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69974A -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69974A
CN108169974A CN201810059268.0A CN201810059268A CN108169974A CN 108169974 A CN108169974 A CN 108169974A CN 201810059268 A CN201810059268 A CN 201810059268A CN 108169974 A CN108169974 A CN 1081699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control module
transparent display
viewing areas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592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69974B (zh
Inventor
李鹏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5926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699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69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69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69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699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02F1/13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透明显示装置应用在彩色背景的情况下,显示画面效果不佳,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该透明显示装置包括:透明显示面板,能够在显示状态和透明状态之间切换;光线控制模组,位于透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侧,能够在第一透光状态和第二透光状态之间切换,当光线控制模组处于第一透光状态时,不会改变入射光线的传输路径,当光线控制模组处于第二透光状态时,会改变入射光线的传输路径;控制器用于在透明显示面板处于显示状态时,控制光线控制模组处于第二透光状态;在透明显示面板处于透明状态时,控制光线控制模组处于第一透光状态。本发明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用于透明显示。

Description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透明显示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透明显示装置在实际应用时,一般具有两种功能,即透明的玻璃或显示屏幕,当其作为透明玻璃应用时,用户能够透过透明显示装置看到位于该透明显示装置后面的背景,而当其作为显示屏幕时,用户能够看到该透明显示装置上显示的画面内容。
以目前广泛应用的透明冰箱为例,透明冰箱的冰箱门可采用透明的显示屏幕,用户在使用透明冰箱时,可以透过冰箱门看到冰箱内的食材,也可以通过冰箱门上显示的冰箱使用参数了解冰箱当前的使用情况,从而很好的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虽然现有的透明显示装置能够实现上述两种功能,但是透明显示装置还存在如下缺点,即在透明显示装置的背景为白色背景时,透明显示装置显示的内容比较清晰,而当背景为比较鲜艳的彩色背景时,透明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效果不佳,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透明显示装置应用在彩色背景的情况下,显示画面效果不佳,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包括:
透明显示面板,能够在显示状态和透明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光线控制模组,位于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侧,所述光线控制模组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至少部分重合,所述光线控制模组能够在第一透光状态和第二透光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光线控制模组处于所述第一透光状态时,所述光线控制模组不会改变入射光线的传输路径,当所述光线控制模组处于所述第二透光状态时,所述光线控制模组会改变所述入射光线的传输路径,所述入射光线从所述光线控制模组背向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一侧入射;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和所述光线控制模组连接,用于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处于显示状态时,控制所述光线控制模组处于第二透光状态;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处于透明状态时,控制所述光线控制模组处于第一透光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子显示区域,所述多个子显示区域能够实现分时显示;
所述光线控制模组包括与所述多个子显示区域一一对应的多个子控制模组,所述子控制模组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子显示区域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子显示区域处于显示状态时,控制与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子控制模组处于第二透光状态;在所述子显示区域处于透明状态时,控制与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子控制模组处于第一透光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子控制模组包括:
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对设置,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上施加电信号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能够产生驱动电场;
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液晶层,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能够在所述驱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
与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连接的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中的多个子显示区域所处的状态,得到所述多个子显示区域对应的状态信息;
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分别与所述多个子控制模组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子显示区域对应的状态信息,向与处于透明状态的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子控制模组施加电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电信号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所述电信号;
分别与所述电信号生成单元连接的多个选择开关电路,所述多个选择开关电路还与所述多个子控制模组一一对应连接,所述选择开关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子显示区域对应的状态信息,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与处于透明状态的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子控制模组。
基于上述透明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应用于上述透明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方法包括:
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处于显示状态时,控制器控制所述光线控制模组处于第二透光状态;
