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98318B - 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98318B
CN108198318B CN201810131555.8A CN201810131555A CN108198318B CN 108198318 B CN108198318 B CN 108198318B CN 201810131555 A CN201810131555 A CN 201810131555A CN 108198318 B CN108198318 B CN 1081983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electronic tag
access control
control module
entrance gu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315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98318A (zh
Inventor
于征
于用真
魏聪
周凌祥
周煌
余光泽
吴国兴
李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Road & Bridge In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Road & Bridge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Road & Bridge Infor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Road & Bridge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3155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983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98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8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983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83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 G07C9/25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 G07C9/25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electronic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方法,包括预设个人信息,建立个人信息与电子标签信息关联并存储;RFID识别模块获取靠近门禁的电子标签对应的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并传输给门禁控制模块;门禁控制模块判断第一电子标签信息是否已存储在数据库中,若是,则确定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合法;门禁控制模块获取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通过触碰信息以及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判断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或非法闯入状态,建立通行状态、当前通行时间与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关联并存储,门禁控制模块根据第一电子标签信息以及触碰信息控制门禁的开关。通过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与RFID的结合,能够克服现有门禁系统安全管理严密性差,且进出门禁人员通行状态无法判断的缺点。

Description

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RFID门禁系统广泛运用于工地、工厂等需要对进出人员进行身份验证的场所。现有技术中的RFID门禁系统产品一般仅仅具有报警功能,对非法进入人员进行语音提示,以及基于RFID的扫描信息来控制门禁的开关。然而,现有技术基于RFID扫描信息控制门禁开启的方式无法避免的会出现非通行目的的经过行为(例如工地现场安保人员的巡逻行为、清洁人员的门禁清洁行为)而导致的门禁误开启。而这种误开启的频繁产生会使得工地、工厂等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严密性大大降低,增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同时,现有的RFID门禁系统只能简单地对进出门禁人员的通过以及人员信息进行统计。无法做到判断进出门禁人员的通行状态(进入或者离开)并进行分别统计,增加了以此作为安全事故调查依据进行分析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方法及系统,能够克服现有门禁系统安全管理严密性差,且进出门禁人员通行状态无法判断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方法,包括:
预设个人信息,建立所述个人信息与电子标签信息关联并存储入数据库;
RFID识别模块获取靠近所述门禁的电子标签对应的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并传输给门禁控制模块;
所述门禁控制模块判断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是否已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
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合法;
所述门禁控制模块获取N(N≥4)个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以及所述触碰信息控制所述门禁的开关;
所述门禁控制模块通过N(N≥4)个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以及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判断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或非法闯入状态,所述通行状态包括进入、离开和停留,获取所述通行状态对应的通行时间,建立所述通行状态、通行时间与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关联并存储,获取所述非法闯入状态对应的非法闯入时间,建立非法闯入状态与非法闯入时间关联并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N(N≥4)个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以及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判断所述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或非法闯入状态,具体为:
当所述门禁控制模块确定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合法时,若获取到的触碰信息顺序为第1红外栅栏至第N红外栅栏的正序排列,则确定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为进入;若获取到的触碰信息顺序为第N红外栅栏至第1红外栅栏的反序排列,则确定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为离开;若获取到第n(0<n<N)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后,时间阈值内未获取到第n+1红外栅栏或第n-1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则确定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为停留;
