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0948A - 一种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30948A CN108130948A CN201810048815.5A CN201810048815A CN108130948A CN 108130948 A CN108130948 A CN 108130948A CN 201810048815 A CN201810048815 A CN 201810048815A CN 108130948 A CN108130948 A CN 1081309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inlet
- flow channel
- inlet flow
- water
- exit bran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22—Adaptations of pumping plants for lifting sewag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2—Arrangement of sewer pipe-lines or pipe-line syste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ydraulic Turbines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包括汇水井、进水主管、进水流道、多个侧向出水支管和集泥凹槽,进水主管的一端与汇水井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进水流道的一端连通,集泥凹槽设置在进水流道的另一端,并与所有进水流道连通,多个侧向出水支管设置在进水流道的外侧,且多个侧向出水支管远离进水主管的一端与提升泵进水管连通,进水流道从靠近进水主管的一端至另一端宽度逐渐变窄、高度逐渐降低。本发明的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通过进水流道进行流速匹配,使得进水流道的过水流速保持均匀,并减少水力涡流、避免气泡的产生,为水泵进水管提供稳定的恒定流,保障提升泵的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市政排水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大中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面积的城市建设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导致了城市排水的管道越来越深敷设于地下深层。为解决深层地下排水提升的需求,建设地下深层提升泵站是必然的趋势。目前地下空间有限,实施难度大,新建地下深层提升泵站,不仅对提升泵设备本身要求比较高,同时也对水泵前端的进水要求比较高,均匀、稳定、无漩涡、无气泡的水流是保证水泵安全稳定运行的必备条件。高扬程的提升水泵需要稳定的恒定流进水,不均匀的流速、水力流漩涡、局部的气泡均影响水泵开停机,并产生振动及噪音,同时对水泵能耗和寿命均产生不利的影响。
传统地面或浅层布置的提升泵站布局方式已经不适合地下深层系统,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小空间布局方式,在有限的地下空间,优化进水流态及水泵的布置,为水泵提供持续稳定的、速度均匀的恒定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通过该流道系统能够均匀进水流速、避免水力漩涡和气泡的产生,并使来水通过流道系统后产生稳定的恒定流,为提升泵提供稳定的恒定流进水。同时需要考虑地下空间的局限性,需要一种结构紧凑的泵站进水前池,且具备更高要求的安全稳定性,通常需要有备用系统或多套独立可相互切换的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包括汇水井、至少一根进水主管、与所述进水主管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的进水流道、多个侧向出水支管和集泥凹槽,所述进水主管的一端与所述汇水井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进水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集泥凹槽设置在所述进水流道的另一端,并与所有所述进水流道连通,所述多个侧向出水支管设置在所述进水流道的外侧,所述侧向出水支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水流道连通,另一端与提升泵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流道从靠近所述进水主管的一端至另一端截面尺寸逐渐变小,以使所述汇水井内的汇水经过所述进水流道后形成均匀、稳定的水流,并经由所述侧向出水支管进入所述提升泵进水管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通过所述进水流道进行流速匹配,使得所述进水流道的过水流速保持均匀,并减少水力涡流、避免气泡的产生,为水泵进水管提供稳定的恒定流,保障提升泵的稳定运行。本发明的流道系统,大幅度地减少了深层地下泵站进水前池的体积和空间布局,有效地改善了进水的水流流态,提高了泵站进水流态的稳定性和流速的均匀性,实现了均匀、稳定的水力流态,利于水泵进水保持稳流,减少能耗、气蚀和振动,非常适合在深层地下空间及狭小空间内的排水提升泵站,尤其是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管涵或深层地下排水隧道的地下排水提升泵站。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每个所述进水流道均包括多个平直段和多个渐缩段,所述多个平直段水平间隔设置在对应的所述进水主管与所述集泥凹槽之间,所述渐缩段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平直段之间,并与相邻两个所述平直段首尾连接,且所述渐缩段的上表面朝向所述集泥凹槽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多个渐缩段从靠近所述进水主管的一端至另一端截面尺寸逐渐缩小,多个所述平直段从靠近所述进水主管的一端至另一端截面尺寸依次减小,每个所述平直段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所述侧向出水支管。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个平直段和多个渐缩段交替设置,可以有效地改善了进水的水流流态,调整水流流速,保证从所述汇水井出来的水经过所述平直段和渐缩段后形成均匀稳定的水流,减少水力涡流和气泡的产生,利于水流保持稳定。
