和提高燃油经济性贡献卓越,但这些变速器为满足越来越高的用户需求,结构更趋复杂精细,制造难度大、成本高昂。
电动机比汽油机或柴油机有更好的输出特性,更宽泛的转速和高效率区间更适合用作汽车发动机,目前多数电动汽车为了获得更紧凑的结构、更高的传动效率、更灵活的布置而采用只有一个减速比的减速齿轮箱传动,但这仅能满足一般功能需求,还远不能满足更高的动力性能和行驶经济性需求。采用具有多个速比的变速器不但能提升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还能提高电动机动力输出效率从而延长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市场及混合动力汽车市场需要能与电动机动力输出特性相适应,且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的汽车变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重量轻、传动效率高、运行可靠、寿命长,采用行星齿轮组传动且具有五个速比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输出轴、机架,所述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还包括一个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一个两速比变速机构,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包含行星齿轮组、输入构件、输出构件、第一选换挡装置、第二选换挡装置,行星齿轮组包含一个太阳轮、一个齿圈、一个行星架、若干行星轮,输入构件与第一输入轴或通过齿轮副传递运动和扭矩、或通过连接传递扭矩、或合并为同一构件,太阳轮可通过第一选换挡装置选择与输入构件或机架联结传递运动和扭矩,齿圈可通过第二选换挡装置选择与输入构件或机架联结传递运动和扭矩,行星架与输出构件或通过连接传递扭矩、或合并为同一构件,输出构件与输出轴或通过齿轮副传递运动和扭矩、或通过连接传递扭矩、或合并为同一构件,两速比变速机构包含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第三选换挡装置,通过第三选换挡装置选择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或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在第二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传递运动和扭矩,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与两速比变速机构并联传递运动和扭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入轴与输入构件合并为同一构件,行星架与输出构件合并为同一构件,输出构件与输出轴通过齿轮副传递运动和扭矩,两速比变速机构的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和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布置在第一输入轴上,两速比变速机构的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出齿轮和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出齿轮布置在输出轴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入轴与输入构件还可以通过连接传递扭矩,行星架与输出构件还可以通过连接传递扭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入轴与输入构件通过齿轮副传递运动和扭矩,行星架与输出构件合并为同一构件,输出构件与输出轴合并为同一构件,两速比变速机构的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和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布置在输入轴上,两速比变速机构的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出齿轮和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出齿轮布置在输出轴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行星架与输出构件还可以通过连接传递扭矩,输出构件与输出轴还可以通过连接传递扭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选换挡装置包含与输入构件连接的第一选换挡主动件、与太阳轮连接的第一选换挡从动件、与机架连接的第一选换挡止锁件,第一选换挡从动件可与第一选换挡主动件或第一选换挡止锁件联结传递扭矩,第二选换挡装置包含与输入构件连接的第二选换挡主动件、与齿圈连接的第二选换挡从动件、与机架连接的第二选换挡止锁件,第二选换挡从动件可与第二选换挡主动件或第二选换挡止锁件联结传递扭矩,第三选换挡装置包含与第二输入轴或输出轴连接的第三选换挡连轴件、与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输入齿轮或输出齿轮连接的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与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输入齿轮或输出齿轮连接的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第三选换挡装置的连轴件可与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或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联结传递扭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选换挡从动件可既不与第一选换挡主动件联结也不与第一选换挡止锁件联结,第二选换挡从动件可既不与第二选换挡主动件联结也不与第二选换挡止锁件联结,第三选换挡装置的连轴件可既不与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联结也不与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联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或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之间有一个倒挡齿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部分或全部齿轮副可换成链传动副或带传动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与其他变速机构组合成具有更多变速比的多速比变速器。
本发明所述输入构件一般是指运动和扭矩输入的构件,但在某些用途或工况,输入构件也可用作运动和扭矩的输出构件。
本发明所述输出构件一般是指运动和扭矩输出的构件,但在某些用途或工况,输出构件也可用作运动和扭矩的输入构件。
本发明所述机架是指变速器壳体或机构的支架、支座等构件。
本发明所述选换挡装置是指可使传动零部件根据传动联结关系需求两两联结的机构或装置,如同步器、离合器等。
有益效果
通过前述技术方案的描述,不难理解本发明提供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可至少获得以下有益效果之一或全部:
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传动效率高、运行可靠、寿命长等优点;
具有多种结构变体,可满足多种布置需求,可适应多种应用场合;
具有两个输入轴,特别适用于双电机输入,换挡过程平滑;
具有两个输入轴,适宜与双离合配合使用,实现预选挡,从而获得较快的换挡速度和平滑的换挡过程;
具有五种不同的速比,不仅扩展了输出转速和扭矩范围从而能满足更宽泛的应用需求,还能改善动力性能、提高发动机的输出效率;
还因结构紧凑、重量轻、及具有多种结构变体能适应多种布置需求的特点,使得根据本发明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不仅可用于五速比变速器,还可与其它机构组合从而拓展为具有更多变速比的变速器满足更多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本文所述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目的,应该理解的是,说明和具体示例仅意图用于示意目的,而不是意图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
在附图中,相同标号一致地表示相同的元件、构件或特征。
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一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二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三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四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
附图标记说明
001、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一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
