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94301A - 小泵强回流大泵注小量复合泵 - Google Patents

小泵强回流大泵注小量复合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94301A
CN108194301A CN201711400500.4A CN201711400500A CN108194301A CN 108194301 A CN108194301 A CN 108194301A CN 201711400500 A CN201711400500 A CN 201711400500A CN 108194301 A CN108194301 A CN 108194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channel
spool
small
mill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005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94301B (zh
Inventor
薛耀斌
黄松
王保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Sanhua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Sanhua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Sanhua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Sanhua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005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943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94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430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22960 priority patent/WO201912030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943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43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5/00Pumps adapted to handle specific fluids, e.g. by 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for pumps or pump parts
    • F04B15/02Pumps adapted to handle specific fluids, e.g. by 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for pumps or pump parts the fluids being viscous or non-homogeneo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3/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B23/04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F04B23/0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the pumps being all of reciprocating positive-displacement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0Valves; Arrangement of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6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liners o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小泵强回流大泵注小量复合泵,包括活塞结构的大小泵,所述活塞结构的大小泵,就是在大泵腔体内的出口底端设置一小泵腔体,在大泵腔体内的大活塞端面伸出小活塞,小活塞与小泵腔体构成小泵,大泵与小泵形成复合泵;及控制大小复合泵流通的控制阀,控制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内设容纳旋转阀芯的阀芯腔体,阀芯置于阀芯腔体内。本发明利用复合泵注出步骤强大压力疏通大量注出通道和小量注出通道,在实施步骤时,使得复合泵中出现真空时能够及时得到补充,避免复合泵内部长时间等待真空填充。

Description

小泵强回流大泵注小量复合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调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泵强回流大泵注小量复合泵。
背景技术
有本公司已经生产的泵阀结构,包括柱塞式活塞结构的大小泵,控制大小泵流道的阀,在大阀腔体内的出口底端设置一小泵腔体,在大泵腔体内伸出小的活塞,小的活塞与小泵腔体构成小泵,大泵与小泵形成复合泵。通过控制大小泵流通的阀包括这样的流通结构,由复合泵泵出的色浆通过阀芯的大量注出通道和小量注出通道后,汇集进入色浆桶,然后经过复合泵抽吸,希望色浆从色浆桶通过大量注出通道和小量注出通道回吸至复合泵,具体结构见CN201310045508.9,这种结构由于大量注出通道和小量注出通道都比较细,在执行抽吸步骤时,色浆由色浆桶流出,分别进入大量注出通道和小量注出通道之前,设置短路,使色浆快速吸入复合泵,为色浆吸入时间和真空等待时间。