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处于透明状态时,控制器控制所述光线控制模组处于第一透光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子显示区域,所述多个子显示区域能够实现分时显示;所述光线控制模组包括与所述多个子显示区域一一对应的多个子控制模组,所述子控制模组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子显示区域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处于显示状态时,控制器控制所述光线控制模组处于第二透光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子显示区域处于显示状态时,所述控制器控制与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子控制模组处于第二透光状态;
所述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处于透明状态时,控制器控制所述光线控制模组处于第一透光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子显示区域处于透明状态时,所述控制器控制与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子控制模组处于第一透光状态。
进一步地,当所述子控制模组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液晶层时,控制器控制与处于透明状态的子显示区域对应的子控制模组处于第一透光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上施加电信号,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产生驱动电场;
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在所述驱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
进一步地,当所述控制器包括判断模块和控制模块时;
控制器控制与处于透明状态的子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子控制模组处于第一透光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模块判断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中的多个子显示区域所处的状态,得到所述多个子显示区域对应的状态信息;
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多个子显示区域对应的状态信息,向与处于透明状态的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子控制模组施加电信号。
进一步地,当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信号生成单元和多个选择开关电路时,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多个子显示区域对应的状态信息,向与处于透明状态的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子控制模组施加电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电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电信号;
所述选择开关电路根据所述多个子显示区域对应的状态信息,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与处于透明状态的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子控制模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透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侧设置了光线控制模组,使得在透明显示面板处于显示状态时,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光线控制模组处于第二透光状态,使从光线控制模组背向透明显示面板的一侧入射的入射光线在经过光线控制模组时,传输路径发生改变,使得光线控制模组呈现模糊的状态,以将背景虚化。而在透明显示面板处于透明状态时,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光线控制模组处于第一透光状态,使从光线控制模组背向透明显示面板的一侧入射的入射光线在经过光线控制模组时,保持原来的传输路径,使位于透明显示装置非显示侧的背景能够清晰呈现。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透明显示面板处于显示状态时,能够让用户更好的观看到透明显示面板显示的信息,避免了背景的干扰,而在透明显示面板处于透明状态时,能够让用户透过透明显示装置清晰的看到位于透明显示装置背面的背景。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的第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的第二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的第一显示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的第二显示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的第三显示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线控制模组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线控制模组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透明显示面板, 10-子显示区域,
2-光线控制模组, 20-子控制模组,
201-第一电极, 202-第二电极,
203-液晶层, 3-控制器,
31-判断模块, 32-控制模块,
4-背景, 5-透明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包括:
透明显示面板1,能够在显示状态和透明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光线控制模组2,位于透明显示面板1的非显示侧,光线控制模组2在透明显示面板1上的正投影与透明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域至少部分重合,光线控制模组2能够在第一透光状态和第二透光状态之间切换,当光线控制模组2处于第一透光状态时,光线控制模组2不会改变入射光线的传输路径,当光线控制模组2处于第二透光状态时,光线控制模组2会改变入射光线的传输路径,入射光线从光线控制模组2背向透明显示面板1的一侧入射;
控制器3,分别与透明显示面板1和光线控制模组2连接,用于在透明显示面板1处于显示状态时,控制光线控制模组2处于第二透光状态;在透明显示面板1处于透明状态时,控制光线控制模组2处于第一透光状态。该控制器3可选为微控制单元(英文:Microcontroller Unit,简称MCU),但不仅限于此。
上述透明显示装置在实际应用时,透明显示面板1具有显示状态和透明状态,在显示状态下,透明显示面板1可显示一些参数信息,例如:温度、湿度等,但不仅限于此;在该显示状态下,控制器3同时控制位于透明显示面板1非显示侧的光线控制模组2处于第二透光状态,以将位于透明显示装置非显示侧的背景进行虚化,使用户在观看透明显示面板1显示的信息不会受到背景的影响。在透明状态下,透明显示面板1作为透明的屏幕,不会显示任何信息,在该状态控制器3同时控制光线控制模组2处于第一透光状态,使用户能够透过透明显示面板1和光线控制模组2清晰的观看到位于透明显示装置非显示侧的背景。
根据上述透明显示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实际应用过程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中,在透明显示面板1的非显示侧设置了光线控制模组2,使得在透明显示面板1处于显示状态时,能够通过控制器3控制光线控制模组2处于第二透光状态,使从光线控制模组2背向透明显示面板1的一侧入射的入射光线在经过光线控制模组2时,传输路径发生改变,使得光线控制模组2呈现模糊的状态,以将背景虚化。而在透明显示面板1处于透明状态时,能够通过控制器3控制光线控制模组2处于第一透光状态,使从光线控制模组2背向透明显示面板1的一侧入射的入射光线在经过光线控制模组2时,保持原来的传输路径,使位于透明显示装置非显示侧的背景能够清晰呈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中,在透明显示面板1处于显示状态时,能够让用户能够更好的观看到透明显示面板1显示的信息,避免了背景的干扰,而在透明显示面板1处于透明状态时,能够让用户透过透明显示装置清晰的看到位于透明显示装置背面的背景,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即使应用在彩色背景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在显示状态下,让用户很好的看到透明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内容,实现了较好的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位于透明显示装置非显示侧的背景颜色不够鲜艳,不会影响用户对透明显示面板1的观看效果的情况下,当透明显示面板1处于显示状态时,也可以通过控制器3控制光线控制模组2处于第一透光状态,从而使得用户既能够清楚的看到透明显示面板1显示的内容,也能够透过透明显示面板1和光线控制模组2清晰的观看到位于透明显示装置非显示侧的背景。
