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75413A - 一种新型电力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电力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75413A
CN108075413A CN201710526136.XA CN201710526136A CN108075413A CN 108075413 A CN108075413 A CN 108075413A CN 201710526136 A CN201710526136 A CN 201710526136A CN 108075413 A CN108075413 A CN 1080754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dentation
assembly
sub
i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2613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瑞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inzhou Ming Jie 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inzhou Ming Jie 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inzhou Ming Jie 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inzhou Ming Jie 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2613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7541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75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7541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06Detail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力管装置,包括安装架、安置部、套丝部和夹牢部,所述安置部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表面,所述套丝部安装在所述夹牢部中端,所述夹牢部安装在所述安置部右侧的安装架上表面且可沿左右方向滑移;本发明结构简单,自动控制,操作便捷,能实现自动对中调整,提高套丝准确性以及提高套丝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电力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电力管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管在电力铺设中经常使用,其主要用于存放电缆或电线后进行埋设,以起到耐腐蚀抗氧化的作用。电力管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在两端内壁进行套丝,而后通过螺纹拧紧加长连接,由于电力管重量较大所需夹紧力度较大而传统的套丝机夹持固定力度有限,固定效果较差,在套丝过程中极易产生晃动而严重影响套丝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电力管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电力管装置,包括安装架、安置部、套丝部和夹牢部,所述安置部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表面,所述套丝部安装在所述夹牢部中端,所述夹牢部安装在所述安置部右侧的安装架上表面且可沿左右方向滑移,所述安装架底部设有支角,每个所述支角底部均设有防滑垫,所述套丝部包括支撑套、转销轴、第一电动机和支撑座组合件,所述支撑座组合件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表面,所述支撑套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组合件顶面,所述转销轴可旋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套内部,所述第一电动机固定在所述支撑套右端且与所述转销轴动力连接,所述转销轴左端固定安装有套丝头,所述第一电动机外侧设有护载器件,所述护载器件包括消震块与除热鳍片,所述夹牢部包括口部向下的且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表面的托架,及安装在所述托架内侧由前导移条和后导移条组合成的一对导移条,及沿前导移条上下滑移的第一齿状块组合件,及沿后导移条上下滑移的第二齿状块组合件,及可沿所述导移条上下滑移的上调控组合件和下调控组合件,及驱动组合件,所述上调控组合件位于第一齿状块组合件和第二齿状块组合件上方且设置于所述前导移条和后导移条之间,所述下调控组合件位于第一齿状块组合件和第二齿状块组合件下方且设置于所述前导移条和后导移条之间。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状块组合件和第二齿状块组合件均包括上滑移块和下滑移块,所述上滑移块包括设置在两端的有一带第一斜切面的第一斜切块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斜切块后面及顶面用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切块的第一接连板,在后方的所述第一接连板上设置有两条上下方向的且与所述导移条配合的上导移槽,在后方所述第一接连板的前面设置有突条,下滑移块包括设置在两端的有一带第二斜切面的第二斜切块及固定在所述第二斜切块后面及下面用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切块的第二接连板,在后方的所述第二接连板上设置有两条上下方向的且与所述突条配合的下导移槽,所述第一斜切块和所述第二斜切块形成可分开的齿状块,在第一接连板和第二接连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拉簧。