002、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二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
003、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三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
004、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四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
01、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02、两速比变速机构;
10、机架;
11、第一输入轴;
12、第二输入轴;
13、输入构件;
14、输出构件;
15、输出轴;
20、行星齿轮组;
21、太阳轮;
22、齿圈;
23、行星架;
24、行星轮;
30、第一选换挡装置;
31、第一选换挡主动件;
32、第一选换挡从动件;
33、第一选换挡止锁件;
40、第二选换挡装置;
41、第二选换挡主动件;
42、第二选换挡从动件;
43、第二选换挡止锁件;
50、第三选换挡装置;
51、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
52、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
53、第三选换挡连轴件;
60、输入轴与输入构件齿轮传动副;
61、输入轴齿轮;
62、输入构件齿轮;
70、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
71、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
72、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出齿轮;
73、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的倒挡齿轮;
80、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
81、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
82、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出齿轮;
83、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倒挡齿轮;
90、输出构件与输出轴齿轮传动副;
91、输出构件齿轮;
92、输出轴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 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示意、解释本发明,本质上仅仅是示范性的,而不是意图用于限制本发明的公开、应用或用途。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一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1,包括:第一输入轴11、第二输入轴12、输出轴15、机架10,其中,所述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1还包括一个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一个两速比变速机构02,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包含行星齿轮组20、输入构件13、输出构件14、第一选换挡装置30、第二选换挡装置40,行星齿轮组20包含一个太阳轮21、一个齿圈22、一个行星架23、若干行星轮24,输入构件13与第一输入轴11连接或合并为同一构件,太阳轮21可通过第一选换挡装置30选择与输入构件13或机架10联结传递运动和扭矩,齿圈22可通过第二选换挡装置40选择与输入构件13或机架10联结传递运动和扭矩,行星架23与输出构件14连接或合并为同一构件,输出构件14与输出轴15通过输出构件与输出轴齿轮传动副90传递运动和扭矩,两速比变速机构02包含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70、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80、第三选换挡装置50,通过第三选换挡装置50选择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70或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80在第二输入轴12与输出轴15之间传递运动和扭矩,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与两速比变速机构02并联传递运动和扭矩。
其中,两速比变速机构的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和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布置在第二输入轴12上,两速比变速机构的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出齿轮和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出齿轮布置在输出轴15上。
另外,第一选换挡装置30包含与输入构件13连接的第一选换挡主动件31、与太阳轮21连接的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与机架10连接的第一选换挡止锁件33,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可与第一选换挡主动件31或第一选换挡止锁件33联结传递扭矩,第二选换挡装置40包含与输入构件13连接的第二选换挡主动件41、与齿圈22连接的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与机架10连接的第二选换挡止锁件43,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可与第二选换挡主动件41或第二选换挡止锁件43联结传递扭矩,第三选换挡装置50包含与第二输入轴12或输出轴15连接的第三选换挡连轴件53、与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71(或输出齿轮72)连接的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1、与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81(或输出齿轮82)连接的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2,第三选换挡装置的连轴件53可与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1或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2联结传递扭矩。
此外,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可既不与第一选换挡主动件31联结也不与第一选换挡止锁件33联结,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可既不与第二选换挡主动件41联结也不与第二选换挡止锁件43联结,第三选换挡装置的连轴件53可既不与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1联结也不与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2联结。
为更好地理解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一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1,下面对该实施例中五个速比的运动和扭矩的传递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第一个速比的运动和扭矩传递:
使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与第一选换挡主动件31联结,使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与第二选换挡止锁件43联结。
运动和扭矩由第一输入轴11(也是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的输入构件13)输入,经第一选换挡主动件31、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传递至太阳轮21,与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连接的齿圈22被与机架10连接第二选换挡止锁件43锁住,运动和扭矩由太阳轮21输入行星齿轮组20减速后由行星架23输出至输出构件14,运动和扭矩再经输出构件齿轮91、输出轴齿轮92传递至输出轴15。
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第二个速比的运动和扭矩传递:
使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与第一选换挡止锁件33联结,使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与第二选换挡主动件41联结。
