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67029A - 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67029A
CN108167029A CN201711348439.3A CN201711348439A CN108167029A CN 108167029 A CN108167029 A CN 108167029A CN 201711348439 A CN201711348439 A CN 201711348439A CN 108167029 A CN108167029 A CN 1081670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team discharge
back pressure
superhigh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484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67029B (zh
Inventor
袁兵
姜小峰
唐小锋
吴斌
肖军
唐兆芳
沈国美
黄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Jiangsu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Jiangsu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Jiangsu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Jiangsu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484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670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67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670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670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670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7/00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by varying flow
    • F01D17/10Final actu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F01D25/32Collecting of condensation water; Drainage ; Removing solid p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Turb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包括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和向空主排汽管道,在排汽阀门和安全阀之间的向空主排汽管道上还设有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包括排汽调节旁路管道、调节旁路调节阀、大气式扩容器、疏水泵和除氧器,排汽调节旁路管道一端连接向空主排汽管道,另一端连接大气式扩容器,调节旁路调节阀安装于调节旁路管道上,大气式扩容器通过疏水管道连接除氧器,所述疏水管道上设有疏水泵;能在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启动阶段和最大供热负荷工况下,对其起保护作用,同时还公开了其具体的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及其控制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电厂热机及热控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背压供热机组作为热电联产常用机型,具有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和节能环保等优势,可以很好的满足城市和工业园区集中供热的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热电联产管理办法》也鼓励发展背压供热机组,因此如何保证背压供热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背压机启动过程与纯凝机组启动过程有较大的区别,纯凝机组启动时低压缸排汽直接排入凝汽器,没有噪声等环境影响因素,工质也得到了很好的回收;而背压机没有凝汽器,启动时排汽的参数也达不到对外供热蒸汽参数的要求,启动期间背压机组需要向空排汽,不仅噪声大,排汽也不能有效的回收。
另外,对于50MW等级超高温参数的大型背压机,由于汽轮机进汽量和进汽温度的提高,从而造成机组启动期间排汽量增加、排汽温度的提高、启动时间变长,导致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主排汽管道的尺寸也比常规进汽温度的背压机排汽管道的尺寸大得多,工质浪费严重;同时启动初期小流量工况条件下,向空主排汽管道准确的控制背压较为困难,机组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在排汽超压时,背压较为不稳定,安全阀经常动作,影响对外供热。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能在其启动阶段和最大供热负荷工况下,对其起保护作用的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同时,还提供了上述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包括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和向空主排汽管道,所述向空主排汽管道一端与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的排汽供热管接口相接,并设有排汽阀门和安全阀,在所述排汽阀门和安全阀之间的向空主排汽管道上还设有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所述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包括排汽调节旁路管道、调节旁路调节阀、大气式扩容器、疏水泵和除氧器,所述排汽调节旁路管道一端连接向空主排汽管道,另一端连接大气式扩容器,所述调节旁路调节阀安装于调节旁路管道上,所述大气式扩容器通过疏水管道连接除氧器,所述疏水管道上设有疏水泵。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旁路调节阀采用减压调节阀,自所述排汽调节旁路管道与向空主排汽管道连接处至所述调节旁路调节阀之间的排汽调节旁路管道上还设置有调节旁路隔断阀。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的最大流量为所述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进汽额定进汽流量的5%-10%。
