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7008A - 电动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7008A
CN108137008A CN201680052022.XA CN201680052022A CN108137008A CN 108137008 A CN108137008 A CN 108137008A CN 201680052022 A CN201680052022 A CN 201680052022A CN 108137008 A CN108137008 A CN 108137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gap
brake
vehicle
friction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20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37008B (zh
Inventor
西川明良
山崎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T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1772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4558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1803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4558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TN Corp filed Critical NT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137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7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37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70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8/0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 B60T8/17Using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regulation means to control braking
    • B60T8/172Determining control parameters used in the regulation, e.g. by calculations involving measured or detected parame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7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7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 B60T13/741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acting on an ultimate actua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0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 B60T7/04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foot actuated
    • B60T7/04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foot actuated by electrical means, e.g. using travel or force 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8/0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8/0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 B60T8/17Using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regulation means to control braking
    • B60T8/171Detecting parameters used in the regulation; Measuring values used in the regu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8/0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 B60T8/3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55/0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 F16D55/2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 F16D55/224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 F16D55/225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the braking members being brake pads
    • F16D55/226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the braking members being brake pads in which the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is moved axially, e.g. floating caliper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16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 F16D65/18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drawing members together, e.g. for disc brakes
    • F16D65/183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drawing members together, e.g. for disc brakes with force-transmitting members arranged side by side acting on a spot type force-applying me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2201/00Particular use of vehicle brake systems; Special systems using also the brakes; Special software modules within the brake system controller
    • B60T2201/12Pre-actuation of braking systems without significant braking effect; Optimizing brake performance by reduction of play between brake pads and brake dis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2220/00Monitoring, detecting driver behaviour; Signalling thereof; Counteracting thereof
    • B60T2220/04Pedal travel sensor, stroke sensor; Sensing brake reques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18Electric or magnetic
    • F16D2121/24Electric or magnetic using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5/00Components of actuators