当所述门禁控制模块未获取到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或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不合法,且获取到所述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时,确定当前通行人员为非法闯入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以及所述触碰信息控制所述门禁的开关,具体为:
当所述门禁控制模块确定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合法,且获取到第1红外栅栏或第N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控制门禁开启;
门禁开启后,若所述门禁控制模块依正序获取到第1红外栅栏至第N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则在获取到第N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后控制门禁关闭;若所述门禁控制模块依反序获取到第N红外栅栏至第1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则在获取到第1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后控制门禁关闭;若所述门禁控制模块依序获取到第1红外栅栏或第N红外栅栏至第n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时间阈值内未获取到第n+1红外栅栏或第n-1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控制门禁关闭。
进一步地,还包括:预设个人脸部特征信息,并建立所述个人脸部特征信息与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关联并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合法,之后,还包括:
所述门禁控制模块判断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是否关联有个人脸部特征信息;
若是,则通过人脸识别传感器采集当前通行人员对应的第一脸部特征信息,并传输至门禁控制模块;
所述门禁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脸部特征信息与所述预设个人脸部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所述第一脸部特征信息与所述预设个人脸部特征信息是否一致;
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一脸部特征信息合法。
进一步地,所述门禁控制模块还根据所述第一脸部特征信息控制所述门禁的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门禁控制模块获取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之后,还包括:
通过摄像头采集当前通行人员对应的现场图像信息,并传输至门禁控制模块;
所述判断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或非法闯入状态,之后,还包括:
所述门禁控制模块建立所述现场图像信息与所述通行状态或所述现场图像信息与所述非法闯入状态关联并存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系统,包括门本体、四个以上的红外栅栏、RFID天线、RFID读写器及门禁控制模块,所述门本体包括过道、上箱体、阻拦结构、电机、箱体连接件和下箱体;两所述下箱体分别设于所述过道两侧,所述上箱体设于所述过道上方,通过所述箱体连接件与所述下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四个以上的红外栅栏依次沿所述过道通行方向设于所述两下箱体中;两所述RFID天线以水平方向设于所述上箱体中,与所述RFID读写器电连接;所述阻拦结构设置在所述两下箱体靠近所述过道一侧侧壁上,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下箱体内并与所述阻拦结构驱动连接,所述电机、所述RFID读写器、所述红外栅栏分别与所述门禁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人脸识别传感器,所述人脸识别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下箱体上方,所述人脸识别传感器与所述门禁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安装在所述箱体连接件上,并与所述门禁控制模块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四个以上的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以及RFID识别模块读取到的电子标签信息,可以对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进行精准的判断,并且能避免非通行目的的经过行为导致的门禁误开启,增加门禁系统严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门本体; 101、过道; 102、上箱体; 103、箱体连接件; 104、下箱体;
2、红外栅栏; 3、RFID天线; 4、RFID读写器; 5、人脸识别传感器;
6、摄像头; 7、门禁控制模块; 8、阻拦结构; 9、电机;10、语音提示模块;
11、紧急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示范的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根据四个以上的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以及RFID识别模块读取到的电子标签信息,对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进行判断,详细统计人员的进入或者离开门禁信息,并可避免门禁误开启。
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方法,包括:
预设个人信息,建立所述个人信息与电子标签信息关联并存储入数据库;
RFID识别模块获取靠近所述门禁的电子标签对应的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并传输给门禁控制模块;
所述门禁控制模块判断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是否已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
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合法;
所述门禁控制模块获取N(N≥4)个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以及所述触碰信息控制所述门禁的开关;
所述门禁控制模块通过N(N≥4)个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以及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判断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或非法闯入状态,所述通行状态包括进入、离开和停留,获取所述通行状态对应的通行时间,建立所述通行状态、通行时间与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关联并存储,获取所述非法闯入状态对应的非法闯入时间,建立非法闯入状态与非法闯入时间关联并存储。