将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的应用于启动初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启动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首先保持向空主排汽管道的排汽阀门关闭,依次开启调节旁路隔断阀和调节旁路调节阀,接下来控制调节旁路调节阀继续开大,直至大气式扩容器中的疏水水位达到设定值;
步骤二,在所述步骤一中,在所述大气式扩容器中的疏水水位达到设定值时,将所述大气式扩容器中的疏水通过疏水泵经疏水管道排至除氧器;
步骤三,当所述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达到最大流量后,快速打开所述向空主排汽管道的排汽阀门,使得所述向空主排汽管道的流量相当于所述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的最大流量开度,同时逐步关闭调节旁路隔断阀和调节旁路调节阀。
将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的应用于排汽超压时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的向空主排汽管道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即在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供热达到最大负荷时,首先依次开启调节旁路隔断阀和调节旁路调节阀;
步骤二,在所述步骤一中的调节旁路隔断阀和调节旁路调节阀开启一段时间后,监测所述向空主排汽管道的压力,当所述向空主排汽管道的压力逐渐减小并达到设定值时,依次关闭调节旁路隔断阀和调节旁路调节阀,当所述向空主排汽管道的压力逐渐增大时,打开安全阀。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大气式扩容器中的疏水通过疏水泵经疏水管道排至除氧器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监测所述大气式扩容器中的疏水水位的变化,当所述疏水水位低于设定值时,关闭疏水泵;
步骤二,当所述步骤一中的疏水水位达到设定值时,开启疏水泵,并在保持疏水泵开启的状态下,利用疏水泵将大气式扩容器中的疏水通过疏水管道排入除氧器内。作为
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旁路隔断阀、调节旁路调节阀、排汽阀门和安全阀的开启、关闭均通过程序控制方式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 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的有益效果为:
1.1 避免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的向空主排汽管道在较小流量时打开,并且使得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在启动初期精确控制排汽背压,从而精准控制汽机转速,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
1.2 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启动初期的排汽能够排入大气式疏水扩容器,避免工质损失,节约成本,减少噪音;
1.3超高温背压机在最大供热负荷时,如背压超过设定值,及时打开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防止安全阀频繁动作,减少排汽对空排放,也起到减少工质损失的作用;
2. 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2.1 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的控制方法简单,能对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启动初期的排汽通过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进行调整,使汽轮机启动初期运行更加平稳和安全,同时很好的回收工质;
2.2 同时在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在最大供热工况条件下,通过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进行调整,可以避免安全阀频繁动作,也减少了大量的工质损失,同时保证了工作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局部部件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11、排汽供热管接口;20、向空主排汽管道;21、排汽阀门;22、安全阀;30、排汽调节旁路管道;40、调节旁路隔断阀;50、调节旁路调节阀;60、大气式扩容器;70、疏水管道;80、疏水泵;90、除氧器;100、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和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一种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包括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10和向空主排汽管道20,向空主排汽管道20一端与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10的排汽供热管接口11相接,并设有排汽阀门21和安全阀22,在排汽阀门21和安全阀22之间的向空主排汽管道20上还设有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100,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100包括排汽调节旁路管道30、调节旁路调节阀50、大气式扩容器60、疏水泵80和除氧器90,排汽调节旁路管道30一端连接向空主排汽管道20,另一端连接大气式扩容器60,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100不对空排汽,排汽排入大气式扩容器60,调节旁路调节阀50安装于调节旁路管道上,大气式扩容器60通过疏水管道70连接除氧器90,使得大气式扩容器60中的疏水通过疏水泵80回收至除氧器90疏水管道70上设有疏水泵80。
本实施例中,调节旁路调节阀50采用减压调节阀,自排汽调节旁路管道30与向空主排汽管道20连接处至调节旁路调节阀50之间的排汽调节旁路管道30上还设置有调节旁路隔断阀40。
