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76130B - 一种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76130B
CN108076130B CN201710220586.6A CN201710220586A CN108076130B CN 108076130 B CN108076130 B CN 108076130B CN 201710220586 A CN201710220586 A CN 201710220586A CN 108076130 B CN108076130 B CN 1080761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internet
authent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ternet accou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205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76130A (zh
Inventor
郭宇
林秝
赵巡
谢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eein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eein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eein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eein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205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761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76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76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76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761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1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providing single-sign-on or fed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5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an additional device, e.g. smartcard, SIM or a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设备和认证及管理系统,其中,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设备,用于向认证及管理系统发送接入请求;用于根据OpenID向认证及管理系统发送登录请求;用于在登录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其中,认证及管理系统,用于获取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基础信息以进行授权;将授权的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和OpenID进行绑定并把OpenID发送给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设备;用于根据OpenID获取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手机号码并进行匹配;用于将匹配成功的OpenID根据不同的管理权限进行分组。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互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互联网是将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合二为一的一种前沿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微博、微信、电子邮件等新媒体平台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趋势。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移动互联网账号,例如:微信账号、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电子邮件账号以及其他各种APP的使用账号。
对于这些不同的移动互联网账号而言,接入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通过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简称为PC)接入移动互联网账号、还可以通过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为UE)接入移动互联网账号、还可以通过诸如IPOD的便携式多功能数字多媒体播放器或者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为PDA)等等接入移动互联网账号。
由于互联网账号接入方式多样化以及商业模式模式的多样化,导致了同一个公司具有多个公众号(例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旗下就有广东移动、北京移动、江西移动、江苏移动、中国移动等等)、同样也导致了同一个公众号具有多个管理员。
继续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为例,其不仅具有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订阅号,还有微博账号和自营APP。
如上所述,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其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不仅有横向的移动互联网账号(即,广东移动、北京移动、江西移动、江苏移动、中国移动等等),而且也有纵向的移动互联网账号(即,微信公众号、微信订阅号、微博账号、自营APP等等)。因此可以得知:在横向层面上,如果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通过微信平台推出内容相互矛盾的全国通话套餐和地方通话套餐,则终端用户会收到相互矛盾的推送信息。同样地,在纵向层面上,如果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通过微信平台和微博平台推出内容相互矛盾的全国通话套餐和地方通话套餐时,则终端用户同样会收到相互矛盾的推送信息。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无法统一管理移动互联网平台上的各种移动互联网账号。
上述的背景技术仅仅是发明人为了导出本发明实施方式而保有的、或在导出过程中习得的技术信息,并不一定是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提交之前已公开于一般公众的公知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统一管理移动互联网平台上的各种移动互联网账号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包括: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向认证及管理系统发送接入请求;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获取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基础信息以进行授权;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将授权的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和OpenID进行绑定并把所述OpenID发送给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根据所述OpenID向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发送登录请求;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根据所述OpenID获取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手机号码并进行匹配;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将匹配成功的所述OpenID根据不同的管理权限进行分组;以及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
其中,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获取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基础信息至少可以包括: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手机号码。
其中,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根据所述OpenID获取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手机号码并进行匹配之后,还可以包括:当所述OpenID与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手机号码匹配不成功时,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重新获取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基础信息以进行授权;然后,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将授权的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和OpenID进行绑定并把所述OpenID发送给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
其中,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的步骤可以包括:向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发送推送信息请求;以及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发送推送信息请求进行校验并且根据校验结果推送信息。
其中,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发送推送信息请求进行校验并且根据校验结果推送信息的步骤可以包括: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查询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以及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推送信息。
其中,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推送信息的步骤可以包括:当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具有相应的推送权限时,则直接推送信息;以及当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没有相应的推送权限时,向上一等级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转发所述推送信息请求,直到有推送信息权限的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确认之后,自动推送信息。
