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05738B - 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05738B
CN108105738B CN201711319478.0A CN201711319478A CN108105738B CN 108105738 B CN108105738 B CN 108105738B CN 201711319478 A CN201711319478 A CN 201711319478A CN 108105738 B CN108105738 B CN 1081057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heat
heat boiler
rapping
exhaust gas
discharge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194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05738A (zh
Inventor
王晓晶
张冬洁
徐�明
李刚
王雁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131947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057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05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057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057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057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F22B1/02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 F22B1/18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the heat carrier being a hot gas, e.g. waste gas such as exhaust ga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5/00Control systems for steam boilers
    • F22B35/007Control systems for waste heat boi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08Adaptations for flue gas purification in steam gen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7/00Arrangements for using waste heat; Arrangements for using, or disposing of, waste gases
    • F27D17/004Systems for reclaiming waste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7/00Arrangements for using waste heat; Arrangements for using, or disposing of, waste gases
    • F27D17/004Systems for reclaiming waste heat
    • F27D2017/006Systems for reclaiming waste heat using a boil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该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包括:测温元件,与余热锅炉烟道相连,用于测量余热锅炉烟道的温度;称重元件,用于对振打装置振打余热锅炉烟道后的排灰量进行称重;余热锅炉烟尘控制器,与测温元件和称重元件通信连接,余热锅炉烟尘控制器通过测温元件测量到的温度预估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根据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和称重元件测量到的排灰量,控制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偏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余热锅炉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余热锅炉作为一种节能、减排设备是冶炼工艺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其主要作用是将冶炼工艺中炉体产生的烟气进行降温,同时将烟气降温环节释放的热量用于产生蒸汽,蒸汽再被用于其他生产工序。余热锅炉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冶炼工艺的作业率及后续相关系统的可靠运行。余热锅炉前端的冶炼工序产生大量烟气,通过烟气输送与水进行热量交换,为防止烟道内灰尘含量过多造成封堵,烟道周边一般设置大量振打装置定时排灰,灰尘通过刮板运输机送走。
冶炼工序工艺的变化会导致产生的烟气量也随之变化,即烟气量是一个实时变化量,从而导致固定时间段内余热锅炉烟道内壁的积存灰尘量不确定。为防止造成烟道封堵,目前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只能根据现场经验,将振打装置设置成为固定时间段工作,定时清理,在整个冶炼生产过程中,前端冶炼工序时常发生变动,导致烟气量也随之变动,从而造成烟道积灰量的不确定。相关技术中无法根据实际工况形成闭环控制,导致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系的智能化程度偏低。
针对相关技术中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偏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偏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该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包括:测温元件,与余热锅炉烟道相连,用于测量所述余热锅炉烟道的温度;称重元件,用于对振打装置振打所述余热锅炉烟道后的排灰量进行称重;余热锅炉烟尘控制器,与所述测温元件和所述称重元件通信连接,所述余热锅炉烟尘控制器通过所述测温元件测量到的温度预估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根据所述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和所述称重元件测量到的排灰量,控制所述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余热锅炉烟尘控制器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和所述称重元件测量到的排灰量是否相符;调节模块,用于在所述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和所述称重元件测量到的排灰量不相符的情况下,调节所述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模块还包括:第一调节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指示为烟气量增加,且所述称重元件测量到的排灰量小于预设排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调节至第一振打频率,其中,所述第一振打频率高于当前所述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第二调节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指示为烟气量减少,且所述称重元件测量到的排灰量大于所述预设排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调节至第二振打频率,其中,所述第二振打频率低于当前所述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余热锅炉烟尘控制器还包括:记录模块,用于在所述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和所述称重元件测量到的排灰量相符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称重元件测量到的排灰量和当前所述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还包括:余热锅炉的前端冶炼工序,所述前端冶炼工序产生的烟气输送至所述余热锅炉烟道。