可知,根据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以及电子标签信息来控制门禁的开关,可以避免非通行目的的经过行为而导致的门禁误开启,增强门禁系统管理人员出入的严密性。同时,通过红外栅栏被触碰的不同组合信息可以对人员的通行状态进行判断,从而对人员进入、离开、停留或者非法闯入进行分别统计,有利于后续对问题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取证。
优选地,所述通过N(N≥4)个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以及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判断所述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或非法闯入状态,具体为:
当所述门禁控制模块确定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合法时,若获取到的触碰信息顺序为第1红外栅栏至第N红外栅栏的正序排列,则确定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为进入;若获取到的触碰信息顺序为第N红外栅栏至第1红外栅栏的反序排列,则确定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为离开;若获取到第n(0<n<N)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后,时间阈值内未获取到第n+1红外栅栏或第n-1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则确定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为停留;
当所述门禁控制模块未获取到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或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不合法,且获取到所述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时,确定当前通行人员为非法闯入状态。
可知,通过获取到的红外栅栏触碰信息的顺序可以有效地判断人员通行状态是进入或者是离开。通过设定时间阈值对人员停留进行判断。通过判断非法闯入状态,从而在后续采取相应的手段,例如通过摄像头采集当前图像信息,通知安保人员现场排查等。以此达到精准判断进出门禁人员通行状态,增加问题事件分析依据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以及所述触碰信息控制所述门禁的开关,具体为:
当所述门禁控制模块确定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合法,且获取到第1红外栅栏或第N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控制门禁开启;
门禁开启后,若所述门禁控制模块依正序获取到第1红外栅栏至第N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则在获取到第N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后控制门禁关闭;若所述门禁控制模块依反序获取到第N红外栅栏至第1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则在获取到第1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后控制门禁关闭;若所述门禁控制模块依序获取到第1红外栅栏或第N红外栅栏至第n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时间阈值内未获取到第n+1红外栅栏或第n-1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控制门禁关闭。
可知,针对不同的红外栅栏触碰信息的组合以及电子标签的识别信息是否合法,来控制门禁的开关,使得门禁不会因为非通行目的的经过行为而误开启,且能避免因人员停留而导致被门禁夹持或者人员长时间停留导致门禁长时间开启的问题。达到精准控制门禁开关的目的。
优选地,还包括:预设个人脸部特征信息,并建立所述个人脸部特征信息与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关联并存储。
优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合法,之后,还包括:
所述门禁控制模块判断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是否关联有个人脸部特征信息;
若是,则通过人脸识别传感器采集当前通行人员对应的第一脸部特征信息,并传输至门禁控制模块;
所述门禁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脸部特征信息与所述预设个人脸部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所述第一脸部特征信息与所述预设个人脸部特征信息是否一致;
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一脸部特征信息合法。
优选地,所述门禁控制模块还根据所述第一脸部特征信息控制所述门禁的开关。
可知,工地及工厂等现场施工行业多存在高技术要求人员(例如塔吊驾驶人员、挖掘机驾驶人员、起重机驾驶人员等)。此类人员若非本人持卡上岗,将很大程度地危及现场施工的安全性。通过设置人脸识别传感器对此类人员脸部特征进行进一步地验证,可以保证此类人员本人持卡上岗,防止他人持卡冒名顶替。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
优选地,所述门禁控制模块获取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之后,还包括:
通过摄像头采集当前通行人员对应的现场图像信息,并传输至门禁控制模块;
所述判断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或非法闯入状态,之后,还包括:
所述门禁控制模块建立所述现场图像信息与所述通行状态或所述现场图像信息与所述非法闯入状态关联并存储。
可知,在红外栅栏被触碰之后,通过摄像头对现场图像信息进行采集。并将该图像信息与通行状态信息或者非法闯入状态信息进行关联存储,可方便后续问题事件的调查取证。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系统,包括门本体、四个以上的红外栅栏、RFID天线、RFID读写器及门禁控制模块,所述门本体包括过道、上箱体、阻拦结构、电机、箱体连接件和下箱体;两所述下箱体分别设于所述过道两侧,所述上箱体设于所述过道上方,通过所述箱体连接件与所述下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四个以上的红外栅栏依次沿所述过道通行方向设于所述两下箱体中;两所述RFID天线以水平方向设于所述上箱体中,与所述RFID读写器电连接;所述阻拦结构设置在所述两下箱体靠近所述过道一侧侧壁上,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下箱体内并与所述阻拦结构驱动连接,所述电机、所述RFID读写器、所述红外栅栏分别与所述门禁控制模块电连接。
可知,RFID天线与RFID读写器即组成RFID识别模块,通过RFID天线与RFID读写器的配合可起到对电子标签进行识别的效果。
优选地,还包括人脸识别传感器,所述人脸识别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下箱体上方,所述人脸识别传感器与所述门禁控制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安装在所述箱体连接件上,并与所述门禁控制模块电连接。
实施例
请参照图1 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方法的具体实施场景,具体为:
