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68648A - 一种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68648A
CN108168648A CN201810181916.XA CN201810181916A CN108168648A CN 108168648 A CN108168648 A CN 108168648A CN 201810181916 A CN201810181916 A CN 201810181916A CN 108168648 A CN108168648 A CN 1081686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esian well
artesian
level monitoring
water
water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819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阎戈卫
英爱文
陈万金
章树安
王光生
代建翔
杨桂莲
宋凡
史俊超
周正辉
李岩
曹倩
金喜来
于钋
莫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UNKING SYSTEM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UNKING SYSTEM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UNKING SYSTEM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UNKING SYSTEM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8191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686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68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6864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23/00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 G01F23/14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by measurement of press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ipeline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结构的限制,当压力水位计出现故障造成维修或更换难度增加的问题;包括用于与自流井外壁进行固定,并与自流井连通的固定机构,设置在自流井外壁上;用于通过固定机构获取自流井内部承压水的引水机构,通过连接机构与固定机构连接;且,引水机构上部设置有用于将内部空气排出的出气阀;引水机构底部设置有与连接机构连通的进水阀和将引水机构内部水排出的排水阀;本发明提出的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结构简单,能够降低维修和更换的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监测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水监测中心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地下水监测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基本实现对平原地区、平谷盆地、盆地以及岩溶区等地下水动态的区域性监控和地下水监测点的实时监控,基本满足当前水资源管理和地质环境保护的需要。
现有技术中的地下水监测中心主要使用的是压力式的水位监测仪器,压力式水位监测仪器由传感器(压力式水位计)、信号线缆、RTU组成;其中,传感器(压力式水位计)是基于水体静压与水体高度成正比的原理,采用陶瓷敏感元件将静压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温度补偿和线性修正后,根据水体容重计算出水深,对外输出标准的水位模拟量信号;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压力式的水位监测仪器在地下水面以下,只适用于地下水水位在地面下的情况,当地下水承压,水头上升形成自流井时,由于结构的限制,直接将现有技术中的水位监测仪器中的压力水位计通过井口放置在井内,在使用的过程中压力水位计易出现故障,造成维修或更换的难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结构的限制,当压力水位计出现故障造成维修或更换难度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包括:
固定机构,用于与自流井外壁进行固定,并与自流井连通,设置在自流井外壁上;
引水机构,用于通过固定机构获取自流井内部承压水,通过连接机构与固定机构连接;且,
引水机构上部设置有用于将内部空气排出的出气阀;引水机构底部设置有与连接机构连通的进水阀和将引水机构内部水排出的排水阀。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转接头,用于连接固定机构与连接机构,且在转接头内设置有球阀。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固定机构包括:
固定装置,用于与自流井进行固定,设置在自流井外壁上;
底座,用于与自流井连通,设置在固定装置上,并与自流井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固定片体和第二固定片体,第一固定片体和第二固定片体相对设置,并将自流井置于第一固定片体和第二固定片体之间,且第一固定片体和第二固定片体通过固定件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引水机构包括:
筒体,用于盛放经连接机构进入的来自自流井的承压水;
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用于进行筒体密封,第一端板设置在筒体的一端,并通过若干固定件连接;第二端板设置在筒体的另一端,并通过若干固定件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第一垫片设置在第一端板与筒体之间;第二垫片设置在第二端板与筒体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连接机构包括:
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第一连接头与进水阀连通,第二连接头与固定机构连接;
连通管,设置在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之间。
