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12274B - 电池组模块的传感器压紧指状物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模块的传感器压紧指状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12274B
CN108112274B CN201680029598.4A CN201680029598A CN108112274B CN 108112274 B CN108112274 B CN 108112274B CN 201680029598 A CN201680029598 A CN 201680029598A CN 108112274 B CN108112274 B CN 1081122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dule
finger
disposed
fingers
bus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95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12274A (zh
Inventor
罗伯特·J·麦克
理査德·M·德克斯特
迈克尔·L·汤普森
马克·R·约翰逊
乔纳森·P·罗贝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Original Assignee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filed Critical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Publication of CN108112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22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12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22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10/4257Smart batterie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side the housing of the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7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busbars within a container structure, e.g. busbar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detecting conditions inside cells or batteries, e.g. details of voltage sens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电化学电池单元和汇流条载体的电池组模块。所述汇流条载体包括指状物,所述指状物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并且被构造成接近多个电化学电池单元中的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设置的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延伸的厚度,延伸穿过所述第一表面、穿过所述厚度并穿过所述第二表面的开口,以及设置成邻近所述开口并通过所述指状物的第二表面暴露的空腔。所述电池组模块还包括:引线,该引线从所述指状物的第一表面到所述指状物的第二表面通过所述开口;以及传感器,该传感器联接到所述引线以使得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之间能够连通,其中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腔中。

Description

电池组模块的传感器压紧指状物
背景技术
本公开总体涉及电池和电池组模块的领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用于保持传感器、用于在传感器和电池组模块的电化学电池单元之间提供连通并用于压紧电化学电池单元的电池组模块的保持特征(例如,指状物)。
这部分旨在向读者介绍可能与以下描述的本公开的多个方面相关的多个方面。该讨论据信有助于向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因此,应当理解,这些陈述以该角度来阅读,并且不视为对现有技术的承认。
利用一个或多个电池组系统为车辆提供全部或部分原动力的车辆可称作xEV,其中术语“xEV”在本文中定义为包括使用电力用作全部或部分车辆原动力的以下所有车辆,或其任何变形或组合。例如,xEV包括利用电力用作全部原动力的电动车辆(EV)。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也被认为是xEV)将内燃机推进系统和电池供电电推进系统,例如,48伏或130伏系统组合在一起。术语“HEV”可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的任何变形。例如,全混合动力系统(FHEV)可利用一个或多个电动机,仅利用内燃机或同时利用两者为车辆提供原动力和其他电力。相比之下,轻度混合动力系统(MHEV)在车辆怠速时停用内燃机,利用电池系统继续为空调单元、收音机或其他电子装置供电,并在需要推进时重新启动发动机。轻度混合动力系统还可在例如加速期间施加某种程度的动力辅助,以对内燃机进行补充。轻度混合动力系统一般为96V至130V,并且通过皮带式或曲柄式集成起动器发电机回收制动能量。另外,微混合动力电动车辆(mHEV)也采用与轻度混合动力系统相似的“起停”系统,但mHEV的微混合动力系统可以向或者可以不向内燃机提供动力辅助,且在低于60V的电压下运行。为了当前讨论目的,应注意的是,mHEV一般在技术上不将直接提供给曲柄轴或传动装置的电力用作车辆任何部分的原动力,但mHEV仍可被认为是一种xEV,因为在车辆怠速在内燃机停用时,其的确利用电力补充车辆的动力需求,并且通过集成式起动器发电机回收制动能量。另外,插电式电动车辆(PEV)是可以用外部电力源(例如,壁式插座)充电的任何车辆,并且可再充电电池包中存储的能量驱动或有助于驱动车轮。PEV是EV的一个子类,包括纯电动车辆或电池电动车辆(BEV)、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PHEV),以及混合动力电动车辆和常规内燃机车辆的电动车辆转换。
与仅使用内燃机和传统电气系统(该传统电气系一般是由铅酸电池供电的12V系统)的更传统的气动力车辆相比,上述xEV可具有多个优点。例如,与传统的内燃机车辆相比,xEV可以产生更少的不良排放物,并且可以表现出更高的燃料效率,在某些情况下,这种xEV可完全消除使用汽油,如同特定类型的EV或PEV那样。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为这种车辆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源,特别是电池组模块。例如,监测传统电池组模块(或其组件)的工作条件(例如,温度和/或电压)可能是昂贵的,可以包括大体积的部件/组装件,和/或可能需要冗长/昂贵的制造工艺。因此,现在认识到需要用于监测电池组模块的工作条件的改进的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概述如下所述。应当理解,这些方面仅仅是为了向读者提供这些某些实施例的简要概述,并且这些方面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实际上,本公开可以包括以下可能未阐述的各种方面。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电化学电池单元和汇流条载体的电池组模块。所述汇流条载体包括指状物,所述指状物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并且被构造成与多个电化学电池单元中的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接近设置的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延伸的厚度,延伸穿过所述第一表面、穿过所述厚度并穿过所述第二表面的开口,以及设置成邻近所述开口并通过所述指状物的第二表面暴露的空腔。所述电池组模块还包括:引线,该引线从所述指状物的第一表面到所述指状物的第二表面通过所述开口;以及传感器,该传感器联接到所述引线以使得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之间能够连通,其中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腔中。