在工地施工现场中,首先,预设施工现场人员的个人信息,该个人信息包括人员姓名、性别、年龄、职务等。其中,若施工现场人员职务涉及高技术要求岗位(例如塔吊驾驶人员、挖掘机驾驶人员、起重机驾驶人员等),则该类人员的个人信息还包含个人脸部特征信息。后续验证身份时,需对脸部特征信息进行验证方可通过门禁。以保证该类人员本人持卡上岗,防止他人冒名顶替产生现场施工安全风险。然后,建立个人信息与电子标签信息的关联,并存储入数据库。优选地,将电子标签设置在安全帽内。安全帽,出于安全的原因,已被规定为工地或工厂等现场施工单位上岗时必须佩戴的装备之一。将电子标签设置在安全帽内,可以避免进出门禁人员因忘记携带电子标签而无法出入门禁的问题。并且,在检查电子标签验证身份的同时,可以达到检查人员是否携带安全帽上岗的目的。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安全性。
当现场施工人员携带安全帽进入门禁时,RFID识别模块获取安全帽内电子标签对应的电子标签信息,并传输给门禁控制模块。门禁控制模块判断该电子标签信息是否已经存储在数据库中。若是,则确定该电子标签信息为合法的电子标签信息。若电子标签信息合法,门禁控制模块进一步判断该电子标签信息是否已关联个人脸部特征信息。若是,则通过人脸识别传感器获取当前通行人员对应的脸部特征信息。门禁控制模块将当前通行人员的脸部特征信息与预设的个人脸部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判断两者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确定当前通行人员脸部特征信息为合法的信息。
当进出门禁的现场施工人员为需要进行人脸验证的人员时,门禁控制模块在确定电子标签信息合法、当前通行人员脸部特征信息合法、且获取到第1红外栅栏或第N红外栅栏被触碰的信息后,启动摄像头进行现场图像采集并控制门禁开启。
当进出门禁的现场施工人员为普通技术工种,无需进行人脸验证时,门禁控制模块在确定电子标签信息合法、且获取到第1红外栅栏或第N红外栅栏被触碰的信息后,启动摄像头进行现场图像采集并控制门禁开启。
如此,可避免非通行目的的经过行为而导致的门禁误开启。
门禁开启后,若门禁控制模块依正序获取到第1红外栅栏至第N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则判定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为进入,建立该通行状态、通行状态对应的通行时间、电子标签信息以及摄像头采集的现场图像信息关联并存储,并在获取到第N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后控制门禁关闭;
若门禁控制模块依反序获取到第N红外栅栏至第1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则判定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为离开,建立该通行状态、通行状态对应的通行时间、电子标签信息以及摄像头采集的现场图像信息关联并存储,并在获取到第1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后控制门禁关闭;
若门禁控制模块依序获取到第1红外栅栏或第N红外栅栏至第n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时间阈值内未获取到第n+1红外栅栏或第n-1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则判定当前通行人员通行状态为停留,控制门禁关闭。
如此,通过N个红外栅栏的不同触碰信息组合对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进行判断并存储。进而通过红外栅栏触碰信息的组合、电子标签信息以及脸部特征信息控制门禁的开关。可以使得人员进出门禁信息的统计更加精准,且门禁的开关时机把握更加恰当。需要说明的是,增加红外栅栏的数量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人员进出判断的精准性,本方案只是出于成本与精度考虑优选红外栅栏的数量为四个,而非对此进行限制。
若门禁控制模块未获取到电子标签信息或者确定获取到的电子标签信息不合法,但获取到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则确定当前通行人员为非法闯入状态。然后,门禁控制模块控制摄像头对现场图像信息进行采集,并建立现场图像信息、非法闯入状态信息与非法闯入状态对应的时间的关联并存储。优选地,当确定当前通行人员为非法闯入状态后,可通过门禁控制模块启动语音提示模块进行语音播报、启动LED显示屏进行文字警告或者通过通讯模块联系安保人员进行现场情况排查。如此,可达成对非法闯入情况的掌控和排查。
请参照图3,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系统,包括:门本体1、四个以上的红外栅栏2、RFID天线3、RFID读写器4及门禁控制模块7,门本体包括过道101、上箱体102、阻拦结构8、电机9、箱体连接件103和下箱体104;两所述下箱体104分别设于过道101两侧,上箱体102设于过道101上方,通过箱体连接件103与下箱体104固定连接;其中,箱体连接件103包括立柱、各种材质的板状连接件等现有连接件,其作用是将上箱体102提高到可供人员通行的高度并与下箱体104固定连接。因此在这里不对其形状及其高度进行限制。四个以上的红外栅栏2依次沿过道101通行方向设于两下箱体104中;两RFID天线3以水平方向设于上箱体中,与RFID读写器4电连接;阻拦结构8设置在两下箱体104靠近过道101一侧侧壁上,电机9安装在下箱体104内并与阻拦结构8驱动连接,电机9、RFID读写器4、红外栅栏2分别与门禁控制模块7电连接。
其中,现有的阻拦结构8包括三辊闸、翼臂闸、摆门闸等。三辊闸通过三根阻拦辊与转轴驱动连接,人员通过推动阻拦辊进出;翼臂闸通过两与地面垂直的翼臂与电机9驱动连接,电机驱动翼臂的进出;摆门闸通过设置两与地面垂直的摆门与电机驱动连接,电机9驱动摆门开与关。将这些阻拦结构8设置在下箱体靠近过道101一侧的侧壁上,均可以起到对人员进出门禁进行限制的作用。
优选地,在下箱体104的上方安装人脸识别传感器5,该人脸识别传感器5与门禁控制模块电7连接,用于对高技术要求岗位对应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采集,进而确保该类人员本人持卡上岗。优选地,可设置两个人脸识别传感器5分别对进入人员人脸特征信息与离开人员人脸特征信息的采集,进一步提高门禁系统管理人员进出的严密性。
优选地,在箱体连接件上安装摄像头6,该摄像头6与门禁控制模块7电连接,用于对人员进出门禁现场图像信息进行采集,进而增强后续问题事件调查中门禁统计信息的可查性。优选地,摄像头6可以多个安装在箱体连接件103上,安装多个摄像头6进行图像采集可以让进出门禁现场的信息更加丰富、完整。例如,通过两个摄像头6分别安装在箱体连接件103对应过道101进口及出口的位置,分别采集人员进入或离开的图像信息,则可以避免单一摄像头6只能清晰采集单一进出状态人员正脸,而采集另一进出状态时只能采集到进出人员侧脸的问题。
优选地,在上箱体102内安装语音提示模块10、LED显示屏以及紧急按钮11。语音提示模块10 、LED显示屏以及紧急按钮11与门禁控制模块7电连接。语音提示模块10用于对不同的进出状态进行播报,使得相关人员更清楚地知悉当前门禁系统状态。LED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或非法闯入状态,使得门禁系统工作状态更加直观明了。紧急按钮11与门禁控制单元7电连接,用于开启紧急疏散模式。在工地、工厂等现场施工环境中,当发生意外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坍塌等)时,需要对人员进行快速撤离。此时,若阻拦结构8仍处于工作状态,仍需要对人员进行验证方可通过,不利于人员的撤离。因此,设置紧急按钮11,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可启动紧急疏散模式,使得阻拦结构8处于常开状态,无需验证通过即可进出门禁系统。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紧急疏散模式虽使得阻拦结构8处于常开状态,但除阻拦结构8之外的其余单元及模块仍处于工作状态。即紧急疏散模式中仍可以对进出人员的通行信息进行采集和统计。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名制门禁方法及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避免非通行目的的经过行为导致门禁的误开启,确保门禁系统监控人员进出的严密性。同时,可精准判断当前通行人员对应的通行状态,并进行分别统计,增强门禁统计数据可查性,便于后续问题事件的调查分析。且通过人脸识别传感器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进一步地脸部特征信息验证,可确保特殊工种人员本人持卡上岗,避免该类人员冒名顶替上岗,进一步提高现场的施工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设个人信息,建立所述个人信息与电子标签信息关联并存储入数据库;
