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77292A - 一种小麦田除草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麦田除草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77292A
CN108077292A CN201711196236.7A CN201711196236A CN108077292A CN 108077292 A CN108077292 A CN 108077292A CN 201711196236 A CN201711196236 A CN 201711196236A CN 108077292 A CN108077292 A CN 1080772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soproturon
diflufenican
pyrrole grass
sulfone pyrrole
grass az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962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家俊
吴艳芳
徐磊
李晓月
张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Binn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Binn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Binn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Binn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9623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772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77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772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 A01N47/0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the carbon atom having one or more single bonds to nitrogen atoms
    • A01N47/28Ureas or thioureas containing the groups >N—CO—N< or >N—CS—N<
    • A01N47/30Derivatives containing the group >N—CO—N aryl or >N—CS—N—ary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3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01N43/4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7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8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nd either one oxygen atom or one sulfur atom in positions 1,2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砜吡草唑、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为活性成分的除草组合物,该除草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砜吡草唑、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的重量比为(3‑48):(21‑336):(3.3‑52),活性成分在除草剂组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为5‑90%。本发明除草剂组合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与各单剂单独使用或二元使用相比明显提高了除草效果,扩大了杀草谱,同时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延缓了杂草抗药性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小麦田除草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田除草剂组合物,具体公开了一种含砜吡草唑、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为活性成分用于防除小麦田杂草的除草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小麦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随着小麦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麦田草害也日渐扩大,危害日益严重。目前,国内外在麦田杂草防除技术上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针对不同杂草群落的除草技术,还探索了光化学除草、电流除草等高新技术。基于我国国情,化学除草仍是当前最切实可行的除草方法。目前,常用的小麦除草剂是茎叶处理剂,但是这类除草剂只对已经出土的杂草有效果,这就需要多次施药,而且由于茎叶除草剂的长期、大面积使用,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杂草陆续产生抗性,且药害问题严重,严重影响小麦的丰收和后茬作物的安全。目前市场上的麦田除草剂大都存在杀草谱窄的缺陷,不能够有效地对田中的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同时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因此,亟需一种防治效果好、防治时间长的小麦田除草剂,化学除草剂复配是解决上述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砜吡草唑(Pyroxasulfone),其他名称:派罗克杀草砜、吡噁杀草砜,化学名称:3-[5-(二氟甲氧基)-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基甲基磺酰基]-4,5-二氢-5,5-二甲基-1,2-噁唑,结构式为:
砜吡草唑是最早由日本K-I化学研究所中谷昌央等发现并创制的新型吡唑类除草剂。该除草剂可用于大多数作物田的芽前土壤处理,其作用机制与乙草胺近似,能被杂草根与幼芽吸收,抑制幼苗早期生长,但其还具有新颖的作用机制,它通过干扰长链脂肪酸生物合成来抑制杂草幼苗生长。该除草剂单位面积用药量低,比乙草胺及其他氯代乙酰胺类除草剂品种低8~10倍;除草效果好,生物活性远大于乙草胺与异丙甲草胺;可应用于玉米、大豆、棉花、花生、小麦、向日葵、马铃薯等一系列作物,能有效防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对稗草、野燕麦、节节麦、马唐、看麦娘等防效好,但是对大多数阔叶杂草防效较差,单独使用砜吡草唑无法防除小麦田所有杂草。
异丙隆(Isoproturon),化学名称:3-(4-异丙基苯基)-1,1-二甲基脲,结构式为:
异丙隆为取代脲类选择性苗前、苗后除草剂,是具有内吸活性的光合作用抑制剂。药剂主要经杂草根和茎叶吸收,在导管内随水分向上传导到叶,多分布叶尖和叶缘,在绿色细胞内发挥作用,干扰光合作用的进行。在光照下不能放出氧和二氧化碳,有机物生成停止,敏感杂草因饥饿而死亡,耐药性作物和敏感性杂草因对药剂的吸收、传导和代谢速度不同而具有选择性。异丙隆可以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如马唐、早熟禾、硬草、看麦娘、荠菜等,对早熟禾防效比较突出,但对婆婆纳、田旋花、野燕麦等杂草防效较差。
吡氟酰草胺(Diflufenican),其他名称:吡氟草胺,化学名:2,4-二氟-2-(α,α,α-三氟间甲基苯氧基)-3-吡啶酰苯胺,结构式为:
吡氟酰草胺为取代吡啶基酰苯胺类除草剂,属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被处理的植株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进而导致叶绿素破坏及细胞破裂,杂草表现为幼芽脱色或变白。在杂草发芽前施用可在上表形成抗淋溶的药土层,因其在土壤中残效期较长,所以可以在作物整个生长期保持活性;当杂草萌发时,通过幼芽或根系均能吸收药剂最后导致死亡。适用于大麦、小麦田防除猪殃殃、婆婆纳、卷茎蓼、繁缕、播娘蒿等各种阔叶杂草,也可防除少部分禾本科杂草,对野燕麦、雀麦、苍耳等防效差。
单独使用上述任意一种除草剂不仅成本高,而且杀草谱有限,难以达到一次性防除多种杂草的效果。因此,人们通常将以上各种单剂分别与其他除草剂混合使用,例如:
专利WO2009115420公开了砜吡草唑与异丙隆复配的组合物,该组合物防除禾本科杂草效果较好,但是不能防除小麦田所有的阔叶杂草;专利CN201611015982.7公开了砜吡草唑与吡氟酰草胺复配的组合物,该组合物仍对部分禾本科杂草不能很好的防除,且大剂量混用不能保证安全性;专利CN201410325102.0公开了异丙隆与吡氟酰草胺和氟噻草胺复配的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对部分禾本科杂草防效较差;另外,异丙隆与吡氟酰草胺复配的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小麦田,该产品能有效防除多种阔叶杂草,对鼠尾看麦娘防效突出,但对于大部分禾本科杂草防效不是很好,两者复配不能防除小麦田所有杂草。尚未发现砜吡草唑与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复配的除草组合物。
为了弥补以上各单剂及已报道复配制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人做了深入研究,在大量的室内配方筛选和田间药效试验的基础上意外发现,将不同作用机理的砜吡草唑与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在一定配比范围内复配,既可以弥补砜吡草唑、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三种除草剂杀草谱窄的缺陷,又避免了对当季作物产生药害和对后茬作物产生残留毒害的可能性。解决了除草剂单用在杀草谱、防效和安全性上存在的局限性,达到了扩大杀草谱、提高防效、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寻求一种新型麦田除草剂组合物,以弥补麦田常用除草剂的不足,为麦田提供一种切实可用的土壤封闭处理除草剂。该组合物既具有活性高、用量少、成本低的优点,又具有杀草谱广、安全性好、增效作用明显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麦田除草剂组合物,含有A、B和C三种活性成分,其中活性成分A为砜吡草唑,活性成分B为异丙隆,活性成分C为吡氟酰草胺。
具体的,所述除草剂组合物中活性成分A、B和C的重量比为:(3-48):(21-336):(3.3-52),优选为:(4.5-36):(31.5-252):(5-39),进一步优选为:(6-24):(42-168):(6.5-26),更进一步优选为:(9-18):(63-126):(10-19.5),最佳重量比为:12:84:13。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上述组合物的制剂,所述制剂中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90%。
根据不同的使用需要或施用环境,本发明所述除草剂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农业上允许的任意剂型,作为优选本发明除草剂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可湿性粉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等剂型,更加优选为可湿性粉剂。
对于可湿性粉剂,可用助剂包括:
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盐、聚羧酸盐、烷基萘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或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仲烷基硫酸钠、萘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或烷基磺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载体选自高岭土、硅藻土、凹凸棒土、膨润土或白炭黑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于可分散油悬浮剂,可用助剂包括:
分散剂选自甲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润湿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乳化剂选自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农乳700#、农乳2201#、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增稠剂选自膨润土、聚乙烯醇、黄原胶、硅酸镁铝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消泡剂可以是有机硅类;
助溶剂选自甲苯、二甲苯、二甲基亚砜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分散介质选自玉米油、大豆油、菜籽油、油酸甲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于水分散粒剂,可用助剂包括:
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润湿剂选自萘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磺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崩解剂选自硫酸铵、尿素、玉米淀粉及其衍生物、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或海藻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黏结剂选自羟乙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聚乙二醇、甲基纤维素、糊精、果糖或聚乙烯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载体选自白炭黑、高岭土、膨润土、硅藻土、轻质碳酸钙、石膏、凹凸棒土、尿素或蔗糖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于悬浮剂,可用助剂包括:
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TERSPERSE242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润湿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萘磺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膨润土、硅酸镁铝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防腐剂选自山梨酸、苯甲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消泡剂可以是有机硅类消泡剂;
适量去离子水。
上述助剂中所述的盐类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等为钠盐或钙盐。
本发明提供的除草剂组合物主要用于小麦田防除杂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除草活性高。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机理杀死杂草,使得杂草抗性产生速度降低,且三种有效成分协同增效,极大地提高了除草剂的杀草活性。
2、除草谱广,持效期长。将三者以特定比例混配制得的药剂结合了这三种药剂的除草谱和活性,使得混合制剂的除草谱更宽,持效期更长。
3、安全性高。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三种活性成分在一定配比范围内复配表现出极好的协同增效作用,混合后的组合物较单剂显著提高了除草效果,从而降低了使用剂量,在提高药效的前提下,对小麦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绝非仅限于此。以下所述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描述本发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制剂实施例1:48%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
称取5.3%砜吡草唑、37%异丙隆、5.7%吡氟酰草胺、2%十二烷基硫酸钠、3%木质素磺酸钠,3%白炭黑,高岭土补足至100%,经常规制备可湿性粉剂的方法,即前混合、气流粉碎、后混合,得48%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
制剂实施例2:15%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
称取1%砜吡草唑、12%异丙隆、2%吡氟酰草胺、3%烷基萘磺酸盐、4%聚羧酸盐,3%白炭黑,硅藻土补足至100%,经常规制备可湿性粉剂的方法,即前混合、气流粉碎、后混合,得15%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
制剂实施例3:21%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
称取5%砜吡草唑、10%异丙隆、6%吡氟酰草胺、4%聚羧酸盐、2%萘磺酸盐、1%海藻酸钠、0.5%羟乙基纤维素,膨润土补足至100%,经常规制备可湿性粉剂的方法,即前混合、气流粉碎、后混合,得21%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
制剂实施例4:36%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
称取2%砜吡草唑、32%异丙隆、2%吡氟酰草胺、5%聚羧酸盐、4%烷基磺酸盐、2%聚乙烯吡咯烷酮、1%聚乙二醇,凹凸棒土补足至100%,经常规制备可湿性粉剂的方法,即前混合、气流粉碎、后混合,得36%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