优选的,连通管为黄铜连通管或不锈钢连通管。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保护层,用于防潮,设置在固定机构外表面。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保护层,用于防潮,设置在引水机构外表面。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引水机构通过连接机构与固定机构连通的方式,固定机构中的承压水在排气出气阀出气的过程中,使承压水进入到引水机构中,并通过设置在引水机构中的设备进行监测或测量;
且由于设备结构简单,在进行安装时能够缩短安装周期三分之二以上,降低安装的复杂度;而监测或测量设备置于引水机构内,能够更好的进行安装后后续的维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检测或测量设备移出自流井,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对监测或测量设备进行操作,进而能够更好进行维修或更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固定机构;11、固定装置;111、第一固定片体;112、第二固定片体;12、底座;2、引水机构;21、筒体;22、第一端板;23、第二端板;24、第一垫片;25、第二垫片;3、连接机构;31、第一连接头;32、第二连接头;33、连通管;4、出气阀;5、进水阀;6、排水阀;7、转接头;8、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包括:
固定机构1设置在自流井外壁上,通过固定机构1与自流井外壁进行固定,并与自流井连通,保证在使用的过程中固定机构1的稳定性,本发明中,优选的在固定机构1外表面设置有第一保护层,通过第一保护层进行固定机构1的防潮;优选的第一保护层为镀锌层;
其中,
固定机构1包括固定装置11和底座12,该固定装置11设置在自流井外壁上;底座12设置在固定装置11上,并与自流井连通;且
固定装置11包括第一固定片体111和第二固定片体112,第一固定片体111和第二固定片体112相对设置,并将自流井置于第一固定片体111和第二固定片体112之间,且第一固定片体111和第二固定片体112通过固定件8连接;本发明中固定件8优选为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在安装阶段,将第一固定片体111和第二固定片体112相对设置在自流井外壁上,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第一固定片体111和第二固定片体112两端进行固定;
当然,为更好的对自流井进行打孔,避免自流井内大量的水溢出,本发明中优选的设置有转接头,该转接头与固定机构1中的底座12连通,且在转接头内设置有球阀;这样当通过工具进行自流井打孔时,打开球阀,使工具穿过球阀进行打孔,打孔完毕后关闭球阀,这样,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避免自流井内大量的水排出;
引水机构2通过连接机构3与固定机构1连接,通过引水机构2通过固定机构1获取自流井内部承压水,在本发明中,优选的设置有第二保护层,该第二保护层设置在引水机构2外表面;通过第二保护层进行引水机构2的防潮,优选的第二保护层为镀锌层;
且,引水机构2上部设置有用于将内部空气排出的出气阀4;引水机构2底部设置有与连接机构3连通的进水阀5和将引水机构2内部水排出的排水阀6;即当通过连接机构3将自流井和引水机构2连通后,当地下水承压形成自流井,则自流井内的水会经过连接机构3进入到引水机构2,而通过设置在引水机构2内的设备进行监测或测试,获取相应的参数,了解地下水的情况;其中,
引水机构2包括筒体21、第一端板22和第二端板23,通过筒体21盛放经连接机构3进入的来自自流井的承压水;第一端板22设置在筒体21的一端,并通过若干固定件8连接;第二端板23设置在筒体21的另一端,并通过若干固定件8连接;即通过第一端板22、第二端板23和若干固定件8的配合实现筒体21的密封,当然,在本发明中,出气阀4、进水阀5和出水阀均是穿过第一端板22或第二端板23与筒体21连通;
而为提高第一端板22和第二端板23与筒体21之间的密封强度,本发明中优选的设置有第一垫片24和第二垫片25,第一垫片24设置在第一端板22与筒体21之间;第二垫片25设置在第二端板23与筒体21之间;通过第一垫片24和第二垫片25增加第一端板22和第二端板23与筒体21之间的密封;
本发明中,由于固定机构1外表面设置有第一保护层,因此在筒体21、第一端板22和第二端板23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保护层,进而进行筒体21、第一端板22和第二端板23的保护,提高其使用寿命;
连接机构3包括第一连接头731、第二连接头732和连通管33,第一连接头731与进水阀5连通,第二连接头732与固定机构1连接;连通管33设置在第一连接头731与第二连接头732之间;本发明中优选的第一连接头731和第二连接头732为可旋转接头,这样能够在拆装的过程中提高效率;且在本发明中,优选的,连通管33为黄铜连通管或不锈钢连通管;避免连通管33在使用的过程中造成生锈等,提高整体的使用周期;
使用时,打开出气阀4和转接头上的球阀(可以设置机械开关或通过设置电动开关远程控制),自流井内的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进入到筒体21,当筒体21内的水储满,自出气阀4溢出时,关闭出气阀4,通过筒体21内的饿设备进行监测或测量;
当需要维修或更换部件时,打开出气阀4和排水阀6,将筒体21内的水自排水阀6排出,通过对固定件8的操作开启第一端板22,对筒体21内的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等操作;提高维修或更换的效率。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因此固定件8应采取防潮处理(外表面增加镀锌层)或选用不锈钢材质的固定件8;
本发明中技术方案,因此应用在自流井内10m水头以内的水位测量,如超过范围需要进行设备的调整;对此本发明不进一步限定;且通过本发明中技术方案施工过程中不会受到压力影响,对自流井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机构(1),用于与自流井外壁进行固定,并与自流井连通,设置在自流井外壁上;
引水机构(2),用于通过所述固定机构(1)获取所述自流井内部承压水,通过连接机构(3)与所述固定机构(1)连接;且,
所述引水机构(2)上部设置有用于将内部空气排出的出气阀(4);所述引水机构(2)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机构(3)连通的进水阀(5)和将所述引水机构(2)内部水排出的排水阀(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接头(7),用于连接所述固定机构(1)与所述连接机构(3),且在所述转接头(7)内设置有球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
固定装置(11),用于与自流井进行固定,设置在所述自流井外壁上;
底座(12),用于与所述自流井连通,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11)上,并与所述自流井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1)包括:
第一固定片体(111)和第二固定片体(112),所述第一固定片体(111)和所述第二固定片体(112)相对设置,并将自流井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片体(111)和所述第二固定片体(112)之间,且所述第一固定片体(111)和所述第二固定片体(112)通过固定件(8)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机构(2)包括:
筒体(21),用于盛放经所述连接机构(3)进入的来自自流井的承压水;
第一端板(22)和第二端板(23),用于进行所述筒体(21)密封,所述第一端板(22)设置在所述筒体(21)的一端,并通过若干固定件(8)连接;所述第二端板(23)设置在所述筒体(21)的另一端,并通过若干固定件(8)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垫片(24)和第二垫片(25),所述第一垫片(24)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22)与所述筒体(21)之间;所述第二垫片(25)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23)与所述筒体(21)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
第一连接头(31)和第二连接头(32),所述第一连接头(31)与所述进水阀(5)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头(32)与所述固定机构(1)连接;
连通管(33),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头(31)与所述第二连接头(32)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33)为黄铜连通管或不锈钢连通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保护层,用于防潮,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1)外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保护层,用于防潮,设置在所述引水机构(2)外表面。
CN201810181916.XA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 Withdrawn CN1081686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1916.XA CN108168648A (zh)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1916.XA CN108168648A (zh)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68648A true CN108168648A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10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81916.XA Withdrawn CN108168648A (zh)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6864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24A (zh) * 1991-03-22 1991-08-14 天津地热研究培训中心 低温地热多用井口装置
JP2004278247A (ja) * 2003-03-19 2004-10-07 Kanto Auto Works Ltd 地下水試料定量採取装置
CN204875933U (zh) * 2015-08-21 2015-12-16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深层承压自流井封堵系统
CN105509838A (zh) * 2016-01-18 2016-04-20 广东伟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投入式传感器
CN107478294A (zh) * 2017-09-18 2017-12-15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下水库水位监测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24A (zh) * 1991-03-22 1991-08-14 天津地热研究培训中心 低温地热多用井口装置
JP2004278247A (ja) * 2003-03-19 2004-10-07 Kanto Auto Works Ltd 地下水試料定量採取装置
CN204875933U (zh) * 2015-08-21 2015-12-16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深层承压自流井封堵系统
CN105509838A (zh) * 2016-01-18 2016-04-20 广东伟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投入式传感器
CN107478294A (zh) * 2017-09-18 2017-12-15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下水库水位监测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7778B (zh)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受力的原位测量方法
CN108168648A (zh) 一种地下水自流井水位监测引水装置
CN101775980A (zh) 快速排水封孔瓦斯参数测试系统
CN103644423B (zh) 一种管线在线挂片装置
KR100730653B1 (ko) 상ㆍ하수관로의 시공 및 준공검사를 위한 맨홀의 진공압 시험 장치
CN201043683Y (zh) Cng储气井运行监控装置
CN206267201U (zh) 坝基扬压力比测装置
CN203239268U (zh) 单流阀式封井器
CN201933548U (zh) 二次供水设备的断流水箱
CN210243072U (zh) 一种水轮机蜗壳测压装置
CN204372439U (zh) 可快速安装堵塞的法兰短节
CN107233688A (zh) 一种消防给水管道中压力传感器的安装构造
CN209280041U (zh) 一种排水管网专用水文观测井
CN209446229U (zh) 一种采用干冰的便携式装配式建筑外墙板检测装置
CN207485772U (zh) 一种液压动力站智能检测系统
CN206911867U (zh) 积灰厚度测量和清理的装置
CN205785418U (zh) 一种带伴热循环的高清晰双色水位测量装置
CN109576713B (zh) 管线设施阴极保护装置
CN106245662B (zh) 用于基坑井点降水的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WO2019084975A1 (zh) 一种采用有限元网格划分方法进行裂纹分区域监测的法兰
CN216345466U (zh) 一种市政给水管道渗漏水检测装置
CN209959533U (zh) 排烟风机积油罐
CN206945198U (zh) 一种适用于抽水蓄能机组的转轮室压力测量装置
CN207794140U (zh) 一种真空管井井盖测水位孔的密封装置
CN211689909U (zh) 一种斜拉索端部透明防护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