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67375A - 变阻尼隔振器及道床隔振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变阻尼隔振器及道床隔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67375A
CN108167375A CN201810155639.5A CN201810155639A CN108167375A CN 108167375 A CN108167375 A CN 108167375A CN 201810155639 A CN201810155639 A CN 201810155639A CN 108167375 A CN108167375 A CN 1081673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hydraulic cavities
vibration isolator
straight slot
variable d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556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强
李超
李彦
黄兆飞
李飞
赵玉东
谢远明
韩怀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1556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673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67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673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05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wound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07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wound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19/00Protection of permanent way against development of dust or against the effect of wind, sun, frost, or corrosion; Means to reduce development of noise
    • E01B19/003Means for reducing the development or propagation of 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16F9/14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 F16F9/16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 F16F9/18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with a closed cylinder and a piston separating two or more working spaces therein
    • F16F9/19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with a closed cylinder and a piston separating two or more working spaces therein with a single cylinder and of single-tub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50Special means providing automatic damping adjustment, i.e. self-adjustment of damping by particular sliding movements of a valve element, other than flexions or displacement of valve discs; Special means providing self-adjustment o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F16F9/512Means responsive to load action, i.e. static load on the damper or dynamic fluid pressure changes in the damper, e.g. due to changes in velocity
    • F16F9/5123Means responsive to load action, i.e. static load on the damper or dynamic fluid pressure changes in the damper, e.g. due to changes in velocity responsive to the static or steady-state load on the damp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变阻尼隔振器及道床隔振系统,涉及隔振器技术领域。该变阻尼隔振器包括液压系统、刚性弹性件和压力调节阀。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缸、活塞杆和活塞,活塞并将液压缸分割形成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刚性弹性件设置在活塞杆和液压缸之间。压力调节阀与液压缸连接。压力调节阀用于根据较大的活塞杆受力值,减小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之间的流量,根据较小的活塞杆受力值,增大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之间的流量,压力调节阀还用于当活塞杆受力值达到极限值的状态下,阻断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该变阻尼隔振器在高负荷和低负荷状态下均能保持较好的隔振性能,并保持较为稳定的垂向位移。

Description

变阻尼隔振器及道床隔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振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阻尼隔振器及道床隔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减振降噪手段中,由于浮置板道床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最为理想,适用于需要较高减振要求的高等或特殊减振地段,如医院、音乐厅、博物馆等,在轨道交通振动噪声控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浮置板道床隔振系统通过轨道板下设置弹性隔振器,将轨道板的振动与基础隔离,达到减小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的目的。
现有的弹性隔振器的刚度特性都是线性刚度或接近于线性刚度,而在浮置板轨道-车辆这个隔振系统中质量的大小会因为列车载重不同发生显著变化,这使得现有的浮置板轨道系统在不同载重工况下的压力差异很大,造成空车重车状态系统性能不一致,空车状态隔振性能差,重车状态轨道垂向位移过大等问题。