制剂实施例5:58%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称取8%砜吡草唑、44%异丙隆、6%吡氟酰草胺、8%烷基萘磺酸钠、5%烷基硫酸钠、3%农乳2201#、0.5%黄原胶、0.05%有机硅类消泡剂、2%二甲基亚砜、玉米油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后,先高速剪切分散,再进行研磨,即得所述58%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6:65%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称取15%砜吡草唑、30%异丙隆、20%吡氟酰草胺、6%木质素磺酸钠、4%烷基硫酸钠、2%蓖麻油聚氧乙烯醚、0.3%聚乙烯醇、0.1%有机硅类消泡剂、4%甲醇、油酸甲酯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后,先高速剪切分散,再进行研磨,即得所述30%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7:72%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水分散粒剂
称取2%砜吡草唑、40%异丙隆、30%氯吡嘧磺隆、4%聚羧酸盐、2%萘磺酸盐、1%海藻酸钠、0.5%羟乙基纤维素,膨润土补足至100%,经常规制备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前混合、气流粉碎、后混合、加水捏合、造粒、筛分,得72%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水分散粒剂。
制剂实施例8:83%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水分散粒剂
称取13%砜吡草唑、65%异丙隆、5%氯吡嘧磺隆、4%聚羧酸盐、2%萘磺酸盐、1%海藻酸钠、0.5%羟乙基纤维素,膨润土补足至100%,经常规制备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前混合、气流粉碎、后混合、加水捏合、造粒、筛分,得83%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水分散粒剂。
制剂实施例9:23%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悬浮剂
称取3%砜吡草唑、16%异丙隆、4%吡氟酰草胺、4%聚羧酸钠、2%烷基硫酸钠、2%聚丙烯酸钠、0.5%乙二醇、0.5%苯甲酸钠、0.1%有机硅消泡剂、去离子水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后,经高速剪切分散、砂磨粉碎、调和,得23%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10:42%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悬浮剂
称取13%砜吡草唑、23%异丙隆、6%吡氟酰草胺、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萘磺酸钠、2%羧甲基纤维素、1%尿素、0.5%山梨酸、0.1%有机硅消泡剂、去离子水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后,经高速剪切分散、砂磨粉碎、调和,得42%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悬浮剂。
生测实施例1:
砜吡草唑、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复配联合作用测定及除草活性测定试验
为了防除农业生产上的小麦田杂草,发明人进行了砜吡草唑、异丙隆与吡氟酰草胺相互复配的增效作用研究,采用室内盆栽法进行土壤处理,试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5.7-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除草剂》第7部分: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中教导的Colby法。
1、供试药剂
93%砜吡草唑原药
98%异丙隆原药
97%吡氟酰草胺原药
2、供试杂草
野燕麦、早熟禾、猪殃殃
供试杂草的培养采用盆栽培养法,用11×12cm塑料盆,摆放于浅水槽中,将在未使用过除草剂的农田中采回的土壤风干,过筛后装盆,盆内干土定量4/5处,土壤PH值7.0,有机质含量1.2%。用盆钵底部渗灌方式使土壤完全湿润后,将预处理的供试杂草种子定量撒播于土壤表面,根据种子大小覆土0.5cm-1.0cm,室内温度28-32℃/18-25℃(d/n),相对湿度75%±15%。培养过程中采用盆钵底部渗灌方式补水,保持土壤充分湿润。播种24h后备用。
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1个处理,其中砜吡草唑设3、6、12、24、48g a.i./亩5个剂量处理,异丙隆设21、42、84、168、336g a.i./亩5个剂量处理,吡氟酰草胺设3.3、6.5、13、26、52g a.i./亩5个剂量处理,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三者混用分设3+21+3.3、3+42+6.5、3+84+13、3+168+26、3+336+52、6+21+6.5、6+42+13、6+84+26、6+168+52、6+336+3.3、12+21+13、12+42+26、12+84+52、12+168+3.3、12+336+6.5、24+21+26、24+42+52、24+84+3.3、24+168+6.5、24+336+13、48+21+52、48+42+3.3、48+84+6.5、48+168+13、48+336+26g a.i./亩25个剂量配比处理,另设一个助剂对照,共计41个处理,重复4次。
4、试验方法
播种24h后置于喷雾塔内喷药(ASS-4型农药喷洒系统,DG8003喷头,喷雾压力2.75MPa,喷液量30Kg/亩),自然风干后置于温室内培养观察。
5、杂草调查与分析方法
施药后,定期观察记载杂草出苗情况及出苗后的生长状态。药后30天称量地上部分鲜重,计算杂草存活率E,并采用Colby法评价混用药剂的作用类型,进一步探讨配比的合理性。
E=处理区杂草鲜重×100/对照区杂草鲜重…………………………(1)
Colby法计算公式:
X——用量为P时除草剂A的杂草存活率;
Y——用量为Q时除草剂B的杂草存活率;
Z——用量为W时除草剂C的杂草存活率;
E0——用量为(P+Q+W)时除草剂(A+B+C)的理论杂草存活率;
E0-E>10%为增效作用;E0-E<-10%为拮抗作用;E0-E值介于±10%为相加作用。
6、结果与分析见表1-3
表1砜吡草唑、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混配对野燕麦的实测存活率和理论存活率
砜吡草唑、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混用对野燕麦的联合毒力:砜吡草唑对野燕麦的防效好,异丙隆对野燕麦的防效不理想,氯吡嘧磺隆对野燕麦无效果,随着砜吡草唑用量的增加,混用后对野燕麦的防效提高。
