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3597B - 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3597B
CN108133597B CN201810076355.7A CN201810076355A CN108133597B CN 108133597 B CN108133597 B CN 108133597B CN 201810076355 A CN201810076355 A CN 201810076355A CN 108133597 B CN108133597 B CN 1081335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vehicle
tim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763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33597A (zh
Inventor
陈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ell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ell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ell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ell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763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335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33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3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33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35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7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identifying vehic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射频识别读写器获取机动车电子标识反馈的识别信息,确定第一识别信息,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为首次识别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通过设置第一阈值确定第二识别信息,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为最新一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的识别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超过所述第一阈值;上传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及第二识别信息。本发明可以减轻识别上报的负担,保证数据不丢失,提高实时性。

Description

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收发射频信号实现远距离识别电子标签的通信技术,在机动车电子标识标准中,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上会安装有机动车电子标识,可以与安装在龙门架上的射频识别读写器进行通信。当车辆进入到射频识别读写器的覆盖范围内时,射频识别读写器可以反复不断地读取到对应机动车电子标识反馈的信息,例如车辆的身份信息等,从而实现了对车辆的监测,达到交通的电子化管理。
然而,射频识别读写器在实时识别机动车电子标识时,每秒钟可以采集到同一机动车电子标识反馈的50~60条信息,以特定车辆通过50公里的时速经过射频识别读写器覆盖范围为例,通常会向射频识别读写器不断地反馈200条左右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如果未经处理,直接上传给相应的服务器平台,会对相应的负载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尤其在射频识别读写器布局众多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流量,增加了网络及服务器的负担,从而还会增加识别信息丢失的概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射频识别信息上传不合理,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中上传处理低负担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射频识别读写器获取机动车电子标识反馈的识别信息,确定第一识别信息,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为首次识别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
采用预分析的方式通过设置第一阈值确定第二识别信息,以确定第一车辆是否由于离场或进入盲区出现的识别中断,从而进行实时分析,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为最新一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的识别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超过所述第一阈值;
上传所述第一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及分析第二识别信息以确定第一车辆的动态信息;
在确定第二识别信息后,将再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确定为第三识别信息,并重新确定第二识别信息,上传所述第三识别信息及重新确定的第二识别信息。
作为本发明上述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阈值包括若干个与特定车流量对应的预设值,设置第一阈值通过判断车流量选择对应的预设值,所述车流量通过相邻时段的车辆识别信息确定或者设置在覆盖范围路面上的车辆传感装置获得。
作为本发明上述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完成确定第三识别信息时,上传所述第三识别信息,在完成重新确定第二识别信息时,基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对应识别时间与重新确定的第二识别信息对应识别时间之间的识别记录,重新计算所述第一车辆对应的动态信息,上传所述重新确定的第二识别信息及动态信息。