值得注意,可设置光线控制模组2在透明显示面板1上的正投影与透明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域完全重合,这样在透明显示面板1处于显示状态时,光线控制模组2就能够对位于透明显示装置背面的背景完全虚化,使用户更好的看到透明显示面板1上显示的内容;而在透明显示面板1处于透明状态时,由于可通过控制光线控制模组2处于第一透光状态,也能够保证用户可以透过透明显示面板1和光线控制模组2清晰的观看到位于透明显示装置背面的背景,从而更好的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上述透明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子显示区域10,多个子显示区域10能够实现分时显示;上述光线控制模组2包括与多个子显示区域10一一对应的多个子控制模组20,子控制模组20在透明显示面板1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子显示区域10至少部分重合;控制器3用于在子显示区域10处于显示状态时,控制与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处于第二透光状态;在子显示区域10处于透明状态时,控制与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处于第一透光状态。
具体地,上述透明显示面板1能够显示多种不同的信息,且不同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子显示区域10进行分时显示,从而使得透明显示面板1能够根据用户实际要了解的信息,控制对应的子显示区域10(用于显示用户要获取的信息的子显示区域10)处于显示状态,并同时控制其他子显示区域10处于透明状态,以使用户能够在对应的子显示区域10观看到实际要了解的信息,并能够透过其它处于透明状态子显示区域10看到位于透明显示装置后方的背景。
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中,设置光线控制模组2包括与多个子显示区域10一一对应的多个子控制模组20,且子控制模组20在透明显示面板1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子显示区域10至少部分重合,使得在对应的子显示区域10处于显示状态时,能够同时控制与该处于显示状态的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处于第二透光状态,使用户能够更好的看到对应的子显示区域10显示的信息。而且,在控制除上述对应的子显示区域10之外的其它子显示区域10处于透明状态时,能够同时控制与其它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处于第一透光状态,使得用户能够透过其它子显示区域10更清晰的看到位于透明显示装置背面的背景。
因此,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在对应的子显示区域10显示信息,并保证用户能够清楚的看到该显示信息,而不会受到背景的影响,而且,在用户不需要观看显示信息只需要看到背景的情况下,保证用户能够透过透明显示装置清楚的观看到位于透明显示装置背面的背景。
值得注意,可进一步设置子控制模组20在透明显示面板1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子显示区域10完全重合,这样在子显示区域10处于显示状态时,设置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处于第二透光状态,就能够将位于该子显示区域10背面的背景完全虚化,使用户更好的看到该子显示区域10显示的内容;而在子显示区域10处于透明状态时,由于可控制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处于第一透光状态,也能够保证用户可以透过该子显示区域10和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清晰的观看到位于该子显示区域10背面的背景,从而更好的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透明显示显示装置的工作过程,下面以透明显示面板1包括四个子显示区域,光线控制模组2包括与四个子显示区域一一对应的四个子控制模组为例,对透明显示显示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透明显示面板1的第四个子显示区域处于显示状态,显示“温度”信息,透明显示面板1的其它三个子显示区域处于透明状态;光线控制模组2的第四个子控制模组处于第二透光状态,光线控制模组2的其它三个子控制模组处于第一透光状态,用户在从显示显示装置5的显示侧观看时,能够在第四个子显示区域看到显示的“温度”信息,并能够透过透明显示面板1的其它三个子显示区域和光线控制模组2的其它三个子控制模组看到背景4呈现的“BOE”图案。
如图4所示,透明显示面板1的四个子显示区域均处于透明状态,光线控制模组2的四个子控制模组处于第一透光状态,用户在从显示显示装置5的显示侧观看时,能够透过透明显示面板1的四个子显示区域和光线控制模组2的四个子控制模组看到背景4呈现的全部“BOE”图案。
如图5所示,透明显示面板1的第四个子显示区域处于显示状态,显示“温度”信息,透明显示面板1的其它三个子显示区域处于透明状态;光线控制模组2的四个子控制模组均处于第二透光状态,用户在从显示显示装置5的显示侧观看时,能够在第四个子显示区域看到显示的“温度”信息,且在其它三个子显示区域不能够看到背景4呈现的“BOE”图案。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子控制模组20的结构多种多样,下面给出子控制模组20的一种具体结构,并对其工作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6和图7所示,上述子控制模组20包括第一电极201、第二电极202和液晶层203;其中,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相对设置,且分别与控制器3连接,控制器3在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上施加电信号后,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之间能够产生驱动电场;液晶层203位于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之间,液晶层203中的液晶分子能够在驱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
具体地,在需要控制上述子控制模组20处于第一透光状态时,可通过控制器3向子控制模组20中的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分别施加电信号,使得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之间产生驱动电场,该驱动电场控制液晶层203中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使液晶分子整齐的分布在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之间,如图6所示,这样就使得入射光线在射入子控制模组20时,能够按照原来的传输路径穿过子控制模组20而不发生漫反射、散射和折射等现象,即实现子控制模组20处于第一透光状态。而在需要控制子控制模组20处于第二透光状态时,则不需要控制器3向子控制模组20的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施加电信号,这样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之间就不会产生驱动电场,从而使液晶层203中的液晶分子杂乱的分布在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之间,如图7所示,使得入射光线在射入子控制模组20时,会发生漫反射、散射和折射等现象,改变了光线原本的传输路径,即实现了控制模组20呈现出模糊的第二透光状态。
如图8所示,上述控制器3可具体包括判断模块31和控制模块32,其中判断模块31与透明显示面板1连接,该判断模块31用于判断透明显示面板1中的多个子显示区域10所处的状态,从而得到多个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状态信息;控制模块32与判断模块31连接,且控制模块32还分别与多个子控制模组20连接,该控制模块32用于根据多个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状态信息,向与处于透明状态的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施加电信号。
