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20896A - 一种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20896A
CN108120896A CN201611087475.4A CN201611087475A CN108120896A CN 108120896 A CN108120896 A CN 108120896A CN 201611087475 A CN201611087475 A CN 201611087475A CN 108120896 A CN108120896 A CN 1081208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ource
injection signal
phase earthing
board
main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874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玲
杨海生
孙凯
史承杰
杨孟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Jinzho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Jinzho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Jinzho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61108747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208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20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08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8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 G01R31/081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ype of conductors
    • G01R31/086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ype of conductors in 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i.e. with interconnected conduc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包括:光交换机;分别与所述光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的多个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与所述光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调度控制器。本发明提供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选择一个在电源侧的注入信号源控制器设为主控制器,同时闭锁其他信号源,从而保证在任何一个来自同一个电源的区域内,只有一台注入信号源工作,其余闭锁,从而提高了配电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进行准确的故障定位,目前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配电网中设置有大量的注入信号源。在配电网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经常出现多个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并列运行在同一个电源的情况。并列运行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需要频繁调节,甚至导致中性点电压在长时间内波动,影响了配电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提出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包括:光交换机;分别与所述光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的多个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与所述光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调度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调度控制器包括相连接的控制芯片和存储芯片。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包括设置有CPU的主板、开关量输出板卡和背板,所述开关量输出板卡和所述主板均与所述背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还包括开关量输入板卡,所述开关量输入板卡与所述背板相连接;或
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还包括模拟量变换器板卡,所述模拟量变换器板卡与所述背板相连接,所述主板还包括A/D转换芯片,所述A/D转换芯片与所述CPU相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包括模拟量变换器板卡、主板、开关量输出板卡、开关量输入板卡和背板,所述开关量输出板卡、所述开关量输入板卡、所述模拟量变换器板卡和所述主板均与所述背板相连接;所述主板包括依次连接的CPU和A/D转换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还包括依次连接的以太网控制芯片、以太网到光纤转换芯片和光纤收发芯片,所述光纤收发芯片通过光纤与所述光交换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还包括与所述CPU相连接的液晶显示器。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还包括与所述CPU相连接的串口芯片。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包括:光交换机;分别与所述光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的多个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与所述光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调度控制器;与每个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对应地相连接的一注入信号源,所述注入信号源包括真空断路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调度控制器包括相连接的控制芯片和存储芯片;每个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包括模拟量变换器板卡、主板、开关量输出板卡、开关量输入板卡和背板,所述开关量输出板卡、所述开关量输入板卡、所述模拟量变换器板卡和所述主板均与所述背板相连接;所述主板包括依次连接的CPU和A/D转换芯片;所述模拟量变换器板卡分别与所述电流互感器和所述电压互感器相连接;所述开关量输出板卡和所述开关量输入板卡分别与所述真空断路器相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选择一个在电源侧的注入信号源控制器设为主控制器,同时闭锁其他信号源,从而保证在任何一个来自同一个电源的区域内,只有一台注入信号源工作,其余闭锁,从而提高了配电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的组成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的组成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的另一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包括:光交换机10;分别与所述光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的多个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20;与所述光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调度控制器30。
进一步地,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调度控制器30包括相连接的控制芯片和存储芯片。
具体地,该存储芯片中存储有配电网的拓扑结构信息。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调度控制器30被部署为调度主站服务器,用于计算配电网络的拓扑结构,分析最佳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
具体地,所述光交换机10和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调度控制器30安装在调度主控室。当电网运行方式发生变化将导致多个注入信号源在同一个电网中并列运行时,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调度控制器将选择一个在电源侧的注入信号源控制器设为主控制器,同时闭锁其他信号源。这样就保证在任何一个来自同一个电源的区域内,只有一台注入信号源工作,其余闭锁,从而提高了配电可靠性。
