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63323A - 一种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63323A
CN108163323A CN201711438815.8A CN201711438815A CN108163323A CN 108163323 A CN108163323 A CN 108163323A CN 201711438815 A CN201711438815 A CN 201711438815A CN 108163323 A CN108163323 A CN 108163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plate
box
material circulation
out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388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寿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43881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633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63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633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interconnecting or uniting two or more rigid, or substantially rigid,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plastics material
    • B65D11/18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interconnecting or uniting two or more rigid, or substantially rigid,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plastics material collapsible, i.e. with walls hinged together or detachably connec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02Internal fittings
    • B65D25/04Part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承受较大冲击力、便于物流人员配送及使用且可回收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包括:箱体。第一保护件,包括第一和第二外板体;第二保护件,包括第三外板体和第四外板体,第三外板体与第一外板体接触,且,第四和第二外板体的自由端处各自分别枢接有第一和第二橡胶垫,第一和第二橡胶垫的自由端可连接,两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凹陷,且从第一和第二橡胶垫的截面观察,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于第一和第二橡胶垫上的分布位置不重合。本发明提供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可回收,便于配送。

Description

一种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流领域,涉及一种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承受较大冲击力、便于物流人员配送及使用且可回收、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
背景技术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形成的,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原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随着电商行业的极速发展,及与快递行业的密切配合,由于网上购物享有送货上门,无需单独出行及节省时间等便利,尤其是对于较为沉重的货物来说,解决了消费者不易携带的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人群正趋向于向网购发生消费行为,随处可见由纸箱盛放的货物堆积在居民区各处,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由于纸箱过多,因此,多数是直接将其废弃扔掉,这导致了物流箱的过渡浪费,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便于观察,便于物流人员能够根据分类放置多种物品及进行及时配送,在物流人员将物品交付消费者后,能够将物流箱带回,进行反复使用,大大提高了产品利用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包括:
箱体,其包括底板、顶板、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底板、顶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限定出一装载空间,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均各自包含位于上方的第一板体和位于下方的第二板体,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均各自包含位于上方的第三板体和位于下方的第四板体,所述顶板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一板体或第三板体上;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铰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左侧板及所述右侧板的第二板体之间;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铰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前侧板及所述后侧板的第四板体之间;
第一固定部,沿竖直方向形成于所述后侧板内壁上;
第二固定部,沿竖直方向形成于所述后侧板内壁上,平行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且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对应设置;
第一隔板,两端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内,将所述装载空间分隔为不同的容置空间;
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所述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板体向第二板体的方向延伸的多个彼此平行排列的橡胶柱体和连接多个所述橡胶柱体的密封橡胶片,所述橡胶柱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橡胶球体,所述橡胶球体嵌合入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或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之内;
第一保护件,包括第一外板体和与所述第一外板体的一端枢接的第二外板体,所述第一外板体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外板体与所述顶板平行;