运动和扭矩由第一输入轴11(也是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的输入构件13)输入,经第二选换挡主动件41、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传递至齿圈22,与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联结的太阳轮21被与机架10连接第一选换挡止锁件33锁住,运动和扭矩由齿圈22输入行星齿轮组20减速后由行星架23输出至输出构件14,运动和扭矩再经输出构件齿轮91、输出轴齿轮92传递至输出轴15。
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第三个速比的运动和扭矩传递:
使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与第一选换挡主动件31联结,使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与第二选换挡主动件41联结。
运动和扭矩由第一输入轴11(也是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的输入构件13)输入,运动和扭矩经第一选换挡主动件31、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传递至太阳轮21,经第二选换挡主动件41、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传递至齿圈22,运动和扭矩由太阳轮21、齿圈22输入行星齿轮组20后由行星架23输出至输出构件14,运动和扭矩再经输出构件齿轮91、输出轴齿轮92传递至输出轴15。
两速比变速机构02第一个速比的运动和扭矩传递:
第三选换挡装置的连轴件53与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1联结。
运动和扭矩由第二输入轴12输入,经第三选换挡装置的连轴件53、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1、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70的输入齿轮71、输出齿轮72传递至输出轴15。
两速比变速机构02第二个速比的运动和扭矩传递:
第三选换挡装置的连轴件53与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2联结。
运动和扭矩由第二输入轴12输入,经第三选换挡装置的连轴件53、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2、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80的输入齿轮81、输出齿轮82传递至输出轴15。
故,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一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1从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获得三个变速比、从两速比变速机构02获得两变速比,共可获得五个前进变速比。
应该注意到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在以下情况时不能传递运动和扭矩:
当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既不与第一选换挡主动件31联结也不与第一选换挡止锁件33联结时:太阳轮21处于自由状态,输入构件13与输出构件14之间无法传递扭矩。
当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既不与第二选换挡主动件41联结也不与第二选换挡止锁件43联结时:齿圈22处于自由状态,输入构件13与输出构件14之间无法传递扭矩。
当满足以上两种状况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状况同时满足时,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不能传递运动和扭矩,即是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处于空挡状态。
也应该注意到两速比变速机构02在以下情况时不能传递运动和扭矩:
当第三选换挡装置的连轴件53既不与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1联结也不与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2联结时:第二输入轴12与输出轴15之间无法传递扭矩,此时两速比变速机构02处于空挡状态。
当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和两速比变速机构02同时处于空挡状态时,第一输入轴11与输出轴15间不能传递扭矩和运动、第二输入轴12与输出轴15间也不能传递扭矩和运动,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一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1获得空挡状态。
还应该注意到,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还可在以下情况时输出构件14被锁住,不能转动:当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与第一选换挡止锁件33联结,且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与第二选换挡止锁件43联结时:与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联结的太阳轮21被与机架10连接第一选换挡止锁件33锁住,与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连接的齿圈22被与机架10连接第二选换挡止锁件43锁住,行星架23不能转动,又因输出构件14与行星架连接或合并为同一构件、输出构件14与输出轴15通过行星齿轮组输出构件与输出轴齿轮传动副90传递运动和扭矩,故有与输出构件14联结的输出轴15被锁住不能转动,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一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1获得泊车挡。
不难理解,在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一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1中,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70、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80和行星齿轮组输出构件与输出轴齿轮传动副90,均可采用链传动或带传动替换。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二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2,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2与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一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1的主要差异在于: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2的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70中含有倒挡齿轮73,使得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2通过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70传递运动和扭矩时可获得一个后退变速比。参考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一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1不难理解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二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2可获得四个前进变速比和一个后退变速比,故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三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3,包括:第一输入轴11、第二输入轴12、输出轴15、机架10,其中,所述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3还包括一个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一个两速比变速机构02,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包含行星齿轮组20、输入构件13、输出构件14、第一选换挡装置30、第二选换挡装置40,行星齿轮组20包含一个太阳轮21、一个齿圈22、一个行星架23、若干行星轮24,输入构件13与第一输入轴11通过输入轴与输入构件齿轮传动副60传递运动和扭矩,太阳轮21可通过第一选换挡装置30选择与输入构件13或机架10联结传递运动和扭矩,齿圈22可通过第二选换挡装置40选择与输入构件13或机架10联结传递运动和扭矩,行星架23与输出构件14连接或合并为同一构件,输出构件14与输出轴15连接或合并为同一构件,两速比变速机构02包含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70、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80、第三选换挡装置50,通过第三选换挡装置50选择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70或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80在第二输入轴12与输出轴15之间传递运动和扭矩,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与两速比变速机构02并联传递运动和扭矩。
