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55509A - 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55509A
CN102355509A CN2011102157475A CN201110215747A CN102355509A CN 102355509 A CN102355509 A CN 102355509A CN 2011102157475 A CN2011102157475 A CN 2011102157475A CN 201110215747 A CN201110215747 A CN 201110215747A CN 102355509 A CN102355509 A CN 102355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server
client
mobile number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57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55509B (zh
Inventor
吴晓文
王彤
任一安
肖珍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 Qingto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CONNECTING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CONNECTING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CONNECTING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157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555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55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5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55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5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方法和装置,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新用户注册,用户注册时必要信息只是移动号码;步骤B:用户注册成功后,与服务器进行交互,查询用户本地通讯录中移动号码对应联系人是否有已注册用户,若有则将该联系人标记为好友关系;步骤C:可以依托上述好友关系开始流量通讯。本发明装置包括:用于新用户注册的装置;用于用户注册成功后,与服务器进行验证,查询客户端的本地通讯录中联系人移动号码对应联系人是否有已注册用户的装置。本发明用户消息交互基本信息表物理位置在服务器端,用户消息交互的对象标识是基本的手机号码,不包括用户其它敏感信息(如联系人姓名),因此最大程度保证了用户私密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技术方案涉及一种通讯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ICT迅猛发展,出现了种类繁多的信息通信手段,电信业务如手机、固定电话、传真以及互联网业务如微博、E-Mail、Web、及即时通信都可以归纳为基于通信对端标识的信息传递。具体来讲,手机、固定电话、传真号码、微博、E-Mail、Web和IM分别依靠移动号码、固定电话号码、传真号码、微博帐户、E-Mail地址、Web地址和IM帐户(如QQ帐户)等通信对端标识。
目前有大量的系统消息类软件和即时通信软件(实际是支持流量消息),系统消息类软件基于电路承载(即非数据承载),即时通信软件基于数据承载;另外,系统消息类软件是基于用户移动号码和真实姓名的,而网络标识或昵称是基于非真实姓名和网络号码(如Email或者QQ号码)。但是,既支持任何基于实名制的消息类产品,不管是系统消息还是流量消息通信,也包括同时支持系统消息和流量消息通信的产品,并且不暴露用户真实姓名的,还没有出现,这正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新用户注册,用户注册时必要信息只是移动号码,用户注册时,手机客户端发携带移动号码和/或昵称的短信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下发验证码给手机客户端,手机客户端再回传给服务器端,经验证通过后即注册成功,否则提示注册不成功;
步骤B:用户注册成功后,与服务器进行验证,查询用户本地通讯录中移动号码对应联系人是否是已注册用户,若是已注册用户,在服务器的好友表中添加该联系人的号码为好友,在客户端的本地通讯录中同步标注该联系人号码为本专利产品用户和好友;若不是已注册用户,则在客户端的本地通讯录中标注该联系人号码不是本专利产品用户,无论客户端的本地通讯录中联系人的号码是否为已注册用户表中的用户,都更新客户端的本地联系人状态数据库;
步骤C:可以依托上述好友关系开始流量通讯。
本发明基于移动号码实现了不同客户端不同场景接入号码的唯一性,还能充分利用手机身份识别实现可信接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C中,如果开始流量通讯,其步骤如下:
步骤C1:已注册用户在服务器端登录;
步骤C2:已登录用户开始发送消息,用户可选择发送系统短信还是流量消息:
若选择发送系统短信,则发送系统短信,发送结束;
若选择发送流量消息,则首先判断接收方是否是已注册用户,若不是已注册用户,则发送系统短信,发送结束;
