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74833B - 一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自传播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自传播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74833B CN108174833B CN201711497977.9A CN201711497977A CN108174833B CN 108174833 B CN108174833 B CN 108174833B CN 201711497977 A CN201711497977 A CN 201711497977A CN 108174833 B CN108174833 B CN 10817483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rrel
- nuclear polyhedrosis
- powder
- polyhedrosis virus
- cylinde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01M1/023—Attracting insects by the simulation of a living being, i.e. emission of carbon dioxide, heat, sound waves or vibr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20—Poisoning, narcotising, or burning insec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自传播装置及方法,包括反光罩、储粉机构和栖息平台,栖息平台设置在储粉机构的底部;储粉机构包括内筒体和与内筒体螺纹连接的外筒体,内筒体内设有第一腔体,内筒体的下端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开口,外筒体内设有第二腔体,外筒体的顶部设有供内筒体伸入第二腔体的第二开口,外筒体的底部设有底板,外筒体的下端外侧面设有一个以上的出粉口;内筒内设有性诱剂。昆虫病毒粉剂储存在储粉机构内,昆虫病毒粉剂通过外筒体上的出粉口流出在外的栖息平台上。昆虫在光或信息素的诱引下来到传播装置活动时,可利用栖息平台进行栖息,昆虫离开时会携带栖息平台上的昆虫病毒进入环境,实现昆虫病毒的传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害虫的微生物防治领域,尤其是一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自传播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害虫的微生物防治中,常利用昆虫的自身行为进行微生物的传播,从而起到控制害虫的目的。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106942177一种害虫诱集装置、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装置包括硬质有色诱虫板、带有可侵染害虫的菌带、带有引诱剂和缓释剂的悬挂物,所述硬质有色诱虫板折叠成左右两端开口的箱盒,所述带有可侵染害虫的菌带放置在所述箱盒内侧壁的底部;所述带有引诱剂和缓释剂的悬挂物悬挂在所述箱盒内侧壁的顶部,其优点是利用昆虫对颜色和气味的趋性,将温室害虫诱集至装置内部,然后沾染上真菌孢子粉被侵染致死,此外,有的害虫从装置中飞出后,体表会携带孢子粉,将孢子主动传播出去,进一步侵染其他害虫。该害虫诱集装置综合利用了色诱和性诱将害虫诱集到诱捕装置中,然后利用真菌进行害虫的防治,同时兼利用了昆虫自传播的方式进行杀虫真菌的传播。但该装置结构简陋,仅供应用真菌带进行传播杀虫,无法应用于其他昆虫微生物的传播。
昆虫病毒是指以昆虫为宿主并对昆虫有致病性的病毒。昆虫病毒的传染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垂直传播,即经昆虫卵表将病毒传给下一代的传播方式。另一种是水平传播,即经病死虫尸、染病寄主昆虫的虫粪、唾液等昆虫的食料,使其他昆虫染病。同时成虫的迁飞可将昆虫病毒远距离传播扩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自传播装置及方法,专门针对昆虫病毒的传播而设计,充分利用成虫携带昆虫病毒,进行远距离传播控制害虫;该装置具有昆虫病毒保护装置,可以防止高温、紫外线和雨水对昆虫病毒活性的影响;该装置储粉量大且能够调整,可实现长期控害;该装置具有一个可供昆虫栖息的平台,利于昆虫携带昆虫病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自传播装置,包括反光罩、储粉机构和栖息平台,所述储粉机构设置在反光罩的下方且与反光罩连接,所述栖息平台设置在储粉机构的底部;所述储粉机构包括内筒体和与内筒体螺纹连接的外筒体,所述内筒体内设有第一腔体,内筒体的下端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外筒体内设有第二腔体,外筒体的顶部设有供内筒体伸入第二腔体的第二开口,外筒体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外筒体的下端外侧面设有一个以上的出粉口;所述内筒体从上往下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所述第二柱体的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外筒体的上部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内筒内设有性诱剂,所述性诱剂的成分包括:顺-11-十六碳烯醛(Z11-16:Ald)、顺-9-十六碳烯醛(Z9-16:Ald)、十六碳烯醛(16:Ald)和顺-9-十四碳烯醛(Z9-14:Ald)。