    • F16D2125/18Mechanical mechanisms
    • F16D2125/20Mechanical mechanisms converting rotation to linear movement or vice versa
    • F16D2125/34Mechanical mechanisms converting rotation to linear movement or vice versa acting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axis of rotation
    • F16D2125/40Screw-and-n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 Braking Systems And Booster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制动装置,其针对装载电动制动装置的车辆,可在不对驾驶员造成不适感的情况下,调整间隙量。该电动制动装置(DB)的控制装置(2)包括:制动操作量检测部(24),其检测车辆的制动操作机构(27)中输入的操作量;操作记录标记存储机构(19),其根据通过制动操作量检测部(24)而检测的上述操作量,将驾驶员相对制动操作机构(27)的最新的操作的记录作为操作记录标记而保存。控制装置(2)还包括目标间隙确定部(17),其参照保存于操作记录标记存储机构(19)中的操作记录标记,确定目标间隙。

Description

电动制动装置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15年9月9日、申请号为JP特愿2015—177242;以及申请日为2015年9月14日、申请号为JP特愿2015—180302的申请的优先权,通过参照其整体,将其作为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内容而进行引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制动装置,本发明涉及在装载该电动制动装置的车辆中,在不对驾驶员造成不适感的情况下调整间隙量的技术。
背景技术
电动制动器可自由地确定制动盘与制动片之间的间隙。针对在装载电动制动器的车辆中,维持构成目标的间隙量的控制方法、降低该控制时的驾驶员的不适感的方法、对应于驾驶员的操作状况或车辆状况而确定间隙量的方法,具有各种的技术方案(专利文献1~3)。
专利文献1给出了下述的技术,其中,即使在像制动盘的磨损那样条件变化的情况下,仍将间隙维持在目标的值。将间隙维持在目标的值的理由在于,从电动制动器进行按压用的动作开始起,到制动力上升时的空走时间不伴随盘的磨损而增加。在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为涉及面向飞机的电动制动器的方案,但是,其也可适用于面向汽车的电动制动器。
专利文献2给出了下述的技术,其中,确定为了产生按压,减少间隙量,使盘和垫接触(使间隙封闭)时的促动器的动作速度。在专利文献2中指出,在使促动器动作时产生噪音,该噪音对驾驶员造成不适感。在专利文献2的方案中,在行驶噪音大的高速行驶时,重视响应性,使促动器进行高速动作,在促动器的噪音容易显著的低速行驶时,使促动器进行低速动作。应当最佳地对间隙量进行调整,以便控制车辆动作,但是,在进行调整时产生的噪音会构成对驾驶员的不适感的原因,像这些专利文献所示的那样,是清楚的。
专利文献3给出了下述的间隙确定方法,该方法用于针对封闭间隙时的初始响应延迟与此时产生的噪音,使初始响应特性提高,降低制动操作时的声音。具体来说,在驾驶员于行驶中松开加速踏板的场合,如果间隙是微小的,制动片处于等待状态,若处于停止状态则将制动片维持在间隙零的位置。另外,如果对制动踏板进行操作,则按照产生与操作相对应的按压的方式进行控制。
另外,在过去的可通过采用液压系统的制动器而调整间隙量的结构中,比如,在制动器的打滑不需要时,使液压系统产生负压,在行驶时增加间隙量,缓和制动器的打滑(专利文献4)。另外,关于间隙量的调整,在专利文献5中记载到,由于在加压侧和减压侧特性不同,故难以将制动片维持在中立位置。于是,一般,在行驶时设置间隙,在制动时将间隙封闭,由此提高感应性能。但是,即使在提高感应性能的情况下,像上述那样,噪音仍构成驾驶员的不适感的原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0—2035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2—67906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特许第4166336号公报
专利文献4:JP特开2010—215188号公报
专利文献5:JP特开平11—1656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这里,驾驶员容易产生不适感为下述场合,即相对驾驶员的操作的实际的车辆动作不与驾驶员打算的车辆动作一致的场合、或在驾驶员没有假想声音的发生的时刻产生动作声音的场合。关于动作声音,即使在小的声音的情况下,假想之外的时刻的发生容易造成不适感。相对该情况,在专利文献3那样的仅仅关注操作状况与车辆状况的控制方法中,在惰性行驶状态而停止的场合,在判定停止的时刻,产生使间隙封闭的动作。由此,具有使驾驶员产生不适感的可能性。于是,本发明人考虑到必须要求获得还关注驾驶员的操作记录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制动装置,其针对装载电动制动装置的车辆,可在不对驾驶员造成不适感的情况下调整间隙量。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在下面,为了容易理解,参照实施方式的标号而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电动制动装置涉及下述的电动制动装置DB,该电动制动装置包括:旋转部件8;摩擦部件9,该摩擦部件9与该旋转部件8接触;摩擦部件操作机构6,该摩擦部件操作机构6使该摩擦部件9与上述旋转部件8接触,以产生制动力;电动机4,该电动机4驱动该摩擦部件操作部件6;控制装置2,该控制装置2通过控制上述电动机4,调整上述旋转部件8和上述摩擦部件9之间的间隙量,
上述控制装置2包括:
制动操作量检测部24,该制动操作量检测部24检测装载该电动制动装置DB的车辆的制动操作机构27中输入的操作量;
操作记录标记存储机构19,该操作记录标记存储机构19根据通过该制动操作量检测部24而检测的上述操作量,将驾驶员相对上述制动操作机构27的最新的操作的记录作为操作记录标记而保存;
目标间隙确定部17,该目标间隙确定部17参照保存于该操作记录标记存储机构19中的上述操作记录标记,确定作为上述间隙量的目标值的目标间隙。
驾驶员对制动操作机构27的操作状态时刻地变化,或维持在一定的操作状态。上述的“最新的操作的记录”为刚进行的制动操作机构27的操作记录。
按照该方案,制动操作量检测部24检测车辆的制动操作机构27中输入的操作量。操作记录标记存储机构19根据通过制动操作量检测部24而检测的上述操作量,将驾驶员对上述制动操作机构27的最新的操作的记录作为操作记录标记而保存。该操作记录标记以可改写的方式,保存于操作记录标记存储机构19中。目标间隙确定部17参照上述操作记录标记确定目标间隙。
为了抑制间隙量的不需要的变更,降低噪音的发生频率,按照下述方式进行控制的方式是适合的,该方式为:在对制动操作机构27进行操作、车辆停止时,间隙量保持在缩短的状态,在不对制动操作机构27进行操作,车辆停止时,没有缩短而原样地保持间隙量。为了实现这样的控制,采用作为标记的操作记录标记,以保持制动操作机构27中输入的操作记录。目标间隙确定部17当确定目标间隙时,通过参照操作记录标记,可防止在驾驶员没有对制动操作机构27进行操作的时刻,间隙量因不小心而变动的情况。于是,可防止对驾驶员造成不适感的情况。
上述控制装置2还可包括按压指令部18,该按压指令部18确定产生上述制动力的按压的指令值;
按压指令部18包括:
按压发生部29,该按压发生部29在上述制动操作机构27操作时,对应于通过上述制动操作量检测部24而检测的操作量,产生按压的上述指令值;
间隙调整部30,该间隙调整部30在上述制动操作机构27非操作时,按照参照保存于上述操作记录标记存储机构19中的上述操作记录标记,与上述目标间隙一致的方式调整实际的间隙量。
按照该方案,按压发生部29在驾驶员对制动操作机构27进行操作时,对应于通过上述制动操作量检测部24而检测的操作量,产生按压的上述指令值。通过按照该已产生的指令值,电动机4驱动摩擦部件操作机构6,该摩擦部件操作机构6使摩擦部件9与旋转部件8接触,产生制动力。可像这样,对车辆施加制动力。
间隙调整部30在驾驶员没有对制动操作机构27进行操作时,按照参照上述操作记录标记,与上述目标间隙一致的方式调整实际的间隙量。在此场合,只要没有马上对制动操作机构27进行操作,间隙量就不从零以外(摩擦部件9的等待位置)缩短成零。不白白地调整间隙量,可减少不需要的打滑转矩,可抑制耗电量的恶化。另外,按压指令部18和目标间隙确定部17独立地进行处理,由此可简化条件判断的分歧、优先度的判断。
上述控制装置2也可包括:
车辆停止检测部23,该车辆停止检测部23检测上述车辆是否停止;
加速操作检测部21,该加速操作检测部21检测上述车辆的加速操作机构28的操作的有无,