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安置部包括多个齿状块和低压装置,齿状块用于支撑所述电力管,所述低压装置包括液压缸、第一支杆和横板,所述第一支杆固定在所述齿状块的后侧,所述横板的中端与所述第一支杆顶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横板后端设置有一空孔,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杆的后侧,液压缸的液压杆与所述横板后端的空孔转动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上调控组合件包括可沿所述导移条上下滑移的上滑移板和安装在所述上滑移板上表面的上检验梁,所述上滑移板顶面与所述托架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拉簧,所述下调控组合件包括可沿所述导移条上下滑移的下滑移板和安装在所述下滑移板上表面的下检验梁,所述下滑移板底面与所述安装架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拉簧。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座组合件包括中端设置有第一通合槽的支撑座、及中端设置有第二通合槽且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表面的遮板、及可上下滑移地安装在第一通合槽内并向上穿通第二通合槽的顶升块,及一安装第一通合槽内且上端顶住所述顶升块底面下端抵到所述安装架上表面的第四拉簧。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合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托架顶面的第二电动机、第一齿状链、第二齿状链、第一传力部、第二传力部和电按钮,所述第一传力部包括第一传力杆,及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齿状块组合件的上滑移块和下滑移块的上螺钉和下螺钉,所述第一传力杆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上螺钉和下螺钉配合的螺形纹部A和螺形纹部B,所述第一传力杆上端透出所述托架上表面,透出部分与所述第二电动机之间安装所述第一齿状链,向下穿通上螺钉和下螺钉并与所述安装架上表面上设置的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力部包括第二传力杆,及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齿状块组合件的上滑移块和下滑移块的上螺钉和下螺钉,所述第二传力杆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上螺钉和下螺钉配合的螺形纹部A和螺形纹部B,所述第二传力杆上端透出所述托架上表面,透出部分与所述第二电动机之间安装所述第二齿状链,向下穿通上螺钉和下螺钉并与所述安装架上表面上设置的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电按钮安装在由所述上滑移块和下滑移块组合成的第一齿状块组合件和第二齿状块组合件上下方向的内侧。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消震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机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电动机固定连接,所述除热鳍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除热鳍片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消震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一组以上的所述除热鳍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安置部的齿状块实现了电力管在前后方向上的对中定位,通过上检验梁和下检验梁分别带上滑移块和下滑移块实现上下方向的自动对中,从而实现了对电力管快速对心操作,方便套丝过程中的准确性。
2.通过电按钮控制上螺钉和下螺钉的开与合,当上螺钉和下螺钉处在开的状态时,上滑移块和下滑移块处在浮动状态,从而实现了上、下滑移块的快速地自动对中,当上螺钉和下螺钉处在合的状态时,第二电动机可带动上、下滑移块相对移动而实现对套丝部夹紧。
3.通过设置在套丝部下部的支撑座组合件,以支撑在套丝部尚未夹紧时处在合适的位置,可有效地防止套丝部处在无序的晃动状态。
4.由于设置了夹牢部,可以适应直径不同的电力管套丝前的转销轴上下位置的自动调整及夹紧。
5.本发明结构简单,自动控制,操作便捷,能实现自动对中调整,提高套丝准确性以及提高套丝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电力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的B向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支撑座组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上滑移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下滑移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传力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位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电力管装置,包括安装架1、安置部、套丝部和夹牢部,所述安置部固定在所述安装架1上表面,所述套丝部安装在所述夹牢部中端,所述夹牢部安装在所述安置部右侧的安装架上表面且可沿左右方向滑移,所述安装架1底部设有支角101,每个所述支角101底部均设有防滑垫102,通过所述防滑垫可有效防止由于地面湿滑而出现打滑导致支撑不稳定现象,从而提高支撑时的稳定性,所述套丝部包括支撑套32、转销轴31、第一电动机33和支撑座组合件34,所述支撑座组合件34固定在所述安装架1上表面,所述支撑套32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组合件34顶面,所述转销轴31可旋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套32内部,所述第一电动机33固定在所述支撑套32右端且与所述转销轴31动力连接,所述转销轴31左端固定安装有套丝头311,所述第一电动机33