作为改进,所述反光罩呈弧形,可以反射来自诱虫灯的光,吸引更多的昆虫。而反光罩的顶部设有吊钩,用于将传播装置吊挂在环境中。
作为改进,所述内筒体的上端对称的两侧设有吊挂耳,所述反光罩的底部对应所述吊挂耳处设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吊挂耳连接。内筒体可与反光罩分离。
作为改进,所述吊挂耳为螺栓,所述外筒体的外壁设有螺孔,所述螺栓与螺孔配合;所述连接臂呈L形,其包括固定片和连接片,所述固定片与反光罩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穿孔。
作为改进,所述第三柱体通过内筒体与外筒体的螺纹配合形成用于调节出粉口大小的调节机构。通过旋转内筒体可以调整外筒体出粉口的大小。
作为改进,所述出粉口长方形,出粉口呈圆周均匀分布在外筒体上。
作为改进,所述外筒体内与所述底板上设有锥形体,使外筒体内的昆虫病毒粉剂能够向四周均匀的铺开。
作为改进,所述栖息平台包括与外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的支架、铺设在支架上的铜网垫圈和铺设在铜网垫圈上的毛绒垫圈,所述铜网垫圈和毛绒垫圈上均设有供外筒体穿出的通孔。毛绒垫圈吸粉效果好,防止风将昆虫病毒粉剂吹走,昆虫栖息在毛绒垫圈上更容易携带病毒。铜网垫圈具有透水和防杂菌增生的作用。
作为改进,所述毛绒垫圈的顶面与出粉口下边沿平齐,使昆虫病毒粉剂从出粉口流出后能够停留在毛绒垫圈上。
本发明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自传播的方法:将自传播装置吊挂在环境中,性诱剂储存在储粉机构内,性诱剂通过外筒体上的出粉口流出在外的栖息平台上;昆虫在光或信息素的诱引下来到传播装置活动时,可利用栖息平台进行栖息,昆虫离开时会携带栖息平台上的昆虫病毒进入环境,实现昆虫病毒的传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明显的区别:
整个传播装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多种昆虫诱捕装置联合应用,应用方式多样。
反光罩既可以作为昆虫病毒的保护装置,防止风、紫外线和雨水对昆虫病毒活性的影响,还可以作为诱虫灯的反光装置,吸引更多的昆虫来到辅助自传播装置活动,提高昆虫传播病毒的机率。
具有储粉机构,昆虫病毒粉剂的出粉量可以调节,省工省时,实现了昆虫病毒的自传播。
栖息平台上的毛绒垫圈具有减少昆虫病毒损失和提高昆虫携带病毒机率的作用。而铜网垫圈则具有透水和防杂菌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顶部视角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底部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分解视图。
图4为外筒体与支架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昆虫病毒辅助自传播装置,包括反光罩1、储粉机构2和栖息平台3。
如图3所示,所述反光罩1呈弧形,在其底部形成向上的弧形凹槽,储粉机构2的上部可以置于所述弧形凹槽内,使反光罩1对储粉机构2起到防风、防紫外线、挡雨的作用,进而确保储粉机构2内昆虫病毒的固有特性。所述反光罩1的在与灯光诱捕装置联合应用是,可以对灯光进行反射,通过反射光吸引更多的昆虫来到诱捕装置活动。反光罩1的顶部设有吊钩4,可以将传播装置吊挂在环境中,使用方便。
如图3、4所示,所述储粉机构2设置在反光罩1的下方且与反光罩1连接,所述储粉机构2包括内筒体21和与内筒体21螺纹连接的外筒体22,外筒体22与内筒体21同轴,且外筒体22的内径稍大于内筒体21的外径,使二者可以相对旋转。内筒体21和外筒体22均为铜质件,具有良好的防杂菌作用。所述内筒体21内设有第一腔体,内筒体21的下端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外筒体22内设有第二腔体,外筒体22的顶部设有供内筒体21伸入第二腔体的第二开口221;外筒体22与内筒体21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可通过旋转内筒体21来改变去相对外筒体22的位置。所述外筒体22的下端外侧面设有若干出粉口222,所述出粉口222呈长方形,其长度方向与外筒体22的高度方向一致,出粉口呈圆周均匀分布在外筒体22上。所述内筒体21从上往下包括第一柱体211、第二柱体212和第三柱体213,所述第二柱体212的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外筒体22的上部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三柱体213通过内筒体21与外筒体22的螺纹配合形成用于调节出粉口222大小的调节机构,旋转内筒体21使其相对外筒体22上下移动即可调整出粉口222的大小,该调节结构操作简单,实用。所述外筒体22的底部设有底板224,该底板224的中心向上凸起形成锥形体223,使外筒体22内的昆虫病毒粉剂能够向四周均匀的铺开。
如图3所示,所述内筒体21的上端对称的两侧设有吊挂耳6,所述反光罩1的底部对应所述吊挂耳6处设有连接臂5,所述连接臂5与吊挂耳6连接。所述吊挂耳为螺栓,所述外筒体22的外壁设有螺孔,所述螺栓与螺孔配合;所述连接臂呈L形,其包括固定片和连接片,所述固定片与反光罩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穿孔。