上述结构,对于粘稠度较低的色浆来说,在色浆通过短路通道时,也分流通过大量注出通道和小量注出通道通过。但是,当遇到粘稠流体时,在复合泵注出步骤时,即在阀芯处于初始的关闭色浆注出的位置,可使色浆桶中的色浆吸入复合泵中或从复合泵中把色浆压回色浆桶中,粘稠液体有相当一部分是从短路流回至色浆桶,而粘稠色浆没有完全经过,或没有经过大量注出通道和小量注出通道的状态出现,这就降低或失去大量注出通道和小量注出通道的回流防堵的作用,因而出现大量注出通道或小量注出通道堵塞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阀芯大量注出通道或小量注出通道杜塞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CN201410792472.5中的复合泵注出步骤强大压力疏通大量注出通道和小量注出通道,能在大量色浆回流时减少复合泵的回流阻力。在实施注出步骤时,使得复合泵中出现真空时能够及时得到补充,避免复合泵内部长时间等待真空填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小泵强回流大泵注小量复合泵,包括活塞结构的大小泵,所述活塞结构的大小泵,就是在大泵腔体内的出口底端设置一小泵腔体,在大泵腔体内的大活塞端面伸出小活塞,小活塞与小泵腔体构成小泵,大泵与小泵形成复合泵;及控制大小复合泵流通的控制阀,控制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内设容纳旋转阀芯的阀芯腔体,阀芯置于阀芯腔体内;阀体上设通道A,通道A一端与大泵连通,阀体上设通道B,通道B一端与剩下一个大泵或者小泵接通,通道A的另一端在阀芯腔体上形成阀芯A口,通道B另一端在阀芯腔体上形成阀芯B口;阀体内设阀芯腔体与色浆桶连通的色浆桶通道,色浆桶通道在阀芯腔体上形成阀芯色浆桶口;阀体还设有色浆注出口;在阀芯上设置阀芯注出通道,阀芯注出通道置于色浆注出口部位注出粘稠液体,所述阀体内设有大泵进出口和小泵进出口,阀芯的轴心通道上设有第一径向通道、第二径向通道和第三径向通道,阀芯的轴心通道的一端还设有第一注出通道和第二注出通道,第一注出通道的直径大于第二注出通道的直径,阀芯的另一端设有斜通道,斜通道连接色浆桶进出口,其中,泵阀处于初始回流状态时,大泵进出口、小泵进出口、第一径向通道、第二径向通道和第三径向通道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径向通道和第三径向通道同轴线设置,第一注出通道和第二注出通道同轴线设置,第一径向通道与第一注出通道垂直设置,斜通道、第一注出通道和第二径向通道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 复合泵阀在初始位置时,即泵阀的阀芯处于关闭注出口,复合泵可从色浆桶中抽吸入色浆,此时复合泵也可以把复合泵内部的色浆排回到色浆桶内;小活塞泵进入小泵进出口(小泵腔体)之前色浆可通过斜通道连接色浆桶低阻大量回流;小活塞泵进入小泵进出口(小泵腔体)后的回流过程称之为回流状态:通道A或通道B的色浆还能通过斜通道回流至色浆桶中,剩余的色浆通过未连通斜通道的另外一通道(通道A或通道B)只通过注出通道连接阀体上的回流通道至色浆桶强回流,如大量注出通道和小量注出通道连接色浆桶强回流,也就是该路色浆桶仅仅通过注出通道连接色浆桶强回流;阀芯不动,即复合泵在初始位置抽吸色浆时,小活塞泵脱离小泵进出口(小泵腔体)之前色浆通过大量注出通道和小量注出通道抽吸,小活塞泵脱离小泵进出口(小泵腔体)之后色浆通过斜通道低阻大量抽吸;
复合泵阀包括三种回流形式:回流形式一,大泵或小泵其中之一通过回流口(斜通道)低阻回流,剩下其中之一通过阀芯通道强回流;回流形式二,大泵或小泵其中之一通过大注出口或小注出口其中之一注出,剩下其中之一通过回流口(斜通道)低阻回流;回流形式三,大泵和小泵均通过阀芯通道强回流;
由于阀中连通通道始终不与阀体左腔通道和右腔通道及端部通道端连通,就避免出现回流短路。由于将图中大泵进出口和小泵进出口进行互换的实施例,只有小泵执行强回流,而大泵色浆短路进入色浆桶,就能够增加小泵压力,执行更强的强回流;阀芯转动能实现相应的色浆大量注出和微量注出,与现有的控制阀相比,控制阀在不动作时,色浆桶内部的色浆受到泵压后通过两条回流路径强回流到色浆桶内,降低了控制阀的零部件之间的磨损,增加了控制阀的使用寿命,同时又完成了对色浆桶和控制阀内部之间的强回流清洗,保证了阀芯内色浆注出通道及色浆的使用性能和使用状态。最为可贵的是此结构降低了之前现有技术中阀芯的制造成本,是一种物美价廉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防止粘稠液体在注出通道堵塞的泵阀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大泵强回流、小泵低阻回流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实施例的大量注出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实施例的小量注出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实施例的大量强回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防止粘稠液体在注出通道堵塞的泵阀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小泵强回流、大泵低阻回流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实施例的大量注出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实施例的小量注出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实施例的大量强回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防止粘稠液体在注