其中,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推送信息的步骤可以包括: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发送推送信息请求,获取信息推送渠道和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判断所述信息推送渠道和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是否匹配;以及如果所述信息推送渠道和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匹配,则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直接推送消息;如果所述信息推送渠道和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不匹配,则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自行将推送渠道变更为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并推送消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装置,可以包括: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设备和认证及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设备,用于向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发送接入请求;用于根据所述OpenID向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发送登录请求;用于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其中,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用于获取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基础信息以进行授权;将授权的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和OpenID进行绑定并把所述OpenID发送给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设备;用于根据所述OpenID获取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手机号码并进行匹配;用于将匹配成功的所述OpenID根据不同的管理权限进行分组。
其中,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还可以包括:匹配模块,用于匹配所述OpenID与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手机号码。
其中,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还可以包括:校验模块,用于向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发送推送信息请求;用于根据所述发送推送信息请求进行校验并且用于根据校验结果推送信息。
其中,所述校验模块可以包括:分组单元,用于查询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以及用于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推送信息。
其中,所述校验模块还可以包括:渠道变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送推送信息请求,获取信息推送渠道和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用于判断所述信息推送渠道和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是否匹配;以及如果所述信息推送渠道和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匹配,则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直接推送消息;如果所述信息推送渠道和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不匹配,则用于自行将推送渠道变更为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并推送消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不管是移动互联网账号企业用户还是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全部纳入到认证及管理系统,并且以移动终端或者用户设备的手机号码或者IMEI等作为唯一识别码来分配认证及管理系统的账号资源,从而克服了无法统一管理移动互联网平台上的各种移动互联网账号问题。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由于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因此实现了不同的动互联网平台之间账号共用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当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时,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对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进行查询。继续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为例进行说明,当北京移动推送消息的范围只包括北京市行政区域时,北京移动无需经过中国移动的确认可以直接推送消息。当北京移动推送消息的范围超过北京市行政区域时,例如北京移动推送消息不仅包括北京市行政区域而且还包括江苏省行政区域时,或者当北京移动推送的消息内容与中国移动在全国范围内推送的消息内容相互冲突时,北京移动需要向上一等级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转发所述推送信息请求,并且直到有推送信息权限的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确认之后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才会推送信息。从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避免了多种移动互联网平台之间相互冲突的问题,更好地实现了统一管理不同的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当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时,先判断所述信息推送渠道和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匹配,然后根据判断结果再推送信息。继续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为例进行说明,假设北京移动需要向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A、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B、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C推送信息。其中,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A是微信用户,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B是微博用户、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C是自营APP的用户。此时,当北京移动需要向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A、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B、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C同时推送信息时,由于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B、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C的收取渠道与推送渠道不匹配,因此导致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B、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C无法收到推送信息。此时,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将北京移动的信息推送渠道匹配成与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B、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C的收取渠道一致,从而克服了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因移动互联网平台不一致而无法收到推送信息的问题,进而实现了跨平台推送信息的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装置的校验模块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装置的校验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以进行多种变更,可以具有多种实施例,在附图中例示特定实施例,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说明。如果参照附图的同时参照详细叙述的实施例,可清楚理解本发明的效果及特征、以及实现这些的方法。但是,本发明可以以多种方式实现而不受限于以下所公开的实施例。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用语是以将一个组成要素与其它组成要素区别的目的使用,而不具有限定的意义。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关于单数形式的表述,只要在文章中不是明确地表示其它含义,则该单数形式的表述也包括复数形式的表述。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包括”或“具有”等用语意味着说明书所记载的特征或组成要素的存在,并不是用来事先排除一个以上的其它特征或组成要素的附加可能性。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当膜、区域和组成要素等部分位于其它部分上方或之上时,不仅包括位于其它部分的正上方的情况,也包括在其之间设置有其它膜、区域和组成要素等的情况。
在附图中为了方便说明而可以放大或缩小组成要素的尺寸。例如,为了方便说明,任意表示附图中所示的各结构的尺寸及厚度,因此本发明并不一定受限于图示的内容。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x轴、y轴及z轴并不受限于直角坐标系上的三个轴,可以用包括这些的广义来解释该x轴、y轴及z轴。例如,x轴、y轴及z轴可以彼此正交,但还可以指彼此不正交的相互不同的方向。
在某一实施例可实现为其他方式的情况下,特定的工序顺序还可以与所说明的顺序不同地实施。例如,连续说明的两种工序实际上可以同时实现,并且还可以以与所说明的顺序相反的顺序进行。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当参照附图进行说明时,对相同或对应的组成要素标上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该组成要素的重复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向认证及管理系统发送接入请求。在这里,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可以是企业用户,也可以是私人用户。为了说明的便利,在此以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为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情景为例进行说明。当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需要认证及管理系统提供服务时,可以通过微博、微信、APP等多种平台向认证及管理系统发送接入请求,以获取推送信息的服务或者其他服务。
步骤102,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获取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基础信息以进行授权。在这里,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获取的基础信息中至少可以包括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手机号码。当然,除了手机号码还可以是用户设备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简称为IMEI),其主要目的在于获取唯一识别码和搜集用户信息。根据发明人对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长期跟踪研究,通常移动终端或者用户设备的手机号码和IMEI是在一段时间内是固定不变的,即变更周期比较长,对于个人用户而言与IMEI相比手机号码变更的周期会更长。因此,作为优选方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手机号码为例进行了说明。当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或者用户设备上的页面进行登录,从而获取开放识别码(Open identification,简称为OpenID)。其中,OpenID是认证及管理系统分配的账号资源。当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进行授权时,若授权成功则继续执行后续的步骤103、若授权失败则在移动终端或者用户设备的页面上提示错误并且刷新相应的页面。