本公开还涉及电池组模块。所述电池组模块包括锂离子(Li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所述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具有包括至少一个端子的端子端。所述电池组模块还包括布置在所述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上方并且接近所述端子端的汇流条载体。所述汇流条载体包括沿着指状物的边缘与所述汇流条载体一体化的指状物。所述指状物包括从边缘延伸并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部分,以及具有大于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的第二部分。开口被设置成通过第一部分,并且空腔被设置在第二部分中。空腔暴露于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的端子端。电池组模块还包括设置在空腔中并与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连通的传感器,以及从传感器延伸并穿过开口的引线。
本公开还涉及一种电池组模块的汇流条载体,其具有仅沿着指状物的第一边缘与汇流条载体一体化的指状物。所述指状物包括所述第一边缘,从所述第一边缘延伸并且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并且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的第二部分,设置成穿过所述第一部分的开口,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中并且沿着所述第二部分的底表面暴露的空腔。
附图说明
一经阅读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各种方面,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具有根据本公开实施例配置成为车辆的各种元件提供动力的电池组系统的车辆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图1的车辆和电池组系统的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图1的车辆中使用的电池组模块的实施例的俯视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图3的电池组模块及其汇流条载体的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沿着图4的线5-5截取的图4的电池组模块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剖视透视图,该电池组模块具有汇流条载体、汇流条载体的指状压紧部件以及其他部件;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图4的汇流条载体的实施例的俯视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图4的汇流条载体的实施例的底部透视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在图3的电池组模块中使用的汇流条载体的实施例的俯视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在图3的电池组模块中使用的传感器指状压紧部件的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在图3的电池组模块中使用的传感器指状压紧部件的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图3的电池组模块的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并且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图3的电池组模块的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描述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例。为了提供对这些实施例的简明描述,本说明书中没有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应当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方式的过程中,如同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必须作出许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来达成开发者的具体目的,例如,符合系统相关的和商业相关的约束,这可能因实施方式的不同而异。此外,应当理解,这种开发努力可能复杂且费时,但是对于从本公开受益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这可能是设计、制备和制造的常规任务。
本文中描述的电池组系统可以用于给各种类型的电动车辆(xEV)和其他高电压能量存储/消耗应用(例如,电网电力存储系统)提供电力。这种电池组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组模块,每个电池组模块具有多个电池单元(例如,锂离子(Li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这些电池单元设置成提供用于给例如xEV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供电的特定电压和/或电流。又如,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池组模块可以与固定动力系统(例如,非汽车系统)合并或向其提供动力。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池组模块包括:电化学电池单元;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容纳或保持电化学电池单元;以及一个或多个盖,所述盖被构造成设置在壳体的开放侧上方以密封壳体。此外,电池组模块可以包括汇流条载体,该汇流条载体设置在壳体内并且在电化学电池单元上方(例如,在电化学电池单元和电池组模块的盖子之间),保持电池组模块的汇流条,并且包括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特征。例如,汇流条载体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柔性指状物,该指状物朝着电化学电池单元延伸,并且被构造成对电化学电池单元施加力。此外,某些指状物可以包括空腔,该空腔被构造成容纳感测电池组模块(或其电化学电池单元)的工作条件(例如,电压和/或温度)的传感器。例如,传感器可以夹在限定指状物的空腔的至少一部分的底表面和相应的一个电化学电池单元之间。具有空腔的指状物还可以包括邻近空腔设置的开口,以使引线能够从传感器(例如,接近指状物的底表面)穿过开口,并且在与指状物的底表面相对的指状物的顶表面之上延伸。
为了帮助说明,图1是可以利用再生制动系统的车辆10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尽管以下就具有再生制动系统的车辆展开论述,但是本文描述的技术可适应于用电池获取/存储电能的其他车辆,可以包括电动车辆和气动车辆。