出通道堵塞的泵阀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大泵强回流抽吸色浆,小泵低阻抽吸色浆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实施例的大量注出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实施例的大量强回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0实施例非工作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防止粘稠液体在注出通道堵塞的泵阀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小泵强回流抽吸色浆,大泵低阻抽吸色浆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实施例的大量注出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4实施例非工作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4实施例的大量强回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防止粘稠液体在注出通道堵塞的泵阀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小泵强回流抽吸色浆,大泵低阻抽吸色浆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实施例的大量注出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8实施例的非工作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18实施例的大量强回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中防止粘稠液体在注出通道堵塞的泵阀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大泵强回流抽吸色浆,小泵低阻抽吸色浆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实施例的大量注出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2实施例的非工作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2实施例的小泵小量注出,回流口低阻抽吸色浆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中防止粘稠液体在注出通道堵塞的泵阀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大泵强回流抽吸色浆,小泵低阻抽吸色浆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图26实施例的大量注出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图26实施例的非工作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图26实施例的小泵小量注出,回流口低阻抽吸色浆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中一个实施例的小泵进出口强回流抽吸色浆,大泵进出口低阻抽吸色浆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图30实施例的大泵进出口和小泵进出口同时大量注出色浆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图30实施例的大泵进出口和小泵进出口同时大量注出色浆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图30实施例的非工作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中防止粘稠液体在注出通道堵塞的泵阀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大泵强回流抽吸色浆,小泵低阻抽吸色浆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5为图34实施例的大量注出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6为图34实施例的大泵小量注出色浆,小泵低阻抽吸色浆的结构示意图;
图37为图34实施例的非工作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8为本发明中防止粘稠液体在注出通道堵塞的泵阀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大泵强回流抽吸色浆,小泵低阻抽吸色浆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9为图38实施例的大泵低阻抽吸色浆,小泵注出色浆的结构示意图;
图40为图38实施例的大、小泵同时注出色浆的结构示意图;
