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90242A - 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90242A
CN108090242A CN201710775374.4A CN201710775374A CN108090242A CN 108090242 A CN108090242 A CN 108090242A CN 201710775374 A CN201710775374 A CN 201710775374A CN 108090242 A CN108090242 A CN 108090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fiber
weight
fiber winding
parts
winding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753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九霄
陆野
刘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JIANG CHUNHUAN SEALING MATERIAL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JIANG CHUNHUAN SEALING MATERIAL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JIANG CHUNHUAN SEALING MATERIAL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JIANG CHUNHUAN SEALING MATERIAL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753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902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90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02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建立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整体有限元分析模型;S102:对S101建模得到的立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S103:在外表面施加对流载荷,并在边界上施加位移约束和温度边界条件;S104:求解S103得到的模型进行热传导求解和应力求解。本发明提供的分析方法以厚壁圆筒为几何模型,计算厚壁圆筒内壁的热应力分布情况,分析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其分析结果能够为后续厚壁圆筒的设计和性能提供指导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应用碳纤维缠绕复合结构的各大工程领域具有显著的实用意义。

Description

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大、比刚度高和耐腐蚀等优点,其在航空航天、能源输送和压力容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具有一般碳素材料的特性,如:耐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性等,同时其还具有优异的抗疲劳、抗冲击特性,尤其是具有超高的强度重量比和硬度重量比,从而广泛应用在航天和汽车工业领域中。迄今为止,碳纤维复合材料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工业材料。此外,近年来,伴随着工程中热应力问题的日益凸显,比如说柴油机活塞、机床主轴等这一类圆筒轴对称结构,都高频承受着热负荷和机械复合的双重作用,对它们进行应力计算都必须把热的影响充分考虑在内。因此,研究该类材料的热-结构耦合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人们对复合材料的热-结构耦合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基于复合材料中材料的各向异性使得热-结构耦合分析更加复杂,传统方法中很难找到一种能够准确进行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热-结构耦合性能的分析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对于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用于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性能检测,以厚壁圆筒为几何模型,最终计算得到厚壁圆筒内壁的热应力分布情况,分析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其分析结果能够为后续厚壁圆筒的设计和性能提供指导作用,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应用碳纤维缠绕复合结构的各大工程领域具有显著的实用意义。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建立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整体有限元分析模型;S102:对S101建模得到的立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S103:在外表面施加对流载荷,并在边界上施加位移约束和温度边界条件;S104:求解S103得到的模型进行热传导求解和应力求解。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S102中,网格划分具体包括:采用20节点三维实体耦合单元,每个节点包括3个位移自由度和1个节点温度自由度。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S102中,网格划分还包括:取立体模型身管轴向15°模型进行三维网格离散,并在周向面上进行周向对称约束。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包括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输送、压力容器、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复合材料。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碳纤维30~50重量份、高分子聚合物3~5重量份以及金属13~18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高分子聚合物选自聚丙烯、聚酰胺、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苯醚和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选自镁、铜、镧、锰、铕和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碳纤维38~45重量份、高分子聚合物3~4重量份以及金属15~18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碳纤维43重量份、聚丙烯1重量份、聚碳酸酯1重量份、聚砜1重量份以及镁3重量份、铕2重量份、锰9重量份以及铝2重量份。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分析方法在圆筒型工程构件的三维热-结构耦合性能分析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申请人经过大量实验发现:本发明提供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用于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性能检测,以厚壁圆筒为几何模型,最终计算得到厚壁圆筒内壁的热应力分布情况,分析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其分析结果能够为后续厚壁圆筒的设计和性能提供指导作用,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应用碳纤维缠绕复合结构的各大工程领域具有显著的实用意义。
(2)在工程领域,圆筒模型普遍存在;如汽轮机的主轴和轴封、柴油机的活塞等,作为大型动力设备上的重要零部件,大多存在工作状况恶劣,需要长期承受循环周期性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因此,提供一种对于圆筒热-结构耦合性能的检测研究尤为重要,而本发明正好解决了该问题。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实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