第二保护件,包括第三外板体和与所述第三外板体的一端枢接的第四外板体,所述第三外板体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顶板上,且所述第三外板体与所述第一外板体接触,且,所述第二外板体和所述第四外板体的自由端处各自分别枢接有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的自由端可通过粘贴连接;
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所述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的两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所述第一凹陷分布于第一和第二橡胶垫的向外侧面,所述第二凹陷分布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橡胶垫的向内侧面,且从所述第一和第二橡胶垫的截面观察,所述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橡胶垫上的分布位置不重合;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于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弹性构件,所述左侧板、所述前侧板、所述右侧板和所述后侧板彼此顺次弹性连接。
优选的是,物流箱所述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所述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由瓦楞纸制成。
优选的是,物流箱所述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还包括:
第一绑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橡胶垫上,而另一端沿所述第二外板体向第一外板体的方向延伸,且固定于所述第二外板体和第一外板体上;
第二绑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橡胶垫上,而另一端沿所述第四外板体向第三外板体的方向延伸,且固定于所述第四外板体和第三外板体上,所述第二绑带和第一绑带的自由端可卡合连接。
优选的是,物流箱所述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还包括:
第二隔板,两端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左侧板或右侧板和第一隔板之间或相邻的两个第一隔板之间,将所述容置空间分割为格子,所述第二隔板小于所述第一隔板。
优选的是,物流箱所述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中,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三固定部和第四固定部均为一端具有插入口的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两端均具有与所述限位凹槽配合设置的T型限位部。
优选的是,物流箱所述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中,该容器组件由可降解材料制成。
优选的是,物流箱所述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中,所述箱体采用透明的树脂材料制成。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包括:箱体,其包括底板、顶板、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底板、顶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限定出一装载空间,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均各自包含位于上方的第一板体和位于下方的第二板体,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均各自包含位于上方的第三板体和位于下方的第四板体,所述顶板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一板体或第三板体上;装载空间用于盛放各种物品,将顶板枢接,能够方便地开关,从而保持容器内物品整洁。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铰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左侧板及所述右侧板的第二板体之间;便于在不使用时将左侧板和右侧板折叠收纳。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铰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前侧板及所述后侧板的第四板体之间;便于在不使用时将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折叠收纳,以节省空间。第一固定部,沿竖直方向形成于所述后侧板内壁上;第二固定部,沿竖直方向形成于所述后侧板内壁上,平行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且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对应设置;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固定部以用于固定隔板等,用于将装载空间分隔为小空间,便于进行物品的分类放置。第一隔板,两端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内,将所述装载空间分隔为不同的容置空间;在需要分类放置多种物品时,将第一隔板插在第一和第二固定部内,将其固定,形成不同的容置空间,分类放置物品。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所述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板体向第二板体的方向延伸的多个彼此平行排列的橡胶柱体和连接多个所述橡胶柱体的密封橡胶。首先,弹性连接件允许在折叠时,左侧板和右侧板以及前侧板和后侧板能够形成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分别在第二板体和第四板体的上层的情况,这样,能够使得折叠更加容易完成,第二,本发明的弹性连接件弹性大、结构设置精巧、耐用性强,允许反复折叠使用的次数达几十万次,因此,使得产品的耐用性好,避免了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破损,延长了使用寿命,促成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了环境。第一保护件,包括第一外板体和与所述第一外板体的一端枢接的第二外板体,所述第一外板体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外板体与所述顶板平行;第二保护件,包括第三外板体和与所述第三外板体的一端枢接的第四外板体,所述第三外板体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顶板上,且所述第三外板体与所述第一外板体接触。且,所述第二外板体和所述第四外板体的自由端处各自分别枢接有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的自由端可通过粘贴连接,所述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的两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所述第一凹陷分布于第一和第二橡胶垫的向外侧面,所述第二凹陷分布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橡胶垫的向内侧面,且所述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橡胶垫上的分布位置不重合。首先,将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设置于箱体的外侧,包裹住箱体的顶板、左右侧板及底板,能够保障物流箱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固性和安全性,便于其回收利用。其次,第一和第二橡胶垫设置于底板的底部,能够极大地减缓来自底部的冲击力及颠簸产生的力对箱体的冲击,从而更好地保护箱体。第三,第一和第二橡胶垫上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凹陷,能够进一步吸收箱体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力,同时,由于第一和第二凹陷于橡胶垫上分布的位置于截面方向上不重合,因此能够对来自底部的冲击力进行全面而缓慢地吸收与缓冲,以能够保护箱体及箱体内物品的安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于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弹性构件,所述左侧板、所述前侧板、所述右侧板和所述后侧板彼此顺次弹性连接。在收纳时,可先将左侧板和右侧板向内弯折,然后再将前侧板和后侧板折叠,以保持箱体完整。