具体地,控制器3中的判断模块31与透明显示面板1连接,能够判断透明显示面板1中各子显示区域10所处的状态,从而得到各子显示区域10的状态信息;控制模块32根据各子显示区域10的状态信息,仅向与处于透明状态的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施加电信号,而不向与处于显示状态的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施加电信号,从而使得与处于透明状态的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处于第一透光状态,并使得与处于显示状态的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处于第二透光状态。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模块32可具体包括电信号生成单元和多个选择开关电路,其中电信号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电信号;多个选择开关电路分别与电信号生成单元连接,多个选择开关电路还与多个子控制模组20一一对应连接,而且多个选择开关电路还分别与判断模块31连接,选择开关电路用于根据多个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状态信息,将电信号传输至与处于透明状态的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
具体地,信号生成单元能够生成用于向子控制模组20施加的电信号,多个选择开关电路根据判断模块31得到的多个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状态信息,将与处于透明状态的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选择开关电路处于选通状态,以将电信号传输至与处于透明状态的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透明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该显示方法包括:在透明显示面板1处于显示状态时,控制器3控制光线控制模组2处于第二透光状态;在透明显示面板1处于透明状态时,控制器3控制光线控制模组2处于第一透光状态。
具体地,上述透明显示装置所包括的透明显示面板1具有显示状态和透明状态,在显示状态下,透明显示面板1显示信息,同时控制器3控制位于透明显示面板1非显示侧的光线控制模组2处于第二透光状态,以对位于透明显示装置非显示侧的背景进行虚化,使用户在观看透明显示面板1显示的信息不会受到背景的影响。在透明状态下,透明显示面板1作为透明的屏幕,不会显示任何信息,且在该状态下控制器3同时控制光线控制模组2处于第一透光状态,使用户能够透过透明显示面板1和光线控制模组2清晰的观看到位于透明显示装置非显示侧的背景。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能够在透明显示面板1处于显示状态时,让用户能够更好的观看到透明显示面板1显示的信息,避免了背景的干扰,而在透明显示面板1处于透明状态时,让用户能够透过透明显示装置清晰的看到位于透明显示装置背面的背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更好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子显示区域10,多个子显示区域10能够实现分时显示;光线控制模组2包括与多个子显示区域10一一对应的多个子控制模组20,子控制模组20在透明显示面板1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子显示区域10至少部分重合。
在这种结构下,上述在透明显示面板1处于显示状态时,控制器3控制光线控制模组2处于第二透光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在子显示区域10处于显示状态时,控制器3控制与该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处于第二透光状态。
上述在透明显示面板1处于透明状态时,控制器3控制光线控制模组2处于第一透光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在子显示区域10处于透明状态时,控制器3控制与该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处于第一透光状态。
具体地,当子显示区域10处于显示状态时,控制与该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处于第二透光状态,使用户能够更好的看到该子显示区域10显示的信息;而当子显示区域10处于透明状态时,控制与该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处于第一透光状态,使得用户能够透过该子显示区域10,以及与该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更清晰的看到位于透明显示装置背面的背景。因此,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在对应的子显示区域10显示信息,并保证用户能够清楚的看到该显示信息,而不会受到背景的影响,而且,在用户不需要观看显示信息只需要看到背景的情况下,保证用户能够透过透明显示装置清楚的观看到位于透明显示装置背面的背景。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子控制模组20可具体包括第一电极201、第二电极202和液晶层203;其中,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相对设置,且分别与控制器3连接,控制器3在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上施加电信号后,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之间能够产生驱动电场;液晶层203位于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之间,液晶层203中的液晶分子能够在驱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
当子控制模组20包括上述结构时,上述控制器3控制与处于透明状态的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处于第一透光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
控制器3向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上施加电信号,使得在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之间产生驱动电场;
液晶层203中的液晶分子在驱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
具体地,在需要控制上述子控制模组20处于第一透光状态时,可通过控制器3向子控制模组20中的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分别施加电信号,使得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之间产生驱动电场,该驱动电场控制液晶层203中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使液晶分子整齐的分布在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之间,这样就使得入射光线在射入子控制模组20时,能够按照原来的传输路径穿过子控制模组20而不发生漫反射和折射等现象,即实现了子控制模组20处于第一透光状态。而在需要控制子控制模组20处于第二透光状态时,则不需要控制器3向子控制模组20的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施加电信号,这样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之间就不会产生驱动电场,从而使液晶层203中的液晶分子杂乱的分布在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之间,使得入射光线在射入子控制模组20时,会发生漫反射和折射等现象,改变了光线原本的传输路径,即实现了控制模组20呈现出模糊的第二透光状态。
进一步地,当上述控制器3包括判断模块31和控制模块32时,上述控制器3控制与处于透明状态的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处于第一透光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模块31判断透明显示面板1中的多个子显示区域10所处的状态,得到多个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状态信息;