本实施例中,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100的最大流量为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10进汽额定进汽流量的5%。
本实施例中的,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只在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10启动初期和排汽超压时工作,具体控制方法如下:
如图2所示,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启动初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启动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10,首先保持向空主排汽管道20的排汽阀门21关闭,依次开启调节旁路隔断阀40和调节旁路调节阀50,接下来控制调节旁路调节阀50继续开大,冷凝下来的疏水储存在扩容器中,使得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100的流量持续增加,直至当大气式扩容器60中的疏水水位达到设定值;
步骤二,在所述步骤一中,在大气式扩容器60中的疏水水位达到设定值时,将大气式扩容器60中的疏水通过疏水泵80经疏水管道70排至除氧器90;
步骤三,当所述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达到最大流量后,快速打开所述向空主排汽管道20的排汽阀门21,使得所述向空主排汽管道20的流量相当于所述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100的最大流量开度,同时逐步关闭调节旁路隔断阀40和调节旁路调节阀50,并确认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10是否达到供热要求,若达到供热要求,则正常工作,若未达到供热要求,检查调节旁路隔断阀40和调节旁路调节阀50是否关闭完全。
如图2所示,将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的应用于排汽超压时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10的向空主排汽管道20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首先依次开启调节旁路隔断阀40和调节旁路调节阀50;
步骤二,在所述步骤一中的调节旁路隔断阀40和调节旁路调节阀50开启一段时间后,监测所述向空主排汽管道20的压力,当所述向空主排汽管道20的压力逐渐减小并达到设定值时,依次关闭调节旁路隔断阀40和调节旁路调节阀50,当所述向空主排汽管道20的压力逐渐增大时,打开安全阀22,使得排汽从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100转移到向空排汽主管道,并通过安全阀22对空排汽,直至排汽参数达到供热要求时,结束向空排汽。如此控制能够使得在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10对外供热达到最大负荷,排汽背压超过设定值时,通过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100释放压力,避免安全阀22动作事故工况,有效降低排汽噪音。
如图3所示,大气式扩容器60中的疏水通过疏水泵80经疏水管道70排至除氧器90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监测所述大气式扩容器60中的疏水水位的变化,当所述疏水水位低于设定值时,关闭疏水泵80;
步骤二,当所述步骤一中的疏水水位达到设定值时,开启疏水泵80,并在保持疏水泵80开启的状态下,利用疏水泵80将大气式扩容器60中的疏水通过疏水管道70排入除氧器90内。
本实施例中的调节旁路隔断阀40、调节旁路调节阀50、排汽阀门21和安全阀22的开启、关闭均通过程序控制方式控制。
实施例2
参照图1所示,一种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包括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10和向空主排汽管道20,向空主排汽管道20一端与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10的排汽供热管接口11相接,并设有排汽阀门21和安全阀22,在排汽阀门21和安全阀22之间的向空主排汽管道20上还设有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100,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100包括排汽调节旁路管道30、调节旁路调节阀50、大气式扩容器60、疏水泵80和除氧器90,排汽调节旁路管道30一端连接向空主排汽管道20,另一端连接大气式扩容器60,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100不对空排汽,排汽排入大气式扩容器60,调节旁路调节阀50安装于调节旁路管道上,大气式扩容器60通过疏水管道70连接除氧器90,使得大气式扩容器60中的疏水通过疏水泵80回收至除氧器90疏水管道70上设有疏水泵80。
本实施例中,调节旁路调节阀50采用减压调节阀,自排汽调节旁路管道30与向空主排汽管道20连接处至调节旁路调节阀50之间的排汽调节旁路管道30上还设置有调节旁路隔断阀40。
本实施例中,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100的最大流量为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10进汽额定进汽流量的10%。
本实施例中的,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只在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10启动初期和排汽超压时工作,具体控制方法如下:
如图2所示,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启动初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启动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10,首先保持向空主排汽管道20的排汽阀门21关闭,依次开启调节旁路隔断阀40和调节旁路调节阀50,接下来控制调节旁路调节阀50继续开大,冷凝下来的疏水储存在扩容器中,使得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100的流量持续增加,直至当大气式扩容器60中的疏水水位达到设定值;
步骤二,在所述步骤一中,在大气式扩容器60中的疏水水位达到设定值时,将大气式扩容器60中的疏水通过疏水泵80经疏水管道70排至除氧器90;