外侧设有护载器件,所述护载器件包括消震块334与除热鳍片335,所述夹牢部包括口部向下的且固定在所述安装架1上表面的托架41,及安装在所述托架41内侧由前导移条421和后导移条422组合成的一对导移条42,及沿前导移条421上下滑移的第一齿状块组合件43,及沿后导移条422上下滑移的第二齿状块组合件44,及可沿所述导移条42上下滑移的上调控组合件45和下调控组合件46,及驱动组合件,所述上调控组合件45位于第一齿状块组合件43和第二齿状块组合件44上方且设置于所述前导移条421和后导移条422之间,所述下调控组合件46位于第一齿状块组合件43和第二齿状块组合件44下方且设置于所述前导移条421和后导移条422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齿状块组合件43和第二齿状块组合件44均包括上滑移块431和下滑移块432,所述上滑移块431包括设置在两端的有一带第一斜切面4311的第一斜切块4312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斜切块4312后面及顶面用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切块4312的第一接连板4313,在后方的所述第一接连板4313上设置有两条上下方向的且与所述导移条42配合的上导移槽4314,在后方所述第一接连板4313的前面设置有突条4315,下滑移块432包括设置在两端的有一带第二斜切面4321的第二斜切块4322及固定在所述第二斜切块4322后面及下面用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切块4322的第二接连板4323,在后方的所述第二接连板4323上设置有两条上下方向的且与所述突条4315配合的下导移槽4324,所述第一斜切块4312和所述第二斜切块4322形成可分开的齿状块,所述上滑移块431和下滑移块432沿所述导移条42相对或相背移动,实现所述可分开的齿状块的开与合,在第一接连板4313和第二接连板4323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拉簧433。
其中,所述安置部包括多个齿状块21和低压装置,齿状块用于支撑所述电力管,所述低压装置包括液压缸22、第一支杆23和横板24,所述第一支杆23固定在所述齿状块的后侧,所述横板24的中端与所述第一支杆23顶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横板24后端设置有一空孔241,所述液压缸22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杆23的后侧,液压缸22的液压杆与所述横板24后端的空孔241转动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上调控组合件45包括可沿所述导移条42上下滑移的上滑移板452和安装在所述上滑移板上表面的上检验梁453,所述上滑移板452顶面与所述托架41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拉簧451,在所述第一拉簧451的作用下,使所述上调控组合件45沿所述导移条42向下移动而使所述上检验梁453压向所述电力管的上母线,所述下调控组合件46包括可沿所述导移条42上下滑移的下滑移板462和安装在所述下滑移板上表面的下检验梁463,所述下滑移板462底面与所述安装架1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拉簧461,在所述第二拉簧462的作用下,使所述下调控组合件46沿所述导移条42向上移动而使所述下检验梁463压向所述电力管的下母线。
其中,所述支撑座组合件34包括中端设置有第一通合槽3411的支撑座341、及中端设置有一长度小于第一通合槽3411的第二通合槽3422且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341上表面的遮板342、及可上下滑移地安装在第一通合槽3411内并向上穿通第二通合槽3422的顶升块343,及一安装第一通合槽3411内且上端顶住所述顶升块343底面下端抵到所述安装架1上表面的第四拉簧344,所述顶升块343在第四拉簧344的作用下向上抵住所述支撑套32。
其中,所述驱动组合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托架41顶面的第二电动机51、第一齿状链52、第二齿状链53、第一传力部54、第二传力部55和电按钮56,所述第一传力部54包括第一传力杆541,及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齿状块组合件43的上滑移块431和下滑移块432的上螺钉542和下螺钉543,所述第一传力杆541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上螺钉542和下螺钉543配合的螺形纹部A5411和螺形纹部B5412,所述第一传力杆541上端透出所述托架41上表面,透出部分与所述第二电动机51之间安装所述第一齿状链52,向下穿通上螺钉542和下螺钉543并与所述安装架1上表面上设置的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力部55包括第二传力杆551,及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齿状块组合件44的上滑移块431和下滑移块432的上螺钉542和下螺钉543,所述第二传力杆551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上螺钉542和下螺钉543配合的螺形纹部A5411和螺形纹部B5412,所述第二传力杆551上端透出所述托架41上表面,透出部分与所述第二电动机51之间安装所述第二齿状链53,向下穿通上螺钉542和下螺钉543并与所述安装架1上表面上设置的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电按钮56安装在由所述上滑移块431和下滑移块432组合成的第一齿状块组合件43和第二齿状块组合件44上下方向的内侧,用以控制所述上螺钉542和下螺钉543的开与合。