表2砜吡草唑、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混配对早熟禾的实测存活率和理论存活率
砜吡草唑、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混用对早熟禾的联合毒力:异丙隆对早熟禾的防效很好,砜吡草唑对早熟禾防效较差,吡氟酰草胺对早熟禾无效果,随着异丙隆用量的增加,混用后对早熟禾的防效提高。
表3砜吡草唑、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混配对猪殃殃的实测存活率和理论存活率
砜吡草唑、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混用对猪殃殃的联合毒力:吡氟酰草胺对猪殃殃的防效好,砜吡草唑和异丙隆对猪殃殃效果差或无效果,随着吡氟酰草胺用量的增加,混用后对猪殃殃的防效提高。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砜吡草唑、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在重量比(3-48):(21-336):(3.3-52)的范围内混用对杂草表现为相加或增效作用,在重量比(3-24):(21-168):(3.3-26)的范围内混用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扩大了杂草防治谱,达到了同时防除小麦田主要杂草的目的。
生测实施例2:
砜吡草唑、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复配对小麦的安全性试验
为了研究砜吡草唑、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相互复配的安全性,发明人做了以下试验,试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5.6-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除草剂》第6部分:对作物的安全性试验土壤喷雾法。
1、供试药剂
93%砜吡草唑原药
98%异丙隆原药
97%吡氟酰草胺原药
2、供试作物
小麦
供试作物的培养采用温室盆栽法,用11×12cm塑料盆,摆放于浅水槽中,将在未使用过除草剂的农田中采回的土壤风干,过筛后装盆,盆内干土定量4/5处,土壤PH值7.0,有机质含量1.2%。用盆钵底部渗灌方式使土壤完全湿润后,将小麦种子定量撒播于土壤表面,根据种子大小覆土0.5cm-2.0cm,室内温度28-32℃/18-25℃(d/n),相对湿度75%±15%。培养过程中采用盆钵底部渗灌方式补水,保持土壤充分湿润。播种24h后备用。
3、供试杂草
野燕麦、节节麦、早熟禾、马唐、猪殃殃、婆婆纳
供试杂草的培养采用温室盆栽法,用11×12cm塑料盆,摆放于浅水槽中,将在未使用过除草剂的农田中采回的土壤风干,过筛后装盆,盆内干土定量4/5处,土壤PH值7.0,有机质含量1.2%。用盆钵底部渗灌方式使土壤完全湿润后,将预处理的供试杂草种子定量撒播于土壤表面,根据种子大小覆土0.5cm-1.0cm,室内温度28-32℃/18-25℃(d/n),相对湿度75%±15%。培养过程中采用盆钵底部渗灌方式补水,保持土壤充分湿润。播种24h后备用。
4、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1个处理,其中砜吡草唑设1、4、12、36、108g a.i./亩5个剂量处理,异丙隆设9、28、84、252、756g a.i./亩5个剂量处理,吡氟酰草胺设1.3、4、13、39、117g a.i./亩5个剂量处理,砜吡草唑+异丙隆+氟氯吡啶酯三者混用分设3+21+3.3、3+42+6.5、3+84+13、3+168+26、3+336+52、6+21+6.5、6+42+13、6+84+26、6+168+52、6+336+3.3、12+21+13、12+42+26、12+84+52、12+168+3.3、12+336+6.5、24+21+26、24+42+52、24+84+3.3、24+168+6.5、24+336+13、48+21+52、48+42+3.3、48+84+6.5、48+168+13、48+336+26g a.i./亩25个剂量配比处理,另设一个助剂对照,共计41个处理,重复4次。
5、试验方法
播种24h后,置于喷雾塔内喷药(ASS-4型农药喷洒系统,DG8003喷头,喷雾压力2.75MPa,喷液量30Kg/亩),待自然风干后置于温室内培养观察。
6、作物调查
施药后,定期观察记载作物出苗情况及出苗后的生长状态。调查各处理小麦有无药害症状,,若有则详细记录药害症状、等级,药后30天测量各处理小麦鲜重,计算鲜重抑制率,以明确试验药剂对小麦的安全性。
表4药害评价指标
药害分级 药害程度(%) 结果描述
0 0 安全,无药害
1 1-10 无明显药害
2 11-30 轻微药害
3 31-50 中度药害
4 50-100 严重药害
7、杂草调查
施药后定期目测观察杂草的生长状态、中毒症状和药害程度,记录药害症状。药后30天采用生长抑制法计算各处理的鲜重防效。
生长抑制法计算公式:
式中:
E—鲜重防效,单位为百分率(%);
T0—对照杂草地上部分鲜重,单位为克;
T1—处理杂草地上部分鲜重,单位为克。
8、结果与分析:
表5各处理对杂草的防效和对小麦的药害分级
通过表5可以看出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混剂与单剂相比,在重量比(3-48):(21-336):(3.3-52)范围内,对小麦田杂草的防效以及对小麦的安全性均高于单剂,对小麦安全。
综上所述,砜吡草唑与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在一定范围内复配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作物安全,复配制剂不仅为小麦田提供了一种安全、实用的除草剂,而且大大降低了企业和农户的成本。
生测实施例3:
防除小麦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Ⅰ:
1、试验处理
试验设13个处理,4次重复,共52个处理小区,每处理小区面积20平方米,随机区组排列。(1)-(9)48%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为供试药剂,(10)-(12)40%砜吡草唑悬浮剂、25%异丙隆可湿性粉剂、50%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每亩兑水30公斤,采用552丙型喷雾器(0.7mm孔径)均匀喷雾。田间主要杂草有野燕麦、节节麦、早熟禾、马唐、猪殃殃、婆婆纳等。
2、试验项目及方法
(1)安全性:施药后,调查小麦的生长发育情况,评价供试药剂对小麦的安全性。