步骤三,当所述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达到最大流量后,快速打开所述向空主排汽管道20的排汽阀门21,使得所述向空主排汽管道20的流量相当于所述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100的最大流量开度,同时逐步关闭调节旁路隔断阀40和调节旁路调节阀50,并确认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10是否达到供热要求,若达到热要求,则正常工作,若未达到供热要求,检查调节旁路隔断阀40和调节旁路调节阀50是否关闭完全。
如图2所示,将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的应用于排汽超压时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10的向空主排汽管道20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首先依次开启调节旁路隔断阀40和调节旁路调节阀50;
步骤二,在所述步骤一中的调节旁路隔断阀40和调节旁路调节阀50开启一段时间后,监测所述向空主排汽管道20的压力,当所述向空主排汽管道20的压力逐渐减小并达到设定值时,依次关闭调节旁路隔断阀40和调节旁路调节阀50,当所述向空主排汽管道20的压力逐渐增大时,打开安全阀22,使得排汽从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100转移到向空排汽主管道,并通过安全阀22对空排汽,直至排汽参数达到供热要求时,结束向空排汽。
如图3所示,大气式扩容器60中的疏水通过疏水泵80经疏水管道70排至除氧器90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监测所述大气式扩容器60中的疏水水位的变化,当所述疏水水位低于设定值时,关闭疏水泵80;
步骤二,当所述步骤一中的疏水水位达到设定值时,开启疏水泵80,并在保持疏水泵80开启的状态下,利用疏水泵80将大气式扩容器60中的疏水通过疏水管道70排入除氧器90内。
本实施例中的调节旁路隔断阀40、调节旁路调节阀50、排汽阀门21和安全阀22的开启、关闭均通过程序控制方式控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专利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包括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10)和向空主排汽管道(20),所述向空主排汽管道(20)一端与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10)的排汽供热管接口(11)相接,并设有排汽阀门(21)和安全阀(2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汽阀门(21)和安全阀(22)之间的向空主排汽管道(20)上还设有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100),所述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100)包括排汽调节旁路管道(30)、调节旁路调节阀(50)、大气式扩容器(60)、疏水泵(80)和除氧器(90),所述排汽调节旁路管道(30)一端连接向空主排汽管道(20),另一端连接大气式扩容器(60),所述调节旁路调节阀(50)安装于调节旁路管道上,所述大气式扩容器(60)通过疏水管道(70)连接除氧器(90),所述疏水管道(70)上设有疏水泵(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旁路调节阀(50)采用减压调节阀,自所述排汽调节旁路管道(30)与向空主排汽管道(20)连接处至所述调节旁路调节阀(50)之间的排汽调节旁路管道(30)上还设置有调节旁路隔断阀(4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100)的最大流量为所述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10)进汽额定进汽流量的5%-10%。
4.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的应用于启动初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启动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10),首先保持向空主排汽管道(20)的排汽阀门(21)关闭,依次开启调节旁路隔断阀(40)和调节旁路调节阀(50),接下来控制调节旁路调节阀(50)继续开大,直至大气式扩容器(60)中的疏水水位达到设定值;
步骤二,在所述步骤一中,在所述大气式扩容器(60)中的疏水水位达到设定值时,将所述大气式扩容器(60)中的疏水通过疏水泵(80)经疏水管道(70)排至除氧器(90);
步骤三,当所述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达到最大流量后,快速打开所述向空主排汽管道(20)的排汽阀门(21),使得所述向空主排汽管道(20)的流量相当于所述回收式调节旁路系统(100)的最大流量开度,同时逐步关闭调节旁路隔断阀(40)和调节旁路调节阀(50)。
5.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的应用于排汽超压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10)的向空主排汽管道(20)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即在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式汽轮机(10)供热达到最大负荷时,首先依次开启调节旁路隔断阀(40)和调节旁路调节阀(50);
步骤二,在所述步骤一中的调节旁路隔断阀(40)和调节旁路调节阀(50)开启一段时间后,监测所述向空主排汽管道(20)的压力,当所述向空主排汽管道(20)的压力逐渐减小并达到设定值时,依次关闭调节旁路隔断阀(40)和调节旁路调节阀(50),当所述向空主排汽管道(20)的压力逐渐增大时,打开安全阀(22)。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应用于启动初期及排汽超压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式扩容器(60)中的疏水通过疏水泵(80)经疏水管道(70)排至除氧器(90)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监测所述大气式扩容器(60)中的疏水水位的变化,当所述疏水水位低于设定值时,关闭疏水泵(80);
步骤二,当所述步骤一中的疏水水位达到设定值时,开启疏水泵(80),并在保持疏水泵(80)开启的状态下,利用疏水泵(80)将大气式扩容器(60)中的疏水通过疏水管道(70)排入除氧器(90)内。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旁路隔断阀(40)、调节旁路调节阀(50)、排汽阀门(21)、安全阀(22)和疏水泵(80)的开启、关闭均通过程序控制方式控制。
