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18920A - 充气式人造浪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充气式人造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18920A
CN108118920A CN201810064296.1A CN201810064296A CN108118920A CN 108118920 A CN108118920 A CN 108118920A CN 201810064296 A CN201810064296 A CN 201810064296A CN 108118920 A CN108118920 A CN 1081189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ushion
slope
support
air
artificial wa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642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子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lue Coastal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lue Coastal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lue Coastal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lue Coastal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642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189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18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892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4/00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 E04H4/0006Devices for producing waves in swimming p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造浪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包括气垫以及支撑装置;气垫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气垫、第二气垫和第三气垫,支撑装置支撑气垫,以使第一气垫形成倾斜下降的第一斜坡、第二气垫形成倾斜上升的第二斜坡并且第三气垫形成倾斜下降的第三斜坡;支撑装置包括分别支撑第一气垫的坡顶和第二气垫的坡顶的两个支撑装置;第一斜坡高于第二斜坡,第一斜坡的长度大于第二斜坡和第三斜坡的长度之和。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可以方便地建立在不同的场景中,可以用于形成浪潮,实现造浪的目的,可供人们冲浪;换言之,水流以此经过第一斜坡、第二斜坡和第三斜坡。此外,气垫有弹性并且触感柔软,增强了人们冲浪时的体验,而且人们碰触气垫也不会受伤,安全性很高。

Description

充气式人造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浪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气式人造浪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造浪系统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建造,适应性不强,而且安全性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以适应不同场景的安全的造浪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包括气垫以及支撑装置;气垫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气垫、第二气垫和第三气垫,支撑装置支撑气垫,以使第一气垫形成倾斜下降的第一斜坡、第二气垫形成倾斜上升的第二斜坡并且第三气垫形成倾斜下降的第三斜坡;
支撑装置包括分别支撑第一气垫的坡顶和第二气垫的坡顶的两个支撑装置;
第一斜坡高于第二斜坡,第一斜坡的长度大于第二斜坡和第三斜坡的长度之和。
优选地,包括设在气垫两侧的侧壁,侧壁与气垫界定出在气垫上的通道。
优选地,侧壁为一体的;或者,侧壁包括分别与各个气垫对应的多个侧壁以及弥补相邻两个侧壁之间间隙的侧壁薄膜。
优选地,侧壁薄膜为弹性膜。
优选地,侧壁为气囊。
优选地,在第一斜坡的坡顶处,设有与第一气垫连接的第一气垫薄膜,第一气垫薄膜与第一气垫之间形成第一支撑空间;
在第二斜坡的坡顶处,第二气垫与第三气垫的上边缘通过第二气垫薄膜相连接,第二气垫与第三气垫的下边缘相连接,第二气垫、第三气垫与第二气垫薄膜之间形成第二支撑空间;