上述目标间隙确定部17根据来自上述车辆停止检测部23的上述车辆是否停止的信息、通过上述加速操作检测部21而检测的上述加速操作机构28的操作的有无的信息、与保存于上述操作记录标记存储机构19中而参照的上述操作记录标记,确定上述目标间隙。
按照该方案,车辆停止检测部23检测车辆是否停止。加速操作检测部21检测加速操作机构28的操作的有无。这些信息输入到目标间隙确定部17中。另外,在目标间隙确定部17中,输入操作记录标记,确定目标间隙。由于像这样,不仅依靠操作记录标记,而且考虑车辆是否停止的信息与加速操作机构28的操作信息,确定目标间隙,故可抑制间隙量的不需要的变更,可确实地降低噪音的发生频率。
还可在上述制动操作机构27的非操作时,通过上述加速操作检测部21而检测到上述加速操作机构28非操作,通过上述车辆停止检测部23而检测到上述车辆处于停止中,并且在上述操作记录标记为表示上述摩擦部件9与上述旋转部件8接触的接触状态的启动时,上述目标间隙确定部17使上述目标间距为零,维持上述旋转部件8与上述摩擦部件9的接触状态。如果像上述那样,操作记录标记启动,则至少一次地对上述制动操作机构27进行操作,车辆停止或在车辆停止后对制动操作机构27进行操作。为了在该状态避免间隙量的不需要的调整,使目标间隙为零,维持旋转部件8与摩擦部件9的接触状态。
上述目标间隙确定部17还可在上述制动操作机构27的非操作时,在通过上述加速操作检测部21而检测到具有上述加速操作机构28的操作的场合,使上述操作记录标记为,表示上述摩擦部件9没有与上述旋转部件8接触的非接触状态的关状态,使上述目标间隙为零以外的规定的值。
按照该方案,在具有加速操作机构28的操作的场合,使操作记录标记为关状态。其目的在于:操作记录标记用于保持车辆马上停止之前的制动操作机构27的操作的记录,由此,在检测到具有表达驾驶员的再加速的意图的加速操作机构28的操作时,则重新设定制动操作机构27中输入的操作的记录。此时,使操作记录标记为关状态,具有驾驶员的再加速的意图,使目标间隙具有摩擦部件9位于等待位置的间隙(零以外)。
上述目标间隙确定部17还可在上述制动操作机构27的非操作时,在通过上述车辆停止检测部23而检测到上述车辆处于行驶中的场合,使上述操作记录标记为,表示上述摩擦部件9没有与上述旋转部件8接触的非接触状态的关状态,使上述目标间隙为零以外的规定的值。
按照该方案,在通过车辆停止检测部23而检测到上述车辆处于行驶中时,使操作记录标记关状态。其目的在于:操作记录标记用于保持车辆马上停止之前的制动操作机构27的操作的记录,由此,即使在没有加速操作机构28的操作的情况下,仍允许车辆的行驶状态(所谓的惯性行驶),如果确认表达驾驶员的行驶状态的维持的意思的行驶中的状态,则重新设定制动操作机构27中输入的操作的记录。此时,使操作记录标记为关状态,驾驶员具有行驶维持的意思,使目标间隙具有摩擦部件9位于等待位置的间隙(零以外)。
上述目标间隙确定部17还可在上述制动操作机构27的非操作时,如果通过上述加速操作检测部27而检测到上述加速操作机构28为非操作,在上述操作记录标记为表示上述摩擦部件9没有与上述旋转部件8接触的非接触状态的关状态的场合,使上述目标间隙为零以外的规定的值。在此场合,车辆从惯性行驶起,没有制动操作机构27的操作而停止或处于行驶中。此时,通过使目标间隙具有摩擦部件9位于等待位置的间隙(零以外),可避免间隙量的不需要的调整。
权利要求书和/或说明书和/或附图中公开的至少2个结构中的任意的组合均包含在本发明中。特别是,权利要求书中的各项权利要求的2个以上的任意的组合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附图说明
根据参照附图的下面的优选的实施形式的说明,会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但是,实施形式和附图用于单纯的图示和说明,不应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确定。在附图中,多个附图中的同一部件标号表示同一或相应部分。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制动装置的外观结构的图;
图2为图1的电动制动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图3A为说明图1的电动制动装置的制动盘与摩擦部件的间隙量的图;
图3B为表示图1的电动制动装置的制动盘和摩擦部件的间隙量的例子的图;
图4为表示通过图1的电动制动装置而调整间隙量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1应用例和第2应用例的电动制动装置中的电动制动促动器的侧视图;
图6为图5的电动制动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图7为表示在装载第1应用例子的电动制动装置的车辆中,加速踏板操作量和车辆速度的变迁的例子的图;
图8为表示不同于图7的加速踏板操作量和车辆速度的变迁的例子的图;
图9为表示进行第1应用例子的电动制动装置的间隙打开的判断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为表示进行第1应用例子的电动制动装置的间隙关闭的判断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为表示在装载第2应用例子的电动制动装置的车辆中,加速踏板操作量和车辆速度的变迁的例子的图;
图12为表示不同于图11的加速踏板操作量和车辆速度的变迁的例子的图;
图13为表示进行第2应用例子的电动制动装置的间隙打开的判断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4,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制动装置进行说明。
像图1所示的那样,电动制动装置DB包括电动制动促动器1与控制装置2。首先,对电动制动促动器1进行说明。
电动制动促动器1包括:电动机4;减速机构5,该减速机构5减小该电动机4的旋转速度;直线运动机构6,该直线运动机构6为摩擦部件操作机构;停车制动机构7,该停车制动机构7为驻车制动器;制动盘8,该制动盘8为旋转部件;摩擦部件9。电动机4、减速机构5与直线运动机构6组装于比如图示之外的外壳等中。另外,制动盘8既可为盘型,还可为鼓型。摩擦部件9由制动片或制动蹄等构成。直线运动机构6由滚珠丝杠机构、行星辊丝杠机构等的运送丝杠机构构成。
最好,电动机4采用比如转矩密度高的无刷DC电动机,该DC电动机具有励磁线圈(这些电动机4的结构部件均在图中没有示出)、电动机角度传感器与具有永久磁铁的转子。减速机构5为下述机构,该机构减小电动机4的旋转速度,然后将其传递给固定于旋转轴10上的三次齿轮11,该减速机构5包括一次齿轮12、中间齿轮13与三次齿轮11。在本例子中,减速机构5可通过中间齿轮13而减小安装于电动机4的转子轴4a上的一次齿轮12的旋转速度,然后将其传递给固定于旋转轴10的端部上的三次齿轮11。这些齿轮11~13可于两个方向而旋转。
直线运动机构6为下述机构,该机构将通过减速机构5输出的旋转运动,通过运送丝杠机构变换为直线运动部14的直线运动,使摩擦部件9与制动盘8抵触离开。直线运动部14以旋转停止且于轴向A1而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承。在直线运动部14的外侧端设置摩擦部件9。将电动机4的旋转经由减速机构5传递给直线运动机构6,由此将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将其变换为摩擦部件9的按压力,由此产生制动力。另外,在将电动制动装置DB装载于车辆上的状态,将车辆的车宽度方向外侧称为外侧,将车辆的车宽度方向中间侧称为内侧。
停车制动机构7包括锁定部件15和促动器16。在中间齿轮13的外侧端面,多个卡扣孔(在图中未示出)在圆周方向以一定间隔隔开地形成。锁定部件15以卡扣的方式形成于这些卡扣孔中的任意一者中。促动器16采用比如螺线管。通过促动器16,使锁定部件(螺线管销)15进出,嵌入形成于中间齿轮13中的上述卡扣孔中而实现卡扣,禁止中间齿轮13的旋转,由此处于停止锁定状态。通过使锁定部件15躲避于促动器16中,与上述卡扣孔脱离,允许中间齿轮13的旋转,处于非锁定状态。
对控制装置2等进行说明。
分别从在图示之外的电源装置向电动机4和控制装置2供给电力。控制装置2控制电动机4的制动力,并且可调整制动盘8与摩擦部件9之间的间隙量。
像图2所示的那样,控制装置2主要包括目标间隙确定部17;按压指令部18;操作记录标记存储机构19;具有多个检测部的检测部组20。作为上述多个检测部,列举有加速踏板操作检测部21、车速检测部22、车辆停止检测部23与制动操作量检测部24。目标间隙确定部17包括操作记录标记关状态部25、与间隙确定部26。操作记录标记关状态部25分别与操作记录标记记录机构19、间隙确定部26、加速踏板操作检测部(加速操作检测部)21和车辆停止检测部23电连接。另外,控制器2具有处理器,该处理器按照实现控制装置2的各结构元件的算法的方式进行编程。
操作记录标记关状态部25具有使操作记录标记“关状态”的功能。具体来说,操作记录标记关状态部25在制动操作机构(制动踏板)27的无操作时,在通过加速踏板操作检测部21而检测到具有加速操作机构(加速踏板)28的操作的场合,使操作记录标记为关状态。加速操作机构28的操作的有无通过加速踏板操作标记而进行判断。操作记录标记为驾驶员相对制动操作机构27的最新的操作的记录。操作记录标记以可改写的方式保存于操作记录标记存储机构19中。另外,操作记录标记可从目标间隙确定部17和按压指令部18的两者而访问,设定为关状态或启动,并且予以参照。