因此,研发一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变阻尼隔振器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阻尼隔振器,该变阻尼隔振器结构简单,能实现垂向限位,且在高负荷和低负荷状态下均能保持较好的隔振性能,并保持较为稳定的垂向位移。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床隔振系统,其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变阻尼隔振器,在空车重车状态下均能保持较佳的隔振性能,并保持较为稳定的垂向位移。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阻尼隔振器,包括液压系统、刚性弹性件和压力调节阀;
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缸、活塞杆和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液压缸内,且与所述液压缸的内壁滑动连接,并将所述液压缸分割形成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所述活塞杆伸入所述液压缸内,并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液压缸滑动连接;所述刚性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活塞杆和所述液压缸之间;
所述压力调节阀与所述液压缸连接,且所述第一液压腔和所述第二液压腔通过所述压力调节阀选择性地连通;所述压力调节阀用于根据较大的活塞杆受力值,减小所述第一液压腔和所述第二液压腔之间的流量,根据较小的活塞杆受力值,增大所述第一液压腔和所述第二液压腔之间的流量,所述压力调节阀还用于当所述活塞杆受力值达到极限值的状态下,阻断所述第一液压腔和所述第二液压腔。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调节阀包括阀体和调节机构,所述阀体上开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二通槽分别与所述第一液压腔和所述第二液压腔连通,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通过所述调节机构选择性地连通,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二通槽之间的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内开设有滑动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滑块和滑杆,所述滑块与所述滑动腔滑动连接,并将所述滑动腔分割形成第一调节腔和第二调节腔,所述第一调节腔和所述第二调节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槽及所述第二通槽连通;所述阀体内还开设有连通通道,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通过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滑杆穿过所述连通通道,所述滑杆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滑杆能够在所述滑块的带动下相对所述阀体滑动,以改变所述通孔与所述连通通道的连通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弹性调节件,所述滑块与所述滑动腔的内壁通过所述弹性调节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内还开设有第一导入通道和第二导入通道,所述第一调节腔与所述第一通槽通过所述第一导入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调节腔与所述第二通槽通过所述第二导入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导入通道、所述第二导入通道及所述连通通道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滑杆与所述连通通道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入通道和所述第二导入通道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连通通道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缸包括缸体和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缸体盖合,所述活塞杆包括上盖和杆体,所述上盖和所述杆体连接呈T字形,所述杆体穿过所述顶盖并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刚性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顶盖和所述上盖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上凸设有第一卡环,所述顶盖上凸设有第二卡环,所述刚性弹性件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卡环的外周,所述刚性弹性件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卡环的外周。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和所述顶盖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活塞与所述液压缸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道床隔振系统,包括浮置板道床和多个所述的变阻尼隔振器。
所述变阻尼隔振器包括液压系统、刚性弹性件和压力调节阀;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缸、活塞杆和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液压缸内,且与所述液压缸的内壁滑动连接,并将所述液压缸分割形成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所述活塞杆伸入所述液压缸内,并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液压缸滑动连接;所述刚性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活塞杆和所述液压缸之间。
所述压力调节阀与所述液压缸连接,且所述第一液压腔和所述第二液压腔通过所述压力调节阀选择性地连通;所述压力调节阀用于根据较大的活塞杆受力值,减小所述第一液压腔和所述第二液压腔之间的流量,根据较小的活塞杆受力值,增大所述第一液压腔和所述第二液压腔之间的流量,所述压力调节阀还用于当所述活塞杆受力值达到极限值的状态下,阻断所述第一液压腔和所述第二液压腔。