其中,两速比变速机构的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和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布置在第二输入轴12上,两速比变速机构的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出齿轮和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出齿轮布置在输出轴15上。
另外,第一选换挡装置30包含与输入构件13连接的第一选换挡主动件31、与太阳轮21连接的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与机架10连接的第一选换挡止锁件33,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可与第一选换挡主动件31或第一选换挡止锁件33联结传递扭矩,第二选换挡装置40包含与输入构件13连接的第二选换挡主动件41、与齿圈22连接的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与机架10连接的第二选换挡止锁件43,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可与第二选换挡主动件41或第二选换挡止锁件43联结传递扭矩,第三选换挡装置50包含与第二输入轴12或输出轴15连接的第三选换挡连轴件53、与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71(或输出齿轮72)连接的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1、与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81(或输出齿轮82)连接的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2,第三选换挡装置的连轴件53可与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1或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2联结传递扭矩。
此外,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可既不与第一选换挡主动件31联结也不与第一选换挡止锁件33联结,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可既不与第二选换挡主动件41联结也不与第二选换挡止锁件43联结,第三选换挡装置的连轴件53可既不与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1联结也不与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2联结。
为更好地理解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三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3,下面对该实施例中五个速比的运动和扭矩的传递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第一个速比的运动和扭矩传递:
使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与第一选换挡主动件31联结,使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与第二选换挡止锁件43联结。
运动和扭矩由第一输入轴11输入,经输入轴与输入构件齿轮传动副60的输入轴齿轮61、输入构件齿轮62传递至输入构件13,再经第一选换挡主动件31、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传递至太阳轮21,与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连接的齿圈22被与机架10连接第二选换挡止锁件43锁住,运动和扭矩由太阳轮21输入行星齿轮组20减速后由行星架23输出至输出构件14,由输出轴15输出(输出构件14与输出轴15连接或合并为同一构件)。
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第二个速比的运动和扭矩传递:
使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与第一选换挡止锁件33联结,使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与第二选换挡主动件41联结。
运动和扭矩由第一输入轴11输入,经输入轴与输入构件齿轮传动副60的输入轴齿轮61、输入构件齿轮62传递至输入构件13,再经第二选换挡主动件41、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传递至齿圈22,与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联结的太阳轮21被与机架10连接第一选换挡止锁件33锁住,运动和扭矩由齿圈22输入行星齿轮组20减速后由行星架23输出至输出构件14,由输出轴15输出(输出构件14与输出轴15连接或合并为同一构件)。
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第三个速比的运动和扭矩传递:
使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与第一选换挡主动件31联结,使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与第二选换挡主动件41联结。
运动和扭矩由第一输入轴11输入,经输入轴与输入构件齿轮传动副60的输入轴齿轮61、输入构件齿轮62传递至输入构件13,运动和扭矩经第一选换挡主动件31、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传递至太阳轮21,经第二选换挡主动件41、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传递至齿圈22,运动和扭矩由太阳轮21、齿圈22输入行星齿轮组20后由行星架23输出至输出构件14,由输出轴15输出(输出构件14与输出轴15连接或合并为同一构件)。
两速比变速机构02第一个速比的运动和扭矩传递:
第三选换挡装置的连轴件53与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1联结。
运动和扭矩由第二输入轴12输入,经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70的输入齿轮71、输出齿轮72传递至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1,再经第三选换挡装置的连轴件53至输出轴15。
两速比变速机构02第二个速比的运动和扭矩传递:
第三选换挡装置的连轴件53与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2联结。
运动和扭矩由第二输入轴12输入,经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80的输入齿轮81、输出齿轮82传递至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2,再经第三选换挡装置的连轴件53至输出轴15。
故,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三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3从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获得三个变速比、从两速比变速机构02获得两变速比,共可获得五个前进变速比。
应该注意到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在以下情况时不能传递运动和扭矩:
当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既不与第一选换挡主动件31联结也不与第一选换挡止锁件33联结时:太阳轮21处于自由状态,输入构件13与输出构件14之间无法传递扭矩。
当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既不与第二选换挡主动件41联结也不与第二选换挡止锁件43联结时:齿圈22处于自由状态,输入构件13与输出构件14之间无法传递扭矩。