图41为图38实施例的非工作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6-9所示,小泵强回流大泵注小量复合泵,阀体A1内设有大泵进出口11和小泵进出口12,阀芯A2的轴心通道13上设有第一径向通道14、第二径向通道15和第三径向通道16,阀芯A2的轴心通道13的一端还设有第一注出通道17和第二注出通道18,第一注出通道17的直径大于第二注出通道18的直径,阀芯A2的另一端设有斜通道19,斜通道19的一端连接色浆桶进出口20,其中,泵阀处于初始位置时,大泵进出口11、小泵进出口12、第一径向通道14、第二径向通道15和第三径向通道16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径向通道14和第三径向通道16同轴线设置,第一注出通道17和第二注出通道18同轴线设置,第一径向通道14与第一注出通道17垂直设置,斜通道19、第一注出通道17和第二径向通道15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如图6所示,泵阀处于初始位置,小活塞泵脱离小泵进出口(小泵腔体)之前,小泵强回流抽吸色浆,大泵低阻抽吸色浆;如图7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转动90度,大、小泵同时从色浆注出口Z2大量注出色浆;如图8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反转90度,大泵小量从色浆注出口Z2注出色浆,小泵低阻回流色浆;如图9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转动180度,大、小泵都处于强回流抽吸状态。
如图1-图41所示,一种防止粘稠液体在注出通道堵塞的泵阀结构,包括活塞结构的大小泵,所述活塞结构的大小泵,就是在大泵腔体内的出口底端设置一小泵腔体,在大泵腔体内的大活塞端面伸出小活塞,小活塞与小泵腔体构成小泵,大泵与小泵形成复合泵;及控制大小复合泵流通的控制阀,控制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内设容纳旋转阀芯的阀芯腔体,阀芯置于阀芯腔体内;阀体上设通道A,通道A一端与大泵连通,阀体上设通道B,通道B一端与剩下小泵接通,通道A的另一端在阀芯腔体上形成阀芯A口,通道B另一端在阀芯腔体上形成阀芯B口;阀体内设阀芯腔体与色浆桶连通的色浆桶通道,色浆桶通道在阀芯腔体上形成阀芯色浆桶口;阀体还设有色浆注出口;在阀芯上设置阀芯注出通道,阀芯注出通道置于色浆注出口部位时注出粘稠液体,所述阀芯上设置通道,使得阀芯注出通道位于泵阀的阀芯在初始位置时,小活塞泵进入小泵腔体之前色浆可通过斜向直通道连接色浆桶低阻力大量回流;在初始位置的回流状态时,通道A的A口或通道B的B口之一仅仅联通阀芯注出通道,阀芯注出通道联通色浆桶通道;剩下一个通道A或通道B通过阀芯上设置通道直接通向色浆桶通道;使得阀芯注出通道位于注出状态时,通道A、通道B之一或者同时连通阀芯注出通道。这样,阀芯位于回流状态时,小泵打出粘稠液体,巨大压力的粘稠液体由通道A、通道B之一通过阀芯上设置的通道进入阀芯注出通道,将阀芯注出通道疏通,防止粘稠液体在细管注出通道部位堵塞;同样是在阀芯处于初始位置下,小泵吸入粘稠液体,粘稠液体通过阀芯注出通道进入大泵或者小泵之一由于阀芯注出通道较细,粘滞阻力大,在该大泵或者小泵腔体内容易形成真空,而另一通路没有通过较细的阀芯注出通道,粘滞阻力小,粘稠液体容易直接进入剩下的一个大泵或者小泵腔体内,当小活塞与小泵腔体脱离,大泵腔体和小泵腔体连通,真空部位迅速被粘稠液体填充,节省粘稠液体通过较细的阀芯注出通道缓慢填充真空而延长的时间。该技术方案当然也包括现有技术的注出状态。
如图1-图9所示,阀芯A口与阀芯B口在阀芯腔体同一圆周上,所述阀芯注出通道为两个,分别为阀芯X注出通道和阀芯Y注出通道,阀芯X注出通道和阀芯Y注出通道连通阀芯设置的轴心通道,阀芯位于回流状态时,通道A或通道B之一联通阀芯轴心通道,由轴心通道连通X注出通道和阀芯Y注出通道,阀芯X注出通道和阀芯Y注出通道对应联通色浆桶通道汇集至色浆桶;剩下一个通道A或通道B通过阀芯上设置的斜通道直接通向阀芯腔体底端轴线部位的色浆桶通道通入色浆桶;使得阀芯X注出通道位于注出状态时,通道A、通道B之一通过轴心通道连通阀芯X注出通道;使得阀芯Y注出通道位于注出状态时,通道A和通道B共同通过轴心通道连通阀芯Y注出通道注出。
如图1-图5所示,小泵强回流大泵注小量复合泵,包括大小复合泵,大小复合泵包括大活塞泵A和小活塞泵B,小活塞泵B不工作时大活塞泵A和小活塞泵B均联通大泵进出口1、小泵进出口2,阀体A1外表面还设置色浆桶进出口10和色浆注出口Z1,阀体A1内设置阀芯,其中,色浆桶进出口10在阀体内分支为阀芯腔两侧的左腔通道C1、右腔通道C2和端部通道(端部通道由图2中的标号10表示,即色浆桶进出口10);阀体1内设置的阀芯A2,阀芯A2一端设置大量注出通道8、小量注出通道7,大量注出通道8、小量注出通道7与阀芯A2的轴心通道3连通;通过旋转阀芯A2于不同位置,阀芯A2内的通道使大泵进出口1、小泵进出口2连通色浆桶进出口10或色浆注出口。由于图1位置显示的原因,图1中不能显示除色浆注出口Z1的具体结构,但是,色浆注出口Z1位于Z1线条所指的位置。
阀体A1内设有大泵进出口1和小泵进出口2,阀芯A2的轴心通道3上设有第一径向通道4、第二径向通道5和第三径向通道6,阀芯A2的轴心通道3的一端还设有第一注出通道7和第二注出通道8,第一注出通道7的直径小于第二注出通道8的直径,阀芯A2的另一端设有斜通道9,斜通道9的一端连接色浆桶进出口10,其中,泵阀处于初始位置的回流状态时,大泵进出口1、小泵进出口2、第一径向通道4、第二径向通道5和第三径向通道6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径向通道4和第三径向通道6同轴线设置,第一注出通道7和第二注出通道8同轴线设置,第一径向通道4与第一注出通道7平行设置,斜通道9、小泵进出口2和第二径向通道5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如图2所示,泵阀处于初始位置,大泵可强回流抽吸色浆,小泵可低阻力抽吸色浆;如图3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旋转90度,大、小泵同时从注出口Z1注出色浆,泵阀处于大量注出状态;如图4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反转90度,小泵小量注出色浆,大泵低阻回流色浆;如图5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转动180度,泵阀处于大流量强回流状态。