若是已注册用户,则需要根据服务器发出的状态指示判断接收方是否是在线;
若接收方不在线,可选择是否发送离线消息,若选择不发送离线消息,则发送系统短信,发送结束;若选择发送离线消息,则发送离线流量消息,发送结束;
若接收方在线,则发送即时流量消息,发送结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客户端是手机和平板电脑这种具备SIM卡和网络认证的客户端时候,移动号码作为可信的通信对端号码可以直接进行信息交互;
当客户端是笔记本电脑以及台式机这种不具备SIM卡和网络认证的客户端,移动号码可以实现其它IM软件类似的帐户识别功能,即移动号码直接作为用户名接入帐户,接入密码可以采用用户预先设定的密码即静态密码,依据该号码建立与服务器的联系;或者接入密码采用移动号码手机接收到的动态密码实现安全信息传递,所述接入密码采用移动号码手机接收到的动态密码实现安全信息传递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无SIM卡直接进行网络认证的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动态密码获取要求,该客户端此时已经是流量消息模式或者WEB模式;
第二步:服务器向该移动号码的手机采用短信方式发出动态密码,该移动号码手机通过短信获得动态密码;
第三步:用户在收到服务器端发送的动态密码后,在无SIM卡接入客户端输入该动态密码;
第四步:无SIM卡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身份认证请求;
第五步:服务器向客户端给出身份认证结果,可以限定输入次数,如限定次数内输入动态密码验证正确则发出“通过”消息,否则如果服务器收不到动态密码或者动态密码错误则发出“不通过”消息。
对于通信保密要求高的信息传递,可以通过该移动号码接收到的动态密码实现安全信息传递。
上述机制最大限度保证了非SIM接入服务器端合法接入的可能性。非法用户即便使用静态密码接入服务器,但是由于无法获得动态密码,无法进行信息交互。这种机制保证了比目前IM更高的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对于用户使用多个移动号码,可以采用移动号码绑定功能,具体为:
第一步,用户使用待绑定的所有移动号码手机向服务器提出绑定申请;服务器同时或者不同时收到需要绑定的所有移动号码手机的申请;
第二步,服务器向用户发出绑定确认;
第三步,用户用这些手机向服务器回复确认消息;
第四步:收到所有的确认信息后,相关移动号码绑定成功。
考虑到用户可能使用多个移动号码,因此本专利给出移动号码绑定功能。绑定功能好处是不管用户采用哪个移动号码接入,都能获得一致服务和体验,软件安装状态以及在线状态处理方式和呈现方式完全一致。(该功能在PC端实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用户客户端的通讯录更新后,用户消息交互对象基本信息表采用增量更新的方法,只对于增量部分与服务器端进行交互,该交互可是增加消息交互对象也可能是删除消息交互对象两种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用户客户端可以向服务器发出用户消息交互对象动态信息表,本次消息交互期间,服务器端与客户端只对该动态信息表涉及的相关交互对象的在线状态、呈现消息以及是否处于输入状态等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信息更新,用户客户端也可以选择对于所有消息交互基本信息表的在线状态、呈现消息以及是否处于输入状态等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信息更新。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用户消息交互对象动态信息表,该表的作用是本次消息交互期间,只对该表涉及的相关交互对象的在线状态、呈现消息以及是否处于输入状态等在服务器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信息交互,避免了在移动状态下如果对于用户消息交互对象基本信息表涉及用户的在线状态、呈现消息以及是否处于输入状态等在服务器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大量信息交互,节约了宝贵的无线带宽资源。对于用户在带宽不受限场景下接入如PC接入,在可以对于反映消息交互对象基本信息表所涉及用户状况。
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装置,其包括:
用于新用户注册,用户注册时必要信息只是移动号码,用户注册时,手机客户端发携带移动号码和/或昵称的短信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下发验证码给手机客户端,手机客户端再回传给服务器端,经验证通过后即注册成功,否则提示注册不成功的装置;
用于用户注册成功后,与服务器进行验证,查询用户本地通讯录中移动号码对应联系人是否是已注册用户,若是已注册用户,在服务器的好友表中添加该联系人的号码为好友,在客户端的本地通讯录中同步标注该联系人号码为本专利产品用户;若不是已注册用户,则在客户端的本地通讯录中标注该联系人号码不是本专利产品用户,无论客户端的本地通讯录中联系人的号码是否为已注册用户表中的用户,都更新客户端的本地联系人状态数据库的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
用于已注册用户在服务器端登录的装置;
用于已登录用户开始发送消息,用户可选择发送系统短信还是流量消息:
若选择发送系统短信,则发送系统短信,发送结束;
若选择发送流量消息,则首先判断接收方是否是已注册用户,若不是已注册用户,则发送系统短信,发送结束;
若是已注册用户,则需要根据服务器发出的状态指示判断接收方是否是在线;
若接收方不在线,可选择是否发送离线消息,若选择不发送离线消息,则发送系统短信,发送结束;若选择发送离线消息,则发送离线流量消息,发送结束;
