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13475A - 一种豆浆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豆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13475A
CN108113475A CN201611067734.7A CN201611067734A CN108113475A CN 108113475 A CN108113475 A CN 108113475A CN 201611067734 A CN201611067734 A CN 201611067734A CN 108113475 A CN108113475 A CN 1081134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overflow
cup body
overflow chamber
bean mil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677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13475B (zh
Inventor
王旭宁
刘爽
周之征
章佳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6773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134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13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3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13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34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4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4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top s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7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 A47J43/0705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for machines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upper side
    • A47J43/0711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for machines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upper side mixing, whipping or cutting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厨房小家电,特别是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放置在杯体上,所述杯体侧壁上设置有水位标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与杯体的结合处密封配合,位于水位标识线的上方,所述机头上设置有底端开口的防溢腔,所述杯体与防溢腔通过底端开口连通,杯体内的浆液由底端开口进入防溢腔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豆浆机的杯体内空间利用率更高,不再会出现大容量的杯体只能制作较少量的豆浆饮品。同时,豆浆机可以实现轻薄化和小型化,并且,机头清洗更方便,整体更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豆浆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小家电,特别是一种豆浆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流豆浆机结构主要由杯体、机头构成,机头扣置在杯体上。机头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出轴伸出下盖端面并伸入水中,电机轴端部安装有粉碎刀具。由于黄豆自身的特性,豆浆机在熬煮豆浆时会产生大量的泡沫,为了避免泡沫溢出,现有的豆浆机一般是采用容积比较大的杯体,在杯体内制浆量标识线的上方预留较大的防溢空间,这使得杯体内的有效容积较小,空间的利用率较低,现有豆浆机杯体的容积与最大制浆量(可制作豆浆的最大容量)的比值通常都在2.5-3,即现有常规最大制浆量为1200ml-1500ml的豆浆机,其杯体的容积通常都在3000ml-3500ml。即便如此,还需要在豆浆机的机头上设置防溢电极,当浆沫触碰到防溢电极时,及时停止加热,避免浆沫溢出。
杯体在相同截面积的情况下,容积越大其深度(高度)越大,现有豆浆机的杯体的深度都在200mm甚至更深的深度,用户在清洗的时候差不多要将半个手臂深入杯体进行清洗,十分不便,同时杯体过深清洗的时候很难观察杯体内的清洗效果,所以每次清洗时,都要清洗、停下来观察重复多次,用户体验感十分不好。
此外,杯体的深度较深时,所需要的加工材料增加,重量增加,并且加工工艺多、复杂,同时,加工难度系数也增大,而且废品率较高。综合以上,豆浆机杯体深度越深时,将会导致豆浆机的杯体成本偏高。现有的豆浆机杯体通常采用多次拉伸成型的方式,而且杯体深度越大时,需要的拉伸次数也越多,拉伸次数越多必然会导致成品率降低。因此,降低豆浆机杯体深度(高度),对豆浆机杯体的材料成本和工艺成本的降低都会有很大的益处。
由于现有豆浆机杯体的深度较大,豆浆机机头为了配合杯体以及避免机头放置在杯体上工作时,豆浆机整机的重心偏高,传统豆浆机的机头设计都比较长,且电机安装位置离提手较远,同样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因为机头较长,所以机头的清洗面积较大,增大了清洗的难度;第二,电机离提手较远,力臂较长,用户需要更大的力气握住提手进行清洗,手腕受力较大,长期操作会造成用户手腕、手臂酸疼。特别对于年龄较大的老人用户,机头又长又重的确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困惑。