控制模块32根据多个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状态信息,向与处于透明状态的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施加电信号。
具体地,控制器3中的判断模块31与透明显示面板1连接,能够判断透明显示面板1中各子显示区域10所处的状态,从而得到各子显示区域10的状态信息;控制模块32根据各子显示区域10的状态信息,仅向与处于透明状态的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施加电信号,而不向与处于显示状态的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施加电信号,从而使得与处于透明状态的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处于第一透光状态,并使得与处于显示状态的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处于第二透光状态。
进一步地,当控制模块32包括电信号生成单元和多个选择开关电路时,上述控制模块32根据多个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状态信息,向与处于透明状态的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施加电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
电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电信号;
选择开关电路根据多个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状态信息,将电信号传输至与处于透明状态的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
具体地,信号生成单元能够生成用于向子控制模组20施加的电信号,多个选择开关电路根据判断模块31得到的多个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状态信息,将与处于透明状态的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选择开关电路处于选通状态,以将电信号传输至与处于透明状态的子显示区域10对应的子控制模组20。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显示面板,能够在显示状态和透明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光线控制模组,位于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侧,所述光线控制模组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至少部分重合,所述光线控制模组能够在第一透光状态和第二透光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光线控制模组处于所述第一透光状态时,所述光线控制模组不会改变入射光线的传输路径,当所述光线控制模组处于所述第二透光状态时,所述光线控制模组会改变所述入射光线的传输路径,所述入射光线从所述光线控制模组背向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一侧入射;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和所述光线控制模组连接,用于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处于显示状态时,控制所述光线控制模组处于第二透光状态;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处于透明状态时,控制所述光线控制模组处于第一透光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子显示区域,所述多个子显示区域能够实现分时显示;
所述光线控制模组包括与所述多个子显示区域一一对应的多个子控制模组,所述子控制模组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子显示区域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子显示区域处于显示状态时,控制与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子控制模组处于第二透光状态;在所述子显示区域处于透明状态时,控制与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子控制模组处于第一透光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控制模组包括:
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对设置,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上施加电信号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能够产生驱动电场;
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液晶层,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能够在所述驱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
与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连接的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中的多个子显示区域所处的状态,得到所述多个子显示区域对应的状态信息;
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分别与所述多个子控制模组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子显示区域对应的状态信息,向与处于透明状态的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子控制模组施加电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电信号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所述电信号;
分别与所述电信号生成单元连接的多个选择开关电路,所述多个选择开关电路还与所述多个子控制模组一一对应连接,所述选择开关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子显示区域对应的状态信息,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与处于透明状态的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子控制模组。
6.一种透明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方法包括:
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处于显示状态时,控制器控制所述光线控制模组处于第二透光状态;
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处于透明状态时,控制器控制所述光线控制模组处于第一透光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子显示区域,所述多个子显示区域能够实现分时显示;所述光线控制模组包括与所述多个子显示区域一一对应的多个子控制模组,所述子控制模组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子显示区域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处于显示状态时,控制器控制所述光线控制模组处于第二透光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子显示区域处于显示状态时,所述控制器控制与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子控制模组处于第二透光状态;
所述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处于透明状态时,控制器控制所述光线控制模组处于第一透光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子显示区域处于透明状态时,所述控制器控制与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子控制模组处于第一透光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子控制模组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液晶层时,控制器控制与处于透明状态的子显示区域对应的子控制模组处于第一透光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上施加电信号,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产生驱动电场;