本发明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便于观察,便于物流人员能够根据分类放置多种物品及进行及时配送等,在物流人员将物品交付消费者后,能够将物流箱带回,进行反复使用,大大提高了产品利用率。
此外,本发明还设置有第三固定部、第四固定部和第二隔板,提供了将容置空间分割的固定部位,以便于对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和放置。分割为格子后,便于用户将小物件进行分类放置。
本发明的限位凹槽和T型限位部使得固定方式更加牢固,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滑落。
本发明的容器组件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在不使用后,即使抛落,也会自行降解,避免污染环境。
本发明的的顶板的另一端沿其边缘向下设置有遮挡边。以便对容器内的物品实现密封保存。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物流箱所述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弹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2和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包括:箱体10,其包括底板、顶板、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底板、顶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限定出一装载空间,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均各自包含位于上方的第一板体101和位于下方的第二板体102,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均各自包含位于上方的第三板体103和位于下方的第四板体104,所述顶板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一板体101或第三板体103上;装载空间用于盛放各种物品,将顶板枢接,能够方便地开关,从而保持容器内物品整洁。第一连接部105,所述第一连接部105铰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左侧板及所述右侧板的第二板体102之间;便于在不使用时将左侧板和右侧板折叠收纳。第二连接部106,所述第二连接部106铰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前侧板及所述后侧板的第四板体104之间;便于在不使用时将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折叠收纳,以节省空间。第一固定部,沿竖直方向形成于所述后侧板内壁上;第二固定部,沿竖直方向形成于所述后侧板内壁上,平行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且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对应设置;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固定部以用于固定隔板等,用于将装载空间分隔为小空间,便于进行物品的分类放置。第一隔板107,两端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内,将所述装载空间分隔为不同的容置空间;在需要分类放置多种物品时,将第一隔板107插在第一和第二固定部内,将其固定,形成不同的容置空间,分类放置物品。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一板体101和第二板体102之间、所述第三板体103和第四板体104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20包括沿所述第一板体101向第二板体102的方向延伸的多个彼此平行排列的橡胶柱体201和连接多个所述橡胶柱体的密封橡胶片202,所述橡胶柱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橡胶球体203,所述橡胶球体203嵌合入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或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之内。首先,弹性连接件允许在折叠时,左侧板和右侧板以及前侧板和后侧板能够形成第一板体101和第三板体103分别在第二板体102和第四板体104的上层的情况,这样,能够使得折叠更加容易完成,第二,本发明的弹性连接件弹性大、结构设置精巧、耐用性强,允许反复折叠使用的次数达几十万次,因此,使得产品的耐用性好,避免了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破损,延长了使用寿命,促成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了环境。第一保护件30,包括第一外板体301和与所述第一外板体的一端枢接的第二外板体302,所述第一外板体301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外板体与所述顶板平行;第二保护件40,包括第三外板体401和与所述第三外板体的一端枢接的第四外板体402,所述第三外板体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顶板上,且所述第三外板体与所述第一外板体接触。且,所述第二外板体和所述第四外板体的自由端处各自分别枢接有第一橡胶垫303和第二橡胶垫403,所述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的自由端可通过粘贴连接。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所述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的两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陷304和第二凹陷305,所述第一凹陷分布于第一和第二橡胶垫的向外侧面,所述第二凹陷分布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橡胶垫的向内侧面,且从所述第一和第二橡胶垫的截面观察,所述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橡胶垫上的分布位置不重合。首先,将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设置于箱体的外侧,包裹住箱体的顶板、左右侧板及底板,能够保障物流箱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固性和安全性,便于其回收利用。其次,第一和第二橡胶垫设置于底板的底部,能够极大地减缓来自底部的冲击力及颠簸产生的力对箱体的冲击,从而更好地保护箱体。第三,第一和第二橡胶垫上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凹陷,能够进一步吸收箱体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力,同时,由于第一和第二凹陷于橡胶垫上分布的位置于截面方向上不重合,因此能够对来自底部的冲击力进行全面而缓慢地吸收与缓冲,以能够保护箱体及箱体内物品的安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05于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06,且所述第一连接部105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6均为弹性构件,所述左侧板、所述前侧板、所述右侧板和所述后侧板彼此顺次弹性连接。在收纳时,可先将左侧板和右侧板向内弯折,然后再将前侧板和后侧板折叠,以保持箱体1完整。