在第二斜坡的坡底处,第一气垫与第二气垫的上边缘相连接,第一气垫与第二气垫的下边缘通过第三气垫薄膜相连接,第一气垫、第三气垫与第三气垫薄膜之间形成第三支撑空间;
在第三斜坡的坡底处,设有与第三气垫连接的第四气垫薄膜,第四气垫薄膜与第三气垫之间形成第四支撑空间。
支撑第一气垫的坡顶的支撑装置包括横向穿在第一支撑空间中的第一支撑部以及纵向支撑第一支撑部的第一支架;支撑第二气垫的坡顶的支撑装置包括分别横向穿在第二、第三、第四支撑空间中的第二、第三、第四支撑部以及纵向支撑第二、第三、第四支撑部的第二支架。
优选地,气垫还包括第四气垫,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气垫依次相连;
在第三斜坡的坡底处,第三气垫与第四气垫的上边缘相连接,第三气垫与第四气垫的下边缘通过第四气垫薄膜相连接,第三气垫、第四气垫与第四气垫薄膜之间形成第四支撑空间。
优选地,各个气垫薄膜为弹性膜。
优选地,该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包括设在第四气垫下方的漏水区,第四气垫上设有漏水空隙,以供第四气垫表面的水通过漏水空隙漏到漏水区中。
优选地,第一支架包括一端跟第一支撑部可转地连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以调整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的间距,进而调整第一斜坡的高度。
优选地,第二支架包括一端跟第二支撑部可转地连接的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跟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连接,以调整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的间距,进而调整第二斜坡和第三斜坡的高度。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可以方便地建立在不同的场景中,可以用于形成浪潮,实现造浪的目的,可供人们冲浪;换言之,水流以此经过第一斜坡、第二斜坡和第三斜坡。此外,气垫有弹性并且触感柔软,增强了人们冲浪时的体验,而且人们碰触气垫也不会受伤,安全性很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的气垫的主视图。
图3是图3中的气垫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图1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的支撑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另一实施例中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的气垫的主视图。
图7是又一实施例中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的气垫的主视图。
图8是图6中的气垫的右视图。
图9是图6中的气垫的另一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10是图1中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的俯视图。
图11是再一实施例中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1中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的气垫的主视图。
图13是图1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在河床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14是图1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在湖岸的安装示意图。
图15是图1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在沙滩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16、17是图1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在泳池的安装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的第四气垫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的第四气垫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的标号表示:支撑装置1,第一支撑部101,第一支架111,第一连杆111a,第二连杆111b,第二支撑部102,第三支撑部103,第四支撑部104,第二支架112,第三连杆112a,第四连杆112b,气垫2,第一气垫21,第二气垫22,第三气垫23,第四气垫24,第一气垫薄膜21a,第二气垫薄膜22a,第三气垫薄膜23a,第四气垫薄膜24a,第一支撑空间21b,第二支撑空间22b,第三支撑空间23b,第四支撑空间24b,第一斜坡2a,第二斜坡2b,第三斜坡2c,侧壁3,侧壁薄膜30,供水单元4,通道5,基础结构6,支架管61,支撑垫62,行走平台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正面”、“背面”等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12所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包括气垫2以及支撑装置1;气垫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气垫21、第二气垫22和第三气垫23,支撑装置1支撑气垫2,以使第一气垫21形成倾斜下降的第一斜坡2a、第二气垫22形成倾斜上升的第二斜坡2b并且第三气垫23形成倾斜下降的第三斜坡2c。