RFID识别模块获取靠近所述门禁的电子标签对应的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并传输给门禁控制模块;
所述门禁控制模块判断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是否已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合法;
所述门禁控制模块获取N(N≥4)个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以及所述触碰信息控制所述门禁的开关;
所述门禁控制模块通过N(N≥4)个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以及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判断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或非法闯入状态,所述通行状态包括进入、离开和停留,获取所述通行状态对应的通行时间,建立所述通行状态、通行时间与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关联并存储,获取所述非法闯入状态对应的非法闯入时间,建立非法闯入状态与非法闯入时间关联并存储;
其中,所述通过N(N≥4)个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以及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判断所述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或非法闯入状态,具体为:
当所述门禁控制模块确定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合法时,若获取到的触碰信息顺序为第1红外栅栏至第N红外栅栏的正序排列,则确定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为进入;若获取到的触碰信息顺序为第N红外栅栏至第1红外栅栏的反序排列,则确定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为离开;若获取到第n(0<n<N)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后,时间阈值内未获取到第n+1红外栅栏或第n-1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则确定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为停留;当所述门禁控制模块未获取到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或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不合法,且获取到所述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时,确定当前通行人员为非法闯入状态;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以及所述触碰信息控制所述门禁的开关,具体为:
当所述门禁控制模块确定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合法,且获取到第1红外栅栏或第N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控制门禁开启;
门禁开启后,若所述门禁控制模块依正序获取到第1红外栅栏至第N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则在获取到第N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后控制门禁关闭;若所述门禁控制模块依反序获取到第N红外栅栏至第1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则在获取到第1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后控制门禁关闭;若所述门禁控制模块依序获取到第1红外栅栏或第N红外栅栏至第n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时间阈值内未获取到第n+1红外栅栏或第n-1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控制门禁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设个人脸部特征信息,并建立所述个人脸部特征信息与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关联并存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合法,之后,还包括:
所述门禁控制模块判断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是否关联有个人脸部特征信息;
若是,则通过人脸识别传感器采集当前通行人员对应的第一脸部特征信息,并传输至门禁控制模块;
所述门禁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脸部特征信息与所述预设个人脸部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所述第一脸部特征信息与所述预设个人脸部特征信息是否一致;
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一脸部特征信息合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控制模块还根据所述第一脸部特征信息控制所述门禁的开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控制模块获取红外栅栏的触碰信息,之后,还包括:
通过摄像头采集当前通行人员对应的现场图像信息,并传输至门禁控制模块;
所述判断当前通行人员的通行状态或非法闯入状态,之后,还包括:
所述门禁控制模块建立所述现场图像信息与所述通行状态或所述现场图像信息与所述非法闯入状态关联并存储。
CN201810131555.8A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1983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31555.8A CN108198318B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31555.8A CN108198318B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8318A CN108198318A (zh) 2018-06-22
CN108198318B true CN108198318B (zh) 2024-04-09

Family

ID=62593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31555.8A Active CN108198318B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983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4679A (zh) * 2018-07-25 2019-02-15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分析的工地监控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54110A (zh) * 2018-12-20 2020-06-30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门禁判断方法和红外门禁设备