如上所述,可能希望电池组系统12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的车辆设计兼容。因此,电池组系统12可以放置在车辆10的原本容纳传统电池组系统的位置。例如,如图所示,车辆10可以包括与典型的内燃机车辆的铅酸电池类似地定位的电池组系统12(例如,在车辆10的发动机罩下方)。此外,如以下更详细地所述,电池组系统12可以定位成便于管理电池组系统12的温度。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电池组系统12定位在车辆10的发动机罩下方可以使空气管道能够将气流引导到电池组系统12上方并且冷却电池组系统12。
图2描述了电池组系统12的更详细的视图。如图所示,电池组系统12包括能量存储部件13,其联接至点火系统14、交流发电机15、车辆控制台16并且任选地联接至电动机17。通常,能量存储部件13可以获取/存储车辆10中产生的电能并且输出电能以便给车辆10中的电气设备供电。
换句话讲,电池组系统12可以向车辆的电气系统的部件供应电力,所述部件可以包括散热器冷却风扇,气候控制系统,电动转向系统,主动悬架系统,自动停车系统,电动油泵,电动超/涡轮增压器,电动水泵,可加热挡风玻璃/除霜器,车窗升降电机,梳妆灯,轮胎气压监测系统,天窗电机控制器,电动座椅,报警系统,信息娱乐系统,导航特征,车道偏离警告系统,电动驻车制动器,外部灯,或其任何组合。说明性地,在描绘的实施例中,能量存储部件13向车辆控制台16和点火系统14供电,其可以用于启动(例如曲柄启动)内燃机18。
另外,能量存储部件13可以获取由交流发电机15和/或电动机17产生的电能。在一些实施例中,交流发电机15可以在内燃机18运行时产生电能。更具体地讲,交流发电机15可以将由内燃机18的旋转产生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附加地或可替代地,当车辆10包括电动机17时,电动机17可以通过将由车辆10的运动(例如,飞轮的旋转)产生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来产生电能。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能量存储部件13可以获取由交流发电机15和/或电动机17在再生制动期间产生的电能。因此,交流发电机15和/或电动机17在本文中概括地称为再生制动系统。
为了便于获取并供应电能,能量存储部件13可以经由总线19电联接至车辆的电气系统。例如,总线19可以使能量存储部件13能够接收由交流发电机15和/或电动机17产生的电能。另外,总线19可以使能量存储部件13能够将电能输出到点火系统14和/或车辆控制台16。因此,当使用12V电池组系统12时,总线19可以输送通常在8-18V之间的电能。
另外,如图所示,能量存储部件13可以包括多个电池组模块。例如,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能量存储部件13包括锂离子(例如,第一)电池组模块20和铅酸(例如,第二)电池组模块22,每个电池组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元。在其他实施例中,能量存储部件13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电池组模块。另外,尽管锂离子电池组模块20和铅酸电池组模块22被描述为彼此相邻,但是它们可以定位在围绕车辆的不同区域中。例如,铅酸电池组模块22可以定位在车辆10的内部中或其周围,而锂离子电池组模块20可以定位在车辆10的发动机罩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能量存储部件13可以包括多个电池组模块以利用多种不同的电池化学性质。例如,当使用锂离子电池组模块20时,由于锂离子电池化学性质通常比铅酸电池化学性质具有更高的库仑效率和/或更高的电源充电接受率(例如,更高的最大充电电流或充电电压),所以可以提高电池组系统12的性能。正因为如此,可以提高电池组系统12的获取、存储和/或分配效率。
为了便于控制对电能的获取和存储,电池组系统12可以额外地包括控制模块24。更具体地讲,控制模块24可以控制电池组系统12中的元件的操作,例如,能量存储部件13内的继电器(例如,开关)、交流发电机15和/或电动机17。例如,控制模块24可以调节由每个电池组模块20或22获取/供应的电能量(例如,对电池组系统12降低定额和重新定额),在电池组模块20和22之间执行负载平衡,确定每个电池组模块20或22的充电状态,确定每个电池组模块20或22的温度,控制由交流发电机15和/或电动机17输出的电压等等。
因此,控制单元2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6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28。更具体地讲,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6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一个或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一个或多个通用处理器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另外,一个或多个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处理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光驱、硬盘驱动或固态驱动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24可以包括车辆控制单元(VCU)的部分和/或单独的电池控制模块。
现在转到图3,示出了图1的车辆10中使用的电池组模块20(例如,锂离子[Li离子]电池组模块)的实施例的俯视透视图。电池组模块20包括壳体30和设置在壳体30内的电化学电池单元32(例如,棱柱形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通常,一个或多个盖设置在壳体30上方以密封壳体。为了清楚起见,在所示实施例中未示出盖。
如图所示,每个电化学电池单元32包括其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端子36的端子端34和与端子端34相对设置的基部38(例如,基端)。电化学电池单元32的主体39在端子端34和基部38之间延伸。电化学电池单元32通过汇流条40电气互连,汇流条跨越在相邻的电化学电池单元32的端子36之间并与其接触。例如,一个汇流条40在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32的第一端子36(例如,正端子)和紧邻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的第二电化学电池单元32的第二端子36(例如负端子)之间延伸。电池组模块20的电化学电池单元32可以串联、并联,或者一些串联,并且一些并联。汇流条40和电化学电池单元32一起形成一组电互连的电化学电池单元32,其供应电池组模块20的电力(例如电荷)。例如,该组电互连的电化学电池单元在组的任一端连接到电池组模块20的对应主端子42。主端子42被构造成连接到(例如,图1的车辆10的)负载,使得由该组电互连的电化学电池单元32提供的电荷可以为负载供电。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电池组模块20的汇流条40和其它特征可以设置在电池组模块20的汇流条载体44上。汇流条载体44可以包括塑料基材(或一些其它电绝缘材料)以电隔离电池组模块20和其电化学电池单元32的某些部件。例如,印刷电路板(PCB)46设置在汇流条载体44上。在一些实施例中,PCB 46可以例如通过夹子、粘合剂、焊接或一些其它联接机构联接到汇流条载体44。PCB 46可以被构造成接收与电池组模块20的各种工作条件(例如,温度或电压)相关的信号,以分析信号和相应的工作条件,从而基于分析的信号和相应的工作条件(例如,向操作者)提供反馈,和/或基于分析的信号和相应的工作条件来控制电池组模块20的功能。