操作记录标记为“关状态”的含义指摩擦部件9(图1)没有与制动盘8(图1)接触的非接触状态。操作记录标记的“关状态”的信息保存于操作记录标记存储机构19中,并且送给间隙确定部26。是否为制动操作机构27的无操作时通过制动操作量检测部24而判断。该判断技法在下面的说明的判断中是共通的。
操作记录标记关状态部25在制动操作机构27的无操作时,在通过车辆停止检测部23而检测到车辆处于行驶中的场合,使操作记录标记为关状态。车辆是否处于行驶中这一点通过车辆停止标记而进行判断。操作记录标记的“关状态”的信息保存于操作记录标记存储机构19中,并且送给间隙确定部26。
在通过加速踏板操作检测部21检测到具有加速操作机构28的操作,从操作记录标记关状态部25输入操作记录标记的“关状态”的信息时,间隙确定部26使目标间隙为零以外的规定的值。即,使目标间隙具有摩擦部件9位于等待位置的间隙(零以外)。上述等待位置指摩擦部件9位于该等待位置,对制动操作机构27进行操作时的制动力的上升的延迟为收敛在允许范围内的间隙量的摩擦部件9的位置。
上述允许范围根据试验、模拟等的结果而确定。另外,即使在具有打滑转矩的情况下,即使在行驶时没有不适感的程度或滑动造成的制动盘8(图1)与摩擦部件9(图1)的发热的问题没有的程度是妥当的。在通过车辆停止检测部23而检测到车辆处于行驶中,从操作记录标记关状态部25输入操作记录标记的“关状态”的信息时,间隙确定部26使目标间隙具有摩擦部件9位于等待位置的间隙(零以外)。
另外,间隙确定部26在制动操作机构27的无操作时,在通过加速踏板操作检测部21检测到加速操作机构28也为非操作的场合,如果从操作记录标记关状态部25输入操作记录标记的“关状态”的信息,则间隙确定部26使目标间隙具有摩擦部件9位于等待位置的间隙(零以外)。
间隙确定部26在制动操作机构27的无操作时,如果全部地充分满足下述的条件(1)、(2)、(3),使目标间隙为零,维持制动盘8(图1)和摩擦部件9(图1)的接触状态。在上述接触状态,制动盘8(图1)和摩擦部件9(图1)的接触而造成的打滑转矩为可允许的程度的接触程度。如果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制动装置DB,则在制动操作机构27的无操作的车辆行驶时,由于没有维持接触状态,故具有能增加可允许的打滑转矩的可能性。
条件(1):通过加速踏板操作检测部21而检测到加速操作机构28为非操作;
条件(2):通过车辆停止检测部23检测到车辆处于停止中。
条件(3):保存于操作记录标记存储机构19中的操作记录标记为“启动”,该操作记录标记的“启动”信息经由操作记录标记关状态部25,输入到间隙确定部26中。
按压指令部18具有确定产生制动力的按压的指令值的功能。该按压指令部18包括:按压发生部19、间隙调整部30与操作记录标记启动部31。按压发生部29产生按压的指令值,该按压的指令值与在制动操作机构27的操作时通过制动操作量检测部24而检测的操作量相对应。按压发生部29变换为与已产生的按压的指令值相对应的电流指令,驱动电动机4(图1),由此,摩擦部件9(图1)与制动盘8(图1)接触,产生制动力。
间隙调整部30按照实际的间隙量与间隙确定部26已确定的目标间隙一致的方式进行控制。具体来说,间隙调整部30对应于已确定的目标间隙,变换为电压值的电流指令,最终使电流流过电动机4(图1)。由此,调整实际的间隙量。
操作记录标记启动部31具有根据制动操作量检测部24而检测的操作量,使操作记录标记“启动”的功能。该操作记录标记为“启动”的信息以可改写的方式保存于记录标记存储机构19中,并且经由操作记录标记关状态部25,提供给间隙确定部26。
如果间隙确定部26具有摩擦部件9位于等待位置的间隙(零之外),通过间隙调整部30调整实际的间隙量,则像图3A所示的那样,按照在制动盘8与摩擦部件9之间,以已确定的间隙δ打开的方式驱动直线运动机构6。上述已确定的间隙δ通过试验、模拟等的结果而确定。
如果图2所示的间隙确定部26使目标间隙为零,通过间隙调整部30调整实际的间隙量,则像图3B所示的那样,按照制动盘8与摩擦部件9之间的间隙δ封闭的方式(以δ=0的方式)驱动直线运动机构6。
图4为表示通过电动制动装置DB(图1)而调整间隙量的动作的流程图。在后面,还适当参照图1、图2而进行说明。为了便于图示,该流程图构成具有作为“开始”与“结束”的处理结束的流程,但是在实际的程序中,在电源接通后经常实施,比如按照针对实行该流程的控制装置2的CPU的计算一周期,一次的方式进行。
首先,目标间隙确定部17进行处理。在主处理开始后,通过加速踏板操作检测部21确认加速操作机构28是否无操作,并且加速器关状态(步骤S1),而且通过车辆停止检测部23确认车辆是否处于停止中(步骤S2)。在步骤S1,加速操作机构28的操作的有无的判断以根据加速踏板操作检测部21而获得的加速踏板操作标记为依据而进行。
在步骤S2,车辆是处于行驶中还是处于停止中的判断根据来自车速检测部22的车速信息,以车辆停止检测部23所输出的车辆停止标记为依据而进行。在这里,使车辆停止检测部23独立于车速检测部22的理由在于,为了严格地进行车辆停止的判断,最好综合地判断车辆的四轮量的车速,在车辆速度低时,高速地切换车辆是处于停止中还是处于行驶中的判断,防止振动地动作的摆动用的不灵敏区域的设定的难易度高。
在加速启动(步骤S1的否)或车辆处于行驶中的场合(步骤S2的否),使操作记录标记关状态(步骤S3)。其目的在于操作记录标记用于保持车辆马上停止之前的制动操作机构27的操作的记录,由此,即使在表示驾驶员的再加速的意图的加速操作机构28的操作或加速操作机构28的操作没有的情况下,仍允许行驶状态(惰性行驶),如果确认表示驾驶员的行驶状态的维持的意思的行驶中的状态,则重新设定制动操作机构27的操作的记录。此时,使操作记录标记为关状态(步骤S3),驾驶员具有行驶状态的维持的意思,目标间隙为摩擦部件9位于等待位置的值(步骤S4)。
在加速关状态(步骤S1的是),并且处于车辆的停止中时(步骤S2的是),确认前一的计算周期的操作记录标记(步骤S5)。如果操作记录标记关状态(步骤S5的否),则车辆从惰性行驶,没有制动操作而停止,目标间隙为摩擦部件9位于等待位置的值(步骤S6)。
在步骤S5,如果操作记录标记启动(步骤S5的是),则对制动操作机构27进行操作、车辆停止或在车辆停止后对制动操作机构27进行操作,为了避免间隙量的不需要的调整,目标间隙按照摩擦部件9与旋转部件8接触的方式为零(步骤S7)。在确定目标间隙后,转到步骤S8。
接着,按压指令部18进行处理。
按压指令部18确认制动操作机构(制动踏板)27的操作的有无(步骤S8)。在该步骤S8,以根据制动操作检测部24而获得的制动操作量为依据,判断制动操作机构27的操作的有无。在这里,不同于加速操作机构28,不通过标记而采用操作量的原因在于由于仅仅加速操作机构28的操作的有无对于处理来说,是必要的,故可通过标记而管理,但是,制动操作机构27的操作量也在控制方面是必要的。其中,如果将制动操作量与阈值相比较,其大于等于阈值,则可按照进行制动操作的标记的方式进行对待。上述阈值通过试验、模拟等的结果而确定。
如果对制动操作机构27进行操作(步骤S8的是),则使操作记录标记启动(步骤S9),使间隙处于接触状态,使摩擦部件9与制动盘8接触(步骤S10)。同时,对应于制动操作机构27的操作量,产生按压(步骤S11)。如果没有对制动操作机构27进行操作(步骤S8的否),则按照实际的间隙量与目标间隙确定部17已确定的目标间隙量一致的方式进行控制(步骤S12)。然后,结束主处理。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描述。
作为在加速操作机构28和制动操作机构27的无操作状态车辆停止的状况,考虑下述的状况。
在产生爬行转矩的车辆中,产生爬行转矩与车重的力平衡的时刻,该时刻为针对平缓的上坡车辆速度为零的时刻。另外,在感觉到有坡度且仅仅通过爬行转矩车辆会后退的上坡的场合,如果车辆以惰性行驶而进入,在车辆减速而后退时,具有车辆速度瞬间为零的时刻。另外,在按照车辆不后退的方式,踩下或离开加速操作机构28,调整前进后退的场合,在加速操作机构28和制动操作机构27的无操作状态,车辆速度为零的可能性高。
另一方面,不产生爬行转矩的状态考虑的是即使在车辆的换挡位置进入空挡、释放离合器的状态以及驱动位置,仍不产生爬行转矩的车辆。在这些场合,在于市区行驶中,信号等待或左右转弯时等的许多的场合,越在加速操作机构28和制动操作机构27的无操作状态,可判定为车辆速度为零或车辆停止,形成极低车速的可能性越高。
在以上的场合,在已有技术中,在车辆速度为零的瞬间,处于间隙为零的接触状态,然后,通过加速操作或车辆出发,处于间隙为零以外的等待位置,由此,产生不需要的间隙变更的可能性高。在这些状况中,由于制动操作机构27非操作,故不应变更间隙量。如果特别是程序上的停止的判断与驾驶员感觉到车辆停止的时刻不一致,则因噪音而产生大的不适感。
另外,在于车辆没有完全停止的状况(车辆微小地运动,但是在停止判断的阈值以下),判定车辆停止的场合,通过因封闭间隙而产生的制动力,驾驶员感到减速度(振动),其也构成不适感的原因。
以上所给出的那样的状况在比如进入车库这样的车速慢,必须要求精细的操作的状况下出现、频发的场合,产生大的不适感。
即使在以上给出的状况下,如果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制动装置DB,则仍不进行间隙的不需要的变更,可抑制不适感。此外,只要没有对制动操作机构27进行操作,则间隙量不会从等待位置等处缩短为零。因没有白白地调整间隙量,可降低不需要的打滑转矩,可抑制耗电恶化的情况。