作为本发明上述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的进一步改进,设置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比所述第一阈值大,在确定再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三识别信息时,判断所述第三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之间识别时间的差值是否超过所述第二阈值,以确定第三识别信息是首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还是最新一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
作为本发明上述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的进一步改进,设置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比所述第一阈值大,在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的识别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超过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车辆离场,标记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及第二识别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射频识别信息上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通过射频识别读写器获取机动车电子标识反馈的识别信息,确定第一识别信息,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为首次识别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采用预分析的方式通过设置第一阈值确定第二识别信息,以确定第一车辆是否由于离场或进入盲区出现的识别中断,从而进行实时分析,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为最新一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的识别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超过所述第一阈值;
上传单元,用于上传所述第一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及分析第二识别信息以确定第一车辆的动态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在确定第二识别信息后,将再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确定为第三识别信息,并重新确定第二识别信息,所述上传单元上传所述第三识别信息及重新确定的第二识别信息。
作为本发明上述射频识别信息上传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阈值包括若干个与特定车流量对应的预设值,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设置第一阈值通过判断车流量选择对应的预设值,所述车流量通过相邻时段的车辆识别信息确定或者设置在覆盖范围路面上的车辆传感装置获得。
作为本发明上述射频识别信息上传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传单元在完成确定第三识别信息时,上传所述第三识别信息,在完成重新确定第二识别信息时,基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对应识别时间与重新确定的第二识别信息对应识别时间之间的识别记录,重新计算所述第一车辆对应的动态信息,上传所述重新确定的第二识别信息及动态信息。
作为本发明上述射频识别信息上传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设置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比所述第一阈值大,在确定再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三识别信息时,判断所述第三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之间识别时间的差值是否超过所述第二阈值,以确定第三识别信息是首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还是最新一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
作为本发明上述射频识别信息上传系统的进一步改进,设置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比所述第一阈值大,在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的识别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超过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车辆离场,标记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及第二识别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分析射频识别获取的识别信息对应的内容及时间特点,确定出第一识别信息及第二识别信息进行上传,从而在上传过程中过滤冗余的识别信息。本发明可以减轻识别上报的负担,保证数据不丢失,提高实时性。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数据处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数据处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射频识别信息上传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可能使用相同的标号或标记,但这些并不代表结构或功能上的绝对联系关系。并且,各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第一”、“第二”等也并不代表结构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这些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流程图。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通过射频识别读写器获取机动车电子标识反馈的识别信息,确定第一识别信息,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为首次识别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射频识别的过程是射频识别读写器与射频识别电子标签进行通信的过程,以机动车电子标识为例,机动车电子标识安装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上,车辆在以50公里时速经过射频识别读写器的覆盖范围时,会重复不断地被射频识别读写器读取到相应的识别信息,通常会产生200个左右的数据,但是这些识别信息的内容基本一致,都是机动车电子标识反馈关于车辆身份等信息,仅是识别时间有所不同,因此可以基于识别时间确定相应的识别信息,对识别信息进行过滤处理。