所述浮置板道床与多个所述活塞杆的端面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变阻尼隔振器其通过刚性弹性件可以实现减震效果,并且,压力调节阀能够根据较大的活塞杆受力值,减小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之间的流量,根据较小的活塞杆受力值,增大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之间的流量,从而实现变阻尼隔振的效果,使得活塞杆在高负荷状态下不仅能保持较好的隔振性能,并且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之间的流量减小,使得活塞杆垂向位移变化幅度较小,同样的,活塞杆在低负荷状态下,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之间的流量较大,可以有效保持较好的隔振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道床隔振系统,由于采用该变阻尼隔振器,在空车重车状态下均能保持较佳的隔振性能,并保持较为稳定的垂向位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个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变阻尼隔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变阻尼隔振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变阻尼隔振器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变阻尼隔振器的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变阻尼隔振器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变阻尼隔振器;110-液压系统;112-液压缸;1121-缸体;1101-第一通油孔;1102-第二通油孔;1103-限位座;1122-顶盖;1104-第二卡环;1106-第一密封槽;113-活塞杆;1131-上盖;1105-第一卡环;1132-杆体;114-活塞;115-第一密封圈;116-第二密封圈;101-第一液压腔;102-第二液压腔;120-刚性弹性件;130-压力调节阀;131-阀体;1311-第一通槽;1312-第二通槽;1313-滑动腔;1314-连通通道;1315-第一导入通道;1316-第二导入通道;132-调节机构;1321-滑块;1322-滑杆;1301-通孔;1323-弹性调节件;1324-挡块;133-调压件;134-阀盖;103-第一调节腔;104-第二调节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有更明确的规定与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更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是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道床隔振系统,其包括浮置板道床和多个变阻尼隔振器,浮置板道床与多个变阻尼隔振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浮置板道床用于交通车辆通过,由于在不同的载荷状态下,交通车辆的重量不同,变阻尼隔振器所受压力不同,变阻尼隔振器失效或者垂向位移过大都将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同时兼顾隔振性能并保持较为稳定的垂向位移,以使交通车辆行驶平稳非常重要。
由于采用该变阻尼隔振器,本实施例提供的道床隔振系统在空车重车状态下均能保持较佳的隔振性能,并保持较为稳定的垂向位移。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变阻尼隔振器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变阻尼隔振器1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变阻尼隔振器100包括液压系统110、刚性弹性件120和压力调节阀130。
其中,液压系统110包括液压缸112、活塞杆113和活塞114。活塞114设置在液压缸112内,且与液压缸112的内壁滑动连接,并将液压缸112分割形成第一液压腔101和第二液压腔102,活塞杆113伸入液压缸112内,并与活塞114连接,活塞杆113与液压缸112滑动连接。
刚性弹性件120设置在活塞杆113和液压缸112之间,用于实现隔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液压腔101和第二液压腔102分别用于充满油液。
压力调节阀130与液压缸112连接,且第一液压腔101和第二液压腔102通过压力调节阀130选择性地连通。压力调节阀130用于根据较大的活塞杆113受力值,减小第一液压腔101和第二液压腔102之间的流量,根据较小的活塞杆113受力值,增大第一液压腔101和第二液压腔102之间的流量,压力调节阀130还用于当活塞杆113受力值达到极限值的状态下,阻断第一液压腔101和第二液压腔102。
可以理解的是,压力调节阀130实现了液压系统110的变阻尼控制,以保证较佳的隔振性能并保持较为稳定的垂向位移。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变阻尼隔振器100的顶盖1122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液压缸112包括缸体1121和顶盖1122。
缸体1121的侧壁上间隔开设有第一通油孔1101和第二通油孔1102,第一通油孔1101和第二通油孔1102分别与第一液压腔101和第二液压腔102连通,并分别用于和变阻尼隔振器100连通。
缸体1121的顶部开口(图未标),用于和顶盖1122配合。
缸体1121的底部还凸设有限位座1103,限位座1103与活塞114相对设置,用于限制活塞114的进一步位移。
本实施例中,顶盖1122的一侧设置有卡持凸起(图未标),卡持凸起和缸体1121的顶部开口卡持,以使顶盖1122与缸体1121盖合。顶盖1122的另一侧凸设有第二卡环1104,第二卡环1104用于和刚性弹性件120配合。
优选地,顶盖1122的中心开设有一圈第一密封槽1106。
请继续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活塞杆113包括上盖1131和杆体1132,上盖1131和杆体1132连接呈T字形,杆体1132穿过顶盖1122并与活塞114连接,刚性弹性件120设置于顶盖1122和上盖1131之间。
本实施例中,上盖1131上凸设有第一卡环1105,第一卡环1105用于和刚性弹性件120配合。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刚性弹性件120为钢弹簧。刚性弹性件120的一端套设在第一卡环1105的外周,刚性弹性件120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卡环1104的外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环1105和第二卡环1104均具有限位作用,能够使得刚性弹性件120的安装结构非常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刚性弹性件120具有弹性限度,本实施例提供的变阻尼隔振器100,其活塞114在活塞杆113的带动下仅能够在第一通油孔1101和第二通油孔1102之间滑动。
本实施例中,活塞114的周缘开设有一圈第二密封槽(图未标)。液压系统110还包括第一密封圈115和第二密封圈116,第一密封圈115和第二密封圈116分别设置于第一密封槽1106和第二密封槽内。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密封圈115和第二密封圈116具有良好的防漏效果,以保证较佳的调节效果。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变阻尼隔振器100的阀体131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4,本实施例中,压力调节阀130包括阀体131和调节机构132。