此外,按压指令部18和目标间隙确定部17独立地进行处理,由此,可简化条件判断的分歧、优先度的判断。在对制动操作机构27进行操作时,马上将间隙缩短,对应于制动操作机构27的操作,产生按压。此时,没有间隙量经常为零,其它的车辆状况对间隙量造成影响的余地。于是,对于对制动操作机构27进行操作时的控制,作为按压指令部18而独立,简化处理。
另外,即使在确定目标间隙的处理中,仍具有下述效果,即,不必要求在条件判断中添加制动操作机构27的输入,可简化判断,与按压指令的产生相比较,因计算周期可较慢等的原因,使目标间隙确定部17独立。因计算周期可较慢等的理由在于仅仅在条件一致时可进行处理、能以人无法察觉到延迟的程度的速度而进行处理,即使与经常必须要求进行处理的按压指令部相比较,仍可较慢。
到目前,针对目标间隙,对于接触以外的状态,列举有一个等待位置。但是,作为接触以外的状态设置间隙,考虑产生打滑的间隙量、越不产生打滑越大的间隙量等,几个阶段的等待位置。
具有间隙量越小,从该状态移动到所接触的位置时的噪音越小,制动时的初始响应越良好的倾向。与此相反,具有间隙量越大,移动到所接触的位置时的噪音越大,制动时的初始响应越恶化的倾向。还可以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外部、附加于控制装置上的形式,对应于车辆状况、操作状况,变更等待位置的间隙量。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全部的方面是列举性的,没有限定性。本发明的范围不通过上面的描述,而通过权利要求书而给出,其打算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
下面根据图5~图10,对本发明的第1应用例子的电动制动装置进行说明。
像图5所示的那样,该电动制动装置DB包括电动制动促动器1与控制装置2。首先,对电动制动装置1进行说明。
电动制动促动器1包括作为旋转部件的制动盘8与夹持该制动盘8而设置的一对摩擦部件9、9。摩擦部件9由摩擦垫构成。制动盘8在本例子中,由制动盘构成,其与图示之外的车轮一体地旋转。制动盘8也可由制动鼓构成。
电动制动装置1包括摩擦部件操作机构6和电动机4,该摩擦部件操作机构6使摩擦部件9与制动盘8接触,产生制动力,该电动机4驱动该摩擦部件操作机构6。该电动机4由3相的同步电动机或感应电动机等的交流电动机或直流电动机等构成。
摩擦部件操作机构6由直线运动机构等构成,该直线运动机构将从电动机4,经由减速机构5而输入的旋转输入变换为其中一个摩擦部件9的往复直线运动,摩擦部件操作机构6设置于卡钳体(キャリパポデイ)57中的夹持制动盘8的其中一个面对部57a上。在摩擦部件操作机构6的前端,安装其中一个摩擦部件9,另一摩擦部件9安装于卡钳体57的另一面对部57b上。卡钳体57以可于制动盘8的轴向而移动的方式设置于固定在支承车轮的万向节(在图中没有示出)上的安装件(图中没有示出)上。
对控制装置2等进行说明。
分别从图示之外的电源装置,向电动机4和控制装置2供给电力。控制装置2可控制电动机4的制动力,并且可调整制动盘8和摩擦部件9之间的间隙量。另外,控制装置2具有处理器,该处理器按照实现控制装置2的后述的各组成元件的算法的方式进行编程。
像图6所示的那样,装载该电动制动装置的车辆包括:车速检测部22、加速踏板操作检测部21与制动操作量检测部24,该车速检测部22检测车辆速度,即车速V。车速检测部22为比如车速传感器。作为加速操作量检测部的加速踏板操作检测部21检测作为加速操作机构的加速踏板28的加速踏板操作量(加速操作量)。制动操作量检测部24检测作为制动操作机构的制动踏板27的制动操作量。
控制装置2包括监视机构64与间隙变更机构65。监视机构64在通过制动操作量检测部24而没有检测到制动操作量的无制动操作时,在平时监视通过车速检测部22而检测的车速与通过加速踏板操作检测部21而检测的加速踏板操作量。监视机构64在通过制动操作量检测部24而检测到制动操作量时,不进行车速和加速踏板操作量的监视,也不进行后述的间隙确定部的目标间隙的确定。
间隙变更机构65包括目标间隙确定部17A与间隙量调整部30A。目标间隙确定部17A包括间隙确定部26A与后述的保存阈值等的判断基准的存储机构66。间隙确定部26A确定作为间隙量的目标值的目标间隙。
本应用例子的间隙确定部26A在完全地满足已设定的下述的条件(4)、(5)时,使目标间隙从接近状态变为扩大状态。上述接近状态指在制动中设置的使目标间隙变窄的状态,比如指以打滑转矩可允许的程度,微小而窄的目标间隙。上述扩大状态指目标间隙相对接近状态而扩大的状态。
条件(4):通过监视机构64而监视的加速踏板操作量A超过第1加速操作阈值AH
条件(5):通过监视机构64而监视的车速V超过第1车速阈值VH
上述第1加速操作阈值AH、第1车速阈值VH分别存储于存储机构66中,其随时由间隙确定部26A而读出,用于该间隙确定部26A的判断。第1加速操作阈值AH、第1车速阈值VH的具体的数值按照下述的方式设定。
第1加速操作阈值AH:比如根据为了获得在信号停止后的再加速时必要的加速度(0.2G等)而必须的转矩,进行反推,确定第1加速操作阈值AH
第1车速阈值VH:比如在进入车库、停车场内的移动时,按照间隙没有任何程度的变化的方式,将大于这样的场合的行驶速度的15km/h等作为第1车速阈值VH
间隙量调整部26A在满足以上的条件(4)、(5)的两者时,判定该车辆的驾驶员具有明确的加速的意图,使目标间隙处于扩大状态,将其转交给间隙量调整部30A。
间隙量调整部30A按照实际的间隙量与间隙确定部26A已确定的目标间隙一致的方式进行控制。具体来说,间隙量调整部30A与已确定的目标间隙相对应,变换为电压值的电流指令,最终使电流流过电动机4(图5)。由此,将实际的间隙量调整到“打开”状态,即扩大状态。由此,可谋求车辆的单位能量(每公斤燃料)而行驶的公里数提高。
由于间隙量处于“打开”状态,故进行是否满足在其以后目标间隙处于接近状态,即实际的间隙量处于“关闭”状态的条件的检查。具体来说,间隙确定部26A在通过监视机构64而监视的加速踏板操作量A小于第2加速操作阈值AL时,使目标间隙缩小到上述接近状态。上述第2加速操作阈值AL存储于存储机构66中,随时地由间隙确定部26A而读出,用于间隙确定部26A的判断。
第2加速操作阈值AL的具体的数值根据比如,在维持作为市区的巡航速度的20km/h~30km/h时必要的转矩而反推。在与于巡航时必要的转矩相比较,加速踏板操作量较小的场合,驾驶员没有巡航的意思,可判定处于减速中,由此,像前述那样,设定第2加速操作阈值AL
另外,第2加速操作阈值AL充分地小于间隙量调整到“打开”状态时所采用的第1加速操作阈值AH。第1加速操作阈值AH和第2加速操作阈值AL的差为下述的较大的差,该差在按照车辆巡航时良好地出现的车辆速度不过于减小的方式确保加速操作量的同时,吸收用于对车辆速度进行细微调整的加速操作量的间隙的调整量,可防止在短时间,任何次地将上述目标间隙切换到接近状态和扩大状态。该差通过试验、模拟等的结果而确定。由于像这样增加第1加速操作阈值AH与第2加速操作阈值AL的差,故在于车辆的巡航时的加速踏板操作时不进行间隙调整,仅仅在惰性行驶或制动的意图越明显等减小加速踏板操作量时,减小间隙量。
图7为表示在装载该电动制动装置的车辆中,加速踏板操作量和车辆速度的变迁的例子的图。在后面,还适当参照图5和图6而进行说明。车辆从停止状态开始加速。此时,电动制动装置维持在制动中设置的减小间隙量的接近状态。由于在从停止状态经过某经历时间时,加速踏板操作量A超过第1加速操作阈值AH,而车辆速度V没有超过第1车速阈值VH,故维持上述接近状态。
接着,如果通过间隙确定部26A判定加速踏板操作量A超过第1加速操作阈值AH,并且车辆速度V超过第1车速阈值VH,则使目标间隙处于扩大状态。然后,在加速踏板操作量A小于第2加速操作阈值AL时,使目标间隙缩小到接近状态。通过将目标间隙缩小到接近状态,可在制动中配备。由此,可谋求感应性能的提高。
另外,在上述接近状态后,如果对制动踏板27进行操作,则产生与该制动操作量相对应的制动力。
在图8的例子中,由于不同时地满足加速踏板操作量A超过第1加速操作阈值AH的条件、与车辆速度V超过第1车速阈值VH的条件,故间隙确定部26A没有判定满足条件(4)和(5)的两者,而相对停止状态处于接近状态。
图9为表示在电动制动装置中,进行间隙接近时的间隙打开的判断的动作的流程图。在目标间隙确定部17A中,进行该图9的处理。另外,为了便于图示,图9的流程图为作为“开始”与“结束”,具有处理结束的流程,但是在实际的程序中,在电源接通后,经常实施,比如按照针对实施该流程的控制装置2的CPU的计算一周期,进行1次的方式进行(对于后述的图10,也是相同的)。
车辆从停止状态,开始加速。在主处理开始后,间隙确定部26A判定间隙踏板操作量A超过第1加速操作阈值AH(步骤a1),并且车辆速度V是否超过第1车速阈值VH(步骤a2)。在不满足任意的条件时,间隙确定部26A将目标间隙维持在接近状态(步骤a3)。然后,转到步骤a5。
在满足上述2个条件时(步骤a1的是和步骤a2的是),间隙确定部26A将目标间隙变更为扩大状态(步骤a4)。然后,转到步骤a5。在步骤a5,间隙确定部26A将已确定的目标间隙传递给间隙量调整部30A。然后,结束主处理。
图10为表示在该电动制动装置中,进行间隙扩大时的间隙关闭的判断的动作的流程图。在主处理开始后,间隙确定部26A判定间隙操作量A是否小于第2加速操作阈值AL(步骤b1)。在判定加速踏板操作量A没有小于第2加速操作阈值AL的场合(步骤b1的否),间隙确定部26A将目标间隙维持在扩大状态(步骤b2)。然后,转到步骤b4。