进一步:所述渐缩段的上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不大于10度。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所述渐缩段的上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一方面可以使得水流进入进水流道后形成一定的压力流,便于水流顺利进入提升泵;另一方面可以使得进入所述进水流道的水流流速得到很好的控制,保证水流平稳。
进一步:所述进水主管与所述汇水井连接处以及所述侧向出水支管与所述进水流道连接处均设有倒角,所述进水主管与所述进水流道连接处设有扩散角。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进水主管上与所述汇水井连接处以及所述侧向出水支管上与所述进水流道连接处均设置倒角,可以使得所述进水主管与所述汇水井以及所述侧向出水支管与进水流道光滑顺接,保证出水流态平顺,避免涡流以气泡的产生。通过在所述进水主管上与所述进水流道连接处设置扩散角可以使得所述进水主管上与所述进水流道连接处更加平滑,减小水流的冲击力,保证连接处密闭不漏水。
进一步:所述侧向出水支管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平直段的外侧壁上,所述平直段靠近对应所述侧向出水支管一侧的顶壁朝向所述侧向出水支管向下倾斜设置,且同一所述进水流道的多个所述平直段顶壁的较高端与较低端之间的高度差从靠近所述进水主管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减小。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进入所述进水流道平直段内的水流能更加顺利的进入所述侧向出水支管流入提升泵进水管,并且所述平直段顶壁的较高端与较低端之间的高度差越大,越有利于水流进入对应的侧向出水支管,从而使得大部分水流从靠近所述进水主管一端的侧向出水支管流出,少部分水流会继续向远离所述进水主管的方向继续留,这样有利于水流顺利排出至提升泵进水管内,提高地下水的抽排效率。
进一步:所述多个侧向出水支管与所述平直段与对应的所述平直段之间的夹角α范围为30-60度。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所述侧向出水支管与所述进水流道上平直段之间的夹角α可以使得从所述进水流道内的水流可以更加顺利的进入所述侧向出水支管,从而进入所述提升泵进水管。
进一步:所述进水主管与所述汇水井、所述进水主管与所述进水流道以及所述进水流道与所述侧向出水支管均密闭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进水主管与所述汇水井、所述进水主管与所述进水流道以及所述进水流道与所述侧向出水支管密闭连接,可以使得进水主管与所述汇水井、所述进水主管与所述进水流道以及所述进水流道与所述侧向出水支管连接处不漏水,
进一步:所述集泥凹槽内靠近所述进水流道一侧朝向所述进水流道向上倾斜设置,且所述集泥凹槽内位于斜面上方设有冲洗竖管,所述集泥凹槽与抽排泵吸水管连通,所述集泥凹槽底部设有凸起的水导流堆,所述水导流堆位于抽排泵吸水管的进水口下方。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冲洗竖管,可以利用竖向高度水流差的重力势能对位于所述集泥凹槽内的淤泥予以冲击,预防流道内淤积的污泥板结;通过设置所述水导流堆可以使得水流更容易进入所述抽排泵吸水管并外排。
进一步:所述汇水井内设置有将水流导流至所述进水主管的导流墙。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导流墙可以使得进入所述汇水井内的水流更加顺利的进入所述进水主管,提高地下水的抽排效率。
进一步:每个所述进水主管上均设置有控制水流大小和切换流道的阀门。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阀门可以实现流道多管路的切换及单侧流道的维护,以及调节流道水流的大小,控制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进水主管倒角结构示意图;
图4-1为图1中A-A截面示意图;
图4-2为图1中B-B截面示意图;
图4-3为图1中C-C截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汇水井,2、进水主管,3、进水流道,4、侧向出水支管,5、集泥凹槽,6、阀门,7、平直段,8、渐缩段,9、冲洗竖管,10、水导流堆,11、抽排泵吸水管,12、止水翼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包括汇水井1、至少一根进水主管2、与所述进水主管2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的进水流道3、多个侧向出水支管4和集泥凹槽5,所述进水主管2的一端与所述汇水井1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进水流道3的一端连通,所述集泥凹槽5设置在所述进水流道3的另一端,并与所有所述进水流道3连通,所述多个侧向出水支管4设置在所述进水流道3的外侧,述侧向出水支管4的一端与所述进水流道3连通,另一端与提升泵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流道3从靠近所述进水主管2的一端至另一端截面尺寸逐渐变小,以使所述汇水井1内的汇水经过所述进水流道3后形成均匀、稳定的水流,并经由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进入所述提升泵进水管6内。