总之,现有豆浆机在解决豆浆熬煮时泡沫溢出问题上一直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现有采用增大杯体容积的解决方式,与人们对豆浆机轻薄化、小型化的需求产生了较大的矛盾,而现有的豆浆机已经越来越难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豆浆机在解决豆浆熬煮时泡沫溢出问题上一直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现有采用增大杯体容积的解决方式,与人们对豆浆机轻薄化、小型化的需求产生了较大的矛盾的问题。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豆浆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放置在杯体上,所述杯体侧壁上设置有水位标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与杯体的结合处密封配合,位于水位标识线的上方,所述机头上设置有底端开口的防溢腔,所述杯体与防溢腔通过底端开口连通,杯体内的浆液由底端开口进入防溢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杯体标识的最大制浆量V2与杯体的总容量V1的比值为0.5~0.9。
进一步的,所述水位标识线距防溢腔底端开口的竖直高度为H1,其中,10mm≤H1≤60mm。
进一步的,所述防溢腔为在机头上一体成型;
或者,所述机头包括机头本体和与所述机头本体可拆卸连接的防溢组件,所述防溢腔设置在所述防溢组件上;
或者,所述机头包括机头本体和与所述机头本体可拆卸连接的防溢组件,所述防溢组件与所述机头本体围合形成所述防溢腔。
进一步的,所述防溢腔与机头外部大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防溢腔呈上下贯穿机头结构,所述防溢腔具有顶端开口,且顶端开口处设有遮盖顶端开口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与大气连通的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防溢腔的侧壁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机头内设有对防溢腔的侧壁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为安装于机头内的电机,电机的外壳传导热量至防溢腔的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防溢腔在位于机头中心的一侧设置;
或者,所述防溢腔围绕机头中心呈环形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防溢腔的侧壁相对竖直平面倾斜设置;
或者,所述防溢腔的底端开口不低于杯体杯口所在平面;
或者,所述机头的外部、防溢腔的上方设有与所述防溢腔连通的扩展腔;
或者,所述机头具有搭持于杯体杯沿上的搭持面,所述防溢腔的底端开口位于搭持面所在平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豆浆机通过在机头上设置防溢腔,利用小容积的空间占用,可以获取更大的防溢空间(防溢高度),在杯体高度不变的情况下,豆浆机在熬煮豆浆时,产生的泡沫更不容易溢出,并且,通过合理设置防溢腔的底端开口尺寸和防溢腔的竖直高度,本发明的豆浆机甚至可以去除防溢电极,进而降低豆浆机的清洗难度,同时也提升豆浆机机头的美观性。
同时,现有的豆浆机在熬煮豆浆时产生的泡沫呈上升溢出的状态,主要体现在杯体内壁边缘的泡沫沿杯壁向上攀升,而处于杯体中心区域的泡沫并不会填满整个杯体中心区域的空间,呈现为杯壁边缘的泡沫较高,而杯体中心区域空间内的泡沫较低。这是因为当不断对浆液熬煮加热时,处于杯体中心区域的泡沫呈现为一层一层的叠加状态,尽管单个泡沫较轻,当多层无数的泡沫累加之后,下层的泡沫受到上层较多泡沫的重力挤压作用会不断的被挤压破泡,上层泡沫没有下层泡沫的强力支撑后,会使得杯体中心区域的泡沫无法填充满整个杯体中心区域的空间,与此同时,由于泡沫具有粘覆性,不断熬煮加热浆液时,泡沫粘覆于杯壁上,并且并不会对下层的泡沫具有重力的挤压作用,这就形成了沿杯壁上升的泡沫较高,而处于杯体中心区域空间内的泡沫高度较低的现象。该现象使得现有的常规豆浆机,必须要求杯体高度(深度)较大,才能够实现较大的防溢高度来解决可靠防溢的问题,而实际上,杯体中心区域的绝大部分的防溢空间处于浪费状态,这也是现有豆浆机杯体容积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而本发明的机头与杯体的结合处密封配合,且在机头上设置了防溢腔,相应增大了杯体上方的防溢高度和防溢空间,即当杯体高度(深度)降低导致杯体内的防溢高度的降低时,可以由机头内的防溢腔的高度及防溢腔内的空间进行补偿,因此,相比于现有的常规豆浆机杯体,本发明的杯体高度(深度)可以大大的减小,杯体水位标识线上方的整个杯体空间的利用率更高,不再会出现大容量的杯体只能制作较少量的豆浆饮品。
并且,本发明的豆浆机在熬煮过程中,防溢腔下方非正对杯体内产生的泡沫在进入防溢腔内的空间之前,泡沫会先上涌到机头的下部,机头下部会对泡沫先进行挤压破泡,泡沫在机头下部的挤压作用下一边减少一边移动进入到防溢腔内,形成了第一次的物理挤压消泡过程,同时,泡沫内的空气受到相互间泡沫的挤压后,气体呈压缩状态,当泡沫到达防溢腔的底端开口时,由于底端开口是连通防溢腔空间的唯一入口,并且入口狭小,泡沫会呈现一种加速运动的状态通过底端开口并进入防溢腔内,由于泡沫内的空气呈压缩状态,当泡沫进入防溢腔内时,宽广的空间会使得压缩状态的空气发生膨胀,从而使得泡沫发生爆烈,从而形成了第二次的物料破泡过程,最终大部分的泡沫在防溢腔内完全消失。
本发明豆浆机杯体的最大制浆量与杯体的总容量的比值,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要大的多,杯体空间的利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无论是使用者的操作便捷性,还是生产制造的成本、效率都有显著改善。基于杯体高度(深度)的降低,与本发明杯体配合的机头总高也可以做适应性的降低调整,尤其是机头伸入杯体内部分的高度(深度),这样机头提拿的舒适度和便捷性也会有很大的改善,并且,机头的重心也会进一步的靠下,制浆过程中,更不容易发生倾翻现象。另外,本发明的豆浆机也可以告别现有的豆浆机高杯体加盖子式机头的单一造型,基于机头防溢腔的设置,机头造型以及机头与杯体高度尺寸比例变得更加多样性,也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轴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7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密封环与机头的第二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密封环与机头的第三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密封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机头的仰视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十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1和杯体2,所述机头放置在杯体上,所述杯体侧壁上设置有水位标识线20,所述机头1与杯体2的结合处密封配合,位于水位标识线20的上方,所述机头1上设置有底端开口101的防溢腔10,所述杯体2与防溢腔10通过底端开口101连通,杯体内的浆液由底端开口101进入防溢腔10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1具有搭持于杯体杯沿上的搭持面11,所述防溢腔的底端开口101位于搭持面11所在平面上。所述搭持面11对杯体内的泡沫具有阻挡、挤压消泡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豆浆机通过在机头上设置防溢腔,利用小容积的空间占用,可以获取更大的防溢空间(防溢高度),在杯体高度不变的情况下,豆浆机在熬煮豆浆时,产生的泡沫更不容易溢出,并且,通过合理设置防溢腔的底端开口尺寸和防溢腔的竖直高度,本实施例的豆浆机甚至可以去除防溢电极,进而降低豆浆机的清洗难度,同时也提升豆浆机机头的美观性。