在步骤b1,在判定加速踏板操作量A小于第2加速操作阈值AL的场合(步骤b1的是),间隙确定部26A将目标间隙变更为接近状态(步骤b3)。然后,转到步骤b4。在步骤b4,间隙确定部26A将已确定的目标间隙传递给间隙量调整部30A。然后,结束主处理。
还可在本应用例子中,形成关注市区行驶的场合的阈值设定,但是在间隙关闭状态的负面的因素(摩擦的过热、每公斤燃料行驶的公里数变差)可在市区行驶中允许的等级,在高速巡航时产生问题的场合可提高相应的阈值,仅仅在高速巡航时,实施本应用例子的控制。
作为以上的结果,将已设定的目标间隙传递给间隙量调整部30A。如上所述,到此而确定的目标间隙为制动踏板27非操作时的间隙。由此,在对制动踏板27进行操作时,从制动操作量检测部24向间隙量调整部30A,输入制动操作量,按照对应于该制动操作量而进行接触等的方式,间隙量调整部30A实施控制。在制动踏板27非操作时,按照实际的间隙量与目标间隙一致的方式实施控制。
在表示进行图9的间隙接近时的间隙打开的判断的动作的流程图中,在不符合间隙打开的条件时,将目标间隙维持在接近状态(步骤a3),在表示进行图10的间隙扩大时的间隙关闭的判断的动作的流程图中,在不符合间隙关闭的条件时,将目标间隙维持在扩大状态(步骤b2),在本应用例子中,明确记载到没有变更控制内容,其并非不允许本应用例子的范围之外的控制的变更的含义。
下面对本应用例子的作用效果进行描述。
监视机构64在没有制动操作时监视通过车速检测部22而检测的车速、与通过加速踏板操作检测部21而检测的加速操作量。间隙确定部26A在所监视的车速和加速操作量的两者满足已设定的条件时,将目标间隙确定在扩大状态。在具有明确的加速意图的场合与此后的巡航的期间,在强烈地对加速踏板28进行操作、车速上升后,在以某程度而调整的同时,应输入一定程度以上的加速操作量。
在没有制动操作时,在根据所监视的车速或加速操作量,呈现这样的征兆的场合,按照已确定的目标间隙变更间隙量。在车速上升的场合,因车辆的周围的噪音水平大的荷载噪音,即使在变更间隙量的情况下,仍难以注意到伴随该间隙量的变更而产生的噪音。同样在具有一定程度以上的加速踏板操作量的输入的场合,因由车辆的加速而产生的引擎、电动机的噪音,即使在变更间隙量的情况下,仍难以注意到伴随该间隙量的变更而产生的噪音。于是,在制动踏板27非操作时,不对驾驶员造成不适感,可调整间隙量。
对第2应用例子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通过在各应用例子中在先进行的应用例子而说明的事项相对应的部分,采用同一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在仅仅说明结构的一部分的场合,对于结构的其它的部分,只要没有特别的记载,与在先说明的应用例子相同。同一结构实现相同的作用效果。不仅可以通过实施的各方式和各应用例子而具体地说明的部分的组合,而且如果组合没有特别的妨碍,还可部分地将实施的方式和应用例子之间组合。
以上,按照最适合于平坦路或平缓的倾斜的方式确定控制流程。但是,如果考虑坡度陡的上坡、下坡的状况,则具有即使在没有满足到目前而给出的已设定的条件(条件(4)与(5))的两者的情况下,仍应变更间隙量的情况。
比如,像图11所示的那样,在即使在所监视的加速踏板操作量A大大超过第1加速操作阈值AH,维持该状态的情况下,在所监视的车速V不超过第1车速阈值VH的陡的上坡上,应使目标间隙处于扩大状态,以便稍降低打滑转矩。于是,还可将作为大于第1加速操作阈值AH的值的AVH作为第3加速操作阈值,在加速踏板操作量A超过第3加速操作阈值AVH时,与车速V的值无关,使目标间隙处于扩大状态。将第3加速操作阈值AVH存储于存储机构中,随时地由间隙确定部26A而读出,用于判断。
另外,像图12所示的那样,在即使在加速踏板操作量A小于第2加速操作阈值AL的情况下,仍连续地加速的陡的下坡上,在没有进行加速操作的状态,维持大于等于市区街道中的巡航速度的速度。在此场合,具有打滑造成的制动器的过热的危险。于是,还可设定大于第1车速阈值VH的第2车速阈值VVH,即使在加速踏板操作量A小于第2加速操作阈值AL的情况下,在车速V超过第2车速阈值VVH时,使目标间隙处于扩大状态,维持该状态。还将第2车速阈值VVH存储于存储机构66中,随时地由间隙确定部26A而读出,用于判断。
图13为表示进行该电动制动装置的间隙打开的判断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主处理开始后,监视机构64分别监视加速踏板操作量A、车速V(步骤c1)。间隙确定部26A在加速踏板操作量A超过第3加速操作阈值AVH时(步骤c2的是),使目标间隙处于扩大状态(步骤c4)。间隙确定部26A即使在加速踏板操作量A没有超过第3加速操作阈值AVH的情况下(步骤c2的否),车速V仍超过第2车速阈值VVH时(步骤c3的是),转到使目标间隙处于扩大状态的步骤c4。然后,转到步骤c6。
如果车速V没有超过第2车速阈值VVH(步骤c3的否),则间隙确定部26A使目标间隙处于接近状态(步骤c5)。之后,在步骤c6,间隙确定部26A将已确定的目标间隙传递给间隙量调整部30A。然后,结束主处理。
作为以上描述的本发明的应用例子的方式,包括下述的类型。
(方式1)
涉及一种电动制动装置,该电动制动装置包括:
旋转部件;
摩擦部件,该摩擦部件与该旋转部件接触;
摩擦部件操作机构,该摩擦部件操作机构使该摩擦部件与上述旋转部件接触,产生制动力;
电动机,该电动机驱动该摩擦部件操作部件;
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通过控制上述电动机,调整上述旋转部件和上述摩擦部件之间的间隙量;
装载该电动制动装置的车辆包括:
车速检测部,该车速检测部检测车速;
加速操作量检测部,该加速操作量检测部检测加速操作机构的加速操作量;
制动操作量检测部,该制动操作量检测部检测制动操作机构的制动操作量,
上述控制装置包括:
监视机构,该监视机构在通过上述制动操作量检测部没有检测到上述制动操作机构的制动操作量的无制动操作时,监视通过上述车速检测部而检测的车速与通过上述加速操作量检测部而检测的加速操作量;
间隙变更机构,该间隙变更机构在通过监视机构而监视的车速和加速操作量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满足已设定的条件时,变更上述间隙量。
另外,上述已设定的条件通过试验、模拟等的结果而确定。
按照该方式1的方案,监视机构在没有制动操作时,监视通过车速检测部而检测的车速以及通过加速操作检测部而检测的加速操作量。间隙变更机构在所监视的车速和加速操作量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满足已设定的条件时,变更间隙量。在具有驾驶员的明确的加速意图的场合,与此后的巡航的期间,在强烈地对加速操作机构进行操作,车速上升后,在以某程度而调整的同时,应具有一定程度以上的加速操作量的输入。
在没有制动的操作时,在根据所监视的车速或加速操作量,呈现这样的征兆的场合,变更间隙量。在车速上升的场合,因车辆的周围的噪音水平大的荷载噪音,即使在变更间隙量的情况下,仍难以注意到伴随该间隙量的变更而产生的噪音。同样在具有一定程度以上的加速操作量的输入的场合,因由车辆的加速而产生的引擎、电动机的噪音,即使在变更间隙量的情况下,仍难以注意到伴随该间隙量的变更而产生的噪音。于是,在没有制动的操作时,可在不对驾驶员造成不适感的情况下,调整间隙量。
从电费、各部件的保护、不适感降低的观点,应当抑制车辆行驶中的旋转部件(制动盘)与摩擦部件(制动片)的接触造成的打滑转矩的发生。特别是,在加速时或巡航中,打滑是不需要的,长时间的巡航的打滑会构成制动的过热的原因。
另一方面,在制动开始时,在许多场合产生使间隙缩短而接触时的制动转矩的急剧上升或噪音的问题,为了提高感应性能,间隙较窄地设定,如果必要,则必须设定在伴随打滑的值。可在没有打滑的情况下,维持充分窄的间隙,但是由于制动片难以维持中立位置,在加压侧和减压侧特性不同等的原因,难以实现。
于是,在行驶时,不缩短而使间隙处于零以外的状态,在制动时,打算通过封闭间隙,提高感应性能。
(方式2)
涉及下述的电动制动装置,其中,针对方式1所述的电动制动装置,上述间隙变更机构包括:
目标间隙确定部,该目标间隙确定部确定作为间隙量的目标值的目标间隙;
间隙量调整部,该间隙量调整部按照与通过上述目标间隙确定部而确定的上述目标间隙一致的方式,调整实际的间隙量。
在该方式2的场合,在目标间隙确定部确定目标间隙后,间隙量调整部通过按照与已确定的上述目标间隙一致的方式调整实际的间隙量,可实现所希望的间隙量。
(方式3)
涉及下述的电动制动装置,其中,针对方式2所述的电动制动装置,上述目标间隙确定部包括第1间隙确定部,该第1间隙确定部在通过上述监视机构所监视的上述加速操作量超过第1加速操作量阈值AH时,使上述目标间隙处于相对已确定的接近状态而扩大的扩大状态。
上述第1加速操作量阈值AH、上述接近状态、上述扩大状态分别通过试验或模拟等的结果而确定。在上述加速操作量超过第1加速操作量阈值AH时,满足加速操作量中的上述已设定的条件。
按照该方案,比如使小于在信号停止后的加速等中良好地使用的加速操作量的值为扩大目标间隙的第1加速操作阈值AH。间隙确定部在所监视的上述加速操作量超过第1加速操作量阈值AH时,使目标间隙扩大到扩大状态,由此可减少旋转部件和摩擦部件之间的打滑。由此,谋求单位能量而行驶的公里数(每公升燃料行驶的公里数)的提高。
(方式4)
涉及下述的电动制动装置,其中,针对方式3所述的电动制动装置,上述间隙确定部包括第2间隙确定部,该第2间隙确定部在通过上述监视机构而监视的上述加速操作量小于第2加速操作阈值AL时,使上述目标间隙处于相对已确定的扩大状态而缩小的接近状态。