具体地,确定第一识别信息,第一识别信息为首次识别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当第一车辆进入到射频识别读写器的覆盖范围时,按照识别时间最先识别到第一车辆的身份等信息就是第一识别信息。需要说明的是,首次必然是在预设的时间范围内第一次识别到的,当第一车辆再次经过对应的射频识别读写器所在的点位,虽然历史的识别记录中已经包括了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但是作为第一车辆离场后再一次经过后首次识别到的识别信息也应该确定为第一识别信息,以下将详述如何判定车辆离场。第一识别信息对应的识别时间可以确定为第一车辆进场的时间,“进场”及“离场”的定义可以认定为车辆进入射频识别读写器对应的覆盖范围或者离开射频识别读写器对应的覆盖范围。基于射频识别的特点,射频识别读写器收发射频信号是通过天线辐射实现的,天线对应的波瓣大小可以确定射频识别读写器的覆盖范围,而机动车电子标识只有在波瓣对应的覆盖范围内才可以正常地与射频识别读写器进行通信。
步骤S2、通过设置第一阈值确定第二识别信息,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为最新一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的识别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当第一识别信息产生以后,第一车辆会在射频识别读写器对应的覆盖范围内通过,此时会重复不断地向射频识别读写器反馈对应的识别信息,直至第一车辆离场。因此,可以判断在预设的时间范围内不再重复获得对应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来确定第一车辆已经离场,预设的时间范围是判断车辆离场的关键,预设的时间范围设置过小,可能会把正常的识别间隔误判为车辆已经离场,尤其基于机动车电子标识的射频识别,采用的是无源技术,由于电磁波在地面反射等原因很可能产生很多噪声信号对机动车电子标识反馈的信号进行干扰,因此在射频识别读写器的覆盖范围内会出现一定的盲区,相应地第一车辆当处于盲区时,第一车辆上的机动车电子标识不能正常地与射频识别读写器进行通信,即射频识别读写器会在第一车辆通过盲区的时间段内不能识别到第一车辆相关的识别信息,而如上所述,如果将判断的预设时间范围设定小于可能通过盲区所花费的时间,就会把车辆通过盲区确定为车辆离场。但是如果把预设的时间范围设置过大,确定车辆离场等交通状态就会相对滞后,尤其是需要对交通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的应用中,就不能正常显示车辆通行的情况,只有等到车辆确定离场后把所有识别信息上传以后进行分析才能获得,实时性要求完全不能满足。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应地设置第一阈值及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比所述第一阈值要大。设置第一阈值的目的是确定相对于第一车辆是否出现识别中断,这里的识别中断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离场产生的,也可能因为上述进入盲区等情况造成的,因此第一阈值相对于第二阈值可以设置的比较小,并不需要保证正确判定车辆已经离场,采用预分析的方式确定第二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很大情况下是离场前最后一次识别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在存在误判的情况下还可以基于其他大数据分析来进行更新,因此具有指标意义。分析第二识别信息相关的识别时间、天线号等,可以确定车辆的速度、所在车道等动态信息。具体确定第二识别信息是通过分析最新一次识别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如上所述,识别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会重复不断被射频识别读写器获取到,在实施分析的过程,当每收到一个关于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就将对应的识别信息确定为最新一次识别信息,不断地进行更新,直到最新一次识别信息在更新后一段时间内,不再接收到相应的第一车辆识别信息,将其确定为第二识别信息,即第二识别信息的识别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超过第一阈值,因为是实时分析的过程,当前时间相应的就是实时分析所在的标准时间。在完成确定第二识别信息时,还可以继续监测是否有新的第一车辆相关的识别信息,如上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的确定并不能完全分析得出第一车辆已经离场,因此,还有可能再次读取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此时可以通过确定第二识别信息的步骤继续分析最新一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重新确定第二识别信息,另外还可以确定第三识别信息。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确定第二识别信息后,将再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确定为第三识别信息,并重新确定第二识别信息,上传所述第三识别信息及重新确定的第二识别信息。再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指的是第一车辆在一段时间停止读取到的情况下恢复识别到第一车辆获得的首次识别信息,第三识别信息可以用于通知相应的服务器第一车辆并没有离场,优选地在确定第三识别信息时,直接上传所述第三识别信息。进一步重新确定第二识别信息,重新确定第二识别信息可以参照上述步骤S2的过程通过第一阈值进行判定。在完成重新确定第二识别信息时,基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对应识别时间与重新确定的第二识别信息对应识别时间之间的识别记录,重新计算所述第一车辆对应的动态信息,上传重新确定的第二识别信息及动态信息。确定第二识别信息可以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即当完成确定第二识别信息后若再一次识别到第一车辆即重新触发确定步骤,因此在每次确定第二识别信息时计算的第一车辆的动态信息基于的识别记录也会随之增加,必然包括之前的识别信息及新识别到的识别信息,通过增加新识别到的识别信息重新计算的动态信息可以趋于更加准确,通过循环上传的方式使相应的服务器获得更准确的动态信息。具体地,动态信息包括车辆的速度、车辆所在的车道、车辆读取的次数、车辆通过覆盖范围的时长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超过第一阈值以后产生的识别信息有可能是第一车辆离场后再一次经过产生的读取记录,如下还会详述通过第二阈值来准确判定第一车辆是否已经离场,以防止将两次经过记录认定为同一经过记录。