其中,可理解的是,第一斜坡2a的坡底即第二斜坡2b的坡底,第二斜坡2b的坡底即第三斜坡2c的坡顶。
支撑装置1包括分别支撑第一气垫21的坡顶和第二气垫22的坡顶的两个支撑装置1;
该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可以方便地建立在不同的场景中,例如内陆或者浪很小的河流、湖泊等。在使用该充气式人造浪装置时,可以让水流从第一斜坡2a的坡顶流下,水流再经第二斜坡2b上升,然后翻过第二斜坡2b坡顶,形成浪潮,实现造浪的目的,可供人们冲浪;换言之,水流以此经过第一斜坡2a、第二斜坡2b和第三斜坡2c。此外,气垫2有弹性并且触感柔软,增强了人们冲浪时的体验,而且人们碰触气垫2也不会受伤,安全性很高。
第一斜坡2a高于第二斜坡2b,第一斜坡2a的长度大于第二斜坡2b和第三斜坡2c的长度之和,以确保水流能够形成浪潮。
该充气式人造浪装置还可以包括设在气垫两侧的侧壁3,侧壁3与气垫2界定出在气垫2上的通道5,通道5用于供水通过。侧壁3起到约束水流和其它在通道5中流通之物的作用,例如人们顺着水流从通道5中通过,侧壁3使得人们避免越过气垫两侧。侧壁3可以为一体的,其长度可以跟各个斜坡的长度之和相适应,从第一气垫21延伸到第三气垫23;或者,侧壁3也可以不是一体的,其可以包括分别与各个气垫对应的多个侧壁3以及弥补相邻两个侧壁3之间间隙的侧壁薄膜30,例如包括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气垫21、22、23对应的第一、第二、第三侧壁;侧壁薄膜30用于使得各个侧壁3连成连续的整体,并防止水流从各个侧壁3的间隙中流出。其中,侧壁薄膜30优选为弹性膜,可以弹性拉伸,以尽量避免侧壁薄膜30因外力拉伸而损坏,也通过侧壁薄膜30的弹性拉伸给各个侧壁3的活动提供更大的余地和缓冲。其中,侧壁3优选为气囊,以免人们冲浪时碰到侧壁而受伤。此外,如图8所示,侧壁3可以是竖直的,如图9所示,也可以是倾斜的。
在第一斜坡2a的坡顶处,可以设有与第一气垫21连接的第一气垫薄膜21a,第一气垫薄膜21a与第一气垫21之间形成第一支撑空间21b;
在第二斜坡2b的坡顶处,可以第二气垫22与第三气垫23的上边缘通过第二气垫薄膜22a相连接,第二气垫22与第三气垫23的下边缘相连接,第二气垫22、第三气垫23与第二气垫薄膜22a之间形成第二支撑空间22b;从而,第二气垫22与第三气垫23可延下边缘相对转动。
在第二斜坡2b的坡底处,可以第一气垫21与第二气垫22的上边缘相连接,第一气垫21与第二气垫22的下边缘通过第三气垫薄膜23a相连接,第一气垫21、第三气垫23与第三气垫薄膜23a之间形成第三支撑空间23b;从而,第一气垫21和第二气垫22可沿上边缘相对转动。
在第三斜坡2c的坡底处,可以设有与第三气垫23连接的第四气垫薄膜24a,第四气垫薄膜24a与第三气垫23之间形成第四支撑空间24b。
支撑第一气垫21的坡顶的支撑装置1包括横向穿在第一支撑空间21b中的第一支撑部101以及纵向支撑第一支撑部101的第一支架111;支撑第二气垫22的坡顶的支撑装置1包括分别横向穿在第二、第三、第四支撑空间22b、23b、24b中的第二、第三、第四支撑部102、103、104以及纵向支撑第二、第三、第四支撑部102、103、104的第二支架112。
此外,如图11、12所示,气垫还可以包括第四气垫24,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气垫21、22、23、24依次相连;在第三斜坡2c的坡底处,第三气垫23与第四气垫24的上边缘相连接,第三气垫23与第四气垫24的下边缘通过第四气垫薄膜24a相连接,第三气垫23、第四气垫24与第四气垫薄膜24a之间形成第四支撑空间24b,从而,第三气垫23和第四气垫24可沿上边缘相对转动。第四气垫24是横向设置的,或者稍为倾斜设置但倾斜高度小于第三斜坡2c的高度,用于供水流和冲浪的人们离开气垫。其中,上述各个气垫薄膜优选为为弹性膜,可以弹性拉伸,以尽量避免气垫薄膜因外力拉伸而损坏,也通过气垫薄膜的弹性拉伸给各个气垫的相对活动提供更大的余地和缓冲。
第一支架111可以包括一端跟第一支撑部101可转地连接的第一连杆111a和第二连杆111b,第三连杆112a和第四连杆112b之间成一角度,以调整第一连杆111a和第二连杆111b的另一端的间距,进而调整第一支撑部101的高度位置,调整第一斜坡2a的高度。其中,第一连杆111a和第二连杆111b的另一端可以可滑动地设在滑轨上,以实现两者之间的间距调整,进而调整第一斜坡2a的高度;或者,第一支架111底部设有若干卡位,第一连杆111a和第二连杆111b的另一端卡在卡位中固定,通过将第一连杆111a和第二连杆111b的另一端卡在不同的卡位,实现第一连杆111a和第二连杆111b的另一端的间距调整,进而调整第一斜坡2a的高度;又或者,第一连杆111a和第二连杆111b中的至少一个是可伸缩的,以通过伸缩调整长度,进而调整第一斜坡2a的高度。