若接收方在线,则发送即时流量消息,发送结束的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用于对于用户使用多个移动号码,可以采用移动号码绑定功能的装置,具体包括:
用于用户使用待绑定的所有移动号码手机向服务器提出绑定申请;服务器同时或者不同时收到需要绑定的所有移动号码手机的申请的装置;
用于服务器向用户发出绑定确认的装置;
用于用户用这些手机向服务器回复确认消息的装置;
用于收到所有的确认信息后,相关移动号码绑定成功的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用于用户客户端的通讯录更新后,用户消息交互对象基本信息表采用增量更新的方法,只对于增量部分与服务器端进行交互,该交互可是增加消息交互对象也可能是删除消息交互对象两种操作的装置;以及,用于用户客户端可以向服务器发出用户消息交互对象动态信息表,本次消息交互期间,服务器端与客户端只对该动态信息表涉及的相关交互对象的在线状态、呈现消息以及是否处于输入状态等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信息更新,用户客户端也可以选择对于所有消息交互基本信息表的在线状态、呈现消息以及是否处于输入状态等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信息更新的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的通讯方法,主要涉及任何基于实名制的消息类产品,不管是系统消息还是流量消息通信,也包括同时支持系统消息和流量消息通信的产品。
移动号码具有如下特点:
一、只有移动号码(如手机号)与个人真实身份唯一关联,这个依赖于移动运营商放号时候严格审查机制;
二、只有移动号码可以通过严格的SIM卡和网络认证机制保证对应到用户接入的不可复制和不可抵赖;
三、只有移动号码可以不依靠密码保证作为可信接入的标识;
总体考虑上述三个移动号码特点,移动号码具备了一种通信客户端主标识的可行性,在用户多场景、多客户端和多应用接入时候具备比较大的优势。
希望交互的用户以手机号码标识。用户消息交互基本信息表物理位置在服务器端,用户希望交互的对象信息只是基本的手机号码,但是不包括用户其它敏感信息(如联系人姓名),因此最大程度保证了用户私密要求。 
为了使得某些场景显示需要,用户可以在注册阶段为自己确定一个昵称。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托移动号码的多场景和多服务器端接入方式示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动态密码获取和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移动号码绑定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用户通讯录明细表和用户消息交互对象基本信息表关系示意图;
图5为使用移动号码注册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用户注册成功后,根据通讯录中联系人号码自动添加好友关系图;
图7为发送消息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步骤A:新用户注册,用户注册时必要信息只是移动号码,用户注册时,手机客户端发携带移动号码和/或昵称的短信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下发验证码给手机客户端,手机客户端再回传给服务器端,经验证通过后即注册成功,否则提示注册不成功;
步骤B:用户注册成功后,与服务器进行验证,查询用户本地通讯录中移动号码对应联系人是否是已注册用户,若是已注册用户,在服务器的好友表中添加该联系人的号码为好友,在客户端的本地通讯录中同步标注该联系人号码为本专利产品用户和好友;若不是已注册用户,则在客户端的本地通讯录中标注该联系人号码不是本专利产品用户,无论客户端的本地通讯录中联系人的号码是否为已注册用户表中的用户,都更新客户端的本地联系人状态数据库;
步骤C:可以依托上述好友关系开始流量通讯。
本发明基于移动号码实现了不同客户端不同场景接入号码的唯一性,还能充分利用手机身份识别实现可信接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C中,如果开始流量通讯,其步骤如下:
步骤C1:已注册用户在服务器端登录;
步骤C2:已登录用户开始发送消息,用户可选择发送系统短信还是流量消息:
若选择发送系统短信,则发送系统短信,发送结束;
若选择发送流量消息,则首先判断接收方是否是已注册用户,若不是已注册用户,则发送系统短信,发送结束,
若是已注册用户,则需要根据服务器发出的状态指示判断接收方是否是在线;
若接收方不在线,可选择是否发送离线消息,若选择不发送离线消息,则发送系统短信,发送结束;若选择发送离线消息,则发送离线流量消息,发送结束;
若接收方在线,则发送即时流量消息,发送结束。
当客户端是手机和平板电脑这种具备SIM卡和网络认证的服务器端的时候,移动号码作为可信的通信对端号码可以直接进行信息交互;当客户端是笔记本电脑以及台式机这种不具备SIM卡和网络认证的客户端,移动号码可以实现其它IM软件类似的帐户识别功能,即移动号码直接作为接入帐户,接入密码可以采用用户预先设定的密码即采用静态密码,依据该号码建立与服务器的联系,或者接入密码采用移动号码接收到的动态密码实现安全信息传递。
如图2所示,接入密码采用移动号码接收到的动态密码实现安全信息传递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无SIM卡直接进行网络认证的客户端用户向服务器发起动态密码获取要求,该客户端此时已经是流量消息模式或者WEB模式;
第二步:服务器向该移动号码的手机采用短信方式发出动态密码,该移动号码手机通过短信获得动态密码;
第三步:用户在收到服务器端发出的动态密码后,在无SIM卡接入客户端输入该动态密码;
第四步:无SIM卡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身份认证请求;