如图1和图6所示,阀体A1内设有大泵进出口11和小泵进出口12,阀芯A2的轴心通道13上设有第一径向通道14、第二径向通道15和第三径向通道16,阀芯A2的轴心通道13的一端还设有第一注出通道17和第二注出通道18,第一注出通道17的直径大于第二注出通道18的直径,阀芯A2的另一端设有斜通道19,斜通道19的一端连接色浆桶进出口20,其中,泵阀处于初始位置时,大泵进出口11、小泵进出口12、第一径向通道14、第二径向通道15和第三径向通道16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径向通道14和第三径向通道16同轴线设置,第一注出通道17和第二注出通道18同轴线设置,第一径向通道14与第一注出通道17垂直设置,斜通道19、第一注出通道17和第二径向通道15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如图6所示,泵阀处于初始位置的回流状态时,小活塞泵脱离小泵进出口(小泵腔体)之前,小泵强回流抽吸色浆,大泵低阻抽吸色浆;如图7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转动90度,大、小泵同时大量注出色浆;如图8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反转90度,大泵小量注出色浆,小泵低阻回流色浆;如图9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转动180度,大、小泵都处于强回流抽吸状态。
如图1和图10所示,所述阀芯A口(即图10中的阀芯面上的通道46孔口)与阀芯B口(即图10中的阀芯面上的通道45孔口)在阀芯腔体同一圆周上,所述阀芯注出通道为一个,即图10中的注出通道48,阀芯位于回流状态时,通道A或通道B之一联通阀芯轴心通道,由轴心通道连通阀芯注出通道,阀芯注出通道对应联通色浆桶通道汇集至色浆桶;剩下一个通道A或通道B通过阀芯上设置的斜通道直接通向阀芯腔体底端轴线部位的色浆桶通道通入色浆桶;使得阀芯注出通道位于注出状态时,通道A和通道B共同通过轴心通道连通阀芯注出通道注出。
如图10所示,阀体内设有大泵进出口42和小泵进出口43,阀芯的轴心通道44上设有第一径向通道45、第二径向通道46和第三径向通道47,阀芯的轴心通道44的一端还设有注出通道48,阀芯的另一端设有斜通道49,斜通道49的一端连接色浆桶进出口50,其中,泵阀处于初始位置的回流状态时,大泵进出口42、小泵进出口43、第一径向通道45、第二径向通道46和第三径向通道47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径向通道45和第三径向通道47同轴线设置,第一径向通道45和第二径向通道46垂直设置,第三径向通道47与注出通道48平行设置,斜通道49、第二径向通道46和小泵进出口43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如图10所示,泵阀处于初始位置的回流状态时,小活塞泵脱离小泵进出口(小泵腔体)之前,大泵强回流抽吸色浆,小泵低阻抽吸色浆;如图11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转动90度,大、小泵同时注出色浆;如图12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转动180度,大、小泵都处于强回流抽吸状态;如图13所示,非工作位,这个状态在产品上不使用。
如图14所示,阀体内设有大泵进出口51和小泵进出口52,阀芯的轴心通道53上设有第一径向通道54、第二径向通道55和第三径向通道56,阀芯的轴心通道53的一端还设有注出通道57,阀芯的另一端设有斜通道58,斜通道58的一端连接色浆桶进出口59,其中,泵阀处于初始位置的回流状态时,大泵进出口51、小泵进出口52、第一径向通道54、第二径向通道55和第三径向通道56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径向通道54和第三径向通道56同轴线设置,第一径向通道54和第二径向通道55垂直设置,斜通道58、第二径向通道55和注出通道57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如图14所示,泵阀处于初始位置的回流状态时,小活塞泵脱离小泵进出口(小泵腔体)之前,小泵强回流抽吸色浆,大泵低阻抽吸色浆;如图15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转动90度,大、小泵同时注出色浆,只有这一个注出工作位;如图16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反转90度,这个状态在产品上不使用,但可以用于产品的密封检验;如图17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转动180度,大、小泵都处于强回流抽吸状态。
如图18所示,阀体内设有大泵进出口60和小泵进出口61,阀芯的轴心通道62上设有第一径向通道63和第二径向通道64,阀芯的轴心通道62的一端还设有注出通道65,阀芯的另一端设有斜通道66,斜通道66的一端连接色浆桶进出口67,其中,泵阀处于初始位置的回流状态时,大泵进出口60、小泵进出口61、第一径向通道63和第二径向通道64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径向通道63和第二径向通道64相垂直,注出通道65和第一径向通道63垂直设置,斜通道66、第二径向通道64和注出通道65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如图18所示,泵阀处于初始位置的回流状态时,小活塞泵脱离小泵进出口(小泵腔体)之前,小泵强回流抽吸色浆,大泵低阻抽吸色浆;如图19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转动90度,大、小泵同时注出色浆,只有这一个注出工作位;如图20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反转90度,这个状态在产品上不使用,但可以用于产品的密封检验;如图21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转动180度,大泵处于强回流抽吸状态。