同时,现有的豆浆机在熬煮豆浆时产生的泡沫呈上升溢出的状态,主要体现在杯体内壁边缘的泡沫沿杯壁向上攀升,而处于杯体中心区域的泡沫并不会填满整个杯体中心区域的空间,呈现为杯壁边缘的泡沫较高,而杯体中心区域空间内的泡沫较低。这是因为当不断对浆液熬煮加热时,处于杯体中心区域的泡沫呈现为一层一层的叠加状态,尽管单个泡沫较轻,当多层无数的泡沫累加之后,下层的泡沫受到上层较多泡沫的重力挤压作用会不断的被挤压破泡,上层泡沫没有下层泡沫的强力支撑后,会使得杯体中心区域的泡沫无法填充满整个杯体中心区域的空间,与此同时,由于泡沫具有粘覆性,不断熬煮加热浆液时,泡沫粘覆于杯壁上,并且受到粘覆力的作用,上层泡沫并不会对下层的泡沫具有重力的挤压作用,这就形成了沿杯壁上升的泡沫较高,而处于杯体中心区域空间内的泡沫高度较低的现象。该现象使得现有的常规豆浆机,必须要求杯体高度(深度)较大,才能够实现较大的防溢高度来解决可靠防溢的问题,而实际上,杯体中心区域的绝大部分的防溢空间处于浪费状态,这也是现有豆浆机杯体容积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而本发明的机头与杯体的结合处密封配合,且在机头上设置了防溢腔,相应增大了杯体上方的防溢高度和防溢空间,即当杯体高度(深度)降低导致杯体内的防溢高度的降低时,可以由机头内的防溢腔的高度及防溢腔内的空间进行补偿,因此,相比于现有的常规豆浆机杯体,本实施例的杯体高度(深度)可以大大的减小,杯体水位线上方的整个杯体空间的利用率更高,不再会出现大容量的杯体只能制作较少量的豆浆饮品。
并且,本实施例的豆浆机在熬煮过程中,防溢腔下方非正对杯体内产生的泡沫在进入防溢腔内的空间之前,泡沫会先上涌到机头的下部,机头下部会对泡沫先进行挤压破泡,泡沫在机头下部的挤压作用下一边减少一边移动进入到防溢腔内,形成了第一次的物理挤压消泡过程,同时,泡沫内的空气受到相互间泡沫的挤压后,气体呈压缩状态,当泡沫到达防溢腔的底端开口时,由于底端开口是连通防溢腔空间的唯一入口,并且入口狭小,泡沫会呈现一种加速运动的状态通过底端开口并进入防溢腔内,由于泡沫内的空气呈压缩状态,当泡沫进入防溢腔内时,宽广的空间会使得压缩状态的空气发生膨胀,从而使得泡沫发生爆烈,形成了第二次的物料破泡过程,最终大部分的泡沫在防溢腔内完全消失。
基于此,本实施例的豆浆机杯体的最大制浆量V2与杯体的总容量V1的比值,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要大的多,杯体空间的利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无论是使用者的操作便捷性,还是生产制造的成本、效率都有显著提升。基于杯体高度(深度)的降低,与本实施例杯体配合的机头总高也可以做适应性的降低调整,尤其是机头伸入杯体内部分的高度(深度),这样机头提拿的舒适度和便捷性也会有很大的改善,并且,机头的重心也会进一步的靠下,制浆过程中,更不容易发生倾翻现象。另外,本实施的豆浆机也可以告别现有的豆浆机高杯体加盖子式机头的单一造型,基于机头防溢腔的设置,机头造型以及机头与杯体高度尺寸比例变得更加多样性,也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
本发明人根据研究发现,对于本实施例来说,杯体标识的最大制浆量V2与杯体的总容量V1的比值要求在0.5~0.9之间。因为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下,若V2/V1小于0.5,则最高液面距离防溢腔的底端开口必然较远,加热过程中,由于防溢空间较大,泡沫具有较长的热交换过程,泡沫在上升的过程中会进行散热,从而造成,泡沫上不去防溢腔内,并且,若V2/V1小于0.5,则本实施例的杯体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杯体无太大差异,仍然会存在着杯体空间有效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同时,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下,若V2/V1大于0.9,则最高液面距离防溢腔的底端开口必然较近,稍微进行加热,泡沫就会涌入防溢腔内,容易造成溢出风险,相比于前一种情况,V2/V1大于0.9时,主要原因在于水位标识线上方的空间较小,泡沫进行热交换和散热的过程太短,泡沫未进行自身散热即进入防溢腔内,另外,由于水在加热过程中会存在体积膨胀的问题,若V2/V1大于0.9且接近1时,沸腾状态的浆液容易填满整个杯体,由于本实施例的豆浆机机头与杯体为密封配合,制浆完成后,若揭开机头时很容易造成浆液漫出杯体,不仅容易烫伤消费者,还造成了饮品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对于本实施例来说,杯体的内径优选为与现有技术中豆浆机的杯体内径相当。杯体的总容量V1一般为400mL~3000mL,另外,本实施例V2/V1的比值优选为0.6~0.8,比如:0.65、0.7、0.72、0.75、0.78、0.8等。
当然,对于本实施例来说,防溢腔的内容积V3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参数。本发明人根据研究发现,防溢腔的内容积V3与杯体的总容量V1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对于本实施例来说,要求1/8≤V3/V1≤1/2。因为,防溢腔的作用是为了容纳更多的泡沫,让泡沫在防溢腔内进行散热破泡,以达到消泡的目的,从而可以将杯体高度降低。本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若V3/V1小于1/8时,防溢腔将显得过于狭小,无法满足防溢腔容纳泡沫的设计需求,从而泡沫无法在防溢腔内进行热交换和散热破泡,并且,当防溢腔与外部连通时,还有可能会造成进入到防溢腔内的泡沫从防溢腔内溢出,存在烫伤消费者的安全隐患。另外,防溢腔也不是越大越好,因为机头的体积大小有限,机头越大,不仅造成机头过重,并且不够美观,因此,相应设置于机头内的防溢腔的容积大小也是有限的。同时,本发明人通过研究还发现,若V3/V1大于1/2时,为了在机头上设置防溢腔,则机头将显得过于笨重,并且,本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在机头上设置防溢腔时,防溢腔并不需要太大,过大的防溢腔容易造成空间的浪费。特别当V3/V1大于1/2时,杯体内的泡沫将不会填充满整个防溢腔,这也将违背本发明人减小空间浪费的发明目的。