一旦通过光交换机接到闭锁指令,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就禁用其本地控制功能。
作为独立的本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据电网电压的变化,检测到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将轮流将其对应的注入信号源的ABC三相的真空断路器闭合,使ABC三相逐一经电阻接地,产生注入电流信号,以保证安装在线路上的故障定位装置进行故障定位。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每个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20包括设置有CPU的主板21、开关量输出板卡22和背板25,所述开关量输出板卡22和所述主板21均与所述背板25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20还包括开关量输入板卡23,所述开关量输入板卡23与所述背板25相连接;或
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20还包括模拟量变换器板卡24,所述模拟量变换器板卡24与所述背板25相连接,所述主板还包括A/D转换芯片,所述A/D转换芯片与所述CPU相连接。
根据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调度控制器30进行最优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选择时所依据的信息不同,部署在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本地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20可以对应地设置模拟量变换器板卡24或开关量输入板卡23。
优选地,如图2所示,每个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20包括模拟量变换器板卡24、主板21、开关量输出板卡22、开关量输入板卡23和背板25,所述开关量输出板卡22、所述开关量输入板卡23、所述模拟量变换器板卡24和所述主板21均与所述背板25相连接;所述主板包括依次连接的CPU和A/D转换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21还包括依次连接的以太网控制芯片、以太网到光纤转换芯片和光纤收发芯片,所述光纤收发芯片通过光纤与所述光交换机10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还包括与所述CPU相连接的液晶显示器。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21还包括与所述CPU相连接的串口芯片,所述串口芯片与自动化后台相连接。
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多个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20通过光纤连接到光交换机上,与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调度控制器30实时通信,上传本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的信息;当系统运行方式改变时,调度主站服务器选择某个在电源侧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作为主控制器,同时闭锁其他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当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所述主控制器控制其对应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向配电网内注入信号,其他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由于闭锁不会向配电网内注入信号。
如图3所示,该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包括:光交换机10;分别与所述光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的多个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20;与所述光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调度控制器30;与每个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20对应地相连接的一注入信号源40,所述注入信号源40包括真空断路器、电流互感器(CurrentTransformers,以下简称CT)和电压互感器(Phase voltage Transformers,以下简称PT)。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调度控制器30包括相连接的控制芯片和存储芯片;每个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20包括模拟量变换器板卡24、主板21、开关量输出板卡21、开关量输入板卡22和背板25,所述开关量输出板卡22、所述开关量输入板卡23、所述模拟量变换器板卡24和所述主板21均与所述背板25相连接;所述主板21包括依次连接的CPU和A/D转换芯片;所述模拟量变换器板卡24分别与所述电流互感器和所述电压互感器相连接;所述开关量输出板卡22和所述开关量输入板卡23分别与所述真空断路器相连接。
如图2所示,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20,可控制任意型号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与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之间通过二次电缆连接,控制器可以实时采集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的信息,所示信息包括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采集的电压、电流信号,以及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调节开关的档位信号;控制器并且能够对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进行控制。
光交换机用于连接所有的控制器,光交换机的速度为1000M,完全满足现场的通信要求。
如图2所示,控制器20的所有模块都连接在背板25上。通过二次电缆将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电流互感器CT和电压互感器PT的副边模拟信号接入模拟量变换器板卡24。A1、A2、An表示模拟量变换器板卡24上的模拟量变换器,能够将电压和电流转变为-5V与+5V之间的低压模拟量信号,该模拟量进入嵌入式主板21后首先进行低通滤波,然后经过A/D转换后变为数字信号。
通过二次电缆将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调节开关,即真空断路器的档位信号接入控制器20的开关量输入模块23,DI1至DIn表示开关量输入转换单元。
CPU对数字信号进行计算。通过二次电缆将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调节开关,即真空断路器的控制信号接入控制器20的开关量输出模块22,DO1至DOn表示开关量输出模块22上的继电器单元。
本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相连的真空断路器的动作结果由液晶LCD汉字化显示,或者通过串口上传到自动化后台。
光纤以太网由以太网控制芯片CS8900A、以太网到光纤转换芯片10BASE-FX转换芯片IP113A、光纤收发芯片AFBR5803构成,CS8900A通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连接到CPU。IP113A是把10BASE-T信号转换成光纤信号,该信号通过AFBR5803光纤收发模块实现收发,AFBR5803的发射与接收接入光纤网络。
具体地,本实施例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和一个光交换机,所述多个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能够通过光纤连接到所述光交换机上,多个控制器之间进行实时通信,形成分布式控制系统,所述分布式控制系统协调控制;每一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通过二次电缆与相对应的一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相连,相对应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采集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的电压信号、电流信号以及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真空断路器的档位信号通过二次电缆上传至该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通过二次电缆向对应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真空断路器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所述光交换机安装在调度主控室,多个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将所述对应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的电压信号、电流信号以及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真空断路器的档位信号通过光纤传输至光交换机,以实现多个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的实时通信;所述光交换机同时与调度主站服务器相连,调度主站服务器用于计算供电网络的拓扑结构,分析最佳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