如图1和图22所示,阀芯A口(即图22中的大泵进出口或小泵进出口其中之一)与阀芯B口(即图22中的大泵进出口或小泵进出口其中之一)与阀芯腔体轴线平行设置,所述阀芯注出通道为两个,即(图22中的第一注出通道76和第二注出通道77),分别为阀芯X注出通道和阀芯Y注出通道,阀芯X注出通道和阀芯Y注出通道连通阀芯设置的轴心通道,阀芯位于回流状态时,通道A或通道B之一联通阀芯轴心通道,由轴心通道连通X注出通道和阀芯Y注出通道,阀芯X注出通道和阀芯Y注出通道对应联通色浆桶通道汇集至色浆桶;剩下一个通道A或通道B通过阀芯上设置的斜通道直接通向阀芯腔体底端轴线部位的色浆桶通道通入色浆桶;使得阀芯X注出通道位于注出状态时,通道A、通道B之一通过轴心通道连通阀芯X注出通道;使得阀芯Y注出通道位于注出状态时,通道A和通道B共同通过轴心通道连通阀芯Y注出通道注出。
如图22所示,阀体上设有大泵进出口68、小泵进出口69和回流口70,阀芯的轴心通道71上设有第一径向通道72、第二径向通道73、第三径向通道74和第四径向通道75,阀芯的轴心通道71的一端还设有第一注出通道76和第二注出通道77,第一注出通道76的直径大于第二注出通道77的直径,阀芯的另一端还设有第一斜通道78和第二斜通道79,第一斜通道78和第二斜通道79的一端均与色浆桶进出口80连通,其中,泵阀处于初始位置的回流状态时,第一径向通道72、第二径向通道73和小泵进出口69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三径向通道74、第四径向通道75和大泵进出口68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大泵进出口68、小泵进出口69、第一斜通道78和第三径向通道74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径向通道72和第二径向通道73同轴线设置,第三径向通道74和第四径向通道75垂直设置,第一注出通道76和第二注出通道77同轴线设置,第一注出通道76和第一径向通道72平行设置。如图22所示,泵阀处于初始位置的回流状态时,小活塞泵脱离小泵进出口(小泵腔体)之前,大泵强回流抽吸色浆,小泵低阻抽吸色浆;如图23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转动90度,大、小泵同时注出色浆;如图24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转动180度,这个状态在产品上不使用,但可以用于产品的密封检验;如图25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反转90度,小泵小量注出,回流口低阻抽吸色浆。
如图26所示,阀体上设有大泵进出口81、小泵进出口82和回流口83,大泵进出口81、小泵进出口82和回流口83自前向后依次设置且轴线均位于同一平面内,阀芯的轴心通道84上设有第一径向通道85、第二径向通道86、第三径向通道87和第四径向通道88,阀芯的轴心通道84的一端还设有第一注出通道89和第二注出通道90,第一注出通道89的直径大于第二注出通道90的直径,阀芯的另一端还设有斜通道91和第五径向通道92,斜通道91和第五径向通道92的一端均与色浆桶进出口93连通,其中,泵阀处于初始位置的回流状态时,第一径向通道85、第二径向通道86和小泵进出口82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三径向通道87、第四径向通道88和大泵进出口81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斜通道91的轴线和大泵进出口81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径向通道85和第二径向通道86同轴线设置,第三径向通道87和第四径向通道88垂直设置,第三径向通道87的直径大于第四径向通道88的直径,第一注出通道89和第二注出通道90同轴线设置,第一注出通道89和第一径向通道85平行设置,第五径向通道92和第一径向通道85平行设置。如图26所示,泵阀处于初始位置的回流状态时,小活塞泵脱离小泵进出口(小泵腔体)之前,大泵强回流抽吸色浆,小泵低阻抽吸色浆;如图27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转动90度,大、小泵同时注出色浆;如图28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转动180度,这个状态在产品上不使用,但可以用于产品的密封检验;如图29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反转90度,小泵小量注出,回流口低阻抽吸色浆。
如图30所示,阀体上设有连通复合泵的大泵进出口101和小泵进出口102,大泵进出口101和小泵进出口102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阀芯的轴心通道103上设有第一径向通道104、第二径向通道105、第三径向通道106、第四径向通道107和第五径向通道108,阀芯的轴心通道103的一端还设有第一注出通道109和第二注出通道110,第一注出通道109的直径与第二注出通道110的直径相同,阀芯的另一端还设有斜通道111,斜通道111与色浆桶进出口112连通,其中,泵泵阀处于初始位置的回流状态时,第一径向通道104、第二径向通道105和大泵进出口101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三径向通道106、第四径向通道107、第五径向通道108和小泵进出口102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斜通道111的轴线和大泵进出口101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径向通道104和第二径向通道105同轴线设置,第三径向通道106和第四径向通道107垂直设置,第三径向通道106和第五径向通道108同轴线设置,第一注出通道109和第二注出通道110同轴线设置,第一注出通道109和第一径向通道104平行设置。