第五步:服务器向客户端给出身份认证结果,可以限定输入次数,如限定次数内输入动态密码验证正确则发出“通过”消息,否则如果服务器收不到动态密码或者动态密码错误则发出“不通过”消息。
如图3所示,对于用户使用多个移动号码,可以采用移动号码绑定功能,具体为:
第一步,用户使用待绑定的所有移动号码手机向服务器提出绑定申请;服务器同时或者不同时收到需要绑定的所有移动号码手机的申请;
第二步,服务器向用户发出绑定确认;
第三步,用户用这些手机向服务器回复确认消息;
第四步:收到所有的确认信息后,移动号码绑定成功。
用户客户端的通讯录更新后,用户消息交互对象基本信息表采用增量更新的方法,只对于增量部分与服务器端进行交互,该交互可是增加消息交互对象也可能是删除消息交互对象两种操作。
图1给出了依托移动号码作为通信对端主标识的示意,依托于移动号码可以构建一种泛在接入模式,图中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在固定环境使用,笔记本电脑、手机以及平板电脑适用于移动和游牧环境。
图中前两个都是手机,表明手机类之间的通信。平板电脑有些有SIM卡(可通过GPRS等移动网络上网),有些没有SIM卡(只能通过有线或者WIFI上网)。
对于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具备SIM卡和网络认证的客户端,移动号码作为可信的通信对端号码可以直接进行信息交互;对于笔记本电脑以及台式机等不具备SIM卡和网络认证的客户端,移动号码可以实现其它IM软件类似的帐户识别功能,即移动号码直接作为接入帐户,接入密码可以采用用户预先设定的密码即采用静态密码,依据该号码建立与服务器的联系。
下面介绍本发明及的关键数据表。
表1:用户通讯录明细表
用户通讯录由用户客户端直接维护,包括用户通讯的全部信息如:姓名、手机号码、QQ号、MSN号、微博号等;用户通讯录物理位置在用户通信相关的各个客户器端里边,如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中。用户通讯录属于个人私密信息。
表2用户消息交互对象基本信息表
用户消息交互基本信息表中的信息由用户客户端获得,该表在服务器端保存和维护,是用户希望使用消息交互的基本信息,希望交互的用户以手机号码标识。用户消息交互基本信息表物理位置在服务器端,用户希望交互的对象信息只是基本的手机号码,但是不包括用户其它敏感信息(如联系人姓名),因此最大程度保证了用户私密要求。用户消息交互基本信息表是用户通讯录明细表的子集。具体参见图4的表格所示。
表3用户消息交互对象注册表
表3是表2每个用户是否安装本专利产品的状态的标识,有“已经注册”和“未注册”两个属性。
表4用户消息交互对象在线状态表
表4是表2每个用户是否在线状态或者说是否进入流量消息模式状态的标识,有“在线”和“不在线”两个属性。该表只在流量消息状态使用。
表5:用户消息交互对象动态信息表
表5是表2的子集,是用户当前状态下进行通信的用户,以移动号码标识。是服务器端根据消息交互要求传递给用户客户端,客户端据此安排资源和进行在线状态更新。维护动态信息表可以方便安排多个消息进程,更方便移动状态下最大可能减少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
表6:用户分组表
用户分组表由客户端直接维护,包括分组明称,明细ID
表7:用户分组明细表
用户分组明细表,描述一个分组明细,如分组描述,组群大小
表8:分组成员表
组群成员明细,如分组明细表明称,组群成员名称
表9:离线消息表
用户发送的消息因对端不在线时的存储。主要包括用户名(接收者姓名),消息ID,存储日期,消息大小,消息文本。发送成功后的消息保存在服务器端。
表10:用户好友表
在用户客户端的通讯录中存在用户号码并且该用户号码是本专利产品用户,用户好友表用于标识用户下的所有好友,及好友所在的分组,主要包括好友ID,好友客户端标识(如手机号码),好友姓名,好友地址,好友昵称,所在分组等
表11:用户类型表
用于标识用户类型 如普通用户,付费用户,VIP用户,主要包括用户类型ID,用户服务器端标识(如手机号码),用户类型
表12:用户日志表
用于标识用户日志,主要包括日志ID,用户资源[客户端,移动服务器端显示Smack或Asmack ,PC客户端显示Spack),登录状态(已认证/末认证)], 登录服务器端IP,最后一次登录时间,最后一次退出时间等
    上述表构成了本专利产品的基础。直接影响到注册、登陆、用户消息交互对象基本信息表刷新、用户消息交互对象在线刷新等关键流程。
关于图4的其它说明如下:整个表中阴影文字部分属于用户消息交互对象基本信息表,即除了手机号码外的通讯录详细部分不是服务器端需要获取的信息部分,用户认为不需要消息交互的通讯录对象不在服务器的用户消息交互对象基本信息表之列,这些不需要消息交互的通讯录对象之间的消息交互可以通过传统短信进行。
为了方面用户在非SIM接入如在PC接入下使用,为了方便用户在不方便呈现姓名时候使用,也为了最大程度保护用户隐私,用户注册时候可以使用匿名。如果用户愿意上载真实姓名则在非SIM接入下将获得在SIM接入下相同的体验。如果用户在非SIM接入客户端保存跟手机相同通讯录,也能获得在SIM接入下相同的体验。
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装置,其包括:
用于新用户注册,用户注册时必要信息只是移动号码,用户注册时,手机客户端发携带移动号码和/或昵称的短信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下发验证码给手机客户端,手机客户端再回传给服务器端,经验证通过后即注册成功,否则提示注册不成功的装置;
用于用户注册成功后,与服务器进行验证,查询用户本地通讯录中移动号码对应联系人是否是已注册用户,若是已注册用户,在服务器的好友表中添加该联系人的号码为好友,在客户端的本地通讯录中同步标注该联系人号码为本专利产品用户;若不是已注册用户,则在客户端的本地通讯录中标注该联系人号码不是本专利产品用户,无论客户端的本地通讯录中联系人的号码是否为已注册用户表中的用户,都更新客户端的本地联系人状态数据库的装置。其还包括:
用于已注册用户在服务器端登录的装置;
用于已登录用户开始发送消息,用户可选择发送系统短信还是流量消息:
若选择发送系统短信,则发送系统短信,发送结束;
若选择发送流量消息,则首先判断接收方是否是已注册用户,若不是已注册用户,则发送系统短信,发送结束,
若是已注册用户,则需要根据服务器发出的状态指示判断接收方是否是在线;
若接收方不在线,可选择是否发送离线消息,若选择不发送离线消息,则发送系统短信,发送结束;若选择发送离线消息,则发送离线流量消息,发送结束;
若接收方在线,则发送即时流量消息,发送结束的装置。
其还包括用于对于用户使用多个移动号码,可以采用移动号码绑定功能的装置,具体包括:
用于用户使用待绑定的所有移动号码手机向服务器提出绑定申请;服务器同时或者不同时收到需要绑定的所有移动号码手机的申请的装置;
用于服务器向用户发出绑定确认的装置;
用于用户用这些手机向服务器回复确认消息的装置;
用于收到所有的确认信息后,相关移动号码绑定成功的装置。
其还包括用于用户客户端的通讯录更新后,用户消息交互对象基本信息表采用增量更新的方法,只对于增量部分与服务器端进行交互,该交互可是增加消息交互对象也可能是删除消息交互对象两种操作的装置;以及,用于用户客户端可以向服务器发出用户消息交互对象动态信息表,本次消息交互期间,服务器端与客户端只对该动态信息表涉及的相关交互对象的在线状态、呈现消息以及是否处于输入状态等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信息更新,用户客户端也可以选择对于所有消息交互基本信息表的在线状态、呈现消息以及是否处于输入状态等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信息更新的装置。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新用户注册,用户注册时必要信息只是移动号码,用户注册时,手机客户端发携带移动号码和/或昵称的短信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下发验证码给手机客户端,手机客户端再回传给服务器端,经验证通过后即注册成功,否则提示注册不成功;
步骤B:用户注册成功后,与服务器进行验证,查询用户本地通讯录中移动号码对应联系人是否是已注册用户,若是已注册用户,在服务器的好友表中添加该联系人的号码为好友,在客户端的本地通讯录中同步标注该联系人号码为本专利产品用户和好友;若不是已注册用户,则在客户端的本地通讯录中标注该联系人号码不是本专利产品用户;无论客户端的本地通讯录中联系人的号码是否为已注册用户表中的用户,都更新客户端的本地联系人状态数据库;
步骤C:可以依托上述好友关系开始流量通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如果开始流量通讯,其步骤如下:
步骤C1:已注册用户在服务器端登录;
步骤C2:已登录用户开始发送消息,用户可选择发送系统短信还是流量消息:
若选择发送系统短信,则发送系统短信,发送结束;
若选择发送流量消息,则首先判断接收方是否是已注册用户,若不是已注册用户,则发送系统短信,发送结束;
若是已注册用户,则需要根据服务器发出的状态指示判断接收方是否是在线;
若接收方不在线,可选择是否发送离线消息,若选择不发送离线消息,则发送系统短信,发送结束;若选择发送离线消息,则发送离线流量消息,发送结束;
若接收方在线,则发送即时流量消息,发送结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客户端是手机和平板电脑这种具备SIM卡和网络认证的客户端时候,移动号码作为可信的通信对端号码可以直接进行信息交互;
当客户端是笔记本电脑以及台式机这种不具备SIM卡和网络认证的客户端,移动号码可以实现其它IM软件类似的帐户识别功能,即移动号码直接作为用户名接入帐户,接入密码可以采用用户预先设定的密码即静态密码,依据该号码建立与服务器的联系;或者接入密码采用移动号码手机接收到的动态密码实现安全信息传递,所述接入密码采用移动号码手机接收到的动态密码实现安全信息传递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无SIM卡直接进行网络认证的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动态密码获取要求,该客户端此时已经是流量消息模式或者WEB模式;
第二步:服务器向该移动号码的手机采用短信方式发出动态密码,该移动号码手机通过短信获得动态密码;
第三步:用户在收到服务器端发送的动态密码后,在无SIM卡接入客户端输入该动态密码;
第四步:无SIM卡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身份认证请求;
第五步:服务器向客户端给出身份认证结果,可以限定输入次数,如限定次数内输入动态密码验证正确则发出“通过”消息,否则如果服务器收不到动态密码或者动态密码错误则发出“不通过”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用户使用多个移动号码,可以采用移动号码绑定功能,具体为:
第一步,用户使用待绑定的所有移动号码手机向服务器提出绑定申请;服务器同时或者不同时收到需要绑定的所有移动号码手机的申请;
第二步,服务器向用户发出绑定确认;
第三步,用户用这些手机向服务器回复确认消息;
第四步:收到所有的确认信息后,相关移动号码绑定成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客户端的通讯录更新后,用户消息交互对象基本信息表采用增量更新的方法,只对于增量部分与服务器端进行交互,该交互可是增加消息交互对象也可能是删除消息交互对象两种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客户端可以向服务器发出用户消息交互对象动态信息表,本次消息交互期间,服务器端与客户端只对该动态信息表涉及的相关交互对象的在线状态、呈现消息以及是否处于输入状态等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信息更新,用户客户端也可以选择对于所有消息交互基本信息表的在线状态、呈现消息以及是否处于输入状态等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信息更新。