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数据为三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或平均值±标准差。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建立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整体有限元分析模型。
S102:对S101建模得到的立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其中,网格划分具体包括:采用20节点三维实体耦合单元,每个节点包括3个位移自由度和1个节点温度自由度;网格划分还包括:取立体模型身管轴向15°模型进行三维网格离散,并在周向面上进行周向对称约束。
S103:在外表面施加对流载荷,并在边界上施加位移约束和温度边界条件。
S104:求解S103得到的模型进行热传导求解和应力求解。
优选地,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包括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输送、压力容器、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复合材料。
优选地,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碳纤维30~50重量份、高分子聚合物3~5重量份以及金属13~18重量份。其中,高分子聚合物选自聚丙烯、聚酰胺、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苯醚和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各高分子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500000;金属选自镁、铜、镧、锰、铕和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碳纤维43重量份、聚丙烯1重量份、聚碳酸酯1重量份、聚砜1重量份以及镁3重量份、铕2重量份、锰9重量份以及铝2重量份。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建立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整体有限元分析模型。其中,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碳纤维43重量份、数均分子量为300000的聚丙烯1重量份、数均分子量为80000的聚碳酸酯1重量份、数均分子量为30000的聚砜1重量份以及镁3重量份、铕2重量份、锰9重量份以及铝2重量份。
S102:对S101建模得到的立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其中,网格划分具体包括:采用20节点三维实体耦合单元,每个节点包括3个位移自由度和1个节点温度自由度;网格划分还包括:取立体模型身管轴向15°模型进行三维网格离散,并在周向面上进行周向对称约束。
S103:在外表面施加对流载荷,并在边界上施加位移约束和温度边界条件。
S104:求解S103得到的模型进行热传导求解和应力求解。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建立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整体有限元分析模型。其中,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碳纤维50重量份、数均分子量为100000的聚酰胺2重量份、数均分子量为90000的聚氯乙烯2重量份、镧6重量份、锰6重量份以及铝6重量份。
S102:对S101建模得到的立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其中,网格划分具体包括:采用20节点三维实体耦合单元,每个节点包括3个位移自由度和1个节点温度自由度;网格划分还包括:取立体模型身管轴向15°模型进行三维网格离散,并在周向面上进行周向对称约束。
S103:在外表面施加对流载荷,并在边界上施加位移约束和温度边界条件。
S104:求解S103得到的模型进行热传导求解和应力求解。
实施例三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建立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整体有限元分析模型。其中,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碳纤维35重量份、数均分子量为200000的聚苯醚2重量份、数均分子量为50000的聚碳酸酯2重量份、镁5重量份、铜6重量份以及铝6重量份。
S102:对S101建模得到的立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其中,网格划分具体包括:采用20节点三维实体耦合单元,每个节点包括3个位移自由度和1个节点温度自由度;网格划分还包括:取立体模型身管轴向15°模型进行三维网格离散,并在周向面上进行周向对称约束。
S103:在外表面施加对流载荷,并在边界上施加位移约束和温度边界条件。
S104:求解S103得到的模型进行热传导求解和应力求解。
实施例四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建立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整体有限元分析模型。其中,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碳纤维40重量份、数均分子量为80000的聚苯乙烯2重量份、数均分子量为100000的聚碳酸酯1重量份、铜3重量份、镧2重量份、铕9重量份以及铝2重量份。
S102:对S101建模得到的立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其中,网格划分具体包括:采用20节点三维实体耦合单元,每个节点包括3个位移自由度和1个节点温度自由度;网格划分还包括:取立体模型身管轴向15°模型进行三维网格离散,并在周向面上进行周向对称约束。
S103:在外表面施加对流载荷,并在边界上施加位移约束和温度边界条件。
S104:求解S103得到的模型进行热传导求解和应力求解。
实施例五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建立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整体有限元分析模型。其中,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碳纤维38重量份、数均分子量为200000的聚砜1重量份、数均分子量为100000的聚酰胺2重量份、铜3重量份、铕2重量份、锰9重量份以及铝2重量份。
S102:对S101建模得到的立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其中,网格划分具体包括:采用20节点三维实体耦合单元,每个节点包括3个位移自由度和1个节点温度自由度;网格划分还包括:取立体模型身管轴向15°模型进行三维网格离散,并在周向面上进行周向对称约束。
S103:在外表面施加对流载荷,并在边界上施加位移约束和温度边界条件。
S104:求解S103得到的模型进行热传导求解和应力求解。
另外,对于本发明提供的针对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选用“圆筒热力耦合冲击下热应力场的有限元分析及MATLAB编程,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公开的圆筒模型为实验对象进行模拟分析,并将各实施例的分析结果列表,具体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各实施例ANSYS模拟的仅受一种高温载荷作用的具体数据列表
表2各实施例ANSYS模拟的受两种高温高压载荷共同作用的具体数据列表
当然,除了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五列举的情况,分析过程中的其他参数设置等也是可以的。
本发明提供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用于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性能检测,以厚壁圆筒为几何模型,最终计算得到厚壁圆筒内壁的热应力分布情况,分析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其分析结果能够为后续厚壁圆筒的设计和性能提供指导作用,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应用碳纤维缠绕复合结构的各大工程领域具有显著的实用意义。工程领域中圆筒模型普遍存在;如汽轮机的主轴和轴封、柴油机的活塞等,作为大型动力设备上的重要零部件,大多存在工作状况恶劣,需要长期承受循环周期性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因此,提供一种对于圆筒热-结构耦合性能的检测研究尤为重要,而本发明正好解决了该问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Claims (9)