其中,所述消震块334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机33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电动机33固定连接,所述除热鳍片335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机33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电动机33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除热鳍片335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消震块33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机3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一组以上的所述除热鳍片335,所述除热鳍片335用以吸收并散发所述第一电动机33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所述消震块334用以减少所述第一电动机33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防止由于震动力过大而影响本装置正常运行。
一种电力管装置,其使用方法如下:
1)将所述电力管装夹在所述安置部上;
2)伸出所述下调控组合件的下检验梁并在所述第二拉簧的作用下抵住所述电力管的下母线,此时所述下滑移块在所述第三拉簧的作用下与所述下调控组合件的下滑移板上表面紧贴;
3)伸出所述上调控组合件的上检验梁并在所述第一拉簧的作用下抵住所述电力管的上母线,此时所述上滑移块在所述第三拉簧的作用下与所述上调控组合件的上滑移板下表面紧贴;
4)所述电按钮动作,使上螺钉和下螺钉合上并分别与所述螺形纹部A和螺形纹部B配合;
5)所述第二电动机启动,带动所述第一传力杆和第二传力杆转动,使所述上滑移块和下滑移块相对运动而对所述套丝部进行夹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安置部的齿状块实现了电力管在前后方向上的对中定位,通过上检验梁和下检验梁分别带上滑移块和下滑移块实现上下方向的自动对中,从而实现了对电力管快速对心操作,方便套丝过程中的准确性。
2.通过电按钮控制上螺钉和下螺钉的开与合,当上螺钉和下螺钉处在开的状态时,上滑移块和下滑移块处在浮动状态,从而实现了上、下滑移块的快速地自动对中,当上螺钉和下螺钉处在合的状态时,第二电动机可带动上、下滑移块相对移动而实现对套丝部夹紧。
3.通过设置在套丝部下部的支撑座组合件,以支撑在套丝部尚未夹紧时处在合适的位置,可有效地防止套丝部处在无序的晃动状态。
4.由于设置了夹牢部,可以适应直径不同的电力管套丝前的转销轴上下位置的自动调整及夹紧。
5.本发明结构简单,自动控制,操作便捷,能实现自动对中调整,提高套丝准确性以及提高套丝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新型电力管装置,包括安装架、安置部、套丝部和夹牢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部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表面,所述套丝部安装在所述夹牢部中端,所述夹牢部安装在所述安置部右侧的安装架上表面且可沿左右方向滑移,所述安装架底部设有支角,每个所述支角底部均设有防滑垫,所述套丝部包括支撑套、转销轴、第一电动机和支撑座组合件,所述支撑座组合件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表面,所述支撑套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组合件顶面,所述转销轴可旋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套内部,所述第一电动机固定在所述支撑套右端且与所述转销轴动力连接,所述转销轴左端固定安装有套丝头,所述第一电动机外侧设有护载器件,所述护载器件包括消震块与除热鳍片,所述夹牢部包括口部向下的且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表面的托架,及安装在所述托架内侧由前导移条和后导移条组合成的一对导移条,及沿前导移条上下滑移的第一齿状块组合件,及沿后导移条上下滑移的第二齿状块组合件,及可沿所述导移条上下滑移的上调控组合件和下调控组合件,及驱动组合件,所述上调控组合件位于第一齿状块组合件和第二齿状块组合件上方且设置于所述前导移条和后导移条之间,所述下调控组合件位于第一齿状块组合件和第二齿状块组合件下方且设置于所述前导移条和后导移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力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状块组合件和第二齿状块组合件均包括上滑移块和下滑移块,所述上滑移块包括设置在两端的有一带第一斜切面的第一斜切块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斜切块后面及顶面用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切块的第一接连板,在后方的所述第一接连板上设置有两条上下方向的且与所述导移条配合的上导移槽,在后方所述第一接连板的前面设置有突条,下滑移块包括设置在两端的有一带第二斜切面的第二斜切块及固定在所述第二斜切块后面及下面用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切块的第二接连板,在后方的所述第二接连板上设置有两条上下方向的且与所述突条配合的下导移槽,所述第一斜切块和所述第二斜切块形成可分开的齿状块,在第一接连板和第二接连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拉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力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部包括多个齿状块和低压装置,所述低压装置包括液压缸、第一支杆和横板,所述第一支杆固定在所述齿状块的后侧,所述横板的中端与所述第一支杆顶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横板后端设置有一空孔,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杆的后侧,液压缸的液压杆与所述横板后端的空孔转动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新型电力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控组合件包括可沿所述导移条上下滑移的上滑移板和安装在所述上滑移板上表面的上检验梁,所述上滑移板顶面与所述托架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拉簧,所述下调控组合件包括可沿所述导移条上下滑移的下滑移板和安装在所述下滑移板上表面的下检验梁,所述下滑移板底面与所述安装架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