如图3所示,所述栖息平台3包括与外筒体22的底部固定连接的支架31、铺设在支架31上的铜网垫圈32和铺设在铜网垫圈32上的毛绒垫圈33,所述支架31、铜网垫圈32和毛绒垫圈33均呈圆形,其直径大于外筒体22直径,小于反光罩1的直径。所述支架31包括圆环,所述圆环与外筒体22的底部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支架31用于支撑铜网垫圈32和毛绒垫圈33。所述铜网垫圈32为网状结构,其中间设有供外筒体22穿出的通孔,铜网垫圈32具有透水和防杂菌增生的作用。所述毛绒垫圈33上均设有供外筒体22穿出的通孔,毛绒垫圈33的直径与铜网垫圈32的直径相同,所述毛绒垫圈33的顶面与出粉口222下边沿平齐,使昆虫病毒粉剂从出粉口222流出后能够停留在毛绒垫圈33上;毛绒垫圈33吸粉效果好,防止风将昆虫病毒粉剂吹走,昆虫栖息在毛绒垫圈33上更容易携带病毒。
所述内筒内设有性诱剂,所述性诱剂的成分包括:顺-11-十六碳烯醛(Z11-16:Ald)、顺-9-十六碳烯醛(Z9-16:Ald)、十六碳烯醛(16:Ald)和顺-9-十四碳烯醛(Z9-14:Ald)。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不同环境条件的变形而改变比例才能达到最理想的诱杀效果。
本发明昆虫病毒辅助自传播的原理:整个传播装置吊挂在环境中,昆虫病毒粉剂储存在储粉机构2内,昆虫病毒粉剂通过外筒体22上的出粉口222流出在外的栖息平台3上;昆虫在光或信息素的诱因下来到传播装置活动时,可利用栖息平台3进行栖息,昆虫离开时会携带栖息平台上的昆虫病毒进入环境,实现昆虫病毒的传播。
Claims (9)
1.一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自传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光罩、储粉机构和栖息平台,所述储粉机构设置在反光罩的下方且与反光罩连接,所述栖息平台设置在储粉机构的底部;所述储粉机构包括内筒体和与内筒体螺纹连接的外筒体,所述内筒体内设有第一腔体,内筒体的下端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外筒体内设有第二腔体,外筒体的顶部设有供内筒体伸入第二腔体的第二开口,外筒体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外筒体的下端外侧面设有一个以上的出粉口;所述内筒体从上往下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所述第二柱体的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外筒体的上部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内筒内设有性诱剂,所述性诱剂的成分包括:顺-11-十六碳烯醛(Z11-16:Ald)、顺-9-十六碳烯醛(Z9-16:Ald)、十六碳烯醛(16:Ald)和顺-9-十四碳烯醛(Z9-14:Ald);所述栖息平台包括与外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的支架、铺设在支架上的铜网垫圈和铺设在铜网垫圈上的毛绒垫圈,所述铜网垫圈和毛绒垫圈上均设有供外筒体穿出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自传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罩呈弧形,反光罩的顶部设有吊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自传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的上端对称的两侧设有吊挂耳,所述反光罩的底部对应所述吊挂耳处设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吊挂耳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自传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耳为螺栓,所述外筒体的外壁设有螺孔,所述螺栓与螺孔配合;所述连接臂呈L形,其包括固定片和连接片,所述固定片与反光罩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自传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柱体通过内筒体与外筒体的螺纹配合形成用于调节出粉口大小的调节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自传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粉口呈长方形,出粉口呈圆周均匀分布在外筒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自传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内与所述底板上设有锥形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自传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绒垫圈的顶面与出粉口下边沿平齐。