当然,对于本发明来说,所述水位标识线到防溢腔顶端边缘的防溢高度为Ha,并且要求40mm≤Ha≤130mm,因为,若Ha小于40mm,则水位标识线上方的空间及防溢腔的空间必然较小,减小杯体高度后,机头上形成的防溢腔容积无法完全容纳浆液形成的泡沫,这样就会造成浆液会从防溢腔内溢出的现象。与此同时,若Ha大于130mm,尽管可以保证防溢腔具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泡沫,但同时,通过现有技术的机头尺寸换算,形成于机头上的防溢腔空间也足以使机头显得过于笨重、臃肿,并且,超过该范围时,防溢腔也会存在空间浪费的问题,因为杯体内的泡沫基本不会填满整个防溢腔内的空间。因此,对于本发明来说,一般要求Ha=60mm~100mm,其中优选为75mm。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来说,水位标识线到防溢腔顶端的防溢高度为水位标识线的上端边缘开始计算,若水位标识线有多条水位线时,以最高水位线的上端边缘开始计算。并且,若防溢腔顶端呈弧形时,以弧形最低点到水位线的竖直距离计算。
对于本实施例来说,机头上的防溢腔的底端开口既可以伸入杯体内,也可以位于杯口的上方。本发明人根据研究发现,水位标识线距离防溢腔的底端开口的竖直高度H1也有一定的要求。本实施例中要求H1=10mm~60mm,与前述原因相同,若水位标识线距离防溢腔的底端开口较近,即小于10mm时,杯体内水位标识线上方的空间有限,泡沫没有足够的热交换和散热即进入到防溢腔内,容易造成溢出风险,特别若底端开口是伸入到杯体内时,底端开口较低,当泡沫没过底端开口时,底端开口外侧的泡沫将无法再进入到防溢腔内,此时,防溢腔将起不到防溢空间的目的,还容易造成机头与杯体围成的制浆室内压强过大,导致机头不容易从杯体上取下,或机头取下时造成喷浆现象,容易烫伤消费者。另外,若H1大于60,水位标识线距离防溢腔底端开口的距离较远,加热过程中,由于防溢空间较大,泡沫具有较长的热交换过程,泡沫在上升的过程中会进行散热,从而造成,泡沫上不去防溢腔内,这样,防溢腔也起不到防溢空间的目的。对于本实施例来说,H1优选为20mm~40mm。
基于此,若Ha一定时,H1与防溢腔的高度Hb(Ha-H1),实际上是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关系。本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若H1较小时,则防溢腔的高度Hb需要较大,以保证防溢高度Ha足以防溢,不会出现溢出风险,但是此时,Hb也不能过大,因为Hb太大容易造成机头臃肿,外观不够美观,Hb一般小于120mm为宜。同时,若H1较大时,则相应防溢腔的高度Hb可以适当减小,因为,H1可以相应补充防溢腔的一部分防溢高度,当然,防溢腔的高度Hb也不能过小,过小容易造成浆液因热惯性作用而从防溢腔内溢出,Hb一般至少大于30mm。因此,对于本实施例来说,一般要求30mm≤Hb≤120mm。
另外,对于本实施例来说,杯体内腔的总深度相对于现有的豆浆机杯体来说要浅,同时,机头上设置有防溢腔,且防溢腔的高度Hb一般为30mm~120mm,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豆浆机机头来说要厚(机头厚度为杯沿上方机头上盖边缘到机头顶部表面的厚度,不包含机头上设置提手的高度)。因此,对于本实施例来说,机头的厚度(相当于防溢腔的高度Hb)与杯体的高度(相当于杯体内腔的深度Hc)之比,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要求为1/5~1/2。若Hb/Hc大于1/2,则豆浆机机头与杯体的高度将存在不和谐,整体豆浆机美感较差。同样,若Hb/Hc小于1/5时,则机头的厚度相对于杯体厚度要小的多,此时,对应的杯体容量下,机头上的防溢腔高度及空间可能无法满足泡沫的消泡和豆浆机的防溢作用,有存在溢出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浆液包含浆液液体及浆液表面的浆沫、泡沫、气泡等。如图2所示,为图1的轴测图,本实施例中的防溢腔与机头1外部大气连通,其呈贯穿机头1结构,且与机头1一体成型。所述防溢腔顶部具有顶端开口102,所述顶端开口102处设有遮盖顶端开口102的盖板103,所述盖板103相对机头1为可活动结构,并且所述盖板103上还设有与大气连通的透气孔104,另外,所述盖板103通过铰链105铰接于机头上,且盖板103可沿铰链105上下旋转,为了方便提起盖板103,本结构下,盖板103的顶部还可以设置用于提起盖板103的提拉部1039。
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孔为多个,多个透气孔的总面积为S1,所述顶端开口的面积为S,其中,S1/S要求至少大于1/10。因为进入防溢腔内的泡沫由于气体膨胀会发生爆烈,而如果透气孔的总面积过小,特别当S1/S小于1/10时,爆烈的泡沫气体将无法及时的排出防溢腔外部,从而将会导致防溢腔内的压强增大,导至防溢腔下方的泡沫无法再继续进入到防溢腔内。另外,透气孔的总面积过小,也将减少了外部空气与泡沫进行热交换的接触面积,从而容易出现溢出风险。
对于本实施例来说,所述防溢腔在位于机头中心的一侧设置,当然,所述防溢腔也可以围绕机头中心呈环形布置,并且,防溢腔可以为多个而不限于本实施例的一个。因为,沿杯壁上升的泡沫相对杯体中心区域的泡沫高度要高,因此,沿杯壁上升的泡沫要先于杯体中心区域的泡沫进入防溢腔,而杯体中心区域的泡沫相对更多,并且杯体中心区域的泡沫需要沿机头的外壁向防溢腔内爬升,在爬升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受到机头外壁的挤压而破泡,防溢腔在机头的这种设置结构更有利于泡沫的消泡防溢作用。
并且,本实施例中,防溢腔的内侧壁呈竖直状态。当然,防溢腔的内侧壁也可以相对竖直平面倾斜设置。若相对竖直平面向下倾斜设置时,泡沫在位于防溢腔内上升时,由于防溢腔内侧壁倾斜,防溢腔内的空间由下向上逐渐减小,泡沫之间会存在相互挤压作用,存在不断消泡的可能。同样,若防溢腔的内侧壁相对竖直平面向上倾斜设置时,防溢腔内的空间由下向上逐渐增大,并且,防溢腔与外部大气连通,空间增大后,泡沫散热的效果增强,当泡沫遇冷后,泡沫也会出现不断破泡。因此,对于本实施例来说,若防溢腔的内侧壁呈倾斜状态,消泡防溢的效果会更好。
对于本实施例来说,防溢腔的底端开口最好不低于杯体杯口所在平面,以防止泡沫没过底端开口,而导致开盖时出现无法开盖现象,或者,底端开口外部的泡沫无法进入防溢腔内。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上述结构的变换及参数的选取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
实施例二:
如图3、图4所示,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盖板为具有对浆液进行防溢消泡的防溢盖1030,其底部具有向防溢腔10内凸起的聚液部,其中,该聚液部为由防溢盖1030的边缘向防溢盖1030的中心形成的渐变凸起1031,并且,防溢腔10的顶端开口边缘设置有支撑防溢盖1030的支撑台阶1021,所述防溢盖1030搭持于支撑台阶1021上,另外,位于防溢腔1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机头外部大气相通的蒸汽通道106,该蒸汽通道106可以用于疏散部分蒸汽通过蒸汽通道106排出防溢腔外部,这样可以降低用户烫伤的风险。