PCB 46可以包括被构造成接收上述信号(和/或其他信号)的多个输入件。例如,如图所示,PCB 46包括夹子输入件48。每个夹子输入件48可以包括具有电接触点并被构造成接收插头的空腔。例如在将插头插入(例如,夹入)夹子输入件48之后,插头还可以包括被构造成与夹子输入件48内的电接触点接触的电接触点。引线50可以从插头延伸到电池组模块20的传感器54(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温度、电压或两者的传感器)。例如,引线50可延伸穿过汇流条载体44的一组指状物56的一指状物56中的开口,使得联接到引线50的传感器54设置在指状物56的下方(例如,隐藏在下方)。因此,传感器54设置在指状物56的下面,并且与设置在壳体30中并且位于汇流条载体44的指状物56下方的电化学电池单元32之一连通(例如,流体连通、电气连通)。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汇流条载体44可以包括构造成压靠电化学电池单元32的端子端34的指状物56(例如,一组指状物56)。指状物56可以沿着每个指状物56的一个或多个边缘(例如,仅一个边缘)与汇流条载体44一体化。此外,指状物56可以相对于方向58以一定角度向下延伸(例如,与方向58相反)。此外,指状物56可以被构造成响应于针对指状物56向上施加的压力(例如,在方向58上)而弯曲。如图所示,指状物56可以设置在第一行60和第二行62中(例如,沿着方向59延伸的每个行60、62),使得每个电化学电池单元32被两个指状物56压紧,每行60、62一个指状物。此外,如图所示,指状物56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被构造成与上述传感器54通过接口接合的特征。例如,指状物56可以包括:被构造成接收引线50的开口,使得引线50可以穿过指状物56;以及指状物56中的空腔,该空腔被构造成接收(例如,至少部分地保留)引线50、传感器54或两者。空腔可以通过指状物56的底部暴露,使得传感器54可以与对应于指状物56的电化学电池单元32连通(例如,流体连通、电气连通)。应当注意,电池组模块20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传感器54以及被构造成接收传感器54的相应的指状物56。例如,电池组模块20的所示实施例包括两个传感器54和相应的引线50。为了清楚起见,引线50中的一个被示出为暴露,另一个引线50被示出在保护外壳64内。通常,两个引线50都设置在相应的保护外壳64(例如,圆柱形管或线束)内。
现在转到图4,示出了图3的电池组模块20及其汇流条载体44的实施例的俯视图。为了清楚起见(例如,显示指状物56),图4中未示出来自图3的PCB 46。如前所述,电池组模块20可以包括两行60、62指状物56,该指状物配置为在所示实施例中压紧(例如,下压)隐藏在汇流条载体44下方的电化学电池单元32。指状物56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包括特征,该特征被构造成使得一个或多个对应的传感器54能够被保持。例如,至少一个指状物56可以包括开口70,该开口被构造成容纳引线50和对应的保护外壳64,以使引线50能够从指状物56上方延伸到指状物56下方(例如,与方向58相反)。
另外,与对应的传感器54和/或引线50通过接口接合的指状物56也可以各自包括空腔,该空腔暴露于至少部分地隐藏在指状物56下方的对应电化学电池单元32。空腔可以将传感器54保持于指状物56和电化学电池单元32之间,这使得在传感器54和电化学电池单元32之间能够实现连通(例如,流体连通、电气连通)。如图所示,材料的凸起72可以形成在具有传感器54的指状物56的顶部上,以补偿(例如,结构上补偿)由于空腔而导致的指状物56中的材料的减少。换句话说,材料的凸起72可以增加接近空腔的指状物56的厚度,使得指状物56在接近指状物56的空腔处与指状物56的其它区域具有同样的刚性。以下将参考后面的附图来详细描述指状物56的空腔和其它特征。
例如,图5示出了图4中沿着线5-5截取的具有汇流条载体44、汇流条载体44的指状物56和其他部件的电池组模块20的实施例的部分的横截面透视图。在所示实施例中,如前所述,指状物56包括被构造成接收引线50(和/或围绕引线50设置的保护外壳64)的开口70。此外,指状物56包括空腔80,该空腔被构造成接收传感器54并将传感器54夹在指状物56和指状物56下方的电化学电池单元32之间。例如,指状物56包括第一表面82(例如,顶表面)、与第一表面82相对的第二表面84(例如,底表面)以及在第一表面82和第二表面84之间的厚度。
指状物56的开口70延伸穿过指状物56的第一表面82、厚度和第二表面84。在所示实施例中,空腔80是指状物56的第二表面84中的部分圆柱形切口。因此,引线50延伸穿过开口70(例如,从第一表面82到第二表面84)并且联接到传感器54,该传感器设置在空腔80中,并且设置在指状物56的第二表面84与电化学电池单元32的端子端34之间。如前所述,空腔80上方的材料的凸起72可以被包括在指状物56上(例如,在指状物56的第一部分86上),以向指状物56提供结构刚性。因此,指状物56的第一部分86的厚度(例如,空腔80的外部)可以具有比与指状物56的第一部分86相邻的指状物56的第二部分92的厚度的距离90更大的距离88。指状物56的第二部分92(或与第二部分92相邻的附加部分)可以沿着指状物56的边缘94与汇流条载体44一体化。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缘94可以比第二部分92薄。此外,开口70可以设置成穿过第二部分92。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状物56可以仅沿着(例如,第二部分92的)边缘94而不是沿着指状物56的侧面96与汇流条载体44一体化,这可以使指状物56响应于电化学电池单元32针对指状物56施加的力(或针对夹在指状物56和电化学电池单元32之间的传感器54,其将至少一部分力传递到指状物56)能够向上(例如,沿着方向58和/或围绕方向95)弯曲(例如,旋转)。此外,指状物56可以向下(例如,相对于汇流条载体44的表面101,指状物56从该汇流条载体延伸)成角度(例如,非直角100),使得指状物56(或由指状物56保持的传感器54)接触电化学电池单元32的端子端34和/或压靠端子端34。应当注意,角度100可以被校准以使得指状物56能够对电化学电池单元32的端子端施加期望的力。
图6和图7分别示出了具有指状物56的汇流条载体44(例如,图4)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和底部透视图。在图6中,如前所述,被构造成保持传感器的指状物56包括从第一表面82(例如,顶表面)延伸的材料的凸起72(具有设置在凸起72下方的空腔)。指状物56还包括开口70。此外,在所示实施例中,所有指状物56的侧面96(例如,纵向侧面,而不是边缘94)不与汇流条载体44的特征相接合。因此,每个指状物56可以容易地围绕指状物56的接触点(例如,整体边缘94)弯曲,其中接触点(例如,一体化边缘94)是指状物56的与汇流条载体44成一体的唯一部分。
在图6中,示出了示出指状物56的空腔80的汇流条载体44的实施例。在所示实施例中,空腔80至少部分地由从第二表面84(例如底表面)延伸的材料的桥102限定。根据本公开,桥102可以被构造成接触上方设置有桥102的电化学电池单元。附加地或可替代地,保持在桥102的空腔80内的传感器可接触上方设置有桥102的电化学电池单元。应当注意,参考图5描述的指状物56的第二部分92的距离88可以对应于通过图7所示的桥102测量的距离。此外,应当注意,未被构造成保持相应的传感器的指状物56还可以包括桥102或类似形状的桥,其被构造成与上方设置有桥102(或类似形状的桥)的电化学电池单元接触。
现在转到图8,示出了汇流条载体44(例如,用于图3的电池组模块20中)的实施例,该汇流条载体具有被构造成保持传感器的指状物56。在所示实施例中,指状物56沿着指状物56的边缘94与汇流条载体44一体化。指状物56包括:从边缘94延伸的第一部分120(例如,在方向95上延伸的第一水平部分);以一定角度从第一部分120延伸的第二部分122(例如,第二成角度部分);以及从第二部分122延伸的第三部分124(例如,沿着方向95延伸的第三水平部分)。如图所示,材料的凸起72设置在指状物56的第三部分24上。空腔80可以设置在凸起72下方和/或可以至少部分地由凸起72限定。此外,空腔80的开口126可以被设置成沿着指状物56的第二部分122(例如,第二成角度部分)穿过指状物56的底表面84。在所示实施例中,开口70(例如,引线可以延伸穿过的开口)部分地设置在第一部分120中,并且部分地设置在第二部分122中。然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开口70可以完全设置在第一部分120中或者完全设置在第二部分122中。
在图9和图10中示出了图3的电池组模块20中使用的指状物56的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在图9中,指状物56对应于图8所示的实施例,并且包括第一部分120(例如,从与汇流条载体44一体化的边缘94延伸)、第二部分122和第三部分124。穿过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22的正交厚度(例如,与第一表面82和第二表面84正交)可以是基本上相同的。通过第三部分124的厚度也可以相同,或者为了结构刚性可以围绕材料的凸起72增加。如图所示,第二部分122以角度130从第一部分120延伸,这使得指状物56能够将设置在指状物下方的电化学电池单元压紧。