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自传播装置的病毒自传播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自传播装置吊挂在环境中,性诱剂储存在储粉机构内,性诱剂通过外筒体上的出粉口流出在外的栖息平台上;昆虫在光或信息素的诱引下来到传播装置活动时,可利用栖息平台进行栖息,昆虫离开时会携带栖息平台上的昆虫病毒进入环境,实现昆虫病毒的传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97977.9A CN108174833B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一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自传播装置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97977.9A CN108174833B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一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自传播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74833A CN108174833A (zh) | 2018-06-19 |
CN108174833B true CN108174833B (zh) | 2020-12-01 |
Family
ID=62549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97977.9A Active CN108174833B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一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自传播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17483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64928A (zh) * | 2019-04-12 | 2019-07-05 | 广州市生物防治站 | 一种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粉剂配方及其传播方法 |
CN111316958B (zh) * | 2020-03-16 | 2024-06-28 | 中科睿格(烟台)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空间载荷昆虫生存监测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82629A (zh) * | 2004-06-04 | 2005-02-23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一种生态防治棉铃虫的集成方法 |
TW200533288A (en) * | 2004-04-13 | 2005-10-16 | Bioware Technology Co Ltd | Microbe-medi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ttracting mosquitoes |
CN101496526A (zh) * | 2009-03-24 | 2009-08-05 | 广州市生物防治站 | 含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和虫酰肼的农药悬浮剂 |
CN101502252A (zh) * | 2009-03-24 | 2009-08-12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利用引诱剂传播病毒防治蔬菜夜蛾的方法 |
CN201919530U (zh) * | 2010-12-15 | 2011-08-10 | 司越 | 昆虫性诱染毒装置 |
JP2012001531A (ja) * | 2010-05-19 | 2012-01-05 | Dainippon Jochugiku Co Ltd | 飛翔害虫誘引防除剤、飛翔害虫誘引防除装置、及び飛翔害虫誘引防除方法 |
JP2012162521A (ja) * | 2011-01-17 | 2012-08-30 | Fumakilla Ltd | ハエ用誘引剤及びハエ用捕獲器 |
CN203015631U (zh) * | 2013-01-21 | 2013-06-26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 一种可调式肉鸭节料装置 |
CN103371144A (zh) * | 2012-04-19 | 2013-10-30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一种棉铃虫性引诱剂和诱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103960092A (zh) * | 2014-05-06 | 2014-08-06 | 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 | 一种烟草种植病虫害立体生物防治方法 |
CN105010028A (zh) * | 2015-06-30 | 2015-11-04 | 李美琼 | 一种韭菜斜纹夜蛾的防治方法 |
CN105592696A (zh) * | 2013-07-22 | 2016-05-18 | 埃梅卡泰克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有效抑制蝇种群的系统 |
CN206776558U (zh) * | 2017-05-25 | 2017-12-22 | 河南农业大学 | 害虫流行病发生装置 |
-
2017