上述第2加速操作阈值AL通过试验、模拟等的结果而确定。
在此场合,间隙确定部在所监视的上述加速操作量小于第2加速操作阈值AL时,使目标间隙缩小到接近状态,由此可在制动中配备。借此,可谋求感应性能的提高。
(方式5)
涉及下述的电动制动装置,其中,针对方式4所述的电动制动装置,上述目标间隙确定部在上述第1加速操作阈值AH和上述第2加速阈值VL之间设置差,使维持上述扩大状态的时间大于维持上述接近状态的时间。
在按照上述第1加速操作阈值AH和第2加速阈值VL之间的差为下述的较大的差,该差在车辆巡航时经常出现且使车辆速度不过于减少的方式确保加速操作的同时,吸收用于细微调整车辆速度的加速操作量的精细的调整,可防止在短时间而任意次地切换上述目标间隙处于接近状态和扩大状态,该差值通过试验、模拟等的结果而确定。
(方式6)
涉及下述的电动制动装置,其中,针对方式2~5中的任意一者所述的方式中记载的电动制动装置,上述目标间隙确定部具有第3间隙确定部,该第3间隙确定部在通过上述监视机构而监视的车速超过第1车速阈值VH,并且所监视的上述加速操作量超过上述第1加速操作阈值AH时,使上述目标间隙处于相对已确定的接近状态而扩大的扩大状态。
标号的说明:
标号2表示控制装置;
标号4表示电动机;
标号6表示直线运动机构(摩擦部件操作机构);
标号8表示制动盘(旋转部件);
标号9表示摩擦部件;
标号17表示目标间隙确定部;
标号19表示操作记录标记存储机构;
标号24表示制动操作量检测部;
标号27表示制动操作机构。

Claims (7)

1.一种电动制动装置,该电动制动装置包括:
旋转部件;
摩擦部件,该摩擦部件与该旋转部件接触;
摩擦部件操作机构,该摩擦部件操作机构使该摩擦部件与上述旋转部件接触,以产生制动力;
电动机,该电动机驱动该摩擦部件操作机构;
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通过控制上述电动机,调整上述旋转部件和上述摩擦部件之间的间隙量;
上述控制装置包括:
制动操作量检测部,该制动操作量检测部检测装载该电动制动装置的车辆的制动操作机构中输入的操作量;
操作记录标记存储机构,该操作记录标记存储机构根据通过该制动操作量检测部而检测的上述操作量,将驾驶员相对上述制动操作机构的最新的操作的记录作为操作记录标记而保存;
目标间隙确定部,该目标间隙确定部参照保存于该操作记录标记存储机构中的上述操作记录标记,确定作为上述间隙量的目标值的目标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制动装置,其中,上述控制装置包括按压指令部,该按压指令部确定产生上述制动力的按压的指令值,
按压指令部包括:
按压发生部,该按压发生部在上述制动操作机构操作时,对应于通过上述制动操作量检测部而检测的操作量,产生按压的上述指令值;
间隙调整部,该间隙调整部在上述制动操作机构非操作时,按照参照保存于上述操作记录标记存储机构中的上述操作记录标记,与上述目标间隙一致的方式调整实际的间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制动装置,其中,上述控制装置包括:
车辆停止检测部,该车辆停止检测部检测上述车辆是否停止;
加速操作检测部,该加速操作检测部检测上述车辆的加速操作机构的操作的有无,
上述目标间隙确定部根据来自上述车辆停止检测部的上述车辆是否停止的信息、通过上述加速操作检测部而检测的上述加速操作机构的操作的有无的信息、与保存于上述操作记录标记存储机构中而参照的上述操作记录标记,确定上述目标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制动装置,其中,
在上述制动操作机构的非操作时,通过上述加速操作检测部而检测到上述加速操作机构非操作;
通过上述车辆停止检测部而检测到上述车辆处于停止中,并且
在上述操作记录标记为表示上述摩擦部件与上述旋转部件接触的接触状态的启动时,
上述目标间隙确定部使上述目标间距为零,维持上述旋转部件与上述摩擦部件的接触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动制动装置,其中,上述目标间隙确定部在上述制动操作机构的非操作时,在通过上述加速操作检测部而检测到具有上述加速操作机构的操作的场合,使上述操作记录标记为,表示上述摩擦部件没有与上述旋转部件接触的非接触状态的关状态,使上述目标间隙为零以外的规定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动制动装置,其中,上述目标间隙确定部在上述制动操作机构的非操作时,在通过上述车辆停止检测部而检测到上述车辆处于行驶中的场合,使上述操作记录标记为,表示上述摩擦部件没有与上述旋转部件接触的非接触状态的关状态,使上述目标间隙为零以外的规定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动制动装置,其中,上述目标间隙确定部在上述制动操作机构的非操作时,如果通过上述加速操作检测部而检测到上述加速操作机构为非操作,在上述操作记录标记为表示上述摩擦部件没有与上述旋转部件接触的非接触状态的关状态的场合,使上述目标间隙为零以外的规定的值。
CN201680052022.XA 2015-09-09 2016-09-02 电动制动装置 Active CN1081370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77242A JP6545582B2 (ja) 2015-09-09 2015-09-09 電動ブレーキ装置
JP2015-177242 2015-09-09
JP2015-180302 2015-09-14
JP2015180302A JP6545584B2 (ja) 2015-09-14 2015-09-14 電動ブレーキ装置
PCT/JP2016/075880 WO2017043426A1 (ja) 2015-09-09 2016-09-02 電動ブレー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7008A true CN108137008A (zh) 2018-06-08
CN108137008B CN108137008B (zh) 2021-03-26

Family

ID=58239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2022.XA Active CN108137008B (zh) 2015-09-09 2016-09-02 电动制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99327B2 (zh)
EP (1) EP3348443B1 (zh)
CN (1) CN108137008B (zh)
WO (1) WO20170434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71271B2 (ja) * 2015-11-27 2018-08-08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車両用制動装置
JP6851229B2 (ja) * 2017-03-10 2021-03-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制御装置、走行車両、およびブレーキ駆動方法
DE102022122254A1 (de) 2022-09-02 2024-03-07 Zf Active Safety Gmbh Anpassen eines Lüftspiels einer Bremse an eine Verkehrssituation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36997A1 (de) * 1997-08-26 1999-03-04 Bosch Gmbh Rober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instellung des Lüftspiels an einer Radbremse
JPH11165620A (ja) * 1997-12-01 1999-06-2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JP2000046082A (ja) * 1998-07-31 2000-02-15 Tokico Ltd 電動ブレーキ装置
US6332654B1 (en) * 1998-05-21 2001-12-2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Grade-holding brake system
JP2002067906A (ja) * 2000-08-29 2002-03-08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ブレーキの制御装置
EP1186495A1 (en) * 2000-09-06 2002-03-13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Braking force control apparatus