本发明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便于观察,便于物流人员能够根据分类放置多种物品及进行及时配送等,在物流人员将物品交付消费者后,能够将物流箱带回,进行反复使用,大大提高了产品利用率。
物流箱所述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所述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由瓦楞纸制成。瓦楞纸使用广泛,搬运方便,比较环保,且强度大,适于作为物流箱的外层保护件。
所述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还包括:
第一绑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橡胶垫上,而另一端沿所述第二外板体向第一外板体的方向延伸,且固定于所述第二外板体和第一外板体上;
第二绑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橡胶垫上,而另一端沿所述第四外板体向第三外板体的方向延伸,且固定于所述第四外板体和第三外板体上,所述第二绑带和第一绑带的自由端可卡合连接。在需要时,将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相互卡合,能够便于携带和搬运物流箱。
所述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还包括:
第三连接部,位于相邻的所述左侧板、所述前侧板、所述右侧板和所述后侧板之间,以使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和所述底板形成所述装载空间,所述第三连接部为弹性构件,所述第三连接部的截面呈半圆形。便于左侧板、前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的折叠及弹性连接,提高了本发明的容器组件的容纳性能和收纳性能。
物流箱所述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还包括:
第三固定部,沿水平方向形成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
第四固定部,沿水平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一隔板107上,且与所述第三固定部平行,且与所述第三固定部对应设置。提供了将容置空间分割的固定部位,以便于对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和放置。
第二隔板,两端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左侧板或右侧板和第一隔板107之间或相邻的两个第一隔板107之间,将所述容置空间分割为格子,所述第二隔板小于所述第一隔板107。分割为格子后,便于用户将小物件进行分类放置。
物流箱所述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三固定部和第四固定部均为一端具有插入口的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隔板107和第二隔板的两端均具有与所述限位凹槽配合设置的T型限位部。固定方式更加牢固,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第一隔板107和第二隔板滑落。
物流箱所述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该容器组件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在不使用后,即使抛弃,也会自行降解,避免污染环境。
物流箱所述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所述顶板的另一端沿其边缘向下设置有遮挡边。以便对容器内的物品实现密封保存。
所述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箱体采用透明的树脂材料制成。便于物流人员观看物流箱内物品,以便于分类处理及及时配送。
本发明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便于观察,便于物流人员能够根据分类放置多种物品及进行及时配送等,在物流人员将物品交付消费者后,能够将物流箱带回,进行反复使用,大大提高了产品利用率。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Claims (7)

1.一种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包括底板、顶板、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底板、顶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限定出一装载空间,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均各自包含位于上方的第一板体和位于下方的第二板体,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均各自包含位于上方的第三板体和位于下方的第四板体,所述顶板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一板体或第三板体上;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铰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左侧板及所述右侧板的第二板体之间;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铰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前侧板及所述后侧板的第四板体之间;
第一固定部,沿竖直方向形成于所述后侧板内壁上;
第二固定部,沿竖直方向形成于所述后侧板内壁上,平行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且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对应设置;
第一隔板,两端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内,将所述装载空间分隔为不同的容置空间;
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所述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板体向第二板体的方向延伸的多个彼此平行排列的橡胶柱体和连接多个所述橡胶柱体的密封橡胶片,所述橡胶柱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橡胶球体,所述橡胶球体嵌合入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或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之内;
第一保护件,包括第一外板体、与所述第一外板体的一端枢接的第二外板体,所述第一外板体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外板体与所述顶板平行;
