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978A - 重力转换系统组合的液压能发电 - Google Patents

重力转换系统组合的液压能发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978A
CN1080978A CN 92104983 CN92104983A CN1080978A CN 1080978 A CN1080978 A CN 1080978A CN 92104983 CN92104983 CN 92104983 CN 92104983 A CN92104983 A CN 92104983A CN 1080978 A CN1080978 A CN 10809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hydraulic
oil cylinder
pressure
low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210498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苟兴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210498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9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B1 B2转换系统组合的液压能发电”采用油泵 产生低压油,进入到液压蓄能器油缸中,液压蓄能器 蓄存的油进入到重力差液压转换器的油缸中,在水平 位置的2个油缸进入低压油,在垂直位置的2个油缸 排出高压油,4个油缸同时进行,转子体转动90°角 低压油就变成高压油,高压油进入到液压动力机作 功,带动发电机发电,在一年转换的液压能可以发电 32亿度,可以使人类获得无穷无尽的巨大能源,具有 不可估量的科学价值和实际应用的经济价值。

Description

本发明属于发电领域
1、图1是重力差液压转换器,转子中设有中心轴,轴外支承环,环外支承柱,柱外转子体,转子体上设有8根大型定位导向柱,前面4根,对应后面4根,在8根定位导向柱中间设有A1A2对称油缸和钢重力块,A3A4对称油缸和钢重力块,油缸底部固定在转子体上,油缸中的活塞杆上端与钢重力块固定,每个钢重力块与4个钢连接块、4个滑动环外固定连接,4根定位导向柱在4个滑动环中。每个油缸的上端设2个阀与连接管,下端设2个阀和连接管,控制低压油的进入和高压油的排出。
2、图2重力差液压转换器设有大型中心轴,大型转子体,在转子体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大型制动器,轴承座,大型钢筋混凝土支承柱,在轴的右端设有连轴器,设有带动液压转换器转动的m液压动力机。
当重力差液压转换器转90°角时,油缸和钢重力块在垂直位置时,钢重力块的重量产生垂直向下的重力,压力,压强与面积的关系,公式P=f/s,钢重力块的压强传递给活塞,活塞把压强传递液压油,使油具有压强,其压强的大小由钢重力块的压强,传递给活塞的压强,按此确定液压油的压强。转换的高压油的压强可以达到是开始进入低压油压强的1000倍以上。
3、图3当重力差液压转换器的中心轴向左转动90°角时,A1A2A3A4油缸和钢重力块同时转动90°角,A4油缸在垂直位置正向排出高压油,A3油缸在垂直位置反向排出高压油,A1油缸在水平位置正向进入低压油,A2缸在水平位置反向进入低压油,A1A2A3A4油缸是同时进行排油和进油的。
4、图4当重力差液压转换器中心轴向右转动90°角时,A1A2A3A4油缸和钢重力块同时转动90°角,A1油缸在垂直位置正向排出高压油,A2油缸在垂直位置反向排出高压油,A3油缸在水平位置反进入低压油,A4油缸在水平位置正向进入低压油,A1A2A3A4油缸是同时进行排油和进油的。
5、图5液压蓄能器由钢重力块,油缸,活塞,活塞杆,S1S2阀与管,油箱,油泵,电动机等组成。油缸长21.35米,内直径1348毫米,活塞直径1348毫米,活塞底面积14285平方厘米,活塞行程20米,油缸总容积28.57立方米,钢重力块是142857公斤,蓄存时时油压强是20公斤/平方厘米,排出油压强是10公斤/平方厘米。
当液压蓄能器蓄存液压能时,把S2阀关闭,S1阀开,此时压力油进入油缸,推动活塞与钢重力块上升,活塞移动到油缸顶部后关闭S1,达到蓄存液压能。当需要大量低压油时,把S2阀开后,活塞与钢重块垂直向下推动压力油排出,达到排出液压能。
6、图6B1转换系统应用低压油泵,电动机,N1N2N3N4液压蓄能器,E1阀,重力差液压转换器组成转换系统。
带动低压油泵的电动机功率是2300千瓦,每小时产生15828立方米,液压油的压强是20公斤/平方厘米。重力差液压转换器的油缸长21.35米,内直径1348毫米,活塞直径1348毫米,活塞杆直径400毫米,活塞行程20米,A1A2A3A4钢重力块分别是5000吨,每个钢重力块体积是641立方米,长10米,宽8米,高8米。
B1转换系统采用低压油泵产生低压油,进入放到N1N2N3N4液压蓄能器油缸中,液压蓄能器蓄存的油根据需要,进入到重力差液压转换器A1A2A3A4油缸中,在水平位置的A3A4油缸,进入低压油在垂直位置的A1油缸正向排出高压油,在垂直位置的A2油缸反向排出高压油,正反向排出的高压油进入到E1阀,此B1转换系统能够把低压油转换成高压油,把A1A2A3A4钢重力块的压力能转换成巨大的液压能,液压源。
7、图7B1转换系统采用低压油泵产生低压油,进入到N1N2N3N4液压蓄能器的油缸中,液压蓄能器蓄存的油根据需要,然后进入到重力差液压转换器A1A2A3A4的油缸中,在水平位置正反向的油缸进入低压油,在垂直位置正反向的油缸排出高压油,4个油缸同时进行,转动90°角低压油就变成高压油,高压油经过E1E3D1D2阀,进入到液压动力机的油缸中作功,作功后排出的油经过D3D4阀排出到C1回油箱,经过油管回到开始的C2回油箱,这样不断循环。