在图10中,指状物56对应于图5-7所示的实施例,并且包括第一部分86(例如,具有围绕材料的凸起72和/或在空腔80外部具有较大距离88的厚度)和第二部分92(例如,具有较小距离90的厚度)。指状物56的第二部分92以角度100从边缘94(例如,与汇流条载体44成一体的边缘94)延伸,以使指状物56能够接触指状物56下方的电化学电池单元。
应当注意,在图9和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分别选择/确定角度130、100以便校准指状物56针对相应的电化学电池单元施加的期望的力。例如,可以使图9中的角度130或多或少地呈钝角,以使指状物56能够分别或多或少地向下(例如,与方向58相反)延伸。此外,可以使图10中的角度100或多或少地呈锐角,以使指状物56能够分别或多或少地向下(例如,与方向58相反)延伸。再进一步地,可以选择/确定指状物56和/或相应的电化学电池单元的材料,以校准由指状物56针对相应的电化学电池单元施加的期望的力。
图11和图12是图3的电池组模块20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电池组模块20包括:壳体30;壳体30的基部140;沿着壳体30的顶侧138设置的汇流条载体44;以及至少一个指状物56,所述指状物与汇流条载体44一体化,并被构造成对设置在壳体30中的电化学电池单元施加力。为了下面的讨论的目的,未示出电化学电池单元。
通常,指状物56从汇流条载体44的底表面143向下延伸距离142。选择/确定距离142,以使得指状物56的底表面84(或接近底表面84保持的传感器)设置成离壳体30的基部140一定距离,该距离不超过电化学电池单元32的最小高度公差144。例如,在制造期间,电化学电池单元可以包括在最小高度公差144与最大高度公差之间的高度。可以测试制造的电化学电池单元以确定电化学电池单元是否包括在最小高度公差144和最大高度公差之间的高度。不包括在最小高度公差144和最大高度公差之间的高度的电化学电池单元可以被丢弃或用于其它目的。为了确保指状物56向下接触并固持电化学电池单元,指状物56向下(例如,与方向58相反)延伸距离142,以确保指状物56的底表面84与壳体30的基部140(例如,基部表面)之间的距离(例如,尽管电化学电池单元接触指状物56并且导致指状物56向上弯曲)不大于电化学电池单元的最小高度公差144。应当注意的是,电化学电池单元的最小高度公差144是从电化学电池单元的端子端到电化学电池单元的与端子端相对的基部测量的。此外,应当注意,可以选择/确定距离142以校准由指状物56针对相应的电化学电池单元施加的力。如前所述,可以选择/确定指状物56从汇流条载体44延伸的角度,以校准距离142和/或由指状物56针对电化学电池单元施加的力。
在图12中,电池组模块20包括夹在壳体30的基部140和电化学电池单元的基部所在位置之间的热垫150。换句话说,在图12的实施例中,电化学电池单元的基部将抵接热垫150。因此,为了确保指状物56与电化学电池单元之间的接触,指状物56的底表面84(或接近底表面84设置的传感器)与热垫150之间的距离可以不大于电化学电池单元的最小高度公差144。因此,指状物56向下(例如,与方向58相反)延伸距离142,以确保指状物56的底表面84与热垫150之间的距离(例如,尽管电化学电池单元接触指状物56并且导致指状物56向上弯曲)不大于电化学电池单元的最小高度公差144。应当注意,图11和图12中的汇流条载体44可以包括多个指状物56,每个指状物与汇流条载体44一体化,并且壳体30可被配置成容纳多个相应的电化学电池单元32。每个电化学电池单元32可以包括不同的高度,但是所有的高度都处于最小高度公差144和最大高度公差之内,从而确保所有指状物56(或设置在指状物56中的传感器)接触相应的电化学电池单元32。然而,因为电化学电池单元32可以包括可变的高度,所以由电化学电池单元32对指状物56施加的力以及由指状物56对电化学电池单元32施加的力也可以变化。此外,应当注意,可以选择/确定距离142以校准由指状物56对相应的电化学电池单元施加的力。如前所述,可以选择/确定指状物56从汇流条载体44延伸的角度,以校准距离142和/或由指状物56施加于电化学电池单元的力。
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单独或组合地提供可用在电池组模块及电池组模块的部分的制造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效果。例如,根据本公开,电池组模块的汇流条载体可以包括指状物,该指状物从汇流条载体向下并且朝着设置在电池组模块的壳体中的电化学电池单元延伸。指状物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开口,该开口被构造成使引线能够从指状物的顶表面到底表面通过。指状物还可以包括空腔,该空腔接近指状物的底表面并被构造成保持联接到引线的传感器。开口和空腔可以实现传感器和电化学电池单元之间的连通(例如,流体连通、电气连通)。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效果和技术问题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是限制性的。应该指出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具有其他技术效果并且可以解决其他技术问题。
已经通过示例方式示出了上述具体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对这些实施例可以容易地作出多种修改和替代形式。还应当理解,权利要求书并非旨在限于公开的特定形式,而是旨在涵盖落入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形式和替代形式。

Claims (41)

1.一种电池组模块,包括:
多个电化学电池单元;
汇流条载体,其中所述汇流条载体包括指状物,所述指状物在所述指状物的近端与所述汇流条载体一体化,所述指状物包括: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并且被构造成接近所述多个电化学电池单元中的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设置的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延伸的厚度,延伸穿过所述第一表面、穿过所述厚度并穿过所述第二表面的开口,以及设置成邻近所述指状物的远端并通过所述指状物的所述第二表面暴露的空腔,其中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指状物的所述近端和所述空腔之间;
引线,所述引线从所述指状物的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指状物的所述第二表面穿过所述开口;以及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联接到所述引线以使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之间能够连通,其中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腔中;