第二保护件,包括第三外板体和与所述第三外板体的一端枢接的第四外板体,所述第三外板体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顶板上,且所述第三外板体与所述第一外板体接触,且,所述第二外板体和所述第四外板体的自由端处各自分别枢接有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的自由端可通过粘贴连接;
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所述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的两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所述第一凹陷分布于第一和第二橡胶垫的向外侧面,所述第二凹陷分布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橡胶垫的向内侧面,且从所述第一和第二橡胶垫的截面观察,所述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橡胶垫上的分布位置不重合;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于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弹性构件,所述左侧板、所述前侧板、所述右侧板和所述后侧板彼此顺次弹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物流箱所述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由瓦楞纸制成。
3.如权利要求1物流箱所述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绑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橡胶垫上,而另一端沿所述第二外板体向第一外板体的方向延伸,且固定于所述第二外板体和第一外板体上;
第二绑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橡胶垫上,而另一端沿所述第四外板体向第三外板体的方向延伸,且固定于所述第四外板体和第三外板体上,所述第二绑带和第一绑带的自由端可卡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3物流箱所述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隔板,两端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左侧板或右侧板和第一隔板之间或相邻的两个第一隔板之间,将所述容置空间分割为格子,所述第二隔板小于所述第一隔板。
5.如权利要求4物流箱所述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三固定部和第四固定部均为一端具有插入口的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两端均具有与所述限位凹槽配合设置的T型限位部。
6.如权利要求1物流箱所述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其特征在于,该容器组件由可降解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1物流箱所述的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采用透明的树脂材料制成。
CN201711438815.8A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 Pending CN1081633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38815.8A CN108163323A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38815.8A CN108163323A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63323A true CN108163323A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21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38815.8A Pending CN108163323A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6332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09095Y (zh) * 2001-12-07 2002-09-04 纳雄耐尔塑料株式会社 折叠式箱
CN206107807U (zh) * 2016-10-26 2017-04-19 邵誉铭 一种新型包装箱
CN206125746U (zh) * 2016-10-18 2017-04-26 天津尚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环保电子附件包装箱
CN206704898U (zh) * 2017-03-30 2017-12-05 东莞市旭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背光产品包装的插入式吸塑盒
CN206798022U (zh) * 2017-06-08 2017-12-26 宁波象山华盛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09095Y (zh) * 2001-12-07 2002-09-04 纳雄耐尔塑料株式会社 折叠式箱
CN206125746U (zh) * 2016-10-18 2017-04-26 天津尚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环保电子附件包装箱
CN206107807U (zh) * 2016-10-26 2017-04-19 邵誉铭 一种新型包装箱
CN206704898U (zh) * 2017-03-30 2017-12-05 东莞市旭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背光产品包装的插入式吸塑盒
CN206798022U (zh) * 2017-06-08 2017-12-26 宁波象山华盛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0898B (zh) 一种托盘
CN102616470A (zh) 多件运输包装纸箱
CN108146790A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物流箱
CN205525814U (zh) 一种抗震快递运输箱
CN108163323A (zh) 一种承压能力增强的物流箱
CN209667780U (zh) 一种内部可分层的五层瓦楞纸箱装置
CN207748174U (zh) 一种路由器的包装盒
CN208813847U (zh) 一种电子商务物流周转装置
CN201753149U (zh) 环保包装泡垫
CN201305184Y (zh) 具有护角且脚柱能浸水的蜂窝纸托盘
CN108163324A (zh) 一种用于低温冷藏食品的物流箱
CN207956715U (zh) 一种快递包装回收装置
CN110844251A (zh) 柔性周转料箱
CN203995884U (zh) 一种便于取放包裹的邮政车
CN209321746U (zh) 托盘密集库结合多层穿梭车箱式立体库储分系统
CN214931937U (zh) 一种耐磨性好的瓦楞纸箱
CN208699694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电子商务用货架装置
CN202728721U (zh) 一种快递包装箱
CN207258312U (zh) 一种防滑包装袋
CN103625815A (zh) 一种小型物件存储货架
CN206318243U (zh) 包装泡沫结构
CN202574974U (zh) 配送箱
CN202765596U (zh) 蓄电池包装箱
CN207631689U (zh) 一种带减震防撞结构的包装箱
CN202987667U (zh) 一种一纸成型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