本发明的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通过所述进水流道3进行流速匹配,使得所述进水流道3的过水流速保持均匀,并减少水力涡流、避免气泡的产生,为水泵进水管6提供稳定的恒定流,保障提升泵的稳定运行。本发明的流道系统,大幅度地减少了深层地下泵站进水前池的体积和空间布局,有效地改善了进水的水流流态,提高了泵站进水流态的稳定性和流速的均匀性,实现了均匀、稳定的水力流态,利于水泵进水保持稳流,减少能耗、气蚀和振动,非常适合在深层地下空间及狭小空间内的排水提升泵站,尤其是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管涵或深层地下排水隧道的地下排水提升泵站。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汇水井1内设置有将水流导流至所述进水主管2的导流墙。通过设置所述导流墙可以使得进入所述汇水井1内的水流更加顺利的进入所述进水主管2,提高地下水的抽排效率。
实际中,所述汇水井1可结合地下深层排水管涵(隧道)而灵活设置,可承接多个方向的来水,并在汇水井1内通过设置导流墙而将水分流至与对应的所述进水流道3连接的进水主管2,实现流道多管路进水,大大提升排水效率。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进水主管2上均设置有控制水流大小和切换流道的阀门6。通过设置所述阀门6可以实现流道多管路的切换及单侧流道的维护,以及调节流道水流的大小,控制方便。实际中,所述进水主管2采用钢制管道,其长度可以根据实际空间位置适应性设置,钢制管道具有较大的机械强度,抗腐蚀性较强。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水流道3采用闭合钢筋砼结构,结构强度大,耐腐蚀性较强,且所述进水流道3向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一侧倾斜设置,便于进入所述进水流道3内的水流顺利的进入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提高地下水的排放效率。
本发明中,所述进水流道3的数量与所述进水主管2的数量相等,且二者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图1示出了所述进水流道3的数量与所述进水主管2的数量均为两个的情形。当然,所述进水流道3的数量与所述进水主管2的数量均为一个时,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可以均匀对称设置在所述平直段的两侧侧壁上,所述进水流道3的数量与所述进水主管2为其他数量的情形与此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进水流道3均包括多个平直段7和多个渐缩段8,所述多个平直段7水平间隔设置在对应的所述进水主管2与所述集泥凹槽5之间,所述渐缩段8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平直段7之间,并与相邻两个所述平直段7首尾连接,且所述渐缩段8的上表面朝向所述集泥凹槽5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多个渐缩段8从靠近所述进水主管2的一端至另一端截面尺寸逐渐缩小,多个所述平直段7从靠近所述进水主管2的一端至另一端截面尺寸依次减小,每个所述平直段7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通过多个平直段7和多个渐缩段8交替设置,并依次形成平直段-渐变段-平直段的逐渐减小断面,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了进水的水流流态,调整水流流速,使不同断面内的流速趋于均匀,保证从所述汇水井1出来的水经过所述平直段7和渐缩段8后形成均匀稳定的水流,减少水力涡流和气泡的产生,利于水流保持稳定。
具体地,每个所述渐缩段8从靠近所述进水主管2的一端至另一端宽度逐渐减小,每个所述渐缩段8的上表面高度逐渐降低,且多个渐缩段8从靠近所述进水主管2的一端至另一端宽度依次减小,高度依次降低;多个所述平直段7从靠近所述进水主管2的一端至另一端宽度依次减小,每个所述平直段7优选为方筒状。
优选地,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均匀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平直段7的外侧,这样可以使得进人所述进水流道3内的水流均匀的从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流出,使得整个流道系统的稳定性更好。如图1所示,每个所述平直段7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当然,也可以在每个所述平直段7的外侧设置两个或者更多个所述侧向出水只管4,这里不在一一说明,这些皆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侧向出水支管4与对应的所述平直段7之间的夹角α范围为30-60度。通过控制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与所述进水流道3上对应平直段7之间的夹角α可以使得从所述进水流道3内的水流可以更加顺利的进入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从而进入所述提升泵进水管6。
更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侧向出水支管4与所述进水流道3之间的夹角α为45度。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所述多个侧向出水支管4与所述平直段7之间的夹角是有方向性的,具体来说是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沿着所述进水流道3上对应平直段7与所述进水主管2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连线方向斜向设置,该夹角是指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与所述进水流道3上水流的方向之间的夹角,这样可以确保所述进水流道3内的水流顺利进入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