在该结构下防溢盖具有消泡防溢的作用,当泡沫上升至防溢盖时,防溢盖可以对上升的泡沫进行阻挡和挤压,从而可以将部分泡沫压破,达到破泡效果,同时,防溢盖由于与大气接触,其上表面较冷,当防溢腔内的热泡沫或热蒸汽遇到冷的防溢盖时会凝结出冷凝水,并且由于水具有黏性,会粘覆于防溢盖的底壁上。在本结构下,由于防溢盖的底部还设置有聚流部,该聚流部具有将蒸汽凝结的冷凝水聚集起来形成水珠,当聚集的冷凝水的重量大于其黏性力时,水珠将会向防溢腔内滴落,形成水滴现象,水滴在重力的作用下就会加速对泡沫形成冲击,从而达到击破泡沫的目的,实现消泡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聚流部的结构主要在于形成高度差将液体聚集的作用。因此,聚流部的结构除了本实施例公开的渐变凸起,也还可以有其它的结构,比如可以为设置于防溢盖底部的多个凸点。当然,防溢盖底部为平面结构时,当产生水滴时也能够实现冲击泡沫,达到消泡的目的,但是,在防溢盖底部设置聚流部时更有利于水滴的形成。
当然,对于本实施例来说,防溢腔空间内也可以设置防溢电极,以进一步提升豆浆机防溢出风险。并且,防溢电极甚至可以设置于聚流部上,以利于水滴对防溢电极的冲洗,防止防溢电极发生粘连现象。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上述结构的变换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包括机头本体12和与所述机头本体12可拆卸连接的防溢组件13,所述防溢腔10设置在所述防溢组件13上,并且,位于防溢组件13的上方还设置有与防溢腔10顶端开口102相连接的扩展件14,该扩展件14内形成有扩展腔140与防溢腔10连通。
本实施例中,具有防溢腔的防溢组件与机头本体可拆连接,可以方便防溢腔的清洗。并且,扩展腔是对防溢腔的补充,可以防止在制浆过程中,因防溢腔容积不够而导致溢浆现象的发生,大大的降低了烫伤消费者的安全隐患。对于本实施例来说,扩展腔与防溢腔既可以拆卸,也可以一体成型。并且,扩展腔也可以作为豆浆机预约功能的储料腔。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来说,所述防溢腔是在位于防溢组件内形成。当然,防溢腔也可以由防溢组件的外壁与机头本体的外壁合围形成。对于本实施例上述结构的变换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溢腔侧壁107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机头内设有对防溢腔的侧壁107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为安装于机头内的电机3,电机的外壳紧贴于防溢腔的侧壁107外侧上,当电机3高速运转产生热量后,可以通过电机的外壳传导热量至金属的防溢腔侧壁107。同时,位于防溢腔的侧壁内侧还包覆有不粘涂层108。
本实施例中,电机作为加热装置对防溢腔的侧壁进行传热,使得防溢腔内的温度升高,当泡沫进入到防溢腔内并受到电机的间接加热后,泡沫内的气体会发生膨胀,从而出现泡沫破裂的现象,实现防溢腔良好消泡防溢的效果。并且,在防溢腔的侧壁内侧包覆不粘涂层更有利于防溢腔的清洗,可以使得较小空间的防溢腔不会残留残渣。当然,对于本实施例来说,加热装置也可以为具有小功率的加热管或者其它的能够产生热量的电器元件。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的上述结构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
实施例五:
如图7、图8、图9所示,为本发明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1和杯体2,所述机头1放置在杯体2上,所述杯体2侧壁上设置有水位标识线20,所述机头1与杯体2的结合处设置有密封杯口的密封环4,位于水位标识线20的上方,所述机头1上设置有底端开口101的防溢腔10,所述杯体2与防溢腔10通过底端开口101连通,杯体2内的浆液由底端开口101进入防溢腔10内,所述密封环4具有向杯体2内凸起的阻流部41,所述阻流部41环绕杯体2内表面设置,且所述阻流部41位于底端开口101的下方,且高于水位标识线20。
本实施例中,所述阻流部41紧贴杯体2内表面向下延伸,且所述机头1上设置有上耦合器5,所述杯体2上设置下耦合器6,所述上、下耦合器为竖直插扣耦合,上耦合器5上的插针51插入下耦合器6的插簧61内。
对于本实施例来说,密封环为一弹性部件,用于密封机头与杯体的配合面。与此同时,密封环上设置有向杯体内凸起的阻流部,当电机带动粉碎刀片做高速旋转运动时,浆液跟随粉碎刀片做离心运动,并且浆液沿着杯体内壁向上攀升,浆液表面形成类似波谷曲线,而阻流部设置于水位标识线的上方,当浆液触碰到阻流部的下端面后会向下反弹,改变了浆液向上的运动趋势,并且反弹后的浆液在反弹力及重力的作用下,会向粉碎刀片中心喷射,从而形成紊流效应,浆液中的物料与粉碎刀片的碰撞几率进一步增大。并且,由于阻流部的存在,也大大的减小了浆液回流的路径,大大缩短了物料被粉碎的时间,实现了豆浆机快速制浆。
与此同时,阻流部位于底端开口的下方,当浆液沿杯体内壁攀升时,阻流部可以阻止浆液直接进入到防溢腔内,以防止向上攀升的浆液进入防溢腔后,在惯性力的作用将防溢腔内的泡沫推出防溢腔,从而形成溢出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并且,由于阻流部对向上攀升的浆液阻挡,还可以大大的降低粉碎刀片出现空打的概率。
对于本实施例来说,所述阻流部深入杯体内的高度为H2,且上、下耦合器耦合时,所述插针与插簧的耦合器距离为H3,其中,要求H2>H3。因为,当插针与插簧分离时,即上、下耦合器断电,若H2小于H3,则会出现,机头与杯体分离,但上、下耦合器仍处于通电状态,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为了防止消费者在正常制浆过程中突然提起机头,而电器部件仍未断电,造成安全事故,对于本实施例来说,H2务必要求大于H3。
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阻流部的下端面到水位标识线的距离高度为H4,前述已叙述阻流部具有阻挡浆液攀升并导向回流的作用,若H4过小,阻流部阻挡浆液的作用将不够明显,并且,沿杯体向上攀升的浆液有可能直接越过阻流部而进入防溢腔内。本发明人根据研究发现,H4至少要求大于10mm,才能够保证阻流部有效阻挡浆液向上攀升并直接进入防溢腔内。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来说,阻流部位于防溢腔的底端开口下方,但不是直接遮挡底端开口,若阻流部完全遮挡底端开口,则会造成泡沫无法进入防溢腔内,违背了本发明人原有设计初衷。对于本实施例来说,密封环为硅胶件,可以通过直接胶粘或者一体注塑的形式与机头成为一体。
当然,对于密封环与机头的安装结构,还可以有很多种变形。
比如,如图10所示,所述机头1上位于阻流部41的内侧设置有向杯体内延伸的安装部15,且安装部15的外侧设置有卡槽151,所述阻流部41上设置有与卡槽151相对应的卡钩411,所述密封环卡装于安装部15上,且由安装部15与杯体2的内壁将阻流部41夹紧固定。其中,阻流部41的下端面为向上凹陷的弧面,该弧面有利于将浆液导向至粉碎刀片的中心。
还比如,如图11所示,所述密封环4包括骨架固定件42和将骨架固定件42包裹的硅胶件43,位于机头1内,螺钉7穿过机头1将骨架固定件42与机头1固定连接,使得密封环4固定于机头上,其中,阻流部由硅胶件包裹骨架固定件后形成,且阻流部紧贴于杯体2内表面,以密封机头与杯体的配合面。