阀体131上开设有第一通槽1311和第二通槽1312,第一通槽1311通过第一油孔和第一液压腔101连通,第二通槽1312通过第二油孔和第二液压腔102连通。第一通槽1311和第二通槽1312通过调节机构132选择性地连通,调节机构132用于调节第一通槽1311与第二通槽1312之间的流量。
阀体131内开设有滑动腔1313,还间隔开设有连通通道1314、第一导入通道1315和第二导入通道1316。其中,连通通道1314与滑动腔1313间隔设置,并连通第一通槽1311和第二通槽1312。第一导入通道1315和第二导入通道1316分别与滑动腔1313连通,其中,第一导入通道1315和第一通槽1311连通,第二导入通道1316和第二通槽1312连通。
优选地,第一导入通道1315、第二导入通道1316及连通通道1314平行间隔设置,第一通槽1311和第二通槽1312平行设置,并与连通通道1314垂直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入通道1315和第二导入通道1316的最小距离大于连通通道1314的直径。
可以理解的是,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保证在活塞杆113受力值达到极限值且连通通道1314密封的状态下,第一液压腔101和第二液压腔102不能通过第一导入通道1315和第二导入通道1316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滑动腔1313用于容置调节机构132,为了方便装配,本实施例中,滑动腔1313的一端开口(图未标),压力调节阀130还包括阀盖134,阀盖134与阀体131连接,并密封滑动腔1313的开口。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变阻尼隔振器100的调节机构132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132包括相互连接的滑块1321和滑杆1322。
滑块1321与滑动腔1313滑动连接,并将滑动腔1313分割形成第一调节腔103和第二调节腔104,第一调节腔103和第一通槽1311通过第一导入通道1315连通,第二调节腔104和第二通槽1312通过第二导入通道1316连通。
本实施例中,滑杆1322穿过连通通道1314,并能够在滑块1321的带动下相对阀体131滑动。滑杆1322上开设有通孔1301,通孔1301与连通通道1314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孔1301的孔径和连通通道1314的孔径大小相等。
可以理解的是,滑杆1322在滑块1321的带动下相对阀体131滑动,使得通孔1301与连通通道1314的连通孔1301径随之变化,从而可以改变第一液压腔101通过通孔1301和连通通道1314与第二液压腔102连通的流体流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指通孔1301与连通通道1314的连通孔1301径是通孔1301与连通通道1314的连通面积。
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132还包括弹性调节件1323,滑块1321与滑动腔1313的内壁通过弹性调节件132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安装使用,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132还包括挡块1324,弹性调节件1323设置在挡块1324和滑块1321之间,挡块1324和阀盖134连接。
本实施例中,弹性调节件1323为弹簧。
优选地,调节机构132还包括调压件133,调压件133穿过阀杆并与挡块1324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调压件133为调压螺钉,调压件133可以调节弹性调节件1323的预紧力,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不同的弹性调节件1323胡克系数。
请继续参照图2,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道床隔振系统,由于采用该变阻尼隔振器100,在无车通过的状态下,刚性弹性件120的弹力能够支撑浮置板道床的自身重力。
当有车辆通过时,液压系统110、压力调节阀130和刚性弹性件120一起支撑整个浮置板轨道-车辆系统。
并且,当液压系统110和压力调节阀130部分工作时,活塞杆113受力带动活塞114一起往下压第二液压腔102中的油液,第二液压腔102中的油液能够依次经第二油孔、第二通槽1312、连通通道1314、通孔1301及第一通槽1311、第一油孔压入第一液压腔101。
当系统受到的压力过大时,油液能够经第二油孔、第二通槽1312和第二导入通道1316进入第二调节腔104,并挤压滑块1321,使得滑杆1322相对阀体131滑动,减小通孔1301与连通通道1314的连通孔1301径,连通孔1301径变小,从而能够增加液压缸112的阻尼,以此实现在过重车辆载荷情况下,防止活塞杆113的位移过大。
同理,当系统所受压力变小恢复初始位置的过程中,活塞114往上移动,挤压第一液压腔101内的油液,使得第一液压腔101内的油液依次经过第一油孔、第一通槽1311、连通通道1314、通孔1301及第二通槽1312、第二油孔压入第二液压腔102。并且,第一液压腔101内的油液经第一油孔、第一通槽1311和第一导入通道1315进入第二调节腔104的油压增加,并在弹性调节件1323的回复力作用下,尽快恢复初始位置,从而保证活塞杆113的纵向位移稳定。
同时,可以理解的是,当车辆载荷小,活塞杆113受力小的状态下,第二液压腔102中的油液能够依次经第二油孔、第二通槽1312、连通通道1314、通孔1301及第一通槽1311、第一油孔压入第一液压腔101,第一液压腔101和第二液压腔102之间的流量较大,可以有效保持较好的隔振性能。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变阻尼隔振器100其通过刚性弹性件120可以实现减震效果,并且,压力调节阀130能够根据较大的活塞杆113受力值,减小第一液压腔101和第二液压腔102之间的流量,根据较小的活塞杆113受力值,增大第一液压腔101和第二液压腔102之间的流量,从而实现变阻尼隔振的效果,使得活塞杆113在高负荷状态下不仅能保持较好的隔振性能,并且第一液压腔101和第二液压腔102之间的流量减小,使得活塞杆113垂向位移变化幅度较小,同样的,活塞杆113在低负荷状态下,第一液压腔101和第二液压腔102之间的流量较大,可以有效保持较好的隔振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道床隔振系统,由于采用该变阻尼隔振器100,在空车重车状态下均能保持较佳的隔振性能,并保持较为稳定的垂向位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变阻尼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系统、刚性弹性件和压力调节阀;
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缸、活塞杆和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液压缸内,且与所述液压缸的内壁滑动连接,并将所述液压缸分割形成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所述活塞杆伸入所述液压缸内,并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液压缸滑动连接;所述刚性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活塞杆和所述液压缸之间;