步骤103,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将授权的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和OpenID进行绑定并把所述OpenID发送给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这里,当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将授权的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和OpenID进行绑定之后,将绑定之后的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和OpenID存储在数据库中。由于将绑定结果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技术是相对普遍的技术,因此不再赘述。
步骤104,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根据所述OpenID向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发送登录请求。
步骤105,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根据所述OpenID获取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手机号码并进行匹配。在这里,如果所述OpenID与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手机号码匹配成功,则继续执行后续的步骤106;如果所述OpenID与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手机号码匹配失败,则回到步骤103重新进行绑定。即,当所述OpenID与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手机号码匹配不成功时,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重新获取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基础信息以进行授权;然后,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将授权的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和OpenID进行绑定并把所述OpenID发送给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
步骤106,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将匹配成功的所述OpenID根据不同的管理权限进行分组。
步骤107,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不管是移动互联网账号企业用户还是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全部纳入到认证及管理系统,并且以移动终端或者用户设备的手机号码或者IMEI等作为唯一识别码来分配认证及管理系统的账号资源,从而克服了无法统一管理移动互联网平台上的各种移动互联网账号问题。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由于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因此实现了不同的动互联网平台之间账号共用的效果。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的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的步骤可以包括:向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发送推送信息请求的步骤;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发送推送信息请求进行校验并且根据校验结果推送信息的步骤。
在此,为了便于说明,将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为移动互联网账号企业用户情景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1071,向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发送推送信息请求。
其中,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发送推送信息请求进行校验并且根据校验结果推送信息的步骤可以进一步包括:
步骤1072,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查询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在此,分组等级可以是垂直的等级结构,也可以是横向的等级结构。例如,对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而言,微信公众号中的中国移动是高级别的等级,微信公众号中的北京移动、江西移动、江苏移动等是低级别的等级。如此,以上下级的方式划分的等级结构是垂直的等级结构。例如,同样对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而言,作为移动互联网推广平台可以有微信、微博、自营APP等。由于这些移动互联网推广平台均可以独立地运行,因此以移动互联网推广平台的种类划分的等级结构是横向的等级结构。
步骤1073,当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具有相应的推送权限时,则直接推送信息。
步骤1074,当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没有相应的推送权限时,向上一等级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转发所述推送信息请求,直到有推送信息权限的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确认之后,自动推送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当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时,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对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进行查询。继续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为例进行说明,当北京移动推送消息的范围只包括北京市行政区域时,北京移动无需经过中国移动的确认可以直接推送消息。当北京移动推送消息的范围超过北京市行政区域时,例如北京移动推送消息不仅包括北京市行政区域而且还包括江苏省行政区域时,或者当北京移动推送的消息内容与中国移动在全国范围内推送的消息内容相互冲突时,北京移动需要向上一等级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转发所述推送信息请求,并且直到有推送信息权限的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确认之后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才会推送信息。从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避免了多种移动互联网平台之间相互冲突的问题,更好地实现了统一管理不同的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效果。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的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的步骤可以包括:步骤1171,向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发送推送信息请求;步骤1172,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查询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步骤1173,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发送推送信息请求,获取信息推送渠道和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步骤1174,判断所述信息推送渠道和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是否匹配;步骤1175,如果所述信息推送渠道和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匹配,则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直接推送消息;以及步骤1176,如果所述信息推送渠道和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不匹配,则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自行将推送渠道变更为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并予以发送。
其中,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中的步骤1171、步骤1172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中的步骤1071、步骤1072相似,因此不再赘述。
其中,步骤1173,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发送推送信息请求,获取信息推送渠道和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其中,信息推送渠道可以是微信、微博、自营APP或者其他移动互联网平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可以是微信、微博、自营APP或者其他移动互联网平台。
步骤1174,判断所述信息推送渠道和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是否匹配。
步骤1175,如果所述信息推送渠道和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匹配,则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直接推送消息。
步骤1176,如果所述信息推送渠道和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不匹配,则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自行将推送渠道变更为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并推送消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当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时,先判断所述信息推送渠道和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匹配,然后根据判断结果再推送信息。继续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为例进行说明,假设北京移动需要向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A、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B、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C推送信息。其中,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A是微信用户,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B是微博用户、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C是自营APP的用户。此时,当北京移动需要向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A、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B、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C同时推送信息时,由于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B、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C的收取渠道与推送渠道不匹配,因此导致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B、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C无法收到推送信息。此时,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将北京移动的信息推送渠道匹配成与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B、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C的收取渠道一致,从而克服了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因移动互联网平台不一致而无法收到推送信息的问题,进而实现了跨平台推送信息的效果。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装置的模块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装置40可以包括: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设备41和认证及管理系统42。