- 2017-12-29 CN CN201711497977.9A patent/CN10817483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533288A (en) * | 2004-04-13 | 2005-10-16 | Bioware Technology Co Ltd | Microbe-medi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ttracting mosquitoes |
CN1582629A (zh) * | 2004-06-04 | 2005-02-23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一种生态防治棉铃虫的集成方法 |
CN101496526A (zh) * | 2009-03-24 | 2009-08-05 | 广州市生物防治站 | 含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和虫酰肼的农药悬浮剂 |
CN101502252A (zh) * | 2009-03-24 | 2009-08-12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利用引诱剂传播病毒防治蔬菜夜蛾的方法 |
JP2012001531A (ja) * | 2010-05-19 | 2012-01-05 | Dainippon Jochugiku Co Ltd | 飛翔害虫誘引防除剤、飛翔害虫誘引防除装置、及び飛翔害虫誘引防除方法 |
CN201919530U (zh) * | 2010-12-15 | 2011-08-10 | 司越 | 昆虫性诱染毒装置 |
JP2012162521A (ja) * | 2011-01-17 | 2012-08-30 | Fumakilla Ltd | ハエ用誘引剤及びハエ用捕獲器 |
CN103371144A (zh) * | 2012-04-19 | 2013-10-30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一种棉铃虫性引诱剂和诱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203015631U (zh) * | 2013-01-21 | 2013-06-26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 一种可调式肉鸭节料装置 |
CN105592696A (zh) * | 2013-07-22 | 2016-05-18 | 埃梅卡泰克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有效抑制蝇种群的系统 |
CN103960092A (zh) * | 2014-05-06 | 2014-08-06 | 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 | 一种烟草种植病虫害立体生物防治方法 |
CN105010028A (zh) * | 2015-06-30 | 2015-11-04 | 李美琼 | 一种韭菜斜纹夜蛾的防治方法 |
CN206776558U (zh) * | 2017-05-25 | 2017-12-22 | 河南农业大学 | 害虫流行病发生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74833A (zh) | 2018-06-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49411A (zh) | 一种用于果园的物理杀虫装置 | |
CN108174833B (zh) | 一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自传播装置及方法 | |
CN108013007B (zh) | 一种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自传播装置及方法 | |
CN104304214A (zh) | 一种诱捕虫装置 | |
CN104161024A (zh) | 一种昆虫诱捕器及诱捕昆虫的方法 | |
CN107751140B (zh) | 一种昆虫病毒辅助自传播装置 | |
CN204259676U (zh) | 一种诱捕虫装置 | |
CN202197694U (zh) | 一种杀虫装置 | |
CN101920828B (zh) | 捕蝇垃圾桶 | |
CN102972369A (zh) | 太阳能杀虫灯 | |
CN108124834B (zh) | 一种害虫生物防治综合系统 | |
CN102613156B (zh) | 一种环保捕蝇笼 | |
JP2005117970A (ja) | 害虫捕獲器 | |
CN204682269U (zh) | 一种实用杀虫装置 | |
CN204682288U (zh) | 一种诱敌式紫外线聚光杀虫器 | |
CN201745984U (zh) | 带有捕蝇功能的组合式垃圾桶 | |
CN210538371U (zh) | 一种园林捕虫器 | |
CN203788958U (zh) | 一种多功能草坪灭蚊灯 | |
CN203985695U (zh) | 一种昆虫诱捕器 | |
CN107202286A (zh) | 一种用于烟草的led彩灯诱捕结构 | |
CN211430716U (zh) | 一种烟粉虱趋避装置 | |
CN201745985U (zh) | 带有捕蝇装置的垃圾桶 | |
CN204616843U (zh) | 太阳能诱虫灯 | |
CN207836581U (zh) | 一种昆虫病毒储存释放装置 | |
CN205455525U (zh) | 一种杀虫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