(2)除草效果:每小区随机取4点,每点调查1/4平方米,施药后30天调查杂草防除效果,分别记录杂草种类和株数,计算杂草株防效。
(3)试验结果
安全性:施药后调查发现(1)-(9)药剂处理区小麦出苗情况、株高、叶色与空白对照区基本一致,而(10)-(12)处理区小麦表现出叶片失绿、植株生长受抑制,麦苗高矮不齐等药害症状,表明供试药剂(1)-(9)48%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均对小麦安全。
除草效果,见表6:
表6 48%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注:(1)48%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3:336:3.3)
(2)48%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4.5:252:5)
(3)48%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6:168:6.5)
(4)48%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9:126:10)
(5)48%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12:84:13)
(6)48%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18:63:19.5)
(7)48%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24:42:26)
(8)48%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36:31.5:39)
(9)48%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48:21:52)
(10)40%砜吡草唑悬浮剂
(11)25%异丙隆可湿性粉剂
(12)50%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
(13)空白对照
由表6可知,不同配比的48%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对常见杂草株防效在85.33%-97.44%之间,均优于对照药剂40%砜吡草唑悬浮剂、25%异丙隆可湿性粉剂、50%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杂草株防效分别为68.48%、56.21%和44.66%)。其中砜吡草唑、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重量比为(3-48):(21-336):(3.3-52)时对小麦田常见杂草有明显防效,杂草株防效都在85%以上;砜吡草唑、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重量比为(4.5-36):(31.5-252):(5-39)时对小麦田常见杂草防效较好,杂草株防效都在90%以上;而砜吡草唑、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重量比为12:84:13时防效更是高达97.44%。由此说明,砜吡草唑、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在重量比(3-48):(21-336):(3.3-52)范围内复配,对小麦田常见的杂草都有防效,并且此除草剂组合物对小麦安全。
防除小麦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Ⅱ:
1、试验处理
试验设4个处理,4次重复,共16个处理小区,每处理小区面积20平方米,随机区组排列。(1)-(3)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为供试药剂,每亩兑水30公斤,采用552丙型喷雾器(0.7mm孔径)均匀喷雾。田间主要杂草有野燕麦、节节麦、麦家公、马唐、猪殃殃、婆婆纳等。
2、试验项目及方法
除草效果:每小区随机取4点,每点调查1/4平方米,施药后30天调查杂草防除效果,分别记录杂草种类和株数,计算杂草株防效。
3、试验结果:除草效果见表7
表7药后30天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对各种杂草的防除效果
注:(1)16%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12:84:13)
(2)48%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12:84:13)
(3)72%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12:84:13)
(4)空白对照
由表7可知,当砜吡草唑、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的重量比为12:84:13时,不同含量的砜吡草唑·异丙隆·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对常见杂草株防效均在98%以上,表明砜吡草唑、异丙隆和吡氟酰草胺重量比为最佳比例时,不同活性成分含量的除草剂组合物对小麦田杂草均有显著的防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组分合理,防效优于各组分单独施用时的活性,对小麦田杂草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扩大了杂草防治谱,延缓了杂草抗药性的产生,对作物安全,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Claims (7)

1.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A、B和C三种活性成分组成,其中活性成分A为砜吡草唑,活性成分B为异丙隆,活性成分C为吡氟酰草胺,所述活性成分A、B和C的重量比为:(3-48):(21-336):(3.3-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B和C的重量比为:(4.5-36):(31.5-252):(5-3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B和C的重量比为:(6-24):(42-168):(6.5-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B和C的重量比为:(9-18):(63-126):(10-19.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B和C的重量比为:12:84:13。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在除草剂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9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可以是农业上允许的任一种剂型。