第二支架112可以包括一端跟第二支撑部102可转地连接的第三连杆112a和第四连杆112b,第三连杆112a和第四连杆112b的另一端分别跟第三支撑部103和第四支撑部104连接,第三连杆112a和第四连杆112b之间成一角度,以调整第三支撑部103和第四支撑部104的间距(即调整第三连杆112a和第四连杆112b的另一端的间距),进而调整第二支撑部102的高度位置,调整第二斜坡2b和第三斜坡2c的高度。其中,第三连杆112a和第四连杆112b的另一端可以可滑动地设在滑轨上,以实现第三支撑部103和第四支撑部104的间距调整,进而调整第二斜坡2b和第三斜坡2c的高度;或者,第二支架112底部设有若干卡位,第三连杆112a和第四连杆112b的另一端卡在卡位中固定,通过将第三连杆112a和第四连杆112b的另一端卡在不同的卡位,实现第三支撑部103和第四支撑部104的间距调整,进而调整第二斜坡2b和第三斜坡2c的高度。
此外,调整支撑装置1可以改变各个斜坡的长度和高度尺寸,使得该充气式人造浪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
该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可以包括出水口设在第一斜坡2a的坡顶处的供水单元4,以从第一斜坡2a的坡顶处供水,水流依次流过第一、第二、第三斜坡形成浪潮。或者,也可以不包括供水单元4,而将充气式人造浪装置设在水中使用,例如设在河中、海中和游泳池中。
本发明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可以安装在海滩、河道、泳池内使用。如图13所示,当在河床上使用时,可以将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连杆的上述另一端固定在河床上,实现该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在的安装。
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可以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2的基础结构6。如图14所示,当充气式人造浪装置使用在湖岸时,基础结构6固定在湖岸,其包括两组支架管61以及位于支架管61下方的用于支撑支架管61的浮力支撑垫62,支架管61固定在湖岸,其下方的浮力支撑垫62位于湖水中,起到支撑支架管61的作用,而支架管6171上可固定连接该充气式人造浪装置的第一支架111、第二支架112。如图15所示,当该充气式人造浪装置使用在沙滩上时,基础结构6固定在沙滩上,其包括两组用于活动连接第一支架111、第二支架112的滑轨,滑轨固定在沙滩上,而第一支架111、第二支架112和供水单元等可滑动地设在滑轨上,进而可根据沙滩上的潮水情况调整第一支架111、第二支架112和供水系统等的位置,可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如图16-17所示,当该充气式人造浪装置使用在泳池上时,基础结构6固定在泳池上,其包括两组支架管61以及位于支架管61下方的用于支撑支架管61的支撑垫62,支架管61固定在泳池壁,其下方的支撑垫62位于泳池中,起到支撑支架管61的作用,而支架管61上可固定连接该人造浪装置中的第一支架111、第二支架112等;此外,人造浪装置还可以包括位于泳池四周的行走平台7,以供方便人们行走,以便人们冲浪或者冲浪后离开。此外,泳池中可设有位于第四气垫24下方的漏水区8,从气垫流下的水进而向漏水区8漏下。为了使得气垫表面的水容易快速下漏,漏水区8可以由底部比较坚固的钢网,和上面的第四气垫24组成。第四气垫24上设有漏水空隙,以供所述第四气垫24表面的水通过所述漏水空隙漏到所述漏水区)中,例如,第四气垫24可做成围栏装,形成漏水细缝,如图18所示;或者做成网状,有相对小的漏水空道,如图19所示。但细缝和空道应该在2-4厘米宽,不会把手指夹住;同时,可以是10厘米到一两米以上长,既要保持第四气垫24的承载结构,同时要保障水能够快速漏下。供水单元4可以抽取从漏水区8漏下的水,循环利用。
该充气式人造浪装置的气垫的充气的阀门可以延伸到一个控制系统,通过调节气压,改变形状,改变浪的形状。
支撑装置1的模式不一定是金属,也可以是充气的柱形气囊,或者就是气囊表面加固的较为坚固的拉膜,主要是能够保持和支持住气垫的总体形状,并且提供足够结实的部位将整体固定在泳池或其他周边环境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可以方便地建立在不同的场景中,可以用于形成浪潮,实现造浪的目的,可供人们冲浪;换言之,水流以此经过第一斜坡2a、第二斜坡2b和第三斜坡2c。此外,气垫有弹性并且触感柔软,增强了人们冲浪时的体验,而且人们碰触气垫也不会受伤,安全性很高。并且可以通过调整支撑装置1,来调整各个气垫的倾斜度,调整各个斜坡的高度,进而改变浪潮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垫(2)以及支撑装置(1);所述气垫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气垫(21)、第二气垫(22)和第三气垫(23),所述支撑装置(1)支撑所述气垫(2),以使所述第一气垫(21)形成倾斜下降的第一斜坡(2a)、所述第二气垫(22)形成倾斜上升的第二斜坡(2b)并且所述第三气垫(23)形成倾斜下降的第三斜坡(2c);
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分别支撑第一气垫(21)的坡顶和第二气垫(22)的坡顶的两个支撑装置(1);