如图12所示,为密封环的一种结构,该密封环的阻流部外侧具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紧贴于杯体内表面的密封环筋44,并且,阻流部4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一条或一条以上沿杯体内表面向下延伸的扰流筋条45,并且扰流筋条45上还设置有多个过流孔450。该结构中,密封环筋用于增强密封机头与杯体的配合面,而扰流筋条的作用具有辅助扰流的作用,类似杯体上设置扰流筋,但该扰流筋条与密封环一体成型,制浆完后可以对密封环进行拆卸清洗,操作上更加便捷。同时,在扰流筋条上设置过流孔可以降低扰流筋条的冲击力,因为,扰流筋条与密封环均为硅胶材料制成,硬度相对较弱,设置过流孔有利于排泄压力,防止扰流筋条发生剧烈摆动。当然,对于本结构来说,扰流筋条也可以用硬度相对较高的材料与密封环一体注塑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上述结构的变形及参数的选取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
实施例六:
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第六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1、杯体2和控制单元8,所述机头1放置在杯体2上,所述杯体2侧壁上设置有水位标识线20,所述机头1与杯体2的结合处密封配合,位于水位标识线20的上方,所述机头1上设置有底端开口的防溢腔10,所述杯体2与防溢腔10通过底端开口连通,杯体2内的浆液由底端开口进入防溢腔10内,所述防溢腔10内设置有对浆液进行防溢检测的防溢检测极9,所述防溢检测极9与控制单元8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设置于机头内部,且防溢检测极呈倒L形固定于防溢腔的内壁上,且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前述实施例已叙述本发明防溢腔的结构具有防溢消泡的作用,但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该结构豆浆机的可靠性和精确控制性,基于此,才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防溢腔内安装防溢检测极,防溢检测极的主要作用用于检测浆液信号,当浆液触碰到防溢检测极的检测端时,控制单元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对豆浆机内的浆液进行加热,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浆液进入防溢腔内时,由于热惯性的作用会进一步的从防溢腔的顶端开口溢出,造成消费者烫伤的风险。因此,为了保证具有足够的防溢空间,防溢检测极的端部(检测部)距离水位标识线的高度H5至少要求大于30mm。因为,H5过小,相应防溢空间较小,当加热浆液时,浆液迅速升高,由于防溢检测极为电检测元件,具有一定的延时性,当浆液触碰到防溢检测极的检测端时,防溢检测极并不能立马反馈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因此,浆液在热惯性力的作用下,会从防溢腔的顶端开口喷出,形成溢出喷溅现象。与此同时,H5过小,相应泡沫的散热空间较小,比较难达到散热消泡的平衡状态。基于此,本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H5最好要求大于30mm。对于本实施例来说,H5优选为40mm~55mm。同时,防溢检测极的检测端距离防溢腔的内壁距离不小于5mm,以防止防溢检测极上挂浆并存在粘连现象。
当然,对于本实施例来说,所述防溢检测极也可以为中空的金属壳体,并且金属壳体内封装测温元件,并将测温元件与控制单元电连接。这样,防溢检测极在具有检测防溢信号的同时,还可以具有检测温度信号的功能。
另外,对于本实施例来说,所述防溢腔的侧壁也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对防溢腔的内壁表面进行绝缘不粘涂层的部分包覆,形成具有绝缘不粘涂层包覆的包覆区和绝缘不粘涂层未包覆的镂空区,将镂空区作为防溢检测极与控制单元电连接,这样镂空区也可以检测溢出信号。当然,在本结构下,镂空区可以为环绕防溢腔内壁的镂空环,或者是镂空圆、镂空线等等。并且,本实施例的防溢腔的侧壁为金属材料制成时,机头内也可以安装对该金属的防溢腔侧壁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以实现对防溢腔内的泡沫加热破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控制单元不限于安装于机头内,也可以安装于杯体内,并且,对于本实施例上述结构的变换及参数的选取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
实施例七:
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第七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六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1包括机头上部1A和与机头上部1A可分离的机头下部1B,所述机头下部1B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8电连接的接口槽16,所述防溢检测极包括一端伸入防溢腔10内的防溢电极杆91和另一端与接口槽16形成插接配合的插入部92,所述防溢检测极由机头上部1A压紧固定于机头下部1B上,所述防溢检测极可从接口槽16上拆卸。
本实施例中,防溢检测极通过接口槽与控制单元电连接,防溢检测极与机头可拆,更方便防溢检测极的安装,也方便防溢腔的清洗。对于本实施例来说,机头上部可认为是机头下部的盖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的结构变换来说,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
实施例八:
如图15所示,为本发明第八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六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溢检测极为多个固定于防溢腔10内壁上的防溢检测凸点93,并且,该防溢检测凸点93由上至下依次排布。并且,每一个防溢检测凸点93均与控制单元8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防溢检测凸点可以对防溢信号进行多重检测,检测精度更加灵敏,可以确保豆浆机不出现溢出现象。对于本实施例来说,相邻两个防溢检测凸点的上下间距H6一般不小于10mm,以实现各防溢检测凸点具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最低处的防溢检测凸点距离水位标识线的高度H7不应小于30mm,其原因与实施例六中H5所对应的高度要求相同,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之所以将防溢检测极设成多个防溢检测凸点,也是减少防溢检测极对防溢腔的影响,以便防溢腔好清洗。并且,对于本实施例的结构变换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
实施例九:
如图16、图17所示,为本发明第九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1和杯体2,所述机头1放置在杯体2上,所述杯体2侧壁上设置有水位标识线20,所述机头1与杯体2的结合处密封配合,位于水位标识线20的上方,所述机头1上设置有底端开口101的防溢腔10,所述杯体2与防溢腔10通过底端开口连通,所述底端开口101处设置有遮盖底端开口的盛料板17,所述盛料板17将物料盛装于防溢腔10与盛料板17所合围形成的料仓内,所述盛料板17相对底端开口101可打开或关闭。
本实施例中,当盛料板打开后,物料落入杯体2内,对杯体内的浆液加热后,且杯体2内的浆液可通过底端开口101进入防溢腔10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上设置有滑道18和驱动装置19,所述驱动装置19可驱动盛料板在滑道18上滑动。其中,所述滑道18由底端开口101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围绕机头中心的环状,并且,所述驱动装置19包括驱动齿轮191和驱动齿轮191转动的驱动电机192,所述盛料板17上设置有与驱动齿轮191相啮合的啮合齿171,驱动装置19驱动盛料板17在滑道18上沿水平方向围绕机头中心移动,以打开或关闭底端开口101。
对于本实施例来说,当盛料板将底端开口关闭,且料仓内盛装物料时,该豆浆机可以进行预约制浆,当盛料板打开后,物料进入杯体内后,还可以利用打开后的防溢腔进行消泡防溢,充分有效的利用杯体空间,减少豆浆机内部空间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来说,所述滑道也可以由底端开口向机头中心延伸的直线滑道,而不是环绕机头中心的环状滑道结构。对于本实施例来说,盛料板可以为两个对称的盛料板拼接组成,该两个盛料板从底端开口的中间分离,以打开底端开口,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单个盛料板沿滑道滑移的距离。并且,本实施例上述结构的变换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
实施例十:
如图18、图19所示,为本发明第十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九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盛料板17一端铰接于机头上,所述盛料板可相对铰接处上下旋转,以打开或关闭底端开口,并且,所述盛料板17与铰接相对的一端与机头为磁性吸附连接,所述盛料板17该端部上设置有软磁体172,所述机头上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铁磁件173,所述软磁体172吸附于铁磁件173上实现盛浆板17将底端开口关闭。
当加热浆液,杯体内温度上升,由于软磁体的磁性与温度相关,当软磁体达到一定温度后,磁性消失,盛料板打开,物料落入杯体内。杯体内的浆液可以通过底端开口进入防溢腔内,实现消泡防溢。与此同时,该结构下,盛料板通过铰接处悬挂于杯体内,当浆液沿杯壁向上攀升时,盛料板还可以阻挡浆液攀升,并对浆液具有扰流作用,进一步提升了豆浆机的粉碎效率。
本实施例具有实施例九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盛料板铰接于机头上,盛料板另一端与机头的连接实现将底端开口关闭的结构还可以有其它结构的变形,比如:盛料板与铰接相对的一端与机头为磁性吸附连接,且机头上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盛料板为具有铁磁性的金属板,且盛料板由电磁铁吸附于机头上,也能够实现盛料板关闭底端开口的目的。
另外,盛料板与机头的安装结构也还有其它的安装结构,比如:所述盛料板为可卷曲的钢片,机头上设置有卷轴、驱动电机和钢片的出入端口,在位于出入端口内,钢片的一端卷曲于卷轴上,且驱动电机驱动卷轴旋转,以带动钢片卷曲或伸直(类似钢卷尺的结构),从而实现钢片对底端开口进行打开或关闭。在此结构下,钢片表面呈前后两端翘起中间凹陷的曲面状结构,这样既保证了钢片的强度,不会因盛装物料而折弯;并且,机头上与出入端口相对的一侧还设置有钢片自由端可插入的插入部,这样钢片自由端可插入插入部内,用于支撑钢片,以防止钢片盛装物料后,因受力较大而出现弯折漏料;另外,钢片与出入端口为滑动密封配合,以防止浆液或水汽或浆渣通过出入端口进入机头内,出现机头进水、进渣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上述结构的变换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放置在杯体上,所述杯体侧壁上设置有水位标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与杯体的结合处密封配合,位于水位标识线的上方,所述机头上设置有底端开口的防溢腔,所述杯体与防溢腔通过底端开口连通,杯体内的浆液由底端开口进入防溢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标识的最大制浆量V2与杯体的总容量V1的比值为0.5~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标识线距防溢腔底端开口的竖直高度为H1,其中,10mm≤H1≤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腔为在机头上一体成型;
或者,所述机头包括机头本体和与所述机头本体可拆卸连接的防溢组件,所述防溢腔设置在所述防溢组件上;
或者,所述机头包括机头本体和与所述机头本体可拆卸连接的防溢组件,所述防溢组件与所述机头本体围合形成所述防溢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腔与机头外部大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腔呈上下贯穿机头结构,所述防溢腔具有顶端开口,且顶端开口处设有遮盖顶端开口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与大气连通的透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腔的侧壁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机头内设有对防溢腔的侧壁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安装于机头内的电机,电机的外壳传导热量至防溢腔的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腔在位于机头中心的一侧设置;
或者,所述防溢腔围绕机头中心呈环形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腔的侧壁相对竖直平面倾斜设置;
或者,所述防溢腔的底端开口不低于杯体杯口所在平面;
或者,所述机头的外部、防溢腔的上方设有与所述防溢腔连通的扩展腔;
或者,所述机头具有搭持于杯体杯沿上的搭持面,所述防溢腔的底端开口位于搭持面所在平面上。