如图30所示,泵阀处于初始位置的回流状态时,小活塞泵脱离小泵进出口(小泵腔体)之前,小泵进出口102强回流抽吸色浆,大泵进出口101低阻抽吸色浆;如图31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转动90度,大泵进出口101和小泵进出口102同时大量注出色浆;如图32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反转90度,大泵进出口101和小泵进出口102同时大量注出色浆;如图33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转动180度,这个状态在产品上不使用,但可以用于产品的密封检验,上述泵阀结构的两个注出通道尺寸都是一样的,在正常使用时,等于拥有一个备用注出通道,当一个注出通道堵塞以后,可转动阀芯使用另外一个注出通道保证正常的注出。
如图34所示,阀体上设有大泵进出口113和小泵进出口114,大泵进出口113和小泵进出口114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阀芯的轴心通道115上设有第一径向通道116、第二径向通道117、第三径向通道118和第四径向通道119,阀芯的轴心通道115的一端还设有第一注出通道120和第二注出通道121,第一注出通道120的直径小于第二注出通道121的直径,阀芯的另一端还设有第一斜通道122和第二斜通道123,第一斜通道122和第二斜通道123均与色浆桶进出口124连通,其中,泵阀处于初始位置的回流状态时,第一径向通道116和小泵进出口114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径向通道117、第三径向通道118、第四径向通道119和大泵进出口113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斜通道122的轴线和大泵进出口113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径向通道116和第二径向通道117平行设置,第三径向通道118和第四径向通道119垂直设置,第二径向通道117和第四径向通道119同轴向设置,第一注出通道120和第二注出通道121同轴线设置,第一注出通道120和第二径向通道117平行设置。如图34所示,泵阀处于初始位置的回流状态时,小活塞泵脱离小泵进出口(小泵腔体)之前,大泵进出口113强回流抽吸色浆,小泵进出口114低阻抽吸色浆;如图35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转动90度,大泵进出口113和小泵进出口114同时大量注出色浆;如图36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反转90度,大泵进出口113小量注出色浆,小泵进出口114低阻抽吸色浆;如图37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转动180度,这个状态在产品上不使用,但可以用于产品的密封检验。
如图38所示,阀芯A口(即图38中的第二注出通道98在阀芯面上的孔口)、阀芯B口(即图38中的斜通道100在阀芯面上的孔口)、阀芯色浆桶口(即图38中的色浆桶进出口96)及色浆注出口(即图38中的第一注出通道97和第二注出通道98)在阀芯腔体同一圆周上,所述阀体上设有大泵进出口94和小泵进出口95,阀芯上设有第一注出通道97、第二注出通道98和径向通道99,阀芯的端部还设有斜通道100,斜通道100的一端连接色浆桶进出口96,泵阀处于初始位置的回流状态时,大泵进出口94、小泵进出口95、第一注出通道97、第二注出通道98和径向通道99的轴线均位于同一平面内。如图38所示,泵阀处于初始位置的回流状态时,小活塞泵脱离小泵进出口(小泵腔体)之前,大泵强回流抽吸色浆,小泵低阻抽吸色浆;如图39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反转90度,大泵低阻抽吸色浆,小泵注出色浆;如图40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转动90度,大、小泵同时注出色浆;如图41所示,阀杆从初始位置转动180度,这个状态在产品上不使用,但可以用于产品的密封检验。
上述所有的泵阀结构上的大、小泵位置均可以相互变换,以满足不同的注出需求。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小泵强回流大泵注小量复合泵,包括活塞结构的大小泵,所述活塞结构的大小泵,就是在大泵腔体内的出口底端设置一小泵腔体,在大泵腔体内的大活塞端面伸出小活塞,小活塞与小泵腔体构成小泵,大泵与小泵形成复合泵;及控制大小复合泵流通的控制阀,控制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内设容纳旋转阀芯的阀芯腔体,阀芯置于阀芯腔体内;阀体上设通道A,通道A一端与大泵连通,阀体上设通道B,通道B一端与剩下小泵接通,通道A的另一端在阀芯腔体上形成阀芯A口,通道B另一端在阀芯腔体上形成阀芯B口;阀体内设阀芯腔体与色浆桶连通的色浆桶通道,色浆桶通道在阀芯腔体上形成阀芯色浆桶口;阀体还设有色浆注出口;在阀芯上设置阀芯注出通道,阀芯注出通道置于色浆注出口部位注出粘稠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有大泵进出口和小泵进出口,阀芯的轴心通道上设有第一径向通道、第二径向通道和第三径向通道,阀芯的轴心通道的一端还设有第一注出通道和第二注出通道,第一注出通道的直径大于第二注出通道的直径,阀芯的另一端设有斜通道,斜通道连接色浆桶进出口,其中,泵阀处于初始回流状态时,大泵进出口、小泵进出口、第一径向通道、第二径向通道和第三径向通道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径向通道和第三径向通道同轴线设置,第一注出通道和第二注出通道同轴线设置,第一径向通道与第一注出通道垂直设置,斜通道、第一注出通道和第二径向通道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CN201711400500.4A 2017-12-22 2017-12-22 小泵强回流大泵注小量复合泵 Active CN1081943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00500.4A CN108194301B (zh) 2017-12-22 2017-12-22 小泵强回流大泵注小量复合泵