CN201711196236.7A 2017-11-25 2017-11-25 一种小麦田除草剂组合物 Pending CN1080772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96236.7A CN108077292A (zh) 2017-11-25 2017-11-25 一种小麦田除草剂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96236.7A CN108077292A (zh) 2017-11-25 2017-11-25 一种小麦田除草剂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77292A true CN108077292A (zh) 2018-05-29

Family

ID=62172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96236.7A Pending CN108077292A (zh) 2017-11-25 2017-11-25 一种小麦田除草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772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1518A (zh) * 2021-02-03 2021-06-11 安徽润农腾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砜吡草唑的三元除草组合物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2324B (zh) * 2014-07-09 2016-08-24 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麦田除草组合物及其药物制剂
CN106614631A (zh) * 2016-11-18 2017-05-10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含吡氟酰草胺和砜吡草唑的除草剂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2324B (zh) * 2014-07-09 2016-08-24 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麦田除草组合物及其药物制剂
CN106614631A (zh) * 2016-11-18 2017-05-10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含吡氟酰草胺和砜吡草唑的除草剂组合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1518A (zh) * 2021-02-03 2021-06-11 安徽润农腾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砜吡草唑的三元除草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6516B (zh) 一种含有嘧啶肟草醚的水稻田除草剂组合物
AU2018100609A4 (en) Technical method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systemic herbicide
CN103081937A (zh) 一种丙草胺与吡嘧磺隆的复配除草组合物及其颗粒剂
CN108184865A (zh) 一种含乙氧氟草醚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5248442B (zh) 一种含苯唑草酮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8184883A (zh) 一种含异丙隆的小麦田除草剂组合物
CN108077292A (zh) 一种小麦田除草剂组合物
CN104904735B (zh) 一种含唑啉草酯的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996584A (zh) 一种含呋草酮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5409983B (zh) 一种玉米田除草剂组合物
CN105248441B (zh) 一种玉米田除草剂组合物
CN108124877A (zh) 一种含甲氧咪草烟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2027919B (zh) 一种含氟草烟与二甲戊乐灵的增效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186517B (zh) 一种含氟吡磺隆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7087624A (zh) 一种含啶磺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9221173A (zh) 一种含仲丁灵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12772665B (zh) 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461517B (zh) 一种含双草醚和苯噻酰草胺的混合除草组合物
CN108077296A (zh) 一种含丙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5360140B (zh) 一种含苯唑草酮的玉米田除草剂组合物
CN115104622B (zh) 一种精草铵膦与苯唑草酮的复配组合物
CN108142426A (zh) 一种协同除草组合物
CN108124885A (zh) 一种玉米田除草剂组合物
CN106332897A (zh) 一种含有苯磺隆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7018982A (zh) 一种含唑啉草酯的除草剂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