CN201611067734.7A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豆浆机 Active CN1081134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67734.7A CN108113475B (zh)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豆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67734.7A CN108113475B (zh)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豆浆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13475A true CN108113475A (zh) 2018-06-05
CN108113475B CN108113475B (zh) 2020-04-14

Family

ID=62223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67734.7A Active CN108113475B (zh)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豆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1347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8133A (zh) * 2018-08-13 2018-11-27 仝颂 一种家庭用自动豆浆机
CN111631616A (zh) * 2020-05-11 2020-09-08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的微型食品加工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9610Y (zh) * 2003-04-09 2004-08-04 梁自立 自动加热水式多功能磨汁机
CN202436874U (zh) * 2012-01-19 2012-09-19 励金友 一种易清洗的豆浆机
CN202820960U (zh) * 2012-07-30 2013-03-2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溢结构
CN103082872A (zh) * 2013-02-19 2013-05-08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消泡容器及消泡方法
CN203914541U (zh) * 2014-05-19 2014-11-0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易清洗无压豆浆机
CN203987589U (zh) * 2014-05-19 2014-12-1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易清洗无压豆浆机
CN204049282U (zh) * 2014-08-08 2014-12-31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豆浆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9610Y (zh) * 2003-04-09 2004-08-04 梁自立 自动加热水式多功能磨汁机
CN202436874U (zh) * 2012-01-19 2012-09-19 励金友 一种易清洗的豆浆机
CN202820960U (zh) * 2012-07-30 2013-03-2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溢结构
CN103082872A (zh) * 2013-02-19 2013-05-08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消泡容器及消泡方法
CN203914541U (zh) * 2014-05-19 2014-11-0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易清洗无压豆浆机
CN203987589U (zh) * 2014-05-19 2014-12-1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易清洗无压豆浆机
CN204049282U (zh) * 2014-08-08 2014-12-31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豆浆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8133A (zh) * 2018-08-13 2018-11-27 仝颂 一种家庭用自动豆浆机
CN111631616A (zh) * 2020-05-11 2020-09-08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的微型食品加工机
CN111631616B (zh) * 2020-05-11 2023-06-09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的微型食品加工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13475B (zh) 2020-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2929B (zh) 电压力锅磁力水阀进水和出水的冲泡机器及其方法
CN105395069B (zh) 一种磨豆咖啡壶的升降装置
CN209091025U (zh) 一种自循环清洗食品加工机
CN105286664B (zh) 一种食物料理机
CN108113475A (zh) 一种豆浆机
CN110353509A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6700013U (zh) 一种豆浆机
CN206603678U (zh) 一种豆浆机
CN207341631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06603624U (zh) 一种豆浆机
CN206603626U (zh) 一种豆浆机
CN207506401U (zh) 一种安全卫生的胶囊饮料机
CN206603679U (zh) 一种豆浆机
CN206603625U (zh) 一种豆浆机
CN201026083Y (zh) 一种即喝即冷保温杯
CN105982549A (zh) 煮茶杯
CN210930831U (zh) 降糖电饭煲
CN110313803A (zh) 一种蒸汽加热烹饪器具
CN209629465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6603677U (zh) 一种豆浆机
CN206333771U (zh) 蒸汽阀和电饭煲
WO2013098000A1 (en) Hot beverage preparation machine
CN206603676U (zh) 一种豆浆机
CN205923723U (zh) 蒸汽烹饪装置
CN210930828U (zh) 降糖电饭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