其中,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设备41,用于向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发送接入请求;用于根据所述OpenID向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发送登录请求;用于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
其中,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42,用于获取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基础信息以进行授权;将授权的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和OpenID进行绑定并把所述OpenID发送给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设备;用于根据所述OpenID获取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手机号码并进行匹配;用于将匹配成功的所述OpenID根据不同的管理权限进行分组。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装置中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设备41和认证及管理系统42的各种实现方式已经在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中已经予以详细说明,因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装置,不管是移动互联网账号企业用户还是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全部纳入到认证及管理系统,并且以移动终端或者用户设备的手机号码或者IMEI等作为唯一识别码来分配认证及管理系统的账号资源,从而克服了无法统一管理移动互联网平台上的各种移动互联网账号问题。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由于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因此实现了不同的动互联网平台之间账号共用的效果。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装置中,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还可以包括:匹配模块,用于匹配所述OpenID与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手机号码。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装置中匹配模块的各种实现方式已经在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中已经予以详细说明,因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装置中,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还可以包括:校验模块,用于向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发送推送信息请求;用于根据所述发送推送信息请求进行校验并且用于根据校验结果推送信息。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装置中校验模块的各种实现方式已经在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中已经予以详细说明,因此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装置的校验模块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装置的校验模块51可以包括:分组单元511,用于查询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以及用于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42根据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推送信息。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装置中分组单元的各种实现方式已经在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中已经予以详细说明,因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装置,当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时,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对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进行查询。继续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为例进行说明,当北京移动推送消息的范围只包括北京市行政区域时,北京移动无需经过中国移动的确认可以直接推送消息。当北京移动推送消息的范围超过北京市行政区域时,例如北京移动推送消息不仅包括北京市行政区域而且还包括江苏省行政区域时,或者当北京移动推送的消息内容与中国移动在全国范围内推送的消息内容相互冲突时,北京移动需要向上一等级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转发所述推送信息请求,并且直到有推送信息权限的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确认之后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才会推送信息。从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装置,避免了多种移动互联网平台之间相互冲突的问题,更好地实现了统一管理不同的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效果。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装置的校验模块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装置的校验模块52可以包括:渠道变更单元521,用于根据所述发送推送信息请求,获取信息推送渠道和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用于判断所述信息推送渠道和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是否匹配;以及如果所述信息推送渠道和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匹配,则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直接推送消息;如果所述信息推送渠道和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不匹配,则用于自行将推送渠道变更为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并推送消息。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装置中渠道变更单元的各种实现方式已经在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中已经予以详细说明,因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装置,当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时,先判断所述信息推送渠道和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匹配,然后根据判断结果再推送信息。继续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为例进行说明,假设北京移动需要向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A、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B、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C推送信息。其中,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A是微信用户,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B是微博用户、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C是自营APP的用户。此时,当北京移动需要向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A、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B、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C同时推送信息时,由于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B、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C的收取渠道与推送渠道不匹配,因此导致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B、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C无法收到推送信息。此时,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将北京移动的信息推送渠道匹配成与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B、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C的收取渠道一致,从而克服了移动互联网账号私人用户因移动互联网平台不一致而无法收到推送信息的问题,进而实现了跨平台推送信息的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

1.一种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向认证及管理系统发送接入请求;
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获取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基础信息以进行授权;
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将授权的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和OpenID进行绑定并把所述OpenID发送给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
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根据所述OpenID向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发送登录请求;
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根据所述OpenID获取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手机号码并进行匹配;
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将匹配成功的所述OpenID根据不同的管理权限进行分组;以及
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
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根据所述OpenID获取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手机号码并进行匹配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OpenID与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手机号码匹配不成功时,
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重新获取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基础信息以进行授权;
然后,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将授权的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和OpenID进行绑定并把所述OpenID发送给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