如上所述,第一阈值的设置可以较小,例如只有几百毫秒或者1-2秒,这样可以及时地将对应的车辆识别信息上传给服务器进行实时分析。但是,如上所述由于第一阈值可能造成相应特殊情况的误判,尤其是拥堵状态造成车辆在盲区逗留过长时间,很容易将其视为车辆离场操作,因此第一阈值的设定优选地采用动态的设定方式,第一阈值包括若干个与特定车流量对应的预设值,设置第一阈值通过判断车流量选择对应的预设值。例如道路通畅时可以设置第一阈值为几百毫秒,而道路缓慢通行时可以设置第一阈值为1-2秒,在道路出现严重拥堵情况下可以将第一阈值设置为更长时间,通过这种浮动的操作可以更加灵活更加准确地确定第二识别信息以进行实时分析。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车流量的确定可以通过相邻时段的车辆识别信息确定,比如在前一分钟分析得出大量车辆进场,但只有少部分车辆离场,说明有部分车辆已经滞留在射频识别读写器覆盖范围所对应的道路上了。在通过车辆传感装置获得车流量的实施方式中,车辆传感装置设置在对应的车道上,具体地,车辆传感装置可以设置在离对应射频识别读写器100米的道路上,负责对应车道上车流量的统计。车辆传感装置优选地可以为电磁球、电感线圈等。电磁球通过车辆经过时磁场发生的变化,来判断道路上车流量的大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还设置了第二阈值,第二阈值是为了准确判定车辆是否离场的,具体第二阈值可以设置30秒或者更长,在道路拥堵的情况下也可以参照动态设置第一阈值的方式进行对应设置,亦或者直接通过第一阈值增加离场判定余量来确定第二阈值。当确定第二识别信息以后,再次获得识别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时,将此次的识别信息确定为第三识别信息,判断所述第三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之间识别时间的差值是否超过第二阈值,以确定第三识别信息是首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还是最新一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这里的首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是指存在的第一车辆通过对应点位后再次经过相应点位后被同一射频识别读写器读取到的识别信息。而最新一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是指在确定第二识别信息后,存在一段时间没有再次识别到第一车辆是第一车辆在对应覆盖范围内出现的识别中断造成的,上述两者分别对应同一车辆在不同状态下被识别到的两种类型。通过判断以确定是把第三识别信息作为更新后的第二识别信息进行上传,还是作为新的一次车辆通行状态下的第一识别信息进行上传。
在更多的实施方式中,在确定第二识别信息后,可以在第二阈值对应的时间范围内判断是否有新的第一车辆相关的识别信息,如果没有,即第二识别信息的识别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超过第二阈值,确定第一车辆已经离场,标记第一识别信息及第二识别信息,以供新识别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时判定参考。标记的方式具体可以修改第一识别信息及第二识别信息相应的第一车辆实时记录的标志位,当再次识别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时,通过查看对应的标志位确定识别信息对应表示第一车辆所处于的状态,或者删除对应第一车辆识别信息的实时记录,再次识别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时,重新建立新的实时记录,具体可以通过步骤S1、步骤 S2确定新的第一识别信息及第二识别信息。
步骤S3、上传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及第二识别信息。在存在第三识别信息时,相应地还会上传第三识别信息,将获得的识别信息可以上传给相应的服务器,用于对交通的实时状况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的结果可以实时地进行发布,比如,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在对应的屏幕上看到对应道路的车辆通行状况。由于上传的信息相对较少,且上传基本上是实时完成的,非常适合对接实时管理的系统,也不会增加网络及服务器的负担。具体地,步骤S3中上传第一识别信息及第二识别信息可以分为两步,可以在步骤S1确定第一识别信息后直接先上传第一识别信息,包括车辆的身份、识别时间等,另外还可以同时上传包括第一车辆相关的静态信息,静态信息包括车辆的类型、品牌、年检信息等,在步骤 S2 确定第二识别信息后,再上传第二识别信息,或者将第一识别信息再次与第二识别信息一起上传,另外还可以包括第三识别信息。为了减少上传的数据量,第一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第三识别信息之间包含的内容也可以有所差别,第二识别信息、第三识别信息相对于第一识别信息可以省略静态信息的相关内容,只上传车辆身份、识别时间等,可以通过直接参考第一识别信息获得相关的静态信息。另外,在完成确定第二识别信息时,还会对第一车辆的动态信息进行计算并上传。
如图2所示,设置缓存数据池、实时数据池,缓存数据池、实时数据池优选地设置在射频识别读写器或者中间件中,通过射频识别读写器向后端的服务器进行上传或者通过中间件向应用服务器上传相应的识别信息。缓存数据池用于临时存放射频识别读写器所有读取到的新的识别信息,当缓存数据池中有新的数据时,就会启动识别处理进程,对识别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将相应的识别信息放入对应的实时数据池中的实时记录。识别处理进程处理完成任意一条缓存数据池中的识别信息后,将对应的识别信息删除,优选地也可以将对应的识别信息作为日志信息存储在相应的存储空间中。
实时数据池用于管理相应的实时记录,每个实时记录可以作为一个特定车辆经过特定点位的通行记录。具体可以包括通过的点位、对应车辆的身份及第一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第三识别信息,优选地还会有识别到第一车辆的次数,实时记录的数据源来自缓存数据池中存储的新的识别信息,根据车辆身份,例如车牌号等,进行归类。例如,当缓存数据池中出现苏A12345 14:00:00:00,说明苏A12345 对应的车辆在14:00:00:00被识别到,此时,通过分析实时数据池中是否存在特定车辆经过特定点位的实时记录,判断得出上述识别信息是特定点位首次识别到对应车辆的识别信息,因此建立新的实时记录,存储对应的车辆身份及识别时间,作为第一识别信息,如果存在相应的实时记录,直接更新已有的实时记录。如上所述,对应车辆在射频识别读写器的覆盖范围内会重复不断地反馈新的识别信息给射频识别读写器,因此缓存数据池中还会出现新的关于苏A12345车辆的识别信息,其中相应的识别时间发生了变化,因为是新识别到的识别信息,比如苏A12345 14:00:02:11、苏A12345 14:00:02:17,识别处理进程会不断地把新产生的识别信息放入到实时数据池对应的实时记录中,对应的实时记录可以通过车辆的身份进行查找,相应的识别时间存储在对应第一识别信息的后面作为第二识别信息,当处理新的识别信息时,只需对实时数据池中第二识别信息对应的识别时间进行更新,比如当苏A12345 14:00:02:11存储进实时数据池后,出现苏A12345 14:00:02:17,此时只需将第二识别信息中对应的识别时间14:00:02:11,更新为14:00:02:17。实时数据池对应地还会不断地运行超时判定进程,判定每个实时记录中的第二识别信息对应的识别时间有没有超时,具体参照上述与第一阈值、第二阈值进行判定的步骤,当超过对应的阈值,完成确定第二识别信息或确定对应的车辆已经离场。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利用缓存数据池、实时数据池的存储刷新确定第一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并在完成确定时上传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及第二识别信息。