B2转换系统采用低压油泵产生低压油,进入到m1m2m3m4液压蓄能器油缸中,液压蓄能器蓄存的油根据需要,然后进入到重力差液压转换器A1A2A3A4的油缸中,在水平位置正反向的油缸进入低压油,在垂直位置正反向的油缸排出高压油,4个油缸同时进行。转动90°角低压油就变成高压油,高压油经过E2E3D1D2阀,进入到液压动力机的油缸中作功,作功后排出的油经过D3D4阀排出到C1回油箱,经过油管回到开始的C3回油箱中,这样不断循环。
B1B2转换系统是交替进行转换的,从而达到油循环,重力差液压转换器的互相循环,当B1转换系统停止后进油和排油时,B2转换系统在转动,……具有液压转换器,高压蓄能器交替转换循环的特殊功能。
8、图8B1转换系统的A1A2油缸排出的高压油经过O2阀,进入到B2转换系统的W1液压动力机油缸中作功,使重力差液压转换器转动90°角;B2转换系统的A3A4油缸排出的高压油,经过O1阀进入到B1转换系统W2液压动力机的油缸中作功,使重力差液压转换器转动90°角。B1B2转换器互相供给压力油源,互相带动,达到交替转换,不断循环。
9、图9液压动力机,由4个液压油缸、活塞、活塞杆、导向缸、活塞、连杆、曲轴,曲轴箱、各油缸控制阀组成。采用大型油缸,多缸组合,采用高压油,可以达到10000千瓦至30万瓦的功率。可以设计水平式、卧式。
10、图10是螺旋转子液压动力机,由转子外壳体,内转子,转子上绕不螺旋,在两端设有输出轴,多级密封环,在左端上方设有进油管与阀,在右端下方设有排油管与阀。如果采用大型转子,高压油,功率可以达到40万千瓦至100万瓦的程度。
附图1发明型:重力差液压转换器。
附图2发明型:钢筋混凝土支承重力差液压转换器。
附图3发明型:向左转90°角进油与排油
附图4发明型:向右转90°角进油与排油
附图5发明型:液压蓄能器
附图6发明型:B1转换系统
附图7发明型:B1B2转换系统组合的液压能发电
附图8发明型:B1B2转换系统互相供给压力油源
附图9发明型:液压动力机
附图10发明型:螺旋转子液压动力机
附图11发明型:说明书摘要附图
B1转换系统转90°角获功率计算
(1)时间:转动,转动90°角用2秒,制动2秒,开阀2秒,进油和排油4秒,共10秒,10秒完成一次由进入低压油转换成高压油的转换过程,1小时3600秒,可以转换360次。
(2)根据功定义:功等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即W=f·s
重力差液压转换器上的A1油缸中活塞杆上的钢重力块是5000吨,根据重量=重力=压力,在垂直条件下,活塞有5000吨压力,向下移动20米距离,转换液压功:5000吨力×20米=100000吨米,A2在反向垂直条件下,有反向压力5000吨力,向下移动距离20米,转换液压功:5000吨力×20米=100000吨米。A1A2油缸同时进行,一次获液压功200000吨米。
(3)根据功率定义:在单位时间内作功叫做功率。公式P=W/t    200000吨米/10秒=20000吨米/秒
(4)各项共消耗液压功:重力差液压转换器转动90°角,轴直径1米,弧长0.7854米,在双力矩差条件下,转动需要10000吨力,消耗功10000吨力×0.7854米=7854吨米。6个阀消耗1.2吨米,制动器消耗1吨米,两个油泵消耗400吨米,各项摩擦消耗100吨米,共计消耗8356.2吨米液压功。
(5)纯获液压功率与发电:在10秒转换总获有液压功200000吨米,各项附属消耗8356.2吨米,即在10秒获有效功191643.8吨米,获功率19164.38吨米/秒,即是19164380公斤米/秒,1千瓦=102公斤米/秒,相当于187886千瓦,可以使187886千瓦的液压动力机作功,带动187886千瓦的发电机发电,每小时发电187886度,一天24小时发电4509264度,一月发电1.3527792亿度,一年可以发电16.23335亿度。B1B2转换系统组合的液压能发电,一年可以发电32亿度。
液压技术概述:
原机械工业部所属300多个国营液压企业,能生产3000个产品的零件,能设计制造各种液压设备,各种液压机械,液压油的压强在1000公斤/平方厘米范围,能设计制造12000吨水压机……液压技术在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中国具有相当雄厚的液压技术设计制造力量。
发明背景:
根据液压原理,面积与压强的关系,P=f/s,固体重力势能作功例,公式EP=m·g·H,液体势能作功例,水力发电,公式N=9.8·Q·H千瓦,重量等于重力,重力等于压力,压力与面积的关系,压强与液压油在特殊条件下的转换关系,重力差,力矩差,双力矩差,抵消力矩,能量转换与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换的条件,力、功、功率之间的互相关系,互相转换的条件,W=f·s,P=W/t,并通过对重力差与力矩差进行了实验,性质分析,引用变换的研究确定的重力差液压转换器,B1B2转换系统组合的液压能发电方案。
证明文件:
《机械设计手册》下册(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
《中小型液压机设计计算》(天津人民出版社)
《液压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
《液压气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液压传动设计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液压流体力学》(国防工业出版社)
《液压控制系统》(科学出版社)
《机构元件》(机械工业出版社)
与现有发电技术对比:
采用B1B2转换系统组合的液压能发电与目前的火力发电对比,这种发电结构比火力发电结构简单,它不需要煤供给,不受煤源和开采条件的限制,这种发电与水力发电相比,它不受水源和水位差条件的限制,结构简单,投资较小,这些设备容易设计制造,在陆地上到处可以建立小型、中型、大型、超级大型重力差液压能发电厂。