PCT/CN2018/122960 WO2019120306A1 (zh) 2017-12-22 2018-12-22 复合泵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00500.4A CN108194301B (zh) 2017-12-22 2017-12-22 小泵强回流大泵注小量复合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4301A true CN108194301A (zh) 2018-06-22
CN108194301B CN108194301B (zh) 2020-02-11

Family

ID=62583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00500.4A Active CN108194301B (zh) 2017-12-22 2017-12-22 小泵强回流大泵注小量复合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9430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20306A1 (zh) * 2017-12-22 2019-06-27 郑州三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复合泵阀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7785A (en) * 1976-04-12 1977-06-07 Chicago Commutator, Inc. Dual pump colorant dispenser
CN1862064A (zh) * 2005-02-04 2006-11-15 流体管理运转有限公司 阀组件
EP2974788A1 (en) * 2013-03-15 2016-01-20 Shen, Ruhua Fluid adjusting device
WO2016095865A1 (zh) * 2014-12-19 2016-06-23 郑州三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既大量注出又微量注出色浆泵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7785A (en) * 1976-04-12 1977-06-07 Chicago Commutator, Inc. Dual pump colorant dispenser
CN1862064A (zh) * 2005-02-04 2006-11-15 流体管理运转有限公司 阀组件
EP2974788A1 (en) * 2013-03-15 2016-01-20 Shen, Ruhua Fluid adjusting device
WO2016095865A1 (zh) * 2014-12-19 2016-06-23 郑州三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既大量注出又微量注出色浆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20306A1 (zh) * 2017-12-22 2019-06-27 郑州三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复合泵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4301B (zh) 202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95866A1 (zh) 一种既大量注出又微量注出色浆的控制阀
CN108194302A (zh) 大泵前端强回流低阻复合泵阀
CN202091555U (zh) 一种滑阀式两位三通换向阀
CN105757023B (zh) 一种既大量注出又微量注出色浆的控制阀
CN105756919B (zh) 一种既大量注出又微量注出色浆泵
CN108194301A (zh) 小泵强回流大泵注小量复合泵
CN108194304A (zh) 大泵强回流小泵注小量复合泵
CN108194297A (zh) 低阻抽取强回流平面阀复合泵
CN108194303A (zh) 小泵强回流大泵单注出复合泵阀
CN108194299A (zh) 大泵强回流大泵单注出复合泵阀
CN108194300A (zh) 大小泵同时强回流及大小泵同时注出复合泵阀
CN204610959U (zh) 一键排放阀
CN107386996A (zh) 一种水平定向钻机虎钳顺序控制液压系统
CN107781129A (zh) 三级变量色浆泵及其操作方法
CN208266495U (zh) 一种可变出水流量的进水阀及洗涤设备
CN106382266B (zh) 一种多功能专用车液压系统
CN205873869U (zh) 双通道旋转式灌装机中的阀座
CN205918614U (zh) 双出水口水泵
CN207194849U (zh) 一种水平定向钻机虎钳顺序控制液压系统
CN210279691U (zh) 一种用于提高点胶高度的节能点胶针头
CN105757022B (zh) 既大量注出又微量注出色浆的控制阀
CN205504085U (zh) 一种三通截止阀
CN205918395U (zh) 固控系统吸入管线布置结构
WO2019120306A1 (zh) 复合泵阀
CN208040675U (zh) 一种尿素加注机补液与加液共用尿素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