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在所述驱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器包括判断模块和控制模块时;
控制器控制与处于透明状态的子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子控制模组处于第一透光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模块判断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中的多个子显示区域所处的状态,得到所述多个子显示区域对应的状态信息;
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多个子显示区域对应的状态信息,向与处于透明状态的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子控制模组施加电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信号生成单元和多个选择开关电路时,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多个子显示区域对应的状态信息,向与处于透明状态的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子控制模组施加电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电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电信号;
所述选择开关电路根据所述多个子显示区域对应的状态信息,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与处于透明状态的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子控制模组。
CN201810059268.0A 2018-01-22 2018-01-22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Active CN1081699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9268.0A CN108169974B (zh) 2018-01-22 2018-01-22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9268.0A CN108169974B (zh) 2018-01-22 2018-01-22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69974A true CN108169974A (zh) 2018-06-15
CN108169974B CN108169974B (zh) 2022-04-12

Family

ID=62515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59268.0A Active CN108169974B (zh) 2018-01-22 2018-01-22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699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8267A (zh) * 2019-11-28 2020-03-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显示屏的机械手表及其驱动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8908A (zh) * 2011-09-16 2011-12-28 Tcl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Led液晶模组的调光方法和直下式led液晶模组
CN102646696A (zh) * 2012-01-16 2012-08-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制作方法及显示系统
CN103531100A (zh) * 2012-07-05 2014-01-22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6646963A (zh) * 2015-10-28 2017-05-10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器件
US20170285377A1 (en) * 2014-09-03 2017-10-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8908A (zh) * 2011-09-16 2011-12-28 Tcl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Led液晶模组的调光方法和直下式led液晶模组
CN102646696A (zh) * 2012-01-16 2012-08-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制作方法及显示系统
CN103531100A (zh) * 2012-07-05 2014-01-22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20170285377A1 (en) * 2014-09-03 2017-10-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6646963A (zh) * 2015-10-28 2017-05-10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器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8267A (zh) * 2019-11-28 2020-03-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显示屏的机械手表及其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69974B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95495B (zh) 具可透视性的显示装置及其使用的影像显示方法
CN101828142B (zh) 液晶设备
CN106444184A (zh) 双面显示装置、系统及显示方法
CN107844000B (zh) 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US20070018585A1 (en) Multi-view display
CN106133587A (zh) 反射镜显示器和电子设备
CN101398563A (zh) 显示装置以及包含这种显示装置的便携式装置和终端装置
CN103544921A (zh) 具隐私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3208247B (zh) 一种双屏显示器及显示方法
CN112198724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9491134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505850B (zh) 双面显示面板及控制方法
CN112198709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5652503B (zh) 一种汽车遮阳板及其制作方法、汽车
CN104330916A (zh) 一种全分辨率的双重画面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2466914A (zh) 近晶态液晶彩色显示器
CN108169974A (zh)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202533685U (zh) 2d/3d切换装置和显示装置
TW200302370A (en)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for preparing it and method for using it
CN106842712A (zh) 裸眼3d液晶显示面板及裸眼3d液晶显示装置
JP4826700B2 (ja) 立体表示装置
JP364190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7219653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宽窄视角切换的驱动模块
JP2001290153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9460542U (zh) 一种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