更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平直段7的外侧壁上,所述平直段7靠近对应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一侧的顶壁朝向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向下倾斜设置,且同一所述进水流道3的多个所述平直段7顶壁的较高端与较低端之间的高度差从靠近所述进水主管2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减小。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进入所述进水流道3的平直段7内的水流能更加顺利的进入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并流入提升泵进水管6,并且所述平直段7顶壁的较高端与较低端之间的高度差越大,越有利于水流进入对应的侧向出水支管4,从而使得大部分水流从靠近所述进水主管2一端的侧向出水支管4流出,少部分水流会继续向远离所述进水主管2的方向继续留,这样有利于水流顺利排出至提升泵进水管6内,提高地下水的抽排效率。
如图4-1、4-2和4-3所示,沿着水流方向,同一所述进水流道3的第一个所述平直段7顶壁的较高端与较低端之间的高度差为80mm,第二个所述平直段7顶壁的较高端与较低端之间的高度差为60mm,第三个所述平直段7顶壁的较高端与较低端之间的高度差为40mm,三个所述平直段7顶壁的较高端与较低端之间的高度差优选按照某一固定的级差(本实施例中为20mm)逐级减小,这样有利于水流快速稳定的进入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
需要指出的是,当所述所述进水流道3数量与所述进水主管2的数量均为一个时,多个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可以分布在所述平直段7的两侧侧壁上,此时,所述平直段7靠近对应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一侧的顶壁朝向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向下倾斜设置,即在所述平直段7的顶部形成尖端朝上的V型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渐缩段8的上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不大于10度。通过控制所述渐缩段8的上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一方面可以使得水流进入进水流道3后形成一定的压力流,便于水流顺利进入提升泵;另一方面可以使得进入所述进水流道3的水流流速得到很好的控制,保证水流平稳。比如这里,所述渐缩段8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6度或者8度。
优选地,所述进水主管2与所述汇水井1连接处以及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与所述进水流道3连接处均设有倒角,所述进水主管2与所述进水流道3连接处设有扩散角。通过在所述进水主管2上与所述汇水井1连接处以及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上与所述进水流道3连接处均设置倒角,可以使得所述进水主管2与所述汇水井1以及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与进水流道3光滑顺接,保证出水流态平顺,避免涡流以气泡的产生。通过在所述进水主管2上与所述进水流道3连接处设置扩散角可以使得所述进水主管2上与所述进水流道3连接处更加平滑,减小水流的冲击力,保证连接处密闭不漏水。
实际中,所述倒角的圆弧半径R的范围为100-500mm,所述倒角的圆弧半径R优选为200mm,所述扩散角不大于5度,优选为3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水主管2与所述汇水井1、所述进水主管2与所述进水流道3以及所述进水流道3与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均密闭连接。通过将进水主管2与所述汇水井1、所述进水主管2与所述进水流道3以及所述进水流道3与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密闭连接,可以使得进水主管2与所述汇水井1、所述进水主管2与所述进水流道3以及所述进水流道3与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连接处不漏水,增强其密封性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进水主管2与所述汇水井1的连接处、所述进水主管2与所述进水流道3的连接处以及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与所述进水流道3连接处设有止水翼环12。通过所述止水翼环12来实现连接处的密闭止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集泥凹槽5内靠近所述进水流道3一侧朝向所述进水流道3向上倾斜设置,且所述集泥凹槽5内位于斜面上方设有冲洗竖管9,所述集泥凹槽5与抽排泵吸水管11连通,所述集泥凹槽5底部设有凸起的水导流堆10,所述水导流堆10位于抽排泵吸水管11的进水口下方。通过设置所述冲洗竖管9,可以利用竖向高度水流差的重力势能对位于所述集泥凹槽5内的淤泥予以冲击,预防流道内淤积的污泥板结;通过设置所述水导流堆10可以改进抽排泵进水水流,使得水流更容易进入所述抽排泵吸水管11并外排。