7.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用于新用户注册,用户注册时必要信息只是移动号码,用户注册时,手机客户端发携带移动号码和/或昵称的短信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下发验证码给手机客户端,手机客户端再回传给服务器端,经验证通过后即注册成功,否则提示注册不成功的装置;
用于用户注册成功后,与服务器进行验证,查询用户本地通讯录中移动号码对应联系人是否是已注册用户,若是已注册用户,在服务器的好友表中添加该联系人的号码为好友,在客户端的本地通讯录中同步标注该联系人号码为本专利产品用户和好友;若不是已注册用户,则在客户端的本地通讯录中标注该联系人号码不是本专利产品用户,无论客户端的本地通讯录中联系人的号码是否为已注册用户表中的用户,都更新客户端的本地联系人状态数据库的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用于已注册用户在服务器端登录的装置;
用于已登录用户开始发送消息,用户可选择发送系统短信还是流量消息:
若选择发送系统短信,则发送系统短信,发送结束;
若选择发送流量消息,则首先判断接收方是否是已注册用户,若不是已注册用户,则发送系统短信,发送结束,
若是已注册用户,则需要根据服务器发出的状态指示判断接收方是否是在线;
若接收方不在线,可选择是否发送离线消息,若选择不发送离线消息,则发送系统短信,发送结束;若选择发送离线消息,则发送离线流量消息,发送结束;
若接收方在线,则发送即时流量消息,发送结束的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用于对于用户使用多个移动号码,可以采用移动号码绑定功能的装置,具体包括:
用于用户使用待绑定的所有移动号码手机向服务器提出绑定申请;服务器同时或者不同时收到需要绑定的所有移动号码手机的申请的装置;
用于服务器向用户发出绑定确认的装置;
用于用户用这些手机向服务器回复确认消息的装置;
用于收到所有的确认信息后,相关移动号码绑定成功的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用于用户客户端的通讯录更新后,用户消息交互对象基本信息表采用增量更新的方法,只对于增量部分与服务器端进行交互,该交互可是增加消息交互对象也可能是删除消息交互对象两种操作的装置;以及,用于用户客户端可以向服务器发出用户消息交互对象动态信息表,本次消息交互期间,服务器端与客户端只对该动态信息表涉及的相关交互对象的在线状态、呈现消息以及是否处于输入状态等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信息更新,用户客户端也可以选择对于所有消息交互基本信息表的在线状态、呈现消息以及是否处于输入状态等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信息更新的装置。
CN201110215747.5A 2011-07-29 2011-07-29 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3555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5747.5A CN102355509B (zh) 2011-07-29 2011-07-29 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5747.5A CN102355509B (zh) 2011-07-29 2011-07-29 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5509A true CN102355509A (zh) 2012-02-15
CN102355509B CN102355509B (zh) 2014-01-22

Family

ID=45579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5747.5A Active CN102355509B (zh) 2011-07-29 2011-07-29 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55509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1860A (zh) * 2012-10-24 2013-01-23 北京深思洛克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地建立联系人关系的方法
CN102938724A (zh) * 2012-10-22 2013-02-20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通讯系统和消息通讯方法
CN103781033A (zh) * 2012-10-26 2014-05-07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即时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4093141A (zh) * 2014-06-27 2014-10-0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应用的登录方法、装置、客户端及电子设备