Claims (10)

1、本发明的特征是重力差液压转换器,转子中设有中心轴,轴外支承环,环外支承柱,柱外转子体,转子体上设有8根大型定位导向柱,前面4根,对应后面4根,在8根定位导向柱中间设有A1A2对称油缸和钢重力块,A3A4对称油缸和钢重力块,油缸底部固定在转子体上,油缸中的活塞杆上端与钢重力块固定,每个钢重力块与4个连接块,4个滑动环外固定,4根定位导向柱在4个滑动环中,每个油缸的上端设2个阀和连接管,下端设2个阀和连接管,控制低压油的进入和高压油的排出。
2、本发明的特征是重力差液压转换器设有中心轴,转子体,在转子体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制动器,轴承座,钢筋混凝土支承柱,连轴器,设有带动重力差液压转换器转动的m液压动力机,在转动90°角时,油缸和钢重力块在垂直位置时,钢重力块的重量产生垂直向下的重力,压力,压强与面积的关系,公式p=f/s,钢重力块的压强传递给活塞,活塞把压强传递给液压油,使油具有压强,压强的大小由活塞压强确定液压油的压强,转换的高压油的压强可以达到是开始进入低压油压强的1000倍以上。
3、本发明的特征是重力差液压转换器的中心轴左转动90°角时,A1A2A3A4油缸和钢重力块同时转动90°角,A4油缸在垂直位置正向排出高压油,A3油缸在垂直位置反向排出高压油,A1油缸在水平位置正向进入低压油,A2在水平位置正向进入低压油,A1A2A3A4油缸是同时进行排油和进油的。
4、本发明的特征是重力差液压转换器的中心轴向右转90°角时,A1A2A3A4油缸和钢重力块同时转90°角,A1油缸在垂直位置正向排出高压油,A2油缸在垂直位置反向排出高压油,A3油缸在水平位置反向进入低压油,A4油缸在水平位置正向进入低压油,A1A2A3A4油缸是同时进行排油和进油。
5、本发明的特征是液压蓄能器蓄存液压能时,把S2阀关闭,S1阀开,此时压力油进入油缸,推动活塞与钢重力块上升,活塞与钢重力块升到油缸顶部后关闭S1阀,达到蓄存液压能,当需要大量低压油时,把S2阀开后,活塞与钢重力块垂直向下推动压力油排出。
6、本发明的特征是B1转换系统采用低压油泵产生低压油,进入到N1N2N3N4液压蓄能器油缸中,液压蓄能器蓄存油根据需要,然后进入到重力差液压转换器A1A2A3A4的油缸中,在水平位置的2个油缸同时进入低压油,在垂直位置的2个油缸同时排出高压油,排出的高压油进入到E1阀。
7、本发明的特征是B1转换系统采用低压油泵产生低压油,进入到N1N2N3N4液压蓄能器的油缸中,然后根据油量需要,进入到重力差液压转换器A1A2A3A4的油缸中,在水平位置正反向的油缸进入低压油,在垂直位置正反向的油缸排出高压油,4个油缸同时进行,转动90°角低压油就变成高压油,高压油经过E1E3D1D2阀,进入到液压动力机的油缸中作功,带动发电机发电,作功后排出的油经过D3D4阀,排出到C1回油箱,经过油管回到开始的C2回油箱,这样不断循环。
B2转换系统采用低压油泵产生低压油,进入到m1m2m3m4液压蓄能器油缸中,根据油量需要,然后进入到重力差液压转换器的A1A2A3A4油缸中,在水平位置正反向的油缸进入低压油,在垂直位置正反向的油缸排出高压油,4个油缸同时进行,转动90°角低压油就变成高压油,高压油经过E2E3D1D2阀,进入到液压动力机的油缸中作功,带动发电机发电,作功后排出的油,经过D3D4阀,排出到C1回油箱经过油管回到开始的C3油箱中,这样不断循环。
B1B2转换系统是交替进行转换的,从而达到液压油循环,重力差液压转换器的互相循环。
8、本发明的特征是B1转换系统的A1A2油缸排出的高压油经过O2阀,进入到B2转换系统的W1液压动力机油缸中作功,使重力差液压转换器转动90°角,B2转换系统的A3A4油缸排出的高压油,经过O2阀进入到B1转换系统W2液压动力机的油缸中作功,使重力差液压转换器转动90°角,即B1B2转换系统互相供给压力油源,互相带动,交替转换,不断循环。
9、本发明的特征是液压动力机,由液压油缸,活塞,活塞杆,导向缸,活塞,连杆,曲轴,曲轴箱,液压油缸的进油阀,排油阀组成。
10、本发明的特征是螺旋转子液压动力机,由转子外壳体,内转子,转子上绕有螺旋,两端设有输出轴,多级密封环,在左端设有进油管与阀,右端设有排油管与阀。
CN 92104983 1992-06-17 1992-06-17 重力转换系统组合的液压能发电 Pending CN10809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2104983 CN1080978A (zh) 1992-06-17 1992-06-17 重力转换系统组合的液压能发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2104983 CN1080978A (zh) 1992-06-17 1992-06-17 重力转换系统组合的液压能发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78A true CN1080978A (zh) 1994-01-19