进一步地,所述余热锅炉烟尘控制器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余热锅炉的前端冶炼工序的信息;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余热锅炉的前端冶炼工序的信息和所述测温元件测量到的温度预估所述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
进一步地,所述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还包括:前端工序控制器,与所述余热锅炉的前端冶炼工序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余热锅炉的前端冶炼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还包括:余热锅炉汽包,设置在余热锅炉中,用于接收所述余热锅炉烟道中烟气与水热交换产生的蒸汽。
进一步地,所述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还包括:刮板运输机,用于接收所述振打装置振打所述余热锅炉烟道后的产生排灰量。
进一步地,所述称重元件与所述刮板运输机相连。
通过本申请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包括:测温元件,与余热锅炉烟道相连,用于测量余热锅炉烟道的温度;称重元件,用于对振打装置振打余热锅炉烟道后的排灰量进行称重;余热锅炉烟尘控制器,与测温元件和称重元件通信连接,余热锅炉烟尘控制器通过测温元件测量到的温度预估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根据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和称重元件测量到的排灰量,控制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偏低的问题。通过所述余热锅炉烟道的排灰量和所述前端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智能调节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实现合理启停,进而达到了降低振打装置的能量消耗,延长余热锅炉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包括:
测温元件110,与余热锅炉烟道150相连,用于测量余热锅炉烟道150的温度;称重元件120,用于对振打装置140振打余热锅炉烟道150后的排灰量进行称重;余热锅炉烟尘控制器130,与测温元件110和称重元件120通信连接,余热锅炉烟尘控制器130通过测温元件110测量到的温度预估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根据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和称重元件120测量到的排灰量,控制振打装置140的振打频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包括:测温元件110,与余热锅炉烟道相连,用于测量余热锅炉烟道的温度;称重元件,用于对振打装置振打余热锅炉烟道后的排灰量进行称重;余热锅炉烟尘控制器,与测温元件110和称重元件通信连接,余热锅炉烟尘控制器通过测温元件110测量到的温度预估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根据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和称重元件测量到的排灰量,控制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偏低的问题。通过余热锅炉烟道的排灰量和前端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智能调节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实现合理启停,进而达到了降低振打装置的能量消耗,延长余热锅炉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中,余热锅炉烟尘控制器130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和称重元件120测量到的排灰量是否相符;调节模块,用于在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和称重元件120测量到的排灰量不相符的情况下,调节振打装置140的振打频率。
为了保证调节振打装置140的振打频率的准确性,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中,调节模块还包括:第一调节子模块,用于在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指示为烟气量增加,且称重元件120测量到的排灰量小于预设排灰量的情况下,将振打装置140的振打频率调节至第一振打频率,其中,第一振打频率高于当前振打装置140的振打频率;第二调节子模块,用于在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指示为烟气量减少,且称重元件120测量到的排灰量大于预设排灰量的情况下,将振打装置140的振打频率调节至第二振打频率,其中,第二振打频率低于当前振打装置140的振打频率。
通过上述方案,烟气量增加时增大振打装置8的使用频率,烟气量减少时减小振打装置8的使用频率,从而实现合理启停,降低振打装置的能量消耗,延长余热锅炉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中,余热锅炉烟尘控制器130还包括:记录模块,用于在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和称重元件120测量到的排灰量相符的情况下,记录称重元件120测量到的排灰量和当前振打装置140的振打频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余热锅炉烟道的排灰量和前端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相符的情况下,记录模块记录余热锅炉烟道的排灰量和当前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可以将记录的余热锅炉烟道的排灰量和当前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作为当前烟气量变化趋势对应的设定值。也即,在当前烟气量变化趋势下相符的余热锅炉烟道的排灰量和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中,该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还包括:余热锅炉的前端冶炼工序,前端冶炼工序产生的烟气输送至余热锅炉烟道150。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中,余热锅炉烟尘控制器130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余热锅炉的前端冶炼工序的信息;预估模块,用于根据余热锅炉的前端冶炼工序的信息和测温元件110测量到的温度预估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