CN104507069A (zh) * 2014-12-02 2015-04-08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5744289A (zh) * 2016-02-01 2016-07-06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直播事件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6911631A (zh) * 2015-12-22 2017-06-3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利用通信软件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24519A (zh) * 2017-04-26 2017-09-01 林海 一种基于手机通讯录的通讯方法
CN108476223A (zh) * 2016-03-22 2018-08-31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非sim设备的基于sim的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4574A (zh) * 2004-04-02 2005-01-12 戴生伟 移动通讯录系统及移动通讯录访问和创建方法
CN101090404A (zh) * 2007-05-31 2007-12-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电话地址条目的用户匹配方法
KR20090074334A (ko) * 2008-01-02 2009-07-07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오브젝트 콜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547106A (zh) * 2008-03-26 2009-09-30 北京艾威梯无线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管理联系人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4574A (zh) * 2004-04-02 2005-01-12 戴生伟 移动通讯录系统及移动通讯录访问和创建方法
CN101090404A (zh) * 2007-05-31 2007-12-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电话地址条目的用户匹配方法
KR20090074334A (ko) * 2008-01-02 2009-07-07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오브젝트 콜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547106A (zh) * 2008-03-26 2009-09-30 北京艾威梯无线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管理联系人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8724A (zh) * 2012-10-22 2013-02-20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通讯系统和消息通讯方法
CN102891860A (zh) * 2012-10-24 2013-01-23 北京深思洛克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地建立联系人关系的方法
CN103781033A (zh) * 2012-10-26 2014-05-07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即时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3781033B (zh) * 2012-10-26 2017-05-17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即时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4093141A (zh) * 2014-06-27 2014-10-0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应用的登录方法、装置、客户端及电子设备
CN104507069A (zh) * 2014-12-02 2015-04-08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4507069B (zh) * 2014-12-02 2019-03-08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6911631A (zh) * 2015-12-22 2017-06-3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利用通信软件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44289A (zh) * 2016-02-01 2016-07-06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直播事件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8476223A (zh) * 2016-03-22 2018-08-31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非sim设备的基于sim的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08476223B (zh) * 2016-03-22 2021-08-06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非sim设备的基于sim的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24519A (zh) * 2017-04-26 2017-09-01 林海 一种基于手机通讯录的通讯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5509B (zh) 2014-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5509B (zh) 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方法和装置