第一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第三识别信息的上传可以通过统计数据池对应的上传进程实现上传,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一旦实时数据池中的实时记录满足超时判定的机制,就会把最新的超时记录存放在统计数据池中,而统计数据池相应的上传进程在确定有对应数据更新以后,将对应更新的实时记录进行上传,以对应车辆已经完成确定第一识别信息为例,实时数据池把相应的实时记录放入统计数据池,统计数据池接收到数据以后触发上传操作,此时上传的实时记录中至少包括识别点位、车辆身份及第一识别信息对应的识别时间等,当完成确定第一识别信息时,统计数据池触发后不仅上传实时记录,还会基于实时记录的数据计算第一车辆的动态信息并上传。如图3所示,为了保证数据查找更新的速度,对每个实时记录对应建立一个唯一的序列号作为键值(例如0A4F),当在统计数据池中找到对应键值的实时记录,直接将实时数据池中的实时记录替换统计数据池中的实时记录。例如,在实时数据池对应的实时记录中,已经完成确定第一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并已经将对应的数据存储在统计数据池中了,但是射频识别读写器再一次读取到了苏A54321车辆的识别信息,对应的识别时间也并没有超过车辆离场判定的时间阈值,因此会在已有的实时记录中存储第三识别信息,然后把相应的实时记录存储到统计数据池,如上所述,为了数据的完整性,可以把所在的实时记录替换统计数据池中的对应实时记录,替换的对象可以通过相应的键值进行查找,优选地,为了保证替换的准确性,还可以进行相应的验证,即分析替换的实时记录内容是否包含被替换的实际记录内容,因为替换的实时记录是在实时统计池中增加新的识别信息的实时记录,如果包含说明验证通过,直接进行替换。在更多的实施方式中,实时数据池中需要存储到统计数据池的实时记录可以通过实时数据池对应的进程直接上传到相应的服务器,而实时数据池向服务器上传更新的过程也可以参照上述的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射频识别信息上传系统示意图。射频识别信息上传系统包括第一确定单元U1、第二确定单元U2、上传单元U3,第一确定单元U1确定第一识别信息,第二确定单元U2确定第二识别信息,上传单元U3在对应时点将第一识别信息和/或第二识别信息上传到对应的服务器中,这样服务器可以实时地根据上传的识别信息进行分析展示对应点位的交通状况。
第一确定单元U1用于通过射频识别读写器获取机动车电子标识反馈的识别信息,确定第一识别信息,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为首次识别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第一识别信息可以表示车辆进场时的识别记录,对应的识别时间可以作为车辆进场的时间,从而还可以判定车辆已经到达特定的点位。在完成确定第一识别信息以后,可以通过上传单元U3直接将第一识别信息上传给服务器。
第二确定单元U2用于通过设置第一阈值确定第二识别信息,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为最新一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的识别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超过所述第一阈值。第二确定单元U2通过第一阈值判断停止识别到对应车辆是否超过一定的时间,如果超时,可以预先将最新一次的识别信息通过上传单元U3 上传给服务器,同时基于当前的识别记录计算第一车辆的动态信息并上传。具体地,所述第一阈值包括若干个与特定车流量对应的预设值,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设置第一阈值通过判断车流量选择对应的预设值。车流量可以通过相邻时段的车辆识别信息确定或者设置在覆盖范围路面上的车辆传感装置获得。其中,车辆传感装置优选地可以为电磁球、电感线圈等。
在更多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确定单元U2在确定第二识别信息后,将再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确定为第三识别信息,并重新确定第二识别信息,上传单元U3上传所述第三识别信息及重新确定的第二识别信息。上传单元U3在完成确定第三识别信息时,上传所述第三识别信息,在完成重新确定第二识别信息时,基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对应识别时间与重新确定的第二识别信息对应识别时间之间的识别记录,重新计算所述第一车辆对应的动态信息,上传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及动态信息。
为了保证正确确定对应车辆是否已经离场,第二确定单元U2还设置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比所述第一阈值大,在确定再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三识别信息时,判断所述第三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之间识别时间的差值是否超过所述第二阈值,以确定第三识别信息是首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还是最新一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当超过所述第二阈值,说明第一车辆已经离场,而离场前的第二识别信息对应的识别时间即可认为第一车辆的离场时间,而离场后再次识别到第一车辆,说明第一车辆重新进入到对应点位的覆盖范围,因此重新开始确定第一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在更多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确定单元U2在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的识别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超过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车辆离场,标记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及第二识别信息,标记的目的在于如果出现新的第一车辆识别信息,直接触发重新确定第一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不需要再进行比较判断。