上述的方案的预估模块通过测温元件测量到的余热锅炉烟道的温度信息与余热锅炉的前端冶炼工序的信息,预估前端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其中,烟气量变化趋势可以为烟气量增加或烟气量减少。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中,该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还包括:前端工序控制器,与余热锅炉的前端冶炼工序通信连接,用于控制余热锅炉的前端冶炼工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中,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还包括:余热锅炉汽包,设置在余热锅炉中,用于接收余热锅炉烟道150中烟气与水热交换产生的蒸汽。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中,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还包括:刮板运输机,用于接收振打装置140振打余热锅炉烟道150后的产生排灰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中,称重元件120与刮板运输机相连。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包括:包含余热锅炉汽包5的余热锅炉1、前端冶炼工序2、余热锅炉烟道3、刮板运输机4、前端余热锅炉控制器6、测温元件7、振打装置8、称重元件9、余热锅炉控制器10。其中,前端冶炼工序2产生的烟气送至余热锅炉烟道3,通过振打装置8为余热锅炉烟道3排灰,烟尘通过刮板运输机4送走,余热锅炉烟道3中烟气与水热交换产生的蒸汽送至余热锅炉汽包5。前端工序控制器6为前端冶炼工序2服务,内部的前端工序工况2通过通讯方式送至余热锅炉控制器10;测温元件7测量余热锅炉烟道的温度信息,测温元件7、振打装置8均与余热锅炉烟道3相连,分别检测余热锅炉烟道3温度、为余热锅炉烟道3除尘,检测出的温度信息和对振打装置的控制信号送至余热锅炉控制器10;称重元件9与余热锅炉烟道3下刮板运输机4相连,检测余热锅炉烟道3排灰量,排灰量的信号送至余热锅炉控制器10。余热锅炉控制器10通过检测出的温度信息的信号和排灰量的信号判断实时工况,根据工况确定振打装置8的使用频率。其中,余热锅炉控制器10(对应上述的热锅炉烟尘控制器130)包括通讯模块101、接收模块102、控制模块103、接收模块104、判断模块105。其中,通讯模块101用于接收前端工序工况2,接收模块102用于接收测温元件7检测到的烟气温度,控制模块103用于控制振打装置8的启停,接收模块104用于检测称重元件检测到的烟尘排灰量,判断模块105用于结合前端工序工况和测温元件判断烟气量是否发生变化,烟尘排放量是否合理。具体的,如果判断模块105判断烟气量增加时排灰量较少,则用控制模块103提高振打装置8的使用频率;如果判断模块105判断烟气量减少时排灰量较高,则用控制模块103减少振打装置8的使用频率,以确保振打装置8的工作频繁始终处于稳定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余热锅炉烟尘控制方法,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实施例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余热锅炉烟尘控制方法。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方法进行介绍。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检测余热锅炉烟道的排灰量。
称重元件9检测余热锅炉烟道的排灰量,并传送至余热锅炉控制器10,余热锅炉控制器10接收称重元件9检测到的排灰量。
步骤302,检测余热锅炉烟道温度,通讯传输前端工序工况。
测温元件7检测余热锅炉烟道温度,前端工序控制器6通讯传输前端工序工况。
步骤303,判断前端工序烟气量。
余热锅炉控制器10接收测温元件7检测到的烟气温度、前端工序控制器6通讯传输的前端工况,判断前端工序产生的烟气量变化情况。
步骤304,排灰量与烟气量是否相符。
余热锅炉控制器10接收称重元件9检测到的排灰量,与前端工序产生的烟气量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烟气量增加时排灰量应增大,烟气量减少是排灰量应减小。
步骤305,若相符,记录本烟气量时的排灰量、振打装置工作频率。
如果余热锅炉控制器10判断排灰量与烟气量变化情况相符,记录此时的排灰量、振打装置使用频率,作为此次烟气量时的设定值。
步骤306,若不相符,调节振打装置工作频率。
如果余热锅炉控制器10判断排灰量与烟气量变化情况不符,调节振打装置使用频率,具体地,烟气量增加时增大振打装置8的使用频率,烟气量减少时减小振打装置8的使用频率,从而实现合理启停,降低振打装置的能量消耗,延长余热锅炉的使用寿命。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温元件,与余热锅炉烟道相连,用于测量所述余热锅炉烟道的温度;
称重元件,用于对振打装置振打所述余热锅炉烟道后的排灰量进行称重;
余热锅炉烟尘控制器,与所述测温元件和所述称重元件通信连接,所述余热锅炉烟尘控制器通过所述测温元件测量到的温度预估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根据所述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和所述称重元件测量到的排灰量,控制所述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
其中,所述余热锅炉烟尘控制器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和所述称重元件测量到的排灰量是否相符;
调节模块,用于在所述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和所述称重元件测量到的排灰量不相符的情况下,调节所述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
余热锅炉的前端冶炼工序,所述前端冶炼工序产生的烟气输送至所述余热锅炉烟道;
所述余热锅炉烟尘控制器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余热锅炉的前端冶炼工序的信息;
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余热锅炉的前端冶炼工序的信息和所述测温元件测量到的温度预估所述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还包括:
第一调节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指示为烟气量增加,且所述称重元件测量到的排灰量小于预设排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调节至第一振打频率,其中,所述第一振打频率高于当前所述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
第二调节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指示为烟气量减少,且所述称重元件测量到的排灰量大于所述预设排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调节至第二振打频率,其中,所述第二振打频率低于当前所述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烟尘控制器还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在所述余热锅炉的冶炼工序的烟气量变化趋势和所述称重元件测量到的排灰量相符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称重元件测量到的排灰量和当前所述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还包括:
前端工序控制器,与所述余热锅炉的前端冶炼工序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余热锅炉的前端冶炼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还包括:
余热锅炉汽包,设置在余热锅炉中,用于接收所述余热锅炉烟道中烟气与水热交换产生的蒸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还包括:
刮板运输机,用于接收所述振打装置振打所述余热锅炉烟道后的产生排灰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元件与所述刮板运输机相连。