所述第一斜坡(2a)高于所述第二斜坡(2b),所述第一斜坡(2a)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斜坡(2b)和所述第三斜坡(2c)的长度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所述气垫两侧的侧壁(3),所述侧壁(3)与所述气垫(2)界定出在所述气垫(2)上的通道(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3)为一体的;或者,所述侧壁(3)包括分别与各个所述气垫对应的多个侧壁(3)以及弥补相邻两个所述侧壁(3)之间间隙的侧壁薄膜(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薄膜(30)为弹性膜。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3)为气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斜坡(2a)的坡顶处,设有与所述第一气垫(21)连接的第一气垫薄膜(21a),所述第一气垫薄膜(21a)与所述第一气垫(21)之间形成第一支撑空间(21b);
在第二斜坡(2b)的坡顶处,所述第二气垫(22)与所述第三气垫(23)的上边缘通过第二气垫薄膜(22a)相连接,所述第二气垫(22)与所述第三气垫(23)的下边缘相连接,所述第二气垫(22)、所述第三气垫(23)与所述第二气垫薄膜(22a)之间形成第二支撑空间(22b);
在第二斜坡(2b)的坡底处,所述第一气垫(21)与所述第二气垫(22)的上边缘相连接,所述第一气垫(21)与所述第二气垫(22)的下边缘通过第三气垫薄膜(23a)相连接,所述第一气垫(21)、所述第三气垫(23)与所述第三气垫薄膜(23a)之间形成第三支撑空间(23b);
在第三斜坡(2c)的坡底处,设有与所述第三气垫(23)连接的第四气垫薄膜(24a),所述第四气垫薄膜(24a)与所述第三气垫(23)之间形成第四支撑空间(24b);
支撑所述第一气垫(21)的坡顶的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横向穿在所述第一支撑空间(21b)中的第一支撑部(101)以及纵向支撑所述第一支撑部(101)的第一支架(111);支撑所述第二气垫(22)的坡顶的支撑装置(1)包括分别横向穿在所述第二、第三、第四支撑空间(22b、23b、24b)中的第二、第三、第四支撑部(102、103、104)以及纵向支撑所述第二、第三、第四支撑部(102、103、104)的第二支架(1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还包括第四气垫(24),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气垫(21、22、23、24)依次相连;
在第三斜坡(2c)的坡底处,所述第三气垫(23)与所述第四气垫(24)的上边缘相连接,所述第三气垫(23)与所述第四气垫(24)的下边缘通过所述第四气垫薄膜(24a)相连接,所述第三气垫(23)、所述第四气垫(24)与所述第四气垫薄膜(24a)之间形成所述第四支撑空间(24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所述第四气垫(24)下方的漏水区(8),所述第四气垫(24)上设有漏水空隙,以供所述第四气垫(24)表面的水通过所述漏水空隙漏到所述漏水区(8)中。
9.根据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1)包括一端跟所述第一支撑部(101)可转地连接的第一连杆(111a)和第二连杆(111b),以调整所述第一连杆(111a)和所述第二连杆(111b)的另一端的间距,进而调整所述第一斜坡(2a)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充气式人造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112)包括一端跟所述第二支撑部(102)可转地连接的第三连杆(112a)和第四连杆(112b),所述第三连杆(112a)和所述第四连杆(112b)的另一端分别跟所述第三支撑部(103)和所述第四支撑部(104)连接,以调整所述第三支撑部(103)和所述第四支撑部(104)的间距,进而调整所述第二斜坡(2b)和所述第三斜坡(2c)的高度。
CN201810064296.1A 2018-01-23 2018-01-23 充气式人造浪装置 Withdrawn CN1081189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64296.1A CN108118920A (zh) 2018-01-23 2018-01-23 充气式人造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64296.1A CN108118920A (zh) 2018-01-23 2018-01-23 充气式人造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18920A true CN108118920A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34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64296.1A Withdrawn CN108118920A (zh) 2018-01-23 2018-01-23 充气式人造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1892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9547A (en) * 1996-10-08 2000-02-01 Hill; Kenneth D. Wave-forming apparatus