KR101243713B1 (ko) 무선랜 접속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9178915B1 (en) Cookie preservation when switching devices
CN103067257B (zh) 在社会性网络服务中实现数据互通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2904860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用户的登录方法
CN103415084A (zh) 移动终端上网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3209247A (zh) 一种信息显示的方法和系统以及终端和服务器
CN103327013A (zh) 一种基于共享权限级别共享联系人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03078985A (zh) 更新终端通讯录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91693A (zh) 一种基于终端的融合消息业务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2752313A (zh) 一种即时通信工具中用户多身份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05408A (zh) 一种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设备
CN102843308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本地通讯录的即时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1510895A (zh) 基于互联网的移动通讯录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4079694A (zh) 基于网络的通讯录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2143457A (zh) 使用本机号码登录方法、一种移动终端和一种通信系统
CN105721274B (zh) 一种多种即时通讯的融合方法及装置
CN104767672A (zh) 一种账户关系建立方法及设备
CN102571619B (zh) 基于通信的sns业务平台、sns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2685178A (zh) 终端的远程操作系统以及远程操作方法
CN107343285B (zh) 一种管理设备及设备管理方法
CN107046499A (zh) 一种支持不同运营商用户的企业融合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3167424A (zh) 一种添加联络人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69457A (zh) 通讯系统及通讯录信息的同步和维护的方法
CN103179209A (zh) 基于电信网络的通讯录实现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ANGQINGTO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ENZHEN E-CONNECTING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9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000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518022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922

Address after: 518022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Luohu District longan red Street No. 63 Po 5 Building 1 unit 401

Patentee after: Lang Qingto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anshan District e-commerce innovation service base G, Shekou industrial village, Nanshan District Park Road, Guangdong, Shenzhen, B308-18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E-Connecting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