CN201711319478.0A 2017-12-12 2017-12-12 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 Active CN1081057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19478.0A CN108105738B (zh) 2017-12-12 2017-12-12 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19478.0A CN108105738B (zh) 2017-12-12 2017-12-12 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05738A CN108105738A (zh) 2018-06-01
CN108105738B true CN108105738B (zh) 2019-11-15

Family

ID=62215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19478.0A Active CN108105738B (zh) 2017-12-12 2017-12-12 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0573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95171Y (zh) * 2006-12-25 2007-12-26 广东中星防腐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电除尘器阳极振打智能调频装置
CN101626837A (zh) * 2007-03-05 2010-01-13 阿尔斯托姆科技有限公司 估计esp含尘量的方法及控制esp振打的方法和装置
CN203502796U (zh) * 2013-09-18 2014-03-26 石家庄维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除尘器集中控制系统
CN104209191A (zh) * 2014-09-09 2014-12-17 北京京诚泽宇能源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静电除尘器振打清灰装置
CN104390690A (zh) * 2014-12-15 2015-03-04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除尘器除尘量的校准方法和装置
CN106765222A (zh) * 2016-12-05 2017-05-31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灰设备及其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7243414A (zh) * 2017-07-19 2017-10-13 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电除尘器导电滤槽的电磁振打控制方法
CN207635307U (zh) * 2017-12-12 2018-07-20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95171Y (zh) * 2006-12-25 2007-12-26 广东中星防腐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电除尘器阳极振打智能调频装置
CN101626837A (zh) * 2007-03-05 2010-01-13 阿尔斯托姆科技有限公司 估计esp含尘量的方法及控制esp振打的方法和装置
CN203502796U (zh) * 2013-09-18 2014-03-26 石家庄维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除尘器集中控制系统
CN104209191A (zh) * 2014-09-09 2014-12-17 北京京诚泽宇能源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静电除尘器振打清灰装置
CN104390690A (zh) * 2014-12-15 2015-03-04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除尘器除尘量的校准方法和装置
CN106765222A (zh) * 2016-12-05 2017-05-31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灰设备及其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7243414A (zh) * 2017-07-19 2017-10-13 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电除尘器导电滤槽的电磁振打控制方法
CN207635307U (zh) * 2017-12-12 2018-07-20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05738A (zh) 201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21748B1 (en) Dual model approach for boiler section cleanliness calculation
CN106247308B (zh) 基于炉膛出口温度的锅炉结渣状况监测和控制方法
CN105308191A (zh) 高炉异常检测方法以及高炉操作方法
CN110455854B (zh) 一种受热面积灰结渣监测方法
CN108645571A (zh) 用于识别煤粉炉或循环流化床锅炉微泄漏的装置及方法
CN102102870A (zh) 基于声学测温的炉膛灰污分区段的在线监测装置
CN108105738B (zh) 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
CN103977705A (zh) 一种水泥熟料生产线sncr烟气脱硝的还原剂计量与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7635307U (zh) 余热锅炉烟尘控制系统
JP2008111077A (ja) 石炭ガス化炉運転制御方法、石炭ガス化炉運転制御装置および石炭ガス化炉運転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2095204B (zh) 基于烟道飞灰质量流量的锅炉吹灰控制装置
CN110731702A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的控制系统和方法及一种烹饪设备
CN201962242U (zh) 焦炉炭化室压力与粗煤气传输综合控制系统
CN108800966A (zh) 一种烟气空冷热循环利用冷却系统
JP4024833B1 (ja) プラズマ式灰溶融炉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ラズマ式灰溶融炉
CN109882832A (zh) 一种烟气余热的评价分析系统及烟气余热回收控制系统
CN109453608A (zh) 一种回收锅炉余热的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03743658A (zh) 流化床锅炉颗粒运动的自冷却双内窥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8424774B (zh) 一种荒煤气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和智能终端
KR20210103522A (ko) 쓰레기 공급 속도 추정 장치 및 쓰레기 공급 속도 추정 방법
CN110470343A (zh) 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炼铁炉排烟热损耗监控系统
JP5767486B2 (ja) 熱回収プラントおよびその運転制御方法
CN105330128B (zh) 一种平板玻璃窑余热发电与熔窑燃料用量的平衡方法
JP2016098282A (ja) コークス炉ガスの回収方法及び回収装置
CN104633699A (zh) 一种链条蒸汽锅炉燃烧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