其中所述多个化学电池单元包括多个端子端,并且所述汇流条载体设置在所述多个化学电池单元上方并且紧邻所述多个端子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多个电化学电池单元包括多个锂离子(Li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多个电化学电池单元包括多个棱柱形电化学电池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指状物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包括第一距离,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包括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并且所述空腔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指状物的所述第二部分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传感器夹在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和所述指状物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或两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指状物被构造成响应于由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对所述指状物施加的力而弯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指状物沿着所述指状物的仅一侧联接到所述汇流条载体,以使得所述指状物被构造成围绕所述仅一侧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电池组模块包括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表面,在所述表面上设置有所述多个电化学电池单元的基部,并且其中所述指状物位于所述汇流条载体上,以使得所述指状物的所述第二表面被布置在最多从所述壳体的所述表面起的第一距离处,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对应于从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的基部到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的端子端测量的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的第一最小高度公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电池组模块包括壳体,其中所述电池组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热垫,其中所述壳体包括表面,在所述表面上设置有所述一个或多个热垫,其中所述多个电化学电池单元的基部设置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热垫上,以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热垫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表面与所述多个电化学电池单元的所述基部之间,并且其中所述指状物位于所述汇流条载体上,以使得所述指状物被布置成与所述电池组模块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热垫至多距离第一距离,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对应于从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的基部到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的端子端测量的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的第一最小高度公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流体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电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指状物包括:第一部分,所述开口被设置成穿过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所述空腔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中;以及第三成角度部分,所述第三成角度部分以非直角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延伸。
15.一种电池组模块,包括:
锂离子(Li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所述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具有端子端,所述端子端包括至少一个端子;
汇流条载体,所述汇流条载体设置在所述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上方并且接近所述端子端,其中所述汇流条载体包括指状物,所述指状物沿着所述指状物的边缘与所述汇流条载体一体化,其中所述指状物包括从所述边缘延伸并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部分,其中所述指状物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并且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其中开口被设置成穿过所述第一部分,其中在所述第二部分中设置空腔,并且所述空腔暴露于所述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的所述端子端;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并与所述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连通;以及
引线,所述引线从所述传感器延伸并穿过所述开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是棱柱形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指状物仅沿着所述指状物的所述边缘与所述汇流条载体成一体,以使得所述指状物被构造成响应于由所述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对所述指状物施加的力而围绕所述边缘弯曲。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或两者。
19.一种电池组模块的汇流条载体,包括:
指状物,所述指状物仅沿着所述指状物的第一边缘与所述汇流条载体一体化,所述指状物的第一部分,所述指状物的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一边缘延伸并且具有第一厚度,所述指状物的第二部分,所述指状物的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并且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开口,所述开口设置成穿过所述第一部分,以及空腔,所述空腔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中并且沿着所述第二部分的底表面暴露。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汇流条载体,其中所述指状物在可接近所述电池组模块的棱柱形锂离子(Li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的端子端的所述汇流条载体的区域中定位在所述汇流条载体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汇流条载体,其中所述开口的尺寸适应所述电池组模块的引线,并且所述空腔的尺寸适应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联接到所述电池组模块的所述引线。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汇流条载体,其中所述第一边缘包括第三厚度,并且所述第三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厚度和所述第二厚度,以使得所述指状物被配置成响应于对所述指状物施加的力而围绕所述第一边缘弯曲。
23.一种电池组模块,包括:
多个电化学电池单元;