Family

ID=4941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2104983 Pending CN1080978A (zh) 1992-06-17 1992-06-17 重力转换系统组合的液压能发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97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2247A (zh) * 2016-03-18 2017-09-26 北京健坤伟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压式高温高压流体输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2247A (zh) * 2016-03-18 2017-09-26 北京健坤伟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压式高温高压流体输送装置
CN107202247B (zh) * 2016-03-18 2019-01-18 四川深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压式高温高压流体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4675B (zh) 海洋钻井补偿绞车的液压驱动系统
CN101377190A (zh) 利用外界压力收集压缩空气的装置
CN1412443A (zh) 太阳能风能变为气压能和用气压能提水的机械装置
CN102041980A (zh) 一种可实现能量全回收的无冲击液压抽油装置
CN205654312U (zh) 海洋钻井补偿绞车的液压驱动系统
CN1080978A (zh) 重力转换系统组合的液压能发电
CN1070452A (zh) 重力差转换的液压能发电
CN110953118A (zh) 一种垂直振荡式波浪能发电与海上升压站集成装置
CN105041554B (zh) 一种活塞式水能转换器
CN104514678A (zh) 一种下摆板式海浪发电机
CN1062403A (zh) m1m2转换系统组合的液压能发电
CN2323166Y (zh) 液压节能泥浆泵
CN108547724B (zh) 能利用水力发电余水动能的水力发电系统
CN2661922Y (zh) 偏心多轴式掘进机的刀盘驱动装置
CN201679664U (zh) 一种泵体
CN1199825A (zh) 固体物质的重力转换地液压能源发电装置
CN201152226Y (zh) 将海洋波浪能转化为超越式飞轮动能的机液混合装置
CN212360004U (zh) 一种双轴龙漩式高效动力转换输出装置
CN211852044U (zh) 一种同轴龙漩式高效动力转换输出装置
CN1163989A (zh) 物质的压力转换地液压能源发电装置
CN2602184Y (zh) 流水自动发电装置
CN2483115Y (zh) 液马达驱动的多级串联式圆管缩径机
CN215714718U (zh) 一种用于市政桥梁工程的桥梁填缝装置
CN212360005U (zh) 一种同轴龙漩式高效动力转换输出与发电系统
CN110094291B (zh) 水力循环发电系统及其高压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