US20030062228A1 (en) * 2000-02-28 2003-04-03 Masanori Ichinose Brak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09012655A (ja) * 2007-07-05 2009-01-22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制動保持と発進を制御する車両の制駆動制御装置
JP2010083282A (ja) * 2008-09-30 2010-04-15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電動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2010203561A (ja) * 2009-03-05 2010-09-16 Kayaba Ind Co Ltd 電動ブレーキ
JP2010215188A (ja) * 2009-03-18 2010-09-30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JP2012236492A (ja) * 2011-05-11 2012-12-06 Advics Co Ltd 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EP1894804B1 (en) * 2006-08-31 2013-06-12 Hitachi, Ltd. Electric braking apparatus and vehicle provided therewith
US20140069750A1 (en) * 2011-05-24 2014-03-13 Advics Co., Ltd. Electric brake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brake device
WO2015033863A1 (ja) * 2013-09-04 2015-03-12 Ntn株式会社 電動ブレー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0436B1 (en) 1998-07-31 2001-06-26 Tokico Ltd. Motor-driven brake apparatus
KR100441433B1 (ko) 2001-04-12 2004-07-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평판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36997A1 (de) * 1997-08-26 1999-03-04 Bosch Gmbh Rober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instellung des Lüftspiels an einer Radbremse
JPH11165620A (ja) * 1997-12-01 1999-06-2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US6332654B1 (en) * 1998-05-21 2001-12-2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Grade-holding brake system
JP2000046082A (ja) * 1998-07-31 2000-02-15 Tokico Ltd 電動ブレーキ装置
US20030062228A1 (en) * 2000-02-28 2003-04-03 Masanori Ichinose Brak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02067906A (ja) * 2000-08-29 2002-03-08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ブレーキの制御装置
EP1186495A1 (en) * 2000-09-06 2002-03-13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Braking force control apparatus
EP1894804B1 (en) * 2006-08-31 2013-06-12 Hitachi, Ltd. Electric braking apparatus and vehicle provided therewith
JP2009012655A (ja) * 2007-07-05 2009-01-22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制動保持と発進を制御する車両の制駆動制御装置
JP2010083282A (ja) * 2008-09-30 2010-04-15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電動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2010203561A (ja) * 2009-03-05 2010-09-16 Kayaba Ind Co Ltd 電動ブレーキ
JP2010215188A (ja) * 2009-03-18 2010-09-30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JP2012236492A (ja) * 2011-05-11 2012-12-06 Advics Co Ltd 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US20140069750A1 (en) * 2011-05-24 2014-03-13 Advics Co., Ltd. Electric brake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brake device
WO2015033863A1 (ja) * 2013-09-04 2015-03-12 Ntn株式会社 電動ブレー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48443A4 (en) 2019-04-24
US20180194333A1 (en) 2018-07-12
EP3348443A1 (en) 2018-07-18
WO2017043426A8 (ja) 2018-03-29
US10899327B2 (en) 2021-01-26
WO2017043426A1 (ja) 2017-03-16
CN108137008B (zh) 2021-03-26
EP3348443B1 (en) 2021-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96240B2 (ja) 回生協調ブレーキ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08137008A (zh) 电动制动装置
JP4453742B2 (ja) 車両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その方法を実現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03124838B (zh) 车辆控制装置以及车辆控制方法
CN104139774B (zh) 用于防止静止的车辆溜车的方法和装置
JP2001191903A (ja) 制動トルク制御装置
CN104214243B (zh) 用于确定离合器的磨损的方法
JP3763231B2 (ja) 制動装置
CN104833530B (zh) 一种电动车传动系统可变怠速起步试验台架
CN105083241B (zh) 控制车辆制动系统中的制动偏向的方法
JP2013106511A (ja) 車両のクリープトルク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6584884B2 (ja) 電動制動システム
JP2004314871A (ja) アクセルペダル踏力制御装置
JP4463812B2 (ja) 電動ブレーキ
CN103707872B (zh) 接合位置存储装置和使用它的制动系统
CN107614333A (zh) 电动制动系统和电动制动装置
CN102133893A (zh)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换挡过程的冲击控制方法
JP5846112B2 (ja) 車両質量推定装置
JP5120297B2 (ja) 電気自動車の回生制動制御装置
KR20130097335A (ko) 전기동력 이륜차 회생제동 브레이크 및 제어방법
JP6114631B2 (ja) 車両制御装置
CN107757592A (zh) 包括滑行模式的线控制动系统
JP6591264B2 (ja) ブレーキ装置
KR101577753B1 (ko) 차량 추진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2017056746A (ja) 電動ブレー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