该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实时获取多个注入信号源装置的电压、电流数据,并及时向目标注入信号源装置发出闭锁或开启指令。当电网运行方式发生变化,导致多个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在同一个电网中并列运行时。调度主站服务器自动选择一个在电源侧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将其控制器设为主控制器,同时闭锁其他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仅仅由主控制器控制相应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注入信号。这样就保证在任何一个来自同一个电源的区域内,只有一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工作,其余闭锁。
本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的优点如下:
1、能够有效解决同一个电网中有多套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的情况,避免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误动和频繁调节,从而提高了配电可靠性。
2、所述控制器为嵌入式工控机,可控制多种形式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并且其通信方式为光纤以太网,便于多机互联通信。
3、多个控制器采用光纤以太网通信,信号传输实容量大、衰减小、实时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
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交换机;
分别与所述光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的多个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
与所述光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调度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调度控制器包括相连接的控制芯片和存储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包括设置有CPU的主板、开关量输出板卡和背板,所述开关量输出板卡和所述主板均与所述背板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还包括开关量输入板卡,所述开关量输入板卡与所述背板相连接;或
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还包括模拟量变换器板卡,所述模拟量变换器板卡与所述背板相连接,所述主板还包括A/D转换芯片,所述A/D转换芯片与所述CPU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包括模拟量变换器板卡、主板、开关量输出板卡、开关量输入板卡和背板,所述开关量输出板卡、所述开关量输入板卡、所述模拟量变换器板卡和所述主板均与所述背板相连接;
所述主板包括依次连接的CPU和A/D转换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板还包括依次连接的以太网控制芯片、以太网到光纤转换芯片和光纤收发芯片,所述光纤收发芯片通过光纤与所述光交换机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还包括与所述CPU相连接的液晶显示器。
8.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还包括与所述CPU相连接的串口芯片。
9.一种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交换机;
分别与所述光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的多个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
与所述光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调度控制器;
与每个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对应地相连接的一注入信号源,所述注入信号源包括真空断路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调度控制器包括相连接的控制芯片和存储芯片;
每个所述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器包括模拟量变换器板卡、主板、开关量输出板卡、开关量输入板卡和背板,所述开关量输出板卡、所述开关量输入板卡、所述模拟量变换器板卡和所述主板均与所述背板相连接;所述主板包括依次连接的CPU和A/D转换芯片;
所述模拟量变换器板卡分别与所述电流互感器和所述电压互感器相连接;所述开关量输出板卡和所述开关量输入板卡分别与所述真空断路器相连接。
CN201611087475.4A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 Pending CN1081208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87475.4A CN108120896A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87475.4A CN108120896A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20896A true CN108120896A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26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87475.4A Pending CN108120896A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208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6221A (zh) * 2019-05-23 2019-11-08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一种机械故障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6221A (zh) * 2019-05-23 2019-11-08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一种机械故障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2471B (zh) 一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US881665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ed control of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voltage profiles
CN104242472B (zh) 一种铁路车站低压变配电智能监控系统
CN101478146A (zh) 数字化变电站保护控制方法及其多功能保护控制器
KR20080100295A (ko) 변전소 자동화를 위한 게이트웨이 구조
CN107290955A (zh) 一种具有物联网通讯功能的多路温控箱
CN205178934U (zh) Mcc控制柜及具有其的mcc控制系统
CN105119382A (zh) 一种低压变配电智能监控系统
CN109103859B (zh) 一种支持4g通讯的配网差动保护测控装置
CN204697087U (zh) 一种新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远动数据传输系统
CN204425041U (zh) 配电终端系统
CN108120896A (zh) 一种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
CN102549866B (zh) 用于低压配电盘的通信网络
CN205247185U (zh) 一种水冷却变压器的二次控制系统
CN202651896U (zh) 一种微电网协调控制系统
CN206340953U (zh) 一种基于光纤通信的单相接地注入信号源控制系统
CN101707333A (zh) 以现场总线为基础的新型低压开关柜
CN205017111U (zh) 面向智能配电网的分布式故障检测系统
CN207801581U (zh)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测系统
CN204168002U (zh) 一种变电站远程控制系统
CN211321024U (zh) 一种嵌入式配变监测计量装置及配电房终端
CN204068420U (zh) 一种基于模拟输入电路的供电电源切换装置
CN203014374U (zh) 基于光纤通信的分布式消弧线圈控制器装置
CN109004751B (zh) 一种轻量级分布式能源网关设备
CN102566550A (zh) 低压通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