以两路进水(隧道)的来水进入汇水井1后,在汇水井1内将来水一分为二分别进入进水主管2,其中在进水主管2上设置阀门6,通过阀门6的开启、关闭实现不同进水主管2的切换;进水主管2直接接入进水流道3,通过渐变断面的闭合流道将水流变为稳定的恒定水流;流道侧向顺接与所述提升泵进水管6连通的侧向出水支管4,为排水提升泵提供稳定的恒定流进水;流道末端设置倾斜的集泥凹槽,通过抽排泵吸水管11抽排排泥或排空流道内的水进行检修;集泥凹槽的上方设置冲洗竖管10,冲洗淤积的污泥。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深层排水管涵(或地下深隧)提升泵站的进水流道系统,该系统为承压、闭合、独立多流道的配水流道,主要通过渐变断面的流道进行流速匹配,使各个断面过水流速保持均匀,并减少水力涡流、避免气泡的产生,为水泵进水管提供稳定的恒定流,保障提升泵的稳定运行。本流道系统条形布置,独立流道分别两侧布置,布局比较紧凑,且占据较小的空间,非常适合用于地下深层管涵(隧道)的排水提升泵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汇水井(1)、至少一根进水主管(2)、与所述进水主管(2)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的进水流道(3)、多个侧向出水支管(4)和集泥凹槽(5),所述进水主管(2)的一端与所述汇水井(1)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进水流道(3)的一端连通,所述集泥凹槽(5)设置在所述进水流道(3)的另一端,并与所有所述进水流道(3)连通,所述多个侧向出水支管(4)设置在所述进水流道(3)的外侧,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的一端与所述进水流道(3)连通,另一端与提升泵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流道(3)从靠近所述进水主管(2)的一端至另一端截面尺寸逐渐变小,以使所述汇水井(1)内的汇水经过所述进水流道(3)后形成均匀、稳定的水流,并经由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进入所述提升泵进水管(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进水流道(3)均包括多个平直段(7)和多个渐缩段(8),所述多个平直段(7)水平间隔设置在对应的所述进水主管(2)与所述集泥凹槽(5)之间,所述渐缩段(8)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平直段(7)之间,并与相邻两个所述平直段(7)首尾连接,且所述渐缩段(8)的上表面朝向所述集泥凹槽(5)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多个渐缩段(8)从靠近所述进水主管(2)的一端至另一端截面尺寸逐渐缩小,多个所述平直段(7)从靠近所述进水主管(2)的一端至另一端截面尺寸依次减小,每个所述平直段(7)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渐缩段(8)的上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不大于10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主管(2)与所述汇水井(1)连接处以及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与所述进水流道(3)连接处均设有倒角,所述进水主管(2)与所述进水流道(3)连接处设有扩散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平直段(7)的外侧壁上,所述平直段(7)靠近对应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一侧的顶壁朝向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向下倾斜设置,且同一所述进水流道(3)的多个所述平直段(7)顶壁的较高端与较低端之间的高度差从靠近所述进水主管(2)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侧向出水支管(4)与对应的所述平直段(7)之间的夹角α范围为30-60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主管(2)与所述汇水井(1)、所述进水主管(2)与所述进水流道(3)以及所述进水流道(3)与所述侧向出水支管(4)均密闭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凹槽(5)内靠近所述进水流道(3)一侧朝向所述进水流道(3)向上倾斜设置,且所述集泥凹槽(5)内位于斜面上方设有冲洗竖管(9),所述集泥凹槽(5)与抽排泵吸水管(11)连通,所述集泥凹槽(5)底部设有凸起的水导流堆(10),所述水导流堆(10)位于抽排泵吸水管(11)的进水口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水井(1)内设置有将水流导流至所述进水主管(2)的导流墙。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进水主管(2)上均设置有控制水流大小和切换流道的阀门(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48815.5A CN108130948B (zh) | 2018-01-18 | 2018-01-18 | 一种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48815.5A CN108130948B (zh) | 2018-01-18 | 2018-01-18 | 一种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30948A true CN108130948A (zh) | 2018-06-08 |
CN108130948B CN108130948B (zh) | 2023-10-20 |
Family