当满足以上两种状况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状况同时满足时,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不能传递运动和扭矩,即是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处于空挡状态。
也应该注意到两速比变速机构02在以下情况时不能传递运动和扭矩:
当第三选换挡装置的连轴件53既不与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1联结也不与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52联结时:第二输入轴12与输出轴15之间无法传递扭矩,此时两速比变速机构02处于空挡状态。
当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和两速比变速机构02同时处于空挡状态时,第一输入轴11与输出轴15间不能传递扭矩和运动、第二输入轴12与输出轴15间也不能传递扭矩和运动,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三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3获得空挡状态。
还应该注意到,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还可在以下情况时输出构件14被锁住,不能转动:当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与第一选换挡止锁件33联结,且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与第二选换挡止锁件43联结时:与第一选换挡从动件32联结的太阳轮21被与机架10连接第一选换挡止锁件33锁住,与第二选换挡从动件42连接的齿圈22被与机架10连接第二选换挡止锁件43锁住,行星架23不能转动,又因输出构件14与行星架连接或合并为同一构件、输出构件14与输出轴15连接或合并为同一构件,故有输出轴15被锁住不能转动,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三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3获得泊车挡。
不难理解,在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三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3中,输入轴与输入构件齿轮传动副60、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70和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80,均可采用链传动或带传动替换。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四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4,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4与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三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3的主要差异在于: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4的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80中含有倒挡齿轮83,使得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4通过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80传递运动和扭矩时可获得一个后退变速比。参考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三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3不难理解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四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004可获得四个前进变速比和一个后退变速比,故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不难理解,上述四种优选方案均可通过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01获得三个速比、通过两速比变速机构02获得两个速比共五个速比。另外,通过优选速比不难获得五个排布合理的前进速比、或四个前进速比和一个后退速比。
综上所述也不难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不仅可以获得五个速比,且还具有多种结构和布置形式,能满足多种应用需求;也不难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可用作具有五个速比的五速变速器,也可与其他变速机构组合成具有更多变速比的多速比变速器。
此外,也不难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因采用行星齿轮传动、采用同步器(或离合器等)作为选档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是一种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承载能力强、传动效率高、运行可靠、寿命长等优点的变速机构。
该了解的是,本发明以上的描述仅仅是示范性的,并且未偏离本发明本质的变体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这种变体不应被视为脱离了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输出轴、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还包括一个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一个两速比变速机构,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包含行星齿轮组、输入构件、输出构件、第一选换挡装置、第二选换挡装置,行星齿轮组包含一个太阳轮、一个齿圈、一个行星架、若干行星轮,输入构件与第一输入轴或通过齿轮副传递运动和扭矩、或通过连接传递扭矩、或合并为同一构件,太阳轮可通过第一选换挡装置选择与输入构件或机架联结传递运动和扭矩,齿圈可通过第二选换挡装置选择与输入构件或机架联结传递运动和扭矩,行星架与输出构件或通过连接传递扭矩、或合并为同一构件,输出构件与输出轴或通过齿轮副传递运动和扭矩、或通过连接传递扭矩、或合并为同一构件,两速比变速机构包含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第三选换挡装置,通过第三选换挡装置选择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或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在第二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传递运动和扭矩,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与两速比变速机构并联传递运动和扭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入轴与输入构件合并为同一构件,行星架与输出构件合并为同一构件,输出构件与输出轴通过齿轮副传递运动和扭矩,两速比变速机构的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和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布置在第一输入轴上,两速比变速机构的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出齿轮和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出齿轮布置在输出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所述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入轴与输入构件还可以通过连接传递扭矩,行星架与输出构件还可以通过连接传递扭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入轴与输入构件通过齿轮副传递运动和扭矩,行星架与输出构件合并为同一构件,输出构件与输出轴合并为同一构件,两速比变速机构的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和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入齿轮布置在输入轴上,两速比变速机构的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出齿轮和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的输出齿轮布置在输出