所述压力调节阀与所述液压缸连接,且所述第一液压腔和所述第二液压腔通过所述压力调节阀选择性地连通;所述压力调节阀用于根据较大的活塞杆受力值,减小所述第一液压腔和所述第二液压腔之间的流量,根据较小的活塞杆受力值,增大所述第一液压腔和所述第二液压腔之间的流量,所述压力调节阀还用于当所述活塞杆受力值达到极限值的状态下,阻断所述第一液压腔和所述第二液压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阻尼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阀包括阀体和调节机构,所述阀体上开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二通槽分别与所述第一液压腔和所述第二液压腔连通,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通过所述调节机构选择性地连通,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二通槽之间的流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阻尼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开设有滑动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滑块和滑杆,所述滑块与所述滑动腔滑动连接,并将所述滑动腔分割形成第一调节腔和第二调节腔,所述第一调节腔和所述第二调节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槽及所述第二通槽连通;所述阀体内还开设有连通通道,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通过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滑杆穿过所述连通通道,所述滑杆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滑杆能够在所述滑块的带动下相对所述阀体滑动,以改变所述通孔与所述连通通道的连通孔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阻尼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弹性调节件,所述滑块与所述滑动腔的内壁通过所述弹性调节件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阻尼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还开设有第一导入通道和第二导入通道,所述第一调节腔与所述第一通槽通过所述第一导入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调节腔与所述第二通槽通过所述第二导入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导入通道、所述第二导入通道及所述连通通道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滑杆与所述连通通道垂直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阻尼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入通道和所述第二导入通道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连通通道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阻尼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包括缸体和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缸体盖合,所述活塞杆包括上盖和杆体,所述上盖和所述杆体连接呈T字形,所述杆体穿过所述顶盖并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刚性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顶盖和所述上盖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阻尼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凸设有第一卡环,所述顶盖上凸设有第二卡环,所述刚性弹性件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卡环的外周,所述刚性弹性件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卡环的外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阻尼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和所述顶盖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活塞与所述液压缸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10.一种道床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置板道床和多个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变阻尼隔振器,所述浮置板道床与多个所述活塞杆的端面连接。
CN201810155639.5A 2018-02-23 2018-02-23 变阻尼隔振器及道床隔振系统 Pending CN1081673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5639.5A CN108167375A (zh) 2018-02-23 2018-02-23 变阻尼隔振器及道床隔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5639.5A CN108167375A (zh) 2018-02-23 2018-02-23 变阻尼隔振器及道床隔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67375A true CN108167375A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11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5639.5A Pending CN108167375A (zh) 2018-02-23 2018-02-23 变阻尼隔振器及道床隔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67375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5937A (zh) * 2018-06-16 2018-11-16 马鞍山小古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电隔振防噪音装置
CN109026578A (zh) * 2018-09-28 2018-12-18 天津尚吉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振动发电装置及车辆
CN110552987A (zh) * 2019-08-27 2019-12-10 嘉兴市光炬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缓冲器
CN112501955A (zh) * 2020-12-04 2021-03-16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阻尼器式的浮置板轨道