CN201711348439.3A 2017-12-15 2017-12-15 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81670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48439.3A CN108167029B (zh) 2017-12-15 2017-12-15 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48439.3A CN108167029B (zh) 2017-12-15 2017-12-15 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67029A true CN108167029A (zh) 2018-06-15
CN108167029B CN108167029B (zh) 2020-02-21

Family

ID=62522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48439.3A Active CN108167029B (zh) 2017-12-15 2017-12-15 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6702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0161A (zh) * 2019-05-15 2019-11-05 程琛 一种基于冷端优化的背压式汽轮机快速启动方法
CN112460668A (zh) * 2020-12-01 2021-03-09 福建晋江热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背压式供热机组顶峰填谷的无扰储热系统和方法
CN113123836A (zh) * 2019-12-30 2021-07-16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背压汽轮机启动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458511U (zh) * 2017-02-16 2017-09-01 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电力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背压纯凝双模式热力系统及乏汽余热利用系统
CN107327321A (zh) * 2017-09-04 2017-11-07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背压式汽轮机本体疏水回收系统
CN107387182A (zh) * 2017-09-04 2017-11-24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背压式汽轮机启动排汽回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458511U (zh) * 2017-02-16 2017-09-01 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电力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背压纯凝双模式热力系统及乏汽余热利用系统
CN107327321A (zh) * 2017-09-04 2017-11-07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背压式汽轮机本体疏水回收系统
CN107387182A (zh) * 2017-09-04 2017-11-24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背压式汽轮机启动排汽回收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0161A (zh) * 2019-05-15 2019-11-05 程琛 一种基于冷端优化的背压式汽轮机快速启动方法
CN113123836A (zh) * 2019-12-30 2021-07-16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背压汽轮机启动方法
CN113123836B (zh) * 2019-12-30 2022-07-19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背压汽轮机启动方法
CN112460668A (zh) * 2020-12-01 2021-03-09 福建晋江热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背压式供热机组顶峰填谷的无扰储热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67029B (zh) 2020-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1575B (zh) 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供热期热网系统运行的方法
CN108167029A (zh) 50mw等级超高温背压机回收式排汽调节旁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16230A (zh) 一种直流锅炉启动系统及方法
CN102943696B (zh) 北重350mw超临界高中压合缸汽轮机组暖缸工艺
CN110259532A (zh) 压水堆核电机组二回路热力系统自适应供汽系统及方法
CN205261619U (zh) 用于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的暖风器疏水系统
CN206817442U (zh) 一种新型超“超”临界锅炉启动系统
CN113107828B (zh) 一种适用于火电厂凝结水泵的节能控制策略
CN206160094U (zh) 给水泵汽轮机乏汽余热利用系统
CN210948813U (zh) 一种防止供热汽轮机进冷汽的自动疏水系统
CN210164663U (zh) 一种双汽动给水泵汽轮机再循环水管路装置
CN204922941U (zh) 火力发电厂除氧器上水系统
CN213838697U (zh) 一种适用于直接空冷机组的节能启动系统
CN214303962U (zh) 一种汽轮机组空气预暖快速启动系统
CN115305994A (zh) 一种利用管网虹吸能力的节能装置及方法
CN216642228U (zh) 优化发电厂蒸汽管道安全阀排汽噪声及工质损失的系统
CN201265435Y (zh) 炼钢余热蒸汽回收利用螺杆膨胀动力替代减压阀装置
CN213450528U (zh) 一种低位布置的联合循环机组疏水系统
CN206801630U (zh) 一种用于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的旁路热能回收系统
CN219317016U (zh) 用于汽轮机凝结水系统节能的辅助凝结水泵设备
CN202216237U (zh) 不带炉水循环泵直流炉的改进结构
CN216953014U (zh) 一种火电厂用除氧器加热系统
CN213901030U (zh) 一种锅炉启停过程及定排扩容器排汽回收装置
CN205155924U (zh) 一种火电厂节能系统
CN214741694U (zh) 一种天然气快速升温蒸汽加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