汇流条载体,其中所述汇流条载体包括指状物,所述指状物具有: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并且被构造成接近所述多个电化学电池单元中的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设置以使得所述指状物被构造成压紧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的端子端的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延伸的厚度,延伸穿过所述第一表面、穿过所述厚度并穿过所述第二表面的开口,以及设置成邻近所述开口并通过所述指状物的所述第二表面暴露的空腔;
引线,所述引线从所述指状物的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指状物的所述第二表面穿过所述开口;以及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联接到所述引线以使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之间能够连通,其中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腔中。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多个电化学电池单元包括多个锂离子(Li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多个电化学电池单元包括多个棱柱形电化学电池单元。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指状物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包括第一距离,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包括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并且所述空腔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中。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指状物的所述第二部分中。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传感器夹在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和所述指状物之间。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或两者。
30.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多个电化学电池单元包括多个端子端,并且所述汇流条载体设置在所述多个电化学电池单元上方并且紧邻所述多个端子端。
31.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指状物被构造成响应于由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对所述指状物施加的力而弯曲。
32.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指状物沿着所述指状物的仅一侧联接到所述汇流条载体,以使得所述指状物被构造成围绕所述仅一侧弯曲。
33.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电池组模块包括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表面,在所述表面上设置有所述多个电化学电池单元的基部,并且其中所述指状物位于所述汇流条载体上,以使得在组装所述电池组模块时,所述指状物的所述第二表面被布置在最多从所述壳体的所述表面起的第一距离处,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对应于从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的基部到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的端子端测量的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的第一最小高度公差。
3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电池组模块包括壳体,其中所述电池组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热垫,其中所述壳体包括表面,在所述表面上设置有所述一个或多个热垫,其中所述多个电化学电池单元的基部设置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热垫上,以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热垫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表面与所述多个电化学电池单元的所述基部之间,并且其中所述指状物位于所述汇流条载体上,以使得在组装所述电池组模块时,所述指状物被布置成与所述电池组模块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热垫至多距离第一距离,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对应于从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的基部到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的端子端测量的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的第一最小高度公差。
3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流体连通。
3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电化学电池单元电接触。
3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指状物包括:第一部分,所述开口被设置成穿过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所述空腔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中;以及第三成角度部分,所述第三成角度部分以非直角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延伸。
38.一种电池组模块,包括:
锂离子(Li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所述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具有端子端,所述端子端包括至少一个端子;
汇流条载体,所述汇流条载体设置在所述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上方并且接近所述端子端,其中所述汇流条载体包括指状物,所述指状物沿着所述指状物的边缘与所述汇流条载体一体化,其中所述指状物包括从所述边缘延伸并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部分,其中所述指状物包括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的第二部分,其中开口被设置成穿过所述第一部分,其中在所述第二部分中设置空腔,并且所述空腔暴露于所述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的所述端子端;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并与所述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连通;以及
引线,所述引线从所述传感器延伸并穿过所述开口。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是棱柱形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指状物仅沿着所述指状物的所述边缘与所述汇流条载体成一体,以使得所述指状物被构造成响应于由所述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对所述指状物施加的力而围绕所述边缘弯曲。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电池组模块,其中所述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或两者。