1.一种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建立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整体有限元分析模型;
S102:对S101建模得到的立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S103:在外表面施加对流载荷,并在边界上施加位移约束和温度边界条件;
S104:求解所述S103得到的模型进行热传导求解和应力求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102中,所述网格划分具体包括:采用20节点三维实体耦合单元,每个节点包括3个位移自由度和1个节点温度自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102中,所述网格划分还包括:取所述立体模型身管轴向15°模型进行三维网格离散,并在周向面上进行周向对称约束。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包括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输送、压力容器、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复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碳纤维30~50重量份、高分子聚合物3~5重量份以及金属13~18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分子聚合物选自聚丙烯、聚酰胺、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苯醚和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金属选自镁、铜、镧、锰、铕和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碳纤维38~45重量份、高分子聚合物3~4重量份以及金属15~18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碳纤维43重量份、聚丙烯1重量份、聚碳酸酯1重量份、聚砜1重量份以及镁3重量份、铕2重量份、锰9重量份以及铝2重量份。
9.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分析方法在圆筒型工程构件的三维热-结构耦合性能分析中的应用。
CN201710775374.4A 2017-08-31 2017-08-31 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 Pending CN1080902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5374.4A CN108090242A (zh) 2017-08-31 2017-08-31 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5374.4A CN108090242A (zh) 2017-08-31 2017-08-31 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0242A true CN108090242A (zh) 2018-05-29

Family

ID=62171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75374.4A Pending CN108090242A (zh) 2017-08-31 2017-08-31 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9024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4424A (zh) * 2018-08-10 2019-02-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复合材料构件有限元分析模型中缠绕张力施加方法
CN110096728A (zh) * 2019-03-12 2019-08-06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逆向重构的藕状多孔金属有限元分析方法
CN113484102A (zh) * 2021-07-12 2021-10-08 吉林化工学院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石油炼化气体取样器及取样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6832A (zh) * 2009-11-25 2010-05-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船用螺旋桨叶片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03294862A (zh) * 2013-05-29 2013-09-11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加工变形的仿真模拟方法
CN103455679A (zh) * 2013-09-06 2013-12-18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CN106153491A (zh) * 2016-07-06 2016-11-2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碳纤维束氧化后质量损失率与应力应变实时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6832A (zh) * 2009-11-25 2010-05-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船用螺旋桨叶片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03294862A (zh) * 2013-05-29 2013-09-11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加工变形的仿真模拟方法
CN103455679A (zh) * 2013-09-06 2013-12-18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CN106153491A (zh) * 2016-07-06 2016-11-2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碳纤维束氧化后质量损失率与应力应变实时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KCAY I H等: "Analysis of Multilayered Composite Cylinders under Thermal Loading", 《JOURNAL OF REINFORCED PLASTICS AND COMPOSITES》 *
徐亚栋: "复合材料身管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博士)工程科技Ⅱ辑》 *
欧可升: "碳纤维全缠绕复合材料高压储氢气瓶耐局部火烧性能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 *
邬丹丹等: "碳纤维缠绕复合气瓶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制造技术研究》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4424A (zh) * 2018-08-10 2019-02-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复合材料构件有限元分析模型中缠绕张力施加方法
CN109344424B (zh) * 2018-08-10 2023-04-1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复合材料构件有限元分析模型中缠绕张力施加方法
CN110096728A (zh) * 2019-03-12 2019-08-06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逆向重构的藕状多孔金属有限元分析方法
CN113484102A (zh) * 2021-07-12 2021-10-08 吉林化工学院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石油炼化气体取样器及取样方法
CN113484102B (zh) * 2021-07-12 2022-12-06 吉林化工学院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石油炼化气体取样器及取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90242A (zh) 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筒的三维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
CN102567567B (zh) 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管路随机振动疲劳寿命分析方法
Sun et al. Stress analysis of multi-layered hollow anisotropic composite cylindrical structures using the homogenization method
Sadowski et al. Detection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most efforted places in turbine blades under real working conditions
CN109992871B (zh) 一种考虑复合材料损伤的管铰链空间可展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CN108090963A (zh)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低温下热残余应力的数值计算方法
Ke et al. Design method,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composite helical springs: A review
CN106897520B (zh) 一种含有模糊参数的传热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Winkler et al. Influence of corrugation geometry on the substitute stiffness matrix of corrugated laminates
Hao et al. Study on the torsion behavior of 3-D braided composite shafts
Qin et al. Advance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 extreme environments
Van den Brink et al. Buckling-optimized variable stiffness laminates for a composite fuselage window section
Bharti et al.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adhesive fillet tubular T-joint of laminated FRP composite tube under axial compressive load
CN105260560A (zh) 一种带沟槽的复合材料管的优化设计方法
Found A review of the multiaxial fatigue testing of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Guo et al.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s of three‐dimensional n‐directional‐braided composites
Zhong et al. Structural design optimization of CFRP/Al hybrid co‐cured high‐speed flywheel with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N108595724A (zh) 复合材料回转件设计方法
Wang et al. Strength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es of wound composite axial impeller
Iwasaki et al. Methodology to analyse carbon fibre/epoxy composite pressure vessel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and classical laminated theory
CN202793654U (zh) 钢筋应力计
Manikandan et al. Rotor durability optimization by means of finite element multiphysics analysis for high-speed surface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 machines
CN112697331B (zh) 一种大风环境下配网线路监测方法及装置
Reccia et al. Optimization of the ITER Precompression Ring Test Rig Flange
Yuan Based on analysis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shaft comprehensive optimiz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