如上所述,上传单元U3用于上传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及第二识别信息。上传单元U3可以分别上传第一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或者第一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打包的完整内容及相应的静态信息及动态信息,服务器通过接收上述内容以进行数据的实时更新。另外,具体还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缓存数据池、实时数据池实现确定第一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的分析判断。需要说明的是,射频识别信息上传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照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本申请所公开的方法技术方案,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由控制单元执行的软件模块或二者组合,即一个或多个步骤和/或一个或多个步骤组合,既可以对应于计算机程序流程的各个软件模块,亦可以对应于各个硬件模块,例如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适当组合。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上述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由微控制单元执行,依赖于所需要的配置,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一个或多个微控制单元,包括但不限于微控制单元、微控制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控制单元)或其任意组合。该软件存储在存储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读取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闪存等)或其任意组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分析射频识别获取的识别信息对应的内容及时间特点,确定出第一识别信息及第二识别信息进行上传,从而在上传过程中过滤冗余的识别信息。本发明可以减轻识别上报的负担,保证数据不丢失,提高实时性。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射频识别读写器获取机动车电子标识反馈的识别信息,确定第一识别信息,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为首次识别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
采用预分析的方式通过设置第一阈值确定第二识别信息,以确定第一车辆是否由于离场或进入盲区出现的识别中断,从而进行实时分析,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为最新一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的识别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超过所述第一阈值;
上传所述第一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及分析第二识别信息以确定第一车辆的动态信息;
在确定第二识别信息后,将再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确定为第三识别信息,并重新确定第二识别信息,上传所述第三识别信息及重新确定的第二识别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包括若干个与特定车流量对应的预设值,设置第一阈值通过判断车流量选择对应的预设值,所述车流量通过相邻时段的车辆识别信息确定或者设置在覆盖范围路面上的车辆传感装置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确定第三识别信息时,上传所述第三识别信息,在完成重新确定第二识别信息时,基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对应识别时间与重新确定的第二识别信息对应识别时间之间的识别记录,重新计算所述第一车辆对应的动态信息,上传所述重新确定的第二识别信息及动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比所述第一阈值大,在确定再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三识别信息时,判断所述第三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之间识别时间的差值是否超过所述第二阈值,以确定第三识别信息是首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还是最新一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
5.一种射频识别信息上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通过射频识别读写器获取机动车电子标识反馈的识别信息,确定第一识别信息,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为首次识别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采用预分析的方式通过设置第一阈值确定第二识别信息,以确定第一车辆是否由于离场或进入盲区出现的识别中断,从而进行实时分析,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为最新一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的识别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超过所述第一阈值;
上传单元,用于上传所述第一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及分析第二识别信息以确定第一车辆的动态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在确定第二识别信息后,将再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确定为第三识别信息,并重新确定第二识别信息,所述上传单元上传所述第三识别信息及重新确定的第二识别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识别信息上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包括若干个与特定车流量对应的预设值,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设置第一阈值通过判断车流量选择对应的预设值,所述车流量通过相邻时段的车辆识别信息确定或者设置在覆盖范围路面上的车辆传感装置获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识别信息上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单元在完成确定第三识别信息时,上传所述第三识别信息,在完成重新确定第二识别信息时,基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对应识别时间与重新确定的第二识别信息对应识别时间之间的识别记录,重新计算所述第一车辆对应的动态信息,上传所述重新确定的第二识别信息及动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识别信息上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设置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比所述第一阈值大,在确定再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三识别信息时,判断所述第三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之间识别时间的差值是否超过所述第二阈值,以确定第三识别信息是首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还是最新一次识别到所述第一车辆的识别信息。