ID=62399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048815.5A Active CN108130948B (zh) | 2018-01-18 | 2018-01-18 | 一种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130948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58708A (zh) * | 2019-06-10 | 2019-08-23 | 山东科源供排水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死水、陈水、平层差压导流调峰水箱及供水泵站 |
CN110243005A (zh) * | 2019-06-17 | 2019-09-17 | 杨柳 | 一种新型地暖敷设结构、温控系统及温控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29000A (ja) * | 1993-02-05 | 1994-08-16 | Hitachi Ltd | 大深度地下排水施設及びその運用方法 |
US5389821A (en) * | 1992-11-20 | 1995-02-14 | Gtm Batiment Et Travaux Publics, Societe Anonyme | Drainwater/sewage treatment installation for producing electrical power and for regulating a hydraulic flow |
CN104929684A (zh) * | 2015-06-18 | 2015-09-23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深层隧道排水系统的地下式雨污水预处理站 |
-
2018
- 2018-01-18 CN CN201810048815.5A patent/CN10813094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89821A (en) * | 1992-11-20 | 1995-02-14 | Gtm Batiment Et Travaux Publics, Societe Anonyme | Drainwater/sewage treatment installation for producing electrical power and for regulating a hydraulic flow |
JPH06229000A (ja) * | 1993-02-05 | 1994-08-16 | Hitachi Ltd | 大深度地下排水施設及びその運用方法 |
CN104929684A (zh) * | 2015-06-18 | 2015-09-23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深层隧道排水系统的地下式雨污水预处理站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刘家宏;夏霖;王浩;邵薇薇;丁相毅;: "城市深隧排水系统典型案例分析", 科学通报, no. 27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58708A (zh) * | 2019-06-10 | 2019-08-23 | 山东科源供排水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死水、陈水、平层差压导流调峰水箱及供水泵站 |
CN110243005A (zh) * | 2019-06-17 | 2019-09-17 | 杨柳 | 一种新型地暖敷设结构、温控系统及温控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30948B (zh) | 2023-10-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10143B (zh) | 一种反坡隧道施工排水系统 | |
CN107401147B (zh) | 一种环形多级自由跌落式消能竖井 | |
CN203222785U (zh) | 一种用于前池整流的y型导流墩 | |
CN207496649U (zh) | 一种基于栈桥的车辆冲洗系统 | |
CN108545844A (zh) | 一种污水处理的节能高效多重曝气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8252390A (zh) | 一种降低城市深层排水系统气爆强度的入流竖井 | |
CN108130948A (zh) | 一种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 | |
CN209384207U (zh) | 一种高效锥式水力消力井 | |
CN105951689B (zh) | 一种水库预泄兼生态流量下泄结构 | |
CN210658617U (zh) | 旋流消能跌水系统 | |
CN109629525A (zh) | 一种深层取水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
CN104805809B (zh) | 泵站前池倒π型坝流态改善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6930199A (zh) | 改善弧形排水箱涵出水流态的整流装置 | |
CN208152225U (zh) | 一种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 | |
CN202324058U (zh) | 双层泵闸布置结构 | |
CN209392790U (zh) | 排泥机构及沉淀池 | |
CN208561843U (zh) | 一种具有搅拌兼排泥渣功能的黑膜沼气池 | |
CN216240796U (zh) | 一种隧道清污分流施工结构 | |
CN206289688U (zh) | 泵站进水池超低水位下的组合水力整流装置 | |
CN212534384U (zh) | 一种防淤积雨污分离器 | |
CN208501857U (zh) | 一种排水箱涵不淤积的排水系统 | |
CN104452815B (zh) | 塑料降压检查井 | |
CN106370587A (zh) | 用于岩土抗冲特性试验的高速水流试验装置 | |
CN109469028B (zh) | 一种用于水坝闸门系统的排沙装置 | |
CN208533490U (zh) | 一种自动排污引水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