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中任一所述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行星架与输出构件还可以通过连接传递扭矩,输出构件与输出轴还可以通过连接传递扭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选换挡装置包含与输入构件连接的第一选换挡主动件、与太阳轮连接的第一选换挡从动件、与机架连接的第一选换挡止锁件,第一选换挡从动件可与第一选换挡主动件或第一选换挡止锁件联结传递扭矩,第二选换挡装置包含与输入构件连接的第二选换挡主动件、与齿圈连接的第二选换挡从动件、与机架连接的第二选换挡止锁件,第二选换挡从动件可与第二选换挡主动件或第二选换挡止锁件联结传递扭矩,第三选换挡装置包含与第二输入轴或输出轴连接的第三选换挡连轴件、与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输入齿轮或输出齿轮连接的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与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输入齿轮或输出齿轮连接的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第三选换挡装置的连轴件可与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或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联结传递扭矩。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选换挡从动件可既不与第一选换挡主动件联结也不与第一选换挡止锁件联结,第二选换挡从动件可既不与第二选换挡主动件联结也不与第二选换挡止锁件联结,第三选换挡装置的连轴件可既不与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联结也不与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选换挡件联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变速齿轮传动副或第二变速齿轮传动副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之间有一个倒挡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五速比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部分或全部齿轮副可换成链传动副或带传动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与其他变速机构组合成具有更多变速比的多速比变速器。
CN201611185509.3A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 Active CN1082237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5509.3A CN108223744B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5509.3A CN108223744B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23744A true CN108223744A (zh) 2018-06-29
CN108223744B CN108223744B (zh) 2020-02-14

Family

ID=62651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85509.3A Active CN108223744B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2374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3282A (zh) * 2002-05-11 2005-08-10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六挡自动变速箱
KR100836107B1 (ko) * 2007-03-23 2008-06-09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8속 파워트레인
US20150119177A1 (en) * 2013-10-29 2015-04-30 Hyundai Motor Company Hybrid power train for vehicle
WO2015086236A1 (de) * 2013-12-11 2015-06-18 Zf Friedrichshafen Ag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in vorgelegebauweise
US20150226295A1 (en) * 2012-09-11 2015-08-13 Scania Cv Ab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3282A (zh) * 2002-05-11 2005-08-10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六挡自动变速箱
KR100836107B1 (ko) * 2007-03-23 2008-06-09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8속 파워트레인
US20150226295A1 (en) * 2012-09-11 2015-08-13 Scania Cv Ab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150119177A1 (en) * 2013-10-29 2015-04-30 Hyundai Motor Company Hybrid power train for vehicle
WO2015086236A1 (de) * 2013-12-11 2015-06-18 Zf Friedrichshafen Ag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in vorgelegebauweis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23744B (zh) 2020-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9095B (zh) 基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US7166050B2 (en) Powertrain with an electrically-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06696674A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变速机构
CN203488645U (zh) 一种九速手自一体变速器
CN108223744A (zh) 一种双输入轴五速比变速机构
CN209892699U (zh) 双行星轮组式两速电驱变速器
CN104389959B (zh) 一种二级变速器
CN108223707A (zh) 一种四速比变速机构
CN108223711A (zh) 一种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CN108223743A (zh) 一种五速比变速机构
CN108223746A (zh) 一种四速比变速机构
CN108223753A (zh) 一种四速比变速机构
CN108223712A (zh) 一种四速比变速机构
CN108204429A (zh) 一种三速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CN108223745A (zh) 一种四速比变速机构
CN108223709A (zh) 一种五速比变速机构
CN108223748A (zh) 一种四速比变速机构
CN108223750A (zh) 一种四速比变速机构
CN108223747A (zh) 一种五速比变速机构
CN108240423A (zh) 一种六速比变速机构
CN108240439A (zh) 一种六速比变速机构
CN108204430A (zh) 一种六速比变速机构
CN108204435A (zh) 一种六速比变速机构
CN108223713A (zh) 一种六速比变速机构
CN108240424A (zh) 一种六速比变速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7

Address after: 400000 Qingy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enture Valley, 4 Xinglong Road, Jiulongpo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after: Chongqing Hongl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00043 No. 196 Ruitian Road, Yuzhong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before: Chongqing hard core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