CN113047092A (zh) * 2021-03-29 2021-06-29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电磁变刚度自调节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系统及隔振器
CN113266662A (zh) * 2021-06-23 2021-08-17 常州大学 一种刚度随位移增加而增加的刚度突变型隔振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5968A (zh) * 2002-02-20 2005-07-0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转向减振器
CN2723765Y (zh) * 2004-09-09 2005-09-07 陆杰 双油缸变阻尼后减震器
US20050258009A1 (en) * 2004-05-19 2005-11-24 Bauerfeind Ag Controllable motion damper
CN200952545Y (zh) * 2006-08-10 2007-09-26 袁建明 一种避震器
CN103423364A (zh) * 2013-08-12 2013-12-04 江苏大学 一种阻尼可调的液压减振器
CN203348405U (zh) * 2013-06-18 2013-12-18 青岛阿尔斯通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变阻尼减振器
CN203702973U (zh) * 2014-02-14 2014-07-09 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活塞柱型隔振器
CN106958619A (zh) * 2017-04-28 2017-07-18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动调节减振器
CN207848298U (zh) * 2018-02-23 2018-09-11 四川大学 变阻尼隔振器及道床隔振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5968A (zh) * 2002-02-20 2005-07-0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转向减振器
US20050258009A1 (en) * 2004-05-19 2005-11-24 Bauerfeind Ag Controllable motion damper
CN2723765Y (zh) * 2004-09-09 2005-09-07 陆杰 双油缸变阻尼后减震器
CN200952545Y (zh) * 2006-08-10 2007-09-26 袁建明 一种避震器
CN203348405U (zh) * 2013-06-18 2013-12-18 青岛阿尔斯通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变阻尼减振器
CN103423364A (zh) * 2013-08-12 2013-12-04 江苏大学 一种阻尼可调的液压减振器
CN203702973U (zh) * 2014-02-14 2014-07-09 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活塞柱型隔振器
CN106958619A (zh) * 2017-04-28 2017-07-18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动调节减振器
CN207848298U (zh) * 2018-02-23 2018-09-11 四川大学 变阻尼隔振器及道床隔振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5937A (zh) * 2018-06-16 2018-11-16 马鞍山小古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电隔振防噪音装置
CN109026578A (zh) * 2018-09-28 2018-12-18 天津尚吉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振动发电装置及车辆
CN110552987A (zh) * 2019-08-27 2019-12-10 嘉兴市光炬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缓冲器
CN112501955A (zh) * 2020-12-04 2021-03-16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阻尼器式的浮置板轨道
CN112501955B (zh) * 2020-12-04 2022-05-24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阻尼器式的浮置板轨道
CN113047092A (zh) * 2021-03-29 2021-06-29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电磁变刚度自调节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系统及隔振器
CN113266662A (zh) * 2021-06-23 2021-08-17 常州大学 一种刚度随位移增加而增加的刚度突变型隔振器
CN113266662B (zh) * 2021-06-23 2022-02-22 常州大学 一种刚度随位移增加而增加的刚度突变型隔振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67375A (zh) 变阻尼隔振器及道床隔振系统
US10407834B1 (en) Adaptive vibration isolator
CN107208726B (zh) 用于减振器的次级阻尼组件
CN102057180B (zh) 嵌套式单向高速阀
AU761074B2 (en) Damper with high dissipating power
CN101943241B (zh) 减震器及其液压阻挡器
EP0607545A1 (en) Shock absorber
CN104094014B (zh) 流体填充频率相关阻尼器
CN106594159B (zh) 一种实现三向隔振的磁流变复合悬置
CN103429929A (zh) 衰减力可变减震器
CN201875043U (zh) 一种滑阀式磁流变减振器
JPS6165928A (ja) ニユーマチツク式又はハイドロニユーマチツク式の引張りばね
US4369864A (en) Shock absorber including thermostatically controlled fluid flow passage
US9458906B2 (en) Suspension method and shock-absorbing device for an automobile
CN105264257B (zh) 具有活塞节流的气缸活塞单元
CN106104983B (zh) 一种转向电机的减震机构
KR101518097B1 (ko) 유공압 서스펜션 유닛
CN207848298U (zh) 变阻尼隔振器及道床隔振系统
KR100507756B1 (ko) 자기가변유체를 이용한 쇽 업소버의 감쇠력 가변장치
US11629772B2 (en) Valve and shock absorber
CN103256333A (zh) 一种分子弹簧隔振缓冲技术
CN2859082Y (zh) 双密封多档自动控制气压汽车减振器
JPH0434236A (ja) 減衰力可変型緩衝器
CN107143598B (zh) 油压减振器
CN112829572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主动悬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