CN1377291A (zh) * 1999-08-02 2002-10-30 轻浪有限公司 具有滑动喷嘴护盖的移动式滑水设施
TWM446017U (zh) * 2012-08-01 2013-02-01 Rao-Quan Lin 水上充氣滑道裝置
CN206119776U (zh) * 2016-06-16 2017-04-26 黄毅伟 一种可变形的充气床
CN107246162A (zh) * 2017-06-22 2017-10-13 深圳市蔚蓝滨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人造浪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9547A (en) * 1996-10-08 2000-02-01 Hill; Kenneth D. Wave-forming apparatus
CN1377291A (zh) * 1999-08-02 2002-10-30 轻浪有限公司 具有滑动喷嘴护盖的移动式滑水设施
TWM446017U (zh) * 2012-08-01 2013-02-01 Rao-Quan Lin 水上充氣滑道裝置
CN206119776U (zh) * 2016-06-16 2017-04-26 黄毅伟 一种可变形的充气床
CN107246162A (zh) * 2017-06-22 2017-10-13 深圳市蔚蓝滨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人造浪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203487A1 (en) Surface Gravity Wave Generator and Wave Pool
US20210277676A1 (en) Wave genera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free-form bodies of water
US8882604B2 (en) Flow divider for sheet flow water rides
ES2325709B1 (es) Aparato generador de olas.
US3473334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waves
CN111279038A (zh) 用于双向和动态成形的冲浪波的波浪池和波浪发生器
US20150057093A1 (en) Inflatable water attraction
WO2010107906A2 (en) Water-Current Paddlewheel-Based Energy-Generating Unit Having a Tapered Partial Covering Structure
US20080101866A1 (en) Adjustable Physical Structures For Producing Hydraulic Formations For Whitewater Recreationalists
CN107246162A (zh) 人造浪装置
ES2843545T3 (es) Dispositivo flotante para producir una ola estacionaria
US20140017649A1 (en) Apparatus for underwater activities
US20060093435A1 (en) Sliding device for surfboards
CN108118920A (zh) 充气式人造浪装置
US20230329425A1 (en) Pool and spa water hammock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e
WO2014190314A2 (en) Wave genera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free-form bodies of water
US20060253969A1 (en) Water feature for wave pools
JP5029614B2 (ja) 急流でのスポーツ活動の練習のための設備
EP0398878A1 (en) OIL COLLECTOR TUBE.
JP2017043356A (ja) 浮体の係留装置
CN207228707U (zh) 人造浪装置
WO2019144279A1 (zh) 充气式人造浪装置
CN113622379A (zh) 一种水体支撑减摩擦的橡胶坝
US20080026656A1 (en) Floating device for play on the water
KR20120071280A (ko) 무동력 파도타기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