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在登录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之后通过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推送信息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发送推送信息请求;以及
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发送推送信息请求进行校验并且根据校验结果推送信息;
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发送推送信息请求进行校验并且根据校验结果推送信息的步骤包括:
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查询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以及
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推送信息;
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推送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具有相应的推送权限时,则直接推送信息;以及
当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没有相应的推送权限时,向上一等级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转发所述推送信息请求,直到有推送信息权限的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确认之后,自动推送信息;
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分组等级推送信息的步骤包括:
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发送推送信息请求,获取信息推送渠道和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
判断所述信息推送渠道和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是否匹配;以及
如果所述信息推送渠道和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匹配,则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直接推送消息;如果所述信息推送渠道和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不匹配,则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自行将推送渠道变更为所述推送对象的收取渠道并推送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认证及管理系统获取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基础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的手机号码。
3.一种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设备和认证及管理系统;
移动互联网账号用户设备和认证及管理系统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的程序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或2中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的各个步骤。
CN201710220586.6A 2017-04-06 2017-04-06 一种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0761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0586.6A CN108076130B (zh) 2017-04-06 2017-04-06 一种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0586.6A CN108076130B (zh) 2017-04-06 2017-04-06 一种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76130A CN108076130A (zh) 2018-05-25
CN108076130B true CN108076130B (zh) 2023-11-03

Family

ID=62159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20586.6A Active CN108076130B (zh) 2017-04-06 2017-04-06 一种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761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4859B (zh) * 2019-04-02 2021-05-07 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 一种个人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541604A (zh) * 2020-04-21 2020-08-14 招商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会话消息处理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2673A (zh) * 2009-04-30 2009-10-07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OpenID账号登录单点登录系统的方法
CN102571755A (zh) * 2011-12-12 2012-07-11 赵诩侬 跨网站同类数据发布平台(网站)
CN102769602A (zh) * 2011-05-03 2012-11-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临时权限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646064A (zh) * 2013-12-04 2014-03-19 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 应用于物联网的信息推送方法
CN104079538A (zh) * 2013-03-28 2014-10-01 清华大学 一种支持跨平台互动的微博聚合方法及系统
CN104104591A (zh) * 2014-08-06 2014-10-15 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5357037A (zh) * 2015-10-23 2016-02-24 成都简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众微信平台集中化管理的实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44713B2 (en) * 2011-08-19 2018-08-0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OpenID/local openID security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2673A (zh) * 2009-04-30 2009-10-07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OpenID账号登录单点登录系统的方法
CN102769602A (zh) * 2011-05-03 2012-11-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临时权限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571755A (zh) * 2011-12-12 2012-07-11 赵诩侬 跨网站同类数据发布平台(网站)
CN104079538A (zh) * 2013-03-28 2014-10-01 清华大学 一种支持跨平台互动的微博聚合方法及系统
CN103646064A (zh) * 2013-12-04 2014-03-19 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 应用于物联网的信息推送方法
CN104104591A (zh) * 2014-08-06 2014-10-15 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5357037A (zh) * 2015-10-23 2016-02-24 成都简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众微信平台集中化管理的实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OpenID Connect for an IoT Information Marketplace;Alberto Blazquez等;《2015 IEEE 81st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VTC Spring)》;全文 *
基于CAS的跨域网络应用单点登录技术研究与实现;李兆罚;《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电子期刊网》;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76130A (zh) 2018-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38458A1 (en)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for Internet-of-Things Devices
CN108337677B (zh) 网络鉴权方法及装置
US8682297B2 (en) Seamlessly authenticating device users
EP2460335B1 (en) Locating subscription data in a multi-tenant network
CN110417730B (zh) 多应用程序的统一接入方法及相关设备
US886324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mart card migration
CN104601436A (zh) 一种账号的生成方法、终端及后台服务器
US20210314156A1 (en) Authentication method,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dn, and content server
CN103327013A (zh) 一种基于共享权限级别共享联系人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09769249B (zh) 一种认证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CN102970308B (zh) 一种用户认证方法及服务器
US20160373422A1 (en) User identity based on location patterns of non-associated devices
US2013024462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Mobile Device Contact Information
CN102355509A (zh) 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18216A (zh) 私有用户群组内的内容共享
CN108076130B (zh) 一种移动互联网跨平台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2984261B (zh) 基于手机终端的网络业务登录方法、设备和系统
EP2304980A1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ubscriber database
CN109241712B (zh) 一种用于访问文件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24541A (zh) 数据的唯一性控制方法、信息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2420808A (zh) 一种在电信网上营业厅实现单点登录的方法
CN102170631B (zh) 业务信息获取方法、设备和系统
US9648002B2 (en) Location-based user disambiguation
US10157102B2 (en) Techniques to scan and reorganize media files to remove gaps
CN103313245A (zh) 基于手机终端的网络业务访问方法、设备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