CN201810076355.7A 2018-01-26 2018-01-26 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1335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76355.7A CN108133597B (zh) 2018-01-26 2018-01-26 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76355.7A CN108133597B (zh) 2018-01-26 2018-01-26 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3597A CN108133597A (zh) 2018-06-08
CN108133597B true CN108133597B (zh) 2020-07-07

Family

ID=62400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76355.7A Active CN108133597B (zh) 2018-01-26 2018-01-26 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335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6821A (zh) * 2019-12-12 2020-04-03 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划定区域内车辆超时滞留的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53415A1 (en) * 2005-04-21 2006-11-09 Sayan Chakraborty Data-defin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662988B (zh) * 2012-03-14 2014-10-29 中山大学 一种用于rfid中间件的冗余数据过滤方法
CN104091138B (zh) * 2014-06-17 2017-01-18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数据过滤方法和数据过滤系统
CN104240502A (zh) * 2014-08-28 2014-12-24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rfid的公交车动态到站时间预测方法
CN104992563B (zh) * 2015-06-25 2018-10-26 苏州木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车辆管理系统及其信息识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3597A (zh) 2018-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4920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traffic road information
US10163038B2 (en) Error detection in recognition data
CN102867415B (zh) 基于视频检测技术的道路拥堵判别方法
CN110930756B (zh) 一种基于图像与地磁传感器判断路侧停车的方法及装置
CN110246336B (zh) 车辆信息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5080638B (zh) 微观仿真的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826144B (zh) 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133597B (zh) 射频识别信息上传方法及系统
CN114973659A (zh) 一种高速公路的间接事件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402042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gnizing lane, and computing device
CN108960220B (zh) 基于状态机模型的信号系统通信数据可靠性分析方法
CN112766222B (zh) 一种基于泊位线辅助识别车辆行为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67906A (zh) 异常车辆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99108B (zh) 车位信息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00465B (zh) 基于etc的智慧停车管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1368868B (zh) 确定车辆套牌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4759471A (zh) 一种热轧带钢跟踪信号的远程捕获方法
US2016035846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hicle data integration
CN111681423A (zh) 实现车牌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1540102A (zh) 检测车辆违法占道的装置及方法
CN102073836A (zh) 标签流动方向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150795B (zh) 一种车辆轨迹异常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046820A (zh) 汽车滚装船中车辆的统计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11708769B (zh) 一种实现信息处理的方法、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5546704B (zh) 一种车辆抛洒物识别方法、装置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