拉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力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组合件包括中端设置有第一通合槽的支撑座、及中端设置有第二通合槽且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表面的遮板、及可上下滑移地安装在第一通合槽内并向上穿通第二通合槽的顶升块,及一安装第一通合槽内且上端顶住所述顶升块底面下端抵到所述安装架上表面的第四拉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力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合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托架顶面的第二电动机、第一齿状链、第二齿状链、第一传力部、第二传力部和电按钮,所述第一传力部包括第一传力杆,及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齿状块组合件的上滑移块和下滑移块的上螺钉和下螺钉,所述第一传力杆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上螺钉和下螺钉配合的螺形纹部A和螺形纹部B,所述第一传力杆上端透出所述托架上表面,透出部分与所述第电动机之间安装所述第一齿状链,向下穿通上螺钉和下螺钉并与所述安装架上表面上设置的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力部包括第二传力杆,及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齿状块组合件的上滑移块和下滑移块的上螺钉和下螺钉,所述第二传力杆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上螺钉和下螺钉配合的螺形纹部A和螺形纹部B,所述第二传力杆上端透出所述托架上表面,透出部分与所述第二电动机之间安装所述第二齿状链,向下穿通上螺钉和下螺钉并与所述安装架上表面上设置的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电按钮安装在由所述上滑移块和下滑移块组合成的第一齿状块组合件和第二齿状块组合件上下方向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力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震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机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电动机固定连接,所述除热鳍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除热鳍片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消震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一组以上的所述除热鳍片。
CN201710526136.XA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新型电力管装置 Withdrawn CN1080754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26136.XA CN108075413A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新型电力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26136.XA CN108075413A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新型电力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75413A true CN108075413A (zh) 2018-05-25

Family

ID=62159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26136.XA Withdrawn CN108075413A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新型电力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7541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3011356A1 (de) Fahrrad-Hinterderailleur
CN209805373U (zh) 一种线缆固定装置
CN202946629U (zh) 链轮张紧装置
CN105234483B (zh) 一种金属管材切割设备
SE531551C2 (sv) Gardinupphängningsanordning för att hänga gardiner slätt
KR101550287B1 (ko) 빨래 건조대
CN108075413A (zh) 一种新型电力管装置
CN205565519U (zh) 一种用于更换绝缘子的钳型带电作业卡具
CN107252936B (zh) 一种电力管装置
CN108067694A (zh) 一种改进型电力管装置
CN107617874A (zh) 一种奖杯的自动装配系统
CN209012737U (zh) 一种拼接屏壁挂结构
CN105420914B (zh) 可调弹性牵拉绳
CN105568574B (zh) 一种夹线器组件及绷缝机
CN204569112U (zh) 煤块提升机的多用钢丝导轮安装支架
CN204738077U (zh) 一种大卷筒倍捻机上的导丝器
CN206588969U (zh) 一种可调的椅脚夹具及使用其的机器人
CN112738675A (zh) 一种麦克风支架
CN207656228U (zh) 一种用于电池生产线的手动打螺丝机
CN106671116A (zh) 一种可调的椅脚夹具及使用其的机器人
CN205884205U (zh) 一种果树拉枝装置
CN204570178U (zh) 经编机插片式花梳张力装置
CN109434001A (zh) 托架铆压装置
CN206727605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线夹
CN110373925A (zh) 绳缆插编打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5