CN201680029598.4A 2015-06-29 2016-02-12 电池组模块的传感器压紧指状物 Active CN1081122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754,240 2015-06-29
US14/754,240 US10147981B2 (en) 2015-06-29 2015-06-29 Sensor hold down finger of a battery module
PCT/US2016/017659 WO2017003524A1 (en) 2015-06-29 2016-02-12 Sensor hold down finger of a battery modu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12274A CN108112274A (zh) 2018-06-01
CN108112274B true CN108112274B (zh) 2021-03-09

Family

ID=55588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9598.4A Active CN108112274B (zh) 2015-06-29 2016-02-12 电池组模块的传感器压紧指状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47981B2 (zh)
EP (1) EP3314679B1 (zh)
CN (1) CN108112274B (zh)
WO (1) WO20170035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9594B (zh) * 2018-06-12 2020-05-19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金属负极膨胀幅度的分析方法
JP7234550B2 (ja) * 2018-09-13 2023-03-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4051676A (zh) * 2019-05-03 2022-02-15 Cps 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具有温度感测接口的汇流条组件、包括该汇流条组件的电池模块、以及用于制造该电池模块的方法
CN112151896B (zh) * 2019-06-28 2021-10-0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7716A (zh) * 2011-03-18 2011-08-17 南京双登科技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池组合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6202A (en) 1995-10-18 1997-11-11 Hawker Energy Products, Inc. Stress resistant battery configuration
JP3887145B2 (ja) 2000-05-25 2007-02-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カバーの衝撃吸収構造
CN101341643B (zh) 2005-10-21 2012-04-18 史赛克公司 给暴露在恶劣环境中的电池再充电的充电器
CN102257652B (zh) 2008-11-12 2014-04-02 江森自控帅福得先进能源动力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热交换器的电池系统
JP5813656B2 (ja) 2010-11-18 2015-11-1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組電池、組電池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車両
JP5710375B2 (ja) 2011-05-13 2015-04-30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
US9472797B2 (en) 2011-05-25 2016-10-18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pack
CN203414206U (zh) 2013-08-27 2014-01-29 安徽鹳山仪表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
KR101708365B1 (ko) 2013-09-13 2017-02-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7716A (zh) * 2011-03-18 2011-08-17 南京双登科技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池组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14679B1 (en) 2019-04-10
US10147981B2 (en) 2018-12-04
EP3314679A1 (en) 2018-05-02
US20160380316A1 (en) 2016-12-29
CN108112274A (zh) 2018-06-01
WO2017003524A1 (en) 2017-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52672B2 (en) Battery module bus bar carrier having guide extensions system and method
US11309604B2 (en) Thermal epoxy and positioning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US11887796B2 (en) Integrated connector having sense and switching conductors for a relay used in a battery module
US11394072B2 (en) Cell assembly for a battery module
CN107995900B (zh) 汇流条载体的柔性肋
EP3507842B1 (en) Battery module connector barrel
US11495834B2 (en) Turnable carrier for electrical components of a battery module
CN108112274B (zh) 电池组模块的传感器压紧指状物
US2017001875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overmolded terminal posts of a battery module
US10651516B2 (en) Signal connector for a battery module
US20220131202A1 (en) Sensor for battery module
CN113381129B (zh) 具有引导延伸部系统的蓄电池模块汇流条载体及方法
EP3243234A1 (en) Battery module bus bar carrier having guide extensions system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3

Address after: New York State, USA

Applicant after: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Address before: Wisconsin

Applicant before: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