CN110246252A (zh) * 2019-06-14 2019-09-17 溧阳大唐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红外报警功能的指纹识别系统
CN111341069B (zh) * 2020-03-12 2022-04-01 兰笺(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工地人员安全实时监测系统
CN113298993A (zh) * 2021-04-29 2021-08-24 杭州魔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人员进出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3367430A (zh) * 2021-06-11 2021-09-10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人员穿戴的智能化装置及人员监控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98148A (ko) * 2007-05-04 2008-11-07 이건홍 근접 레이더와 rfid 칩을 이용한 출입통제 방법 및시스템
CN204189218U (zh) * 2014-11-10 2015-03-04 厦门市路桥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进出门禁系统
CN204215462U (zh) * 2014-11-25 2015-03-18 浙江华卫智能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地门禁专用三辊闸
CN104680622A (zh) * 2013-11-28 2015-06-03 南京振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访客进出登记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5103912U (zh) * 2015-11-06 2016-03-23 广州市设计院 一种开放式通道管理系统
CN206574156U (zh) * 2017-03-21 2017-10-20 山东中架工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报警系统的新型智能闸机
CN207909220U (zh) * 2018-02-09 2018-09-25 厦门路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78268A1 (en) * 2015-06-23 2016-12-29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smart incident analysis in control system using floor map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98148A (ko) * 2007-05-04 2008-11-07 이건홍 근접 레이더와 rfid 칩을 이용한 출입통제 방법 및시스템
CN104680622A (zh) * 2013-11-28 2015-06-03 南京振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访客进出登记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4189218U (zh) * 2014-11-10 2015-03-04 厦门市路桥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进出门禁系统
CN204215462U (zh) * 2014-11-25 2015-03-18 浙江华卫智能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地门禁专用三辊闸
CN205103912U (zh) * 2015-11-06 2016-03-23 广州市设计院 一种开放式通道管理系统
CN206574156U (zh) * 2017-03-21 2017-10-20 山东中架工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报警系统的新型智能闸机
CN207909220U (zh) * 2018-02-09 2018-09-25 厦门路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8318A (zh) 2018-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98318B (zh) 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方法及系统
KR20150030476A (ko) 차폐 통로를 이용한 보안 출입 통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766436A (zh) 具有多种报警装置的小区智能系统
CN111210561A (zh) 一种基于人脸预识别的高速通行安防闸机系统
WO2021204302A1 (zh) 智能门禁设备
CN112866647A (zh) 一种基于智慧社区的物业智能化管理系统
EP1680769B1 (de)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für durchgangskontrolle und/oder personenvereinzelung
CN207909220U (zh) 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系统
CN113973263A (zh) 一种基于wifi定位的智慧校园系统
CN113347395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校园安防装置
CN111798605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或监控或签到或引导系统及其方法
CN211015546U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流量监控系统
CN112165611A (zh) 单向智能通道图像、光幕识别物品遗留系统
CN116563986A (zh) 一种智能楼宇门禁系统和方法
CN214846895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实名制门禁管理装置
CN110570556A (zh) 一种人脸识别的车牌识别系统
CN111754665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开放式安防系统
CN112073689A (zh) 一种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出管控装置
CN114217566A (zh) 智能安防监控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5146906A (zh) 隧道施工安全综合管理系统
CN109767587B (zh)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安防监控方法及其系统
CN113112656A (zh) 一种带有警报提醒功能的智能安防系统
CN112885013A (zh) 监控预警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212379907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工地管理门禁
CN112164194B (zh) 单向智能通道报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